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横式百叶窗、横式百叶窗的方向控制绳以及横式百叶窗的制造方法

横式百叶窗、横式百叶窗的方向控制绳以及横式百叶窗的制造方法

摘要

各方向控制绳(2)的各层横绳分别包括由多根横绳形成的一组横绳(16a、16b),在各组横绳中形成有交叉部(17),由横绳(16a、16b)、一根纵绳(15a)以及交叉部(17)形成升降绳插通空间(A1),各组横绳(16a、16b)在左右方向上的交叉位置在交叉部(17)处挨层交替变换,并且将升降绳(11)从方向控制绳(2)的左右方向交替插入升降绳插通空间(A1)中。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32149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立川窗饰工业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1380026144.8

  • 发明设计人 山岸万人;冈村正;裸野善行;

    申请日2013-06-10

  • 分类号E06B9/326;

  • 代理机构上海音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张成新

  • 地址 日本东京都港区三田三丁目1番12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4:48:4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12-30

    授权

    授权

  • 2015-04-2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06B9/326 申请日:2013061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1-2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从上梁起经由方向控制绳悬挂支撑有多层叶片的横式百叶 窗、横式百叶窗的方向控制绳以及横式百叶窗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横式百叶窗中,在被悬挂支撑在上梁上的多根方向控制绳中支撑有多 层叶片,并且,通过利用操作装置操作配置在上梁内的方向控制绳悬挂装置, 从而能够经由方向控制绳使各叶片呈同相地进行转动。

另外,在方向控制绳的下端安装有下梁,在该下梁上安装有从上梁垂下 的升降绳的下端。于是,通过在操作装置的操作下利用上梁内的升降装置使 升降绳升高或下降,由此能够使下梁升高或下降从而使叶片升降。

作为如上所述的横式百叶窗的一种,存在下述横式百叶窗:即,将多根 升降绳悬挂支撑在叶片的前侧和后侧而不是插通在叶片中,从而能够使下梁 升高或下降。

通过如此构成,由于无需在各叶片上设置升降绳插通孔,因此不会从该 插通孔发生漏光。另外,由于并未将升降绳插通在各叶片中,因此,在叶片 的全闭操作时能够使各叶片转动至大致垂直方向,从而能够提高遮光性。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各层横绳包括其中间部交叉的两根横绳的方向控制 绳。各层中的横绳的交叉方向在各层横绳中都呈同一方向。

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未将升降绳插通在叶片中的横式百叶窗,在该 横式百叶窗中,将叶片插入在方向控制绳的相交叉的横绳之间,并且使叶片 的卡合凹部与横绳的交叉部卡合,从而能够防止叶片相对于方向控制绳沿长 度方向上发生位置偏移。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公报、实开平7-4787号

专利文献2:日本公报、实公平7-6477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将两根横绳形成为沿着大致垂直的面在上下方向上斜向交叉时,由两 根横绳围成的空间朝向左右方向开口。当欲将升降绳插入这种方向控制绳的 横绳之间时,若在上一层横绳中例如是从右向左插入升降绳,而在下一层横 绳中同样是从右向左插入升降绳,则组装操作性变差。

在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横式百叶窗中,并未公开方向控制绳与升降绳之 间的位置关系。当升降绳未被保持在方向控制绳上时,由于在进行叶片的上 拉操作时叶片以在左右方向即长度方向上晃动的状态被层叠,因而在美观方 面并不理想。因此,最好是利用方向控制绳将升降绳加以保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沿着方向控制绳保持升降绳,并且能够容易 地组装方向控制绳和升降绳的横式百叶窗、横式百叶窗的方向控制绳以及横 式百叶窗的制造方法。

(解决课题的方法)

