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中文会议>2017年深海能源大会

会议信息

  • 会议名称:

    2017年深海能源大会

  • 召开年: 2017
  • 召开地: 海口
  • 会议文集: 2017年深海能源大会 论文集
  • 主办单位: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中国海洋学会;中国石油学会;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
  • 出版时间: 2017-11
  • 排序:
  • 显示:
  • 每页:
全选(0
<1/2>
38条结果
  • 摘要:FDPSO是一种集海上钻井、原油处理、储油和卸油功能为一体的浮式生产系统.目前该装置已经在国外深水油田生产中得到应用.为了开发能适应我国南海深水环境条件的FDPSO,对现有的船型进行对比分析,从技术上进行总体评价,最终选定八角形FPDSO作为目标船型.根据FDPSO功能要求确定了技术指标,进行了总体方案设计、总体尺度规划和垂荡板尺寸优化,以及系泊系统设计,完成了八角形FDPSO的概念设计.为验证八角形FDPSO运动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对其进行了计算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八角形FDPSO总体性能满足要求,系泊系统设计合理.
  • 摘要:论文基于SPH方法,建立了模拟海洋波流环境的拉格朗日型水动力数学模型.波浪场由计算域端部的推板造波机生成,并由另一端的阻尼层吸收.入流与出流边界设置在计算域底部,通过对入出流区域内流体施加指定速度和压力,并建立两区域间的流体循环关系,使计算域内形成均匀流场.另外,在数值模拟初期阶段引入了入流缓冲处理和自由液面"刚盖"处理方法,不仅提升了数值计算的稳定性,还极大地缩短了波流场初期不稳定时间.最后,采用建立的数学模型对已有文献中的波流耦合试验进行了数值重现,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可以准确地模拟波浪、均匀水流以及两者间的相互作用,波流同向时,流场作用导致波陡降低,波浪作用改变流场速度分布.
  • 摘要:为了研究单点系泊FPSO在波浪中的响应,论文使用了万德成教授课题组基于开源CFD计算软件OpenFOAM开发的船舶海洋工程求解器naoe-FOAM-SJTU.论文首先使用了wave2foam进行空场造波,对于参考文献的规则波进行了模拟.随后对单点系泊的FPSO进行了自由衰减的计算,与试验势流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然后论文计算了单点系泊的FPSO在迎浪条件下时域运动情况,并分析了FPSO锚链受力情况.此后,论文改变了锚链布置位置,并就两种锚链布置的锚链受力和船体运动情况进行了对比.最后,论文验证了naoe-FOAM-SJTU求解器对于单点系泊的FPSO能够模拟其波浪响应情况,其结果达到了较高精度.
  • 摘要:我国拥有丰富的海洋能资源,其总量近7亿kW.中国南海独占鳌头,仅温差能资源就有3.67亿kW,占我国海洋能资源总量的52.6%.在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形势下,海洋温差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得到了广泛关注.海洋温差能储量和可转化电能巨大,且发电波动小、能量密度高,积极开发海洋温差能资源对实现科技兴海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在介绍海洋温差能的特点及其转换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国内外海洋温差能的开发现状,结合我国的资源条件与能源需求状况,提出了我国海洋温差能开发的基本思路和实施建议.由于海洋环境恶劣,导致其开发成本高,规模化开发技术尚不成熟,需要政策和资金的积极支持,也需要探索有效的开发模式,推动相关技术研究和应用示范。南海温差能资源开发利用的是一个值得探索的发展方向,建议采用选址规划先行、多能互补供电、综合利用增效实现经济开发思路,做好我国海洋温差能开发顶层设计工作,为我国海洋温差能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 摘要:珠江口盆地超深水研究区是该盆地重要的油气潜力区,但其勘探及研究程度较低.从原始地震资料入手,采用地震分频段波阻抗反演、地震正演、属性分析等方法,并结合沉积相和区域地质认识,对研究区重点目标X的储层条件进行分析预测.建立了适合超深水无井区储层识别的技术流程,推动了该区勘探进程:(1)通过地震分频段波阻抗反演,提出了合理的岩石物理特征;补偿了地震低频信息,提高了反演结果的分辨率;利用反演阻抗结果刻画出两套低阻砂体,其砂体边界清晰,空间叠置关系与地质认识吻合.(2)通过建立多种地震地质模型,筛选合理的模拟参数进行地震正演模拟和相似性分析,有效反映了模型的地层结构、储层内部发育特征及岩石物理参数,肯定了低阻砂岩地层的真实性及揭示了其含油气性.(3)从地层沉积展布规律和高/低阻层地震属性差异研究中挖掘地震数据中隐藏的信息,提高了地震数据的利用率,进一步证实了有利砂体的存在.
