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轨道车辆整体提吊的提吊装置及提吊方法

轨道车辆整体提吊的提吊装置及提吊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轨道车辆整体提吊的提吊装置及提吊方法,在牵引销上安装一提吊座,所述提吊座向两侧的构架伸出,在提吊时与两侧构架上的第一限位结构配合形成两个提吊点,同时,利用牵引拉杆与垂向限位止挡的配合形成第三个提吊点,通过三个提吊点将车体与转向架整体提吊。本发明利用已有的牵引拉杆等部件简化并优化结构,使整体结构简单合理,通过不同部件联合来实现整体提吊的功能,增加的部件少,能够很好的实现轻量化,成本低,安装方便,而且实现车体与转向架之间的三点提吊,提吊时受力均匀,可保证在提吊时平稳可靠,不会发生偏斜等现象。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9-05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B66C1/10 登记生效日:20170816 变更前: 变更后: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6-08-17

    授权

    授权

  • 2016-03-30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B66C1/10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50129

    著录事项变更

  • 2015-05-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66C1/10 申请日:201501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5-0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轨道车辆整体提吊装置,同时涉及一种提吊方法,属于轨道车 辆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轨道车辆由车体和转向架组成,车体和转向架之间通过二系弹簧实现承载,通 过牵引拉杆实现转向架向车体传递牵引力和制动力。中国标准动车组要兼顾出口海 外,因此需要在海运时实现整车提吊,而且轨道车辆运行中如果出现异常情况,以 及为了实现单轮对更换时不进行抬车推出转向架而引起的繁重的工作量,经常需要 将车体与转向架整体吊运。

传统的轨道车辆在转向架和车体上分别设置有吊运孔等吊运装置,起吊前需要 在转向架与车体之间安装多个刚性吊杆,吊杆的两端分别与转向架和车体的吊运孔 连接,由多个刚性吊杆承担转向架的自身重力,使车体与转向架稳定连接而被整体 吊运。轨道车辆在高速运行时,转向架与车体之间会发生偏转、横移等相对运动, 因此车辆在正常运行时,刚性的吊杆不能安装在车体上,必须拆除,同样,因为偏 转和横移等相对运动,使得吊杆在安装时较为困难,甚至无法安装,对转向架和车 体的整体提吊带来了一定的障碍。另外,吊杆等提吊装置需要临时组装,连接紧固 件较多,而且仅在起吊工况下使用,还单独占用较大的空间,降低了工作效率,费 时费力。

在专利号为201320002221.3的中国专利“一种城轨车辆起吊限位装置”中,公 开了一种用于车体和转向架整体起吊的结构,在构架横梁的下部设置四个用于限位 的螺栓,在限位螺栓上安装锁紧螺母。该装置在提吊时,利用牵引销和牵引座底部 的碟形止挡盖顶起牵引座,同时牵引座顶起四个限位螺栓,完成车体和转向架的整 体起吊。该结构虽然简单,安装维护方便,且可以随车运行,但依靠四个限位螺栓, 其提吊承载的能力相对较弱,而且,由于采用多点提吊,多点高度不均匀,提吊的 平稳性也受到较大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且可保证 提吊平稳的轨道车辆整体提吊的提吊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保证提吊平稳的的轨道车辆整体提 吊的提吊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轨道车辆整体提吊的提吊装置,包括构架、横向止挡座、牵引拉杆、牵引 销及垂向限位止挡,所述横向止挡座和垂向限位止挡安装在所述构架上,所述牵引 拉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构架和牵引销连接,在所述牵引销上安装一提吊座,所述提 吊座具有向两侧的构架伸出的伸出部,在所述构架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提吊座的伸 出部提吊配合的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与所述提吊座的伸出部之间具有 第一间隙,在所述牵引拉杆上具有与所述垂向限位止挡提吊配合的第二限位结构, 所述垂向限位止挡与所述牵引拉杆的第二限位结构之间具有第二间隙。

进一步,所述构架由两个侧梁、两个横梁及两个纵向辅助梁组成,两个横梁平 行设置在两个侧梁之间,两个纵向辅助梁平行设置在两个横梁之间,所述横向止挡 座固定安装在所述纵向辅助梁上,所述垂向限位止挡固定安装在所述横梁上。

进一步,所述牵引拉杆上的第二限位结构为所述牵引拉杆端部的圆周面,或为 在所述牵引拉杆端部圆周上切出的一限位平面,所述圆周面或限位平面在提吊时与 所述垂向限位止挡提吊配合。