1.一种横式百叶窗,其在上梁上悬挂支撑多根方向控制绳,在各上述方 向控制绳的一对纵绳之间设置形成有多层的横绳,且利用各层横绳分别支撑 叶片,从上述上梁垂下的多根升降绳从上述叶片的前侧和后侧的至少任一侧 垂下,能够通过叶片驱动装置的动作且经由上述方向控制绳对上述叶片实施 转动操作,并且能够通过使上述升降绳上升或下降从而对上述叶片实施升降 操作;在该横式百叶窗中,上述方向控制绳的各层横绳分别包括由多根横绳 形成的一组横绳,各组上述横绳彼此交叉形成交叉部,由上述横绳、一根纵 绳以及上述交叉部形成升降绳插通空间,各组上述横绳在左右方向上的交叉 位置在交叉部处挨层交替变换,并且,将上述升降绳从上述方向控制绳的左 右方向交替地插入上述升降绳插通空间中。

2.在各组上述横绳之间形成有叶片插通空间,并且将上述叶片插通在该 叶片插通空间中,其中,该叶片插通空间与上述升降绳插通空间通过上述交 叉部而被隔开。

3.各组上述横绳以具有上述交叉部的状态形成在上述纵绳之间。

4.将上述升降绳从下述方向插入上述升降绳插通空间中,其中,上述方 向是指:与形成上述升降绳插通空间的横绳中的、在上述各组中位于上方的 横绳在上述交叉部中所处位置的水平方向为相同的方向且是垂直方向上的上 述上方的方向。

5.在形成于多根上述方向控制绳中的横绳中,一对上述方向控制绳的同 一层中的横绳在左右方向上的交叉位置在上述交叉部处相互相反;将上述升 降绳从下述方向插入上述升降绳插通空间中,其中,上述方向是指:与形成 上述升降绳插通空间的横绳中的、在上述各层中位于下方的横绳在上述交叉 部中所处位置的水平方向为相同的方向且是垂直方向上的上述上方的方向。

6.一种横式百叶窗的方向控制绳,在一对纵绳之间沿上下方向安装有多 层横绳,各层的上述横绳分别包括由多根横绳形成的一组横绳,并且能够将 叶片插通在该多根横绳之间,在该方向控制绳中,各组上述横绳彼此交叉形 成交叉部,且由上述横绳、一根上述纵绳以及上述交叉部形成升降绳插通空 间,并且,各层的上述横绳在左右方向上的交叉位置在上述交叉部中交替变 换。

7.在方向控制绳的的一对第一纵绳和第二纵绳之间设置形成有多层的横 绳,且在由多根横绳形成的各组横绳中形成交叉部,并且,使各组上述横绳 在左右方向上的交叉位置在交叉部中挨层交替变换,将升降绳从上述方向控 制绳的左右方向交替地插入在由上述横绳、上述第一纵绳以及上述交叉部所 围成的升降绳插通空间中。

8.将上述升降绳从上述方向控制绳的左右方向以相隔偶数层的方式交替 地插入上述升降绳插通空间中。

9.将叶片插通在由上述横绳、上述第二纵绳以及上述交叉部所围成的叶 片插通空间中。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沿方向控制绳保持升降绳,并且能够容易地 组装方向控制绳和升降绳的横式百叶窗。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横式百叶窗的主视图。

图2是表示横式百叶窗的侧视图。

图3是表示方向控制绳的立体图,其中,(a)和(b)是部分放大图。

图4是表示插入了升降绳后的方向控制绳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插入了升降绳后的方向控制绳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插入了升降绳和叶片后的方向控制绳的立体图,其中,(a) 和(b)是部分放大图。

图7是表示将升降绳和叶片安装到方向控制绳中的安装步骤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将升降绳和叶片安装到方向控制绳中的安装步骤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将升降绳和叶片安装到方向控制绳中的安装步骤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将升降绳和叶片安装到方向控制绳中的安装步骤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将升降绳和叶片安装到方向控制绳中的安装步骤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将升降绳和叶片安装到方向控制绳中的安装步骤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将升降绳和叶片安装到方向控制绳中的安装步骤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将升降绳和叶片安装到第二实施方式的方向控制绳中的安 装步骤的立体图。