  • 摘要:为了保证浮式液化天然气生产装置FLNG连续生产作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论文基于三维势流理论,建立舱内液体晃荡和船体水动力相互作用的数学模型,对GTT液货舱晃荡与FLNG船体耦合运动特性展开研究.计算和分析载液FLNG船体不同横摇固有周期和液货舱载液率变化对横摇耦合运动特性的影响,为FLNG生产装置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 摘要:半潜式平台是发展较快的一款新型深海浮式平台,适合中国南海油气资源钻探、开发及生产.悬链线立管(SCR)因其结构简单和经济可靠,收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研究用于南中国海半潜式平台的悬链线立管的涡激振动疲劳.SCR立管通常由于洋流载荷的作用发生涡激振动(简称VIV),VIV对SCR立管的疲劳损伤非常重要.介绍了立管系统的布置及形态,然后讨论了研究方法,包括有限元建模、模态分析和SHEAR7分析程序;接着给出了12英寸SCR生产立管裸管的情况,计算立管的自然频率、模态及其曲率,分析涡激振动产生的疲劳损伤,探讨立管采用涡激振动抑制装置来改进VIV疲劳寿命的必要性.进一步讨论立管的VIV疲劳损伤对不同长度的涡激振动抑制装置的敏感性,从而优化VIV抑制装置的覆盖长度.
  • 摘要:论文阐述的成果主要针对南海西部海域的超高温高压油气藏在流体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自主研发设备,解决样品检查难以达到高温高压条件的技术难点;同时,通过建立超高温高压油气藏流体PVT实验分析技术,解决了油气分离效果差等一系列的问题.论文以LS13-2-2井为例,通过采用高温高压凝析气相态分析技术,评价该井的流体相态特征;其中,该井的井流物具有轻烃、中间烃组分含量高的特点,其油气藏属于带油环的中含凝析油型未饱和凝析气藏,地饱压差达到38.6MPa及以上,有充足的地层能量,适合衰竭开采,油气总采收率可达83%.
  • 摘要:用于深远海油气田开发的FLNG(浮式液化天然气生产装置)已被众多能源机构和油气公司关注.论文介绍某FLNG上部模块总体布局概念研究的成果,阐述FLNG上部模块总体布置设计的探索历程.总结了上部模块按照由危险至安全的顺序,将各模块由远及近地向生活楼进行布置的规律.介绍了影响上部模块标高的因素及上部模块标高预估方法,上部模块划分原则及按照施工方案确定单个模块重量的方法.还对安全间距设置、关键设备布置与空间利用提出了建议.这项研究成果可为今后开展FLNG上部模块设计提供参考.
  • 摘要:船舶在恶劣海况尾随浪中航行时出现的骑浪横甩现象是造成船舶倾覆的主要模式之一。论文在现有骑浪横甩数值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个改进模型,用以考虑舵附近波浪粒子速度修正和舵出水引起的舵面积及展弦比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通过与原有模型的对比验证了改进模型的有效性.然后基于改进模型对不同工况下的ITrC Ship A2渔船的骑浪横甩运动进行数值模拟,通过与原有模型结果对比,分析舵出水对横甩运动的影响.在骑浪发生时,舵浸深大幅减小且舵前来流速度被波浪粒子速度削弱,它们造成了尾随浪下的舵效损失.验证了舵出水是骑浪后横甩运动的主要成因,且舵出水的影响主要发生在高傅汝德数时.还提出一个简化模型,采用舵半浸来等效舵出水的影响,以期能应用于骑浪横甩的第二代完整稳性衡准.
