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制备左旋吡喹酮的中间体及左旋吡喹酮的方法

制备左旋吡喹酮的中间体及左旋吡喹酮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左旋吡喹酮的新方法,其利用脂肪酶的高度立体、位点、区域选择性、催化化学合成的外消旋体进行水解法合成反应,得到反应与未反应的光学异构体混合物。该方法的工艺非常成熟、原料易得、成本较低。简化和优化并可以大规模生产左旋体吡喹酮,产品纯度可达到>98%,提升了质量标准,为创制优质原料药和制剂打下基础,由此解决了近30年来悬而未解的纯化吡喹酮工业难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92552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苏州同力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210415236.2

  • 发明设计人 钱明心;

    申请日2012-10-26

  • 分类号C12P41/00;C12P17/12;C07D471/04;

  • 代理机构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孙仿卫

  • 地址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经济开发区国泰北路1号D楼508室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7:08:4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4-07-02

    授权

    授权

  • 2013-03-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12P41/00 申请日:201210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2-1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制备领域,更特别涉及左旋吡喹酮的R-硝基酸中间体和 左旋吡喹酮((R)-praziquantel)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吡喹酮又名环吡喹酮,为广谱抗寄生虫病药物。它抗蠕虫谱很广,对日 本血吸虫、埃及血吸虫、曼氏血吸虫等均有杀灭作用。此外,它对并殖吸虫(肺 吸虫)、华支睾吸虫、包虫、囊虫、孟氏裂头蚴、姜片虫、绦虫等也有杀灭作 用。吡喹酮的作用特点是疗效高、疗程短、剂量小、代谢快、毒性小以及口 服方便。吡喹酮的问世是寄生虫病化疗上的一项重大突破,现在已成为治疗 多种寄生虫病的首选药物。

吡喹酮于1975年由Seubere等人首先合成,德国E-merck和Bayer两药 厂成功开发出该种药品。1980年,E-metck公司以商品名Cesol率先上市, 目前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除用于人体外,它也广泛用于动物、家禽等 的抗寄生虫治疗。在传统的吡喹酮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一些有毒、有害的化 学物质,如氰化钾、环己亚酚氯等,而且它的工艺路线较长(参见下式),反 应条件也比较苛刻。

最近,科研人员从合成吡喹酮中拆分获得左旋吡喹酮和右旋吡喹酮光学 异构体。并通过临床前和初期临床试验发现:左旋吡喹酮是吡喹酮的有效杀 虫成分,而右旋吡喹酮是无效甚至有害成分;相同剂量下,左旋吡喹酮临床 疗效比吡喹酮更好。尽管世界卫生组织期望用左旋吡喹酮取代吡喹酮,但多 年来左旋吡喹酮化学合成收率低的工艺难题一直悬而未解。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左旋吡喹酮的中间体 及左旋吡喹酮的制备方法,其避免使用剧毒的氰化钾和氰化钠,工艺安全性 大大提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备左旋吡喹酮的 中间体的方法,该中间体的化学式如式(4)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 式(2)化合物在脂肪酶的作用下在0-80℃的温度下发生水解反应得到式(4) 化合物左旋吡喹酮的R-硝基酸中间体;

该方法为通过脂肪酶立体选择性酯水解法,外消旋的硝基酯[式(2)化合物] 在脂肪酶的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得到R-硝基酸中间体[式(4)化合物],从而 拆分分离出S-硝基酯中间体[式(3)的化合物]。

式(2)的化合物可以直接购买,也可以自己制备,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 备式(2)化合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式(1)化合物与硝基乙酸乙酯 和环己酰氯在溶剂中发生反应得到式(2)的化合物;

优选地,脂肪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种类:来源于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皱落假丝酵母(Candida cylindracea)、米黑根毛酶(Rhizomucor miehei)、南极假丝酵母(Candida Antarctica)、洋葱假单胞菌(Pseudomonas cepacia)、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嗜热真菌(Thermomyces lanuginose)、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 pisi)、 产碱杆菌(Alcaligenes sp)、雪白根霉(Rhizopus niveus)、爪哇毛霉(Mucor javanicus)、米根霉(Rhizopus oryzae)以及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 pisi) 的脂肪酶。

