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竞争对手推荐方法、服务器

一种竞争对手推荐方法、服务器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竞争对手推荐方法、服务器,通过接收目标用户发送的竞争对手检索指令,根据已知竞争对手标识信息,对已知竞争对手的专利进行检索,将检索到的专利文件作为第一待分析专利文件;按照预设算法提取各第一待分析专利文件的技术关键词;基于各第一待分析专利文件的技术关键词,将检索到的除已知竞争对手外的专利文件,作为第二待分析专利文件;获取第二待分析专利文件所属申请(专利权)人,将申请(专利权)人作为目标用户的潜在竞争对手,推荐给目标用户查看。用户只需要输入已知竞争对手的标识信息,系统便可以将潜在的所有竞争对手排序后推荐给用户查看,无需用户认为筛选整理,操作十分方便,十分实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991842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重庆摩托车(汽车)知识产权信息中心;

    申请/专利号CN201910202801.9

  • 发明设计人 罗先盛;刘伟;杨尚伟;

    申请日2019-03-18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重庆智慧之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余洪

  • 地址 401121 重庆市渝北区新溉大道2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1:32:3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12-13

    授权

    授权

  • 2019-07-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6F16/2458 申请日:2019031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9-06-2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专利分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竞争对手推荐方法、服务器。

背景技术

及时了解潜在竞争对手及其专利布局情况,发掘本领域前沿技术,是企业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以及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目前,主要是通过对本领域相关技术点进行检索的方式,来发掘潜在竞争对手及其专利布局情况。但是由于专利申请量较大,基于本领域相关专利技术点进行检索,导致检索结果中的专利文件数量较大,其中可能包括已知竞争对手和部分未知竞争对手的专利,再逐一分析竞争对手及其专利布局情况是十分困难的,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时间成本,使用不方便,需要人为分析。另外,基于本领域相关技术点进行检索,检索结果通常并不能得到全部竞争对手的情况,因为企业涉及的技术往往不是一个技术点所能涵盖的,而普通用户检索时,由于受到检索能力的限制,也存在无法检索到更全面的竞争对手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竞争对手推荐方法、服务器,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更方便的获取到潜在竞争对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竞争对手推荐方法,包括:

接收目标用户发送的竞争对手检索指令,用于在目标专利数据库检索所述目标用户的潜在竞争对手,所述检索指令包含已知竞争对手标识信息;

根据所述已知竞争对手标识信息,在所述目标专利数据库,对所述已知竞争对手的专利进行检索,将检索到的专利文件作为第一待分析专利文件;

按照预设算法提取各所述第一待分析专利文件的技术关键词;

基于各所述第一待分析专利文件的技术关键词,在所述目标专利数据库进行检索,将检索到的除所述已知竞争对手外的专利文件,作为第二待分析专利文件;

根据所述第二待分析专利文件的著录项目信息,获取所述第二待分析专利文件所属申请(专利权)人,将所述申请(专利权)人作为所述目标用户的潜在竞争对手;

将各所述潜在竞争对手按照预设规则进行排序后,推荐给所述目标用户查看。

可选的,所述检索指令还包括有所述目标用户自身标识信息;在所述获取所述第二待分析专利文件所属申请(专利权)人之后,将所述申请(专利权)人作为所述目标用户的潜在竞争对手之前,还包括:

确定所述申请(专利权)人非所述目标用户。

可选的,所述已知竞争对手标识信息包括:所述已知竞争对手的名称。

可选的,所述预设规则包括:

获取所述潜在竞争对手的企业规模、布局专利情况,计算所述潜在竞争对手的竞争力评分,按照所述竞争力评分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序。

可选的,所述企业规模包括发明人数量;所述布局专利情况包括有效专利占比、发明专利数量、实用新型专利数量、外观专利数量。

可选的,所述计算所述潜在竞争对手的竞争力评分包括:

获取竞争力参数权重列表,所述竞争力参数权重列表包括:发明人数量与竞争力分值的对应关系、有效专利占比与竞争力分值的对应关系、发明专利与竞争力分值的对应关系、实用新型专利与竞争力分值的对应关系、外观专利与竞争力分值的对应关系;

确定所述潜在竞争对手发明人数量对应的第一竞争力分值、与所述潜在竞争对手有效专利占比对应的第二竞争力分值、与所述潜在竞争对手发明专利数量对应的第三竞争力分值、与所述潜在竞争对手实用新型专利数量对应的第四竞争力分值、与所述潜在竞争对手外观专利数量对应的第五竞争力分值;