进一步,所述提吊座通过第一螺栓与所述牵引销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提吊座的两个伸出部的中间形成向上凹的倒U形结构。

进一步,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为设置在所述构架上的向所述牵引销方向伸出的限 位座。

进一步,所述限位座为所述横向止挡座。

进一步,所述横向止挡座通过背座固定在所述构架上。

进一步,所述第一间隙与第二间隙的数值相同。

本发明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

一种轨道车辆整体提吊的提吊方法,在牵引销上安装一提吊座,所述提吊座向 两侧的构架伸出,在提吊时与两侧构架上的第一限位结构配合形成两个提吊点,同 时,利用牵引拉杆与垂向限位止挡的配合形成第三个提吊点,通过三个提吊点将车 体与转向架整体提吊。

综上内容,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整体提吊的提吊装置及提吊方法,与现 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利用已有的牵引拉杆等部件简化并优化结构,使整体结构简单合理,通过 不同部件联合来实现整体提吊的功能,增加的部件少,能够很好的实现轻量化,减 小簧间质量,成本低,安装方便,且有利于减少横向轮轨冲击力,不会破坏轨道, 也可用于对现车的改造。

(2)在车体与转向架之间设置三个提吊点,实现车体与转向架之间的三点提吊, 而且提吊时受力均匀,可保证在提吊时平稳可靠,不会发生偏斜等现象。

(3)适用于海运及检修时整车提吊和不抬车就实现单轮对更换,而且在实现转 向架和车体整体吊运的同时又可以随车运行,不影响车辆的正常运行。

(4)本发明中提吊座采用第一螺栓与牵引销固定连接,可以方便提吊座根据现 场装配情况确定安装位置,通过简单的方法即可保证第一间隙C1与第二间隙C2的 数值相同,从而保证在提吊时,三点同时受力,使受力分散,保证整体的承载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如图1和图2所示,车体1,构架2,牵引销3,牵引拉杆4,横向止挡座5,突出部 5a,横向减振器6,横梁7,纵向辅助梁8,螺栓9,牵引拉杆节点10,限位平面11, 减振器安装座12,连接座13,防松装置14,背座15,螺栓16,垂向限位止档17,提 吊座18,伸出部19,第一螺栓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轨道车辆整体提吊装置,用于车体和转向 架整体提吊,包括车体1、构架2、牵引销3、牵引拉杆4、横向止挡5、横向减振器6 及垂向限位止档17。

其中,构架1由两个侧梁(图中未示出)、两个横梁7和两个纵向辅助梁8组成, 两个横梁7相互平行且与侧梁垂直,两个横梁7采用无缝钢管结构,两个横梁7的两端 焊接固定在两侧的侧梁上,在两个横梁7之间设置两个纵向辅助梁8,两个纵向辅助 梁8平行设置且与横梁7垂直,纵向辅助梁8的断面为Ⅱ形,可以由板材拼接焊接而成, 也可以采用不锈钢型材结构,纵向辅助梁8的两端焊接固定在两侧的横梁7上,牵引 销3固定在由两个横梁7和两个纵向辅助梁8所包围的空间内。

牵引销3的顶部通过多个螺栓9固定连接在车体1上,牵引拉杆4则安装在牵引销3 的底部位置,牵引拉杆4为一个,牵引拉杆4的一端与构架2连接,牵引拉杆4的另一 端通过牵引拉杆节点10与牵引销3的底部连接,在牵引销3的底部具有一向内凹的U形 结构,牵引拉杆4的端部转动连接在牵引拉杆节点10上,牵引拉杆节点10的两端通过 螺栓16固定连接在U形结构的两个侧壁上。

在牵引销3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横向止挡座5,在横向止挡座5上安装橡胶的横向 止挡,用于对车体的横向运动进行限位。在牵引销3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横向减振器 6,对称设置在牵引销2两侧的纵向辅助梁11上,横向减振器6用于对车体的横向振动 进行衰减。本实施例中,横向减振器6的一端减振器安装座12固定连接在纵向辅助梁 11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牵引销3的上部位置。将横向减振器6固定在牵引销3和构架 2之间,可保证横向减振器6的接头转角小,有利于通过小半径曲线,而且可以简化 牵引销3底部和牵引拉杆3的结构,降低转向架的重量。在纵向辅助梁11上安装有减 振器安装座12,在牵引销3上安装有连接座13,横向减振器6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纵向 辅助梁11上的减振器安装座12和牵引销3上的连接座13上。

