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改善类风湿关节炎关节肿痛的中药组合物

改善类风湿关节炎关节肿痛的中药组合物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类风湿关节炎关节肿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是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的:两面针、南五味子、五加皮、宽筋藤、威灵仙、四方藤、大血藤、络石藤。适用于因风、寒、湿、痰浊、瘀血痹阻经络,所致关节肿痛。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所含的有效成分是由下述原料制成:两面针、南五味子、五加皮、宽筋藤、威灵仙、四方藤、大血藤、络石藤。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在改善类风湿关节炎关节肿痛方面,疗效确切,效果优于现有技术。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40558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11-2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柳州市中医院;

    申请/专利号CN201310340795.6

  • 发明设计人 李拥军;

    申请日2013-08-07

  • 分类号A61K36/87;A61P19/02;A61P29/00;

  • 代理机构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卢宏

  • 地址 545001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解放北路32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0:12:2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7-24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61K36/87 授权公告日:20150128 终止日期:20190807 申请日:20130807

    专利权的终止

  • 2015-01-28

    授权

    授权

  • 2013-12-1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6/87 申请日:2013080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11-2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善类风湿关节炎关节肿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侵蚀性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本病以女性多发。男女患病比例约1:3。RA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30~50岁为发病的高峰。我国大陆地区的RA患病率约为0.2%-0.4%。本病表现为以双手和腕关节等小关节受累为主的对称性、持续性多关节炎。病理表现为关节滑膜的慢性炎症、血管翳形成,并出现关节的软骨和骨破坏,最终可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如果不经过正规治疗,约75%的患者在3年内出现残废。

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目的在于控制病情,改善关节功能和预后。

目前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仍以传统的非甾体抗炎药和改善病情抗风湿药为主,对难治性的类风湿关节炎使用小剂量的糖皮质激素。进入21世纪通过生物学基因工程生产的生物制剂的靶向性治疗应运而生,可治疗RA的生物制剂主要包括肿瘤坏死因子(TNF)-α拮抗剂、白细胞介素(IL)-l和IL-6拮抗剂、抗CD20单抗以及T细胞共刺激信号抑制剂等,但由于其费用昂贵,临床应用受到限制。此外尚有免疫净化、干细胞移植以及T细胞疫苗对RA的缓解可能有效,但仅适用于少数患者,仍需进一步临床观察。

在临床运用中,对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尽管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和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病情得到改善,但仍遗留部分关节反复肿痛的症状,长期不能完全缓解,且在长期服药的过程出现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如何缓解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反复关节肿痛,减少药物副作用成为了我们的一个研究目标。

由于西医治疗的不良反应较多,更多的患者偏向使用中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中国专利CN201210186089.6“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膏”公开了使用15味药材组成的配方,CN200510045203.3“一种万通筋骨胶囊”使用了25味药组成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配方。这些组方使用药味较多,而且有名贵药材,患者长期服用治疗费用很大。在“乌头汤加味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35例疗效观察”(发表于《四川中医》2006年第24卷第1期),公开了通过服用加味乌头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例观察。在“中药复方治疗动物实验性类风湿关节炎的用药频数分析”(发表于《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年3月第30卷第3期),通过对74个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复方的归类汇总,发现中医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比西医得到越来越多的肯定,在各类证型中,所用药物频数较多的药物非常相近。以74组复方中,自拟方占大多数。由于实际临床病例虽有寒热夹杂,大多数还是以偏寒或偏热为主,自拟方的治法选方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可能缺少可重复性。在目前使用的类风湿性关节炎中药组方中,大多配有具有小毒或毒性的药味,长期内服易造成毒性蓄积,伤及内腑,如果使用酒剂外涂,则容易挥发,疗效不持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善类风湿关节炎关节肿痛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改善类风湿关节炎关节肿痛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列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专利所述的改善类风湿关节炎关节肿痛的中药组合物,它是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的:

两面针70—30份、南五味子70—30份、五加皮50—10份、宽筋藤50—10份、威灵仙50—10份、四方藤50—10份、大血藤50—10份、络石藤50—10份;

优选地,是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的:

两面针60—40份、南五味子60—40份、五加皮40—20份、宽筋藤40—20份、威灵仙40—20份、四方藤40—20份、大血藤40—20份、络石藤40—20份;

更优选地,是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的:

两面针50份、南五味子50份、五加皮30份、宽筋藤30份、威灵仙30份、四方藤30份、大血藤30份、络石藤30份。

以下是本发明中药制剂的药材来源: 

两面针为芸香科植物两面针Zanthoxylum nitidum(Roxb.)DC.的干燥根。收载于《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第157页。

南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 Rehd. Et Wils.的干燥成熟果实。收载于《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第227页。

五加皮为五加科植物细柱五加 Acanthopanax gracilistylus W. W. Smith 的干燥根皮。收载于《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第61页。

宽筋藤为防己科青牛胆属植物中华青牛胆Tinospora sinensis (Lour.) Merr.有藤茎。收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藏药》第一册第87页。

威灵仙为毛茛科植物威灵仙 Clematis chinensis Osbeck、棉团铁线莲 Clematis hexapetala Pall. 或东北铁线莲 Clematis manshurica Rupr. 的干燥根及根茎。收载于《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第234页。

四方藤为双子叶植物药葡萄科植物四方藤的茎。收载于《中国药典》1977年版一部第158页。

大血藤为木通科植物大血藤 Sargentodoxa cuneata (Oliv.) Rehd. et wils. 的干燥藤茎。收载于《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第19页。

络石藤为夹竹桃科植物络石 Trachelospermum jasminoides (Lindl.) Lem. 的干燥带叶藤茎。收载于《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第252页。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是提供了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活性成分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如下:

方案一:取全部8味药材,浸渍提取3-4次,每次加入药材总重量2-4倍的50-90%乙醇浸渍12-60小时,倾取上清液,压榨药渣,合并三次上清液和压榨液,过滤,浓缩至相当于药材总重量4~6倍,即得活性成分。

方案二:取全部8味药材,加水提取2-3次,每次加水量相当于药材总重量的6-12倍,每次提取时间为1-3小时,合并三次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80℃下相对密度为1.10-1.30的浸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40-70%,静置12-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80℃时相对密度为1.10-1.25的浸膏,即得活性成分。

方案三:取全部8味药材,用40-80%乙醇回流提取2-3次,每次乙醇用量为药材总量的4-10倍,提取时间为1-4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60-80℃时相对密度为1.10-1.25的浸膏,即得活性成分。

方案四:取全部8味药材,加入相当于这8味药材总重量1~2倍的40%~60%的乙醇浸渍12~48小时,然后用40%~60%的乙醇以每分钟约占原料总重量0.2%~0.6%的速度进行渗漉,收集相当于这8味药材总重量5-10倍量的渗漉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相当于8味药材总重量的1~2倍,滤过,得到药液A;药液A即为活性成分。

方案五:取全部8味药材,加入相当于这8味药材总重量1~2倍的体积比浓度为50%~56%的乙醇浸渍24~36小时,然后用体积比浓度为50%~56%的乙醇以每分钟约占原料总重量0.3%~0.5%的速度进行渗漉,收集相当于这8味药材总重量5-10倍量的渗漉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相当于8味药材总重量的1~2倍,滤过,得到药液A;药液A即为活性成分。

本发明所述的改善类风湿关节炎关节肿痛的中药组合物,可以与医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配合,制成各种常用制剂。

例如,其可以通过下列方法之一制备为各种常见外用剂型:

方法1:酊剂

取两面针、南五味子、五加皮、宽筋藤、威灵仙、四方藤、大血藤、络石藤等8味药材,浸渍提取3-4次,每次加入药材总重量2-4倍的50-90%乙醇浸渍12-60小时,倾取上清液,压榨药渣,合并三次上清液和压榨液,过滤,浓缩至相当于药材总重量4~6倍,过滤,分装、密封,即得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酊剂。