将所述第一竞争力分值、所述第二竞争力分值、所述第三竞争力分值、所述第四竞争力分值、所述第五竞争力分值相加,得到所述潜在竞争对手的竞争力评分。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服务器,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通信总线;

所述通信总线用于实现处理器和存储器之间的连接通信;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一个或者多个程序,以实现如下步骤:

接收目标用户发送的竞争对手检索指令,用于在目标专利数据库检索所述目标用户的潜在竞争对手,所述检索指令包含已知竞争对手标识信息;

根据所述已知竞争对手标识信息,在所述目标专利数据库,对所述已知竞争对手的专利进行检索,将检索到的专利文件作为第一待分析专利文件;

按照预设算法提取各所述第一待分析专利文件的技术关键词;

基于各所述第一待分析专利文件的技术关键词,在所述目标专利数据库进行检索,将检索到的除所述已知竞争对手外的专利文件,作为第二待分析专利文件;

根据所述第二待分析专利文件的著录项目信息,获取所述第二待分析专利文件所属申请(专利权)人,将所述申请(专利权)人作为所述目标用户的潜在竞争对手;

将各所述潜在竞争对手按照预设规则进行排序后,推荐给所述目标用户查看。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一个或者多个程序,以实现如下步骤:

在所述获取所述第二待分析专利文件所属申请(专利权)人之后,将所述申请(专利权)人作为所述目标用户的潜在竞争对手之前,确定所述申请(专利权)人非所述目标用户。

可选的,所述预设规则包括:

获取所述潜在竞争对手的企业规模、布局专利情况,计算所述潜在竞争对手的竞争力评分,按照所述竞争力评分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序。

可选的,所述企业规模包括发明人数量;所述布局专利情况包括有效专利占比、发明专利数量、实用新型专利数量、外观专利数量;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一个或者多个程序,以实现如下步骤:

获取竞争力参数权重列表,所述竞争力参数权重列表包括:发明人数量与竞争力分值的对应关系、有效专利占比与竞争力分值的对应关系、发明专利与竞争力分值的对应关系、实用新型专利与竞争力分值的对应关系、外观专利与竞争力分值的对应关系;

确定所述潜在竞争对手发明人数量对应的第一竞争力分值、与所述潜在竞争对手有效专利占比对应的第二竞争力分值、与所述潜在竞争对手发明专利数量对应的第三竞争力分值、与所述潜在竞争对手实用新型专利数量对应的第四竞争力分值、与所述潜在竞争对手外观专利数量对应的第五竞争力分值;

将所述第一竞争力分值、所述第二竞争力分值、所述第三竞争力分值、所述第四竞争力分值、所述第五竞争力分值相加,得到所述潜在竞争对手的竞争力评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竞争对手推荐方法、服务器,通过接收目标用户发送的竞争对手检索指令,用于在目标专利数据库检索目标用户的潜在竞争对手,检索指令包含已知竞争对手标识信息;根据已知竞争对手标识信息,在目标专利数据库,对已知竞争对手的专利进行检索,将检索到的专利文件作为第一待分析专利文件;按照预设算法提取各第一待分析专利文件的技术关键词;基于各第一待分析专利文件的技术关键词,在目标专利数据库进行检索,将检索到的除已知竞争对手外的专利文件,作为第二待分析专利文件;根据第二待分析专利文件的著录项目信息,获取第二待分析专利文件所属申请(专利权)人,将申请(专利权)人作为目标用户的潜在竞争对手;将各潜在竞争对手按照预设规则进行排序后,推荐给目标用户查看。用户只需要输入已知竞争对手的标识信息,系统便可以将潜在的所有竞争对手排序后推荐给用户查看,无需用户人为筛选整理,操作十分方便,同时也便于用户及时了解更多的潜在竞争对手,十分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竞争对手推荐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竞争对手推荐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用户终端检索界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一种检索结果展示界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另一种检索结果展示界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潜在竞争对手信息界面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服务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一:

为了解决当前对潜在竞争对手挖掘过程耗时费力、用户不能及时、方便地获取到潜在竞争对手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竞争对手推荐方法,只需要基于用户目前了解的已知竞争对手,系统便可以自动挖掘出更多潜在的竞争对手,无需用户人为检索、分析、整理,极大方便了用户使用,提高了潜在竞争对手的挖掘效率,有利于企业及时了解行业更多竞争对手及其专利布局情况,提高企业竞争力。

