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非调质抽油杆用钢及制造工艺

非调质抽油杆用钢及制造工艺

摘要

本发明属于合金钢及制造工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调质结构钢及制造工艺,本钢用于制造抽油杆。该钢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范围为:C 0.26%~0.35%、Mn 1.30%~1.50%、Si 0.80%~1.05%、V 0.08%~0.15%、Ti 0.02%~0.05%、Mo≤0.04%、Cr+Ni≤0.02%、Cu≤0.25%、P、S≤0.025%,其余为Fe。本非调质抽油杆用钢制造工艺,按上述化学成分配料进行电炉粗炼+LF炉精炼→铸锭→开坯→轧制→高精度棒线材连轧机轧制→时效处理→成材。本钢不仅具有非调质钢优点,而且对使用中热加工所形成的过渡区,其力学性能仍可达到D级抽油杆性能指标。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36609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2-08-2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大连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申请/专利号CN01106092.1

  • 发明设计人 唐开明;张宇;杜金凯;

    申请日2001-01-17

  • 分类号C22C38/14;C22C38/50;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116031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工兴街4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4:23:4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3-29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C22C38/14 授权公告日:20040602 终止日期:20160117 申请日:20010117

    专利权的终止

  • 2016-11-02

    文件的公告送达 IPC(主分类):C22C38/14 收件人:大连金牛股份有限公司 文件名称:专利权终止通知书 申请日:20010117

    文件的公告送达

  • 2016-03-30

    文件的公告送达 IPC(主分类):C22C38/14 收件人:大连金牛股份有限公司 文件名称:缴费通知书 申请日:20010117

    文件的公告送达

  • 2004-06-02

    授权

    授权

  • 2002-10-30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变更前: 变更后: 登记生效日:20020906 申请日:20010117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 2002-08-28

    公开

    公开

  • 2001-08-29

    实质审查请求的生效

    实质审查请求的生效

查看全部

说明书

本发明属于合金钢及制造工艺领域,涉及一种非调质抽油杆用钢及制造工艺。

石油系统采用20CrMoA等调质钢做为抽油杆用钢,由于其调质处理耗能高,之后开发出非调质合金结构钢30SiMnV(中国专利95111888。9公开),其化学成分配比(按重量百分比)为:C0.27%~0.35%,Si 0.90%~1.20%,Mn 1.20%~1.50%,V0.10%~0.20%,P、S≤0.035%,Cr、Ni、Cu≤0.03%其余为Fe。此后又研制出铁素体+珠光体(F+P)型非调质钢做抽油杆用钢(《大连特殊钢》2000年第2期<非调质抽油杆用纲的研究>),此钢种选用中低碳,Mn、Si在1.0%~1.4%范围,并添加微量的V。曾向铁岭机械厂、大庆石油管理局机械厂及胜利油田机械厂等用户供货3200吨。上述非调质钢做抽油杆用钢,在使用中普遍存在一个致命的弱点:机械厂对抽油杆热锻、切削加工,之后到油田连接紧固后使用,但在对其热锻区与杆体结合部(热加工过渡区)作拉伸试验时,热加工过渡区的塑性指标不稳定、偏低,达不到D级抽油杆性能:δ≥10%和φ≥50%,发生断裂。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调质抽油杆用钢及制造工艺。此钢局部热锻加工后,过渡区仍可达到D级抽油杆性能指标:抗拉强度σb793~965MPa、屈服强度σs≥620MPa、断后伸长率δ200≥10%、断面收缩率φ≥50%和冲击吸收功Ak≥47.0J。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中的非调质抽油杆用钢化学成分配比(按重量百分比)为C 0.26%~0.35%、Mn 1.30%~1.50%、Si 0.80%~1.05%、V 0.08%~0.15%、Ti 0.02%~0.05%、Mo≤0.04%、Cr+Ni≤0.02%、Cu≤0.25%、P、S≤0.025%,其余为Fe。

本发明中的非调质抽油杆用钢按如下工艺制造:电炉+LF炉→铸锭→750轧机开坯→探伤、修磨→高精度棒线材连轧机轧制→冷床空冷→切定尺→时效处理→成材。

在炼钢精炼工序中加Ti-Fe,使Ti熔炼分析为0.02%~0.05%。连轧采用控轧控冷工艺:加热温度1050℃~1080℃,终轧温度≤900℃,冷却速度3℃/s。时效处理200℃~600℃×6h回火。

下面具体说明技术方案内容:

碳:为保证铁素体体积百分含量在48%~52%,提高钢的塑性,碳范围选在0.26%~0.35%。

锰:提高强度。通过固溶强化,细化晶粒提高强度,减小珠光体片间距,提高韧性。但锰又使“C“曲线向右移增加淬透性,超过1.5%时易产生贝氏体组织,在保证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的前提下锰含量尽量高,锰范围选在1.30%~1.50%。

