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合成一种改性淀粉的植物,产生该植物的方法,其应用,及该改性淀粉

合成一种改性淀粉的植物,产生该植物的方法,其应用,及该改性淀粉

摘要

本发明涉及含有两种或多种编码参与淀粉代谢的酶的核苷酸序列的重组核酸分子。本发明也涉及产生转基因植物细胞和植物的方法,其可合成磷酸含量和侧链结构改变的淀粉。另外,本发明还涉及含有根据本发明的核酸分子的载体和宿主细胞,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产生的植物细胞和植物,根据本发明的植物细胞和植物合成的淀粉,及产生该淀粉的方法。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31600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1-10-0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阿温提斯作物科学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99810371.3

  • 发明设计人 V·兰德舒泽;

    申请日1999-07-21

  • 分类号C12N15/82;A01H5/00;C12N15/54;C08B30/00;

  • 代理机构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樊卫民

  • 地址 德国法兰克福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3:58:3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8-13

    专利权有效期届满 IPC(主分类):C12N15/82 授权公告日:20041006 申请日:19990721

    专利权的终止

  • 2018-01-05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C12N15/82 登记生效日:20171219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19990721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07-12-26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19990721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04-10-06

    授权

    授权

  • 2001-10-10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1-10-03

    公开

    公开

查看全部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含有两种或多种编码参与淀粉代谢的酶的核苷酸序列的重组核酸分子,涉及产生转基因植物细胞和植物的方法,其可合成磷酸含量和侧链结构改变的淀粉。本发明还涉及含有根据本发明的核酸分子的载体和宿主细胞,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产生的植物细胞和植物,根据本发明的植物细胞和植物合成的淀粉,及制备该淀粉的方法。

应当记住植物组分作为可再生资源的重要性逐渐提高,生物技术研究努力使植物原料符合加工工业的要求。因此,为了能在尽可能多的应用领域中利用可再生资源,必须能获得多种材料。

油、脂肪和蛋白质以及多糖组成了植物的重要可再生资源。多糖中的主要位置不仅被纤维素占据而且也被淀粉所占据,淀粉是高等植物中最重要的贮藏物质之一。玉米、稻和小麦以及马铃薯尤其在淀粉生产中起重要作用。

多糖淀粉是化学均一单位-葡萄糖分子的多聚体。然而,它是在聚合程度和葡萄糖链中分支方面存在不同的不同形式分子的高度复杂混合物。因此淀粉不是均一的原料。具体地,我们区分为直链淀粉-α-1,4-糖苷键连接的葡萄糖分子的基本无分支的多聚体,和支链淀粉-其依次组成了不同分支的葡萄糖链的复杂混合物。由于其它α-1,6-糖苷键的存在产生其它的分支。在用于淀粉生产的典型植物如玉米或马铃薯中,合成淀粉由大约25%的直链淀粉和大约75%的支链淀粉组成。

主要取决于分支程度、直链淀粉/支链淀粉比率、侧链的平均长度和分布和磷酸基团的存在的淀粉分子结构,分别对于淀粉及其水溶液的重要功能性质是最重要的。必须提到的重要功能性质是,例如,可溶性、退减行为、成膜特性、粘度、颜色稳定性、胶凝特性和结合及粘附特性。淀粉颗粒大小对于不同用途也可能是重要的。富含直链淀粉的淀粉的产生对于某些用途也是特别有意义的。此外,植物细胞中所含的改性淀粉可有利地改变植物细胞在某些条件下的性质。例如,在加工(如淀粉提取)之前,在含淀粉器官(如种子或块茎)的贮藏期间降低淀粉降解是可行的。生产改性淀粉使含该淀粉的植物细胞或植物器官更适于加工也是有意义的,例如在食品制造中,如由玉米制造爆米花或玉米片,或由马铃薯制造马铃薯片、马铃薯条或马铃薯粉。特别有意义的是淀粉在降低冷甜化方面的改进,即在低温下长时间贮藏后还原糖(特别是葡萄糖)的释放减少。马铃薯通常贮存于4-8℃的温度下,以使贮存期间的淀粉降解减至最小。该过程中释放的还原糖(特别是葡萄糖)在马铃薯片或马铃薯条的生产中导致不希望的产褐色素反应(所谓的美拉(Maillard)反应)。

能从植物中分离的淀粉通过化学修饰常适用于特定工业目的,这种修饰通常需要时间和金钱。因此希望发现这种可能性,即产生可合成其性质已满足加工工业特殊需要的淀粉的植物,从而将经济与生态优势结合起来。

除了繁殖法外,产生这类植物的一种可能性是利用遗传工程方法直接遗传改变产淀粉植物的淀粉代谢。但是,其前提条件是参与淀粉合成修饰和淀粉降解(淀粉代谢)的酶的鉴定与表征,和编码这些酶的相应DNA序列的分离。

引起淀粉合成的生物化学途径基本已知。在植物细胞中,淀粉合成在质体中发生。在光合活性组织中,这些质体是叶绿体,在无光合活性组织中,淀粉贮藏组织是造粉体。

参与淀粉合成的重要酶是,例如分支酶、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颗粒结合淀粉合酶、可溶性淀粉合酶、脱支酶、歧化酶、质体淀粉磷酸化酶和R1酶(R1蛋白)。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其它或备择的遗传工程方法,用于改变合成淀粉植物(例如黑麦、大麦、燕麦、玉米、小麦、高粱和谷子、西米、稻、豌豆、大豌豆(marrowfat pea)、木著、马铃薯、番茄、油籽油菜、大豆、大麻、亚麻、向日葵、豇豆、绿豆、菜豆、香蕉或竹芋(arrowroot))中的淀粉代谢或适当的核酸分子,借此能转化植物细胞,使得能合成有利改变的淀粉变种。

这些改变的淀粉变种例如在其分支程度、直链淀粉/支链淀粉比率、磷酸含量、淀粉颗粒大小和/或侧链的平均长度和分布(即侧链结构)等方面显示改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能产生可合成一种改变(改性)淀粉变种的转基因植物的方法。

令人惊讶地,用根据本发明的或将根据本发明使用的核酸分子转化的转基因植物或植物细胞可合成一种淀粉,其在物理化学性质和/或侧链结构方面以根据本发明的特殊方式改变。相反,转基因植物所合成的已知淀粉不显示根据本发明的改变。

通过提供权利要求书中详述的应用形式,根据本发明达到这些目的。

因此本发明涉及一种重组核酸分子(核苷酸序列),其包含

a)至少一种编码具有可溶性淀粉合酶Ⅲ功能的蛋白质的核苷酸序列(多核苷酸或核酸分子),或该核苷酸序列的片段,和b)一种或多种核苷酸序列,其编码选自A组的蛋白质,包括具有下列酶功能的蛋白质:分支酶(BE Ⅰ、Ⅱa和Ⅱb)、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颗粒结合淀粉合酶、可溶性淀粉合酶Ⅰ、Ⅱ或其它、脱支酶、歧化酶、质体淀粉磷酸化酶、R1酶、淀粉酶和葡糖苷酶,或其片段-优选地可溶性淀粉合酶Ⅱ、可溶性淀粉合酶Ⅰ和/或分支酶及其片段,和可与这些核苷酸序列或其片段之一杂交的核酸分子,优选地脱氧核糖核酸分子或核糖核酸分子,特别优选地cDNA分子。特别优选的是可与这些核苷酸序列或其片段之一特异性杂交的核酸分子。

例如,在EP-A-0779363中公开了适用于本发明并且编码一种具有可溶性淀粉合酶Ⅲ功能的蛋白质的核苷酸序列。术语“编码一种具有可溶性淀粉合酶Ⅲ功能的蛋白质的核苷酸序列”在本发明中可理解为特别是那些序列,其编码区长度为3000-4500bp,优选地3200-4250bp,特别优选地3400-4000bp,其与编码一种具有淀粉合酶功能的蛋白质的核酸完整编码区的同源性可达至少70%,优选地至少80%,特别优选地至少90%,极特别优选地至少95%。

适用于本发明并且编码一种选自A组的蛋白质的核苷酸序列是,例如,可溶性淀粉合酶(Ⅰ、Ⅱ或其它型)或颗粒结合淀粉合酶同工型(例如,Hergersberg,1988,博士论文,Cologne大学;Abel,1995,博士论文,FU Berlin;Abel等人,1996,植物杂志(Plant Jorunal)10(6):981-991;Visser等人,1989,植物科学(Plant Sci.)64:185-192;van der Leij等人,1991,分子与普通遗传学(Mol.Gen.Genet.)228:240-248;EP-A-0779363;WO 92/11376;WO 96/15248,其中SSSB是一种可溶性淀粉合酶Ⅰ,GBSSⅡ是一种可溶性淀粉合酶Ⅱ;WO97/26362;WO 97/44472;WO 97/45545;Delrue等人,1992,细菌学杂志(J.Bacteriol.)174∶3612-3620;Baba等人,1993,植物生理学(Plant Physiol.)103:565-573;Dry等人,1992,植物杂志2,2:193-202,或EMBL数据库条目X74160;X58453;X88789)、分支酶同工型(分支酶Ⅰ、Ⅱa、Ⅱb)、脱支酶同工型(脱支酶、异淀粉酶、支链淀粉酶)或歧化酶同工型,如WO 92/14827、WO 95/07335、WO 95/09922、WO 96/19581、WO 97/22703、WO 97/32985、WO 97/42328、Takaha等人,1993,生物学与化学杂志(J.Biol.Chem.)268:1391-1396或EMBL数据库条目X83969所述,和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质体淀粉磷酸化酶同工型和R1酶(R1蛋白),如EP-A-0368506;EP-A-0455316;WO 94/28146;DE 19653176.4;WO 97/11188;Brisson等人,1989,植物细胞(The Plant Cell)1:559-566;Buchner等人,1996,植物(Planta)199:64-73;Camirand等人,1989,植物生理学89(增4):61;Bhatt和Knowler,实验植物学杂志(J.Exp.Botany)41(增):5-7;Lin等人,1991,植物生理学95:1250-1253;Sonnewald等人,1995,植物分子生物学(Plant Mol.Biol.)27:567-576;DDBJ号D23280;Loberth等人,1998,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16:473-477所述,以及淀粉酶和葡糖苷酶的核苷酸序列。