图15是表示将升降绳和叶片安装到第二实施方式的方向控制绳中的安 装步骤的立体图。

图16是表示将升降绳和叶片安装到第二实施方式的方向控制绳中的安 装步骤的立体图。

图17是表示将升降绳和叶片安装到第二实施方式的方向控制绳中的安 装步骤的立体图。

图18是表示支撑叶片两侧部的方向控制绳的横绳的立体图。

图19是表示支撑叶片两侧部的方向控制绳的横绳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1...上梁

2、31...方向控制绳

3...叶片

7...叶片驱动装置(操作装置)

11...升降绳

15a、15b、32a、32b...纵绳

16a、16b、33a、33b...横绳

17、34a、34b...交叉部

A1...升降绳插通空间

A2...叶片插通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具体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在图1和图2所示的 横式百叶窗中,多根(图1中为三根)方向控制绳(rudder cord)2以相隔相 同间隔的方式悬挂在上梁(head box)1上,且该方向控制绳2上支撑有多层 叶片3。

在各上述方向控制绳2的上方,在上述上梁1中配置有支撑部件4,在 该支撑部件4上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有方向控制绳悬挂轴5,方向控制绳2 的上端安装在该方向控制绳悬挂轴5上。于是,当使方向控制绳悬挂轴5进 行旋转时,经由方向控制绳2使各叶片3呈同相地转动。

六角棒状的角度调节轴6以相对于方向控制绳悬挂轴5不能旋转的方式 插通于方向控制绳悬挂轴5中,该角度调节轴6的一端与设置于上述上梁1 右端部的操作装置7的输出轴嵌合。

在上述操作装置7内配置有齿轮机构,该齿轮机构的输入轴8从上梁1 朝向室内侧向斜下方突出。而且,在输入轴8的前端经由万向联轴器9悬挂 支撑有操作棒10。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操作棒10的旋转操作且经由操作装置7而使角度调 节轴6旋转,从而使方向控制绳悬挂轴5与角度调节轴6呈一体地旋转。

在上述方向控制绳2的悬挂位置附近处,从上述上梁1悬挂有多根升降 绳11。例如,在悬挂有三根升降绳11的情况下,从上梁1的两侧部垂下的升 降绳11在叶片3的室外侧沿着上述方向控制绳2的纵绳垂下,从上梁1的中 间部垂下的升降绳11在叶片3的室内侧沿着上述方向控制绳2的纵绳垂下。

在上述方向控制绳2和升降绳11的下端安装有下梁(bottom rail)12。 于是,当向上拉起升降绳11时,下梁12被拉高从而使叶片3被吊起。

上述升降绳11的上端部被引导至上述上梁1内,并且在图1中被引导至 上梁1的右端侧。然后,经由配置在上梁1内的限动装置13和上述操作装置 7的输入轴8后插通于上述操作棒10内,并且在安装于操作棒10下端的把 持部的下方被安装在绳平衡器(cord equalizer)14上。

根据上述结构,当向下拉动绳平衡器14时,各升降绳11从上梁1被拉 出相同长度,从而使下梁12以维持水平方向的状态被吊起。

上述限动装置13具有下述功能:即,防止在升降绳11的拉动操作后因 为下梁12和叶片3的重量而使升降绳11移动,从而防止下梁12和叶片3因 自重而下降。由此,能够使下梁12和叶片3保持被上拉至所希望高度的状态。

另外,当在下梁12和叶片3的自重下降被阻止的状态下拉动升降绳11 时,限动装置13的作用被解除,从而成为允许下梁12和叶片3自重下降的 状态。因此,能够操作下梁12和叶片3使其下降至下限位置。