优选地,脂肪酶是疏棉状嗜热丝孢菌脂肪酶(SG165400,100u/mg),或南极 假丝酵母脂肪酶(SG063906,1u/mg),或皱褶假丝酵母脂肪酶(SG061360, 2u/mg),或洋葱假单胞菌脂肪酶(SG061357,30u/mg),或荧光假单胞菌脂肪 酶(SG075907,40u/mg),上述脂肪酶可购自广州和为化工有限公司或者其它 商业来源。特别要强调的是只有S构象的硝基酯能同本专利所用脂肪酶反应 形成S-硝基酸中间体。

优选地,上述水解反应中式(2)化合物与脂肪酶的质量投料比为: 100∶0.5~100∶3。

更优选地,上述水解反应在含磷酸缓冲溶液的溶剂中进行。

再优选地,上述水解反应的时间为1~48小时。

本发明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制备左旋吡喹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根据前述方法制备式(4)化合物-左旋吡喹酮的中间体;(b)使式 ((4)化合物在有机溶剂中发生脱羧反应得到式(5)化合物;(c)使式(5) 的化合物在有机溶剂中经催化氢化反应得到式(6)化合物;(d)使式(6) 化合物在有机溶剂中与氯乙酰氯发生反应得到式(7)化合物左旋吡喹酮;

其中的步骤(b)和步骤(c),通过一锅法来进行,化合物(4)不稳定, 因而不分离,直接在溶液中脱羧得到化合物(5)。

其中,式(4)化合物的制备如前所述,系通过脂肪酶立体选择性酯水解 法,外消旋的硝基酯[式(12)化合物]在脂肪酶的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得到R- 硝基酸中间体[式(4)化合物],从而拆分分离出S-硝基酯中间体[式(3)的 化合物]。式(4)化合物通过去羧基得到R-硝基中间体[式(5)化合物],然 后进一步的催化氢化反应形成正光性的关键中间体R-氨基[式(6)化合物7], 氢化反应采用的体系包括但不限于Ru/C、H2/Pd-C体系。式(6)化合物和氯 乙酰氯反应就得到终产物左旋吡喹酮。该方法中的外消旋硝基酯的拆分是脂 肪酶的立体选择性酯水解反应形成S-硝基酸中间体来完成的。

同样优选地,上述脂肪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种类:来源于黑曲霉 (Aspergillus niger)、皱落假丝酵母(Candida cylindracea)、米黑根毛酶 (Rhizomucor miehei)、南极假丝酵母(Candida Antarctica)、洋葱假单胞菌 (Pseudomonas cepacia)、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嗜热真菌 (Thermomyces lanuginose)、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腐皮镰刀菌 (Fusarium solani pisi)、产碱杆菌(Alcaligenes sp)、雪白根霉(Rhizopus niveus)、爪哇毛霉(Mucor javanicus)、米根霉(Rhizopus oryzae)以及茄病镰刀 菌(Fusarium solani pisi)的脂肪酶。

更优选地,脂肪酶是疏棉状嗜热丝孢菌脂肪酶(SG165400,100u/mg),或南 极假丝酵母脂肪酶(SG063906,1u/mg),或皱褶假丝酵母脂肪酶(SG061360, 2u/mg),或洋葱假单胞菌脂肪酶(SG061357,30u/mg),或荧光假单胞菌脂肪 酶(SG075907,40u/mg),上述脂肪酶均购自广州和为化工有限公司。是否表述 为上述脂肪酶可购自广州和为化工有限公司或者其它商业来源?)。特别要强 调的是只有S构象的硝基酯能同本专利所用脂肪酶反应形成S-硝基酸中间体。

进一步地,在步骤(b)中,该有机溶剂选自DMSO,N-甲基吡咯烷酮, 乙腈,1,4-二氧六环中的一种或几种。

更进一步地,在步骤(c)中,该有机溶剂选自无水甲醇,无水乙醇,乙酸 乙酯,四氢呋喃中的一种或几种。

再进一步地,在步骤(d)中,该有机溶剂选自二氯甲烷,甲基叔丁基醚, 乙酸乙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下列优点:该方法是利用脂肪酶的高度立体、 位点、区域选择性、催化化学制备的外消旋体反应,其中R构型硝基酯中间 体发生水解形成R-硝基酸中间体,而S构型的未发生水解反应,从而被分离 出去,再利用该R-硝基酸中间体来制备左旋吡喹酮。拆分法主要用于制备手 性醇、酸、胺、酯、腈、酰胺等化合物。该方法工艺非常简单、原料易得、成 本较低。简化和优化并可以大规模生产左旋体吡喹酮,产品纯度可达到>98%, 提升了质量标准,为创制优质原料药和制剂打下基础,由此解决了近30年来 悬而未解的纯化吡喹酮工业难题。本发明采用生物酶催化的核心技术,开发 了高收率的手性合成左旋吡喹酮的工艺,为进一步进行临床前和临床成药性 评价,大规模产业化生产左旋吡喹酮并进入国际市场铺平了道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 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左旋吡喹酮的R-硝基酸中间体及左旋吡喹酮的的制备 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化合物的制备。