可按照本发明适当使用的核苷酸序列是原核或真核来源的,优选地是细菌、真菌或植物来源的。

对于本发明,术语“片段”是指根据本发明的或将按照本发明使用的核酸分子的部分,其长度至少15bp,优选地至少150bp,特别优选地至少500bp,但通常不超过5000bp,优选地2500bp。

对于本发明,术语“杂交”是指在常规杂交条件下优选地在严格条件下的杂交,如Sambrook等人(《分子克隆,实验室指南》,第二版(1989),冷泉港实验室出版社,冷泉港,NY)所述。术语“片段”特别包括生物活性分子。

特别优选地,“特异性杂交”在下列高度严格条件下发生:

杂交缓冲液:2×SSC;10×Denhardt溶液(Ficoll 400+PEG+BSA;比例1∶1∶1);0.1%SDS;5mM EDTA;50mM Na2HPO4;250μg/ml鲱精DNA;50μg/ml tRNA;或0.25M磷酸钠缓冲液pH7.2;1mMEDTA;7%SDS,

杂交温度    T=55-68℃

洗涤缓冲液:0.2×SSC;0.1%SDS和

洗涤温度:  T=40-68℃

可与根据本发明的或将按照本发明使用的核酸分子杂交的分子也包括根据本发明的或将按照本发明使用的核酸分子的片段、衍生物和等位基因变体。“片段”可理解为不只是指长度足以编码所述蛋白质功能活性部分的核酸分子的部分。术语“衍生物”在本发明说明书中是指,这些分子的序列在一个或多个位置上不同于根据本发明的或将按照本发明使用的核酸分子的序列,并显示与这些序列有高度同源性。同源性是指至少60%,优选地超过70%,特另优选地超过85%,特另是超过90%,极特别优选地超过95%的连续同一性。相对于根据本发明的或将按照本发明使用的核酸分子的差异可通过一种或多种缺失、置换、插入(添加)或重组产生。此外,同源性还指在所述核酸分子与其编码的蛋白质之间存在功能和/或结构等同性。与根据本发明的或将按照本发明使用的分子同源,并组成这些分子的衍生物的核酸分子,通常是这些分子的变异,它们构成行使相同、基本相同或相似的生物功能的修饰。它们可以是天然发生的变异,例如其它植物种的序列,或突变,这些突变可能是天然发生的或经定向诱变引入的。变异另外还可以是合成序列。等位变体可以是天然发生的变体或合成变体或通过重组DNA技术产生的变体。

根据本发明的或将按照本发明使用的核酸分子可以是DNA分子,特别是cDNA分子,或者适当时是基因组分子的组合。根据本发明的或将按照本发明使用的核酸分子还可以是RNA分子。根据本发明的或将按照本发明使用的核酸分子或其片段可以例如从天然来源获得、利用重组技术产生或合成产生。

为了在植物细胞中以有义或反义方向表达根据本发明的或将按照本发明使用的核酸分子,将其与确保可在植物细胞中转录的调节DNA元件连接。这些元件特别包括启动子。在植物细胞中有活性的任何启动子通常都适于表达。可选择启动子,使得表达为组成型的,或仅发生于特定组织中、植物发育的特定时间或可能是例如化学或生物诱导性的外界因素所确定的时间。相对于被转化的植物,启动子可能是同源或异源的,如同核苷酸序列一样。合适的启动子的实例是用于组成型表达的花椰菜花叶病毒35S RNA启动子和玉米的遍在蛋白启动子,用于在马铃薯中块茎特异性表达的patatin启动子B33(Rocha-Sosa等人,1989,EMBO J.8:23-29),或确保只在光合活性组织中表达的启动子,例如ST-LS1启动予(Stockhaus等人,1987,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Natl.Acad.Sci.USA)84:7943-7947;Stockhaus等人,1989,EMBO J.8:2445-2451)、Ca/b启动子(例如US 5656496,US5639952,Bansal等人,1992,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89:3654-3658)和(Rubisco)SSU启动子(见,例如,US 5034322,US 4962028),或用于胚乳特异性表达的谷蛋白启动子(Leisy等人,植物分子生物学14(1990),41-50;Zheng等人,植物杂志4,(1993),357-366;Yoshihara等人,FEBS Lett.383,(1996),213-218)、shrunken-1启动子(Werr等人,EMBO J.4,(1985),1373-1380)、小麦的HMG启动子、USP启动子、菜豆蛋白启动子或玉米的玉米醇溶蛋白基因的启动子(Pedersen等人,细胞29,(1982),1015-1026;Quatroccio等人,植物分子生物学15(1990),81-93)。

终止根据本发明的核酸分子的终止序列可用来正确地终止转录并向转录物添加poly-A尾,这被认为具有稳定转录物的作用。这些元件已在文献(参见Gielen等人,1989,EMBO J.8:23-29)中描述,通常在希望时是可交换的。

根据本发明的或将按照本发明使用的核酸分子能用于产生显示可溶性淀粉合酶Ⅲ活性和至少另一种淀粉代谢酶活性提高和/或降低的转基因植物细胞和植物。为此,将根据本发明的或将按照本发明使用的核酸分子引入含有在植物细胞中有效转录所必需的调节核酸序列的适当载体中,并引入植物细胞中。另一方面,能用根据本发明的或将按照本发明使用的核酸分子抑制细胞中内源可溶性淀粉合酶Ⅲ的合成,和/或至少另一种选自A组的蛋白质的合成。这可借助于反义构建体、体内诱变、发生的共抑制作用或利用适当构建的核酶来实现。另一方面,根据本发明的或将按照本发明使用的核酸分子能用于在转基因植物细胞中表达可溶性淀粉合酶Ⅲ,和/或至少另一种选自A组的蛋白质,从而导致在每种情况中表达的酶在细胞中的活性都提高。

另外,存在利用根据本发明的或将按照本发明使用的核酸分子抑制细胞中内源可溶性淀粉合酶Ⅲ合成和至少另一种选自A组的蛋白质过量表达的可能性。最后,根据本发明的或将按照本发明使用的核酸分子也可用于在转基因植物细胞中表达可溶性淀粉合酶Ⅲ,和用于抑制至少另一种选自A组的蛋白质。于是最后提到的两个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在细胞中分别导致被抑制或被表达的酶的活性同时抑制和提高。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含根据本发明的核酸分子的载体。

术语“载体”包括质粒、粘粒、病毒、噬菌体和在遗传工程中常规使用的其它载体,它们包含根据本发明的核酸分子且适于转化细胞。这些载体优选地适用于转化植物细胞。特别优选地,它们允许将根据本发明的核酸分子,适当时与侧翼调节区一起,整合到植物细胞基因组中。实例是二元载体如pBinAR或pBinB33,它们能用于土壤杆菌介导的基因转移。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根据编码一种具有可溶性淀粉合酶Ⅲ功能的蛋白质的核苷酸序列或其片段以有义或反义方向存在这一事实区别根据本发明的载体。

在另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根据编码一种或多种选自A组的蛋白质的核苷酸序列或其片段以有义或反义方向存在这一事实区别根据本发明的载体。

在再另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根据编码多种选自A组的蛋白质的核苷酸序列或其片段部分以有义方向、部分以反义方向存在这一事实区别根据本发明的载体。

极特别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载体包含一种或多种确保在原核或真核细胞中RNA转录和合成的调节元件。

另外,能利用分子生物学常规技术(见,例如,Sambrook等人,1989,《分子克隆,实验室指南》,第二版,冷泉港实验室出版社,冷泉港,NY)向根据本发明的或将按照本发明使用的DNA序列中引入多个突变,这导致生物学性质可被改变的蛋白质的合成。另一方面,能产生缺失突变体,其中的序列通过可引起类似截短的蛋白质合成的编码DNA序列之5’或3’端的渐进缺失产生。例如,DNA序列5’端的这些缺失允许定向产生这样的酶,其由于相关转运序列或信号序列的去除而不再位于其原始(同源)区室中,而是定位于细胞溶胶中,或者由于其它信号序列的添加而定位于一种或多种其它(异源)区室(例如质体、液泡、线粒体、质外体)中。

另一方面,在改变的氨基酸序列可影响如酶活性或酶调节的位置处引入点突变也是可行的。因此,能产生这样的突变,如KM或kcat值改变或不再经受细胞中正常存在的调节机制如经过别构调节或共价修饰。