接着,对支撑上述叶片3的方向控制绳2和升降绳11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上述方向控制绳2包括一对纵绳15a、15b和在纵绳15a、 15b之间形成有多层的横绳。每层横绳分别包括两根用于支撑上述叶片3的 横绳16a、16b(一组横绳)。

各横绳16a、16b以在中间部相互交叉而形成交叉部17的方式,相对于 纵绳15a、15b而形成于在上下方向上相隔一定间隔的位置上。即,在一根纵 绳(第一纵绳)15a上,横绳16a安装在横绳16b的下方,而在另一根纵绳(第 二纵绳)15b上,横绳16b安装在横绳16a的下方。

另外,在图3中,上述交叉部17被形成为:横绳16a处于外侧(纸面外 侧)的状态和横绳16b处于外侧(纸面外侧)的状态每隔一层交替形成。

另外,上述纵绳15a、15b是利用形成方向控制绳2的编织机形成的编织 绳,横绳16a、16b是由被织入纵绳15a、15b中并且在纵绳15a、15b之间往 复循环的绳形成。

而且,如图6所示,上述升降绳11插通在形成于一根纵绳15a、横绳16a、 16b以及交叉部17之间的呈三角形状的升降绳插通空间A1中,上述叶片3 插通在形成于另一根纵绳15b、横绳16a、16b以及交叉部17之间的叶片插 通空间A2中。

在上述叶片3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边缘处形成有切口18,上述交叉部17 或横绳16a、16b与该切口18卡合,从而能够防止叶片3相对于方向控制绳 2沿长度方向发生位置偏移。

如图4所示,上述升降绳11是从左右方向交替地被插入各层、即各组横 绳16a、16b之间。详细来说,升降绳11是从下述方向被插入各层横绳16a、 16b之间,其中,上述方向是指:形成升降绳插通空间A1的横绳16a、16b中 的、位于上方的横绳16b在交叉部17中所处位置一侧的方向。

在图4中,在最上层的横绳16a、16b中,由于在交叉部17处横绳16b 位于外侧(纸面外侧),因此,升降绳11是从外侧(纸面外侧)被插入升降 绳插通空间A1中。

接着,在下一层的横绳16a、16b中,由于在交叉部分17处横绳16b位 于内侧(纸面内侧),因此,升降绳11是从内侧(纸面内侧)被插入升降绳 插通空间A1中。

由此,升降绳11是从图1的左右方向交替地被插入各层的升降绳插通空 间A1中。

以上述方式插入升降绳11的理由如下:当将方向控制绳2的各层中的两 根横绳16a、16b形成为沿大致垂直的面在上下方向上斜向交叉时,由两根横 绳16a、16b围成的空间朝向左右方向开口。

在欲将升降绳11插入如上所述的横绳16a、16b之间的升降绳插通空间 A1中时,若在上一层中升降绳11例如是从右向左被插入升降绳插通空间A1 中,而在下一层中是从左向右被插入升降绳插通空间A1中,则组装操作性 良好。

另外,如图5所示,当在各层横绳16a、16b的交叉部17处使横绳16a、 16b的交叉情况相同时,则在各层中容易将升降绳11插入升降绳插通空间A1 中的方向变为同一方向。但是,当欲通过手工作业将升降绳11从同一方向插 入各层横绳16a、16b之间的升降绳插通空间A1中时,该插入作业变复杂。

但是,在该实施方式中,由于在方向控制绳2的各层横绳16a、16b中, 横绳16a、16b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在交叉部17处交替变换,因此,容易将 升降绳11插入到升降绳插通空间A1中的方向在各层横绳16a、16b中左右交 替地变换。

因此,在将升降绳11插入横绳16a、16b之间时,可以从左右方向交替 地插入各层横绳16a、16b之间。因此,将升降绳11插入方向控制绳2中的 插入作业变容易。

另外,当将升降绳11从相反侧、即图4中的内侧(纸面内侧)插入图4 所示的最上层横绳16a、16b所形成的升降绳插通空间A1中时,升降绳11 会从交叉部17处通过后移动到纵绳15b侧的叶片插通空间A2中。于是,在 如图6所示插入了叶片3时,变为升降绳11在交叉部17处从横绳16a、16b 之间通过从而直接与叶片3的切口18抵接的状态。

