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同步通信方法、同步通信装置、同步通信设备及介质

同步通信方法、同步通信装置、同步通信设备及介质

摘要

公开了一种同步通信方法、同步通信装置、同步通信设备及介质,所述同步通信方法包括:通信群组中的第一终端发送图像数据;通信群组中的第二终端接收所述图像数据,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编辑,并且所述第二终端将编辑后的图像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及与所述第一终端不同的第三终端。使得所述第一、第二终端始终保持数据同步,有利于图像数据的实时且准确共享。进一步地,在该通信群组中存在其他用户终端的情况下,该修改后的图像数据也能够发送至其他用户终端,从而实现通信群组内部各通信终端的数据同步。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021306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力拓飞远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910435066.6

  • 申请日2019-05-23

  • 分类号H04L12/18(20060101);H04N21/2187(20110101);H04N21/4788(20110101);H04L29/08(20060101);

  • 代理机构11105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王娟

  • 地址 100094 北京市海淀区永澄北路2号院1号楼五层102室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4:21:2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6-05

    授权

    授权

  • 2019-10-0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4L12/18 申请日:201905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9-09-0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同步通信方法、同步通信装置、同步通信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在民用和商用领域的广泛应用,同步通信在智能家居、自动驾驶等领域起到日益重要的作用。因此,同步通信,特别是群组同步通信也面临着更高的要求。

目前在群组同步通信中,当用户终端与其他用户终端进行通信时,其首先将相关数据发送至服务器,由服务器将相关数据存储。其后,当其他用户终端向服务器发送请求信息,服务器接收并响应于该请求信息,将数据分发至相应的用户终端并在该终端上显示,从而实现数据的同步。然而,采用上述方法时,一方面,由于访问服务器的次数多,在进行一对多的数据传输且传输数据量较大时,其数据传输的速度将降低,从而出现数据延迟及数据不同步的情况;另一方面,由于其直接传输相关数据(例如图像数据),一旦数据被盗取,其数据信息易被破解,使得数据通信的安全性较差。

因此,需要一种在良好实现同步通信的前提下,具有较高的数据传输效率及数据通信安全性的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公开提供了同步通信方法、同步通信装置、同步通信设备及介质。利用本公开提供的同步通信方法可以在实现数据同步通信的基础上,有效提高数据通信的效率,实现实时且高精度的通信,且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通信安全性。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同步通信方法,包括:通信群组中的第一终端发送图像数据;通信群组中的第二终端接收所述图像数据,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编辑,并且所述第二终端将编辑后的图像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及与所述第一终端不同的第三终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终端接收所述图像数据包括:所述第二终端从数据服务器接收所述图像数据,且其中:所述数据服务器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终端的图像数据,并将所述图像数据发送至第二终端;且其中,所述第二终端将编辑后的图像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及与所述第一终端不同的第三终端包括:所述第二终端将编辑后的图像数据发送至所述数据服务器;所述数据服务器接收该编辑后的图像数据,并将该编辑后的图像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及与所述第一终端不同的第三终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数据服务器将所述图像数据发送至第二终端包括:所述数据服务器从第二终端接收对所述图像数据的请求信息;基于所述请求信息,所述数据服务器将所述图像数据发送至第二终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服务器将所述图像数据发送至第二终端包括:所述数据服务器将所述图像数据分发至通信群组中除所述第一终端外的其他用户终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同步通信方法应用于直播领域,且处于当前直播房间中的全部用户终端组成所述通信群组。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发送图像数据包括:从所述图像数据中提取多项图像属性信息;将所述多项图像属性信息相拼接,生成与所述图像数据相对应的属性数据,所述属性数据的数据量小于所述图像数据的数据量;以及传送与所述图像数据相对应的所述属性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从所述图像数据中提取多项图像属性信息包括:根据预先确定的多项图像属性,从所述图像数据中提取每项图像属性的属性信息,其中,所述多项图像属性包括图像模板属性、图像风格属性、图像旋转属性、图像内容属性、图像位置属性中的至少一部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图像数据与用户信息相关联,所述发送图像数据还包括:获取所述用户信息的唯一标识符,其中,所述用户信息的数据量大于所述唯一标识符的数据量;其中,传送与所述图像数据相对应的所述属性数据包括:将所述唯一标识符与所述属性数据相拼接;以及传送拼接后的所述唯一标识符与所述属性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群组中的第二终端接收所述图像数据包括:接收与图像数据相对应的属性数据;解析所述属性数据,并获得所述图像数据的多项图像属性信息;以及根据所述多项图像属性信息,生成所述图像数据;其中,所述属性数据的数据量小于所述图像数据的数据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与图像数据相对应的属性数据包括:接收与所述图像数据相关联的用户信息的唯一标识符、以及与图像数据相对应的所述属性数据,其中,所述唯一标识符和所述属性数据拼接在一起;所述同步通信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唯一标识符,确定与所述图像数据相关联的用户信息;其中,根据所述多项图像属性信息生成所述图像数据包括:根据所述多项图像属性信息、以及所确定的用户信息生成所述图像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编辑包括:接收用户对所述图像数据的触发操作;根据所述触发操作,生成与所述触发操作相对应的触发图像数据,所述触图像发数据即为编辑后的图像数据。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同步通信方法,包括:接收来自第一终端的图像数据,并将所述图像数据发送至第二终端;从所述第二终端接收编辑后的图像数据,并将该编辑后的图像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及与所述第一终端不同的第三终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终端的图像数据并将所述图像数据发送至第二终端包括:接收与图像数据相对应的属性数据,并且接收与所述图像数据相关联的用户信息的唯一标识符;根据所述唯一标识符,确定与所述图像数据相关联的用户信息;以及传送所述用户信息以及与图像数据相对应的所述属性数据,其中,所述属性数据的数据量小于所述图像数据的数据量,并且所述用户信息的数据量大于所述唯一标识符的数据量。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同步通信系统,其包括通信群组,所述通信群组至少包括第一终端及第二终端,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被配置为发送图像数据;所述第二终端被配置为接收所述图像数据,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编辑,并且所述第二终端被配置为将编辑后的图像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及与所述第一终端不同的第三终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同步通信系统还包括数据服务器,其中,所述数据服务器被配置为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终端的图像数据,并将所述图像数据发送至第二终端;且其中,所述数据服务器被配置为从所述第二终端接收该编辑后的图像数据,并将该编辑后的图像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及与所述第一终端不同的第三终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同步通信系统应用于直播领域,且处于当前直播房间中的全部用户终端组成所述通信群组。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同步通信装置,包括:图像数据传输模块,其被配置为接收来自第一终端的图像数据,并将所述图像数据发送至第二终端;编辑后的图像数据分发模块,其被配置为从所述第二终端接收编辑后的图像数据,并将该编辑后的图像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及与所述第一终端不同的第三终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图像数据传输模块包括:数据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与图像数据相对应的属性数据,并且接收与所述图像数据相关联的用户信息的唯一标识符;用户信息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唯一标识符,确定与所述图像数据相关联的用户信息;以及数据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发送所述用户信息以及与图像数据相对应的所述属性数据;其中,所述属性数据的数据量小于所述图像数据的数据量,并且所述用户信息的数据量大于所述唯一标识符的数据量。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同步通信设备,其中所述同步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包含一组指令,所述一组指令在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同步通信设备执行如前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计算机可读的指令,当利用计算机执行所述指令时执行如前所述的方法。

