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中文会议>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寄生虫学分会成立30周年暨第14次学术研讨会

会议信息

  • 会议名称: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寄生虫学分会成立30周年暨第14次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 2016
  • 召开地: 北京
  • 会议文集: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寄生虫学分会成立30周年暨第14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主办单位: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寄生虫学分会
  • 出版时间: 2016-09-23
  • 排序:
  • 显示:
  • 每页:
全选(0
<1/2>
23条结果
  • 摘要: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原:上海家畜寄生虫病研究所)是中国从事球虫与球虫病防治研究的主力军之一,开发的国家二类新兽药——地克珠利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研制的抗球虫病DLV三价疫苗是国内首个获得国家新兽药证书的球虫疫苗,起草制订了第一个球虫病诊断技术国家标准。文章介绍了球虫病的流行病学,阐明球虫的纯种分离是进行球虫形态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体外培养、免疫学以及药物筛选等研究的基础与前提条件,进行球虫纯种分离的常用方法是单卵囊分离。球虫病的诊断以病原学检查为主,在临床上常结合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自1939年发现磺胺类药物具有抗球虫效果以来,国内外使用过的抗球虫药物品种已超过30种,这些抗球虫药的使用,为有效控制畜禽球虫病、促进养殖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 作者:廖党金,
    • 会议名称: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寄生虫学分会成立30周年暨第14次学术研讨会
    • 2016年
    摘要:文章介绍了奶牛寄生虫种群的多样性,阐述了奶牛的饲养模式与寄生虫病特点,阐明奶牛场对寄生虫病防控的意识差,应用的寄生虫病防控技术落后,且可选用的抗寄生虫药物种类非常有限,一些寄生虫病还尚无有效药物防治。
  • 摘要:本文概述了华南地区常见血液原虫卡氏住白细胞虫及其媒介库蠓以及4类肠道寄生虫即隐孢子虫、环孢子虫、蓝氏贾第虫和犬猫钩虫的分子特性和分子检测的研究成果,为该地区5类寄生虫的分子生物学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 作者:林矫矫,
    • 会议名称: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寄生虫学分会成立30周年暨第14次学术研讨会
    • 2016年
    摘要:近二十年来,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先后承担了国家“973”课题、“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开展了日本血吸虫功能基因组、蛋白质组和miRNA组的分析与解析、血吸虫宿主适宜性、血吸虫发育生物学、血吸虫感染免疫学、寄生虫与宿主相互作用机制、重要血吸虫分子的生物学功能探索等研究。日本血吸虫的防治基础研究对揭示血吸虫生长发育机制和血吸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机制积累了有价值的实验数据,为筛选新的血吸虫候选疫苗分子、新药物靶分子、新诊断抗原分子等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途径。
    • 作者:谢明权,
    • 会议名称: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寄生虫学分会成立30周年暨第14次学术研讨会
    • 2016年
    摘要:90年代,采用大剂量接种控制培养温度的诱导方法,培育出1株E.tenella鸡胚适应住,完善和规范鸡胚模型,利用鸡胚模型检测抗球虫药物。利用早熟选育技术,筛选获得了包括柔嫩、堆型、巨型和毒害艾美耳球虫在内的4种早熟选育株,为研制减毒活卵囊疫苗奠定了基础。 此外,课题组还先后进行了锥虫病、泰勒虫病、住白细胞原虫病、线虫病、蜱螨病等畜禽重要疫病的防治技术研究,以及兽用消毒药的开发应用研究。受农业部委托,承担了美国、日本、德国等大型制药公司的抗球虫药物、促生长剂、体外寄生虫药等药物评价,为国外企业在农业部进行药物注册提供了材料。近年来,围绕鸡球虫特殊生化代谢途径的研究及新型抗球虫药物的研制,鸡球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研究及新型球虫疫苗研制,人兽共患寄生虫病(隐孢子虫、传播媒介寄生虫)的研究上开展工作,目前研制成功鸡球虫4价活卵囊疫苗已获得农业部临床批件,筛选获得具有应用前景的抗球虫先导化合物10余种。