因此,由于在进行叶片的升降操作时升降绳11与叶片3的端部边缘互相 摩擦,因而容易磨损升降绳11。

因此,在如上所述从方向控制绳2的左右方向插入升降绳11时,即使升 降绳11欲朝向叶片插通空间A2移动其移动也会被交叉部17阻挡,因此,能 够防止升降绳11与叶片3的端部边缘互相摩擦。

另外,在各层横绳16a、16b的交叉部17处,各横绳16a、16b在百叶窗 左右方向上的位置相反,因此,如图4所示,在将升降绳11从左右方向交替 地插入各层的横绳16a、16b之间时,能够利用各层的交叉部17防止升降绳 11从横绳16a、16b之间通过。

另一方面,在图4中,当容易将升降绳11插入各层横绳16a、16b之间 的升降绳插通空间A1中的方向分别变为反方向时,也可以将升降绳11从反 方向交替地插入各升降绳插通空间A1中。该情况下,在各层的交叉部17处 变为允许升降绳11通过的状态,但是,将升降绳11插入方向控制绳2的插 入作业变容易。

接着,对于上述构成的方向控制绳2的作用进行说明。

图7~图13表示将叶片3和升降绳11插入图3所示的方向控制绳2中 进行组装的步骤。

如图7所示,为了将叶片插入方向控制绳2的横绳16a、16b的交叉部17 与一根纵绳15b之间而使用夹具19。在该夹具19上,呈等间隔地突出设置 有多个能够插入到各层的横绳16a、16b之间的操作轴20,并且形成有用于 插入叶片3的插通孔21。

然后,如图8所示,在利用保持装置22将方向控制绳2的一根纵绳15b 加以保持的同时,将多个操作轴20分别插入到各层的横绳16a、16b之间。

接着,如图9所示,使夹具19向纵绳15a侧移动,从而利用操作轴20 使交叉部17向纵绳15a侧移动,由此使交叉部17与纵绳15b之间的间隔变 为大于等于叶片3的宽度,从而形成叶片插通空间A2。

接着,如图10所示,当使叶片3插通夹具19的插通孔21中时,则叶片 3被插入叶片插通空间A2中。

接着,将夹具19从方向控制绳2上拆除,并且如图11和图12所示,将 升降绳11从左右方向交替地插通在升降绳插通空间A1中并使升降绳11绷 紧。于是,如图13所示,变为升降绳11在纵绳15a附近处被保持在各层的 横绳16a、16b之间的状态。

由此,叶片3和升降绳11被插通在方向控制绳2中,方向控制绳2的纵 绳15a、15b的上端被安装在上梁1内的方向控制绳悬挂轴5上,并且,纵绳 15a、15b的下端被安装在下梁12上。另外,升降绳11的下端被安装在下梁 12上,并且,升降绳11的上端部经由上梁1内的限动装置13、操作棒10而 连接在绳平衡器14上。

根据具备如上构成的方向控制绳的横式百叶窗,能够得到以下所示的效 果。

(1)在将升降绳11插入方向控制绳2的横绳16a、16b之间时,能够从 左右方向交替地插入各层的横绳16a、16b之间。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将升 降绳11插入方向控制绳2中的插入作业。

(2)由于横绳16a、16b的交叉部17与叶片3的切口18卡合,因此, 能够防止叶片3沿其长度方向发生位置偏移。尤其是在叶片3转动至切口18 位于叶片3的上缘的状态时,由于交叉部17容易与切口18卡合,因而叶片 3也不会发生位置偏移。

