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治疗顽固性鼻衄症的中药制剂

一种治疗顽固性鼻衄症的中药制剂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顽固性鼻衄症的中药制剂,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白茅根、煅龙骨、三七粉、阿胶、当归、赤芍、旱莲草、焦栀子、侧柏炭、黄连、甘草、天麦冬、女贞子、石斛、连翘,本发明中药制剂经过数次临床验证配伍后得出,具有凉血止血,养阴润肺、滋养肝肾的功效。服用后,药物直达病灶,通过活血化瘀,使瘀滞血流再通及侧枝循环建立,清除病损部位的有害代谢产物,从而加速创口的愈合;通过清肝泻火,益气养血促使各器官系统组织的血供改善,疏通经络,健全肝脏的功能,恢复五脏平衡,从根本上治愈鼻衄症。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17380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赵远贵;

    申请/专利号CN201410428923.7

  • 发明设计人 赵远贵;冀会萍;安云杰;

    申请日2014-08-27

  • 分类号A61K36/899;A61P7/04;A61P11/02;

  • 代理机构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李光林

  • 地址 262500 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玲珑山中路1726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1:39:3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8-16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61K36/899 授权公告日:20171222 终止日期:20180827 申请日:20140827

    专利权的终止

  • 2017-12-22

    授权

    授权

  • 2017-12-12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A61K36/899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40827

    著录事项变更

  • 2017-12-12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61K36/899 登记生效日:20171122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40827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4-12-3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6/899 申请日:201408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12-03

    公开

    公开

查看全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中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可以治疗顽固性鼻衄症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鼻衄,俗称“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亦是多种疾病反应于鼻部的一个常见症状,因其发病急,变化快,严重者可因反复大量的出血而致贫血、休克,甚则危及生命,故亦属临床急症之一。鼻出血的死亡率,国外报道为0.4%~1.3%,国内报道为0.4%~0.7%,因此鼻出血问题不容忽视。

鼻出血可在任何年龄发生。出血的严重程度与出血速度、出血量有关,有时出血并不多,但患者看到鲜血从鼻孔流出而惊慌失措和精神紧张,也会加重病情。

青年人以鼻腔前部出血为多见,但也有少数严重的出血者在鼻腔的后部;40岁后鼻腔前部出血者减少,鼻腔后部及外侧出血显著增多。鼻腔前部的出血一般不严重,止血容易。鼻腔后部出血量大,出血部位不易检查到,常造成止血困难。

目前,西医药治疗顽固性鼻衄存在一定的弊端。西医对鼻出血多采用局部压迫止血和全身运用各种止血药物等对症治疗,虽可暂止鼻衄,但因鼻衄之本多因热毒上蒸,灼鼻伤肌,落魄血溢而致发,故仅用止血法有“扬扬止沸”而遗“治标不治本”之弊端,同时,局部压迫止血法因患者不堪忍受其痛苦而难以接受,加之服用西药治疗副作用大,因此,为达“标本兼治”并减轻病人痛苦之目的,使用中药治疗鼻衄是不错的选择。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方法简单、不易复发、疗效可靠的治疗顽固性鼻衄症的中药制剂。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顽固性鼻衄症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白茅根20-30克、煅龙骨10-20克、三七粉10-20克、阿胶10-20克、当归10-20克、赤芍10-20克、旱莲草10-20克、焦栀子10-20克、侧柏炭8-12克、黄连8-15克、甘草8-12克、天麦冬8-12克、女贞子8-12克、石斛8-12克、连翘8-12克。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

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白茅根20克、煅龙骨10克、三七粉10克、阿胶10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旱莲草10克、焦栀子10克、侧柏炭8克、黄连8克、甘草8克、天麦冬8克、女贞子8克、石斛8克、连翘8克。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

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白茅根30克、煅龙骨20克、三七粉20克、阿胶20克、当归20克、赤芍20克、旱莲草20克、焦栀子20克、侧柏炭12克、黄连15克、甘草12克、天麦冬12克、女贞子12克、石斛12克、连翘12克。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

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白茅根20克、煅龙骨10克、三七粉10克、阿胶10克、当归10克、赤芍20克、旱莲草20克、焦栀子20克、侧柏炭12克、黄连15克、甘草10克、天麦冬10克、女贞子10克、石斛10克、连翘10克。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

