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回收含铬废液或含铬镀件中铬酐的装置和方法

回收含铬废液或含铬镀件中铬酐的装置和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回收含铬废液或含铬镀件中铬酐的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包括铬酐回收槽、回收液添加槽、支架、铬酐回收器以及循环泵。铬酐回收槽包括槽体和铬酐捕集管排,铬酐捕集管排通过管卡固定在铬酐回收槽的槽体上且位于槽体的下部,并与槽底的上端面之间留有5cm~7cm的间隙,铬酐捕集管排的底部设有若干直径大于铬酐颗粒直径的小孔;铬酐捕集管排的出液管口即为所述铬酐回收槽的出液口。铬酐回收器中设有截留网框,该截留网框上设有若干直径小于铬酐颗粒直径的截留孔,截留网框位于所述铬酐出液口的左侧。本发明的装置实现结晶析出、收集、回用一体化,占地面积小,铬酐的回收率高达85%以上。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69356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0-04-1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金坛市清澄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910308897.3

  • 发明设计人 周铭康;孙政;虞奋杨;

    申请日2009-10-27

  • 分类号C02F1/62;C25D21/16;C02F103/16;

  • 代理机构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翁坚刚

  • 地址 213200 江苏省金坛市经济开发区中兴路89号A座305室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3:40:0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4-02-12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C02F1/62 授权公告日:20110420 终止日期:20121027 申请日:20091027

    专利权的终止

  • 2011-04-20

    授权

    授权

  • 2010-05-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2F1/62 申请日:200910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0-04-1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铬酐回收装置和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回收含铬废液或含铬镀件中铬酐的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电镀行业每年有大量的含铬废液和含铬镀件产生,其中六价铬的危害众所周知。在对零件镀铬后,需要对含铬镀件表面的杂质进行清除,而传统方法是多级水洗。这样,必须对含铬废液和大量的含铬的漂洗水进行消耗性的处理,不仅成本高且不易达到排放标准,还浪费了宝贵的铬资源和水资源,而且不利于环境保护。

中国专利文献CN100455703C公开了一种塑料电镀铬酐抓硫酸型粗化工艺,该文献采用的是人工控制回收含铬镀件中的铬酐,其铬酐回收率不到70%。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自动化控制的回收含铬废液或含铬镀件中铬酐的装置和方法。

实现本发明目的之一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回收含铬废液或含铬镀件中铬酐的装置,包括铬酐回收槽、回收液添加槽、支架、铬酐回收器以及循环泵;所述铬酐回收槽位于所述支架的一侧;所述支架包括底架、左侧架、右侧架、下支承板和上支承板,所述回收液添加槽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架的上支承板上,所述铬酐回收器和循环泵均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架的下支承板上。所述回收液添加槽的出液口通过回收液添加管与所述铬酐回收槽的进液口连接,且回收液添加槽的出液口高于铬酐回收槽的进液口;所述铬酐回收槽的出液口通过回收液出流管与所述铬酐回收器的进液口连接,所述铬酐回收器包括回收液出液口和铬酐出液口,铬酐出液口上连接有铬酐放空管,所述铬酐回收器的回收液出液口通过循环泵进液管与所述循环泵的进液口连接,所述循环泵的出液口通过循环泵出流管与所述铬酐回收槽连接。所述铬酐回收槽包括槽体和铬酐捕集管排,所述铬酐捕集管排通过管卡固定在铬酐回收槽的槽体上且位于槽体的下部,并与槽底的上端面之间留有5cm~7cm的间隙,所述铬酐捕集管排的底部设有若干直径大于铬酐颗粒直径的小孔;所述铬酐捕集管排的出液管口即为所述铬酐回收槽的出液口。所述铬酐回收器中设有截留网框,该截留网框上设有若干直径小于铬酐颗粒直径的截留孔,所述截留网框位于所述铬酐出液口的左侧。

所述铬酐捕集管排由基本经过同一个水平面内的各个相互贯通的管体依次连接构成,直接相连的各个管体之间相互垂直,截留孔设置在每个管体的底部。

实现本发明另一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回收含铬废液或含铬镀件中铬酐的方法,具有以下步骤:①配置回收液,该回收液由浓硫酸、磷酸酐以及五氧化二钒按照(50~90)∶(1~15)∶(0~10)的重量比组成。②将步骤①配置好的回收液加入到回收液添加槽中。③通过回收液添加管将回收液添加槽中的回收液计量添加到铬酐回收槽中。④把经前期处理的含铬镀件放入铬酐回收槽中短暂浸没或者将含铬废液加入到铬酐回收槽中,使含铬镀件上的铬酐颗粒或者含铬废液中的铬酐颗粒转移到回收液中,并沉淀于铬酐回收槽的底部。⑤开启循环泵,铬酐颗粒在循环泵的抽吸作用下与回收液一起从铬酐捕集管排的底部的小孔进入铬酐捕集管排中,并通过回收液出流管进入铬酐回收器中;铬酐颗粒则被铬酐回收器中的截留网框截留下来,最后从铬酐回收器上的铬酐放空管排出回用;回收液则通过截留网框并沿循环泵进液管和循环泵出流管重新回到铬酐回收槽中,循环使用。