方法2:软膏剂

取两面针、南五味子、五加皮、宽筋藤、威灵仙、四方藤、大血藤、络石藤等8味药材,加水提取2-3次,每次加水量相当于药材总重量的6-12倍,每次提取时间为1-3小时,合并三次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80℃下相对密度为1.10-1.30的浸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40-70%,静置12-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80℃时相对密度为1.10-1.25的浸膏,干燥,粉碎,与适量的水溶性基质配合,搅拌均匀,即得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软膏剂。

方法3:凝胶贴膏剂

取两面针、南五味子、五加皮、宽筋藤、威灵仙、四方藤、大血藤、络石藤等8味药材,用40-80%乙醇回流提取2-3次,每次乙醇用量为药材总量的4-10倍,提取时间为1-4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60-80℃时相对密度为1.10-1.25的浸膏;将浸膏与适量的亲水性基质混匀后,涂膏盖衬,切片,即得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凝胶贴膏剂。

方法4:洗剂

取两面针、南五味子、五加皮、宽筋藤、威灵仙、四方藤、大血藤、络石藤等8味药材,加入相当于这8味药材总重量1~2倍的40%~60%的乙醇浸渍12~48小时,然后用40%~60%的乙醇以每分钟约占原料总重量0.2%~0.6%的速度进行渗漉,收集相当于这8味药材总重量5-10倍量的渗漉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相当于8味药材总重量的1~2倍,滤过,得到药液A,药液A即为活性成分;在活性成分中加入甘油,制成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洗剂。

方法5:散剂

取两面针、南五味子、五加皮、宽筋藤、威灵仙、四方藤、大血藤、络石藤等8味药材,加水提取2-3次,每次加水量相当于药材总重量的8-12倍,每次提取时间为1-3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浓缩,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50-70%,静置12-48小时,滤去沉淀物,干燥,粉碎,即得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散剂。

类风湿关节炎属祖国医学“风湿痹病”范畴,古代医家多认为风寒湿热之邪是类风湿关节炎发生的外因,而气血不足、营卫失调是本病的重要内因。广西瑶族人民由于居处为深山老林,海拔高,气候寒冷潮湿,风湿痹痛为多发病、地方病,瑶医称之为“风敌病”(瑶名:buermgh kiex mun),对这类疾病的治疗,瑶医学总结了形式多样的外治疗法,内容丰富,疗效确切,使用直接,往往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本申请人在研究传统中草药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试验,从流传的瑶医药验方出发,将多种配方进行筛选,找到了对本病治疗效果好的几种药物而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所公开的中药组合物有效成分是由两面针、南五味子、五加皮、宽筋藤、威灵仙、四方藤、大血藤、络石藤等原料制备而成。方中两面针属于瑶药“五虎”之入山虎,能祛风解毒除湿,活血消肿止痛;宽筋藤、威灵仙分属于瑶药“九牛”里的青九牛、黑九牛有启关透窍,祛风除湿,舒经活络功能;大血藤、四方藤、南五味子分属于瑶药“十八钻”里的槟榔钻、四方钻和小钻具有穿经走脉,祛风活血、行气止痛之功;络石藤则属于“七十二风”里爬墙风具有祛风除湿,通经活络,散瘀止痛之效;五加皮,瑶名巴卡紧,有补益肝肾、消肿止痛。上方共奏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之功。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因风、寒、湿、痰浊、瘀血痹阻经络,所致关节肿痛有显著疗效,能迅速缓解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肿痛,减少内服药物用量,避免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还可以使用常规的方法,制成乳剂、贴剂、涂剂、喷雾剂、搽剂等。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改善类风湿关节炎关节肿痛的中药组合物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对因风、寒、湿、痰浊、瘀血痹阻经络,所致关节炎及关节肿痛有显著疗效,对多年旧患亦有同样显著的疗效。