请参见图1,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竞争对手推荐方法流程示意图,该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S101、接收目标用户发送的竞争对手检索指令,用于在目标专利数据库检索目标用户的潜在竞争对手,检索指令包含已知竞争对手标识信息。

为便于说明,参见图2,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竞争对手推荐系统结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用户终端21、服务器22以及目标专利数据库23,其中用户终端具体包括但不限于移动电话、计算机、pad等通信设备,目标专利数据库可以是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或者其他任意专利数据库均可。

目标用户可以通过用户终端21向服务器22完成注册,通过注册账号登录服务器22。注册时,可以获取并保存目标用户自身身份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真实姓名、身份证号码;当目标用户为企业时,包括企业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

在成功登录之后,请参加图3,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终端检索界面示意图。目标用户可以在检索框31输入已知竞争对手标识信息,目标用户输入该已知竞争对手标识信息之后,点击“检索”按钮32,触发用户终端21向服务器22发送竞争对手检索指令,然后等待服务器22返回的潜在竞争对手的信息。

已知竞争对手标识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姓名、身份证号码、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

例如,目标用户了解到的已知竞争对手有“A”,但是不知道是否还存在其他潜在竞争对手,此时只需要输入该已知竞争对手的标识信息“A”,便可以实现潜在竞争对手的挖掘,

可选的,检索指令还包括有目标用户自身标识信息,例如账号和/或自身身份信息等。

S102、根据已知竞争对手标识信息,在目标专利数据库,对已知竞争对手的专利进行检索,将检索到的专利文件作为第一待分析专利文件。

服务器22接收用户终端21发送的竞争对手检索指令,并解析,得到已知竞争对手的标识信息,当该竞争对手检索指令携带有目标用户自身标识信息时,还可以得到该目标用户的账号和/或自身身份信息。基于该账号,可以关联获取到该目标用户注册时获取并保存的身份信息,包括真实姓名、身份证号码;当目标用户为企业时,包括企业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

服务器22可以将该已知竞争对手标识信息作为检索关键词,在目标专利数据库进行一次检索,也即检索该已知竞争对手的专利情况。已知竞争对手可能包括多个,服务器22可检索到每一个已知竞争对手的专利,并将检索到的这些专利作为第一待分析专利文件进行处理,以挖掘不同于该已知竞争对手的潜在竞争对手。

S103、按照预设算法提取各第一待分析专利文件的技术关键词。

针对一次检索得到的第一待分析专利文件,服务器22通过采用预设算法,提取每一待分析专利文件的技术关键词。

预设算法可以是,针对各第一待分析专利文件,进行词汇拆分,然后去除常用词汇,计算剩余的非常用词汇的词频,选择词频较高的词汇,作为该第一待分析文件的技术关键词。其中,常用词汇的去除,可以根据常用词汇库进行筛选,常用词汇库中包含有大量的常用词汇,常用词汇一般为日常使用频率较高的词汇,但是并无特定的技术含义,因此其通常不能作为技术关键词。词频指的是该词汇在文中出现的频率/次数,对于非常用词汇,词频越高,越能表明该词汇在文中的重要性,因此该词汇越有可能是技术关键词。因此,根据上述预设算法,可以比较准确地确定第一待分析专利文件的技术关键词,技术关键词越准确,因此更有利于更准确、全面的实现对潜在竞争对手的二次检索。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并不限于上述预设算法来提取第一待分析文件的技术关键词,提取第一待分析文件的技术关键词的方式,完全还可以采用其他任意提取算法,本实施例对此并不做限制。

S104、基于各第一待分析专利文件的技术关键词,在目标专利数据库进行检索,将检索到的除已知竞争对手外的专利文件,作为第二待分析专利文件。

服务器22将提取的技术关键词作为检索词,在目标专利数据库23进行检索,将检索到的除已知竞争对手外的专利文件,也即是除第一待分析专利文件外的专利文件,作为第二待分析专利文件。

