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滚动式无梭轮双小六梭塑料圆织机

滚动式无梭轮双小六梭塑料圆织机

摘要

本发明涉及塑料编织袋生产设备,特别是滚动式无梭轮双小六梭塑料圆织机。其主要技术特征是在原滚动轨道无梭轮塑料圆织机结构基础上,在上门圈和下门圈之间分上下两层各安装有6把无梭轮的梭子,同时在上下门圈之间均布有30-72根立柱,在立柱上分两层设计安装有上层梭子运动轨道和下层梭子的运动轨道,上层梭子编织的塑料编织袋经上尺码环,上扩幅器、上牵引由第一收卷机构收卷,下层梭子编织的塑料编织袋经下尺码环、下扩幅器、下牵引由第二收卷机构收卷,一台塑料圆织机同时编织两条塑料编织袋,工效是传统四梭圆织机的3倍,是小六梭圆织机的2倍。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11698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8-02-0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黄美昌;

    申请/专利号CN200710147460.7

  • 发明设计人 黄美昌;

    申请日2007-09-13

  • 分类号B27J1/02;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325401 浙江省平阳县鳌江镇浦下路93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9:41:2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3-11-06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D03D37/00 授权公告日:20101124 终止日期:20120913 申请日:20070913

    专利权的终止

  • 2010-11-24

    授权

    授权

  • 2008-04-02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8-02-0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编织袋生产设备,特别是滚动式无梭轮双小六梭圆织机。

技术背景

目前世界各国用于塑料编织袋生产的塑料圆织机,按梭子数分有:四梭圆织机、六梭圆织机、小六梭圆织机、大八梭圆织机、大十二梭圆织机,按主机结构分有:棕带式塑料圆织机、棕杆式塑料圆织机、小凸轮塑料圆织机、平面小凸轮塑料圆织机,为了提高编织效率,国内外许多塑机专家花了很大精力,通过改革有关结构试图提高圆织机,转速但始终收效甚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各种缺陷,提供一种滚动式无梭轮双小六梭塑料圆织机,从而在不需要提速的情况下成培提高圆织机单机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在滚动轨道无梭轮塑料圆织机(发明公开号:2004100854802)的结构基础上设计有双层的无梭轮结构的12把梭子及其双层的滚动式运行轨道,即在上门圈20和下门圈23之间分双层各设计安装有6把无梭轮结构的梭子,同时在上门圈20和下门圈23之间均布紧固有30-72根立柱9,在立柱9上分双层设计安装有下层梭子10的运动轨道11和上层梭子12的运动轨道13,下层梭子10上的梭底板103与下层梭子运动轨道11上的滚筒102滚动接触,与滚轮101、滚轮104滚动接触,上层梭子12上的梭底板107与上层梭子运动轨道上的滚筒106滚动接触,与滚轮105、滚轮108滚动接触,由于是梭底板与滚筒、滚轮之间的滚动接触,运动阻力小,同时在梭子上取消了传统圆织机梭子上的梭轮,使梭子的运动更合理可靠,从而保证了上层梭子穿梭引线编织的上层编织袋经上尺码环15、上扩幅器18、上牵引装置16牵引由第一收卷装置收卷,下层梭子穿梭引线编织成的编织袋经下尺码环14、下扩幅器33、下牵引装置31牵引由第二收卷装置收卷,从而使一台塑料圆织机稳定,高效地同时编织两条编织袋,实现产量翻番,高效、节能、节省劳动力、减少了设备占地面积的目的。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简图。

图2是本发明的梭子、立柱布置简图。

图3是本发明的双层梭子运动轨道局部放大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简图,本实施例滚动式无梭轮双小六梭塑料圆织机结构包括底架1、中间轴2、齿轮3、底盘4、凸轮5、电机6、滑块7、滑块导柱8、立柱9、下层梭子10、下层梭子运动轨道11、上层梭子12、上层梭子运动轨道13、下尺码环14、上尺码环15、上牵引装置16、上扩幅器定位装置17、上扩幅器18、顶圈19、上门圈20、棕丝21、推梭器22、下门圈23、中圈24、上层跳杆25、下层跳杆26、棕带27、牵引传动轴28、减速器29、变速机构30、下牵引装置31、下牵引定位装置32、下扩幅器33、导辊34。

当主机工作时,电机6通过传动带带动中间轴2通过齿轮3转动带动凸轮5转动,凸轮5带动滑块7沿滑块导柱8作上下往复运动,在滑块7上紧固有棕带27,棕带27上安装有双孔眼的棕丝21,因此综丝27也作上下往复运动带动编织经线作开交运动供双层梭子穿梭引线,经丝是通过齿轮3的转动带动减速器29,减速器29通过链传动带动变速机构30使牵引传动轴28传动同时带动上牵引装置16、下牵引装置34转动使经线按要求前进,梭子的运动是通过凸轮5的转动带动紧固其上的推梭器22作圆周运动,安装在推梭器22上的推梭轮推动下层梭子10运动,下层梭子10的运动同时带动上层梭子12运动,在每把梭子上安装有纬丝,这种通过经线的前进、开交供梭子穿梭引线编织成袋,上层梭子12穿梭引线编织成袋经上尺码环15、上扩幅器18、上扩幅器定位装置17、上牵引装置16由第一收卷装置收卷,下层梭子10穿梭引线编织成袋经下尺码环14、导辊34,下扩幅器33、下扩幅器定位装置32、下牵引31牵引由第二收卷装置收卷。

参照图2:图2是本发明的梭子立柱布置简图。在上下门圈之间均布有36根立柱9,也可以按30、32、48、60、72根均布,同时梭子分两层,上层梭子12均布有6把梭子,下层梭子10有6把梭子均布在上层梭子12的下方,在立柱9上分上下两层设置安装有下层梭子运行轨道13和上层梭子运行轨道11。

参照图2、图3:图3是双层梭子运动轨道局部放大图,梭子12、10是无梭轮梭子,梭子12、10的运动轨道是滚动轨道,即在上门圈20与下门圈23之间安装有30-72根立柱9,在立柱9上安装有上层梭子12的运动轨道13和下层梭子10的运动轨道11,下层梭子10在下轨道11上的运动是梭底板103与滚筒102、滚轮101、滚轮104滚动接触运动,上层梭子12在上轨道13上的运动是梭底板107与滚筒106、滚轮105、滚轮108滚动接触运动,因此,梭子12、10的运动不仅阻力小,更重要的是克服了传统梭子依靠梭轮辗压经丝运动容易辗毛辗断经丝的缺陷,同时不会发生飞梭事故发生,使编织工作顺利进行。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