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文OA文献 >《厦门大学学报》创刊80年感言
【2h】

《厦门大学学报》创刊80年感言

机译:《厦门大学学报》创刊80年感言

摘要

《厦门大学学报》的前身是《厦门大学季刊》,该刊物创办于1926年4月。在学报这80年的历史中,我既是它重要的作者,又是忠实的读者。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时任厦门大学校长王亚南教授亲自筹划,于1952年7月复刊,成为解放后全国最早复办的大学学报,当时受到称赞。我在当年的《厦门大学学报》(财经版)第1期发表了《苏联预算制度的研究》。这篇文章也是我作为王亚南教授培养的全国第一期研究生,在公开刊物上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成为我学术研究的起点。1962年我发表三篇系统倡导、论证国家分配论的重要文章,这三篇文章奠定了我成为国家分配论主要代表人的地位,其中一篇《略论财政本质》就发表在《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第3期。从1952年至今,我在学报共发表了30篇论文。《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坚持马克思主义,贯彻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执行双百方针,中为体,洋为用,立足国情,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理论,并已走出国门,发行范围和影响遍布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学报研究基础理论,开创学术探究新风,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特别是国内的实际问题;依托本校20多个系所,特别是17个博士点、5个国家重点学科,学报代表了厦大学术水平。
机译:《厦门大学学报》的前身是《厦门大学季刊》,该刊物创办于1926年4月。在学报这80年的历史中,我既是它重要的作者,又是忠实的读者。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时任厦门大学校长王亚南教授亲自筹划,于1952年7月复刊,成为解放后全国最早复办的大学学报,当时受到称赞。我在当年的《厦门大学学报》(财经版)第1期发表了《苏联预算制度的研究》。这篇文章也是我作为王亚南教授培养的全国第一期研究生,在公开刊物上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成为我学术研究的起点。1962年我发表三篇系统倡导、论证国家分配论的重要文章,这三篇文章奠定了我成为国家分配论主要代表人的地位,其中一篇《略论财政本质》就发表在《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第3期。从1952年至今,我在学报共发表了30篇论文。《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坚持马克思主义,贯彻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执行双百方针,中为体,洋为用,立足国情,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理论,并已走出国门,发行范围和影响遍布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学报研究基础理论,开创学术探究新风,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特别是国内的实际问题;依托本校20多个系所,特别是17个博士点、5个国家重点学科,学报代表了厦大学术水平。

著录项

  • 作者

    邓子基;

  • 作者单位
  • 年度 2006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zh
  • 中图分类

相似文献

  • 外文文献
  • 中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