I、式(2)化合物的制备

将异喹啉(42.62g,0.33mol)和氯化锂(6.99g,0.165mol,0.5eq)及硝 基乙酸乙酯(65.88g,0.495mol,1.5eq)加入300mL乙腈中,在激烈搅拌下 将环己酰氯(53.21g,0.363mol,1.1eq)滴加到上述混合溶液中,保持反应 混合物温度不超过25度。滴加完毕后,在室温下继续搅拌8-12小时。HPLC 检测原料反应完全,反应混合物减压浓缩,剩余物经硅胶柱层析(乙酸乙酯∶ 正己烷=1∶20)得到105.6g油状产物,即式(2)的化合物,收率达86%。

1H NMR(CDCl3,400MHz),δ(ppm):1.28-1.31(t,3H,CH3),1.49-1.86(m,1 0H,5xCH2),3.71-3.78(1H,m,CH),4.19-4.24(m,2H,-CH2CH3),5.15(d,1H,C H),5.37(d,1H,CH),6.06(d,1H,CH),6.60(d,1H,CH),6.85-7.28(m,4H,ArH)。

II、式(7)化合物左旋吡喹酮的制备

(一)制备式(5)化合物

((i)利用嗜热真菌脂肪酶【疏棉状嗜热丝孢菌脂肪酶(SG165400,100u/mg, 购自广州和为化工有限公司】制备式(5)化合物

①将式(2)化合物硝甲烷乙酯异喹啉(3.72g,10mmol)和正辛烷(3.72g, 30mmol)溶于DMSO(20mL)中,然后在室温搅拌下将此溶液加入到磷酸缓 冲溶液(40mL,pH7.8)中得到混合溶液;向上述混合溶液中加入疏棉状嗜 热丝孢菌脂肪酶粉SG165400(2mg,100u/mg)启动反应;在室温下搅拌16 小时,水解达60%时停止反应。经快速色谱分离纯化得到1.23g产物,即式 ((5)的化合物,收率41%,ee值96%。

1H NMR(CDCl3,400MHz,δppm):1.49-1.86(m,10H,5xCH2),3.71- 3.78(m,1H,CH),4.42(dd,1H,CH2),4.74(dd,1H,CH2),5.38(dd,1H, CH),6.01(d,1H,CH=CH),6.58(dd,1H,CH=CH),6.99-7.12(m,4H,Ar H)。

②将式(2)化合物硝甲烷乙酯异喹啉(3.72g,10mmol)和正辛烷(3.72g, 30mmol)溶于N-甲基吡咯烷酮(20mL)中,然后在搅拌下将此溶液加入到 磷酸缓冲溶液(40mL,pH7.8)中得到混合溶液;向上述混合溶液中加入疏 棉状嗜热丝孢菌脂肪酶粉SG165400(1mg,100u/mg)启动反应;在50℃下搅 拌30小时,水解达51%时停止反应。经快速色谱分离纯化得到0.96g产物, 即式(5)化合物,收率32%,ee值91%。

1H NMR(CDCl3,400MHz,δppm):1.49-1.86(m,10H,5xCH2),3.71- 3.78(m,1H,CH),4.42(dd,1H,CH2),4.74(dd,1H,CH2),5.38(dd,1H, CH),6.01(d,1H,CH=CH),6.58(dd,1H,CH=CH),6.99-7.12(m,4H,Ar H)。

③将式(2)化合物硝甲烷乙酯异喹啉(3.72g,10mmol)和正辛烷(3.72g, 30mmol)溶于DMSO(20mL)中,然后在搅拌下将此溶液加入到磷酸缓冲溶 液(40mL,pH7.8)中得到混合溶液;向上述混合溶液中加入疏棉状嗜热丝 孢菌脂肪酶粉SG165400(4mg,100u/mg)启动反应;在75℃下搅拌4小时, 水解达51%时停止反应。经快速色谱分离纯化得到1.2g产物,即式(5)化 合物,收率40%,ee值99%。