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白茅根30克、煅龙骨20克、三七粉20克、阿胶20克、当归20克、赤芍10克、旱莲草10克、焦栀子10克、侧柏炭10克、黄连10克、甘草12克、天麦冬12克、女贞子12克、石斛12克、连翘12克。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

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白茅根25克、煅龙骨15克、三七粉15克、阿胶15克、当归15克、赤芍15克、旱莲草15克、焦栀子15克、侧柏炭10克、黄连12克、甘草10克、天麦冬10克、女贞子10克、石斛10克、连翘10克。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

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所述中药制剂中的中药按重量份混合后取80克,加水600毫升,煎至300毫升,滤去药渣,得到口服溶液。

其中:

白茅根,性寒,味甘。归肺、胃、小肠经。具有凉血止血,清热生津,利尿通淋的功效。治热病烦渴,吐血,尿血,肺热喘急,胃热哕逆,淋病,小便不利,水肿,黄疸,咳嗽。

煅龙骨,甘涩;平;无毒。入心经、肝经、肾经、大肠经。煅龙骨具有镇惊安神,敛汗固精,止血涩肠,生肌敛疮的作用。

三七粉,性温,味甘微苦,入肝、胃、大肠经。具有止血、散瘀、定痛的功效。用于补血,去瘀损,止血衄,能通能补。可止血、活血化瘀、消肿定痛、滋补强壮、降血脂、降血糖、抗疲劳、抗衰老、耐缺氧、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还可扩张血管,溶解血栓,改善微循环,预防和治疗高血脂、胆固醇增高、冠心病、心绞痛、脑溢血后遗症等心脑血管疾病。

阿胶,甘,平。归肺、肝、肾经。具有滋阴润肺,补血止血的功效。阿胶通过补血而滋润皮肤,可有利于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还可强筋健骨、提高免疫力,加速红细胞、血红蛋白生成,促进淋巴细胞转化以及明显抑制血液粘稠度增加。

当归,甘、辛、温。归肝、心、脾经。有补血活血、消肿止痛、润燥滑肠之功效。用于血虚诸证,虚寒腹痛,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跌扑损伤。当归一直为补血要药,可用于因鼻衄反复出血导致的贫血的治疗。当归液穴位注射具有消炎消肿、止痛、抗过敏、止血及调节鼻腔植物神经功能的作用。此外,还有抑菌消炎,平喘,改善血液循环、抗缺氧,抗心律失常,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赤芍,苦,微寒。归肝经。具有行瘀止痛,凉血消肿的功效。主治:吐血鼻衄,肝郁胁痛,血痢,肠风下血,目赤肿痛,腹痛,跌扑损伤。

旱莲草,性凉,味甘酸,无毒。入肝肾二经。能收敛消肿、凉血止血、滋补肝肾之功效。可治各种吐血,肠出血等症。

焦栀子,苦,寒。归心、肺、三焦经。具有凉血止血的功效。用于血热吐衄,尿血崩漏。

侧柏炭,气清香,味苦涩、微辛。有凉血止血、镇静、祛痰、止咳平喘的功效。侧柏叶煎剂能明显缩短出血时间及凝血时间,其有效成分为槲皮素和鞣质可对鼻出血有很好的止血作用。

黄连,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鼻衄,目赤,消渴。此外,还有解热、降血脂血糖、抗菌消炎、抗病毒、抗氧化、抗溃疡的作用。

甘草,气微,味甜而特殊。主治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脘腹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清咽利嗓,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天麦冬,天冬与麦冬,二药性能共用相似,相续为用。既能滋肺阴,润肺燥,清肺热,又可养胃阴,清胃热,生津止渴。对于热病伤津之肠燥便秘,还可增液润肠以通便。

女贞子,性凉,味甘、苦。归肝、肾经。具有滋补肝肾,乌发明目之功。补益肝肾,清虚热,强腰膝,明耳目,乌须发。用于肝肾阴虚的目暗不明,视力减退,头昏目眩,须发早白,胃病及痛风和和高尿酸血症,腰酸耳鸣及阴虚发热。

石斛,性味甘淡,微咸,寒。归胃、肾,肺经。具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止痛退热的功效。用于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后虚热,目暗不明。石斛碱可升高血糖、降低血压、减弱心脏收缩力。

