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新型三流体喷射器及喷雾方法

一种新型三流体喷射器及喷雾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三流体喷射器及喷雾方法,喷射器包括主流体管(1),压缩空气管(2),辅流体管(3),垫片(4)及固定螺母(5),所述主流体管(1)与压缩空气管(2)中间垫有垫片(4),辅流体管(4)安装于压缩空气管(2)中心孔位置,通过固定螺母(5)固定。喷雾方法为三种流体分别从各自管路流至喷射器出口,利用压缩空气较高的速度与两种液体形成剪切,液滴破碎,液滴克服表面张力互相融合,形成喷雾。本发明结构简单,喷嘴喷射液滴粒径范围在20-50μm之间,且粒径分布较均匀。主流体管(1)与压缩空气管(2)夹角可变,垫片(4)厚度可变,适用于喷射不同流体。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62442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申请/专利号CN201510076171.7

  • 发明设计人 刘晶;景青;陈松;王勇;康超;马宁;

    申请日2015-02-12

  • 分类号B05B7/02;

  • 代理机构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 代理人刘东升

  • 地址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丈八东路168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4:36:0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3-08

    授权

    授权

  • 2015-06-1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05B7/02 申请日:201502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5-2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流体喷雾领域,涉及一种新型三流体喷射器,具体涉及一种能 够适用于利用压缩空气雾化两种反应剂的流体喷射器及喷射方法。

背景技术

喷射器诞生于19世纪初,距今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常用喷射器是以气 体为工作介质来抽吸和压送气体、液体和散装固体的流体输送机械和混合反应 器,主要用于制冷技术、通风、化工、纺织工业等方面。同时喷射器用作混合 反应器,不但可以实现两种反应剂的雾化,同时不需要专门的反应流程,缩短 了流体流经反应装置的时间,节省了生产费用,提高了生产效率。

目前喷射器在很多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许多先进的喷射器应运而生, 喷射器结构复杂程度不同。一些结构较简单的喷射器无法实现雾化颗粒大小可 调,并且雾化颗粒的粒径不够均匀;结构复杂的喷射器可以实现以上功能,但 是喷射器造价成本就随着结构的复杂程度而提高。

专利CN103506233A公开了一种用于循环硫化床半干法脱硫和锅炉选择性非 催化脱硝系统的两级雾化双流体喷射装置,该发明设置有两级雾化风管,通过 两层雾化区使颗粒更加均匀;专利CN101652186A公开了一种用于硫化催化裂化 的喷射器,通过保证喷嘴的尺寸来保证喷雾尺寸的一致统一,同时喷雾的形状 为扁平状,因此可以减少下游低压区和涡流以提高混合均匀性;实用新型专利 CN201807462U公开了一种自吸气双流高效雾化喷嘴,其特点是采用压缩空气对 液体进行雾化,反射椎为圆锥型,具有降低了动力消耗,减小了雾滴直径,提 高了雾滴粒径的均匀度和雾化覆盖半径的优点。以上三种专利中第一项专利与 本发明最为接近。

但是专利CN103506233A中该装置存在以下缺点:(1)只针对一种液体的喷 雾;(2)结构形式固定以后雾化颗粒的大小即已确定,无法根据需要进行适量 调整;(3)需要两级雾化才能达到较均匀的效果,结构较复杂。因此需要开发 一种新型装置以改善现有喷射装置的现状。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雾化颗 粒均匀的三流体喷射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三流体喷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流体管,压缩空气管,辅流体管, 垫片及固定螺母,所述主流体管与压缩空气管中间垫有垫片,辅流体管安装于 压缩空气管中心孔位置,上端穿过固定螺母,固定螺母与压缩空气管通过螺纹 固定。

上述三流体喷射器,所述主流体管为圆柱形结构,内孔主体为圆柱形,出 口采用圆锥形过渡,端口开有喇叭口;所述主流体管侧壁开有进液孔;所述主 流体管上下两端有法兰盘。

上述三流体喷射器,所述主流体管上下两端的法兰盘上各开有对称的四个 圆孔。

上述三流体喷射器,所述压缩空气管主体为圆柱形结构,下端为圆锥形, 内孔主体为圆柱形,通过圆锥过渡到出口,出口处为喇叭形;所述压缩空气管 侧壁开有进气孔;所述压缩空气管中间有法兰盘,法兰盘下方有凸台;所述压 缩空气管上端有螺纹结构。

上述三流体喷射器,所述压缩空气管的法兰盘上对称开有四个圆孔。

上述三流体喷射器,所述垫片位于压缩空气管法兰盘和主流体管上法兰盘 中间。

上述三流体喷射器,所述辅流体管主体圆柱形结构,下端为圆锥形,内孔 为阶梯圆柱形孔,出口处为喇叭形;所述辅流体管中孔为阶梯型圆孔;所述辅 流体管前端有螺旋形旋流结构。

上述三流体喷射器,所述固定螺母为圆柱形,内壁开有螺纹孔,外壁滚花。

上述三流体喷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空气管与辅流体管上的凸台垂 直度≤0.005,所述主流体管内圆柱孔垂直度≤0.005,所述压缩空气管与主流 体管接触面、压缩空气管与辅流体管接触面的平行度≤0.01,内孔表面粗糙度为 1.6,外表面粗糙度为3.2。

