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防盗手机、基于该防盗手机的防盗方法以及防盗系统

防盗手机、基于该防盗手机的防盗方法以及防盗系统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盗手机、基于该防盗手机的防盗方法以及防盗系统,其中,基于手机摄像头的手机防盗方法包括步骤:设置所述手机与备用手机或服务器连接;在所述手机被盗时,所述备用手机或服务器发送指令到所述手机;所述手机接收到所述指令后运行后台监控程序,以监控所述手机的运行状态;判断所述手机运行状态是否满足拍摄条件,当满足拍摄条件时,所述手机在静默状态下拍摄使用者头像图片或者其所在环境的图片;将所述图片发送到所述备用手机或服务器。本发明提供的手机防盗方法通过在静默状态下拍摄小偷的头像及其所处环境的信息,并将该信息发送到备用手机或者服务器,可协助破案,增加找回丢失手机的可能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37850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1410549164.X

  • 发明设计人 张国华;

    申请日2014-10-16

  • 分类号H04M1/725(20060101);H04N7/18(20060101);

  • 代理机构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李庆波

  • 地址 518053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华侨城东部工业区H3栋501B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4:31:5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1-03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H04M 1/725 专利号:ZL201410549164X 登记生效日:20221221 变更事项:专利权人 变更前权利人:王文涛 变更后权利人:禹城市惠福新能源有限公司 变更事项:地址 变更前权利人:246000 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皖江大道迎江世纪城·启航社2幢 变更后权利人:253000 山东省德州市禹城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赵徒干渠东侧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9-08-30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H04M1/725 登记生效日:20190813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41016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9-08-02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H04M1/725 登记生效日:20190716 变更前: 变更后: 变更前: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6-11-23

    授权

    授权

  • 2015-03-2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4M1/725 申请日:201410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2-25

    公开

    公开

查看全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机防盗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防盗手机、基于该防盗手机的防盗方法以及防盗系统。

背景技术

手机产业发展到智能机时代,其处理能力实现了质的突破,手机可以在同一时间同时处理多个任务,而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几乎感觉不到系统响应的延迟;另外,手机终端为了满足用户各种各样的应用需求,在硬件层面上提供了多种传感器或者配件,比如目前中端的手机产品一般都会配备后置摄像头和前置摄像头,用于感应光线强弱的光敏传感器等,用以满足用户在各种不同应用场景中的拍照需求。

手机被盗的现象在目前手机使用全面普及的社会中普遍发生,手机防盗功能一直是手机生产商致力于开发的一个非常有特点的功能。

目前手机一般采用的防盗功能,是通过预先设置友情号码,在手机判断被盗(判断的依据可以是手机更换了SIM卡等)的情况下向友情号码发送特定内容的短信,通知用户被盗更换的新号码是什么,然后用户可以通过安装了友情号码SIM卡的手机发送含有特殊文字格式的命令短信到被盗手机,控制被盗手机的锁定或者删除私人隐私数据等操作。