本发明具有积极的效果:本发明的装置实现结晶析出、收集、回用一体化,占地面积小,操作方便,成本低,见效快,资源回收利用率高,铬酐的回收率高达85%以上。本发明的方法具有回收液配方简单,高效,易用,成本低,回收率高,适用性强等特点,并且节约后续漂洗工艺用水,减少废水排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图1的C-C向剖视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的标记如下:

铬酐回收槽1、铬酐捕集管排11、回收液添加槽2、支架3、底架30、左侧架31、右侧架32、下支承板33、上支承板34、铬酐回收器4、铬酐放空管41、循环泵5、回收液添加管6、回收液出流管7、循环泵进液管8、循环泵出流管9。

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

见图1至图4,本实施例的装置包括铬酐回收槽1、回收液添加槽2、支架3、铬酐回收器4、循环泵5、回收液添加管6、回收液出流管7、循环泵进液管8和循环泵出流管9。

所述铬酐回收槽1包括槽体和铬酐捕集管排11,所述铬酐捕集管排11通过管卡固定在铬酐回收槽1的槽体上且位于槽体的下部,并与槽底的上端面之间留有6cm的间隙,所述铬酐捕集管排11由基本经过同一个水平面内的各个相互贯通的管体依次连接构成,直接相连的各个管体之间相互垂直,每个管体的底部设有若干直径大于铬酐颗粒直径的小孔。

回收液添加槽2设有两个。

支架3包括底架30、左侧架3 1、右侧架32、下支承板33和上支承板34。

铬酐回收器4包括回收液出液口和铬酐出液口,铬酐出液口上连接有铬酐放空管41,铬酐回收器4中还设有截留网框,该截留网框上设有若干直径小于铬酐颗粒直径的截留孔。

回收液添加槽2固定安装在支架3的上支承板34上,铬酐回收器4和循环泵5均固定安装在支架3的下支承板33上;铬酐回收槽1位于支架3的后侧。

回收液添加槽2的出液口通过回收液添加管6与铬酐回收槽1的进液口连接,且回收液添加槽2的出液口高于铬酐回收槽1的进液口。铬酐回收槽1的出液口通过回收液出流管7与铬酐回收器4的进液口连接,铬酐回收槽1的出液口即为铬酐捕集管排11的出液管口。铬酐回收器4的回收液出液口通过循环泵进液管8与循环泵5的进液口连接,循环泵5的出液口通过循环泵出流管9与铬酐回收槽1连接。

用本实施例的装置回收回收含铬废液或含铬镀件中铬酐方法具有以下步骤:

①配置回收液,该回收液由浓硫酸、磷酸酐以及五氧化二钒按照60∶5∶1的重量比组成。

②将步骤①配置好的回收液分别添加到两个回收液添加槽2中待用。

③打开回收液添加管6上的阀门将回收液添加槽2中的回收液计量添加到铬酐回收槽1中,根据铬酐回收槽1中回收液的损耗随时将回收液添加槽2中的回收液自动补充到铬酐回收槽1中。

④把经前期处理的含铬镀件放入铬酐回收槽1中短暂浸没或者将含铬废液加入到铬酐回收槽1中,使含铬镀件上的铬酐颗粒或者含铬废液中的铬酐颗粒转移到回收液中,并沉淀于铬酐回收槽1底部。

⑤开启循环泵5,铬酐颗粒在循环泵5的抽吸作用下与回收液一起从铬酐捕集管排11的各个管体底部的小孔进入铬酐捕集管排11中,并通过回收液出流管7进入铬酐回收器4中;铬酐颗粒被铬酐回收器4中的截留网框截留下来,这些被截留的铬酐颗粒在积累到一定数量后可从铬酐回收器4上的铬酐放空管41排出,可回用于电镀液的配置中。回收液则通过截留网框并沿循环泵进液管8和循环泵出流管9重新回到铬酐回收槽1中,循环使用。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