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透析液贮藏装置及具有该透析液贮藏装置的透析装置、以及透析液调液方法

透析液贮藏装置及具有该透析液贮藏装置的透析装置、以及透析液调液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透析系统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一种透析液贮藏装置,包括:至少两个腔室,每个腔室内部均设有将所述腔室分隔成透析液区域和废液区域的隔壁,所述隔壁能够在腔室内移动从而使所述透析液区域和废液区域的容积改变,所述透析液贮藏装置还包括分别与透析液区域和废液区域相连接的透析液通道和废液通道,且在各通道上还设有控制各通道开关的阀。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具有所述透析液贮藏装置的透析装置、以及透析液调液方法。本发明的透析液贮藏装置及具有所述透析液贮藏装置的透析装置、以及透析液调液方法能够简单、精确地控制向透析器提供的透析液和从透析器排出的使用过的透析液的量的收支平衡。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18210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7-0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1110444096.7

  • 发明设计人 佐藤政昭;柚木雅之;

    申请日2011-12-27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刘新宇

  • 地址 日本东京都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8:18:1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09-02

    授权

    授权

  • 2013-07-3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M1/14 申请日:201112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7-0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透析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透析液贮藏装置及具有该透析液贮藏装置的透析装置、以及透析液调液方法。 

背景技术

肾病患者如果肾功能完全丧失或者只有一部分起作用,其体内的电解质开始失去平衡,此外,废物在血液内聚集,而不是随着尿液一起排出体外,这样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很大损害,因而需要对肾病患者进行透析治疗。透析治疗中所使用的血液透析机包括透析器和透析装置,具体治疗过程中使血液通过只能让小分子物质(如电解质、小分子肾性毒素)通过的由半透膜制成的透析器,使血液在膜的一侧,透析液在膜的另一侧,两侧的溶液通过弥散、渗透作用,即溶质由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一侧流动,让血液中的小分子肾性毒素渗透到透析液中,电解质也可以通过渗透作用达到平衡,从而达到血液净化的目的。而透析装置是用来将配制好的透析液提供至透析器,并将使用过的废透析液从透析器中回收并排出的配套设备。 

现有技术中的透析设备的主要构成如图9所示,透析设备包括借助第一透析液泵705向透析器701供应干净的透析液的透析液腔室702;借助第二透析液泵706来收集通过了透析器701的使用过的透析液的废液腔室703;平衡器704,其通过对透析液腔室702内的干净的透析液和废液腔室703内的使用过的透析液进行比较,从而保持透析液的供应量与收集量的收支 平衡;血泵707,其用于将病人的血液供应给透析器701。上述透析设备中,进入透析器的干净的透析液和从透析器排出的使用过的透析液的收支平衡通过平衡器704来实现。因此,对平衡器704而言,这需要复杂的控制结构,而且控制精度和稳定性也较差。 

此外,在日本特开平06-197956中也涉及了该方面的技术,但在该技术中,采用了传感器对该收支平衡进行控制。该种控制同样控制稳定性差、无法达到完全精确控制收支平衡的目的。而当无法达到预期的控制要求时,就会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简单、精确地控制向透析器提供的透析液和从透析器排出的使用过的透析液的量的收支平衡的透析液贮藏装置及具有该透析液贮藏装置的透析装置、以及透析液调液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透析液贮藏装置,包括:至少两个腔室,每个腔室内部均设有将所述腔室分隔成透析液区域和废液区域的隔壁,所述隔壁能够在腔室内移动从而使所述透析液区域和废液区域的容积改变,所述透析液贮藏装置还包括透析液通道和废液通道,所述透析液通道包括透析液送液通道和透析液贮藏通道,所述废液通道包括废液回收通道和废液排液通道,所述透析液送液通道一端分别与各腔室的透析液区域相连接,另一端能够与透析器输入端相连接,所述透析液贮藏通道一端分别与各腔室的透析液区域相连接,另一端能够与透析液调液装置相连接,所述废液回收通道一端分别与各腔室的废液区域相连接,另一端 能够与透析器输出端相连接,所述废液排液通道一端分别与各腔室的废液区域相连接,另一端能够与透析液排出装置相连接,在透析液送液通道上设有透析液送液阀,在透析液贮藏通道上设有透析液贮藏阀,在废液回收通道上设有废液回收阀,在废液排液通道上设有废液排液阀;当各腔室的透析液区域贮藏透析液时,其废液区域排出废液,当各腔室的透析液区域送出透析液时,其废液区域回收废液;上述各腔室分组为第一腔室组和第二腔室组,当第一腔室组的透析液区域贮藏透析液时,第二腔室组的透析液区域送出透析液,当第一腔室组的废液区域回收废液时,第二腔室组的废液区域排出废液,所述第一腔室组的参与工作过程的腔室的容积的总和与第二腔室组的参与工作过程的腔室的容积的总和相等。 

本技术方案中,将各腔室分组为两个工作组,即第一腔室组和第二腔室组,在每个工作过程中,所述两个工作组主要用于实现下述两个功能①用于向透析器送出配制好的透析液、从透析器回收使用过的透析液(以下也称废液);②用于将废透析液排出至透析液排出装置,用于贮藏来自透析液调液装置的配制好的透析液。所述第一腔室组和第二腔室组在每两个相邻的工作过程中,循环实现上述两个功能,而使得在每个工作过程中,所述第一腔室组的参与工作过程的腔室的容积的总和与第二腔室组的参与工作过程的腔室的容积的总和相等,就可以保证每个工作过程中,透析液贮藏装置与透析器的液体交换的量,同透析液贮藏装置与透析液调液装置和透析液排出装置的液体交换的量相等。而透析液和废液分别容纳于整体容积一定的腔室中,通过隔壁的自由移动实现透析液和废液体积的变化。这样,如果隔壁向右方移动,即输入透析液,同时排出废液,则新进入透析液区域的透析液的量和排出废液区域的废液的量相 等;如果隔壁向左方移动,则由透析液区域送出至透析器的透析液的量和由透析器被废液区域回收的废液的量保持相等。即能够保持进出透析器的透析液的量达到精确的收支平衡。而且,由于采用了机械式的结构保证了透析液和废液的量的严格意义上的相等,较之以往的传感器或电子元件的控制器件,不仅控制结构变简单了,可靠性也大大提高。此外,在本技术方案为设有两个以上腔室的结构,可以在一个工作循环中,使得各腔室分别进行如下的工作,例如使得其中任一个腔室负责贮藏透析液和排出废液,使得其它腔室负责为透析器输送透析液和回收透析器的废液,这样可以同时进行透析液的贮藏、废液的排出、向透析器输送透析液、自透析器回收废液的工序,与只设置一个腔室的分时操作相比,大大的提高了效率。 

所述腔室有两个,且分别属于第一腔室组和第二腔室组。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的改进,由于设有两个腔室,且分属于第一腔室组和第二腔室组,并且与每个腔室的相应区域连接的各通道上均设有控制阀,只要控制相应的控制阀的开关,就可以在一个工作过程中,使其中一个腔室进行透析液的贮藏和废液的排出的工序,同时使另一个腔室进行向透析器输送透析液、自透析器回收废液的工序。此外,在紧接着的工作过程中使两个腔室的操作进行交换。只要不断重复这两个工作过程,就可以持续不断的进行透析液的贮藏、废液的排出、向透析器输送透析液、自透析器回收废液的工序。从而,可以持续不断地为透析器提供透析液并回收等量的废透析液。此外,两个腔室容积相等是为了在上述两个工作过程中,尽量减少相应腔室为透析器提供的透析液和从透析液回收的废液的脉动。从而,在由两个工作过程的不断循环而构成的持续工作过程中,就可以使得透析液和废液的流动流量更平稳。 

在所述废液排液通道和所述废液回收通道之间设有用于从归还的废透析液中提取出一定量的废透析液的除水泵,所述一定量相当于透析器从血液中透析出的尿液的量。本技术方案中,在废液排液通道和废液回收通道之间设置除水泵,可以通过与透析器相连接的废液回收通道,将患者体内本应当作为尿液排出的部分除去,并排出到废液排液通道内。换言之,当来自透析器中的废液量(进入废液回收通道的废液量)大于腔室的废液量时,(废液排液通道的排液量),所述差值部分的透析液部分可以通过精度较高的除水泵被除去,从而能达到从人体内精确脱水的目的。 

所述透析液送液通道上还设有流量调整阀。由于本发明的透析液和废液的驱动是依靠透析液驱动装置上的驱动泵来实现的,驱动泵在驱动透析液流动的过程中会出现流量不稳定的问题,而本发明的透析液和废液的收支平衡是靠隔壁的稳定可靠移动来实现的,当流量不稳定的时候,推动隔壁的压力不平稳、不恒定,使得隔壁无法稳定可靠的移动。而本技术方案在透析液送液通道上设有流量调整阀,通过对流量进行调整并固定为规定值,就能够使得每个工作过程中,隔壁都能够稳定可靠的移动。 

在所述透析液送液通道和所述废液回收通道之间设有用于调节施加到流量调整阀两端的液体压力的定流量阀。当在透析液送液通道上设有流量调整阀的情况下,在流量调整阀的两端会产生压差,如果压差不稳定,就会导致流量调整阀的调流量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本技术方案中,在透析液送液通道和所述废液回收通道之间设有定流量阀,以使得所述压差变稳定,从而使得流量调整阀的流量调整效果达到最佳。 

所述透析液送液通道上还设有用于监测透析液送液通道 内的透析液流动时间的流动传感器。流动传感器对透析液送液通道内的透析液的流动时间进行监测得到一个监测值,流量调整阀根据此监测值进行动作。 

一种透析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透析液调液装置、透析液贮藏装置、以及透析液驱动装置,所述透析液驱动装置将透析液贮藏装置内的透析液提供给透析器,并将透析器使用过的透析液返回到透析液贮藏装置,所述透析液贮藏装置是如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析液贮藏装置。由于采用了上述的透析液贮藏装置,因而使得本技术方案的透析装置能够简单、精确地控制向透析器提供的透析液和从透析器排出的使用过的透析液的量的收支平衡。 