  • 摘要:针对某4万吨散货船,分别计算了是否安装前置预旋导轮的船舶线性操纵运动水动力导数.并根据计算得到的水动力导数预报了±35°回转运动和10°/10°、20°/20°Z形运动,分析了前置预旋导轮对船舶操纵性能的影响,为导轮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
  • 摘要:尼日尔三角洲油气资源丰富,是目前尼日利亚主要的油气勘探区.研究区K油田位于尼日尔三角洲前缘深水区,其A油藏储集砂体为重力流水道及其伴生的天然堤和决口扇,其中重力流水道砂体储集物性最好,平均孔隙度可达24.21%,平均渗透率可达1413.05mD.三角洲前缘深水区的重力流水道、天然堤及决口扇分别对于应于钟形-箱型、指状与漏斗形测井相,其地震几何形态特征典型,成因标志典型,空间配置关系明确.重力流水道砂体在空间上具有侧向和沿古水流方向迁移特征,在平面上呈现出弯曲的条带状;重力流水道复合体由多个正韵律水道砂层叠置而成,水道轴部主要由厚层砂岩夹薄层泥岩组成,水道边缘砂泥互层.在地震剖面上,水道下切较深,具有典型冲刷充填几何形态,其内部发育强振幅叠瓦状、波状反射构造;重力流水道两侧的天然堤与决口扇呈楔状或丘状,在地貌上约高于重力流水道.这些构成一个内部结构清晰且成因构成单元完整的重力流水道体系,可作为大陆边缘三角洲前缘深水区油气田勘探和开发研究的典型范例.
  • 摘要: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花港组气田天然气资源丰富,但储层物性较差,流体地震响应特征弱,储层气水关系复杂.储层流体有效识别和预测是此类近致密气藏精细开发的关键.在叠前地震道集提高品质处理及储层精细标定的基础上,开展致密砂岩含气储层AVO响应特征的分析,明确不同类型含气储层AVO响应类型,优选流体因子属性以预测含气储层展布范围.通过进一步挖掘AVO流体因子属性中所蕴含的流体类型信息,划定研究区气水流体因子属性分异界限,实现了海上深层致密砂岩储层含气性的预测.实际应用表明,预测结果与实钻井符合率较高.这对其它海上致密砂岩储层含气性预测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 摘要:模拟南海水合物沉积物的组成与物理性质,用海砂和高岭土制备沉积物骨架,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岩石力学实验室自主设计开发的天然气水合物声波原位测量系统和试验装置中,研究水合物模拟岩心在不同条件下的声学特性.由声波速度获得其动态弹性模量及泊松比,进而分析研究水合物力学性质.试验表明:在饱和度一定的情况下,随着围压的变化,水合物岩心纵横波声速随着围压的增大而增大.但是,当围压增大到某个临界值的时候,纵横波声速都不再变化.在围压一定的情况下,水合物岩心饱和度越大,岩心纵横波速度也越大.水合物岩心泊松比大小随围压增大的变化不大.但随着饱和度的增大,动态泊松比减小.随着饱和度和围压变大,水合物岩心的弹性模量也在变大.
  • 摘要:本文针对位于南海西部海域珠江口盆地西部的15万吨级FPSO展开研究,作为内转塔式系泊系统安全运行的关键环节,单点浮筒的结构安全问题尤为突出,一旦出现问题,往往会导致油田停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这是油公司不愿意看到的.近年来,南海地区超强台风频发,且已超出初始设计环境条件,越来越恶劣的自然环境,使得FPSO的安全运维遇到了极大的挑战.论文针对内转塔式单点浮筒结构计算进行了深入研究,给出了一种可行的数值模拟方法,即接触有限元分析方法,以解决浮筒结构计算问题,并根据计算结果给出了运营期间可操作的解决方案,为相同类型内转塔式FPSO安全运营,提供了有力支持.