以上的防盗方案,只限于控制被盗的手机,限制小偷使用被盗手机,而对用户找回被盗手机帮助非常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防盗手机、基于该防盗手机的防盗方法以及防盗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手机被盗时难以找回手机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手机摄像头的手机防盗方法,所述手机防盗方法包括步骤:设置所述手机与备用手机或服务器连接;在所述手机被盗时,所述备用手机或服务器发送指令到所述手机;所述手机接收到所述指令后运行后台监控程序,以监控所述手机的运行状态;判断所述手机运行状态是否满足拍摄条件,当满足拍摄条件时,所述手机在静默状态下拍摄使用者头像图片或者其所在环境的图片;将所述图片发送到所述备用手机或服务器。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手机运行后台监控程序,以监控所述手机的运行状态的步骤包括:检测所述手机背光是否开启;检测所述手机是否有按键或者触摸屏触控事件。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判断所述手机运行状态是否满足拍摄条件的步骤包括:开启感光器件检测所述手机所处环境的光强度是否达到拍摄要求预设的阀值区间。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手机在静默状态下拍摄使用者头像图片或者其所在环境的图片的步骤包括:开启所述手机的摄像头,其中,拍摄过程不开启闪光灯、对焦音效以及快门音效,拍摄图片的处理过程在内存中进行并不显示到所述手机屏幕上,保证拍摄过程在静默中完成。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将所述图片发送到所述备用手机或服务器的步骤包括:检测所述手机与所述备用手机或服务器的网络连接情况;建立所述手机与所述所述备用手机或服务器之间的连接;当判断所述手机与所述所述备用手机或服务器连接成功并存在待发送的拍摄图片后,发送所述图片到所述备用手机或服务器。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拍摄使用者头像图片的步骤包括:侦测是否存在人脸影像在所述摄像头的取景范围内;如果存在人脸影像在所述摄像头的取景范围内,计算所述人脸影像的完整度和清晰度;当所述人脸影像的完整度和清晰度满足拍摄要求时,所述摄像头在静默状态下拍摄并存储图片;当未检测到人脸影像在所述摄像头的取景范围内或者所述人脸图像的完整度和清晰度不满足要求时,重新进行侦测,如果达到预设的侦测次数则结束拍摄过程,如果未达到预设的侦测次数则间隔预设时间后重新侦测。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人脸影像的完整度的拍摄要求为所述人脸在所述取景范围内达到80%,所述人脸影像的清晰度要求为表达所述人脸影像的像素值达到30万ppi,所述侦测次数为10次,所述预设时间为2秒。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任一步骤都在静默状态进行,所述手机防盗方法还包括步骤:检测发送到所述备用手机或服务器的图片是否达到数量要求,当判断结果为是,则结束拍摄,当判断结果为否,继续拍摄图片并发送至所述备用手机或服务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防盗手机,所述防盗手机包括:接收模块、拍摄模块、存储模块、传输模块以及监控模块,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备用手机或服务器的指令;拍摄模块用于拍摄使用者的头像图片或者其所在环境的图片;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图片;传输模块用于建立与备用手机或服务器之间的连接并将所述图片发送到所述备用手机或服务器;监控模块分别与所述接收模块、所述拍摄模块、所述存储模块以及所述传输模块连接,用于监测所述手机及其各模块的工作状态并发出控制指令。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防盗手机的防盗系统,所述防盗系统包括防盗手机和备用手机或服务器,其中,所述备用手机或服务器进一步包括用于向所述防盗手机发送指令的指令模块和用于与所述防盗手机连接并接收图片的图片接收与处理模块。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防盗手机、基于该防盗手机的防盗方法以及防盗系统,通过在静默状态下拍摄小偷的头像及其所处环境的信息,并将该信息发送到备用手机或者服务器,可协助破案,增加了找回丢失手机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基于手机摄像头的手机防盗方法一优选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手机防盗方法一优选实施例中判断手机运行状态是否满足拍摄条件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手机防盗方法一优选实施例中拍摄人脸图像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手机防盗方法一优选实施例中手机与备用手机或服务器建立连接并发送图片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手机防盗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简图;

图6是本发明防盗手机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框图;以及

图7是本发明防盗系统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样的,以下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基于手机摄像头的手机防盗方法一优选实施例的流程图;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手机摄像头的手机防盗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步骤S100,设置手机与备用手机或服务器连接。

其中,可以设置手机与多个备用手机或服务器连接,具体可以通过将该手机的号码等信息绑定到备用手机或者服务器上,关于如何设置备用手机及服务器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范围内,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110,在手机被盗时,备用手机或服务器发送指令到手机。

其中,发送指令的形式可以为短消息等,但手机接到指令不会有提示,也不会显示到屏幕上,保证手机处于静默状态,只是后台接收并运行后续步骤。

步骤S120,手机接收到指令后运行后台监控程序,以监控手机的运行状态。

在本步骤中,手机运行后台监控程序,以监控手机的运行状态具体包括检测所述手机背光是否开启、检测手机是否有按键或者触摸屏触控事件等。

步骤S130,判断手机运行状态是否满足拍摄条件,当满足拍摄条件时,手机在静默状态下拍摄使用者头像图片或者其所在环境的图片。

在本步骤中,判断手机运行状态是否满足拍摄条件具体可以为开启感光器件检测手机所处环境的光强度是否达到拍摄要求预设的阀值区间,该预设阀值可以根据拍照摄像头的具体需求进行设置,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请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手机防盗方法一优选实施例中判断手机运行状态是否满足拍摄条件的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检测手机背光是否开启。该步骤由手机内部的相应控制单元完成。

步骤S21,检测手机是否有按键或者触摸屏触控事件。

步骤S22,开启感光器件检测手机所处环境的光强度。

其中,感光器件可以为手机内部设置的感光传感器。

步骤S23,判断光强度是否达到拍摄要求预设的阀值区间,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则直接进入到步骤S25,结束判断程序,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进入下一步骤。

步骤S24,启动摄像头拍摄图片并将图片发送到备用手机或服务器。

步骤S25,结束。

另外,手机在静默状态下拍摄使用者头像图片或者其所在环境的图片是指开启所述手机的摄像头并取景拍摄,其中,该拍摄过程不开启闪光灯、对焦音效以及快门音效等能够使使用者发觉摄像头正在拍摄的其他任何任何提示信号,拍摄图片的处理过程也是在内存中进行并不显示到所述手机屏幕上,保证整个拍摄过程都在静默中完成。

请参阅图3,图3是本发明手机防盗方法一优选实施例中拍摄人脸图像的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取景。