所述透析液调液装置与所述透析液贮藏通道相连,所述透析液驱动装置与所述透析液送液通道和废液回收通道相连。 

这样的设计使得透析液调液装置配制好的透析液通过透析液贮藏通道进入腔室的透析液区域;而透析液区域贮藏的配制好的透析液通过透析液送液通道经透析液驱动装置后进入透析器,透析器使用过的透析液借助透析液驱动装置经过废液回收通道返回腔室的废液区域。 

一种透析液调液方法,是采用了透析液调液装置而进行的透析液调液方法,所述透析液调液装置包括:透析液贮藏装置和用于吸取原液的原液泵,原液泵和透析液贮藏装置之间分别串联连接有第一配液管道、第二配液管道和第三配液管道; 

所述透析液调液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1)将所述第一配液管道、第二配液管道和第三配液管道均注满水; 

(2)将规定量的第一原液A和第二原液B吸入到第一配液管道内和第二配液管道内; 

(3)对所述第一配液管道、第二配液管道和第三配液管道均供给水,使得第一配液管道内所吸取的第一原液A、第二配液管道内所吸取的第二原液B和水供给到透析液贮藏装置; 

依次重复进行上述步骤,持续不断的进行透析液的配制。 

由于在透析液的配制过程中,第一原液A和第二原液B无法直接混合。而采用本方案这样的设计,将第一原液A和第二原液B分别地吸取至第一配液管道和第二配液管道,使得所述第一原液A和第二原液B在配液管道上隔开一定的间距配置,即,这样实际上是将二者分别送入透析液贮藏装置,就避免了同时放入的时候由于将二者混合所产生的种种问题。 

此外,与以往需要两根单独的原液稀释管道来稀释原液的结构不同,本技术方案的调液装置仅仅使用一根单独的管道(即第一配液管道、第二配液管道、第三配液管道所串联形成的一整根管道)即可同时完成多种原液的配制,这在原液的种类较多时,是更为优选的结构。 

所述透析液调液装置还包括:第一原液A容器、第二原液B容器、第一原液A吸取通道以及第二原液B吸取通道;第一原液A容器通过第一原液A吸取通道连接于第一配液管道和第二配液管道的交界处,第二原液B容器通过第二原液B吸取通道连接于第二配液管道与第三配液管道的交界处;原液泵是依靠往复件在泵缸内往复运动使缸内工作容积交替增大、缩小来吸取原液的泵,所述原液泵入口与水源相连,出口与第一配液管道相连。本技术方案中,由于采用了依靠往复件在泵缸内往复运动使缸内工作容积交替增大、缩小来吸取原液的原液泵来对原液进行定量的吸取,即吸取的原液的量等于泵缸内的工作腔室的容积变化,通过精确的控制原液泵内的往复件的运行,即可使原液的吸取量达到非常精确的程度,再通过稀释水将在配液管 内所吸取的原液带入透析液贮藏装置中,即可达到定量精确配制的目的,而且浓度控制非常简单、精度也高;另外,本技术方案的透析液调液装置既不需要额外的流量控制机构,也不需要浓度的检测元件,结构较为简单、成本也相对较低。 

步骤(2)中,将原液泵入口的水源关闭,使往复件向远离原液泵出口的方向运动,将第一原液A、第二原液B吸取到第一配液管道和第二配液管道内。这样的设计,通过将原液泵入口的水源关闭后,可以在由第一配液管道、第二配液管道、第三配液管道形成的配液通道内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更容易吸取第一原液A、第二原液B。 

所述透析液贮藏装置是如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析液贮藏装置,步骤(3)中,将第一原液A、第二原液B和水供给到腔室的透析液区域中,所述第一原液A、第二原液B和水的体积的总和与腔室的容积相等。这样的设计,便于控制每个工作过程的透析液保持一定的浓度和体积。 

所述原液泵是活塞泵。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原液泵采用了控制精度较高,成本较低的活塞泵。 

步骤(2)还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2-1)将规定量的第一原液A吸入第一配液管道内; 

(2-2)将规定量的第二原液B吸入第二配液管道内; 

第一配液管道的长度使得,当利用原液泵先吸取第一原液A、后吸取第二原液B后,第一原液A不会进入原液泵。 

在先吸取第一原液A、后吸取第二原液B的操作中,在后吸取第二原液B时,已经被吸取到第一配液管道中的第一原液A也会在第一配液管道中在驱动源的吸力的作用下再次向上游移动,像本技术方案这样设置第一配液管道的长度,就可以防止先吸取的第一原液A进入到位于其上游侧的原液泵,就避免了 对原液泵的污染。 

步骤(2)还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2-11)将规定量的第二原液B吸入第二配液管道内; 

(2-12)将规定量的第一原液A吸入第一配液管道内; 

第二配液管道的长度使得,当利用原液泵先吸取第二原液B、后吸取第一原液A后,第二原液B不会进入第一配液管道。 

同上述技术方案类似地,如果先吸取第二原液B、后吸取第一原液A,那么在后吸取第一原液A时,已经被吸取到第二配液管道中的第二原液B也会在第二配液管道中在原液泵的吸力的作用下再次向上游移动。如果像上述这样设置第二配液管道的长度,就可以防止先吸取的第二原液B进入到位于其上游侧的第一配液管道当中,就避免了对上游侧的第一原液A的污染。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将透析液和废液分别容纳于整体容积一定的腔室中,通过隔壁的自由移动实现透析液和废液体积的变化,能够保持进出透析器的透析液的量达到精确的收支平衡。而且,由于采用了机械式的结构保证了透析液和废液的量的严格意义上的相等,较之以往的传感器或电子元件的控制器件,不仅控制结构变简单了,可靠性也大大提高。 

此外,又将腔室分为第一腔室组和第二腔室组,而且使得在每个工作过程中,所述第一腔室组的参与工作过程的腔室的容积的总和与第二腔室组的参与工作过程的腔室的容积的总和相等,就可以保证每个工作过程中,透析液贮藏装置与透析器的液体交换的量,同透析液贮藏装置与透析液调液装置和透析液排出装置的液体交换的量相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整个透析装置与透析器配合作用的系统流程框图; 

图2为透析液调液装置的系统流程图; 

图3为上述透析液制作部件的简略功能示意图; 

图4为透析液贮藏装置的系统流程图; 

图5为定流量阀的工作原理简图; 

图6为透析液驱动装置的系统流程图; 

图7为透析液清洗装置的系统流程图; 

图8为透析装置的整体系统流程图; 

图9为现有技术中的透析设备的主要构成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申请进行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 

本申请的透析装置用来为透析器8提供浓度适中、流量稳定的透析液,并对透析器8使用过的透析液进行回收,除此之外,还将患者体内本应该作为尿液排出的水分以透析液的方式去除(通过用于从归还的废透析液中提取出一定量的废透析液的除水泵来实现,所述一定量相当于透析器从血液中透析出的尿液的量)。图1是整个透析装置与透析器8配合作用的系统流程框图。如图1中所示,本实施例的透析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透析液调液装置11、透析液贮藏装置3、以及透析液驱动装置4,另外,透析液贮藏装置3还与透析液排出装置6连接,整个透析装置的运作就是靠上述各部分的配合来完成的。透析液驱动装置4又与透析器8连接,此外,透析装置还包括透析液清洗装置5,本实施例中,优选该透析液清洗装置5与位于整个系统最上游的透析液调液装置11相连,以达到能更好地清洗整个系统的效果。具体而言,透析液调液装置11持续不断地配制具 有一定浓度的透析液,并提供给透析液贮藏装置3。透析液贮藏装置3将该配制好的透析液提供给透析液驱动装置4,并由透析液驱动装置4将该透析液提供给透析器8。此外,透析液贮藏装置3还对由透析液驱动装置4返回的使用过的透析液进行回收,并经由透析液排出装置6排出到外部。即透析液驱动装置4是透析器8和透析液贮藏装置3的中继部分,并且,其作为使透析液流动的驱动源,还为透析液在系统内的循环提供动力。而透析液清洗装置5用于在透析治疗进行前或进行后,对整个透析装置内部进行清洗。 

接下来分别对每个具体的模块进行介绍。 

I、透析液调液装置11: 

如图2所示为透析液调液装置11的系统流程图。如图2中所示,该透析液调液装置11包括依次连接的开闭可控的水供给部件1以及透析液制作部件2。 

1、水供给部件1: 

水供给部件1用于为整个透析装置提供一定温度的净化水。如图2所示,该水供给部件1按照水流的方向、从上游到下游,依次包括:给液过滤器101、减压阀102、阀V9、换热器103、加热器104、温度控制热敏电阻105、作为整个水供给部件1的驱动源的送液泵107、脱气槽108,以上各元件通过第一管道111连接;此外,在加热器104的上游入口和脱气槽108的出口之间还通过循环管道109连接有给液溢流阀110(动作压力值设定为1.1kgf/cm2),在加热器104上还设有用于防止干烧的防干烧传感器(未图示),在第一管道111上位于温度控制热敏电阻105和送液泵107之间的部分为对导入到送液泵107内的水进行脱气的节流管道106。其中,需要补充说明的是,送液泵107实际上不仅仅将外部供给的水加压并送至透析液制作部件 2,也正由于该水流路的形成而产生的推动作用,将透析液制作部件2中配制好的透析液送至透析液贮藏装置3。此外,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是在送液泵107所在的管路上设置脱气部件的结构,此处的脱气部件包括设于送液泵107上游侧的、用于对被导入到送液泵107内的水进行脱气的节流管道106以及设于送液泵107下游侧的、用于去除从送液泵107导出的水内所含有的气体的脱气槽108。 

此外,该水供给部件1的开闭依靠阀V9来实现。此处,在水供给部件1中,形成一个局部的循环流路,即外部水源依次经过加热器104、节流管道106、送液泵107、脱气槽108后进入循环管道109,此后,再导入加热器104。在上述例子中,循环流路包括循环管道109以及由加热器104、节流管道106、送液泵107、脱气槽108依次连接后形成的流路,但是在循环流路里各部件的设置方式不限于此,例如还可以是将脱气部件、送液泵107、加热器104中的一方或多方设于循环管道109上的结构。循环流路里的部分部件也可以省略,例如可以包括循环管道109、上述送液泵107、加热器104或包括循环管道109、上述送液泵107、脱气部件。 