S105、根据第二待分析专利文件的著录项目信息,获取第二待分析专利文件所属申请(专利权)人,将该申请(专利权)人作为目标用户的潜在竞争对手。

在获取第二待分析专利文件所属申请(专利权)人之后,将申请(专利权)人作为目标用户的潜在竞争对手之前,服务器22还需要确定该申请(专利权)人为非目标用户。

S106、将各潜在竞争对手按照预设规则进行排序后,推荐给目标用户查看。

服务器22在获取到潜在竞争对手后,为了便于用户查看,可以按照竞争力评分高低对各潜在竞争对手进行排序,然后再发送给用户终端21,以供目标用户查看。

其中,预设规则包括获取潜在竞争对手的企业规模、布局专利情况,计算潜在竞争对手的竞争力评分,按照竞争力评分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序。企业规模包括发明人数量;布局专利情况包括有效专利占比、发明专利数量、实用新型专利数量、外观专利数量。这里布局专利情况可以指的是在该第二待分析专利文件中所包含的发明专利数量、实用新型专利数量以及外观专利数量;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布局专利情况也可以指的是该申请(专利权)人所申请的全部专利,或者是获得授权的专利,具体可以灵活设定。

计算潜在竞争对手的竞争力评分包括:

获取竞争力参数权重列表,请参见如下表1所示:

表1

其中竞争力参数权重列表包括:发明人数量与竞争力分值的对应关系、有效专利占比与竞争力分值的对应关系、发明专利与竞争力分值的对应关系、实用新型专利与竞争力分值的对应关系、外观专利与竞争力分值的对应关系。

确定潜在竞争对手发明人数量对应的第一竞争力分值、与潜在竞争对手有效专利占比对应的第二竞争力分值、与潜在竞争对手发明专利数量对应的第三竞争力分值、与潜在竞争对手实用新型专利数量对应的第四竞争力分值、与潜在竞争对手外观专利数量对应的第五竞争力分值;将第一竞争力分值、第二竞争力分值、第三竞争力分值、第四竞争力分值、第五竞争力分值相加,得到该潜在竞争对手的竞争力评分。

假设存在潜在竞争对手K1、K2、K3,其三者竞争力参数分别如下:

潜在竞争对手K1:发明人数量为35人,有效专利占比为55%,发明专利数量有100件,实用新型专利数量有20件,外观专利20件;

潜在竞争对手K2:发明人数量为80人,有效专利占比为65%,发明专利数量有500件,实用新型专利数量有200件,外观专利200件;

潜在竞争对手K3:发明人数量为300人,有效专利占比为75%,发明专利数量有1000件,实用新型专利数量有200件,外观专利100件;

那么根据上述表1所示的竞争力参数权重列表,针对潜在竞争对手K1,可以得到其发明人数量35对应的第一竞争力分值为6.4,与有效专利占比55%对应的第二竞争力分值为11.5,与发明专利数量100对应的第三竞争力分值为15、与实用新型专利数量20对应的第四竞争力分值为2.3、与外观专利数量20对应的第五竞争力分值为0.7,最终得到潜在竞争对手K1的竞争力评分为6.4+11.5+15+2.3+0.7=35.9;

针对潜在竞争对手K2,可以得到其发明人数量80对应的第一竞争力分值为8.9,与有效专利占比为65%对应的第二竞争力分值为14.5,与发明专利数量500对应的第三竞争力分值为25.7、与实用新型专利数量200对应的第四竞争力分值为5.4、与外观专利数量200对应的第五竞争力分值为4.5,最终得到潜在竞争对手K1的竞争力评分为8.9+14.5+25.7+5.4+4.5=59;

针对潜在竞争对手K3,可以得到其发明人数量300对应的第一竞争力分值为15,与有效专利占比75%对应的第二竞争力分值为17.5,与发明专利数量1000对应的第三竞争力分值为40、与实用新型专利数量200对应的第四竞争力分值为5.4、与外观专利数量100对应的第五竞争力分值为3,最终得到潜在竞争对手K1的竞争力评分为15+17.5+40+5.4+3=80.9;

按照竞争力评分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序,请参见图4,图4为竞争力评分展示界面示意图。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竞争力参数权重列表中,发明人数量与竞争力分值的对应关系、有效专利占比与竞争力分值的对应关系、发明专利与竞争力分值的对应关系、实用新型专利与竞争力分值的对应关系、外观专利与竞争力分值的对应关系,均可以按照线性对应关系,计算对应的竞争力分值。以表1中“发明人数量0-20,竞争力分值0-5”为例,可得,在发明人数量为0-20的范围内,每一个发明人分值占比为5/20=0.25,当某潜在竞争对手的发明人数量为10人时,其发明人数量对应分值为2.5分。当然,本实施例并不限于上述线性计算方式,完全可以采用现有其他科学计数方法。

可选的,可以将各潜在竞争对手的评分进行展示。

为了便于目标用户知晓、比较本企业或个体与潜在竞争对手的综合实力情况,还可以将目标用户的竞争力参数,并按照上述算法计算该目标用户的竞争力评分,并与潜在竞争对手一同推荐给目标用户查看,请参见图5。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对已知竞争对手的竞争力评分也一同与潜在竞争对手、目标用户进行展示,请继续参见图5。