1H NMR(CDCl3,400MHz,δppm):1.49-1.86(m,10H,5xCH2),3.71- 3.78(m,1H,CH),4.42(dd,1H,CH2),4.74(dd,1H,CH2),5.38(dd,1H, CH),6.01(d,1H,CH=CH),6.58(dd,1H,CH=CH),6.99-7.12(m,4H,Ar H)。

(ii)利用来源于皱落假丝酵母的脂肪酶(SG061360,2u/mg,购自广州 和为化工有限公司),制备式(5)化合物

①式(2)化合物硝甲烷乙酯异喹啉(1.86g,5mmol)和正辛烷(1.86g, 15mmol)溶于DMSO(10mL)中,然后在搅拌下将此溶液加入到磷酸缓冲溶 液(20mL,pH7.3)中得到混合溶液;向上述混合溶液中加入脂肪酶粉(9mg, 2u/mg)启动反应。在室温下搅拌48小时,水解达31%时停止反应。经快速 色谱分离纯化得到0.42g产物,即式(5)化合物,收率为28%,ee值73%。

1H NMR(CDCl3,400MHz,δppm):1.49-1.86(m,10H,5xCH2),3.71 -3.78(m,1H,CH),4.42(dd,1H,CH2),4.74(dd,1H,CH2),5.38(dd,1H, CH),6.01(d,1H,CH=CH),6.58(dd,1H,CH=CH),6.99-7.12(m,4H,Ar H)。

②式(2)化合物硝甲烷乙酯异喹啉(1.86g,5mmol)和正辛烷(1.86g, 15mmol)溶于乙腈(10mL)中,然后在搅拌下将此溶液加入到磷酸缓冲溶液 ((20mL,pH7.3)中得到混合溶液;向上述混合溶液中加入脂肪酶粉(30mg, 2u/mg)启动反应。在50℃下搅拌24小时,水解达50%时停止反应。经快速 色谱分离纯化得到0.675g产物,即式(5)化合物,收率为45%,ee值91%。

1H NMR(CDCl3,400MHz,δppm):1.49-1.86(m,10H,5xCH2),3.71 -3.78(m,1H,CH),4.42(dd,1H,CH2),4.74(dd,1H,CH2),5.38(dd,1H, CH),6.01(d,1H,CH=CH),6.58(dd,1H,CH=CH),6.99-7.12(m,4H,Ar H)。

③式(2)化合物硝甲烷乙酯异喹啉(1.86g,5mmol)和正辛烷(1.86g, 15mmol)溶于DMSO(10mL)中,然后在搅拌下将此溶液加入到磷酸缓冲溶 液(20mL,pH7.3)中得到混合溶液;向上述混合溶液中加入脂肪酶粉(50mg, 2u/mg)启动反应。在75℃下搅拌16小时,水解达48%时停止反应。经快速 色谱分离纯化得到0.57g产物,即式(5)化合物,收率为38%,ee值87%。

1H NMR(CDCl3,400MHz,δppm):1.49-1.86(m,10H,5xCH2),3.71 -3.78(m,1H,CH),4.42(dd,1H,CH2),4.74(dd,1H,CH2),5.38(dd,1H, CH),6.01(d,1H,CH=CH),6.58(dd,1H,CH=CH),6.99-7.12(m,4H,Ar H)。

(iii)利用来源于洋葱假单胞菌的脂肪酶(SG061357,30u/mg,购自广州 和为化工有限公司),制备式(5)化合物

①式(2)化合物硝甲烷乙酯异喹啉化合物(1.86g,5mmol)和正辛烷 (1.86g,15mmol)溶于DMSO(10mL)中,然后在搅拌下将此溶液加入到 磷酸缓冲溶液(20mL,pH7.0)中得到混合溶液;向上述混合溶液中加入脂 肪酶粉(3mg,30u/mg)启动反应。在0℃下搅拌36小时,水解达34%时停 止反应。经快速色谱分离纯化得到产物,即式(5)化合物0.39g收率26%, ee值68%。

1H NMR(CDCl3,400MHz,δppm):1.49-1.86(m,10H,5xCH2),3.71- 3.78(m,1H,CH),4.42(dd,1H,CH2),4.74(dd,1H,CH2),5.38(dd,1H, CH),6.01(d,1H,CH=CH),6.58(dd,1H,CH=CH),6.99-7.12(m,4H,Ar H)。