2、使用化学药品治疗无效或疗效不显著,症状未消失或消失不完全的类风湿关节炎关节肿痛患者使用本发明治疗后,可迅速关节肿痛,减轻患者的痛苦。

3、本发明的外用制剂能迅速缓解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肿痛,减少内服药物用量,避免胃肠道反应降低药效,以及导致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根据本发明的实质对本发明进行的简单改进都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除非另有说明,本发明中的乙醇量的百分数是体积百分数,v/v表示溶液的体积比。

实施例1:酊剂的制备

取两面针50g、南五味子50g、五加皮30g、宽筋藤30g、威灵仙30g、四方藤30g、大血藤30g、络石藤30g,净选,打成粗粉,加入药材总重量2倍的80%乙醇浸渍48小时,倾取上清液,再加入药材总重量2倍的75%乙醇浸渍48小时,倾取上清液,再加入药材总重量2倍的70%乙醇浸渍24小时,倾取上清液,压榨药渣,合并三次上清液和压榨液,过滤,浓缩至相当于药材总重量6倍,过滤,分装、密封,即得。

实施例2:酊剂的制备

取两面针40g、南五味子60g、五加皮20g、宽筋藤40g、威灵仙40g、四方藤40g、大血藤10g、络石藤30g,净选,打成粗粉,加入药材总重量4倍的90%乙醇浸渍60小时,倾取上清液,再加入药材总重量3倍的70%乙醇浸渍48小时,倾取上清液,再加入药材总重量2倍的50%乙醇浸渍12小时,倾取上清液,压榨药渣,合并三次上清液和压榨液,过滤,浓缩至相当于药材总重量4倍,过滤,分装、密封,即得。

实施例3:酊剂的制备

取两面针30g、南五味子60g、五加皮40g、宽筋藤40g、威灵仙20g、四方藤30g、大血藤30g、络石藤20g,净选,打成粗粉,加入药材总重量4倍的90%乙醇浸渍54小时,倾取上清液,再加入药材总重量3倍的75%乙醇浸渍36小时,倾取上清液,再加入药材总重量2倍的60%乙醇浸渍12小时,倾取上清液,压榨药渣,合并三次上清液和压榨液,过滤,浓缩至相当于药材总重量5倍,过滤,分装、密封,即得。

实施例4:软膏剂的制备

取两面针60g、南五味子40g、五加皮40g、宽筋藤20g、威灵仙40g、四方藤20g、大血藤40g、络石藤20g,加水提取三次,每次加水量相当于药材总重量的10倍,第一次提取时间2小时,第二次提取时间1小时,第三次提取时间1小时,合并三次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80℃),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70%,静置12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80℃时相对密度为1.25的浸膏,干燥,粉碎,备用。取适量水溶性基质,水浴溶解后,再加入适量的渗透剂,搅拌均匀。将上述基质逐步加入到备用细粉中,搅拌均匀,凝成软膏状后灌封到软膏管中,即得。

实施例5:软膏剂的制备

取两面针55g、南五味子60g、五加皮40g、宽筋藤25g、威灵仙40g、四方藤35g、大血藤35g、络石藤35g,加水提取三次,每次加水量相当于药材总重量的6倍,第一次提取时间3小时,第二次提取时间2小时,第三次提取时间1小时,合并三次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80℃),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40%,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80℃时相对密度为1.10的浸膏,干燥,粉碎,备用。取适量水溶性基质,水浴溶解后,再加入适量的渗透剂,搅拌均匀。将上述基质逐步加入到备用细粉中,搅拌均匀,凝成软膏状后灌封到软膏管中,即得。

实施例6:凝胶贴膏剂的制备

取两面针30g、南五味子70g、五加皮10g、宽筋藤10g、威灵仙50g、四方藤50g、大血藤20g、络石藤40g,加80%乙醇回流提取三次,每次乙醇加入量为药材总量的4倍,提取时间分别为3小时、2小时、1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5的浸膏,即得活性成分。