连翘,具有清热解毒、消结排脓的功效。可抗菌、抗炎、抗肝损、抗病毒、解热、镇吐、利尿强心、镇痛、抑制磷酸二酯酶、降血压、抑制弹性蛋白酶活力、抗内毒素。其所含的芦丁能增强毛细血管的致密度,故对毛细血管破裂出血、皮下溢血有止血作用。

现代中医认为鼻衄的产生是各种原因引起鼻部脉络损伤的结果,临床上与肺、肾、肝、脾关系密切,当辨别治之。主要由于肺、胃、肝火热偏盛,迫血妄行,以致血溢清道,从鼻孔流出而成鼻衄,亦有少数由肾精亏虚或气虚不摄所致者。

本发明中药制剂经过数次临床验证配伍后得出,具有凉血止血,养阴润肺、滋养肝肾的功效。服用后,药物直达病灶,通过活血化瘀,使瘀滞血流再通及侧枝循环建立,清除病损部位的有害代谢产物,从而加速创口的愈合;通过清肝泻火,益气养血促使各器官系统组织的血供改善,疏通经络,健全肝脏的功能,恢复五脏平衡,从根本上治愈鼻衄症。

此外,本发明中药制剂不仅疗效显著,而且其独含的药物疗效成分,对病灶出血的修复力持久而巩固,不易复发,无西药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发应。每个疗程为五天,服用两到四个疗程可治愈鼻衄症,临床治疗118例各种鼻衄症患者统计表明,临床总有效率达96%。

本发明的制作方法:

将上述中药按重量份混合后,加水600毫升,煎至300毫升,滤除药渣,即得口服液。如需制作片剂、散剂、丸剂或胶囊可将上述中药按重量份混合后粉碎成末,制成片剂、散剂、丸剂或胶囊。

服用方法:每日一剂,每天三次,饭前服用,五天为一个疗程。

为进一步考察本发明中药制剂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我们选择了116例鼻衄症患者对本发明药物的治疗疗效进行临床试验。

所有顽固性鼻出血患者排除血液系统疾病,合并高血压者,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无外伤史。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8例鼻衄症患者。治疗组中,男30例,女28例;年龄39~73岁,平均年龄56岁;其中,鼻中隔后段单纯性小动脉破裂出血11例,下鼻道后静脉出血14例,静脉丛出血4例,嗅裂区出血6例;病程最短7天,最长23年。对照组中,男31例,女27例;年龄38~71岁,平均年龄54岁;其中,鼻中隔后段单纯性小动脉破裂出血11例,下鼻道后静脉出血14例,静脉丛出血4例,嗅裂区出血6例;病程最短2天,最长20年。局部检查:多数病例鼻腔粘膜充血。鼻中隔黎氏区黏膜糜烂。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出血次数、出血灶、出血量,基础疾病等方面,其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单侧或双侧鼻腔内反复出血,出血灶位于鼻道后部,且用凡士林纱条行前鼻孔填塞2次无效,行内窥镜及鼻腔、鼻窦CT排除肿瘤可能,行血液学检查排除血液病。

治疗组口服本发明药物煎后口服溶液,一日一剂,每次300ml,一日三次。对照组口服止血敏片0.5~1g(试耐受性不同而异),每日分一次,饭后温开水冲服。其他用药情况相同。

疗效标准: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疗效判定标准制定。痊愈:鼻出血停止,鼻腔内出血点或溃疡、糜烂愈合;好转;鼻出血量及发作次数减少;未愈:鼻出血症状未改善。两组均以十天为一疗程,病例治疗结果对比见表一。

表一

组别例数治愈n(%)好转n(%)未愈n(%)总有效率n(%)治疗组5948(81.3)9(15.3)2(3.4)57(96.6)对照组5930(50.8)18(30.6)11(18.6)48(81.4)

通过对比,明显看出本发明中药制剂治疗效果显著,治愈率高,标本兼治,绿色天然,安全可靠,明显优于西药。

实施例:

实施例1:一种治疗顽固性鼻衄症的中药制剂,选取白茅根20克、煅龙骨10克、三七粉10克、阿胶10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旱莲草10克、焦栀子10克、侧柏炭8克、黄连8克、甘草8克、天麦冬8克、女贞子8克、石斛8克、连翘8克,混合后取80克加水600毫升,煎至300毫升,每日一剂,每天三次,每次100毫升,饭前服用,五天为一疗程。