    • 作者:林昆华,
    • 会议名称: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寄生虫学分会成立30周年暨第14次学术研讨会
    • 2016年
    摘要:孔繁瑶先生毕业于北京大学农学院畜牧兽医系,从四十年代末期即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早期主要从事马属动物和反刍动物线虫的分类学研究,在马属动物圆线虫的地理分布和广义盅口属线虫的分类方面,取得了国内外系统完整资料,并发现了一些新种和建立了新属。80年代以后,他在国内率先带领研究生进行了线虫体外培养,球虫的生活史、生化和超微结构及锥虫的免疫与地理株的研究,为探索线虫的免疫、药物筛选、抗药性测定以及线虫生理生化的研究创造了条件。继而,又引导研究生将分子生物学技术引入寄生虫学,在虫株演化、锥虫免疫、蜱免疫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进展。几十年来,孔先生培养了许多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和外国留学生,在“寄生虫学”,“植物与土壤线虫学”,“寄生虫学实验技术”,“寄生虫学专题”等大学生和研究生课程的教学中,他的讲课内容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适当穿插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国际上的科学发现和谬误的产生,条分缕析,娓娓而谈。更令人钦佩的是随他讲授同时便板书画出寄生虫形态和宿主动物,图文并茂,深入浅出,把原本很枯燥又难懂的课讲得非常生动。
    • 作者:王长江,
    • 会议名称: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寄生虫学分会成立30周年暨第14次学术研讨会
    • 2016年
    摘要:刘钟灵先生虽已逝去多年了,但仍常常出现在作者的脑海里,作者是1986年到华中农业大学读刘老师硕士研究生的,在这人生短短的三年里,深切感受到的先生那种既诲人不倦、又平易近人的作风和品格。刘老师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治学严谨,这在他带领寄生虫教研组发现并对东方巴贝斯虫病的研究及指导作者的论文研究上可以深深地感受出来。同时,刘老师又是位非常关心体贴学生的人。
  • 摘要:多年来,孔先生不仅自己在学术上不断求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兽医学的发展解决了许多重大问题,他还以自己独到的教学思想与实践培育出一批批高素质的人才,他的工作达到了教学与科研的完美统一。孔先生的教学思想与实践是他带给人们的一笔宝贵财富。在他的教学思想中既蕴含着现代教育思想的精髓,又有着他自己独到的见解。他严谨的治学态度、高超的教学技巧及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一直是人们竭力效法和自我鞭策的动力。
  • 摘要: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兽医寄生虫学教研组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在熊大仕先生的领导下成立的。值此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寄生虫学分会成立30周年之际,教研组的全体老师和学生对教研组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以此纪念为兽医寄生虫学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老一辈寄生虫学老师们,也为年轻的寄生虫学工作者提供一份历史记事资料。文章阐明教研组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这有力助推了我国兽医寄生虫学学科的发展,同时从教材建设、课程建设、课程建设业绩等方面介绍了兽医寄生虫学本科教学,并提出线虫生物学及线虫病防治研究、球虫生物学及球虫病防治研究以及转基因(重组)球虫:疫苗载体及其延伸研究等。
    • 作者:黄维义,
    • 会议名称: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寄生虫学分会成立30周年暨第14次学术研讨会
    • 2016年
    摘要:文章介绍了广西农学院时代,阐述了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时代,探讨了片形吸虫感染的诊断、片形吸虫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宿主与片形吸虫间的相互作用等片形吸虫科研工作,以及其它研究-食源性寄生虫病感染源的初步研究。