对于原核细胞中的遗传工程操作,能向质粒中引入根据本发明的或将按照本发明使用的DNA序列或这些序列的片段,这允许诱变或通过DNA序列重组改变序列。利用标准分子生物学方法(参见Sambrook等人,1989,同前)可进行碱基互换或添加天然或合成序列。为了使DNA部分彼此连接,可将连接体或接头与这些部分连接。此外,还可进行提供适当限制酶切位点或除去过量DNA或不再需要的限制酶切位点的操作。在适合插入、缺失或置换时,也可使用体外诱变、引物修复、限制酶切或连接。通常使用的分析方法是序列分析、限制酶切分析及适当时其它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淀粉代谢已改变的转基因宿主细胞,特别是原核或真核细胞,优选地细菌或植物(单子叶植物或双子叶植物)细胞(例如大肠杆菌、土壤杆菌、茄科(Solananceae)、Poideae、黑麦、大麦、燕麦、玉米、小麦、高粱和谷子、西米、稻、豌豆、大豌豆、木薯、马铃薯、番茄、油籽油菜、大豆、大麻、亚麻、向日葵、豇豆、绿豆、菜豆、香蕉或竹芋的细胞),它们含有一种或多种根据本发明的核酸分子,或一种或多种根据本发明的或来源于这种细胞的载体。

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淀粉代谢已改变的转基因宿主细胞,特别是原核或真核细胞,优选地细菌或植物细胞(例如大肠杆菌、土壤杆菌、茄科、Poideae、黑麦、大麦、燕麦、玉米、小麦、高粱和谷子、西米、稻、豌豆、大豌豆、木薯、马铃薯、番茄、油籽油菜、大豆、大麻、亚麻、向日葵、豇豆、绿豆、菜豆、香蕉或竹芋的细胞),它们含有a)至少一种编码具有可溶性淀粉合酶Ⅲ功能的蛋白质的核苷酸序列或其片段,和b)一种或多种编码选自A组的蛋白质的核苷酸序列或其片段,或可与这些核酸分子杂交,或来源于这种细胞的核苷酸序列。

根据本发明的宿主细胞不仅可用根据本发明的核酸分子产生,而且也可利用连续转化(例如所谓的“超级转化”)产生,其中在多个细胞转化步骤中,使用多种根据本发明的核苷酸序列的部分,或多种包含根据本发明的核苷酸序列的部分的载体,这些序列编码一种具有可溶性淀粉合酶Ⅲ功能的蛋白质或其片段,和一种或多种选自A组的蛋白质,包括分支酶、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颗粒结合淀粉合酶、可溶性淀粉合酶Ⅰ、Ⅱ或其它、脱支酶、歧化酶、质体淀粉磷酸化酶、淀粉酶、葡糖苷酶、R1酶、其片段-优选地可溶性淀粉合酶Ⅱ、可溶性淀粉合酶Ⅰ和/或分支酶及其片段,和可与所述核苷酸序列或其片段之一杂交的核酸分子。在此,用下列分子转化细胞:a)至少一种编码具有可溶性淀粉合酶Ⅲ功能的蛋白质的核酸分子,其片段,或包含该核酸分子的载体,和b)用一种或多种核酸分子同时或连续转化,该核酸分子编码一种选自A组的蛋白质,包括分支酶、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颗粒结合淀粉合酶、可溶性淀粉合酶Ⅰ、Ⅱ或其它、脱支酶、歧化酶、淀粉酶、葡糖苷酶、质体淀粉磷酸化酶和R1酶,或其片段-优选地可溶性淀粉合酶Ⅱ、可溶性淀粉合酶Ⅰ和/或分支酶及其片段,和可与所述核苷酸序列或其片段之一杂交的核酸分子,或一种或多种以任一希望的顺序包含一种或多种所述核酸分子的载体。

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生产可合成改性淀粉的转基因宿主细胞、细菌细胞、植物细胞或植物的方法,其中向细胞基因组中整合a)至少一种编码具有可溶性淀粉合酶Ⅲ功能的蛋白质的核酸分子或其片段,和b)一种或多种核酸分子,其编码一种选自A组的蛋白质,包括分支酶、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颗粒结合淀粉合酶、可溶性淀粉合酶Ⅰ、Ⅱ或其它、脱支酶、歧化酶、淀粉酶、葡糖苷酶、质体淀粉磷酸化酶和R1酶,或其片段-优选地可溶性淀粉合酶Ⅱ、可溶性淀粉合酶Ⅰ和/或分支酶及其片段,和可与所述核苷酸序列或其片段之一杂交的核酸分子,并任选地由转基因植物细胞再生为完整的植物。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涉及一种产生可合成改性淀粉的转基因宿主细胞、细菌细胞、植物细胞或植物的方法,其包括向细胞基因组中整合一种或多种根据本发明的核酸分子或一种或多种根据本发明的载体,并任选地由转基因植物细胞再生为完整的植物。

通过遗传工程方法能使根据本发明的核酸分子可参与植物的淀粉代谢,并将其改变,从而引起改性淀粉的合成,相对于野生型植物中合成的淀粉该改性淀粉在以下方面得到改变,例如,结构、含水量、蛋白含量、脂含量、纤维含量、灰分/磷酸含量、直链淀粉/支链淀粉比率、分子量分布、分支程度、颗粒大小、颗粒形状及结晶,或其物理化学性质,如流动及吸附行为、胶凝温度、粘度、增稠能力、溶解度、凝胶结构、透明度、热稳定性、剪切稳定性、酸稳定性、退减的趋势、胶凝作用、冻融稳定性、复合体形成、碘结合、薄膜形成、粘合力、酶稳定性、可消化性或反应性。

通过提高参与淀粉代谢的蛋白质的活性,例如过量表达适当的核酸分子,或提供不再经历细胞调节机制和/或显示与其活性有关的不同温度依赖性的突变,也能够提高适当遗传改造的植物中的产量。特别明显的产量提高可能是由于提高了一种或多种参与淀粉代谢的蛋白质在被转化植物淀粉贮藏组织的特殊细胞中(如在马铃薯的块茎或玉米或小麦的胚乳中)的活性。这些参与淀粉代谢的可能性的经济重要性和优点是明显的。

当在植物中表达根据本发明的或将按照本发明使用的核酸分子时,所合成的蛋白质原则上能定位于植物细胞的任何希望的区室中。为了实现在特定区室(细胞溶胶、液泡、质外体、质体、线粒体)中的定位,必要时必须缺失(除去)确保定位的转运或信号序列,并且在必要时必须将剩余的编码区与确保在特定细胞区室中定位的DNA序列连接。这些序列已知(见,例如,Braun等人,EMBO J.11(1992),3219-3227;Wolter等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85(1988),846-850;Sonnewald等人,植物杂志1(1991),95-106)。例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周知的特异启动子能确保在某些植物部分或组织中的定位。

例如,通过使用根据本发明的核酸分子,表达适当的反义RNA、有义RNA以实现共抑制作用、体内诱变,或表达适当构建的可特异酶切编码参与淀粉代谢的蛋白质之一的转录物的核酶,优选地通过表达一种反义转录物,能实现参与淀粉代谢的蛋白质活性降低的植物细胞的产生。

为此,一方面,能使用一种DNA分子,其包含编码一种参与淀粉代谢的蛋白质的所有序列,包括可能存在的任何侧翼序列,也能使用只包含编码序列部分的DNA分子,这些部分的最小长度为15bp,优选地至少100-500bp,特别是超过500bp。通常使用短于5000bp,优选地短于2500bp的DNA分子。

也能使用显示与根据本发明的DNA分子的序列有高度同源性,但与之不完全相同的DNA序列。最小同源性应当超过约65%。优选使用具有约75-85%,特别是约85-95%同源性的序列。

用于降低细胞中特异蛋白质活性的核酶表达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周知,并在如EP-B1-0 321-201中有述。例如,Feyter等人(分子与普通遗传学250(1996),329-338)描述了植物细胞中核酶的表达。

也可通过所谓的“体内诱变”在根据本发明的植物细胞中减少参与淀粉代谢的蛋白质,其中通过转化向细胞中引入杂合RNA-DNA-寡核苷酸(“chimeroplast”)(Kipp P.B.等人,“第五届国际植物分子生物学大会”的招贴会议,21-27,1997年9月,新加坡;R.A.Dixon和C.J.Arntzen,“转基因植物的代谢工程”上的会议报告,重要座谈会,Copper Moutain,CO,USA,TIBTECH 15(1997),441-447;国际专利申请WO 95/15972;Kren等人,肝脏病学(Hepatology)25(1997),1462-1468;Cole-Strauss等人,科学273(1996),1386-1389)。

用于该目的的RNA-DNA-寡核苷酸的一部分DNA组分与内源蛋白质的核酸序列同源,但与内源蛋白质的核酸序列相比显示一种突变,或者含有被同源区包围的异源区。

RNA-DNA-寡核苷酸的同源区与内源核酸分子的碱基配对及随后的同源重组,使得RNA-DNA-寡核苷酸的DNA组分中包含的突变或异源区能被转移到植物细胞基因组中。这导致参与淀粉代谢的蛋白质活性的降低。

此外,也可利用共抑制作用降低在植物细胞中参与淀粉代谢的酶活性。例如,Jorgensen(生物技术趋势(Trends Biotechnol.)8(1990),340-344)、Neibel等人(现代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观点(Curr.Top.Microbiol.Immunol.)197(1995),91-103)、Flavell等人(现代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观点197(1995),43-46)、Palaqui和Vaucheret(植物分子生物学29(1995),149-159)、Vaucheret等人(分子与普通遗传学248(1995),311-317)、de Borne等人(分子与普通遗传学243(1994),613-621)描述了该方法。