利用本公开提供的同步通信方法、同步通信装置、同步通信设备及介质,可以实现数据的同步通信,特别地,其可具有较高的通信效率及通信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以下附图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重点在于示出本公开的主旨。

图1A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同步通信方法100的示例性流程图;

图1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数据服务器将所述图像数据发送至第二终端的过程110的流程图;

图2A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应用于第一终端的图像数据的通信方法200的示例性流程图;

图2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将所述多项图像属性信息拼接以生成与所述图像数据相对应的属性数据210的示例性的流程图;

图2C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应用于第一终端的图像数据的通信方法的预定字段格式的示意图;

图2D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应用于第一终端的图像数据的通信方法的图像数据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在图像数据与用户信息相关联的情况传送与所述图像数据相对应的所述属性数据300的示例性流程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在图像数据与用户信息相关联的情况传送与所述图像数据相对应的所述属性数据400的示例性流程图;

图5A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应用于第二终端的图像数据的通信方法的示例性的流程图;

图5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应用于第二终端的图像数据的通信方法得到图像数据的示意图;

图6A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种同步通信方法的示例性的流程图;

图6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应用于数据服务器的图像数据的通信方法的示例性的流程图;

图7A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同步通信系统700的示例性框图;

图7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同步通信系统的第一终端的示例性框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同步通信装置800的示例性框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同步通信设备950的示例性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而易见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也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如本申请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示,除非上下文明确提示例外情形,“一”、“一个”、“一种”和/或“该”等词并非特指单数,也可包括复数。一般说来,术语“包括”与“包含”仅提示包括已明确标识的步骤和元素,而这些步骤和元素不构成一个排它性的罗列,方法或者设备也可能包含其他的步骤或元素。

虽然本申请对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系统中的某些模块做出了各种引用,然而,任何数量的不同模块可以被使用并运行在用户终端和/或服务器上。所述模块仅是说明性的,并且所述系统和方法的不同方面可以使用不同模块。

本申请中使用了流程图用来说明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系统所执行的操作。应当理解的是,前面或下面操作不一定按照顺序来精确地执行。相反,根据需要,可以按照倒序或同时处理各种步骤。同时,也可以将其他操作添加到这些过程中,或从这些过程移除某一步或数步操作。

应了解,本公开的同步通信方法、同步通信装置、同步通信设备及介质中所述“同步”,均表示数据的同步。具体而言,是指在群组通信中,当某一用户终端发送数据,通信群组中的其他各用户终端均能实时地接收到该数据,使得数据的共享及传输具有及时性和准确性。

图1A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同步通信方法100的示例性流程图。

参照图1A,首先,在步骤S101中,通信群组中的第一终端发送图像数据。

其中,所述通信群组包括至少两个用户终端,所述通信群组中的用户终端之间能够实现相互通信。其中,所述用户终端为在该通信群组中参与信息收发的设备,其例如可以为一个或多个专用或通用的计算机系统模块或部件,例如个人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个人数码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ce,PDA)及任何智能便携设备,本公开的实施例不受所述用户终端的具体类型的限制。

所述图像数据可以是通过摄像头或摄录装置实时捕获的图像,或者也可以是预先以其他方式获得的图像数据。例如,所述图像数据可以是由道路摄像头、无人超市的监控摄像头等直接拍摄的图像,也可以是基于用户输入的数据信息及控制指令由计算机直接生成的图像数据,或者也可以是预先拍摄的图像经过计算机处理后得到的图像数据。本公开实施例不受图像数据的来源及获取方式的限制。

发送图像数据后,在步骤S102中,通信群组中的第二终端接收所述图像数据,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编辑,并且所述第二终端将编辑后的图像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及与所述第一终端不同的第三终端。

所述第二终端接收所述图像数据的过程,例如可以为第二终端直接从第一终端接收所述图像数据,或者当群组中存在数据服务器的情况下,其也可以首先将第一终端的数据存储至服务器中,第二终端从服务器接收该图像数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不受所述第二终端接收所述图像数据的具体方式的限制。

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为通信群组中的用户终端,所述第三终端例如可以为该通信群组中除第一、第二终端之外的其他用户终端,或者其也可以为该群组外的用户终端。本公开的实施例不受所述第三终端与所述通信群组的关系的限制。

应了解,所述第一终端、第二终端、第三终端仅用于区分不同的用户终端,而非对于所述用户终端的种类进行限制,所述第一终端、第二终端、第三终端可以为相同种类的用户终端,例如其可以皆为智能手机。

具体而言,例如,在互联网直播平台中,当观众用户与主播用户进行一对一付费咨询或提问的情况下,该观众用户与该主播用户组成了具有两个用户终端的通信群组,当观众将与其待咨询的内容相关的图像数据发送至所述主播用户,主播用户能够对于所述图像数据进行编辑并进一步地将编辑后的图像数据发回至该观众用户,从而使得主播的编辑内容能够实时地共享至该观众用户。且进一步地,所述主播还可以将其编辑后的图像数据发送至该直播平台的后台监管用户终端,以对于所编辑的图像数据进行备份及存储,防止由于当前网络中断或主播用户当前的用户终端设备问题而导致数据丢失。

或者,在通信群组存在多个观众用户时,一个观众用户向主播用户进行提问,将与其待咨询的内容相关的图像数据发送至所述主播用户,主播用户能够对于所述图像数据进行编辑并进一步地将编辑后的图像数据发回至该观众用户,并且进一步将该编辑后的图像数据发送至当前通信群组中的其他观众用户。

基于上述,当通信群组中两个用户终端进行通信时,其中一个用户终端发送图像数据,另一个用户终端能够实时地接收该图像数据。当所述另一用户终端对该图像数据进行了编辑后,其会将编辑后的图像数据再次发回,使得所述两个用户终端始终保持数据同步,有利于图像数据的实时且准确共享。进一步地,该编辑后的图像数据还能够发送至通信群组外的特定用户终端(例如后台监管用户终端),以进行数据备份或监控;且在该通信群组中存在其他用户终端的情况下,该修改后的图像数据也能够发送至其他用户终端,从而实现通信群组内部各通信终端的数据同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同步通信方法应用于直播领域,且处于当前直播房间中的全部用户终端组成所述通信群组。