此外,上述各元件的布置顺序并不限于此,但至少要保证脱气槽108设于送液泵107下游、节流管道106位于送液泵107上游。另外,上述各元件也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删减,也可以不需要换热器103对水进行预热而直接对水进行加热,水供给部件1甚至可以只包括第一管道111,而直接将外部供给的水不加任何处理的提供给透析液制作部件2,即只要能够达到为透析液制作部件2提供水源的目的即可。这样的变换均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具体而言,从外部供给的经过净化或者较为清洁的水进入 第一管道111后,经过给液过滤器101进行净化过滤、将杂质或异物去除之后,进入减压阀102对其进行减压,使其成为规定压力,经减压后的水再由换热器103进行预热(换热器的热源优选为后述的使用过的透析液,当然也可以选择其它热源),达到一定的温度之后,进入加热器104进行进一步的加热升温(由温度控制热敏电阻105对温度进行监测),此后,进入节流管道106,由于其管径经历突然变小再突然变大的过程,从而使得节流管道106出口后的水压较节流管道106入口前的水压突然变小,从而能够使水中溶解的空气释放出,并进一步膨胀,聚集成为较大的气泡,再经过送液泵107进行加压之后,在脱气槽108内使得水中含有的气体被放出,即可得到具有规定温度的、较为洁净的水。此外,由于在加热器104的上游入口和脱气槽108的出口之间还通过循环管道109连接有给液溢流阀110,这样,经脱气槽108脱气后的水的一部分流入循环管道109,再经给液溢流阀110后,与来自换热器103的水汇合,再次被加热器104加热,此处形成了一个局部的循环过程。在透析前的准备阶段以及透析的整个过程中,该循环过程持续进行,以用来提供压力稳定以及温度符合要求的水给后续的装置,此外,给液溢流阀110作为限压装置,在水供给部件1中的压力过大时,例如超过规定压力时,就会自动打开,从而起到限压、安全保护的作用。 

2、透析液制作部件2: 

透析液制作部件2用于配制一定浓度的、符合要求的透析液。用来配制透析液的原液可以根据需要选用多种,此处以选择两种:第一原液A和第二原液B为例来对透析液的配制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本透析液制作部件2包括:配液管道202以及用于吸取原液的原液泵201′(此处的原液泵是依靠往复件在 泵缸内往复运动使缸内工作容积交替增大、缩小来吸取原液的泵),水供给部件1与原液泵201′入口相连,配液管道202的上游侧(将配液管道内部流动的液体的流动方向的上游称为配液管道的上游侧)的端部与原液泵201′出口相连,下游侧的端部连接至容积恒定的透析液贮藏装置3(此图中省略)。在配液管道202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原液入口,且每个该原液入口均设置有用于开闭所在原液入口的阀,与上述原液的种类相应地,这里以设有两个原液入口为例来进行说明(即,其个数也可以为多个,一般来说,其个数和原液的种类是相互对应的),即原液入口包括第一原液A入口203和第二原液B入口204,则以这两个原液入口为界限,可将配液管道202分为第一配液管道205、第二配液管道206以及第三配液管道207。此外,本透析液制作部件2还包括:第一原液A容器210、第二原液B容器220,第一原液A吸取通道211、第二原液B吸取通道221,第一原液A容器210通过第一原液A吸取通道211连接于第一原液A入口203,第二原液B容器220通过第二原液B吸取通道221连接于第二原液B入口204。此外,在第一原液A吸取通道211上还设有用于实现第一原液A入口203开关的阀V11,以及用于过滤的第一原液A过滤器213;在第二原液B吸取通道221上还设有用于实现第二原液B入口204开关的阀V12,以及用于过滤的第二原液B过滤器223。另外,在第一原液A吸取通道211端部上还设有用于吸取第一原液A的第一原液A吸取部212,其伸入第一原液A容器210内部;在第二原液B吸取通道221端部上还设有用于吸取第二原液B的第二原液B吸取部222,其伸入第二原液B容器220内部。 

在上述结构中,还可以在配液管道上靠近透析液贮藏装置3的一侧设置阀V26、以及用于对配液管道中的配制好的透析液 的有无进行实时检测、判断的流动传感器208。这样做是为了实时检测配液管道内的透析液是否连续地流动,如果出现不连续的情况,就会及时地进行警示。此外,在水供给部件1和原液泵201′之间还连接有流量调整节流管道209和阀V10。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如果设配液管道202上从原液泵201′到透析液贮藏装置3的方向为从上游到下游的方向,则最上游的原液入口与原液泵201′之间的间距应当使得利用原液泵201′吸取各种原液时,自最上游的原液入口进入配液管道内的原液不会进入到原液泵201′,且所述各原液入口之间的间距设定为:使得利用原液泵201′吸取各种原液后、自各原液入口进入配液管道202内的各原液之间不会接触。具体而言,原液泵201′出口同上述最上游的原液入口203之间的间距设定为:当利用原液泵201′先自该最上游的原液入口吸取原液、后自其他原液入口吸取原液时,在所有吸液操作完成后,自该最上游的原液入口吸入的原液不会进入原液泵201′;而各原液入口之间的间距设定为:当利用原液泵201′先自该最上游的原液入口以外的原液入口吸取原液、后自位于其上游的原液入口吸取原液时,各种原液之间不会在配液管道中发生接触。 

接下来,以水的供给为例来说明透析液制作部件2中的部分液体流路是如何形成的,即当关闭阀V11、V12,打开阀V10、V26时,自水供给部件1处理过的有一定温度的、洁净的水经过流量调整节流管道209(调整水流量的上限值)进行流量调整后,经过阀V10,而从原液泵201′的左侧入口进入,此处,优选原液泵201′为活塞泵201,则进入活塞泵201的水自活塞泵201的右侧出口进入到配液管道202中,进一步进入到透析液贮藏装置3内。而当需要吸取各原液时,只需要关闭阀V10、阀V26,打开相应的阀V11和/或V12,使活塞泵201动作,就可以 将原液A和/或原液B吸取到配液管道202当中。 

下面来具体说明透析液的配制过程。如图2所示,经过水供给部件1处理过的有一定温度的、洁净的水经过流量调整节流管道209(调整水流量的上限值)进行流量调整后,经过阀V10进入到活塞泵201内。图3是上述透析液制作部件2的简略功能示意图。接下来参考图2、图3来对各原液的配制过程进行详细说明。该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1)将该第一配液管道205、第二配液管道206、第三配液管道207都注满水,也就是使得整个配液管道202充满水。 

具体而言,打开阀V9、V10、V26,关闭阀V11、V12将来自水供给部件1的水充满整个配液管道202及透析液贮藏装置3,这样可以在整个系统运转前,将系统内部的空气全部除去。 

(2)将规定量的第一原液A和第二原液B分别吸入到第一配液管道205内和第二配液管道206内。 

即,将原液泵201′入口的水源关闭(即关闭阀V10),使原液泵201′中的往复件(当原液泵是活塞泵或柱塞泵时,往复件为例如活塞或柱塞)向远离原液泵201′出口的方向运动,将第一原液A、第二原液B吸取到配液管道202内。 

该吸入过程既可以同时进行第一原液A和第二原液B的吸取;也可以先吸取第一原液A,再吸取第二原液B;也可以先吸取第二原液B,再吸取第一原液A。下面以先吸取第一原液A,再吸取第二原液B为例来进行说明,由于其余吸取方式的对原液泵201′(活塞泵201)等部件的操作类似,具体可参考下述步骤进行类推,故这里省略对其它情况的详细描述。 

即上述步骤(2)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2-1)将规定量的第一原液A吸入第一配液管道205内。 

打开阀V11,关闭阀V10、V12、V26,将活塞泵201的活 塞向图2中的下方拉取规定量,就会将规定量的第一原液A经过第一原液A吸取部212、第一原液A吸取通道211、第一原液A入口203吸入到第一配液管道205内。上述的活塞拉取的规定量是根据不同患者的需要量以及浓度等参数来选取需要值。此外,将活塞泵201的活塞向下拉取规定量,此规定量还要保证第一原液A恰好被吸入第一原液A入口203和活塞泵201出口之间的第一配液管道205内,而不被吸入到活塞泵1内,所以第一配液管道205要保证有足够的长度。 

(2-2)将规定量的第二原液B吸入第二配液管道206内。 

即,打开阀V12,关闭阀V10、V11、V26,将活塞泵201的活塞再向下拉取规定量,就会使规定量的第二原液B经过第二原液B吸取部222、第二原液B吸取通道221、第二原液B入口204吸入到第二配液管道206内。与上述同样地,本过程中,活塞拉取的规定量也是根据不同患者的需要量以及浓度等参数来选取需要值。此外,将活塞泵201的活塞向下拉取规定量,此规定量还要保证第二原液B恰好被吸入第一原液A入口203和第二原液B入口204之间的第二配液管道206内,而不被吸入到第一原液A入口203内(即,不会被吸入到第一配液管道205和第一原液A吸取通道211内),所以第二配液管道206要保证有足够的长度。同时,由于吸取第二原液B的时候,第一原液A也同时在第一配液管道205内向左移动,较容易被吸进活塞泵201内。综上而言,此时,应该如下设置活塞泵201出口同第一原液A入口之间的间距,即当利用活塞泵201先吸取第一原液A、后吸取第二原液B后,第一原液A不会进入活塞泵201。而对第一原液A入口和第二原液B入口之间的间距进行如下设置,即当利用活塞泵201先吸取第一原液A、后吸取第二原液B后,第二原液B不会进入第一原液A入口203(或者即使经过第一原液A 入口203,进入到第一配液管道205内,也不与第一原液A接触)。 

(3)经过上述步骤(2)之后,第一原液A和第二原液B分别被吸取到第一配液管道205以及第二配液管道206内,并被配液管道202中原来存有的水进行一定程度地稀释,然后继续进行最后一个步骤:对该第一配液管道205、第二配液管道206、第三配液管道207供给水,使得第一配液管道205内所吸取的第一原液A、第二配液管道206内所吸取的第二原液B和水供给到透析液贮藏装置3中。 