为了抑制被转化植物中参与淀粉生物合成的多种酶的合成,能使用同时含有反义方向并处于适当启动子控制下的编码相关酶的多种区域的DNA分子进行转化。每种序列可受其启动子的控制,或者这些序列另外可由一种连接启动子作为融合体转录,使得所述蛋白质的合成被抑制到大致相同或不同的程度。至于在这种构建体中使用的个别编码区的长度,以上关于产生反义构建体的叙述也适用于此。原则上,从这种DNA分子中启动子开始转录的反义片段的数量没有上限。但是,产生的转录物长度通常不应超过25kb,优选地15kb。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或将按照本发明使用的核酸分子使得转化植物细胞并同时抑制多种酶的合成成为可能。

另外,能向一种或多种淀粉生物合成基因缺乏或缺陷的传统突变体中引入根据本发明的或将按照本发明使用的核酸分子(Shannon和Garwood,1984,于:Whistler,BeMiller和Paschall,《淀粉:化学与技术》,学院出版社,伦敦,第二版:25-86)。例如,这些缺陷可能涉及下列蛋白质:小球结合淀粉合酶(GBSSⅠ)和可溶性淀粉合酶(SSⅠ、Ⅱ、Ⅲ及其它)、分支酶(BE Ⅰ、Ⅱa和Ⅱb)、脱支酶(R酶、异淀粉酶、支链淀粉酶)、歧化酶和质体淀粉磷酸化酶。

因此本发明也涉及可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获得的转基因植物细胞,其已用根据本发明的或将按照本发明使用的载体或核酸分子转化,并涉及由这些转化细胞衍生的转基因植物细胞或植物。根据本发明的细胞含有一种或多种根据本发明的或将按照本发明使用的核酸分子,它们优选地与一种或多种确保在植物细胞中转录的调节DNA元件(如启动子、增强子、终止子)特别是启动子连接。根据本发明的细胞能与天然存在的植物细胞相区别,这尤其是根据它们含有这些细胞中不天然存在的根据本发明的核酸分子这一事实,或者是根据这种分子以整合形式存在细胞基因组中的某一位置,而在不同基因组环境中其不会存在这一事实。另外,根据本发明的转基因植物细胞能与天然存在的植物细胞相区别,这是根据它们除了含有在将按照本发明使用的细胞或核酸分子中天然存在的这种分子的拷贝,适当时还含有至少一个拷贝的稳定地整合于其基因组中的根据本发明的核酸分子这一事实。如果引入细胞中的核酸分子是细胞中已天然存在的分子的拷贝,那么根据本发明的植物细胞能与天然存在的植物细胞相区别,特别是根据这种额外拷贝或这些另外的拷贝位于基因组中其不天然存在的位点处这一事实。例如,这能通过Southern印迹分析检查。

优选的根据本发明的植物细胞是这样的细胞,其中参与淀粉代谢的各个酶的酶活性在每种情况中至少提高和/或降低10%,特别优选地至少30%,极特别优选地至少50%。

另外,优选地至少根据下列特征之一能将根据本发明的植物细胞与天然存在的植物细胞相区别:如果已被引入的核酸分子相对于植物细胞是异源的,则转基因植物细胞显示已被引入的根据本发明的核酸分子转录。例如,这能通过Northern印迹分析检测。例如,根据本发明的植物细胞含有一种或多种由已引入的根据本发明的或将按照本发明使用的核酸分子编码的蛋白质。例如,这能通过免疫学方法特别是Western印迹分析检测。

如果已被引入的根据本发明的或将按照本发明使用的核酸分子相对于植物细胞同源,则根据根据本发明的或将按照本发明使用的核酸分子的额外表达,能将根据本发明的细胞与天然存在的细胞相区别。例如,转基因植物细胞含有更多或更少的根据本发明的或将按照本发明使用的核酸分子的转录物。例如,这能通过Northern印迹分析检测。“更多”或“更少”在本说明书中意思是比相应的未转化细胞优选地至少多或少10%,优选地至少多或少20%,特别优选地至少多或少50%的转录物。此外,这些细胞优选地显示由引入的核酸分子编码的蛋白质含量相应提高或降低(至少10%、20%或50%)。

利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周知的技术能使转基因植物细胞再生为完整的植物。可通过再生根据本发明的转基因植物细胞获得的植物,和通过由根据本发明的植物细胞再生为完整的植物产生转基因植物的方法,也是本发明的主题。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含有根据本发明的转基因植物细胞的植物。原则上,转基因植物可以是任何种属的植物,即,不仅可以是单子叶植物,也可以是双子叶植物。植物优选地是有益植物和淀粉贮藏植物,如谷物种类(黑麦、大麦、燕麦、玉米、小麦、高粱和谷子等)、西米、稻、豌豆、大豌豆、木薯、马铃薯、番茄、油籽油菜、大豆、大麻、亚麻、向日葵、豇豆、绿豆或竹芋。

本发明也涉及根据本发明的植物的繁殖材料,例如果实、种子、块茎、根状茎、幼苗、插条、愈伤组织、原生质体、细胞培养物等。

改变参与淀粉代谢的酶的活性导致在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产生的植物中合成结构改变的淀粉。

大量克隆载体可用于准备向高等植物中引入外源基因,载体含有大肠杆菌复制信号,和用于筛选被转化细菌细胞的标记基因。这些载体的实例是pBR322、pUC系列、M13mp系列、pACYC184等。能将希望的序列引入载体的适当限制酶切位点处。用所获得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细胞。被转化的大肠杆菌细胞在适当培养基中生长,然后收获并裂解。回收该质粒。表征所获质粒DNA的分析方法通常是限制酶切分析、凝胶电泳和其它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Sambrook等人,同前)。每种操作后,能酶切质粒DNA,并将获得的DNA片段与其它DNA序列连接。每种质粒DNA序列都能被克隆到同一或其它质粒中。

有许多技术可用于向植物宿主细胞中引入DNA这些技术包括用根癌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或发根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rhizogenes)作为转化体用T-DNA转化植物细胞,利用聚乙二醇(PEG)的原生质体融合,注射,DNA电穿孔,利用biolistic法引入DNA,及其它可能性(《植物的基因转移》,24-29页,编者:Potrykus,I.和Spangenberg,G.,Springer Verlag BerlinHeidelberg 1995)。

向植物细胞中注射DNA和DNA电穿孔不需所用质粒或DNA的特殊方面。能使用简单的质粒如pUC衍生物。但是,如果欲由这些转化细胞再生为完整植物,则需要选择性标记基因的存在。

根据向植物细胞中引入希望的基因的方法,可需要其它的DNA序列。例如,如果用Ti或Ri质粒转化植物细胞,则Ti和Ri质粒T-DNA的至少右边界,但通常是左右边界必须与欲作为侧翼区引入的基因相连接。

如果用土壤杆菌转化,则必须将欲引入的DNA克隆到特定质粒,中间载体或二元载体中。通过与T-DNA序列同源的序列的同源重组,能将中间载体整合到土壤杆菌Ti或Ri质粒中。前者也含有T-DNA转移所需的vir区。中间载体不能在土壤杆菌中复制。也能利用辅助质粒(接合)将中间载体转移到根癌土壤杆菌中。二元载体能在大肠杆菌和土壤杆菌中复制。它们含有处于左右T-DNA边界区之中的一种选择性标记基因和一种接头或多接头。它们可被直接转化到土壤杆菌中(Holsters等人(1978)分子与普通遗传学163:181-187)。用作宿主细胞的土壤杆菌应含有一种携带vir区的质粒。vir区是向植物细胞中转移T-DNA所必需的。也可存在其它T-DNA。用这样转化的土壤杆菌转化植物细胞。

T-DNA在转化植物细胞中的应用已进行了大量研究,描述于EP120516;Hoekema,《二元植物载体系统》Offsetdrukkerij Kanters B.V.,Alblasserdam(1985),第5章;Fraley等人,植物科学评述(Crit.Rev.Plant Sci.)4:1-46和An等人(1985)EMBO J.4:277-287。

为了向植物细胞中转移DNA,能方便地将植物外植体与根癌土壤杆菌或发根土壤杆菌共培养。然后能在含有如用于筛选转化细胞的抗生素或杀生物剂的适当培养基中,由被感染的植物材料(例如叶切片、茎切片、根,以及原生质体,或在悬浮培养液中生长的植物细胞)再生为完整植物。然后可检查得到的植物是否存在引入的DNA。用biolistic法或原生质体转化引入外源DNA的其它可能性也已知(参见,例如,Willmitzer,L,1993,转基因植物。于:《生物技术》,一部多卷综合论文(H.J.Rehm,G.Reed,A.Puhler,P.Stadler编)第二巷,627-659,VCH Weinheim-New York-Basel-Cambridge)。

利用根癌土壤杆菌经Ti质粒载体系统转化双子叶植物已较明确,而最近的研究表明,利用基于土壤杆菌的载体甚至也使单子叶植物实际上可被转化(Chan等人,植物分子生物学22(1993),491-506;Hiei等人,植物杂志6(1994),271-282)。