硅:作为提高屈服强度(提高屈强比)的主要元素,其固溶强化效果高于锰,在铁素体中能产生M-A岛状组织物,有效提高钢的强度。硅含量的增加会降低塑性,特别对延伸率的降低更大。硅范围选在0.80%~1.05%。

钒、钛:属于微合金化元素,钒与钛的综合强化效果更显著。加热过程中未溶解的V、Ti(C、N)化物质点,通过钉扎晶界细化晶粒,产生固溶强化作用;在轧制过程中,通过形变诱导,析出V、Ti(C、N)化物沉淀在晶界和位错上,钉扎作用防止位错移动提高强度,防止再结晶和晶粒长大提高韧性,达到调质钢水平。钒范围选在0.08%~0.15%。

重点说明钛在钢的二次加热中的作用。抽油杆杆体在二次加热锻造时,锻造区与杆体部分过渡区受二次加热的影响,珠光体-铁素体及沉淀物重新熔入奥氏体,高温下奥氏体趋向粗化。受锻造变形、晶粒破碎的影响,变形奥氏体将发生再结晶(这一过程与轧制的终轧与冷却过程相似),因此锻造区的晶粒不会显著长大。而过渡区变形很小或不变形,无法实现奥氏体的再结晶,而保留较大的奥氏体晶粒,并在随后的转变中形成粗大的珠光体+铁素体晶粒。这正是导致过渡区塑性降低的原因。阻止奥氏体粗化的有效办法是提高奥氏体粗化温度。元素Ti就可以有效地阻止奥氏体长大,并降低钢中固溶C、N的含量,使其奥氏体粗化温度提高到1150℃以上。所以添加适量的Ti可解决过渡区性能问题。因二次加热度一般在1100℃左右,所以过渡区冷却后其晶粒与杆体基本一致,保持其高性能不变。根据上述理由,钛范围选在0.02%~0.05%。

铬镍钼在此钢中属于有害元素。因为其增加钢的淬透性,特别与锰结合起来的作用,使钢易产生贝氏体组织。一般Mn+Cr+Ni+Mo≥1.60%,在≥0.5℃/s冷速下,很容易出现贝氏体,对铬、镍和钼要求越低越好。钼≤0.04%、铬+镍≤0.02%、铜≤0.25%。硫、磷≤0.025%。

本发明非调质抽油杆用钢制造工艺主要特点是:

1)在炼钢LF炉精炼工序中加入Ti-Fe;

2)在轧制工序中①控制加热温度1050℃~1080℃。使合金元素固溶、避免奥氏体晶粒粗化和铁素体量减少及网状化,保证塑韧性。②终轧温度≤900℃。终轧温度高易发生再结晶迅速长大,且不易发生形变诱导析出。棒线材连轧属升温轧制,有效控制终轧温度断后伸长率(200mm标距)可提高2%~3%。③冷却速度,特别是在800℃~500℃之间的冷却速度,对析出物的颗粒大小、数量及对珠光体相对量和片间距都有相当影响。最佳冷速为3℃/s。

3)时效处理,热轧后钢的断面收缩率较低,经自然时效有所上升,但需经几个月的时间。为尽快达到真实性能,采用低温回火,加速时效。处理工艺为200℃~600℃×6h回火,断面收缩率可上升20%~35%。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第一,性能可靠,可保证钢在其局部热锻加工后,过渡区性能仍与杆体保持一致,仍可达到D级抽油杆性能指标,疲劳寿命在100万次以上。

第二,热轧材经低温回火时效,可快速有效提高塑性和韧性,而强度基本不变,钢材不需矫直。

第三,经济效益显著。本钢种不仅具有非调质钢合金含量低、生产成本低优点,并且减少加工损失、矫直费用以及减轻劳动强度,改善环境等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按本发明化学成分配比配料两炉。在30t电炉粗炼,去p,偏心炉底出钢;LF炉钢包精炼,加C-Si粉扩散脱氧、加Ti-Fe,使Ti熔炼分析达到0.02%~0.05%;浇铸成3.0t锭红转,750轧机开坯150方坯,可控步进炉各加热到1060℃、1080℃,在高速合金钢棒线材连轧机上轧制成∮19mm、∮22mm等尺材,终轧前采用水冷,终轧温度各为870℃、890℃,后经回火时效处理,处理制度各为290℃×2h、310℃×2h。

其性能分别达到

σb 880MPa、σs 660MPa、δ200 17%、φ56%和Ak 64J。

σb 930MPa、σs 700MPa、δ200 16%、φ55%和Ak 68J。

非调质抽油杆用钢(D408)已向有关用户供货1700吨使用效果很好。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