其中,所述直播是指媒体文件的生成与播出同时进行的播放方式,其例如包括在互联网络上播放的网络直播,在移动设备(例如智能手机)上通过应用程序播放的手机App直播等。本公开的实施例不受所述直播使用的用户终端及所直播的内容及形式的限制。

进一步地,首先,直播的参与者包括:主播用户及观众用户,其中主播用户提供直播内容,观众用户观看相应的直播内容。其次,直播的流程包括:在创建直播时,主播用户将会在直播平台上建立一个虚拟的直播房间,该直播房间具有与其相对于的直播房间ID,观众客户在登录直播平台后在直播平台输入相应的直播房间ID或者点击相关直播房间的链接即可进入该直播房间,处于同一个直播房间的主播及观众用户能够进行数据通信,例如相互传输音频数据、文字数据、图像数据等。且基于直播的播放方式,其对于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及直播房间内各用户接收到的数据的同步具有较高的要求。

基于上述,当同步通信方法应用于直播领域时,处于当前直播房间中的全部用户终端组成所述通信群组。

具体而言,所述通信群组在主播用户创建房间时被构建(此时该通信群组内仅包括主播用户所对应的用户终端),该通信群组处于激活状态;其后,进入到该直播房间的全部用户(包括主播用户和观众用户)所对应的用户终端组成了所述通信群组,当有用户退出或掉线时,所述通信群组所包括的用户终端减少,当有用户进入时,所述通信群组所包括的用户终端增加;最后,当主播关闭所述直播房间,所述通信群组被弃用而处于失效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群组中的各用户终端通过数据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此时,所述第二终端接收所述图像数据包括:所述第二终端从数据服务器接收所述图像数据。

其中,所述数据服务器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终端的图像数据,并将所述图像数据发送至第二终端。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终端将编辑后的图像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及与所述第一终端不同的第三终端包括:首先,所述第二终端将编辑后的图像数据发送至所述数据服务器。其次,所述数据服务器接收该编辑后的图像数据,并将该编辑后的图像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及与所述第一终端不同的第三终端。

上述过程可以更具体地描述,例如,在处于直播状态时,当前直播房间的主播例如对应于第二终端,直播房间中当前用户例如包括观众用户A(对应于第一终端)和观众用户B(对应于第三终端)。则当观众用户A需要向主播用户发送图像数据时,所述图像数据将首先发送至数据服务器,数据服务器接收该图像数据并将其发送至观众用户A的第二终端,第二终端显示该图像数据,使得主播用户能够查看观众用户发送的图像。进一步地,当主播用户在直播过程中对于所述图像进行了相应的编辑,所述编辑例如在当前图像数据上加入批注、对图像数据的部分内容进行圈画或者在当前图片数据上叠加其他图片数据,此时第二终端将发送该编辑后的图像数据至数据服务器,数据服务器将接受该编辑后的图像数据并将该数据分发至当前直播房间内的全部观众用户A、B,从而使得在主播用户的实时直播过程中,对于图像数据的任何修改均能够及时且准确地传递至该直播房间中的各个观众用户中,提高直播过程的互动性。

基于上述,在组群中用户终端间的同步通信过程中,特别是在某一用户终端需要进行一对多的同步通信时,通过数据服务器实现用户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过程,使得发送该图像数据的用户终端仅需进行一次发送操作即可,显著降低了发送图像数据的用户终端所需要进行的操作,使得能够以较高地效率实现数据发送,同时使用数据服务器也有利于对于群组通信过程进行统一的管理及监控。

图1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数据服务器将所述图像数据发送至第二终端的过程110的流程图。

参照图1B,所述数据服务器将所述图像数据发送至第二终端包括:首先,在步骤S111中,所述数据服务器接收从第二终端接收对所述图像数据的请求信息。

对所述图像数据的请求信息,即为请求获取所述图像数据的信息。其中例如包括需要获取的图像数据所在的用户终端的终端地址,其也可以包括需要获取的图像数据所对应用户账号,或者其也可以包括该用户账号所对应的唯一标识码。本公开的实施例不受所述请求信息的具体组成的限制。

所述请求信息例如可以是文字、数字或字符串的形式,或者也可以是具有预设格式的数据编码,本公开的实施例不受所述请求信息的类型的限制。

接收所述请求信息后,在步骤S112中,基于所述请求信息,所述数据服务器将所述图像数据发送至第二终端。

上述过程可更具体地描述。例如,在处于直播状态时,当前直播房间的主播用户例如对应于第二终端,直播房间中当前观众用户例如包括观众用户A(对应于第一终端)、观众用户B(对应于第三终端)和观众用户C(对应于第四终端)。例如当在直播过程的问答或互动环节中,观众用户A、B、C同时向主播用户发送图像数据以进行相关提问。此时在数据服务器中将接收到来自第一终端的第一图像数据、来自第二终端的第二图像数据、来自第三终端的第三图像数据,数据服务器例如可以将所接收的各个图像数据所对应的用户账号发送至主播用户的第二终端。则此时,主播用户可以看到提出问题的观众用户的账号,且其可以自主选择回答哪一位观众用户的提问。当主播用户选择回答来自观众用户B的提问时,主播用户例如可发送对第二图像数据的请求信息,该对第二图像数据的请求信息中例如包括希望获取的第二图像数据所对应的用户账号的唯一标识码。服务器此时接收该请求信息,并基于其中的用户账户的唯一标识码确定主播希望获取的图像数据为第二图像数据,其后,其将该第二图像数据发送至主播用户的第二终端,使得主播用户能够调取该图像数据并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进一步地处理。

基于上述,当群组通信中多个用户终端同时向同一用户终端发送图像数据时(多对一通信过程),需要接收多个图像数据的用户终端通过向数据服务器发送请求信息,能够主动地选择是否接收该些图像数据,并且选择接收来自该些用户终端的图像数据的次序,从而在多对一的数据同步通信过程中,有效地避免了由于多个图像数据同时发送至同一用户终端而使得该用户终端功能异常或内存溢出的情况,提高了群组通信中多对一通信时的通信效率及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数据服务器将所述图像数据发送至第二终端包括:所述数据服务器将所述图像数据分发至通信群组中除所述第一终端外的其他用户终端。

上述过程可更具体地描述。例如,在处于直播状态时,当前直播房间例如包括主播用户(对应于第二终端)、观众用户A(对应于第一终端)、观众用户B(对应于第三终端)和观众用户C(对应于第四终端)。则当前直播房间中的通信群组包括:第一终端、第二终端、第三终端和第四终端。当进入集体讨论阶段时,观众用户A(对应于第一终端)想要向通信群组内的全部用户表达自己的想法时,则其将与所述想法相关的图像数据发送至数据服务器,此时所述数据服务器将会将该图像数据分发至通信群组中除该第一终端全部终端,即,此时该群组内的观众用户B、观众用户C及主播用户均能够得到该图像数据,从而对其进行显示,并能够对于该图像数据进行编辑及修改。使得在该直播中的集体讨论阶段,直播房间中的任何用户(主播用户及观众用户)所发送的图像数据,均能够实时地发送至其他用户处,其他用户均能够对其进行编辑修改,增加了直播房间内各用户的参与度及互动性。