活性成分加入适量黏合剂、保湿剂、填充剂等辅料,搅拌均匀,涂布于背衬材料上,即得本发明凝胶贴膏剂。

实施例7:凝胶贴膏剂的制备

取两面针65、南五味子65g、五加皮25g、宽筋藤25g、威灵仙30g、四方藤30g、大血藤15g、络石藤15g,加40%乙醇回流提取两次,每次乙醇加入量为药材总量的10倍,提取时间分别为4小时、3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80℃时相对密度为1.10的浸膏,即得活性成分。

活性成分加入适量黏合剂、保湿剂、填充剂等辅料,搅拌均匀,涂布于背衬材料上,即得本发明凝胶贴膏剂。

实施例8:凝胶贴膏剂的制备

取两面针55、南五味子55g、五加皮45g、宽筋藤45g、威灵仙15g、四方藤15g、大血藤50g、络石藤50g,加40%乙醇回流提取三次,每次乙醇加入量为药材总量的8倍,提取时间分别为3小时、3小时、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70℃时相对密度为1.15的浸膏,即得活性成分。

活性成分加入适量黏合剂、保湿剂、填充剂等辅料,搅拌均匀,涂布于背衬材料上,即得本发明凝胶贴膏剂。

实施例9:洗剂的制备

取两面针70g、南五味子30g、五加皮50g、宽筋藤20g、威灵仙10g、四方藤30g、大血藤50g、络石藤10g,加入相当于这8味药材总重量2倍的体积比浓度为60%的乙醇浸渍48小时,然后用体积比浓度为60%的乙醇以每分钟约占原料总重量0.2%的速度进行渗漉,收集相当于这8味药材总重量10倍量的渗漉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相当于8味药材总重量的2倍,滤过,滤液,加入2g甘油,混匀,即得洗剂。

实施例10:洗剂的制备

取两面针55g、南五味子55g、五加皮45g、宽筋藤40g、威灵仙50g、四方藤10g、大血藤50g、络石藤10g,加入相当于这8味药材总重量1倍的体积比浓度为40%的乙醇浸渍12小时,然后用体积比浓度为40%的乙醇以每分钟约占原料总重量0.6%的速度进行渗漉,收集相当于这8味药材总重量5倍量的渗漉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相当于8味药材总重量的1倍,滤过,滤液,加入1.5g甘油,混匀,即得洗剂。

实施例11:散剂的制备

取两面针50g、南五味子40g、五加皮30g、宽筋藤50g、威灵仙20g、四方藤10g、大血藤40g、络石藤50g,加水提取三次,每次加水量相当于药材总重量的8倍,每次提取时间分别为2小时、1小时、1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浓缩,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70%,静置12小时,滤去沉淀物,干燥,粉碎,即得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散剂。

实施例12:散剂的制备

取两面针30g、南五味子30g、五加皮10g、宽筋藤50g、威灵仙30g、四方藤50g、大血藤50g、络石藤30g,加水提取两次,每次加水量相当于药材总重量的12倍,每次提取时间为3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浓缩,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50%,静置48小时,滤去沉淀物,干燥,粉碎,即得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散剂。 

临床治疗总结

1 病例的选择

1.1分类标准:采用198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修订的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

1.1.1  晨僵至少1小时(≥6周)

1.1.2  3个或3个以上关节区关节肿(≥6周)

1.1.3  腕、掌指关节或近端指间关.节肿(≥6周)

1.1.4  对称性关节肿(≥6周)

1.1.5  皮下结节

1.1.6  双手X光片改变

1.1.7  类风湿因子阳性(滴度>1:32)

所有患者均符合上述7条中的4条或4条以上

1.2 纳入标准:①凡同时符合上述西医分类标准、中医证候诊断标准患者;②年龄18-65岁者;③关节功能Ⅰ-Ⅲ级者;④愿意接受2周治疗者;⑤签署进入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者。

