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治疗胎盘蜕膜残留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治疗胎盘蜕膜残留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胎盘蜕膜残留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一种治疗胎盘蜕膜残留的中药,由以下原料药制成:当归10g、川芎6g、枳壳15g、炮姜6g、益母草30g、败酱草10-20g、蒲公英10-15g、生山药20g、焦山楂20g、黄芪15-20g、荆芥炭10-15g、贯众炭10-15g、炙甘草10g。本发明安全效优、经济适用、免除手术并且避免应用抗生素产生的副作用,疗效显著,起效迅速,且对流产后的第一次月经复潮、月经持续天数和月经量的正常恢复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女性健康大有裨益。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16993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首都医科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310060574.3

  • 发明设计人 温铭杰;牛树颖;

    申请日2013-02-27

  • 分类号A61K36/9068;A61P15/00;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100069 北京市丰台区右安门外西头条10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8:08:1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3-10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61K36/9068 授权公告日:20140813 终止日期:20190227 申请日:20130227

    专利权的终止

  • 2014-08-13

    授权

    授权

  • 2013-07-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6/9068 申请日:201302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6-2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治疗产后(包括剖宫产后)胎盘蜕膜残留淋漓阴道出血、合并感染的胎盘蜕膜残留阴道出血、早中晚期流产后(包括药物流产后)胎盘蜕膜残留阴道出血的一种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临床上,产后、尤其剖宫产后胎盘蜕膜残留淋漓阴道出血不适宜刮宫,因胎盘附着面血窦尚未修复,子宫切口尚未真正愈合,尤其伴有感染的创面在清宫过程中往往引起大出血或栓塞,造成意外,故不宜刮宫;有些在大量联合应用抗生素下清宫的也不乏引起感染性栓塞造成病人突然死亡的,所以感染不能刮宫,且大量联合应用抗生素对一个产褥期患者也有很多副作用。早中晚期流产后(包括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采取手术清宫的方法非常普遍,给病人身心造成不应有的痛苦和损伤,也导致了许多继发不孕,且清宫后许多还要应用抗生素,又带来了其他不应有的副作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状况,本发明提供一种适宜于治疗胎盘蜕膜残留的中药配方,其安全效优、经济适用、免除手术并且避免应用抗生素产生的副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胎盘蜕膜残留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药制成:当归10g、川芎6g、枳壳15g、炮姜6g、益母草30g、败酱草10-20g、蒲公英10-15g、生山药20g、焦山楂20g、黄芪15-20g、荆芥炭10-15g、贯众炭10-15g、炙甘草10g。

如上述所述的一种治疗胎盘蜕膜残留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药制成:当归10g、川芎6g、枳壳15g、炮姜6g、益母草30g、败酱草20g、蒲公英15g、生山药20g、焦山楂20g、黄芪20g、荆芥炭15g、贯众炭15g、炙甘草10g。

如上述所述的一种治疗胎盘蜕膜残留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药制成:当归10g、川芎6g、枳壳15g、炮姜6g、益母草30g、败酱草15g、蒲公英10g、生山药20g、焦山楂20g、黄芪20g、荆芥炭15g、贯众炭15g、炙甘草10g。

如上述所述的一种治疗胎盘蜕膜残留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药制成:当归10g、川芎6g、枳壳15g、炮姜6g、益母草30g、败酱草15g、蒲公英10g、生山药20g、焦山楂20g、黄芪15g、荆芥炭10g、贯众炭10g、炙甘草10g。

如上述所述任一种治疗胎盘蜕膜残留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取各原料药,入水浸泡20分钟,用武火煮沸,后用文火煮20分钟,倾出药液,再加水煮沸后,文火煮30分钟,将两次煎煮药液混合达1000ml左右即可。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临床上应用于治疗产后(包括剖宫产后)胎盘蜕膜残留出血,合并感染的胎盘蜕膜残留阴道出血、产后子宫复旧不良,恶露不净,产后发热,产后腹痛,早中晚期妊娠流产后(包括药物流产后)绒毛胎盘蜕膜残留出血,刮宫术后仍淋漓阴道出血均疗效显著。

增强子宫收缩、抗菌抗病毒消炎、止血镇痛、补虚、健脾胃、活血祛瘀、祛腐生新、抗贫血、抗血栓、抗氧化、增强免疫功能;无毒副作用,标本兼治,疗效显著,起效迅速,且对流产后的第一次月经复潮、月经持续天数和月经量的正常恢复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对流产后的第一次月经复潮、月经持续天数和月经量的正常恢复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女性健康大有裨益。

本技术方案中的原料药理是:

当归:补血,活血而不走,止痛,收缩子宫;

益母草、川芎:行血活血祛瘀;

炮姜:温经止血;

败酱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消炎止痛,活血行瘀,祛腐生新;

枳壳:增强子宫节律性收缩;

贯众炭:清热解毒,抗菌抗病毒,杀虫驱虫,收缩子宫,止血;