  • 摘要:上世纪初,现代兽医教育在我国诞生。1929年原国立中央大学畜牧兽医系成立。1938年中国兽医寄生虫学奠基人,中国现代兽医教育先驱者之一熊大仕先生任教期间在国内首次为兽医专业三年级和四年级学生分别开设“家畜寄生虫学”和“寄生虫学”课程,成为我国最早开设的《家畜寄生虫学》课程。1979年由扬州迁回南京原址复校,设立家畜寄生虫学教研组,1995年学校批准成立南京农业大学兽医寄生虫病研究室,拓展了教学科研的新平台。2008年,在李祥瑞教授等人的建设下,《兽医寄生虫学》同时被评为江苏省精品课程和国家精品课程,2013年又升级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发表研究论文400多篇,SCI研究论文80多篇。制定国家农业行业标准1项。培养研究生196人,博士留学生7人(培养了南京农业大学首位博士留学生),博士后1人,进修教师4人。教研组先后在血吸虫病、伊氏锥虫病、片形吸虫病、肉孢子虫病、捻转血矛线虫病、鸡球虫病、旋毛虫病、弓形虫病以及动物细胞因子克隆与应用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系统的研究工作。
  • 摘要:外寄生虫病和原虫病是重要的寄生虫病,自建所伊始即对该类疾病进行了研究,随着时代的变迁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本所就外寄生虫和原虫的研究主要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历经几代科学家的努力,为本学科的研究及该类疾病的防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欧盟项目、‘863’项目、‘973’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国家支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重大专项、肉牛牦牛体系项目等的资助下,全面开展新分离病原的病原生物学特性、分子分类、功能基因、分子/血清检测方法、基因组序列的测定、分子疫苗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 作者:张西臣,
    • 会议名称: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寄生虫学分会成立30周年暨第14次学术研讨会
    • 2016年
    摘要:文章介绍了新中国成立至90年代在兽医寄生虫学研究方面的成就,从隐孢子虫病研究、鸡球虫病研究、新孢子虫病研究等方面阐述了在球虫类原虫病防制研究方面,探讨了食源性人兽共患寄生虫-旋毛虫的研究、媒传寄生虫-恶性疟原虫的研究、寄生虫转录组学的研究等。
    • 作者:杨晓野,
    • 会议名称: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寄生虫学分会成立30周年暨第14次学术研讨会
    • 2016年
    摘要:内蒙古地区兽医寄生虫学工作者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寄生虫学分会成立的30年岁月中,特别是在草原家畜寄生虫学和寄生虫病研究工作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成就。文章介绍了家畜寄生性线虫生物防控研究,阐述了草原家畜线虫病病原生物学及传播媒介研究,探讨了草原家畜蝇蛆病病原生物学、流行病学及防控技术研究,以及其它家畜寄生虫病病原生物学和防控技术研究。
  • 摘要:文章介绍了包虫病概况,阐述了我国防控现状,并就病原学研究、流行病学研究、驱虫与治疗药物研究、诊断和监侧技术等研究进展进行了探讨。总之,从我国对家畜包虫病防控工作已取得的成果表明,只要阻断细粒棘球绦虫循环链中终末宿主家/牧犬排泄虫卵(传染源),便可控制包虫病的传播。即通过实施“犬犬投药,月月驱虫”控制模式,就可使我区包虫病在很短时间内由高发控制到低水平。
    • 作者:宋铭忻,
    • 会议名称: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寄生虫学分会成立30周年暨第14次学术研讨会
    • 2016年
    摘要:兽医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学学科建于1948年,是动物医学学院预防兽医学系四个学科之一,为黑龙江省重点学科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学位授予权点。本学科现在不仅完成了新老交替,而且形成了一支思路开阔,勇于开拓,掌握先进科学知识的教学科研队伍,在动物医学类各专业中处于关键地位。兽医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学是防制动物寄生虫病及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的专业骨干学科,根据我国、我省寄生虫病流行特点,主要从分类学、生物学、流行病学、免疫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及其综合防制等方面对寄生虫病进行研究。本学科承担动物医学学院、应用技术学院和成人教育学院等众多院(系)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函授生的家畜寄生虫学实验教学任务。现主讲家畜寄生虫学、人兽共患病、寄生虫学大实验、家畜兽医学进展、兽医蠕虫学、兽医原虫学、兽医蜘蛛昆虫学、兽医寄生虫病实验技术等14门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函授生课程,年学时数1280学时,工作量为12837人学时,先后指导硕士、博士、博士后研究生40余人。经过多年来的不断努力,教学成绩显著,硕果累累。
    • 作者:才学鹏,