基于上述,在通信群组中,通过数据服务器将一个用户终端发送的图像数据传输至通信群组中除该用户终端外的其他用户终端,使得通信群组中的一个用户终端发送图像数据后,通信群组内的其他用户终端均能够对于该图像数据进行编辑及修改,从而能够实时且准确地实现整个群组内的图像数据同步,使得整个通信群组均能及时地共享图像数据。

图2A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应用于第一终端的图像数据的通信方法200的示例性流程图。

首先,在步骤S201中,从所述图像数据中提取多项图像属性信息。

所述图像属性信息是表征当前图像数据的属性的信息。所述图像属性例如可以为图像模板属性、图像风格属性、图像旋转属性、图像内容属性、图像位置属性,或者也可以为预先确定的其他图像属性。本公开的实施例不受图像数据的图像属性信息的类别的限制。

每项图像属性信息可以为一个属性值,或者其也可以为多个属性值。例如,以图像的颜色属性信息为例,对于单色图像数据而言,其颜色属性信息为一个颜色属性值,对于彩色图像而言,其颜色属性信息为多个颜色属性值。此外,每个属性值例如可以是数字、字母或文字信息,或者其可以是“缺省”或空值。本公开的实施例不受所述图像属性信息的组成及其具体内容的限制。

获得多项图像属性信息后,在步骤S202中,将所述多项图像属性信息相拼接,生成与所述图像数据相对应的属性数据,所述属性数据的数据量小于所述图像数据的数据量,即,所述属性数据的数据大小小于所述图像数据的数据大小。

其中,拼接所述多项图像属性信息例如可以根据预设的顺序依次拼接,如设定拼接顺序为:图像数据的像素—>大小—>亮度;或者其也可以根据其他的拼接规则进行拼接,本公开的实施例不受拼接所述多项图像属性信息的具体拼接方式的限制。

得到所述属性数据后,在步骤S203中,传送与所述图像数据相对应的所述属性数据。

基于上述,通过提取图像数据的图像属性特征,基于该属性特征生成与图像数据相对应的属性数据并传送该属性数据,将大数据量的图像数据传输转换为小数据量的图像属性数据传输。因此,相较于直接传输图像数据的情况,一方面,需要传输的数据量较小,有利于提高通信速度,实现高效通信。另一方面,所传输的属性数据即使被拦截盗取,也不易被破解,提高了通信的质量及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从图像数据中提取多项图像属性信息包括:根据预先确定的多项图像属性,从所述图像数据中提取每项图像属性的属性信息。其中,所述多项图像属性包括图像模板属性、图像风格属性、图像旋转属性、图像内容属性、图像位置属性中的至少一部分。

所述图像模板属性是指图像中所应用的图形模板的特征,其例如可以是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环形等形状及其尺寸数据,或者也可以是多种形状组成的复合图形或预先选定的图形,本公开的实施例不受所述图像模板属性的具体内容的限制。

所述图像风格属性表征图像数据在艺术设计方面的特征,其例如可以表征图像的色彩风格,如黑白类型、彩色类型;或者其也可以表征图像的内容风格,如建筑类型、风景类型、人物类型;或者其也可以表征图像的绘制风格,如哥特类型、水墨类型、版画类型。本公开的实施例不受所述图像风格属性的具体内容的限制。

所述图像旋转属性表征图像数据的角度特征,其例如可以是图像中所采用的图像模板绕其中心点顺时针旋转的角度,或者也可以表征所采用的图像模板绕图像的原点(所述原点例如位于图像的左下角的角点处)的角度。本公开的实施例不受所述图像旋转属性的具体内容的限制。

图像内容属性表征图像数据的内容特征,其例如可以表征图像数据中图像模板上的参数或者标识符号,例如当图像数据为钟表表盘时,其可表示钟表表盘上的时间刻度。例如,可以为时间刻度的样式、或者时间刻度的密度等。本公开的实施例不受所述图像内容属性的具体内容的限制。

图像位置属性表征图像数据的位置特征,其例如可以为所述图像数据的主体图案的位置,如可以是所采用的模板图案的中心点的坐标;或者也可以为所述图像数据中的部分图像内容的位置特征,如部分图像内容在所述模板图案中的具体位置信息。本公开的实施例不受所述图像位置属性的具体内容的限制。

下面以图像风格属性信息的提取过程为例对其进行具体说明。例如,所述图像数据为系统桌面背景图片。此时,预设图像风格属性例如包括:建筑类型、人物类型、风景类型,其中每一个预设的图像风格属性对应于一个预设图片库,该预设图片库中存储有隶属于该图像风格属性的多个图片。则确定当前图像数据的图像风格属性时,例如可以将当前图像数据与各预设图片库中的图片相比较,求取其与各预设图片库的相似度,将具有最大相似度的预设图片库所对应的图像风格属性确定为该数据图像的风格属性,从而得到其风格属性信息。

然而,应了解,本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上述提取多项图像属性信息的方式。例如,还可以通过神经网络对于当前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基于神经网络的处理结果确定图像的属性信息,或者其也可以通过将图像数据中特定参数的数值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从而得到所述图像数据的图像属性信息。本公开的实施例不受提取所述多项图像属性信息的具体方法的限制。

基于上述,通过从图像数据中提取预先设置的多项图像属性的图像属性信息,将图像数据转换为多个图像属性信息,其中每个图像属性信息表征图像的一部分特性。因此,将图像数据转换为数据量更小的图像属性信息,减小了数据量,同时为后续属性数据的生成提供了数据基础。

图2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将所述多项图像属性信息拼接以生成与所述图像数据相对应的属性数据210的示例性的流程图。

参照图2B,在一些实施例中,将多项图像属性信息相拼接以生成与所述图像数据相对应的属性数据的过程可以更具体地描述。首先,在步骤S211中,为每项图像属性信息分配一个信息字段。

所述信息字段例如可以为单值字段,即该字段中仅能存储一个属性值;或者其也可以为多值字段,即该字段中可以存储多个属性值,例如信息字段可以是能够存储12个属性值的多值字段。本公开的实施例不受所述信息字段的大小的限制。