用于单子叶植物转化的备择系统是利用biolistic法的转化、原生质体转化、部分通透细胞的电穿孔和利用玻璃纤维引入DNA。

文献中已描述了用于玉米转化的特别不同的方法(参见,例如,WO 95/06128,EP 0 513 849,EP 0 465 875)。EP 292 435描述了一种方法,利用它能从无粘液、脆性、颗粒状玉米愈伤组织获得能育植物。在该说明书中,Shillito等人(生物技术7(1989),581)发现,再生为能育植物的能力需要从愈伤组织悬浮培养液开始,由其能制备具有再生植物能力的分裂的原生质体培养物。Prioli和Sondahl(生物技术7(1989),589)也描述了从玉米原生质体再生并获得能育玉米植物。

被引入的DNA整合到植物细胞基因组中后,通常稳定于此,并且也保持于最初转化的细胞的子代中。其通常含有一种选择性标记,该选择性标记介导被转化的植物细胞对杀生物剂或抗生素如卡那霉素、G418、博来霉素、潮霉素或膦丝菌素等的抗性。因此所选的各个标记应使得能在缺乏引入DNA的细胞中筛选被转化的细胞。

在植物中,被转化的细胞以常规方式生长(参见,McCormick等人(1986)植物细胞报道(Plant Cell Reports)5:81-84)。产生的植物能正常生长,并与具有相同转化种质或其它种质的植物杂交。得到的杂种具有相应的表型特征。

应生长两代或多代以确保表型特征能稳定保持并遗传。另外应收获种子等以确保能保持所述表型或其它特征。

由于根据本发明的核酸分子的表达,根据本发明的转基因植物细胞和植物合成一种淀粉,例如,与野生型植物中合成的淀粉相比,该淀粉物理化学性质已改变。

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可从根据本发明的植物细胞和植物、其繁殖材料中或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获得的淀粉。

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一种以本身已的方式生产淀粉的方法,其中在该方法中处理或结合根据本发明的宿主细胞、植物细胞、植物、植物部分或繁殖材料。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可区分根据本发明的淀粉,因为与可从未转化的细胞或植物(即野生型)中获得的淀粉相比,其磷酸含量降低至少30%,优选地至少50%,特别优选地至少70%,极特别优选地至少90%,并且在一种HPLC柱系统排阻体积中异淀粉酶处理后其葡聚糖含量(参见实施例13中的部分3)提高至少50%,优选地至少150%,特别优选地至少300%,极特别优选地至少500%,该HPLC柱系统由两个串联连接的TSK-Gel 2000SW柱和一个TSK-Gel3000SW柱组成,缓冲液为10mM乙酸钠,pH3.0(如实施例13所示,流速为0.35ml/分钟)。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可区分根据本发明的淀粉,因为与可从未转化的细胞或植物(即野生型)中获得的淀粉相比,其磷酸盐含量提高了至少10%,优选地至少30%,特别优选地至少50%,并且在一种HPLC柱系统排阻体积中异淀粉酶处理后其葡聚糖含量(参见实施例13中的部分3)提高至少50%,优选地至少150%,特别优选地至少300%,极特别优选地至少500%,该HPLC柱系统由串联连接的两个TSK-Gel 2000SW柱和一个TSK-Gel 3000SW柱组成,缓冲液为10mM乙酸钠,pH3.0(如实施例13所示,流速为0.35ml/分钟)。

从植物或淀粉贮藏植物器官中提取淀粉的方法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周知。例如,Eckhoff等人(谷物化学(Cereal Chem.)73(1996)54-57)描述了从玉米粒中提取淀粉的方法。工业规模的玉米淀粉提取通常以湿磨法进行。另外,从多种淀粉贮藏植物中提取淀粉的方法描述于例如《淀粉:化学与技术》(编者:Whistler,BeMiller和Pasehall(1994),第二版,Academic Press Inc.London Ltd.;ISBN0-12-746270-8;见,例如,第12章,412-468页;“玉米与高粱淀粉:生产:Watson,第13章,469-479页;“木薯、竹芋及西米淀粉:生产”:Corbishley和Miller,第14章,479-490页;“马铃薯淀粉:生产与应用”:Mitch,第15章,491-506页;“小麦淀粉:生产、改性与应用:Knight和Oson,第16章,507-528页;Rohmer和Klem的稻淀粉:生产与应用”)。在从植物材料中提取淀粉的方法中常用的装置是分离器、倾析器、旋液分离器、喷雾干燥器和流化床干燥器。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案也包括根据本发明的淀粉在工业上,优选地在生产食品、包装材料或一次性产品生产中的应用。

根据本发明的淀粉能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周知的方法化学和/或物理修饰,其未修饰和或修饰的形式适用于食品或非食品方面的多种用途。

根据本发明的淀粉的可能应用大体上可分为两个重要方面。一方面包括通过酶法或化学法获得的淀粉水解产物,主要是葡萄糖和葡萄糖单元。它们作为原材料用于其它化学修饰和如发酵的方法。此处重要的是水解法的简单性与便宜的设计,因为目前基本上用淀粉葡萄糖苷酶酶促进行。利用较少的酶节约经费是可行的。这可能是由于改变了淀粉的结构,例如提高了颗粒的表面积,由于较低程度的分支更好的可降解性,或限制与所用酶接近的空间结构的改变。

根据本发明的淀粉能用作所谓的天然淀粉的另一方面,由于其聚合结构,可分为另外两个应用领域:

1.食品工业

淀粉是许多食品的一种传统添加剂,其功能基本上是结合含水添加剂或提高粘度或提高胶凝能力。重要特性是流动特性、吸附特性、溶胀温度、胶凝温度、粘度、增稠能力、淀粉可溶性、透明度、凝胶结构、热稳定性、剪切稳定性、酸稳定性、退减的趋势、成膜能力、冻融稳定性、可消化性和与如无机或有机离子形成复合体的能力。

2.非食品工业

在此重要方面,淀粉用作多种制造方法的助剂,或用作产品添加剂。当用淀粉作为助剂时,特别是必须提到纸与纸板制造工业。淀粉主要用于缓聚目的(保持固态)、结合填充颗粒和细粉、作为硬化剂及用于脱水。而且,淀粉的有利特性涉及劲度、硬度、声音、触感、光泽、平滑度、粘合强度和表面。

2.1.纸与纸板制造工业

在造纸方法中,必须区分四个应用领域,即,表面、包涂、块状和喷涂。表面淀粉通常占最大的淀粉量,消费的80%,8%用作包涂淀粉,7%为块状淀粉,5%为喷涂淀粉。

对淀粉在表面处理方面的要求一般是高白度、适当的粘度、高度稳定的粘度、良好的成膜性和较低的粉尘形成。当用于包涂时,固体含量、适当的粘度、高结合力和高色素亲合力起重要作用。当用作团块添加剂时,重要的是在纸织物中的快速、均匀、无损耗的分布、高机械强度和完整保持。如果淀粉用于喷涂方面,则适度的固体含量、高粘度和高结合力是重要的。

2.2.粘合剂工业

淀粉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是粘合剂工业,其潜在用途可分为四个部分:作为纯浆糊的应用、在用专业化学药品处理过的浆糊中的应用、淀粉作为合成树脂和乳聚橡胶的添加剂的应用,和淀粉作为合成粘合剂的补充剂的应用。90%基于淀粉的粘合剂用于波面纸板生产、纸袋生产、纸铝复合材料的生产、用于信封、邮票的盒纸板和粘合剂的生产等。

2.3.纺织工业和纺织品护理产品工业

淀粉作为助剂和添加剂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是纺织品和纺织品护理产品的生产。在纺织工业中必须区分下面四个应用领域:淀粉作为胶粘剂的应用,即作为助剂用于减轻和加强燃烧性能,以保护其免于纺织中施加的张力,并用于在纺织中增强耐磨性,淀粉作为织物整理剂的应用,特别是在降低质量的预处理如漂白、染色等之后,淀粉作为增稠剂在用于预防出血的染料浆制造中的应用,及淀粉作为用于缝纫线的弯曲剂的添加剂的应用。

2.4.建筑材料工业

第四个应用领域是淀粉在建筑材料中作为添加剂的应用。一个实例是石膏板的生产,其中与石膏浆混合的淀粉与水胶化,扩散到石膏核心表面,并且石膏板与核心结合。其它应用领域是与炼油和矿物纤维的混合。在预拌混凝土中,淀粉产品用于延缓结合。

2.5.土壤稳定

淀粉产品的一个有限市场是土壤稳定剂的生产,其用于当土壤被人工破坏时对土壤颗粒的暂时防水保护。根据本说明书,淀粉与合成胶乳的产品组合在其防止腐蚀和结硬皮作用方面等同于以前使用的产品,但明显更便宜。

2.6.在作物保护产品和肥料中的应用

使用淀粉的一个应用领域是用于改变产品特殊性质的作物保护产品。因此,淀粉用于提高作物保护产品和肥料的湿润性,用于测量有效成分的释放,用于将液体有效成分、挥发性有效成分和/或具有异味的有效成分转化为微晶、稳定、成形的物质,用于混合不相容的化合物,用于通过减少分解延长作用时间。