垂向限位止档17焊接固定在横梁7上,当二系悬挂装置中的空气弹簧(图中未示 出)过充时,车体1产生异常上升,垂向限位止档17可以有效防止空气弹簧过充,保 证车辆安全运行。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在牵引销3上安装一个提吊座18,提吊座18具有 向两侧的纵向辅助梁8伸出的伸出部19,为了增加提吊座18的整体强度,提吊座18采 用整体锻造加工制成或耐候钢板拼接焊接大致为箱体的结构。提吊座18的两个伸出 部19的中间形成向上凹的倒U形结构,倒U形结构的顶边通过两个第一螺栓20与牵引 销3固定连接。为了防止车辆运行过程中第一螺栓20松动,在两个第一螺栓20上还设 置防松装置14。

相对应提吊座18上的两个伸出部19,在两个纵向辅助梁8上分别设置一个用于与 伸出部19提吊配合的第一限位结构,第一限位结构为设置在纵向辅助梁8上的限位 座,本实施例中,为简化结构,限位座即采用本身所具有的横向止挡座5,横向止挡 座5通过背座15焊接固定在纵向辅助梁8的侧部,背座15大致为箱形的结构,起着连 接横向止挡座5和纵向辅助梁8的作用,横向止挡座5上具有一向牵引销3方向突出的 突出部5a。为了提高整体强度,横向止挡座5和背座15采用采用一定厚度的耐候钢板 或具有高强度的材料加工而成。

提吊时,提吊座18的伸出部19从横向止挡座5的突出部5a的下方顶起横向止挡座 5的突出部5a,起到提吊的作用。伸出部19与横向止挡座5的突出部5a在提吊时的接 触面积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测算控制,保证提吊时平稳可靠,同时保证提吊的强度及 所需的承载能力。

如图2所示,在牵引拉杆4上具有与垂向限位止挡17提吊配合的第二限位结构, 第二限位结构为牵引拉杆4端部的圆周面,即利用牵引拉杆4本身与垂向限位止挡17 配合实现提吊。

为了保证提吊时的平稳性,本实施例中优选,在不影响牵引拉杆4整体强度的前 提下,在牵引拉杆4端部圆周上切出一个作为第二限位结构的限位平面11,限位平面 11在提吊时从垂向限位止挡17的下方向上顶起垂向限位止挡17。由于限位平面11与 垂向限位止挡17之间具有一定的接触面积,而且该接触面积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测算 控制,使得提吊时更加平稳,承载能力也更强。

横向止挡座5的突出部5a与提吊座18的伸出部19之间具有第一间隙C1,垂向限位 止挡17与牵引拉杆4之间具有第二间隙C2,第一间隙C1与第二间隙C2的数值相同,在 车辆正常运行时,第一间隙C1与第二间隙C2保证提吊座18、牵引拉杆4与横向止挡座 5的突出部5a和垂向限位止挡17之间不会碰触,保证车辆正常运行。在海运、检修等 需要整体提吊时,车体1被首先向上提起,带动牵引销3向上移动,提吊座18和牵引 拉杆4也随之向上移动,提吊座18的两个伸出部19同时顶起两个纵向辅助梁8上的横 向止挡座5的突出部5a,同时,牵引拉杆4上的限位平面11顶起垂向限位止挡17,进 而将转向架也一并吊起,实现车体与转向架的整体提吊。

本发明所述的提吊方法,即为三点提吊方法,在提吊时,提吊座18的两个伸出 部19分别与两侧纵向辅助梁8上的横向止挡座5的突出部5a配合形成两个提吊点,同 时,利用牵引拉杆4与垂向限位止挡17的配合形成第三个提吊点,通过三个提吊点将 车体与转向架整体提吊。通过三点支撑的提吊方式,可有效保证在车体和转向架整 体提吊时平稳可靠,不会发生偏斜等现象。

本发明利用已有的牵引拉杆等部件,使整体提吊结构得到简化而且优化,仅增 加提吊座18等结构,增加的部件少,能够很好的实现轻量化,减小簧间质量,成本 低,安装维护方便。

提吊座18的伸出部19与横向止挡座5的突出部5a之间,及牵引拉杆4的限位平面 11与垂向限位止挡17之间均可以保证具有一定的接触面积,每个提吊点受力均匀, 承载能力均匀分配,进一步保证提吊的平稳性。

提吊座18采用第一螺栓20与牵引销3固定连接,可以方便提吊座18根据现场装配 情况确定安装位置,通过简单的方法即可保证第一间隙C1与第二间隙C2的数值相同, 从而保证在提吊时,三点同时受力,使受力分散,保证整体的承载能力。

如上所述,结合附图所给出的方案内容,可以衍生出类似的技术方案。但凡是 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 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