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耐SCC性优异的7000系铝合金挤出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耐SCC性优异的7000系铝合金挤出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SCC性优异的7000系铝合金挤出材料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使7000系铝合金挤出材料的粒子内×晶粒界面的电位差最适化,从而提供耐SCC性优异的7000系铝合金挤出材料。该7000系铝合金挤出材料的特征在于:从挤出模具挤出的刚挤出后的挤出材料的温度为580~660℃的范围,之后以20℃/min~50℃/min的冷却速度,将挤出材料温度冷却到100℃以下,通过透过型电子显微镜观察测定金属组织的晶粒内,粒径为1~15nm的析出物存在有1,000~10,000个/μm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89959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0-12-0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爱信轻金属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0910161683.8

  • 发明设计人 吉田朋夫;

    申请日2009-07-28

  • 分类号C22C21/10;C22F1/053;

  • 代理机构北京三幸商标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刘激扬

  • 地址 日本国富山县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1:13:4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2-07-18

    授权

    授权

  • 2011-01-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22C21/10 申请日:2009072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0-12-0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耐应力腐蚀破裂性(耐SCC性)优异的JIS(日本工业规格)7000系的铝合金挤出材料。

背景技术

在7000系的铝合金挤出材料领域,通过调节Zn、Mg主成分的量和Cu等的添加量,可以确保作为汽车部件的保险杠加强件等结构材料所必须的强度。

在这种情况下,已知的是如果适当添加Zn、Mg,虽然强度上升,但是耐SCC性降低。

作为这种情况的理由可以认为是:如果添加Zn、Mg以确保必需的强度,则在铸造工序中的凝固后的冷却时,在晶粒界面析出结晶,在挤出材料制造工序中的刚挤出后的冷却时,析出晶粒界面析出物,粒内和晶粒界面的电位差扩大,由此,暴露在产生应力腐蚀破裂的环境中时,溶析出晶粒界面的结晶物、析出物,产生破裂。

专利文献1、2等中公开了,抑制合金组成成分的范围,控制PFZ(无析出带)来改善耐SCC性的技术,但是其改善效果还不足。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1990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286532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耐SCC性优异的7000系铝合金挤出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耐SCC性优异的7000系铝合金挤出材料的特征在于:从挤出模具挤出的刚挤出后的挤出材料的温度为580~660℃的范围,之后以20℃/min~50℃/min的冷却速度,将挤出材料温度冷却到100℃以下,通过透过型电子显微镜观察测定金属组织的晶粒内,粒径为1~15nm的析出物存在有1,000~10,000个/μm2

这里,屈服强度优选为300~550MPa的范围。

7000系的铝合金挤出材料必须通过调节Mg、Zn、Cu的添加量,以确保作为保险杠加强件等结构材料所必需的强度,以质量%计,Mg添加量可以设定为0.8~1.5%,Zn添加量可以设定为5.5~7.0%,Cu添加量可以设定为0.05~0.3%。

将作为其他添加成分的Mn:0.05~0.3%、Cr:0.01~0.3%、Zr:0.01~0.2%单独或混合添加,以使晶粒微细化,或者抑制重结晶,也有助于改善耐SCC性,这也是公知的。

另外,添加0.001~0.05%的Ti有助于将铸造钢坯时的晶粒微细化也是公知的。

相对于此,由于7000系铝合金挤出材料的耐SCC性是阳极型SCC,如果晶粒内-晶粒界面的电位差较大,则晶粒界面的结晶物、析出物溶析出,产生破裂,故本发明具有在金属组织的晶粒内,粒径为1~15nm的析出物存在有1,000~10,000个/μm2这一特征,所以晶粒内-晶粒界面的电位差变小,耐SCC性提高。

这样,为了使晶粒内存在规定量的粒径为1~15nm的析出物,可以使从挤出模具刚挤出后的挤出材料温度为580~660℃的范围,之后以20℃/min~50℃/min的冷却速度,将挤出材料温度冷却到100℃以下;也可以是将挤出材料挤出成型后,在两阶段的时效处理工序中,第1阶段的热处理温度为70~100℃的范围,第2阶段的热处理温度为140~170℃的范围。

在本发明中,如上设定制造条件的理由如下所示。

(1)刚挤出后的挤出材料的温度如果小于580℃,则熔解化处理不足,无法通过之后的热处理在粒子内析出规定量的15nm以下的析出物,屈服强度小于300MPa。

另外,如果挤出材料温度超过600℃,则马上在挤出材料表面产生粗糙表面,如果超过660℃,则熔解,所以挤出材料温度为580℃~660℃,希望是600℃以下。

(2)控制型材冷却速度,直到型材为100℃以下,如果冷却速度为20℃/min以下,则无法得到足够的淬火,无法通过之后的热处理在粒子内析出规定量的15nm以下的析出物。