关节功能分级标准:

Ⅰ级  功能状态完好,日常活动不受限制。

Ⅱ级  能正常活动,但有一个或多个关节活动受限或不适。

Ⅲ级  关节活动受限,只能胜任一部分或完全不能胜任一般职业性任务,或不能很好地照顾自己。

Ⅳ级  大部分或完全丧失活动能力,生活无法自理。

1.3 排除标准:①不符合上述分类标准和纳入标准;②已接受其它有关治疗,可能影响本研究效应指标观察者;③合并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危及生命的原发性疾病,糖尿病以及精神病患者;④年龄在18岁以下或65岁以上患者;⑤妊娠或哺乳期患者;⑥晚期患者,关节严重畸形,关节功能Ⅳ级者;⑦合并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严重的膝骨关节炎等其他风湿病者;⑧对所用药物过敏者;⑨局部皮肤破溃、渗液、有脓疡和有皮肤传染病患者;⑩不能接受2周治疗者。

2  治疗药物

实施例1-3:按实施例方法制备

美洛昔康片:购自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药业有限公司

甲氨喋呤片:购自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

3  治疗分组

治疗组: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药物。

对照组:服用美洛昔康片、甲氨喋呤片。 

4  治疗方法

实施例组:本发明实施例1的药物,采用毛巾吸收药物后热敷的方式。每日1次,每次20分钟,7日为1疗程,连用2疗程。

对照组:美洛昔康片15mg,每日1次;甲氨喋呤片10mg,每周1次。 

5  观察指标

压痛关节数、肿痛关节数、血沉

观察关节共28个:包括双肩、双肘、双腕、双手掌指关节、双手近端指间关节、双膝关节

6  评价方法:

采用欧洲抗风湿联盟制定的改良疾病活动性标准(3变量)[modified disease activity score(3 variables),简称DAS28-3]判断患者病情活动性。

DAS28-3以28个关节计分:包括双肩、双肘、双腕、双手掌指关节、双手近端指间关节、双膝关节。

DAS28-3=(0.56×压痛数+0.28×肿胀数+0.70×血沉)×1.08+0.16

缓解期      DAS28-3≤2.6分

低活动性    2.6分<DAS28-3≤3.2分

中等活动性  3.2分<DAS28-3≤5.1分

高活动性    DAS28-3>5.1分。

7  结果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实施例1305.12±0.782.71±0.69*△对照组1305.16±0.813.53±0.76*

注: *表示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表示治疗组与对照组组比较,P<0.05。

上表结果显示:实施例1、对照组治疗后病情均得以改善,实施例1与对照组治疗后的效果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

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肿痛的作用,且效果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

典型病例

1、王某,女,56岁,柳州市柳江人,2012年5月就诊,反复四肢关节肿痛3年余,曾服甲氨蝶呤、美洛昔康等治疗,但仍有双手近端指间关节肿痛,经本发明实施例4的药物涂覆于患处,治疗2周后双手近端指间关节肿痛基本消失。

2、张某,女,52岁,广西柳州人,2012年3月就诊,反复四肢关节肿痛5年余,既往曾辗转广西多家医院及诊所治疗,经治疗后,病情控制尚可,但仍遗留右腕关节肿痛,使用本发明实施例6的药物热敷熨贴患处,治疗3次后症状即改善。

3、韦某,女,48岁,广西柳州人,2012年9月就诊,反复四肢关节肿痛6年余,曾使用来氟米特、柳氮磺吡啶、羟氯喹等治疗,现仍有双膝、右踝肿痛,活动受限,经本发明实施例9药物加热泡洗治疗10天后症状基本缓解。

4、秦某,男,60岁,广西融安人,2012年9月就诊,反复四肢关节肿痛10年余,曾使用泼尼松、甲氨蝶呤等治疗多年,仍有左肩痛,活动受限,经本发明实施例11的药物热敷熨治疗7天后左肩痛消失,活动自如。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及试验,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