2.7.医药及化妆品工业

另一应用领域是医药及化妆品工业。在制药工业中,淀粉用作片剂的粘合剂或用于稀释胶囊中的粘合剂。另外,淀粉也用作片剂分解剂,因为它们在吞咽后吸收液体并在短时间内膨胀,使有效成分释放。医用润滑粉和创伤粉由于质量原因是基于淀粉的。在化妆品方面,例如,淀粉用作粉状添加剂如香料和水杨酸的载体。淀粉的一个相对较大的应用领域是牙膏。

2.8.淀粉向煤和煤砖中的添加

淀粉的一个应用领域是向煤和煤砖中的添加。加入淀粉后,由于较大的数量,煤能聚集或成块,从而防止煤砖的早期分解。在烧烤煤中,淀粉添加可达4-6%,在铝化煤中为0.1-0.5%。另外,淀粉作为粘合剂也是重要的,因为当向煤和煤砖中添加淀粉时,能明显减少有害物质的释放。

2.9.矿石和煤泥滓的制造

另外,淀粉能用作矿石和煤泥滓的制造中的絮凝剂。

2.10.铸造助剂

另一个应用领域是作为铸造助剂的添加剂。多种铸造方法需要由粘合剂处理的沙子制成的核心。现在主要使用的粘合剂是用改性淀粉,在大多数情况下可用溶胀淀粉处理的膨润土。加入淀粉的目的在于提高流动性并提高结合力。另外,可溶胀淀粉能满足生产工程的其它要求,如可用冷水分散,可再水合,易于与沙子混合,并具有较高水结合力。

2.11.在橡胶工业中的应用

在橡胶工业中,淀粉用于提高技术与感观质量。原因是表面光泽的改善,触感与外观的改善,为此在冷熟化之前将淀粉分散于橡胶材料的粘胶表面,以及橡胶可印性的改善。

2.12.皮革替代品的生产

改性淀粉另外还可用于皮革替代品的生产。

2.13.合成聚合物中的淀粉

在聚合物方面,可设想以下应用领域:淀粉降解产物在加工方法中的应用(淀粉只是填充物,在合成聚合物与淀粉之间没有直接的键),或淀粉降解产物在聚合物生产中的应用(淀粉与聚合物形成稳定的键)。

与其它物质如滑石相比,淀粉作为纯填充物的应用是没有竞争力的。当淀粉的特性影响从而显著改变终产物的特性谱时,这有所不同。一个实例是淀粉产物在热塑塑料如聚乙烯加工中的应用。在此通过按1∶1比例共表达结合淀粉与合成聚合物,得到母炼胶,用常规技术由之生产多种产品和粒状聚乙烯。通过在聚乙烯薄膜中应用淀粉,能实现中空体中物质通透性的提高,水蒸汽通透性提高,抗静电力的提高,防粘连性能的提高和墨水可印性的提高。当前的缺点涉及透明度不足,拉伸强度降低和弹性降低。

另一种可能性是淀粉在聚氨酯泡沫塑料中的应用。通过改变淀粉衍生物和工艺流程优化,能以直接方式控制合成聚合物与淀粉羟基的反应。由于淀粉的使用,这产生具有下列特性谱的聚氨酯薄膜:热伸展系数减小,收缩行为减小,压力-张力增高,不改变水吸收的情况下对水蒸汽的通透性提高,可燃性降低,极限拉伸强度降低,易燃部分无水滴形成,不含卤素,老化减缓。仍存在的缺点是可印性降低和冲击强度降低。

当前产品的发展已不再限于薄膜。也可制造含有50%以上淀粉含量的固体聚合物产品如罐、板和盘。另外,淀粉/聚合物混合物因其生物降解性相当高故被认为是有利的。

淀粉接枝聚合物因其极高的水结合能力而变得非常重要。它们是具有按照自由基链机制原则接枝的一条淀粉骨架和一条合成单体侧链的产物。根据可达每克淀粉1000克水的较好的结合与保持能力,结合高粘度,能区分当前可利用的淀粉接枝聚合物。这些超级吸收剂的应用领域在最近已大大扩大,在卫生领域,是产品尿布和垫布,在农业领域,例如是种子涂层。

对于新型遗传工程淀粉的应用要确定的是,一方面,结构、含水量、蛋白含量、脂含量、纤维含量、灰分/磷酸含量、直链淀粉/支链淀粉比率、分子量分布、分支程度、颗粒大小、颗粒形状及结晶,另一方面,还有影响下列特征的性质:流动及吸收状态、胶凝温度、粘度、增稠能力、可溶性、凝胶结构、透明度、热稳定性、剪切稳定性、酸稳定性、退减的趋势、凝胶形成、冻融稳定性、复合体形成、碘结合、薄膜形成、粘合力、酶稳定性、可消化性和反应性。

利用遗传工程方法生产改性淀粉一方面能改变例如植物产生的淀粉的性质,这样不再需要利用化学或物理改变的其它修饰。另一方面,已用遗传工程方法改变的淀粉可进行进一步的化学修饰,这可导致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以用于上述某些应用领域。这些化学修饰大都已知。特别是,通过加热及压力处理、有机酸或无机酸处理、酶处理、氧化或酯化的修饰,这导致例如磷酸淀粉、硝酸淀粉、硫酸淀粉、黄酸淀粉、乙酸淀粉和柠檬酸淀粉的形成。另外,在强酸存在下一元醇或多元醇可用于制备淀粉醚,产生淀粉烷基醚、邻烯丙醚、羟烷基醚、O-羧甲基醚、含氮淀粉醚、含磷淀粉醚、含硫淀粉醚、交联淀粉或淀粉接枝聚合物。

根据本发明的淀粉的应用是在工业用途中,优选地用于食品或包装材料和一次性物品的生产。

下面的实施例用来说明本发明,而决不是限制。

缩写:

BE      分支酶

bp      碱基对

GBSS    颗粒结合淀粉合酶

IPTG    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

SS      可溶性淀粉合酶

PMSF    苯甲基磺酰氟

实施例中使用的培养基与溶液:

20×SSC    175.3g NaCl

88.2g      柠檬酸钠

           加重蒸馏水至1000ml

           用10N NaOH调至pH7.0

缓冲液A    50mM Tris-HCl pH8.0

           2.5mM DTT

           2mM EDTA

           0.4mM PMSF

           10%甘油

           0.1%连二亚硫酸钠

缓冲液B    50mM Tris-HCl pH7.6

           2.5mM DTT

           2mM EDTA

缓冲液C    0.5M柠酸钠pH7.6

           50mM Tris-HCl pH7.6

           2.5mM DTT

           2mM EDTA

10×TBS    0.2M Tris-HCl pH7.5

              5.0M NaCl

10×TBST      10×TBS

              0.1%(v/v)吐温20

洗脱缓冲液    25mM Tris pH8.3

              250mM甘氨酸

透析缓冲液    50mM Tris-HCl pH7.0

              50mM NaCl

              2mM EDTA

              14.7mM β-巯基乙醇

              0.5mM PMSF

蛋白质缓冲液  50mM磷酸钠缓冲液pH7.2

              10mM EDTA

              0.5mM PMSF

              14.7mM β-巯基乙醇

附图描述

图1显示示意RVA温度分布图(粘度和温度对时间[min]),粘度测定参数:T=胶凝温度,胶凝开始时的温度;Max是指最大粘度;Min是指最小粘度;Fin是指测定结束时的粘度;Set是Min与Fin的差(D)(回退值)。

图2显示支链淀粉样品的侧链分布,右图用HPAEC-PAC测定(电压[mV]对时间[min]),左图用凝胶渗透层析测定(电流[nC]对时间[min])。

A=对照(野生型1号);B=(asSSⅡ,7号);C=(asSSⅢ,8号);D=(asSSⅡ asSSⅢ,13号);E=(asSSⅡ asSSⅢ,14号)。

附图描述中括号中的数字是指表1和表2中描述的淀粉样品的编号。

在实施例中使用下列方法:

1.克隆方法

载体pBluescript Ⅱ SK(Stratagene)用于克隆到大肠杆菌中。

对于植物的转化,将基因构建体克隆到二元载体pBinAR Hyg(Hofgen和Willmitzer,1990,植物科学6:221-230)和pBinB33-Hyg中。

2.细菌菌株与质粒

对于pBluescript载体pBluescript Ⅱ KS(Stratagene)和pBinARHyg和pBinB33 Hyg构建体使用大肠杆菌DH5α株(BethesdaResearch Laboratories,Gaithersburgh,美国)。体内切除使用大肠杆菌XL1-Blue株。

pBinAR

质粒pBinAR是二元载体质粒pBin19(Bevan,1984)的衍生物,其如下构建:

从质粒pDH51中分离包含花椰菜花叶病毒35S启动子的核苷酸6909-7437的529bp片段作为EcoRⅠ/KpnⅠ片段(Pietrzak等人,1986),连接于pUC18多接头的EcoRⅠ与KpnⅠ酶切位点之间,命名为质粒pUC18-35S。利用限制性内切核酸酶HindⅢ和PvuⅡ,从质粒pAGV40(Herrera-Estrella等人,1983)中分离192bp片段,其包含Ti质粒pTiACH5(Gielen等人,1984)的DNA(核苷酸11749-11939)。待PvuⅡ酶切位点具有SphⅠ接头后,将该片段连接于pUC18-35S的SphⅠ与HindⅢ酶切位点之间,将其命名为质粒pA7。另外,用EcoRⅠ和HindⅢ切下包含35S启动子和ocs终止子的完整多接头,连接于适当酶切的pBin19中。这产生植物表达载体pBinAR(Hofgen和Willmitzer,1990)。

pBinB33

将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patatin基因B33(Rocha-Sosa等人,1989)的启动子作为DraⅠ片段(核苷酸-1512-+14)连接于SstⅠ酶切的载体pUC19中,该载体事先已用T4 DNA聚合酶处理成平端。这产生质粒pUC19-B33。用EcoRⅠ和SmaⅠ从该质粒上切下B33启动子,将其连接于适当酶切的载体pBinAR中。这产生植物表达载体pBinB33。

pBinAR-Hyg

从质粒pA7(参见载体pBinAR的描述)开始,将包含35S启动子、ocs终止子和位于35S启动子与ocs终止子之间的多接头部分的EcoRⅠ-HindⅢ片段引入适当酶切的质粒pBin-Hyg中。

pBinB33-Hyg

从质粒pBinB33开始,切下包含B33启动子、多接头部分和ocs终止子的EcoRⅠ-HindⅢ片段,连接于适当酶切的载体pBin-Hyg中。这产生植物表达载体pBinB33-Hyg。

3.根癌土壤杆菌的转化

按照Hofgen和Wilmitzer(1988,核酸研究16:9877)的方法通过直接转化转移DNA。按照Birnboim和Doly(1979,核酸研究7:1513-1523)的方法分离被转化的土壤杆菌的质粒DNA,进行适当的限制酶切,然后经凝胶电泳分析。

4.马铃薯的转化

借助于根癌土壤杆菌C58C1株,将质粒转化到马铃薯植物中(Solanum tuberosum L.cv.Desiree,Vereinigte Saatzuchten eG,Ebstorf)(Dietze等人(1995),《植物的基因转移》24-29页,编者:Potrykus,I.和Spangenberg,G.,Springer Verlag,Deblaere等人,1985,核酸研究13:4777-4788)。

将用解剖刀创伤的不育马铃薯培养物的10片小叶子置于补加有2%蔗糖并含有50ml在选择条件下生长的根癌土壤杆菌过夜培养物的10ml MS培养基(Murashige和Skoog(1962)植物生理学15:473)中。轻摇培养物3-5分钟后,在暗处温育2天多。对于愈伤组织诱导,将叶子置于补加有1.6%葡萄糖、5mg/l萘乙酸、0.2mg/l苄氨基嘌呤、250mg/l claforan、50mg/l卡那霉素和0.80%Bacto琼脂的MS培养基中。将叶子在25℃和3000Lux下温育1周后,将其置于补加有1.6%葡萄糖、1.4mg/l玉米素核糖、20mg/l萘乙酸、20mg/l赤霉酸、250mg/lclaforan、50mg/l卡那霉素和0.80%Bacto琼脂的MS培养基上,诱导发芽。

5.植物培养方案

按下列方案将马铃薯植物保持于温室中:

光照期      25,000 Lux和22℃16小时

黑暗期      15℃8小时

大气湿度    60%

6.DNA片段的放射性标记

按照使用说明书,用Boehringer Mannheim(德国)的DNA随机引物标记试剂盒放射性标记DNA片段。

7.淀粉合酶活性的测定

如Denyer和Smith,1992,植物186:609-617所述,通过测定ADP[14C葡萄糖]的14C葡萄糖向甲醇/KCl-不溶性产物中的掺入,进行淀粉合酶活性的测定。

8.非变性凝胶中可溶性淀粉合酶的检测

为了用非变性凝胶电泳检测可溶性淀粉合酶的活性,在50mMTris-HCl pH7.6、2mM DTT、2.SmM EDTA、10%甘油和0.4mM PMSF中水解马铃薯块茎的组织样品。电泳在MiniProteanⅡ容器(BioRAD)中进行。1.5mm厚凝胶的单体浓度是7.5%(w/v),用25mM Tris-甘氨酸pH8.4作为凝胶缓冲液和电泳缓冲液。每块凝胶加样相同量的蛋白提取物,并在10mA下分离2小时。

随后将活性凝胶在50mM Tricine-NaOH pH8.5、25mM乙酸钾、2mM EDTA、2mM DTT、1mM ADP-葡萄糖、0.1%(w/v)支链淀粉和0.5M柠檬酸钠中温育。用鲁戈士溶液染色形成的葡聚糖。

9.淀粉分析

用下列方法表征转基因马铃薯植物形成的淀粉:

a)马铃薯植物的淀粉中直链淀粉/支链淀粉比率的测定

用标准方法从马铃薯植物中分离淀粉,并用Hovenkamp-Hermelink等人(马铃薯研究(Potato Research)31(1988)241-246)所述的方法测定直链淀粉:支链淀粉比率。

b)磷酸含量的测定

在马铃薯淀粉中,某些葡萄糖单元可能在C2、C3和C6位碳原子上磷酸化。为了测定葡萄糖C6位磷酸化的程度,将100mg淀粉在1ml0.7M HCl中95℃水解4小时(Nielsen等人(1994)植物生理学105:111-117)。用0.7M KOH中和后,对50ml水解产物进行目视酶检测,以测定葡萄糖-6-磷酸。监测所测批次(100mM咪唑/HCl;10mMMgCl2;0.4mM NAD;2单位肠系膜明串球菌(Leuconostocmesenteroides)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30℃)在334nm处的吸光度改变。

如Ames,1996,酶学方法(Methods in Enzymology)Ⅷ,115-118所述测定总磷酸。

c)支链淀粉侧链的分析

为了分析淀粉样品中侧链的分布和长度,在100mM柠檬酸钠缓冲液pH3.5中用0.4单位异淀粉酶(Megazyme International IrelandLtd.,Bray,爱尔兰)37℃消化1ml 0.1%淀粉溶液过夜。

除非另外指明,否则其余分析如Tomlinson等人(1997)植物杂志11:31-47所述进行。

d)颗粒大小的测定

用德国Retsch GmbH的“Iumosed”光沉降仪测定颗粒大小。为此,将0.2g淀粉悬浮于约150ml水中并立即测定。厂商提供的程序计算淀粉颗粒的平均直径,假定平均淀粉密度为1.5g/l。

e)胶凝性质

用德国Brabender OHG的Viskograph E或使用快速粘度分析仪,Newport Scientific Pty Ltd,Investment Support Group,Warriewood NSW 2102,澳大利亚,记录淀粉的胶凝性质或粘性。当使用Viskograph E时,对溶于450ml水的20g淀粉悬液进行下列加热程序:以3℃/分钟从50℃加热到96℃,保持恒定30分钟,以3℃/分钟冷却到30℃,再次保持恒定30分钟。温度分布型显示特征性胶凝性质。

当用快速粘度分析仪(RVA)测定时,对溶于25ml水的2g淀粉悬液进行下列加热程序:于50℃悬浮60秒,以12℃/分钟从50℃加热到95℃,保持恒定2.5分钟,以12℃/分钟冷却到50℃,再次保持恒定2分钟。RVA温度分布型显示所测淀粉的粘度测定参数,最大粘度(Max)、终末粘度(Fin)、胶凝温度(T)、最大粘度后发生的最小粘度(Min),和最小粘度与终末粘度的差(回退值,Set)(参见表1和图1)。

f)凝胶强度的测定

为了用结构分析仪测定凝胶强度,使2克淀粉在25ml水中胶化(参见RVA测定),然后排除空气在密封容器中25℃贮存24小时。将样品置于结构分析仪TA-XT2(Stable Micro Systems)的探头(圆形印记)之下,按下列参数设置测定凝胶强度:

检测速度        0.5mm

刺入深度        7mm

(印记)接触面积  113mm2

压力/接触面积   2g

10.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的检测

为了测定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含量,将马铃薯块茎的小块茎部分(直径约10mm)在液氮中冷冻,然后用0.5ml 10mM HEPES,pH7.5、80%(v/v)乙醇80℃抽提30分钟。移出含有可溶物的上清液并测定其体积。该上清液用于测定可溶性糖的量。在具有下列组成的批次中进行可溶性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的定量测定:

100.0     mM咪唑/HCl,pH6.9

1.5       mM MgCl2

0.5       mM NADP+

1.3       mM ATP

10-50    μl样品

1.0      单位酵母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该批次在室温下温育5分钟。随后在连续加入下列酶后通过测定340nm的吸光度光测糖:

1.0单位酵母己糖激酶(测定葡萄糖)

1.0单位酵母葡糖磷酸异构酶(测定果糖)和

1.0单位酵母蔗糖酶(测定蔗糖)

11.吸水力(WUC)的测定

为了测定吸水力,离心(10000×g 10分钟)去除已在70℃膨胀的淀粉可溶物,然后称量残余物。淀粉的吸水力基于用可溶性物质修正的初始淀粉量。

WUC(g/g)=(残余物-(初始量-可溶物))/(初始量-可溶物)应用实施例实施例1:质粒p35SαSSⅠ-Hyg的制备

将含有编码马铃薯SSⅠ(Abel,G.(1995),博士论文,FreieUniversitat Berlin)的部分cDNA的1831bp Asp718/XbaⅠ片段以相对于35S启动子的反义方向引入载体pBinAR-Hyg的Asp718与XbaⅠ酶切位点之间。实施例2:质粒p35S-SSⅠ-Kan的制备

使含有编码马铃薯SSⅠ(Abel,1995,同前)的cDNA的2384bpEcoRⅠ片段成为平端,并以相对于35S启动子的有义方向引入预先用SmaⅠ酶切的载体pBinAR中。实施例3:质粒p35SαSSⅡ-Kan的制备