不同的属性信息所对应的信息字段的大小可以为相同的,也可以为不同的。例如,当前图像数据具有图像属性信息K1、K2,其中,图像属性信息K1例如可以对应于单值字段,图像属性信息K2例如可以对应于多值字段。本公开的实施例不受不同图像属性信息所分配的信息字段的大小关系的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可以根据图像属性信息包括的属性值的个数确定为该图像属性信息分配的信息字段的大小。例如,当所述图像数据为星体运行图像数据且所述图像内容属性为星座类型时,则对应于12个星座,其图像内容属性的属性值最多为12个,则可将该图像内容属性所对应的信息字段设置为能够包括12个属性值的多值字段。

得到信息字段后,在步骤S212中,按照预定字段格式,将分别与所述多项图像属性信息相对应的多个信息字段相拼接。

图2C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应用于第一终端的图像数据的通信方法的预定字段格式的示意图。图2D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应用于第一终端的图像数据的通信方法的图像数据示意图。

参照图2C及图2D,上述拼接过程210可更具体地描述。例如,当所述预定字段格式的顺序依次为:图像模板属性信息字段、图像风格属性信息字段、图像旋转属性信息字段、图像内容属性信息字段、图像位置属性信息字段。且其中,图像内容属性信息字段为多值字段,能够包括5个属性值;其余信息字段均为单值字段。

进一步地,图像中的主体图案例如默认为圆形,所述图像模板属性例如表征图像中主体图案的特征,其属性值例如为圆形的半径值,单位为cm;图像风格属性表征图像中主体图案的颜色类别,其属性值例如为主体图案的像素值;图像旋转属性表征图像中主体图案的圆心相对于图像中X轴的逆时针旋转角度,其属性值为该角度值;图像内容属性表征图像边缘中存在的标注点,其属性值例如为图像边缘上各标注点相对于主体图案的XC轴的逆时针旋转角度的角度值;图像位置属性表征主体图案的位置,其属性值例如为主体图案的中心点与图像原点O的距离值,单位为cm。

基于上述,对于图2B中的图像数据而言,其圆形半径为2.5cm,则图像模板属性信息为属性值2.5;其图像颜色为白色,其像素值为255,则其图像风格属性信息为属性值255;其圆心相对于图像的X轴逆时针旋转45度,则其图像旋转属性信息为属性值45;图中圆的边缘上存在三个标注点1、2、3,其相对于主体图案的Xc轴的逆时针旋转角度分别为60度、120度和240度,则其图像内容属性信息中的五个属性值包括属性值60、120和240,其余属性值为缺省(此处用0表示)。图像中主体图案的中心点C与图像原点O的距离为5cm,则图像位置属性信息为属性值5。综上所述,基于上述规则拼接得到的属性数据为(2.5,255,45,60,120,240,0,0,5)。

基于上述,通过为每项图像属性信息分配相应的信息字段并将多个信息字段相拼接,得到与所述图像数据相对应的属性数据,使得可以将所述图像数据信息转换为具有多个信息字段的属性数据,减少了传输的数据量,提升传输速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得到图像属性信息后,还可以基于预设的属性信息及编码对照表,对所述图像属性信息进行编码,即,将每个所述图像属性信息转换为与之相对应的数字编码,将该数字编码写入该图像属性信息相对应的信息字段中,从而使得所得到的属性数据均为数字,进一步简化了数据量,同时由于编码进一步增强了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即便所述数据被截取或盗取,其数据内容也不能够被轻易破译。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图像数据与所述用户信息相关联,则所述应用于第一终端的图像数据的通信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用户信息。

其中,图像数据与所述用户信息相关联表征图像数据仅依靠上述属性数据无法生成,需要将所述属性数据与所述用户信息相结合进行解析才能生成。例如,所述图像数据为饼状信息图,但基于所得到的属性数据例如仅能够解析出图2D所示的结构,其仅示出了不同的区域,但并未说明饼状图中各扇形面积所指代的内容,需要与用户信息结合才能了解饼状图中各扇形面积所代表的含义。

所述用户信息表征当前账号的用户的特定信息资料,其例如可以是用户的用户名、出生日期、出生地、现居地等,或者也可以是用户的其他个人资料及信息,本公开的实施例不受用户信息的具体内容的限制。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在图像数据与用户信息相关联的情况传送与所述图像数据相对应的所述属性数据300的示例性流程图。

参照图3,在所述图像数据与所述用户信息相关联的基础上,传送与所述图像数据相对应的所述属性数据包括:在步骤S301中,将所述用户信息与所述属性数据相拼接。在步骤S302中,传送拼接后的所述用户信息与所述属性数据。

其中,所述将用户信息与所述属性数据相拼接例如可以将其按照用户信息在前属性数据在后的顺序依次拼接,或者其也可以按照属性数据在前用户信息在后的顺序进行拼接,本公开的实施例不受用户信息与所述属性数据相拼接的次序的限制。

在图像数据与用户信息相关联的情况下,通过将用户信息与图像数据信息相互拼接,将拼接后的用户信息与属性数据信息一起传输,有利于接收方对所收到的用户信息与属性数据信息一起解析,从而得到最终的图像数据,这样的拼接及传输进一步地减少了传输次数,提高了数据通信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图像数据与用户信息相关联的情况下,上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用户信息的唯一标识符,其中,所述用户信息的数据量大于所述唯一标识符的数据量。

其中,所述用户信息的唯一标识符表征与所述用户信息对应的标识符。所述用户信息的唯一标识符例如可以由发送该图像数据的通信设备自身生成,例如基于其设备的序列号生成相应的标识符;或者其也可以是在通信群组通信的情况下,由数据服务器为通信群组内各个通信装置所统一分配,例如在具有八个通信设备的通信群组中,数据服务器在每个通信设备注册进入通信群组时向其发送与该通信设备相对应的唯一标识符。本公开的实施例不受所述唯一标识符的类型和获取方式的限制。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在图像数据与用户信息相关联的情况传送与所述图像数据相对应的所述属性数据400的示例性流程图。

参照图4,在所述图像数据与所述用户信息相关联的基础上,传送与所述图像数据相对应的所述属性数据包括:在步骤S401中,将所述唯一标识符与所述属性数据相拼接;以及在步骤S402中,传送拼接后的所述唯一标识符与所述属性数据。

基于上述,在所述图像数据与用户信息相关联的情况下,通过获取所述用户信息的唯一标识符,并将唯一标识符而非用户信息与属性数据相拼接并将拼接后的数据发送,使得可以进一步地减小通信中传输的数据量,从而进一步地提高传输速度,增强数据通信的效率。特别地,在群组通信中,通过上述过程,使得某一用户终端处的图像数据能够实时且准确地传输至通信群组中的其他用户终端并在该用户终端处显示,从而能够在一对多的通信过程中,实现快速且实时的数据图像同步。同时,采用唯一标识符而非用户信息,更有利于保护用户个人数据,提高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传送拼接后的所述唯一标识符与所述属性数据包括:向数据服务器传送拼接后的所述唯一标识符与所述属性数据,其中,在所述数据服务器中存储了与所述唯一标识符对应的用户信息。