本步骤是将第二原液B和第一原液A先后送入透析液贮藏装置3中的过程。具体而言,在阀V10打开之前,使活塞泵201的活塞回到进行上述步骤(2)之前的规定位置,然后打开阀V9、V10、V26,关闭阀V11、V12,使来自水供给部件1的水流入到配液管道202、透析液贮藏装置3内。而通过水流动的推动作用,就可以将被吸入到第一配液管道205内的第一原液A和被吸入到第二配液管道206内的第二原液B分别带入到容积恒定的透析液贮藏装置3之内,从而在透析液贮藏装置3内得到具有一定浓度和体积的透析液(第一原液A+第二原液B+水的混合液),与此同时,整个配液管道202再次全部充满水,回到步骤(1),如此往复各个步骤,即可连续不断地配制透析液。 

如上所述,本申请的透析液的配制方法不限于上述过程,也可以有其它的改变,例如也可以先吸取第二原液B,再吸取第一原液A,或者同时吸取二者,由于各过程大体类似,可以进行类推,此处不再赘述。但其中特别要说明的是,当利用活塞泵201先吸取第二原液B、后吸取第一原液A时,应该如下设置第一原液A入口和第二原液B入口之间的间距,即当利用活塞泵201先吸取第二原液B、后吸取第一原液A时,第二原液B不会进入第一原液A入口203(或者,即使经过第一原液A入口 203,只要不与第一原液A接触即可)。而对活塞泵201出口同第一原液A入口之间的间距进行如下设置,即当利用活塞泵201先吸取第二原液B、后吸取第一原液A后,第一原液A不会进入活塞泵201。 

此外,上述的透析液贮藏装置3内设有专门的透析液区域,用来存放上述配制好的透析液。且每个工作过程中,由该第一原液A、第二原液B和水组成的透析液的体积的总和与透析液贮藏装置3的容积相等。 

本实施例的配液方法中,通过分时的吸取第一原液A和第二原液B,从而先将其进行一定的稀释之后,再在透析液贮藏装置3内混合,可以避免不同的原液混合后再稀释而产生的种种问题。而且可以根据实际操作的需要持续不断地配制所需浓度和量的透析液,简单易行。 

下面对整个透析液调液装置11的工作过程进行说明。即本实施例的透析液配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准备步骤,打开阀V9,关闭阀V10、V11、V12、V26使得水供给部件1运作,从而产生一定温度的洁净的水。关于此步骤的详细运作情况在上述部分已经详细介绍过,所以此处不再赘述。当然,此步骤不仅限于配制透析液时运转,可以在整个透析过程中,始终处于运行阶段,以使得任何时候都可以为后续的装置例如透析液贮藏装置3提供水源。 

(b)透析液配制步骤,此处,由于在介绍透析液制作部件时,对配制步骤进行过详细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综上,本透析液调液装置11在使水供给部件1运作的前提下,重复进行(b)的透析液配制步骤,从而不断地为透析液贮藏装置3配制一定浓度和一定量的透析液。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是以两种原液为例来进行的说明, 对于两种以上的原液的配制由于可由本实施例进行类推,此处不再赘述。同时,在具体的结构上,也不限于此,透析液调液装置11中的各元件也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删减。此外,原液泵的选取上,也可采用除了活塞泵以外的其它的泵,只要能够达到能吸取原液的目的即可。此外,也可以省略原液吸取部,而直接将原液吸取通道插入原液容器内部。 

II、透析液贮藏装置3 

本实施例的透析液贮藏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腔室,每个腔室内部均设有将该腔室分隔成透析液区域和废液区域的隔壁(优选挠性隔壁);透析液区域中能够容置配制好的透析液,废液区域中能够容置使用过的透析液;而隔壁能够在腔室内在外力的作用下自由移动从而使透析液区域和废液区域的容积发生改变,此外,透析液贮藏装置还包括:与透析液区域相连接的、用于使透析液区域对配制好的透析液进行贮藏或送液的透析液通道,以及与废液区域相连接的、用于使废液区域对使用过的透析液(以下也称废液)进行回收或排液的废液通道。此外,当隔壁为挠性隔壁时,其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伸展而向透析液区域一侧,或废液区域一侧移动,从而使透析液区域和废液区域的容积发生改变。 

当各腔室的透析液区域贮藏透析液时,其废液区域排出废液,当各腔室的透析液区域送出透析液时,其废液区域回收废液;上述各腔室分组为第一腔室组和第二腔室组,当第一腔室组的透析液区域贮藏透析液时,第二腔室组的透析液区域送出透析液,当第一腔室组的废液区域回收废液时,第二腔室组的废液区域排出废液,该第一腔室组的参与工作过程的腔室的有效容积的总和与第二腔室组的参与工作过程的腔室的有效容积的总和相等。在每个工作过程中,该两个工作组主要用于实现 下述两个功能:①用于向透析器送出配制好的透析液、从透析器回收使用过的透析液(以下也称废液);②用于将废透析液排出至透析液排出装置,用于贮藏来自透析液调液装置的配制好的透析液。该第一腔室组和第二腔室组在每两个相邻的工作过程中,循环实现上述两个功能。 

其中,腔室的个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此外,关于透析液通道,既可以设置两条通道分别用来实现对透析液的贮藏和送液,即,可以同时进行上述两个过程;也可以仅设置一条透析液通道,分时地实现对透析液的贮藏和送液过程。废液通道的设置与透析液通道类似,同样地可以同时或分时地对使用过的透析液进行回收或排液。其中,两条通道具体设置如下:上述的透析液通道包括两个通道,即透析液送液通道309和透析液贮藏通道310;而废液通道也包括两个通道,即废液回收通道319和废液排液通道320。同时在透析液送液通道309、透析液贮藏通道310、废液回收通道319、废液排液通道320上还分别设有控制相应通道通断的透析液送液阀、透析液贮藏阀、废液回收阀、废液排液阀。上述各阀的设置是为了便于各通道的通断,当然,也可以不设置阀而采用其它的方式实现各通道的通断。上述各通道的连接关系如下:透析液送液通道309一端分别与各腔室的透析液区域相连,另一端和透析液驱动装置的透析液送液部分(后述透析液给液部)连接;透析液贮藏通道310一端分别与各腔室的透析液区域相连,另一端和透析液调液装置11的透析液配液管道202连接;废液回收通道319一端分别与各腔室的废液区域相连,另一端和透析液驱动装置4的透析液回液部分(后述透析液归还部)连接;废液排液通道320一端分别与各腔室的废液区域相连,另一端和透析液排出装置6连接。 

以下以选择两个腔室(分别属于第一腔室组和第二腔室组)、透析液通道和废液通道均包括两个通道为例来进行说明,其它的情况可以依据此例进行类推,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4所示为透析液贮藏装置3的系统流程图。如图4中所示,该透析液贮藏装置3包括容积相等的第一腔室301和第二腔室311(即第一腔室组的参与工作过程的腔室的有效容积与第二腔室组的参与工作过程的腔室的有效容积相等)。第一腔室301内设有在外力作用下可移动的第一隔壁302,其将第一腔室301分隔为不连通的第一透析液区域303和第一废液区域304;第二腔室311内设有在外力作用下可移动的第二隔壁312,其将第二腔室311分隔为不连通的第二透析液区域313和第二废液区域314。且第一透析液区域303和第二透析液区域313中能够存放配制好的透析液,第一废液区域304和第二废液区域314中能够存放使用过的透析液。 

与上述的两个腔室的结构相配合地,又进行如下设置:透析液送液通道309包括第一透析液送液通道305和第二透析液送液通道315,通过其可将透析液区域中配制好的透析液输送至透析器8;透析液贮藏通道310包括第一透析液贮藏通道306和第二透析液贮藏通道316,通过其可使由透析液调液装置11配制好的透析液贮藏到透析液区域中;废液回收通道319包括第一废液回收通道307和第二废液回收通道317,通过其可以将透析器8使用过的透析液回收至废液区域中;废液排液通道320包括第一废液排液通道308和第二废液排液通道318,通过其可将废液区域中回收的使用过的透析液排出透析液贮藏装置外。此外,透析液送液阀包括:分别设于第一透析液送液通道305和第二透析液送液通道315上的第一送液阀V2和第二送液阀V7;透析液贮藏阀包括分别设于第一透析液贮藏通道306和第 二透析液贮藏通道316上的第一贮藏阀V1和第二贮藏阀V8;废液回收阀包括分别设于第一废液回收通道307和第二废液回收通道317上的第一回收阀V4和第二回收阀V5,废液排液阀包括分别设于第一废液排液通道308和第二废液排液通道318上的第一排液阀V3和第二排液阀V6。 

下面详细说明各部件的连接情况:第一透析液送液通道305一端和第一透析液区域303连接,另一端和透析液驱动装置的透析液送液部分(后述透析液给液部)连接;第二透析液送液通道315一端和第二透析液区域313连接,另一端和透析液驱动装置的透析液送液部分(后述透析液给液部)连接;第一透析液贮藏通道306一端和第一透析液区域303连接,另一端和透析液调液装置11的透析液配液管道202连接;第二透析液贮藏通道316一端和第二透析液区域313连接,另一端和透析液调液装置11的透析液配液管道202连接;第一废液回收通道307一端和第一废液区域304连接,另一端和透析液驱动装置4的透析液回液部分(后述透析液归还部)连接;第二废液回收通道317一端和第二废液区域314连接,另一端和透析液驱动装置4的透析液回液部分(后述透析液归还部)连接;第一废液排液通道308一端和第一废液区域304连接,另一端和透析液排出装置6连接;第二废液排液通道318一端和第二废液区域314连接,另一端和透析液排出装置6连接。 

此外,在废液排液通道320和废液回收通道319之间还设有除水泵321,主要用于除去人体内本应当作为尿液而排除的、以废透析液的形式而被排除的水分,但此处泵的选择并不限于此,也可以采用超滤泵等泵来实现,只要能够达到去除透析液的目的即可。在透析液送液通道309上还设有流量调整阀322以及用于监测透析液送液通道309内的透析液流动时间的流动 传感器324。另外,在该透析液送液通道309和废液回收通道319之间设有用于调节施加到流量调整阀322两端的液体压力的定流量阀323。此处,关于定流量阀323的位置也不限于此,只要保证设于透析器的出口和入口之间即可。 