另外,如果冷却速度为50℃/min以上,则会影响PFZ,SCC性低下,所以挤出材料的冷却速度为20℃/min以上、50℃/min以下。

(3)制造条件中的两阶段时效处理的第2阶段的热处理温度如果为140℃以下,则热处理时间变长,生产性低下。

另外,如果超过170℃,则析出物变粗大,无法在粒子内析出规定量的15nm以下的析出物,屈服强度也小于300MPa。

因此,制造条件中的两阶段时效处理时的第2阶段的热处理温度为140℃以上、170℃以下,时间为20小时以内。

本发明可以得到一种7000系铝合金挤出材料,由于金属组织中的晶粒内和晶粒界面的电位差变小,所以可以得到耐SCC性优异的材料。

附图说明

图1表示铝合金的组成和评价结果。

图2表示和实施例1相对应的晶粒内的透过型电子显微镜相片。

图3表示和实施例2相对应的晶粒内的透过型电子显微镜相片。

图4表示和实施例3相对应的晶粒内的透过型电子显微镜相片。

图5表示和比较例4相对应的晶粒内的透过型电子显微镜相片。

图6表示SCC评价夹具。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的表格所示,调整Mg、Zn、Cu成分的添加量,剩余部分由铝和杂质构成,铸造钢坯,在图1的表格所示的挤出材料温度、冷却条件下,将挤出材料挤出成型。

图1的表格中的各实施例和比较例的时效处理条件如下所示,以第1阶段时效处理条件-第2阶段的时效处理条件的顺序表示。

实施例1 95℃,4小时-160℃,4小时

实施例2 95℃,4小时-150℃,7小时

实施例3 90℃,4小时-140℃,14小时

比较例1 95℃,4小时-160℃,4小时

比较例2 95℃,4小时-150℃,7小时

比较例3 90℃,4小时-140℃,14小时

比较例4 95℃,4小时-160℃,4小时

比较例5 90℃,6小时-150℃,8小时

比较例6 90℃,4小时-135℃,20小时

比较例7 90℃,4小时-175℃,2小时

另外,图1的表格中,制造条件、屈服强度在控制内的那些以“○”表示。

对评价条件进行说明。

(应力腐蚀破裂试验方法)

图6表示SCC评价夹具。其中标号1表示铝制夹具、标号2表示样品、标号3表示铝棒、标号4表示不锈钢螺栓,L表示两侧铝棒之间的距离。通过3点弯曲,负荷屈服强度的80%的应力,在铬酸混合液中连续浸渍,评价产生破裂的时间。

(腐蚀环境)

在镍铬酸钾:30g/L、氧化铬(6价):36g/L、氯化钠:3g/L的混合液→50℃温水浴中,连续浸渍。

(应力负荷用夹具)

(1)应力负荷用夹具是铝制的コ字形状,安装样品(评价材料)后,通过不锈钢螺栓拧紧,3点弯曲,负荷应力。

(2)样品和应力负荷用夹具用氧化铝棒绝缘,注意不要由于和不锈钢螺栓的电腐蚀引起的铝样品的溶析,影响负荷的应力。

(3)负荷到评价样品上的应力如下确定:从评价样品的厚度、在挤出方向从连续部位进行拉伸试验测定的弹性模数以及屈服强度,根据下式,确定3点弯曲量、负荷应力(根据JIS H8711)。

【数学式1】

σ:负荷应力(评价样品屈服强度×0.8:单位MPa)

H:支点间距单位mm

E:样品的弹性模数单位MPa

t:样品的厚度单位mm

(破裂判断方法)

从开始浸渍起,目视观察6、12、24、36、48、60、72小时后的表面,记录明显观察到的明显破裂。

产生破裂的周期越长,SCC性越优异。在连续浸渍72小时后,没有产生明显的破裂的情形,评价为○,这以外的评价为×。

图2表示相当于实施例1、图3表示相当于实施例2、图4表示相当于实施例3、图5表示相当于比较例4的结晶粒子内的透过型电子显微镜相片。

比较这些相片可以知道:将挤出材料的刚挤出后的温度、之后的冷却速度控制在规定范围内,人工时效处理的第2阶段的条件为140℃~170℃的实施例1~3的粒子内析出物分别有1,400个/μm2、6,800个/μm2、8,500个/μm2,确认耐SCC性优异。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