②式(2)化合物硝甲烷乙酯异喹啉化合物(1.86g,5mmol)和正辛烷 ((1.86g,15mmol)溶于1,4-二氧六环(10mL)中,然后在搅拌下将此溶液 加入到磷酸缓冲溶液(20mL,pH7.0)中得到混合溶液;向上述混合溶液中 加入脂肪酶粉(10mg,30u/mg)启动反应。在室温下搅拌20小时,水解达 48%时停止反应。经快速色谱分离纯化得到产物,即式(5)化合物0.645g收 率43%,ee值88%。

1H NMR(CDCl3,400MHz,δppm):1.49-1.86(m,10H,5xCH2),3.71- 3.78(m,1H,CH),4.42(dd,1H,CH2),4.74(dd,1H,CH2),5.38(dd,1H, CH),6.01(d,1H,CH=CH),6.58(dd,1H,CH=CH),6.99-7.12(m,4H,Ar H)。

③式(2)化合物硝甲烷乙酯异喹啉化合物(1.86g,5mmol)和正辛烷 ((1.86g,15mmol)溶于DMSO(10mL)中,然后在搅拌下将此溶液加入到 磷酸缓冲溶液(20mL,pH7.0)中得到混合溶液;向上述混合溶液中加入脂 肪酶粉(20mg,30u/mg)启动反应。在50℃下搅拌6小时,水解达49%时停 止反应。经快速色谱分离纯化得到产物,即式(5)化合物0.645g收率43%, ee值88%。

1H NMR(CDCl3,400MHz,δppm):1.49-1.86(m,10H,5xCH2),3.71- 3.78(m,1H,CH),4.42(dd,1H,CH2),4.74(dd,1H,CH2),5.38(dd,1H, CH),6.01(d,1H,CH=CH),6.58(dd,1H,CH=CH),6.99-7.12(m,4H,Ar H)。

(iv)利用荧光假单胞菌的脂肪酶(SG075907,40u/mg,购自广州和为化 工有限公司),制备式(5)化合物

①将式(2)化合物硝甲烷乙酯异喹啉(1.86g,5mmol)和正辛烷(1.86g, 15mmol)溶于DMSO(10mL)中,然后在搅拌下将此溶液加入到磷酸缓冲溶 液(20mL,pH7.2)中得到混合溶液;向上述混合溶液中加入脂肪酶粉(3mg, 40u/mg)启动反应;在室温下搅拌36小时,水解达46%时停止反应。经快速 色谱分离纯化得到产物,即式(5)化合物0.525g,收率达35%,ee值80%。

1H NMR(CDCl3,400MHz,δppm):1.49-1.86(m,10H,5xCH2),3.71- 3.78(m,1H,CH),4.42(dd,1H,CH2),4.74(dd,1H,CH2),5.38(dd,1H, CH),6.01(d,1H,CH=CH),6.58(dd,1H,CH=CH),6.99-7.12(m,4H,Ar H)。

②将式(2)化合物硝甲烷乙酯异喹啉(1.86g,5mmol)和正辛烷(1.86g, 15mmol)溶于N-甲基吡咯烷酮(10mL)中,然后在搅拌下将此溶液加入到 磷酸缓冲溶液(20mL,pH7.2)中得到混合溶液;向上述混合溶液中加入脂 肪酶粉(10mg,40u/mg)启动反应;在50℃下搅拌13小时,水解达48%时 停止反应。经快速色谱分离纯化得到产物,即式(5)化合物0.465g,收率达 31%,ee值97%。

1H NMR(CDCl3,400MHz,δppm):1.49-1.86(m,10H,5xCH2),3.71- 3.78(m,1H,CH),4.42(dd,1H,CH2),4.74(dd,1H,CH2),5.38(dd,1H, CH),6.01(d,1H,CH=CH),6.58(dd,1H,CH=CH),6.99-7.12(m,4H,Ar H)。

③将式(2)化合物硝甲烷乙酯异喹啉(1.86g,5mmol)和正辛烷(1.86g, 15mmol)溶于DMSO(10mL)中,然后在搅拌下将此溶液加入到磷酸缓冲溶 液(20mL,pH7.2)中得到混合溶液;向上述混合溶液中加入脂肪酶粉(20mg, 40u/mg)启动反应;在75℃下搅拌3小时,水解达53%时停止反应。经快速 色谱分离纯化得到产物,即式(5)化合物0.39g,收率达26%,ee值69%。