下面对透析液贮藏装置3的具体贮藏方法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的透析液贮藏装置3的贮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使第二腔室311的第二透析液区域313贮藏配制好的透析液,同时使第二腔室311的第二废液区域314内的使用过的透析液排出;使第一腔室301的第一废液区域304回收使用过的透析液,同时使第一腔室301的第一透析液区域303内的配制好的透析液送至透析器8。 

(2)使第二腔室311的第二废液区域314回收使用过的透析液,同时使第二腔室311的第二透析液区域313内的配制好的透析液送至透析器8;使第一腔室301的第一透析液区域303贮藏配制好的透析液,同时使第一腔室301的第一废液区域304内的使用过的透析液排出。 

在整个透析治疗的过程中,反复交替地进行上述两步骤,从而源源不断地进行透析液的供给和使用过的透析液的回收。 

具体而言,上述步骤(1)中,打开设于第二透析液贮藏通道316上的第二贮藏阀V8、设于第二废液排液通道318上的第二排液阀V6、设于第一废液回收通道307上的第一回收阀V4、以及设于第一透析液送液通道305上的第一送液阀V2;且关闭设于第二透析液送液通道315上的第二送液阀V7、设于第二废液回收通道317上的第二回收阀V5、设于第一废液排液通道308上的第一排液阀V3、设于第一透析液贮藏通道306上的第一贮藏阀V1,则来自上述透析液调液装置11的配液管道202的配制好的透析液,经由第二透析液贮藏通道316进入第二腔 室311的第二透析液区域313内;在此过程中,同时地压迫第二隔壁312向第二废液区域314一侧移动,使第二腔室311的第二废液区域314内的、在上个工作循环中已贮藏的、使用过的透析液,经由第二废液排液通道318排出到后述的透析液排出装置6;而第一腔室301中,来自透析液驱动装置4的透析液回液部分(后述透析液归还部)的使用过的透析液,经由第一废液回收通道307进入到第一腔室301的第一废液区域304中;在此过程中,同时地压迫第一隔壁302,向第一透析液区域303一侧移动,使第一透析液区域303当中的、在上个工作循环中已贮藏的、配制好的透析液,经由第一透析液送液通道305进入透析液驱动装置4的透析液送液部分(后述透析液给液部)。在此步骤中,由于两个腔室的容积相等,进入到第二腔室311的第二透析液区域313的配制好的透析液的量、从第一腔室301的第一透析液区域303供给到透析器的配制好的透析液的量、从第二腔室311的第二废液区域314排出到系统外的使用完的透析液的量、以及由第一腔室301的第一废液区域304回收的来自透析器8的使用后的透析液的量均相等。从而达到了收支平衡的效果。此处特别要说明的是,此步骤结束后,第二隔壁312从第二腔室311的最左端(第二透析液区域313端)移动到最右端(第二废液区域314端);第一隔壁302从第一腔室301的最左端(第一废液区域304端)移动到最右端(第一透析液区域303端)。这样,也可以保证第二腔室311和第一腔室301的进液量和出液量相等,均为第二腔室311(第一腔室301)的容积。 

上述步骤(2)中,打开设于第二透析液送液通道315上的第二送液阀V7、设于第二废液回收通道317上的第二回收阀V5、设于第一废液排液通道308上的第一排液阀V3、以及设于第一透析液贮藏通道306上的第一贮藏阀V1;且关闭设于第二 透析液贮藏通道316上的第二贮藏阀V8、设于第二废液排液通道318上的第二排液阀V6、设于第一废液回收通道307上的第一回收阀V4、以及设于第一透析液送液通道305上的第一送液阀V2,则来自上述透析液调液装置11的配液管道202的配制好的透析液,经由第一透析液贮藏通道306进入第一腔室301的第一透析液区域303内;在此过程中,同时地压迫第一隔壁302向第一废液区域304一侧移动,使第一腔室301的第一废液区域304内的、在上个步骤中已贮藏的、使用过的透析液,经由第一废液排液通道308排出到后述的透析液排出装置6;而第二腔室311中,来自透析液驱动装置4的透析液回液部分(后述透析液归还部)的使用过的透析液,经由第二废液回收通道317进入到第二腔室311的第二废液区域314中;在此过程中,同时地压迫第二隔壁312向第二透析液区域313一侧移动,使第二透析液区域313中的、在上个步骤中已贮藏的、配制好的透析液,经由第二透析液送液通道315进入透析液驱动装置4的透析液送液部分(后述透析液给液部)。 

在此步骤中,进入到第一腔室301的第一透析液区域303的配制好的透析液的量、从第二腔室311的第二透析液区域313供给到透析器的配制好的透析液的量、从第一腔室301的第一废液区域304排出到系统外的使用完的透析液的量、以及由第二腔室311的第二废液区域314回收的来自透析器8的使用后的透析液的量均相等。从而达到了收支平衡的效果。此处特别要说明的是,此步骤结束后,第一隔壁302从第一腔室301的最右端(第一透析液区域303端)移动到最左端(第一废液区域304端),而第二隔壁312从第二腔室311的最右端(第二废液区域314端)移动到最左端(第二透析液区域313端)。这样,可以保证第二腔室311和第一腔室301的进液量和出液量相等,均为 第二腔室311(第一腔室301)的容积。 

更加详细地说,在步骤(1)中,第二腔室311实现如下功能:即左侧的第二透析液区域313贮藏来自透析液调液装置11的配制好的透析液,右侧的第二废液区域314将已贮藏的使用过的透析液排出到后述的透析液排出装置6,从而排出到系统之外;第一腔室301实现如下功能:即左侧的第一废液区域304回收来自透析器8的使用过的透析液,右侧的第一透析液区域303将配制好的透析液送入透析器8内。而在步骤(2)中,与上述步骤相反地,第二腔室311实现如下功能,即右侧的第二废液区域314回收来自透析器8的使用过的透析液,左侧的第二透析液区域313将配制好的透析液送入透析器8内;第一腔室301实现如下功能:即右侧的第一透析液区域303贮藏来自透析液调液装置11的配制好的透析液;左侧的第一废液区域304将已贮藏的使用过的透析液排出到后述的回收处理装置6,从而排出到系统之外。只要反复交替不断地进行以上步骤(1)、步骤(2),则第一腔室301和第二腔室311就可不断交替功能,即可持续不断地进行配制好的透析液的贮藏、送液,使用过的透析液的回收、排液操作。 

对于患者来说,保证流入透析器中的配制好的透析液和流出透析器的使用过的透析液的收支平衡是非常重要的,本实施例中,正由于每个循环过程,送入到透析器和从透析器取出的透析液的量都是一定的(即为第一腔室301或第二腔室311的容积),因而能够严格地保证透析液供给上的平衡。 

在本实施例的方法中,要保证第二送液阀V7、第二回收阀V5、第一排液阀V3、以及第一贮藏阀V1同时开关。保证第二贮藏阀V8、第二排液阀V6、第一回收阀V4、第一送液阀V2的同时开关。此外,在透析液贮藏装置3和透析器8之间,还设有 透析液驱动装置4作为中继部分,在本透析液贮藏装置3的介绍中,方便起见,省略了对该透析液驱动装置4模块的介绍。另外,由于透析液的配制过程和方法,即第一原液A+第二原液B+水的配制过程在透析液调液装置11中已经进行了详细介绍,此处不再赘述。但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在配液管道202中的、由透析液调液装置11配制好的透析液,会经过透析液贮藏通道310而流入到透析液贮藏装置3的相应区域中(第一透析液区域303或第二透析液区域313中)。另外,上述实施例中,是以设置两个腔室为例来进行说明的。当腔室的数量为多个(≥2个)时,可以在一个工作过程中,使第一腔室组的其中的一个腔室为透析器提供配制好的透析液以及回收废液,第二腔室组的任意一个腔室负责将回收的废液排出,以及贮藏来自透析液调液装置11的配制好的透析液。而在下一个工作过程中使上个工作过程中用于为透析器提供配制好的透析液以及回收废液的第一腔室组的该腔室作为如下功能的腔室使用:即,将回收的废液排出,以及贮藏来自透析液调液装置11的配制好的透析液。如此一来,当使用多个腔室时,对各腔室的控制方式只要满足以下条件即可:即在相邻的两个工作过程中,在相对靠前的工作过程中用于和透析器发生液体交换的第一腔室组的腔室在相对靠后的工作过程中用于和透析液排液装置以及透析液调液装置发生液体交换。 

此外,当腔室的数量为多个(≥2个)时,也可以以如下方式对腔室进行控制:即,在一个工作过程中,使得第一腔室组中的至少一个腔室(例如为2个)同时为透析器提供配制好的透析液以及回收废液,与此同时,使得第二腔室组中的至少一个腔室(例如为3个)同时将回收的废液排出,以及贮藏来自透析液调液装置11的配制好的透析液。即,上述第一腔室组 和第二腔室组内的参与工作的腔室的个数可以为任意。只要满足第一腔室组的参与工作过程的腔室的有效容积的总和(上述2个腔室容积的总和)与第二腔室组的参与工作过程的腔室的有效容积的总和(上述3个腔室容积的总和)相等即可。 

此外,设于透析液送液通道309上的流量调整阀322和流动传感器324以如下方式进行协调工作,即当流动传感器324监测到透析液送液通道309内的透析液流动时间比预定时间短时,则流量调整阀322的阀的开度减小,从而使透析液流动时间变长。同理,如果透析液流动时间比预定时间长时,则流量调整阀322的阀的开度增大,从而使透析液流动时间变短。 

另外,设于透析液送液通道309上的流量调整阀322主要用于控制透析液的流量,但是实际工作过程中,往往在流量调整阀322的入口和出口之间存在压差,此压差的变动会导致流量调整的效果大打折扣,甚至无法使透析液的流量稳定在规定的流量值,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通常要在透析液送液通道309和废液回收通道319之间设有用于调节施加到流量调整阀322两端的液体压力的定流量阀323。图5为定流量阀的工作原理简图。这里为了方便起见,仅以连接一个第一腔室301,并省略透析液驱动装置4为例来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所采用的定流量阀323包括左壳体331、右壳体332、可动隔壁333以及支架329,其中,左壳体331和右壳体332装配后,内部形成有液体容置腔,上述可动隔壁333设置于上述容置腔内,且在外力作用下可在容置腔内左右移动。此外,上述可动隔壁333还将上述容置腔分为不相通的回收腔室334(由左壳体331和可动隔壁333形成)和送液腔室335(由右壳体332和可动隔壁333形成,且内部设有弹簧330)。此外,在左壳体331上还设有与回收腔室334液体相通的 废液入口336、废液出口337。在右壳体332上还设有与送液腔室335液体相通的透析液入口338、透析液出口339。其中,废液入口336、废液出口337分别与透析器出口8、第一腔室301的第一废液区域304连接;透析液入口338、透析液出口339分别与第一腔室301的第一透析液区域303、透析器8入口连接。其流量调整阀322连于透析液入口338和第一透析液区域303之间。 