或者,传送拼接后的所述唯一标识符与所述属性数据也可以包括:向用户终端传送拼接后的所述唯一标识符与所述属性数据,其中,在所述用户终端中存储了与所述唯一标识符对应的用户信息。

基于上述,只要预先存储了与所述唯一标识符相对应的用户信息,数据服务器和/或用户终端均可以接收该拼接后的唯一标识符与所述属性数据并基于所述标识符所对应的用户信息及属性数据对该属性数据进行解析并生成所述图像数据。因此,数据的传输更为灵活,既可以和存储与该唯一标识符相对应的用户信息的用户终端进行通信;还可以在群组通信的情况下,通过存储与唯一标识符相对应的用户信息的数据服务器对数据进行处理及分发,实现与通信群组内其他用户终端的通信,因此,其有利于增强数据传输效率,提高数据传输速度。

图5A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应用于第二终端的图像数据的通信方法的示例性的流程图。

参照图5A,首先,在步骤S501中,接收与图像数据相对应的属性数据。其后,在步骤S502中,解析所述属性数据,并获得所述图像数据的多项图像属性信息。最后,在步骤S503中,根据所述多项图像属性信息,生成所述图像数据,其中,所述属性数据的数据量小于所述图像数据的数据量。

如前所述,所述属性数据包括多个图像属性信息,每个图像属性信息具有一个对应的信息字段。所述信息字段例如可以为单值字段,即该字段中仅能存储一个属性值;或者其也可以为多值字段,即该字段中可以存储多个属性值。

所述方法例如可以应用于前述第二终端,或者也可以用于数据服务器或其他通信设备。本公开的实施例不受其具体应用对象的限制。

根据所述图像属性信息生成所述图像数据可更具体地描述,例如可以通过计算机基于图像属性信息直接绘制而得到图像数据,或者也可以通过计算机基于相关属性参数对于本地存储的预设图像进行处理而得到所述图像数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不受基于图像属性信息生成图像数据的具体方式的限制。

接收该数据的数据服务器/用户终端在解析得到图像数据后,例如可以将该图像数据在本地进行展示及存储,或者也可以将其再次发送至其他数据服务器/用户终端。本公开的实施例不受得到所述图像数据后的进一步处理方式的限制。

根据上述过程,通过接收与图像数据相对应的属性数据并对属性数据进行解析,即能够生成所述图像数据。相较于直接接收图像数据,本公开的上述实施例的通信方法通过接收属性数据,使得传输的数据量更小,有利于提高传输速率。且接收后通过解析即可生成所述图像数据,使得数据接收设备(数据服务器、用户终端等)能够实时地生成所述图像数据,便于对于该数据图像进行后续处理及进一步传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图像数据与所述用户信息相关联。此时,接收与图像数据相对应的属性数据包括:接收与所述图像数据相关联的用户信息、以及与图像数据相对应的所述属性数据,其中,所述用户信息和所述属性数据拼接在一起。

应了解,本公开的实施例不受所述用户信息和所述属性数据的拼接方式的限制。本公开的实施例也不受所述用户信息和所述属性数据的具体组成的限制。

其中,根据所述多项图像属性信息生成所述图像数据包括:根据所述多项图像属性信息以及所述用户信息生成所述图像数据。

图5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应用于第二终端的图像数据的通信方法得到图像数据的示意图。

参照图5B,上述过程可更具体地描述。图5B中的图像数据包括饼状图及饼状图中各组成模块的信息说明,该信息说明与用户信息相关联,该饼状图与图2D相同。例如,当用户终端Q1的当前用户账号a1需要向用户终端Q2发送图5B中所示的图像数据时,用户终端Q1可以将与所述图像数据相关联的用户信息以及与图像数据相对应的所述属性数据一起发送。所述用户信息例如包括:饼状图题目、饼状图各组成部分信息说明。所述属性信息例如可以参照图2D及如前所述对于图像数据进行属性信息提取及拼接,得到属性数据(2.5,255,45,60,120,240,0,0,5)。用户终端Q2接收到后,例如首先可基于所述属性数据生成饼状图,其后,例如可基于预设规则,将所得到的用户信息分别填入相应的饼状图模块中,例如基于饼状图上的标注点1、2、3与饼状图各组成部分信息的对应关系,将组成信息m1填入饼状图上标注点1、2与圆心C的连线所围成的扇形区域中,将组成信息m2填入饼状图上标注点2、3与与圆心C的连线所围成扇形区域中,将组成信息m3填入饼状图上标注点2、3与与圆心C的连线所围成扇形区域中,得到图像数据。

在图像数据与用户信息相关联的情况下,通过接收具有用户信息与图像数据信息的数据,有利于对所收到的用户信息与属性数据信息一起解析,从而得到最终数据,这样的拼接及传输进一步地减少了传输次数,提高了数据通信地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图像数据与所述用户信息相关联。此时,接收与图像数据相对应的属性数据包括:接收与所述图像数据相关联的用户信息的唯一标识符、以及与图像数据相对应的所述属性数据,其中,所述唯一标识符和所述属性数据拼接在一起。

基于此,上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唯一标识符,确定与所述图像数据相关联的用户信息;且其中,根据所述多项图像属性信息生成所述图像数据包括:根据所述多项图像属性信息以及所确定的用户信息生成所述图像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所述唯一标识符,确定与所述图像数据相关联的用户信息包括:根据所述唯一标识符,在用户信息及标识码库中确定与该唯一标识码相对应的用户信息。其中,所述用户信息及标识码库中包括预先存储的多个用户信息及唯一标识码对,每个用户信息及唯一标识码对包括:一个唯一标识码及其所对应的用户信息。

例如,在群组通信时,对于通信群组内用户终端上的每一个用户账号,数据服务器将基于该用户账号的用户信息,分配与其用户信息相对应的唯一标识符。例如当前通信群组中存在用户终端Q1、Q2,且在用户终端Q1上,用户注册有三个用户账号a1、a2、a3,其分别填写有父亲健康信息M1、母亲健康信息M2、女儿健康信息M3。则对于用户终端Q1而言,数据服务器将基于其所包括的父亲健康信息M1、母亲健康信息M2、女儿健康信息M3,生成与该用户信息相对应的唯一标识符,其分别为Lag_a1、Lag_a2、Lag_a3,并得到用户信息及唯一标识码对:(M1,Lag_a1)、(M2,Lag_a2)、(M3,Lag_a3)。所述数据服务器可以将上述用户信息及唯一标识码对存储在其用户信息及标识码库中,当接收到的数据具有唯一标识码Lag_a1时,则在该用户信息及标识码库找到与之相对应的用户信息M1