1H NMR(CDCl3,400MHz,δppm):1.49-1.86(m,10H,5xCH2),3.71- 3.78(m,1H,CH),4.42(dd,1H,CH2),4.74(dd,1H,CH2),5.38(dd,1H, CH),6.01(d,1H,CH=CH),6.58(dd,1H,CH=CH),6.99-7.12(m,4H,Ar H)。

(v)利用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SG063906,1u/mg,购自广州和为化工有 限公司),制备式(5)化合物

①式(2)的化合物硝甲烷乙酯异喹啉(1.86g,5mmol)和正辛烷(1.86g, 15mmol)溶于N-甲基吡咯烷酮(10mL)中,然后在搅拌下将此溶液加入到 磷酸缓冲溶液(20mL,pH7.2)中得到混合溶液;向上述混合溶液中加入脂 肪酶粉(18mg,1u/mg)启动反应;在0℃下搅拌48小时,水解达36%时停 止反应。经快速色谱分离纯化得到0.48g产物,即式(5)化合物,收率达32%, ee值93%。

1H NMR(CDCl3,400MHz,δppm):1.49-1.86(m,10H,5xCH2),3.71- 3.78(m,1H,CH),4.42(dd,1H,CH2),4.74(dd,1H,CH2),5.38(dd,1H, CH),6.01(d,1H,CH=CH),6.58(dd,1H,CH=CH),6.99-7.12(m,4H,Ar H)。

②式(2)的化合物硝甲烷乙酯异喹啉(1.86g,5mmol)和正辛烷(1.86g, 15mmol)溶于DMSO(10mL)中,然后在搅拌下将此溶液加入到磷酸缓冲溶 液(20mL,pH7.2)中得到混合溶液;向上述混合溶液中加入脂肪酶粉(39mg, 1u/mg)启动反应;在室温下搅拌48小时,水解达50%时停止反应。经快速 色谱分离纯化得到0.57g产物,即式(5)化合物,收率达38%,ee值95%。

1H NMR(CDCl3,400MHz,δppm):1.49-1.86(m,10H,5xCH2),3.71- 3.78(m,1H,CH),4.42(dd,1H,CH2),4.74(dd,1H,CH2),5.38(dd,1H, CH),6.01(d,1H,CH=CH),6.58(dd,1H,CH=CH),6.99-7.12(m,4H,Ar H)。

③式(2)的化合物硝甲烷乙酯异喹啉(1.86g,5mmol)和正辛烷(1.86g, 15mmol)溶于乙腈(10mL)中,然后在搅拌下将此溶液加入到磷酸缓冲溶液 ((20mL,pH7.2)中得到混合溶液;向上述混合溶液中加入脂肪酶粉(55mg, 1u/mg)启动反应;在50℃下搅拌35小时,水解达50%时停止反应。经快速 色谱分离纯化得到0.63g产物,即式(5)化合物,收率达42%,ee值96%。

1H NMR(CDCl3,400MHz,δppm):1.49-1.86(m,10H,5xCH2),3.71- 3.78(m,1H,CH),4.42(dd,1H,CH2),4.74(dd,1H,CH2),5.38(dd,1H, CH),6.01(d,1H,CH=CH),6.58(dd,1H,CH=CH),6.99-7.12(m,4H,Ar H)。

(二)制备式(6)化合物

①向密闭容器中加入式(5)化合物(3g,0.01mol)、无水甲醇(60mL) 及含钌5%催化剂Ru/C(0.2g),氢气置换容器内空气后,通入氢气(1.5Mpa), 升温至35-45℃,搅拌反应6-8小时,检测反应完全,过滤回收催化剂;反应 液经减压浓缩,剩余物经快速色谱分离纯化得到固体式(6)化合物,经乙醚 /正己烷重结晶得到2.4g淡黄色晶体纯品,即式(6)化合物,收率达86%, 熔点111-112度,ee值大于99%。

1H NMR(400MHz,CDCl3):δ1.16-1.27(m,4H,CH2),1.35-1.47(m, 2H,CH2),1.64-1.85(m,4H,CH2),2.73-2.85(m,2H,CH2),3.03-3.06 (m,1H,CH2),3.13-3.18(m,1H,CH2),3.32-3.37(m,1H,CH2),3.52-3. 62(m,1H,CH2),3.73-3.81(m,1H,CH2),4.10(dd,1H,CH),6.30(br s, 1H,NH),7.08-7.20(m,4H,Ar-H),MS(ESI,+ve):m/z:273[M+H] +