(3)由于叶片3是在横绳16a、16b的交叉部17与纵绳15b之间被插入 在横绳16a、16b之间,而升降绳11是在交叉部17与纵绳15a之间被插入在 横绳16a、16b之间,因此,能够防止在进行叶片3的上拉操作时层叠在下梁 12上的叶片3在左右方向、即长度方向上发生晃动。

(4)由于在升降绳11与切口18的端部边缘之间存在横绳16a、16b的 交叉部17,因此,能够抑制升降绳11的磨损,并且能够减轻升降操作时所 需的操作力。

(5)由于能够在利用夹具19将横绳16a、16b的交叉部17与纵绳15b 之间的间隔扩大后插入叶片3,因此,能够通过机械来实施将叶片3插入方 向控制绳2中的插入工序,从而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6)在该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将升降绳11从左右方向交替地插 入方向控制绳2的各层中的横绳16a、16b之间的升降绳插通空间A1中,但 是,例如也可以将升降绳11以相隔两层或四层横绳16a、16b的方式插入升 降绳插通空间A1中。即使是在这样的结构中,也能够将升降绳11从方向控 制绳2的左右方向交替地插入升降绳插通空间A1中。

(第二实施方式)

图14~图17表示第二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中表示下述横式百叶窗的组 装工序,其中,在上述横式百叶窗中,利用平行地安装在纵绳之间的两根横 绳来支撑叶片,并且将升降绳插入在横绳之间。

在图14所示的方向控制绳31中,在纵绳32a、32b之间形成有多层横绳, 其中,每层横绳分别包括两根平行的横绳33a、33b。为了将叶片3和升降绳 11插入上述的方向控制绳31中,并且构成能够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相同 效果的横式百叶窗,如图15所示,使各层的横绳33a、33b在上下方向上相 互交叉,从而在纵绳32a、32b附近处形成交叉部34a、34b。

此时,使各层横绳33a、33b相互交叉的方向在各层中相反。于是,在各 层横绳33a、33b的交叉部34a、34b处,呈横绳33a、33b的交叉方向在左右 方向上层层不同的状态。

接着,如图16所示,将叶片3插通在各层横绳33a、33b的交叉部34a、 34b之间的叶片插通空间A2中,并且如图17所示,将升降绳11插通在由一 侧的交叉部34b、纵绳32a以及横绳33a、33b围成的空间内。

此时,升降绳11的插入方法是: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从下述方向插 入升降绳11,其中,上述方向是指:形成升降绳插通空间A1的横绳33a、33b 中的、位于上方的横绳在交叉部34b中所处位置一侧的方向。因此,升降绳 11在各层横绳33a、33b中是从方向控制绳31的左右方向交替地被插入。

根据上述的结构,能够得到与通过第一实施方式得到的(1)~(4)的效 果相同的效果。

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以如下形态实施。

·也可以从形成升降绳插通空间的横绳中的、位于下方的横绳在交叉部 中所处位置一侧的方向插入上述升降绳,并且将升降绳从上述方向控制绳的 左右方向交替地插入各层的升降绳插通空间中。

·在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在方向控制绳的最上层至例如第 七层的横绳之间插入升降绳。

·如图18所示,也可以以支撑一枚叶片3的左右两处位置的方向控制绳 2的横绳16a、16b的交叉方向呈反方向的方式,将升降绳11插通在升降绳插 通空间A1中。通过这样构成,能够通过与叶片3的切口18卡合的横绳16a 或者横绳16b以及与横绳16a和横绳16b卡合的升降绳11而防止叶片3在长 度方向上朝向左右两侧发生位置偏移。例如,当叶片3欲朝向图18所示的箭 头方向即右侧移动时,如图19所示,位于右侧的方向控制绳的横绳16b与切 口18的拐角部分抵接,从而能够防止叶片3的横向偏移。

·方向控制绳的各层横绳并不限定于两根,也可以是三根以上。

·叶片3的升降操作,也可以是通过使用电动机等的电动驱动装置使升 降绳和下梁上升或下降来实施。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