基于上述,通过基于所述唯一标识符确定用户信息,并基于用户信息与图像属性信息共同生成图像数据,使得在所述图像数据与所述用户信息相关联时,仅接收与用户信息相关联的唯一标识码,基于该唯一标识码进一步确定用户信息得到图像数据,从而可以进一步地简化通信数据量,同时有利于对用户信息的保护,提高了数据通信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终端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编辑包括:首先,接收用户对所述图像数据的触发操作。其次,根据所述触发操作,生成与所述触发操作相对应的触发图像数据,所述触图像发数据即为编辑后的图像数据。

所述触发操作例如可以是用户点击所述数据图像中的区域,或者也可以是预设的特定用户手势,例如滑动手势等。本公开的实施例不受所述触发操作的具体动作的限制。

所述根据触发操作生成与所述触发操作相对应的触发图像数据,例如可以通过定位触发操作的位置,在图像数据该位置处生成进一步说明信息或子图像,从而得到触发数据图像;或者也可以是通过确定触发操作的具体触发手势动作,确定与所述手势动作相对应的信息或子图像,将其显示于所述图像数据上,或者基于预设动作对于原图像数据进行变换(如旋转或缩放),从而得到的触发数据图像。本公开的实施例不受得到所述触发图像数据的方式及所得到的触发图像数据的具体内容的限制。

通过上述过程,接收图像数据的用户终端能够基于用户的触发操作对于所接收到的图像数据进行进一步地处理,并且处理后得到的新的图像数据也能够实时地传输至与该用户终端通信的其他用户终端,从而在一对多的数据通信中,实现良好的图像数据同步。

图6A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种同步通信方法的示例性的流程图。

参照图6A所述方法,首先,在步骤S601中,接收来自第一终端的图像数据,并将所述图像数据发送至第二终端;其次,在步骤S602中,从所述第二终端接收编辑后的图像数据,并将该编辑后的图像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及与所述第一终端不同的第三终端。

基于上述,在通信组群内用户终端间的同步通信过程中,特别是在某一用户终端需要进行一对多的同步通信时,通过数据服务器实现用户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过程,使得发送该图像数据的用户终端仅需进行一次发送操作即可,显著降低了发送图像数据的用户终端所需要进行的操作,使得能够以较高地效率实现数据发送,同时使用数据服务器也有利于对于群组通信过程进行统一的管理及监控。

图6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应用于数据服务器的图像数据的通信方法610的示例性的流程图。

参照图6B,首先,在步骤S611中,接收与图像数据相对应的属性数据,并且接收与所述图像数据相关联的用户信息的唯一标识符。其后,在步骤S612中,根据所述唯一标识符,确定与所述图像数据相关联的用户信息。最后,在步骤S613中,传送所述用户信息以及与图像数据相对应的所述属性数据。其中,所述属性数据的数据量小于所述图像数据的数据量,并且所述用户信息的数据量大于所述唯一标识符的数据量。

上述过程可更具体地描述,例如,在群组通信中,当用户终端Q1中的用户需要经由数据服务器向用户终端Q2传输图像数据时,其例如可传输与图像数据相对应的所述属性数据,以及与所述图像数据相关联的用户信息的唯一标识符。此时,数据服务器中预先存储有该通信群组各用户终端的用户信息及其唯一标识符对。当数据服务器接收到来自用户终端Q1的属性数据及唯一标识符时,其将从预先存储的多个用户信息及其唯一标识符对中获取与该唯一标识符相对应的用户信息,并将该用户信息与所得到的属性数据相拼接,从而将拼接后的数据传输至用户终端Q2。

基于上述,所述方法有利地是,其能够在图像数据通信,特别是群组通信中,当各通信终端经由数据服务器与其他用户终端进行数据交互时,通过在数据服务器中接收唯一标识符及属性数据,进一步地获取用户标识符所对应的用户信息,将该用户信息与属性数据相拼接并将拼接后的数据再次发送,使得各用户终端不需要存储其他用户终端的用户信息及唯一标识码的数据,减少了各用户终端的数据存储数量,同时提高了传输的效率,减少了传输的数据量,有利于实现高效地数据通信。

图7A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同步通信系统700的示例性框图。

参照图7A,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出一种同步通信系统700,其包括通信群组,所述通信群组至少包括第一终端710及第二终端720,其中,所述第一终端710被配置为发送图像数据;所述第二终端720被配置为接收所述图像数据,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编辑,并且所述第二终端720被配置为将编辑后的图像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710及与所述第一终端710不同的第三终端730。

其中,所述通信群组包括至少两个用户终端,所述通信群组中的用户终端之间能够实现相互通信。其中,所述用户终端为在该通信群组中参与信息收发的设备,本公开的实施例不受所述用户终端的具体类型的限制。

所述图像数据可以是通过摄像头或摄录装置实时捕获的图像,或者也可以是预先以其他方式获得的图像数据。本公开实施例不受图像数据的来源及获取方式的限制。

应了解,所述第一终端、第二终端、第三终端仅用于区分不同的用户终端,而非对于所述用户终端的种类进行限制,所述第一终端、第二终端、第三终端可以为相同种类的用户终端,例如其可以皆为智能手机。

基于上述,在所述同步通信系统中,当通信群组中仅存在两个用户终端,两个用户终端进行点对点的通信时,其中一个用户终端发送图像数据,另一个用户终端能够实时地接收该图像数据。当所述另一用户终端对该图像数据进行了编辑后,其会将编辑后的图像数据再次发回,使得所述两个用户终端始终保持数据同步,有利于图像数据的实时且准确共享。进一步地,在该通信群组中存在其他用户终端的情况下,该修改后的图像数据也能够发送至其他用户终端,从而实现通信群组内部各通信终端的数据同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同步通信系统还包括数据服务器740,其中,所述数据服务器740被配置为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终端710的图像数据,并将所述图像数据发送至第二终端;且其中,所述数据服务器被配置为从所述第二终端接收该编辑后的图像数据,并将该编辑后的图像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及与所述第一终端不同的第三终端。

基于上述,在所述同步通信系统中,在组群中用户终端间的同步通信过程中,特别是在某一用户终端需要进行一对多的同步通信时,通过数据服务器实现用户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过程,使得发送该图像数据的用户终端仅需进行一次发送操作即可,显著降低了发送图像数据的用户终端所需要进行的操作,使得能够以较高地效率实现数据发送,同时使用数据服务器也有利于对于群组通信过程进行统一的管理及监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同步通信方法应用于直播领域,且处于当前直播房间中的全部用户终端组成所述通信群组。

其中,所述直播是指媒体文件的生成与播出同时进行的播放方式,本公开的实施例不受所述直播使用的用户终端及所直播的内容及形式的限制。

图7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同步通信系统的第一终端的示例性框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终端710包括属性提取模块711、属性数据生成模块712、数据传输模块713。其可执行如图2A所示的方法。