具体的工作过程如下,即如果流量调整阀322入口端的压力P 1过大,出口端的压力P2较小时,则定流量阀323的回收腔室334内的压力变大,则推动可动隔壁333向送液腔室335一侧移动,当压力足够大时,可动隔壁333抵接至透析液出口339,即,将定流量阀323关闭。此时,第一隔壁302在废透析液的推力下,继续向第一透析液区域303移动,即持续不断地经由流量调整阀322,为透析液入口338供透析液,由于此时将定流量阀323关闭,所以,透析液聚集在流量调整阀322出口端和透析液入口338之间,因而流量调整阀322出口端的压力P2就会变大。同理,如果流量调整阀322入口端的压力P1过小,出口端的压力P2较大时,则定流量阀323的回收腔室334内的压力变小,则可动隔壁333向回收腔室334一侧移动,到一定程度时,可动隔壁离开透析液出口339,即,将定流量阀323打开。与关闭时的情况相比,没有出现透析液聚集的现象,所以,流量调整阀322出口端的压力P2就会变小。这样一来,每当流量调整阀322两端的压力差出现波动时,就会通过定流量阀323来进行调整,大大的增加了流量调整阀322的流量调整的可靠性。 

III、透析液驱动装置4 

如图6所示,是本实施例的透析液驱动装置4的系统流程图。透析液驱动装置4包括:与透析器8的一端连接的透析液给 液部401,其用于将透析液贮藏装置3供给的配制好的透析液供给到透析器8,以及与透析器8的另一端连接的透析液归还部402,其用于使透析器8使用过的透析液返回到透析液贮藏装置3。 

透析液归还部402按照从透析器8到透析液贮藏装置3的方向依次包括互相连接的液压检测器403、漏血检测器404、驱动泵405、循环槽406。且透析液归还部402还包括用于将驱动泵405排出的废透析液再供给至驱动泵405的驱动泵循环管道407,且该驱动泵循环管道407上还设有溢流阀408(动作压力为0.9kgf/cm2)。此外,透析液归还部402靠液压检测器403的一端和透析器8相连,靠循环槽406的一端与上述定流量阀323上的废液入口336相连接。此外需要说明的是,透析液驱动装置4仅在所述透析液归还部402具有作为透析液驱动装置4动力源的驱动泵405,因此不仅降低了设备成本和能耗,而且整个驱动装置结构也较为小型化。 

其中,液压检测器403用于监测透析液归还部402的管道内的液压是否正常。漏血检测器404通过对透析液归还部402的管道内的废透析液的透光度进行监测,从而判断废透析液中是否混入血液;具体而言,在流路中设置光电耦合器(图略),当发生漏血的情况时,光电耦合器的光接受量就会减少,并以此来判断漏血。此外,当漏血检测器404自身被污染的情况下,即使不发生漏血,也会使光耦的光接收量减少而发生误报警,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在透析前的试运行时(在未安装透析器8时),对漏血检测器404进行检测,优选具有在光接收量减少的情况下,发光元件的输出上升这种功能的漏血检测器404。此外,驱动泵405作为透析液驱动装置的动力源,不仅仅驱动从透析器8排出的使用过的透析液返回至第一腔室301的第一废液区 域304(或第二腔室311的第二废液区域314),由于第一废液区域304不断地被供给废液,同时推动第一隔壁302向第一透析液区域303移动,促使第一透析液区域303内的透析液排出,并经透析液送液通道309、透析液给液部401而供给至透析器,从而,整个驱动部分只需要一个驱动泵405即可实现驱动过程,这里驱动泵405优选为磁悬浮泵。这与以往必须使用两个泵的情况相比,降低了成本,也实现了小型化。而溢流阀408的设置是用来使得循环槽406的出口侧保持一定的压力,同时也可作为压力异常时的保护元件。此处,将该溢流阀408的动作压力设为0.9kgf/cm2,这与前面给液溢流阀110的设定压力1.1kgf/cm2相比略小。因为水供给装置1中的送液泵107下游侧的水的温度大约为(37℃~38℃),而驱动泵405下游侧的水的温度为35℃左右,因而压力也会相应降低,因此将溢流阀408的动作压力设为较低的0.9kgf/cm2。 

下面来介绍透析液给液部401。透析液给液部401按照从透析器8到透析液贮藏装置3的方向包括依次连接的采样端口409、第一温度监测部件410(温度检测热敏电阻)和第二温度监测部件411(温度补正热敏电阻)、用于监测透析液给液部401的管道内的透析液的浓度的浓度监测部件412(浓度监测电极)、以及用于使透析液(第一原液A+第二原液B+水)充分、均匀混合的混合槽413。透析液给液部401靠第一温度监测部件410的一端与透析器8连接,靠混合槽413的一端与上述定流量阀323上的透析液出口339相连接。 

此外,透析液驱动装置4还包括设于透析器旁的可拆卸的旁路连接器414,此处的旁路连接器414用于连通透析液给液部401和透析液归还部402上的靠透析器一端的两个端部。实际操作中,在透析液给液部401和透析液归还部402上的靠透析器8 一端的两个端部上均设有采样端口409,因而,当需要连入旁路连接器414时,只需要使得其两端部与该两个采样端口409连接即可。当然,此旁路连接器414在正常透析过程中不会连接到通路中,一般在透析前的准备阶段,或后述的清洗阶段时才会使用。 

另外,在上述的透析液给液部401设有两个温度部件:第一温度监测部件410(温度检测热敏电阻)和第二温度监测部件411(温度补正热敏电阻),一方面是为了相互对比,当一方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发现并进行维护。另一方面,上述的第一温度监测部件410还和透析液调液装置11中设有的温度控制热敏电阻协调动作。具体而言,监测温度控制热敏电阻105和第一温度监测部件410的温度差,当该差值较大时,可认为透析液的温度没有达到规定要求,控制加热器104对水源进行加热,以此来提高透析液的温度。 

在上述对透析液贮藏装置3进行介绍时,将除水泵321、定流量阀323、流动传感器324,以及流量调整阀322划归为透析液贮藏装置3的范围内。实际上,上述四个元件作为流量调整的部件也可以划归为透析液驱动装置4的范围内。另外,混合槽413不仅可以设置于定流量阀323和浓度监测部件412之间,也可以选择设置于透析液送液通道309(图略)上,从而使得从透析液区域流出的配制好的透析液能够马上实现更均匀地混合。 

接下来,结合上述透析液贮藏装置3,对整个透析液驱动装置4的工作过程进行说明(对于定流量阀323的控制过程已经详细介绍过,故此处不再赘述)。首先,使驱动泵405运转作为驱动力,则来自透析液贮藏装置3的透析液经过混合槽413的充分搅拌、均匀混合之后,进入流动传感器324以及流量调整阀 322,对应透析液的流动时间,对其流量进行调整。之后,通过定流量阀323对流量进行了进一步地调整之后,依次进入浓度监测部件412、第二温度监测部件411、第一温度监测部件410、以及采样端口409之后,进入到透析器8的入口。进入到透析器8内的透析液与患者的血液进行充分的作用、透析之后,从透析器8的出口经采样端口409、液压检测器403、漏血检测器404、驱动泵405后,经由定流量阀323,进入腔室的废液区域(第一腔室301的第一废液区域304或第二腔室311的第二废液区域314)内。即构成一个完整的循环,而具体的进入透析器8的配制好的透析液的量和从透析器8返回的使用过的透析液的量通过透析液贮藏装置3来保证收支的平衡。 

此外,在准备阶段或者对透析装置进行洗净时,透析液给液部401和透析液归还部402的靠近透析器的端部连接到旁路连接器414的两端,起到使整个系统构成通路的作用。 

另外,本透析液驱动装置的结构也不限于此,例如,上述各元件的连接顺序也可以根据需要为任意;液压检测器403也可以设置于透析液给液部401上。当认为透析液驱动装置4包含定流量阀323时,可以认为定流量阀323设于透析液给液部401和透析液归还部402之间,并用于调节施加到透析液给液部401和透析液归还部402的管道内的液体压力。而透析液给液部401内包括用于监测透析液给液部管道内温度的温度监测部件,即不限于两个温度监测部件,也可以为一个、三个甚至多个。 

IV、透析液清洗装置5 

本实施例的透析液清洗装置5包括:至少一个清洗液提供部,以及通过管道一端与该清洗液提供部连接、一端与透析装置的清洗端接口连接的清洗套,该清洗套内收纳有该清洗端接口。该清洗液提供部包括清洗液提供容器和与该清洗液提供容 器连接的阀,当该清洗液提供部为多个,每个该清洗液提供部的阀均有一端与其它清洗液提供部的阀的相应端相互连接后,与该清洗套的该清洗液入口连接。该清洗套的清洗液入口设于下端处或中部。 

而清洗液提供部的个数、清洗液的种类、清洗套的个数不限,(由清洗端接口的设置情况决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选取,这里以选取两种清洗液:药液和酸液,选择两个清洗套为例来进行说明,图7所示为透析液清洗装置5的系统流程图。如图7所示,上述的清洗液提供部包括:容置有药液的第一清洗液提供容器501和与其连接的阀V20-1、阀V18;容置有酸液的第二清洗液提供容器511和与其连接的阀V20-2、阀V19;清洗套包括第一原液A清洗套502、第二原液B清洗套512;在第一原液A清洗套502的中部或下部(图略)还设有第一清洗液入口503,在第二原液B清洗套512的中部或下部(图略)还设有第二清洗液入口513。上述各元件的连接关系如下:即阀V18和V19的远离清洗液提供容器的一端相互连接后,与第一清洗液入口503和第二清洗液入口513连接。 