上述三流体喷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的厚度为2~3mm,主流体管进液 口与压缩空气管进气孔的夹角可变。

利用上述三流体喷射器的喷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一:连接主流体管、辅流体管至主流体进液口、辅流体进液口,调节 两种流体的温差在0°~50°之间;

步骤二:动力源是压缩空气,连接压缩空气管至压缩空气进气口,打开开 关,调节其驱动压力在0.12-0.16MPa范围内;

步骤三:打开主流体管、辅流体管开关,调节流量阀将主流体流量控制在 4kg/h-6kg/h之间,辅流体流量控制在10kg/h-30kg/h,两种流体同时通过流道 流至喷射口;

步骤四:两种流体在压缩空气作用下被打散,使得两种流体得到充分雾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可以实现两种液体的同时雾化,结构 简单,成本较低,并且喷雾颗粒粒径均匀,颗粒大小可调。该优点的实现是依 靠以下三方面的技术:(1)两种液体在一定流量下同时进入喷雾场中,通过压 缩空气将液滴打散,使得两种液体能够充分分散;(2)通过研究和大量实验发 现,改变空气出口与液料出口的距离,以及改变进液口和空气进气口的夹角对 颗粒粒径大小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增加垫片并且改变进液口和进气口的夹角可 以在一定范围内调整喷雾颗粒的大小;(3)在辅流体管外壁上开有螺旋状的旋 流结构,压缩空气在流经旋流结构时产生涡流,可以有效提高雾化颗粒的均匀 度。

喷雾颗粒的粒径分布为20~50μm,随着径向距离的增加,颗粒的粒径逐渐 增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本发明的新型三流体喷射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图1所示本发明新型三流体喷射器的剖视图。

图3:图1所示本发明新型三流体喷射器主流体管进液口与压缩空气管进气 口不同夹角的布置图。

1、主流体管,2、压缩空气管,3、辅流体管,4、垫片,5、固定螺母,6、 主流体进液口,7、压缩空气进气口,8、辅流体进液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本发明的一种三流体喷射器,从图中可以看出:1为主流体管, 2为压缩空气管,3为辅流体管,4为垫片,5为固定螺母,所述主流体管与压 缩空气管中间垫有垫片,辅流体管安装于压缩空气管中心孔位置,上端穿过固 定螺母,固定螺母与压缩空气管通过螺纹固定。主流体管、压缩空气管、固定 螺母的材质为316L,辅流体管、垫片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均耐强酸腐蚀。

请参阅图2,所述主流体管1为圆柱形结构,内孔主体为圆柱形,出口采用 圆锥形过渡,端口开有喇叭口,利于喷雾雾场的形成;主流体管侧壁开有进液 孔6,上下两端有法兰盘,用于与前端和后端管路固定,上下两端的法兰盘上各 开有对称的四个圆孔。

请参阅图2,所述压缩空气管2主体为圆柱形结构,下端为圆锥形,内孔主 体为圆柱形,通过圆锥过渡到出口,出口处为喇叭形;压缩空气管侧壁开有进 气孔7,中间有法兰盘,法兰盘上对称开有四个圆孔,用于与上述主流体管连接, 法兰盘下方有凸台,用于与主流体管连接时定位使用;压缩空气管上端有螺纹 结构。

请参阅图2,所述主流体管进液口6与压缩空气进气口7的夹角为0°。

请参阅图2,所述垫片4位于压缩空气管法兰盘和主流体管上法兰盘中间, 垫片厚度为2mm。

请参阅图2,所述辅流体管3主体圆柱形结构,下端为圆锥形,内孔为阶梯 圆柱形孔,出口处为喇叭形;辅流体管中孔为阶梯型圆孔,外壁前端有螺旋形 旋流结构。

请参阅图3,所述主流体进液口6与压缩空气进气口7的夹角为0°。

此实施例中所述三流体喷射器的喷雾方法,压缩空气喷雾驱动压力为 1.2kg,最终所得喷雾液滴粒径范围在30-50μm之间。

步骤一:使用主流体为甘油,辅流体为水,连接主流体管、辅流体管至主 流体进液口、辅流体进液口,调节两种流体的温差在30°之间;

步骤二:动力源是压缩空气,连接压缩空气管至压缩空气进气口,打开开 关,调节其驱动压力在0.12MPa范围内;

步骤三:打开主流体管、辅流体管开关,调节流量阀将甘油流量设为4kg/h 之间,水流量为20kg/h,两种流体同时通过流道流至喷射口;

步骤四:两种流体在压缩空气作用下被打散,使得两种流体得到充分雾化。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垫片的厚度为2~3mm,主流体管进液口与压缩空 气管进气孔的夹角可为0°,90°,180°;所述主流体可为流量在4kg/h-6kg/h 的任意流体,粘度≤9.54×103Pa·s;辅流体为水,流量为20kg/h,压缩空气 驱动压力为1.2-1.6kg,最终所得的喷雾液滴粒径范围在20-50μm之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