其中,属性提取模块711被配置为执行图2A中步骤S201所述的操作,从所述图像数据中提取多项图像属性信息。属性数据生成模块712被配置为执行图2A中步骤S202所述的操作,将所述多项图像属性信息相拼接,生成与所述图像数据相对应的属性数据,所述属性数据的数据量小于所述图像数据的数据量。数据传输模块713被配置为执行图2A中步骤S203所述的操作,传送与所述图像数据相对应的所述属性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公开所述的同步通信系统能够执行如前所述的方法并具有如前所述的功能。

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同步通信装置的示例性框图。

参照图8,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出一种同步通信装置800,包括图像数据传输模块810和编辑后的图像数据分发模块820。其被配置为执行如图6A所示的方法。

其中,所述图像数据传输模块810被配置为执行图6A中步骤S601所述的操作,其接收来自第一终端的图像数据,并将所述图像数据发送至第二终端。

所述编辑后的图像数据分发模块820被配置为图6A中步骤S602所述的操作,其从所述第二终端接收编辑后的图像数据,并将该编辑后的图像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及与所述第一终端不同的第三终端。

在图像数据通信,特别是群组通信中,通过同步通信装置(例如,数据服务器)实现用户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过程,使得发送该图像数据的用户终端仅需进行一次发送操作即可,显著降低了发送图像数据的用户终端所需要进行的操作,使得能够以较高地效率实现数据发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图像数据传输模块进一步包括数据接收模块811、用户信息确定模块812、数据发送模块813。其被配置为执行如图6B所示的方法。

其中,所述数据接收模块811被配置为执行图6B中步骤S611所述的操作,接收与图像数据相对应的属性数据,并且接收与所述图像数据相关联的用户信息的唯一标识符。

所述用户信息确定模块812被配置为执行图6B中步骤S612所述的操作,根据所述唯一标识符,确定与所述图像数据相关联的用户信息。

所述数据发送模块813被配置为执行图6B中步骤S613所述的操作,发送所述用户信息以及与图像数据相对应的所述属性数据。其中,所述属性数据的数据量小于所述图像数据的数据量,并且所述用户信息的数据量大于所述唯一标识符的数据量。

基于上述,当各通信终端经由数据服务器与其他用户终端进行数据交互时,通过在该通信装置(例如数据服务器)中接收唯一标识符及属性数据,进一步地获取用户标识符所对应的用户信息,将该用户信息与属性数据相拼接并将拼接后的数据再次发送,使得各用户终端不需要存储其他用户终端的用户信息及唯一标识码的数据,减少了各用户终端的数据存储数量,同时提高了传输的效率,减少了传输的数据量,有利于实现高效地数据通信。

图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同步通信设备950的示例性的框图。

如图9所示的同步通信设备950可以实现为一个或多个专用或通用的计算机系统模块或部件,例如个人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个人数码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ce,PDA)及任何智能便携设备。其中,通信设备95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960及存储器970。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执行程序指令。所述存储器970在同步通信设备950中可以以不同形式的程序储存单元以及数据储存单元存在,例如硬盘、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其能够用于存储处理器处理和/或执行通信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数据文件,以及处理器所执行的可能的程序指令。虽然未在图中示出,但同步通信设备950还可以包括一个输入/输出组件,支持同步通信设备950与其他组件(如图像采集设备980)之间的输入/输出数据流。同步通信设备950也可以通过通信端口从网络发送和接收信息及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存储器970所存储的一组指令在由所述处理器960执行时,使所述同步通信设备950执行操作,所述操作包括:通信群组中的第一终端发送图像数据;通信群组中的第二终端接收所述图像数据,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编辑,并且所述第二终端将编辑后的图像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及与所述第一终端不同的第三终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设备950可以对执行上文描述的同步通信方法、实现上文描述的同步通信装置的功能。

尽管在图9中,处理器960、存储器970呈现为单独的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设备模块可以被实现为单独的硬件设备,也可以被集成为一个或多个硬件设备。只要能够实现本公开描述的原理,不同的硬件设备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应作为限制本公开保护范围的因素。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可读的指令,当利用计算机执行所述指令时可以执行如前所述的方法。

技术中的程序部分可以被认为是以可执行的代码和/或相关数据的形式而存在的“产品”或“制品”,通过计算机可读的介质所参与或实现的。有形的、永久的储存介质可以包括任何计算机、处理器、或类似设备或相关的模块所用到的内存或存储器。例如,各种半导体存储器、磁带驱动器、磁盘驱动器或者类似任何能够为软件提供存储功能的设备。

所有软件或其中的一部分有时可能会通过网络进行通信,如互联网或其他通信网络。此类通信可以将软件从一个计算机设备或处理器加载到另一个。例如:从通信设备的一个服务器或主机计算机加载至一个计算机环境的硬件平台,或其他实现系统的计算机环境,或与提供通信所需要的信息相关的类似功能的系统。因此,另一种能够传递软件元素的介质也可以被用作局部设备之间的物理连接,例如光波、电波、电磁波等,通过电缆、光缆或者空气等实现传播。用来载波的物理介质如电缆、无线连接或光缆等类似设备,也可以被认为是承载软件的介质。在这里的用法除非限制了有形的“储存”介质,其他表示计算机或机器“可读介质”的术语都表示在处理器执行任何指令的过程中参与的介质。

本申请使用了特定词语来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如“第一/第二实施例”、“一实施例”、和/或“一些实施例”意指与本申请至少一个实施例相关的某一特征、结构或特点。因此,应强调并注意的是,本说明书中在不同位置两次或多次提及的“一实施例”或“一个实施例”或“一替代性实施例”并不一定是指同一实施例。此外,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某些特征、结构或特点可以进行适当的组合。

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申请的各方面可以通过若干具有可专利性的种类或情况进行说明和描述,包括任何新的和有用的工序、机器、产品或物质的组合,或对他们的任何新的和有用的改进。相应地,本申请的各个方面可以完全由硬件执行、可以完全由软件(包括固件、常驻软件、微码等)执行、也可以由硬件和软件组合执行。以上硬件或软件均可被称为“数据块”、“模块”、“引擎”、“单元”、“组件”或“系统”。此外,本申请的各方面可能表现为位于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计算机产品,该产品包括计算机可读程序编码。

除非另有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共同理解的相同含义。还应当理解,诸如在通常字典里定义的那些术语应当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相一致的含义,而不应用理想化或极度形式化的意义来解释,除非这里明确地这样定义。

上面是对本发明的说明,而不应被认为是对其的限制。尽管描述了本发明的若干示例性实施例,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容易地理解,在不背离本发明的新颖教学和优点的前提下可以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许多修改。因此,所有这些修改都意图包含在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范围内。应当理解,上面是对本发明的说明,而不应被认为是限于所公开的特定实施例,并且对所公开的实施例以及其他实施例的修改意图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本发明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限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