这里,清洗端接口为在透析装置的透析液调液装置11上设有的原液吸取部,且各原液吸取部具有能够与上述清洗套相匹配的尺寸。清洗液驱动部件作为用于将清洗液提供容器内的清洗液经由清洗套吸入到清洗端接口的部件,可以采用透析液调液装置11中的原液泵201′(活塞泵201)。接下来介绍透析液清洗装置5清洗整个透析装置的情况(由于透析装置的其它各部分在上面都已经做了详细介绍和图示,因而,这里仅以包含了透析液制作部件2和透析液清洗装置5的图7为例进行说明)。如图7所示,在前述关于透析液制作部件2的介绍中,以采用两种原液:第一原液A和第二原液B,并设有两个原液吸取部:第 一原液A吸取部212和第二原液B吸取部222为例来进行说明的,并且以活塞泵201作为吸取各种原液的驱动源。当本实施例的透析液清洗装置5用来清洗透析装置时,将第一原液A吸取部212和第二原液B吸取部222分别置于第一原液A清洗套502、第二原液B清洗套512当中,这样,具体操作过程中,只要打开清洗液提供部上的相应的阀,使得活塞泵201动作,就可以将清洗液从清洗液提供容器经由清洗套、原液吸取部、原液吸取通道进入配液管道202。以透析液调液装置11作为入口,利用原透析液的循环管路流遍整个透析装置内部,以达到很好的清洗效果。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透析液清洗装置5的结构并不限于此,还可以为其它。例如:清洗套的个数是根据清洗端接口的个数相对应的。而当清洗液提供部个数为一个时,可以直接包括清洗液提供容器,而不一定要包括阀;当清洗液提供部为多个时,各清洗液提供部的阀的远离清洗液提供容器的端部也可以不相连接,而是分别通过单独的管道同清洗套的清洗液入口之间进行连接。此外,清洗端接口不限于原液吸取部,也可以是配液管道上设有的接头等。而且清洗端接口不仅可以设于透析液调液装置,也可以设于透析装置的其它部分,例如透析液贮藏装置3、透析液驱动装置4等位置。同时,本实施例是以透析液调液装置11中的原液泵201′作为透析液清洗装置5的驱动源的(即以透析液调液装置11的吸取透析液原液的原液泵201′作为该透析液清洗装置5的清洗液驱动部件),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也可以使得透析液清洗装置5内设有独立的驱动源(例如活塞泵或其它种类的驱动泵等),这样可以大大增加其通用性,并不仅限于特定的透析装置使用,甚至可以用作非透析装置的清洗用装置。此外,还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在透析液清洗装置 5的特定位置设置过滤器,例如,可分别在阀V20-1和第一清洗液提供容器501之间、在阀V20-2和第二清洗液提供容器511之间、以及在阀V18和清洗套的清洗液入口之间连接过滤器。 

此外,如图7所示,将阀V20-1设为可以同时开通三个方向(第一方向、第二方向、第三方向)的阀,则使第一方向端口与阀V18连接,使第二方向端口与第一清洗液提供容器501连接,并且,当上述两个方向导通时,称为阀V20-1的第一导通状态。使阀V20-1的第三方向端口通过单向阀504连通排液管道506,而当第一方向和第三方向端口导通时,称为阀V20-1的第二导通状态。同理将阀V20-2设为可以同时开通三个方向(第四方向、第五方向、第六方向)的阀,则使第四方向端口与阀V19连接,使第五方向端口与第二清洗液提供容器511连接,并且,当上述两个方向导通时,称为阀V20-2的第一导通状态。使阀V20-2的第六方向端口通过单向阀505连通排液管道507,而当第四方向和第六方向端口导通时,称为阀V20-2的第二导通状态。 

还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当透析液清洗装置5对整个透析装置进行清洗时,设于透析液调液装置11的送液泵107将外部供给的水加压、并将该加压的水和清洗液的混合液送至透析液贮藏装置3,而设于透析液驱动装置4的驱动泵405将由透析液贮藏装置3供给的水和清洗液的混合液送至透析液驱动装置4内部,从而在整个透析装置内部形成液体流路。 

此外,由于本实施例的透析装置采用了上述的透析液清洗装置5,因此上述的关于透析液清洗装置5的所有的实施方式,包括各种变形也都适用于本透析装置。 

下面,对透析装置的具体清洗方法进行说明。 

即,本实施例的透析液清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阶段:用旁路连接器代替透析器而与透析液驱动装置4连接,将各原液吸取部放入清洗套内。 

具体而言,在关闭各阀V10、V11、V12、V26、V18、V20-1、V19、V20-2的状态下,将第一原液A吸取部212和第二原液B吸取部222分别从第一原液A容器210和第二原液B容器220中取出,并分别放置于第一原液A清洗套502和第二原液B清洗套512之内。由于清洗过程中,将第一原液A吸取部212整体浸泡于第一原液A清洗套502内部的清洗液当中,因而可以保证第一原液A吸取部212的内部外部均被清洁,从而达到良好的清洁效果。而第二原液B吸取部222的情况也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2)将第一清洗液(以下也称药液)从第一清洗液提供容器501吸取到透析装置内。 

具体而言,打开阀V11、V18、V20-1(处于第一导通状态),关闭阀V10、V12、V26、V19、V20-2,将活塞泵201的活塞向下拉取规定量,则第一清洗液提供容器501内的药液通过如下通道被吸取至透析装置内:即依次经过过滤器、阀V20-1、阀V18、过滤器后,经过第一原液A清洗套502中部的第一清洗液入口503进入第一原液A清洗套502,对第一原液A吸取部212内外部进行充分清洗后,再通过第一原液A过滤器213、阀V11、进入透析装置的配液管道202,在送液泵107和驱动泵405的共同作用下在整个透析装置内循环。(或者如果此步骤中打开的是阀V12,V18、V20-1(处于第一导通状态),则药液在依次经过过滤器、阀V20-1、阀V18、过滤器后,经过第二原液B清洗套512中部的第二清洗液入口513进入第二原液B清洗套512内部,对第二原液B吸取部222内外部进行充分清洗后,再通过第二原液B过滤器223、阀V12、进入透析装置的配液管道202,在送液泵107和驱动泵405的共同作用下在整个透析装置内循 环。)这样,可以使第一清洗液提供容器501内的药液流经第一原液A吸取通道211(或第二原液B吸取通道221)而进入透析装置,也可以对第一原液A吸取通道211(或第二原液B吸取通道221)进行清洗。 

(3)使透析装置中的水流通,稀释药液,并使稀释后的药液对整个透析装置的内部进行清洗。 

具体而言,仅打开阀V10、V26,关闭阀V11、V12、V18、V20-1、V19、V20-2,使得上述送液泵107动作,从而使水在透析装置内部循环。此过程中,活塞泵201的活塞向上运动返回到规定的位置,从而为后续的工作过程做好准备。 

(4)使透析装置中的水继续流通,对透析装置内部进行清洗。快要结束时,将活塞泵201的活塞向下拉取到规定的位置,使得活塞泵201的上部的泵腔充满水。 

(5)使活塞泵201和阀V20-1之间的药液返回第一清洗液提供容器501。 

具体而言,打开阀V11、V18、V20-1(第一导通状态),关闭阀V10、V12、V26、V19、V20-2,并使活塞泵201的活塞向上运动规定量(该向上运动量所排出的水的体积与活塞泵201和阀V20-1之间的管道中的药液的体积相等),从而将活塞泵201和阀V20-1之间的药液压回到第一清洗液提供容器501内,这样可以防止药液污染到后续的透析装置运转过程中的透析液。 

(6)将位于活塞泵201和阀V20-1之间的管路空间用水完全替换。具体而言,使阀V11、V18继续保持开通状态,使阀V20-1处于第二导通状态,关闭阀V10、V12、V26、V19、V20-2,并使活塞泵201的活塞向上运动要求量(以该向上运动所排出的水能够完全将活塞泵201和阀V20-1之间的管路冲洗干净为 佳),从而水经由阀V20-1的第一方向和第三方向,经由单向阀504进入排液管道506,即,将活塞泵201和阀V20-1之间的管路完全用水置换,这样可以对管道中或阀V20-1中残留的药液进行充分清洗,也可以防止药液污染到后续的透析装置运转过程中的透析液原液。 

至此,已经完成了以药液对整个透析装置的清洗。接下来将说明以酸液对透析装置进行清洗的过程。此过程和上述过程类似: 

(7)将第二清洗液(以下也称酸液)从第二清洗液提供容器511吸取到透析装置内。 

具体而言,打开阀V12、V19、V20-2(处于第一导通状态),关闭阀V10、V11、V26、V18、V20-1,将活塞泵201的活塞向下拉取规定量,则第二清洗液提供容器511内的酸液通过如下通道被吸取至透析装置内:即依次经过过滤器、阀V20-2、阀V19、过滤器后,经过第二原液B清洗套512中部的第二清洗液入口513进入第二原液B清洗套512内部,对第二原液B吸取部222内外部进行充分清洗后,再通过第二原液B过滤器223、阀V12、进入透析装置的配液管道202,在送液泵107和驱动泵405的共同作用下在整个透析装置内循环。(或者如果在此步骤中,打开阀V11、V19、V20-2(处于第一导通状态),那么酸液在依次经过过滤器、阀V20-2、阀V19、过滤器后,就会经过第一原液A清洗套502中部的第一清洗液入口503进入第一原液A清洗套502,对第一原液A吸取部212内外部进行充分清洗后,再通过第一原液A过滤器213、阀V11、进入透析装置的配液管道202,在送液泵107和驱动泵405的共同作用下在整个透析装置内循环。)这样,可以使第二清洗液提供容器511内的酸液流经第二原液B吸取通道221(或第一原液A吸取通道211)而进入 透析装置,可以实现对第二原液B吸取通道221(或第一原液A吸取通道211)的清洗。 

(8)使透析装置中的水流通,稀释酸液,并使稀释后的酸液对整个透析装置的内部进行清洗。 

具体而言,仅打开阀V10和V26,关闭阀V11、V12、V18、V20-1、V19、V20-2,使得上述送液泵107动作,从而使水在透析装置内部循环。此过程中,活塞泵201的活塞向上运动返回到规定的位置,从而为后续的工作过程做好准备。 