  • 摘要:论文以南海某深水导管架为例,应用MOSES软件对导管架湿拖状态下的完整稳性和浮态进行了评估校核,同时对导管架湿拖时的阻力进行了分析,并验证了经验公式的准确性和适用性,为导管架的湿拖阻力评估提供了设计参考.
  • 摘要:论文以某15万吨FPSO为对象、基于其最大的环境载荷所需系泊力,对其STP式单点系泊系统的锚链、转塔、浮筒等核心构件的载荷算法展开研究,对转塔与浮筒间的滑动式低速重载轴承的设计载荷进行计算和选型设计,研究成果对转塔、浮筒及轴承本身的详细设计和载荷能力有限元分析法所需设定的边界值的算法具有借鉴意义.
  • 摘要:中国南海深水气田开发迫切需要应用新型开发模式——浮式天然气液化装置(FLNG).论文以南海某大型深水气田为研究目标,针对FLNG新型装置的关键技术,开展了液化工艺动态特性分析研究.由于双混合制冷剂(DMR)工艺处理大和海上适应性好,更适用于大型FLNG装置,采用DMR工艺进行动态仿真分析.在流程中天然气流量、压力、温度发生扰动及开停车工况下,对DMR流程关键参数的动态响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调节DMR冷剂的循环量,两个循环系统均能在一段时间后重新恢复稳定,验证了DMR工艺在原料气入口条件扰动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能够实现DMR流程预期的开停车作业,为实际系统的调试和运行提供了理论依据.
  • 摘要:深吃水立柱式(SPAR)平台具有无条件稳性、良好的运动性能、可干式采油等优点,在深水油气田开发中具备优势,但其安装复杂且昂贵,制约了其更广泛的应用.SPAR平台的上部组块安装是其海上安装中最重要且最昂贵的环节之一.在以往的项目中其组块安装多采用吊装方式,需要大型浮吊的支持.但大型浮吊资源极其匮乏且租金昂贵,还会导致海上作业调试时间延长,影响油田开发周期.浮托安装是一种新的组块安装方法,可大大缩减作业时间和安装费用,将它应用到SPAR平台的组块安装上可极大程度地提高SPAR平台的经济性.论文针对南海某大型SPAR平台16000吨组块的双船浮托安装进行研究,从安装总体方案、安装流程、设计准则、分析方法等多方面阐述SPAR上部组块浮托安装设计方法,并对关键工况进行了数值计算和分析,论证SPAR平台组块浮托在我国南海的可行性.目前针对SPAR平台组块浮托安装技术还不成熟,各方面的研究仍在进行.研究南海大型SPAR平台组块浮托的安装设计十分必要,对SPAR浮托技术的发展以及SPAR平台在我国南海的应用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 摘要:海洋岩土大变形问题往往具有变形梯度极大、流动机理复杂等特点,常规的岩土工程分析方法在求解该问题时表现出明显的局限性.论文以轴对称桩基础贯入问题为例,采用基于大应变假设的SSPM和ALE数值方法对桩基贯入土体大变形进行分析,揭示了桩基贯入过程中土体的流动机理和位移场变化规律,明确了控制土体位移场的关键参数.将基于大应变假设的SSPM计算结果与Sagaseta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两者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验证了理论计算结果的正确性;进而,采用ALE数值方法,有效模拟了桩基的连续贯入过程,形象直观地展示了土体流动和变形过程;最后,以土体位移的SSPM理论解为基础,将数值结果与理论解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对于径向位移,两者基本一致;对于竖向位移,数值结果高于理论解.ALE数值方法和SSPM所揭示的桩基贯入土体流动机理和位移场变化规律基本一致.论文研究成果定量评价了桩基贯入过程中土体的扰动情况,有助于了解大变形工程问题中土体的变形特性,并为岩土大变形分析方法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