使含有编码马铃薯SSⅡ(Abel,1995,此处称为GBSSⅡ)的部分cDNA的1959bp SmaⅠ/Asp718片段成为平端,并以相对于35S启动子的反义方向引入载体pBinAR的SmaⅠ酶切位点中。实施例4:质粒pB33-SSⅡ-Hyg的制备

将含有编码马铃薯SSⅡ(Abel,1995,同前)的cDNA的2619bpSmaⅠ/SalⅠ片段以相对于B33启动子的有义方向引入预先用SmaⅠ和SalⅠ酶切的载体pBinB33-Hyg中。实施例5:质粒p35SαSSⅢ-Hyg的制备

将含有编码马铃薯SSⅢ(Abel等人,1996,植物杂志10(6):981-991)的cDNA的4212bp Asp718/XbaⅠ片段以相对于35S启动子的反义方向插入载体pBinAR-Hyg的Asp718与XbaⅠ酶切位点之间。实施例6:质粒p35S-SSⅢ-Kan的制备

使含有编码马铃薯SSⅢ(Abel等人,1996,同前)的cDNA的4191bp EcoRⅠ片段成为平端,并以相对于35S启动子的有义方向引入载体pBinAR的SmaⅠ酶切位点中。实施例7:质粒pB33αBEαSSⅢ-Kan的制备

使含有编码马铃薯BE酶(Kossmann等人,1991,分子与普通遗传学230(1-2):39-44)的部分cDNA的1650bp HindⅢ片段成为平端,并以相对于B33启动子的反义方向引入预先用SmaⅠ酶切的载体pBinB33中。用BamHⅠ切开产生的质粒。再将含有编码马铃薯SSⅢ酶(Abel等人,1996,同前)的部分cDNA的1362bp BamHⅠ片段以相对于B33启动子的反义方向引入该酶切位点中。实施例8:质粒p35SαSSⅡ-αSSⅢ-Kan的制备

将含有编码马铃薯SSⅡ(Abel,1995,同前)的部分cDNA的1546bp EcoRⅤ/HincⅡ片段克隆到已用EcoRⅤ/HincⅡ酶切的载体pBluescriptⅡKS中,然后经Asp718/BamHⅠ消化切下,以相对于35S启动子的反义方向引入以相同方式消化的载体pBinAR中。然后,再将含有编码马铃薯SSⅢ(Abel等人,1996,同前)的部分cDNA的1356bp BamHⅠ片段以相对于35S启动子的反义方向引入载体pBinAR-SSⅡ的BamHⅠ酶切位点中。实施例9:质粒pB33αSSⅠaSSⅢ-Kan的制备

使含有编码马铃薯SSⅠ(Abel,1995,同前)的cDNA的2384bpEcoRⅠ片段成为平端,并以相对于B33启动子的反义方向克隆到pBinB33载体的SmaⅠ酶切位点中。再将含有编码马铃薯SSⅢ(Abel等人,1996,同前)的部分cDNA的1362bp BamHⅠ片段以相对于B33启动子的反义方向引入产生的载体的BamHⅠ酶切位点中。实施例10:质粒p35SαSSⅡ-Hyg的制备

使含有编码SSⅡ(Abel,1995,同前)的部分cDNA的1959bpSmaⅠ/Asp718片段成为平端,并以相对于35S启动子的反义方向引入pBinAR-Hyg载体的SmaⅠ酶切位点中。实施例10B:质粒pB33αR1-Hyg的制备

经Asp718消化从载体pBluescript中获得马铃薯的1.9kB R1片段(WO97/111188)。将该片段以反义方向克隆到载体pB33-Binar-Hyg的B33启动子之后的Asp718酶切位点中。该载体具有潮霉素抗性。实施例11:质粒向马铃薯细胞基因组中的引入

将实施例1-10所得到的质粒单个和/或连续地转移到土壤杆菌中,由此如上所述转化马铃著细胞。随后由被转化的植物细胞再生为完整植物。

通过用实施例1所述的质粒p35SαSSⅠ-Hyg转化,随后用实施例8所述的质粒p35SαSSⅡ-αSSⅢ-Kan再转化,产生基因型asSSⅠ-asSSⅡ-asSSⅢ的转基因植物细胞。

通过用实施例10所述的质粒p35SαSSⅡ-Hyg转化,随后用实施例9所述的质粒pB33αSSⅠαSSⅢ-Kan再转化,产生基因型asSSⅡ-asSSⅠ-asSSⅢ的转基因植物细胞。

由于转化,转基因马铃薯植物合成改性的淀粉变种。实施例12:改性淀粉的物理化学表征

按照实施例11产生的转基因植物所形成的淀粉在其磷酸含量或直链淀粉含量和RVA测定的粘度和胶凝性质方面不同于如野生型植物(马铃薯)合成的淀粉。表1显示了改性淀粉物理化学表征的结果。相对于未转化的对照植物,在反义构建体中,被抑制的可溶性淀粉合酶的酶活性降低可达85%。

                  表1:改性淀粉的性质

编号    基因型磷酸(%)直链淀粉(%)RVAMax RVAMin RVAFin RVASet RVAT凝胶强度(%)    1 Desiree(野生型)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2 asSSⅠ    100    100 113 100 100 114 100    112    3 ocSSⅠ    140    100 118 152 111 45 100    106    4 oeSSⅠ    91    100 87 178 131 55 100    335    5 oeSSⅠ    127    100 100 157 121 63 100    313    6 cosSSⅠ    100    100 106 100 100 100 100    127    7 asSSⅡ    S5    118 76 91 95 113 98    151    8 asSSⅢ    197    123 82 75 76 79 95    84    9 oeSSⅢ    100 100 100 88 87 100    68    10 cosSSⅢ    210 100 60 70 74 95    83    11 asBE    170    91 124 94 90 76 100    91    12 asBE-asSSⅢ    292 128 69 75 97 95    100    13 asSSⅢ-asSSⅢ    31    124 30 77 107 229 93    212    14 asSSⅡ-asSSⅢ    39    110 45 88 113 216 94    189    15 asSSⅠ-asSSⅢ    115    15b asSSⅠ-asSSⅢ    86    100 82 74 96 168 100    100    16 asSSⅡ-asSSⅢ-asSSⅠ    17 asSSⅠ-asSSⅡ-asSSⅢ    54    115 60 141 105 133 97    105    18 asSSⅡ-asSSⅠ-asSSⅢ    19 asBE-asSSⅢ-oeSSⅠ    370    8S 131 55 60 84 93    66    20 asBE-asSSⅢ-asRⅠ    125    136    21 ocSSⅢ-ocSSⅡ    105    100 127 122 126 136 94    189

关键词:SSⅠ=淀粉合酶同工型Ⅰ;SSⅡ=淀粉合酶同工型Ⅱ;SSⅢ=淀粉合酶同工型Ⅲ;BE=分支酶;as=反义;oe=过量表达(有义);cos=共抑制(有义);快速粘度分析仪(RVA)数据:max是指最大粘度;min是最小粘度;fin是测定结束时的粘度;set是min与fin的差(Δ)(回退值);T是胶凝温度。百分数以野生型(=100%)为基准。实施例13:改性淀粉侧链的表征

在通过百里酚沉淀(Tomlinson等人,同前)除去直链淀粉后,用备有一个电流检测仪的高效阴离子交换层析系统(HPEAC-PAD,Dionex)分离葡聚糖链。样品(10mg/ml支链淀粉)溶解于40%DMSO中,并加入1/10体积的100mM乙酸钠pH3.5和0.4单位异淀粉酶(Megazyme)。温育后,将10μl样品加样于柱系统中,如Tomlinson等人(同前)所述洗脱。

HPEAC-PAD分析关于1、7、8、13和14号淀粉样品(参见表1和表2)侧链长度与分布的结果示于表2中。

用于检测侧链分布的另一种HPLC系统由3个串联的柱(2个TSK-Gel 2000SW和1个TSK-Gel 3000SW,TosoHaas,Stuttgart,德国)组成,如Hizukuri((1986)碳水化合物研究(Carbohydr.Res.)147:342-347)所述。向柱系统中加100μl制备的样品。使用的洗脱液是流速为0.35ml/分钟的10mM乙酸钠pH3.0。用折射系数检测仪(Gynkotek)检测葡聚糖,用质谱法和碘量法(Hizukuri(1986)同前)测定洗脱的线性葡聚糖的链长。

凝胶层析HPLC分析关于1、7、8、13和14号淀粉样品(参见表1和表2)侧链长度与分布的结果示于表2中。

表2显示所分析的淀粉的不同侧链级分的百分数。级分1代表A和B1链的百分数(Hizukuri(1986)同前),级分2代表B2、B3和B4链的百分数(Hizukuri(1986)同前),级分3显示在洗脱体积中洗脱的高分子葡聚糖分子的百分数。

表2:改性淀粉的支链淀粉侧链的分布

编号基因型级分1(%)级分2(%)级分3(%)1 Desiree(野生型) 58.7 40.3 1.0 7 asSSⅡ 62.6 36.5 0.9 8 asSSⅢ 72.4 26.3 1.3 13 asSSⅡasSSⅢ 66.9 27.5 5.6 14 asSSⅡasSSⅢ 61.5 35.1 3.4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