(9)使透析装置中的水继续流通,对透析装置内部进行清洗。快要结束时,将活塞泵201的活塞向下拉取到规定的位置,使得活塞泵201的上部的泵腔充满水。 

(10)使活塞泵201和阀V20-2之间的酸液返回第二清洗液提供容器511。 

具体而言,打开阀V12、V19、V20-2(第一导通状态),关闭阀V10、V11、V26、V18、V20-1,并将活塞泵201的活塞向上运动规定量(该向上运动所排出的水的体积与活塞泵201和阀V20-2之间的管道中的酸液的体积相等),从而将活塞泵201和阀V20-2之间的酸液压回到第二清洗液提供容器511内,这样可以防止酸液污染到后续的透析装置运转过程中的透析液。 

(11)将位于活塞泵201和阀V20-2之间的管路空间用水完全替换。具体而言,使阀V12、V19继续保持开通状态,使阀V20-2处于第二导通状态,关闭阀V10、V11、V26、V18、V20-1,并使活塞泵201的活塞向上运动要求量(以该向上运动所排出的水能够完全将活塞泵201和阀V20-2之间的管路冲洗干净为佳),从而水经由阀V20-2的第四方向和第六方向,经由单向阀505进入排液管道507,即,将活塞泵201和阀V20-2之间的管 路完全用水置换,这样可以对管道中或阀V20-2中残留的酸液进行充分清洗,也可以防止酸液污染到后续的透析装置运转过程中的透析液原液。 

(12)最后使用前述的加热器104将水加热到高于通常透析时的温度(例如优选90℃以上),来对整个透析装置内部进行清洗。具体而言,关闭阀V11和V12,使热水依次进入透析液调液装置11、透析液贮藏装置3、透析液驱动装置4(通过旁路连接器414来形成通路)、再进入后述的透析液回收装置6,从而达到清洗整个透析装置系统的目的。 

当然,本发明的关于先进行药液支路的清洗还是先进行酸液支路的清洗,其顺序也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自由选择。 

V、透析液排出装置6 

如图8所示为透析装置的整体系统流程图。 

透析液排出部6用于将使用过的透析液排出到系统之外。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透析液排出部6具有与透析液贮藏装置3的废液排液通道相连的排液管道601,且该排液管道601经过前述换热器103,作为进入到水供给装置1的冷水的热交换源。 

接下来,参照图8,对整个透析装置的工作过程进行描述。 

A、首先是准备阶段,将旁路连接器414连接至透析液给液部401和透析液归还部402上的靠透析器8一端的两个端部上,将整个系统形成一个液体通路。 

B、然后启动透析液调液装置11的水供给部件1,使整个系统的液体通路内充满水,尽可能地除去管道内的空气。 

具体而言,从外部供给的经过净化或者较为清洁的水进入第一管道111后,经过给液过滤器101进行净化过滤、将杂质或异物去除之后,进入减压阀102对其进行减压,经减压后的水再由换热器103进行预热,达到一定的温度之后,进入加热器 104进行进一步的加热升温,此后,经由节流管道106使水中溶解的空气膨胀,聚集成为较大的气泡,再经过送液泵107进行加压之后,在脱气槽108内使得水中含有的气体被放出,即得到具有规定温度的、较为洁净的水。该水分为两路,一路流入循环管道109,再经给液溢流阀110后,与来自换热器103的水汇合,再次被加热器104加热,此处形成了一个局部的循环过程以随时满足系统中的用水需求;另外一路经透析液制作装置2的配液管道202,进入透析液贮藏装置3、然后经透析液驱动装置4,再返回到透析液贮藏装置3,经与透析液贮藏装置3连接的透析液排出装置6排出系统。 

此阶段完成后,即可将旁路连接器414拿下,而将透析液给液部401和透析液归还部402上的靠透析器一端的两个端部分别与透析器的入口和出口连接。准备开始透析过程。 

C、由透析液调液装置11的透析液制作部件2配制透析液。 

具体而言,经过水供给部件1处理过的有一定温度的、洁净的水经过流量调整节流管道209进行流量调整后,经过阀V10进入到活塞泵201内。具体配制透析液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该第一配液管道205、第二配液管道206、第三配液管道207都注满水,也就是使得整个配液管道202充满水。 

(2)将规定量的第一原液A和第二原液B分别吸入到第一配液管道205内和第二配液管道206内。 

(3)经过上述步骤(2)之后,第一原液A和第二原液B分别被吸取到第一配液管道205以及第二配液管道206内,并被配液管道202中原来存有的水进行一定程度地稀释,然后继续进行最后一个步骤:对该第一配液管道205、第二配液管道206、第三配液管道207供给水,使得第一配液管道205内所吸取的第一原液A、第二配液管道206内所吸取的第二原液B和水供给到 透析液贮藏装置3中。 

D、由透析液贮藏装置3协调透析液调液装置11、透析液驱动装置4、透析液排出装置6对配制好的透析液和使用过的透析液进行调配。 

具体而言,上述操作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使第一腔室301的第一废液区域304回收使用过的透析液,使第一腔室301的第一透析液区域303内的配制好的透析液送至透析器8;使第二腔室311的第二透析液区域313贮藏配制好的透析液,使第二腔室311的第二废液区域314内的使用过的透析液排出。 

具体而言,上述步骤(1)中,启动设于透析液驱动装置4上的驱动泵405,作为驱动源使系统处于正常运作时,打开设于第二透析液贮藏通道316上的第二贮藏阀V8、设于第二废液排液通道318上的第二排液阀V6、设于第一废液回收通道307上的第一回收阀V4、设于第一透析液送液通道305上的第一送液阀V2,且关闭其它四个阀。则第一腔室301和第二腔室311协同动作。 

先来说明第一腔室301的工作过程。即来自透析器8的使用过的透析液从透析器8的出口经采样端口409、液压检测器403、漏血检测器404、驱动泵405后,经由定流量阀323、第一废液回收通道307而进入到第一腔室301的第一废液区域304中;在此过程中,同时地压迫第一隔壁302,向第一透析液区域303一侧移动,使第一透析液区域303当中的、在上个工作循环中已贮藏的、配制好的透析液,经由第一透析液送液通道305进入混合槽413,经过混合槽413的充分搅拌、均匀混合之后,进入流动传感器324以及流量调整阀322,对应透析液的流动时间,对其流量进行调整。之后,通过定流量阀323对流量进行 了进一步地调整之后,依次进入浓度监测部件412、第二温度监测部件411、第一温度监测部件410、以及采样端口409之后,进入到透析器8的入口。 

与此同时地,第二腔室311进行如下工作过程:即来自上述透析液调液装置11的配液管道202的配制好的透析液,经由第二透析液贮藏通道316进入第二腔室311的第二透析液区域313内;在此过程中,同时地压迫第二隔壁312向第二废液区域314一侧移动,使第二腔室311的第二废液区域314内的、在上个工作循环中已贮藏的、使用过的透析液,经由第二废液排液通道318排出到透析液排出装置6的排液管道601内。 

(2)使第二腔室311的第二废液区域314回收使用过的透析液,使第二腔室311的第二透析液区域313内的配制好的透析液送至透析器8;使第一腔室301的第一透析液区域303贮藏配制好的透析液,使第一腔室301的第一废液区域304内的使用过的透析液排出。 

上述步骤(2)中,打开设于第二透析液送液通道315上的第二送液阀V7、设于第二废液回收通道317上的第二回收阀V5、设于第一废液排液通道308上的第一排液阀V3、设于第一透析液贮藏通道306上的第一贮藏阀V1,且关闭其它四个阀,则第一腔室301和第二腔室311协同动作。 

先来说明第二腔室311的工作过程。即来自透析器8的使用过的透析液从透析器8的出口经采样端口409、液压检测器403、漏血检测器404、驱动泵405后,经由定流量阀323、第二废液回收通道317进入到第二腔室311的第二废液区域314中;在此过程中,同时地压迫第二隔壁312向第二透析液区域313一侧移动,使第二透析液区域313中的、在上个步骤中已贮藏的、配制好的透析液,经由第二透析液送液通道315进入混合槽413, 经过混合槽413的充分搅拌、均匀混合之后,进入流动传感器324以及流量调整阀322,对应透析液的流动时间,对其流量进行调整。之后,通过定流量阀323对流量进行了进一步地调整之后,依次进入浓度监测部件412、第二温度监测部件411、第一温度监测部件410、以及采样端口409之后,进入到透析器8的入口。 

与此同时地,第一腔室301进行如下工作过程:即来自上述透析液调液装置11的配液管道202的配制好的透析液,经由第一透析液贮藏通道306进入第一腔室301的第一透析液区域303内;在此过程中,同时地压迫第一隔壁302向第一废液区域304一侧移动,使第一腔室301的第一废液区域304内的、在上个步骤中已贮藏的、使用过的透析液,经由第一废液排液通道308排出到透析液排出装置6的排液管道601内。 

在上述的调配步骤中,要保证第二送液阀V7、第二回收阀V5、第一排液阀V3、以及第一贮藏阀V1同时开关。保证第二贮藏阀V8、第二排液阀V6、第一回收阀V4、第一送液阀V2的同时开关。这样在整个透析治疗的过程中,反复交替进行上述两步骤,从而源源不断地进行透析液的调配。只要重复不断地进行以上步骤(1)、步骤(2),则第一腔室301和第二腔室311就可不断地交替功能,即可持续不断地进行配制好的透析液的贮藏、送液,使用过的透析液的回收、排液操作。 

综上所述,只需要透析液调液装置11持续不断地配制具有一定浓度的透析液,并提供给透析液贮藏装置3,透析液贮藏装置3协调透析液调液装置11、透析液排出装置6、透析液驱动装置4共同动作,即可严格地保证进入透析器的配制好的透析液、以及从透析器中返回的废透析液量的收支平衡。当然,在需要时,也可以启动设于在废液排液通道320和废液回收通道 319之间(驱动泵出口405和排液管道601之间)的除水泵321,以用于除去人体内本应当作为尿液而排除的水分。 

而透析液清洗装置5用于在透析治疗进行前或进行后,对整个透析装置内部进行清洗。具体清洗工作过程,可参考本说明书中第IV部分的描述。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