步骤S31,侦测是否存在人脸影像在摄像头的取景范围内。

如果判断是否存在人脸影像在摄像头的取景范围内的结果为否,则进入步骤S34,重新侦测,并判断是否达到预设的侦测次数,如果判断达到预设的侦测次数,则直接进入步骤S36,结束拍摄程序,如果判断是否达到预设的侦测次数的结果为否,则延时预设时间后,重新取景,其中,侦测次数可以设置为10次,预设时间可以为2秒;

如果判断是否存在人脸影像在摄像头的取景范围内的结果为是,则进入下一步骤。

步骤S32,判断人脸影像的完整度是否满足要求。

如果判断人脸影像的完整度是否满足要求的结果为否,则进入步骤S34,重新侦测,并判断是否达到预设的侦测次数,如果判断达到预设的侦测次数,则直接进入步骤S36,结束拍摄程序,如果判断是否达到预设的侦测次数的结果为否,则延时预设时间后,重新取景,其中,人脸影像的完整度的拍摄要求可以设置为所述人脸在取景范围内达到80%;

如果判断人脸影像的完整度是否满足要求的结果为是,则进入下一步骤。

步骤S33,判断人脸影像的清晰度是否满足要求。

如果判断人脸影像的清晰度是否满足要求的结果为否,则进入步骤S34,重新侦测,并判断是否达到预设的侦测次数,如果判断达到预设的侦测次数,则直接进入步骤S36,结束拍摄程序,如果判断是否达到预设的侦测次数的结果为否,则延时预设时间后,重新取景,其中,人脸影像的清晰度要求为表达人脸影像的像素值达到30万ppi;

如果判断人脸影像的清晰度是否满足要求的结果为是,则进入下一步骤。

步骤S35,拍摄并存储图片。

步骤S36,结束拍摄程序。

另外,拍摄使用者所处环境的过程与上述拍摄人脸图像相似,其中,拍摄图片时还可以将使用者的位置信息标注在图片上,此处不再对拍摄使用者所在环境图片的具体过程进行介绍。

步骤S140,将图片发送到备用手机或服务器。

请参阅图4,图4是本发明手机防盗方法一优选实施例中手机与备用手机或服务器建立连接并发送图片的流程图。在本步骤中,还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40,检测手机与备用手机或服务器的网络连接情况。当判断连接畅通时,进入下一步骤。

步骤S41,判断是否存在待发送图片。

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则直接进入到步骤S45,结束。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进入下一步骤。

步骤S42,建立手机与备用手机或服务器之间的连接。

步骤S43,判断手机与备用手机或服务器之间的连接是否成功。

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则返回步骤S42,重新建立手机与备用手机或服务器之间的连接,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进入下一步骤。

步骤S44,发送图片到备用手机或服务器。

步骤S45,结束。

请参阅图5,图5是本发明手机防盗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简图,该实施例与上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该手机防盗方法还包括检测发送到备用手机或服务器的图片是否达到数量要求的步骤。该手机防盗方法实施例的流程简述如下。

步骤S500,接收备用手机或服务器的指令。

步骤S510,拍摄并传输图片。

步骤S520,判断图片数量是否足够。

其中,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则返回步骤S510,继续拍摄并传输图片,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进入下一步骤。

步骤S530,结束。

本发明实施例的提供的基于手机摄像头的手机防盗方法,通过在静默状态下拍摄小偷的头像及其所处环境的信息,并将该信息发送到备用手机或者服务器,可协助破案,增加了找回丢失手机的可能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防盗手机,请参阅图6,图6为本发明防盗手机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框图,该防盗手机包括:接收模块61、拍摄模块62、存储模块63、传输模块64以及监控模块65。

具体而言,接收模块61用于接收备用手机或服务器的指令;拍摄模块62用于拍摄使用者的头像图片或者其所在环境的图片;存储模块63用于存储图片;传输模块64用于建立与备用手机或服务器之间的连接并将图片发送到备用手机或服务器;监控模块65分别与接收模块61、拍摄模块62、存储模块63以及传输模块64连接,用于监测手机及其各模块的工作状态并发出控制指令,相当于中央处理器。

另外,上述实施例中的手机防盗方法的各功能实现都是通过本实施例中各功能模块完成的,关于各功能模块详细对应的工作步骤,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上述实施例中防盗手机的防盗系统,请参阅图7,图7是本发明防盗系统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框图,其中,该防盗系统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防盗手机和备用手机或服务器7。

具体而言,备用手机或服务器7进一步包括用于向防盗手机发送指令的指令模块71,和用于与防盗手机连接并接收图片的图片接收与处理模块72。当然,备用手机或服务器7还可以其他功能模块,譬如,显示模块、存储模块等,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范围内,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装置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