实施例2:一种治疗顽固性鼻衄症的中药制剂,选取白茅根30克、煅龙骨20克、三七粉20克、阿胶20克、当归20克、赤芍20克、旱莲草20克、焦栀子20克、侧柏炭12克、黄连15克、甘草12克、天麦冬12克、女贞子12克、石斛12克、连翘12克,混合后取80克加水600毫升,煎至300毫升,每日一剂,每天三次,每次100毫升,饭前服用,五天为一疗程。

实施例3:一种治疗顽固性鼻衄症的中药制剂,选取白茅根20克、煅龙骨10克、三七粉10克、阿胶10克、当归10克、赤芍20克、旱莲草20克、焦栀子20克、侧柏炭12克、黄连15克、甘草10克、天麦冬10克、女贞子10克、石斛10克、连翘10克,混合后取80克加水600毫升,煎至300毫升,每日一剂,每天三次,每次100毫升,饭前服用,五天为一疗程。

实施例4:一种治疗顽固性鼻衄症的中药制剂,选取白茅根30克、煅龙骨20克、三七粉20克、阿胶20克、当归20克、赤芍10克、旱莲草10克、焦栀子10克、侧柏炭10克、黄连10克、甘草12克、天麦冬12克、女贞子12克、石斛12克、连翘12克,混合后取80克加水600毫升,煎至300毫升,每日一剂,每天三次,每次100毫升,饭前服用,五天为一疗程。

实施例5:一种治疗顽固性鼻衄症的中药制剂,选取白茅根25克、煅龙骨15克、三七粉15克、阿胶15克、当归15克、赤芍15克、旱莲草15克、焦栀子15克、侧柏炭10克、黄连12克、甘草10克、天麦冬10克、女贞子10克、石斛10克、连翘10克,混合后取80克加水600毫升,煎至300毫升,每日一剂,每天三次,每次100毫升,饭前服用,五天为一疗程。

部分患者治愈病例如下:

方某,39岁,鼻子经常流血,曾在医院治疗过多次,吃过多种药物,也曾打过封闭针,但都未除根,五年来一直反复流血。后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每天一剂,每日三次,两个疗程后药到病除,至今已两年多没有流过鼻血。随访三个月未见复发。

冯某,女,58岁,患者从2011年开始鼻子出血,出血量较多,鼻子干燥,最开始为一侧鼻子出血,致使鼻涕带血,没在意,认为鼻子出血并无大碍,经过2年的时间鼻子出血从一侧转化为两侧鼻子出血。间断性反复出血、持续出血。由于出血量较多从而导致患者出现贫血、甚至出现失血性休克。诊断为因干燥性鼻炎引起鼻出血、鼻衄,在多见医院就诊,治疗效果欠佳。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两天出血次数明显减少,继续服用两周后,恢复了正常鼻腔生理功能,鼻子不干了,身体也恢复了正常。

林某,男,49岁,从六年前开始鼻子就有出血的现象,而且出血量较多,鼻子干燥,后来慢慢地从一侧鼻子出血转化为两侧鼻子出血,甚至严重到失血性休克了,频频奔波于各个医院,诊断林女士为因干燥性鼻炎引起鼻出血、鼻衄,但是治疗效果欠佳,林女士选择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三天的时间出血次数明显减少,恢复了正常鼻腔生理功能,鼻子不干了,继续服用二十天痊愈。随访未见复发。

王某,女,60岁,两周前,早晨有些眩晕,洗脸时突然流了鼻血,因流血不止,家人送她到医院耳鼻喉诊疗中心就诊,但是治疗效果反复。服用药物后虽暂时止住鼻血,但随后又复发。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每日一剂,每天三次,两天后流鼻血症状基本上消失,又巩固服用一周后王某身体得以康复。

江某,女,63岁,从2000年开始鼻子出血,出血量较多,鼻子干燥,最开始为一侧鼻子出血,致使鼻涕带血。近3年的时间鼻子出血从一侧转化为两侧鼻子出血。间断性反复出血、持续出血。由于出血量较多从而导致患者出现贫血、甚至出现失血性休克。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每日一剂,分早中晚三次服用,服用两天后,出血次数明显减少,巩固两个疗程后鼻子干燥、鼻涕带血症状消失,恢复了正常鼻腔生理功能,病人痊愈。未见复发。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