同时为了便于用户查看各潜在竞争对手的专利布局情况,还可以生成一链接按钮51,请继续参见图5,当目标需要查看某潜在竞争对手的相关专利时,可以直接点击该链接按钮51,用户终端21从服务器22获取该属于该潜在竞争对手的第二待分析专利文件(图6中“相关专利栏”),并进行展示;可选的,用户终端21还可以从服务器22获取该潜在竞争对手的其他专利文件(除第二待分析专利外的专利),展示给目标用户,请参见图6。

本实施例提供的竞争对手推荐方法,通过接收目标用户发送的竞争对手检索指令,用于在目标专利数据库检索目标用户的潜在竞争对手,检索指令包含已知竞争对手标识信息;根据已知竞争对手标识信息,在目标专利数据库,对已知竞争对手的专利进行检索,将检索到的专利文件作为第一待分析专利文件;按照预设算法提取各第一待分析专利文件的技术关键词;基于各第一待分析专利文件的技术关键词,在目标专利数据库进行检索,将检索到的除已知竞争对手外的专利文件,作为第二待分析专利文件;根据第二待分析专利文件的著录项目信息,获取第二待分析专利文件所属申请(专利权)人,将申请(专利权)人作为目标用户的潜在竞争对手;将各潜在竞争对手按照预设规则进行排序后,推荐给目标用户查看。用户只需要输入已知竞争对手的标识信息,系统便可以将潜在的所有竞争对手排序后推荐给用户查看,无需用户认为筛选整理,操作十分方便,同时也便于用户及时了解更多的潜在竞争对手及其专利布局情况,十分实用。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提供一种服务器,请参见图7,图7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该服务器包括:

处理器71、存储器72及通信总线73;其中,

通信总线73用于实现处理器71和存储器72之间的连接通信;

处理器71用于执行存储器72中存储的一个或者多个程序,以实现如下步骤:

接收目标用户发送的竞争对手检索指令,用于在目标专利数据库检索目标用户的潜在竞争对手,检索指令包含已知竞争对手标识信息;根据已知竞争对手标识信息,在目标专利数据库,对已知竞争对手的专利进行检索,将检索到的专利文件作为第一待分析专利文件;按照预设算法提取各第一待分析专利文件的技术关键词;基于各第一待分析专利文件的技术关键词,在目标专利数据库进行检索,将检索到的除已知竞争对手外的专利文件,作为第二待分析专利文件;根据第二待分析专利文件的著录项目信息,获取第二待分析专利文件所属申请(专利权)人,将该申请(专利权)人作为目标用户的潜在竞争对手;将各潜在竞争对手按照预设规则进行排序后,推荐给目标用户查看。

可选的,处理器71还用于执行存储器72中存储的一个或者多个程序,以实现如下步骤:

在获取第二待分析专利文件所属申请(专利权)人之后,将该申请(专利权)人作为目标用户的潜在竞争对手之前,确定该申请(专利权)人非目标用户。

其中,预设规则包括:获取潜在竞争对手的企业规模、布局专利情况,计算该潜在竞争对手的竞争力评分,按照竞争力评分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序。

可选的,企业规模包括发明人数量;布局专利情况包括有效专利占比、发明专利数量、实用新型专利数量、外观专利数量;处理器71还用于执行存储器72中存储的一个或者多个程序,以实现如下步骤:

获取竞争力参数权重列表,竞争力参数权重列表包括:发明人数量与竞争力分值的对应关系、有效专利占比与竞争力分值的对应关系、发明专利与竞争力分值的对应关系、实用新型专利与竞争力分值的对应关系、外观专利与竞争力分值的对应关系;确定潜在竞争对手发明人数量对应的第一竞争力分值、与潜在竞争对手有效专利占比对应的第二竞争力分值、与潜在竞争对手发明专利数量对应的第三竞争力分值、与潜在竞争对手实用新型专利数量对应的第四竞争力分值、与潜在竞争对手外观专利数量对应的第五竞争力分值;将第一竞争力分值、第二竞争力分值、第三竞争力分值、第四竞争力分值、第五竞争力分值相加,得到该潜在竞争对手的竞争力评分。

具体请参见实施例中所述的竞争对手推荐方法的步骤,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计算机存储介质(ROM/RAM、磁碟、光盘)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所以,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