②向密闭容器中加入式(5)化合物(3g,0.01mol)、无水乙醇(60mL) 及含钯10%催化剂Pd/C(0.3g),氢气置换容器内空气后,通入氢气(3Mpa), 升温至45-50℃,搅拌反应12小时,检测反应完全,过滤回收催化剂;反应 液经减压浓缩,剩余物经快速色谱分离纯化得到固体式(6)化合物,经乙醚 /正己烷重结晶得到0.22g淡黄色晶体纯品,即式(6)化合物,收率达81%, 熔点111-112℃,ee值大于99%。

1H NMR(400MHz,CDCl3):δ1.16-1.27(m,4H,CH2),1.35-1.47(m, 2H,CH2),1.64-1.85(m,4H,CH2),2.73-2.85(m,2H,CH2),3.03-3.06 (m,1H,CH2),3.13-3.18(m,1H,CH2),3.32-3.37(m,1H,CH2),3.52-3. 62(m,1H,CH2),3.73-3.81(m,1H,CH2),4.10(dd,1H,CH),6.30(br s, 1H,NH),7.08-7.20(m,4H,Ar-H),MS(ESI,+ve):m/z:273[M+H] +

(三)制备式(7)化合物左旋吡喹酮

①将式(6)化合物(0.27g,1mmol)溶于二氯甲烷(20mL)中,再向 二氯甲烷溶液中加入50%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0.48mL,6mmol),随后 滴加氯乙酰氯(0.13g,1.1mmol)溶于10mL二氯甲烷中的溶液,反应混合物 温度控制在室温;加完继续搅拌1小时,HPLC检测反应完全;向反应混合 物中加入催化剂苄基三乙基氯化铵(22.7mg,0.1mmol),加热至回流反应4-5 小时,HPLC检测反应完全;反应混合物倒入10毫升冰水中,以二氯甲烷萃 取(10mLx2)有机相水洗(2x2mL),5%HCl(2mL)洗涤,再水洗(2mL), 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相旋转蒸发去除溶剂,剩余物经硅胶柱层析(氯仿/甲 醇=98∶2)得到0.25g目标产物左旋吡喹酮,即式(7)化合物,收率达80%, 熔点113-115度,ee值99%。

1H NMR(400MHz,CDCl3):δ1.21-1.96(m,10H,5xCH2),2.45-2.50(m, 1H,CH),2.78-3.05(m,4H,CH2),4.10(d,1H,CH2),4.48(d,1H,CH2), 4.79-4.85(m,2H,CH2),5.20(d,1H,CH),7.12-7.30(m,4H,Ar-H).MS(ESI, +ve):m/z:313[M+H]+

②将式(6)(8.1g,30mmol)溶于甲基叔丁基醚(100mL)中,再向甲 基叔丁基醚溶液中加入50%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14.5mL,180mmol), 随后滴加氯乙酰氯(3.9g,33mmol)溶于20mL甲基叔丁基醚中的溶液,反 应混合物温度控制在室温;加完继续搅拌1小时,HPLC检测反应完全;向 反应混合物中加入催化剂苄基三乙基氯化铵(0.68g,3mmol),加热至回流反 应7-8小时,HPLC检测反应完全;反应混合物倒入200毫升冰水中,以甲基 叔丁基醚萃取(100mLx2)有机相水洗(2x60mL),5%HCl(60mL)洗涤, 再水洗(60mL),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相旋转蒸发去除溶剂,剩余物经硅 胶柱层析(氯仿/甲醇=98∶2)得到7.6g目标产物左旋吡喹酮,即式(7)化 合物,收率达81%,熔点113-115度,ee值99%。

1H NMR(400MHz,CDCl3):δ1.21-1.96(m,10H,5xCH2),2.45-2.50(m, 1H,CH),2.78-3.05(m,4H,CH2),4.10(d,1H,CH2),4.48(d,1H,CH2), 4.79-4.85(m,2H,CH2),5.20(d,1H,CH),7.12-7.30(m,4H,Ar-H).MS(ESI, +ve):m/z:313[M+H]+

以上对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内容不仅仅限 定于以上实施例,在本发明的所属技术领域中,只要掌握通常知识,就可以 在其技术要旨范围内进行多种多样的变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