    • 会议名称: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寄生虫学分会成立30周年暨第14次学术研讨会
    • 2016年
    摘要:在做学问上,靳家声先生既持之以恒又与时俱进,既严谨求实又力求创新。先生在伪满洲国的环境中读完高小、中学和大学,毕业后又工作一段时间,日语可谓精熟。新中国成立后,中苏关系热络期间他到北京外语学院留苏预备部学习俄语,而后赴苏联全苏农业科学院斯克里亚平蠕虫学研究所研究生部攻读家畜寄生虫学,获兽医学副博士学位,俄语十分熟练。文革结束以后,先生早己过不惑之年,刻苦学习英语,最后达到能熟练阅读英文资料的程度。从上述学习外语的过程,让作者看到了一个韧性和毅力惊人的学者。先生一生主要从事肝片吸虫和绦虫病的研究,同时对线虫病研究也有较深造诣。先生是一个勤勉、严谨、笃行、求新的兽医寄生虫学家,把一生奉献给寄生虫科学研究事业,矢志不移,无怨无悔,直至生命的最后。
    • 作者:李长生,
    • 会议名称: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寄生虫学分会成立30周年暨第14次学术研讨会
    • 2016年
    摘要:欣悉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寄生虫学分会成立30周年纪念会将于今年9月在北京召开。消息让作者欣喜若狂,思绪万千,许多往事涌上心头,仿佛就在昨天。作者总感到当初有以北京农业大学孔繁瑶教授为首的一批有识之士,他们胸有朝阳,高瞻远瞩,不畏艰难,敢为人先的担当精神,于1986年在广西正式组建成立了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寄生虫学分会。分会一成立就把全国从事行政、教育、科研、生产的家畜寄生虫学的教授、专家、科技工作者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形成一个温馨的家。分会很活跃,经常召开学术会议,大家交流学习,共同把家畜寄生虫学这个学科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从而在促进畜牧业发展,保障人、畜健康方面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 作者:成源达,
    • 会议名称: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寄生虫学分会成立30周年暨第14次学术研讨会
    • 2016年
    摘要:我国兽医寄生虫事业在党的领导下,有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寄生虫分会的交流平台与引导,中国兽医寄生虫学科的教育和科研,寄生虫病防治都得到发展壮大,科技先进,成果丰硕。作者阐明:做科研,要有爱好和拼搏精神,虚心向老一辈请教;教学和科研要专业化为好,特别是科研单位,有很强的专业性和专业的连续性,也有知识和技术的积累性;科研靠智能和技能取胜,没有好的基础学科理论,科研智能也就不会高;在科研中,要有好奇,多想,多问,多做,善于发现。
    • 作者:刘群,
    • 会议名称: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寄生虫学分会成立30周年暨第14次学术研讨会
    • 2016年
    摘要:纵观我国寄生虫学和寄生虫病防治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可以自豪地说,已经建设起一支能够胜任控制寄生虫病蔓延、保障畜牧业发展、维护人类健康的队伍,拥有一批能够追踪世界科技前沿、具有赶超国际科技水平的教学科研人员。但是必须看到,科研起步比发达国家晚,对寄生虫病的防控意识相对滞后,我国兽医寄生虫学目前还是一个小学科,在多种重大疫病未被有效防控的情况下,管理部门以及养殖业者对寄生虫病的危害认识不足,兽医寄生虫学领域的科研、监测以及防控获得的经费支持与其他学科相比相对较低,大多数研究工作的原创性有待提高。因此,我国兽医寄生虫学工作者未来有大量工作需要开展和提高,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提高基础研究水平,解析寄生虫致病机制,将新技术、新理论用于寄生虫病的诊断、新药筛选、疫苗研发将是今后寄生虫学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此外,兽医寄生虫学的研究领域需要进一步拓展,如近年来局部地区开展了鱼寄生虫病的研究,但与鱼病危害的实际需求相距甚远。多种经济动物、野生动物、蜂、蚕以及海洋动物等的寄生虫病在我国研究和防治尚处空白,有些己控制的寄生虫病(如利什曼原虫病等)又有卷土重来的趋势,这些都是本学科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总之,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兽医寄生虫学科从无到有,已经形成一支艰苦奋斗、勇于开拓、踏实进取、创新求实的队伍未来兽医寄生虫学科发展任重道远,需要继承老一代寄生虫学家开创的事业,更需要不断创新和超越。相信在诸位同行尤其是年轻一代的共同努力下,兽医寄生虫学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为畜牧业发展保驾护航,为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贡献力量。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