焦山楂:抗氧化,提高免疫,健脾胃等;

黄芪:补中益气生血,促进造血功能,抑制氧自由基产生,提高免疫功能;

荆芥炭:解热镇痛,抗氧化,增强免疫功能,抗炎,抗菌,抗病毒,荆芥炒炭理血止血;

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抗菌消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有较强杀灭作用;对肺炎双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及卡他球菌等亦有一定杀灭作用;对某些病毒、真菌(奥杜盎小孢子菌,许兰黄癣菌,红色毛癣菌等)、钩端螺旋体也有抑制作用,且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对机体有营养保健作用;

生山药:健脾养胃,补益肺气,清热解毒,养血止渴,滋补助消化,止泻,祛痰,抗氧化;

炙甘草:补脾,益气滋阴,补血复脉,消肿,调和诸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某患者,女,28岁,足月剖宫产后18天,恶露时多时少淋漓不断,时有烂肉样组织排出就诊。查:体温37.6℃,白细胞10.0×109/L;血红蛋白100g/L,妇检:子宫约80+天妊娠大小,复旧欠佳,宫口有烂肉样胎膜组织嵌顿,轻钳夹组织断裂;B超提示:宫内残留物,子宫切口愈合欠佳。诊断:1.胎盘蜕膜残留伴轻度感染2.子宫复旧欠佳3.子宫切口愈合不良

治疗方案:当归10g、川芎6g、枳壳15g、炮姜6g、益母草30g、败酱草20g、蒲公英15g、生山药20g、焦山楂20g、黄芪20g、荆芥炭15g、贯众炭15g、炙甘草10g,入水浸泡20分钟,用武火煮沸,后用文火煮20分钟,倾出药液,再加水煮沸后,文火煮30分钟,将两次煎煮药液混合达1000ml左右,分3次温服,每次300-350ml左右,每天一剂,四剂,出血渐减少;第五天复查子宫约40+天妊娠大小,宫口未见嵌顿组织,继服两剂,出血停止,B超提示宫内未见残留物,子宫大小正常,切口未见异常。体温36.8℃,白细胞8.0×109/L,血红蛋白105g/L,痊愈。

实施例2:某患者,女,23岁,因计划外怀孕18-2周行利凡诺引产术,胎儿娩出后,胎盘蜕膜羊膜娩出不完整,阴道出血较多,约300ml左右。诊断:中期妊娠引产后胎盘蜕膜残留出血。

治疗方案:立即肌注缩宫素20单位,继服中药,中药制备方法如下,当归10g、川芎6g、枳壳15g、炮姜6g、益母草30g、败酱草15g、蒲公英10g、生山药20g、焦山楂20g、黄芪20g、荆芥炭15g、贯众炭15g、炙甘草10g,入水浸泡20分钟,用武火煮沸,后用文火煮20分钟,倾出药液,再加水煮沸后,文火煮30分钟,将两次煎煮药液混合达1000ml左右,分2次温服,每次500ml左右,每天一剂,三剂,残留物排出,出血渐减少,继服两剂,出血停止;B超提示宫内未见残留物;痊愈。

实施例3:某患者,女,26岁,因停经58天胎停育服米非司酮加米索前列醇药流,孕囊绒毛排出不全,排出物轻度异味,阴道出血较月经量多。诊断:不全流产合并感染。

治疗方案:当归10g、川芎6g、枳壳15g、炮姜6g、益母草30g、败酱草20g、蒲公英15g、生山药20g、焦山楂20g、黄芪20g、荆芥炭15g、贯众炭15g、炙甘草10g,入水浸泡20分钟,用武火煮沸,后用文火煮20分钟,倾出药液,再加水煮沸后,文火煮30分钟,将两次煎煮药液混合达1000ml左右,分2次温服,每次500ml左右,每天一剂,三剂,出血减少;B超提示宫内未见残留物;继服两剂;出血停止。妇检:子宫常大,无压痛,宫口分泌物正常;痊愈。

实施例4:某患者,女,32岁,停经52天,因脱环意外怀孕。服米非司酮加米索前列醇药流,检查排出物见孕囊完整,绒毛及附属物不全,肌肉注射缩宫素观察1.5小时未见组织排出;B超提示:宫内残留物伴少量积血。诊断:不全流产。

治疗方案:当归10g、川芎6g、枳壳15g、炮姜6g、益母草30g、败酱草15g、蒲公英10g、生山药20g、焦山楂20g、黄芪15g、荆芥炭10g、贯众炭10g、炙甘草10g,入水浸泡20分钟,用武火煮沸,后用文火煮20分钟,倾出药液,再加水煮沸后,文火煮30分钟,将两次煎煮药液混合达1000ml左右,分2次温服,每次500ml左右,每天一剂。阴道出血如月经量渐减少伴少许碎肉样组织排出。三剂后,复查B超提示:宫内未见残留物。继服两剂,出血停止,痊愈。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