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水性环氧树脂在古墓葬保护中的应用

水性环氧树脂在古墓葬保护中的应用

摘要

本发明涉及水性环氧树脂在古墓葬保护中的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是取水性环氧树脂初乳液,取改性胺水性固化剂,将水性环氧树脂初乳液与改性胺水性固化剂以重量百分比3∶1混合,搅拌均匀,作为原液,然后向原液中注入水,再次搅拌均匀,得水性环氧乳液。本发明解决了过去存在的挥发性强、增加木炭重量,导致下部木构件断裂而坍塌等缺陷。本发明以水作为分散介质,不含有机溶剂,或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含量较低,对墓葬环境不产生污染;对木构件、岩壁、树皮具有良好的附着力,有合理的固化时间,并保证有较高的交联密度,且不改变文物外观。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可靠性好、成本低、适用面光、效果较佳。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35202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02-1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博物院;

    申请/专利号CN201110191597.9

  • 申请日2011-07-08

  • 分类号C08G59/50;C09D163/00;

  • 代理机构南京中新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孙鸥

  • 地址 210016 江苏省南京市清溪路1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4:30:0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8-25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C08G59/50 授权公告日:20140618 终止日期:20160708 申请日:20110708

    专利权的终止

  • 2014-06-18

    授权

    授权

  • 2012-03-2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8G59/50 申请日:2011070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02-1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文物保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水性环氧树脂在古墓葬保护中的应 用。

背景技术

古墓葬经过考古发掘之后,由于墓室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重要墓室 的葬具及结构正发生劣化而不断破坏。譬如墓室底部木构件表面腐朽、木炭层坍 塌、树皮层断裂脆化、岩壁表层风化等,对其进行抢救性保护势在必行。对这些 文物采取适当的材料和技术进行加固,可有效防止其发生进一步的劣化。

在本发明之前,人们对古代出土的木构件的保护方法较多,例如水玻璃、硼 砂、天然胶、油类、蜡、有机树脂及蔗糖等都曾用作干燥木材的加固处理;聚乙 二醇、甲醛类树脂、酚醛树脂、尿醛树脂和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等,直接用作潮湿 木材的加固处理;对岩壁防风化采用的多为现代高分子材料,如丙烯酸树脂、有 机硅、氟碳漆等;对木炭层的粘结采用石蜡。虽然上述材料在很大程度上,都能 够保护考古出土的这些葬具,但是在一些大型古墓葬原地保护过程中,仍然存在 一些缺陷。以绍兴印山越国王陵墓保护工程为例,墓室建于墓坑正中,平面呈与 墓坑走向一致的东西长条形,墓室底部南北两侧边距墓坑南北两侧壁均近3米, 西端距墓坑西壁2.95米,东端至墓坑东壁2.5米;墓室外东西长34.8米,南北 宽6.7米,墓室内长33.4米、宽4.78-4.98米,整个墓室高约5.5米;墓室内底 平面面积约160m2。整个墓室均选用巨大枋材构建而成,其中墓室南北两侧墙用 两排紧密排列的竖向枋木顶端相互支撑而成,从而构成横断面呈等腰三角形的人 字形坡状长条形墓室;墓室顶面中脊即相互支撑的南北两侧斜撑木的顶端,用粗 壮的半圆木东西纵压其上。木炭覆盖在斜撑木上部,在木炭与斜撑木之间有上百 层树皮。水玻璃、硼砂、天然胶、油类、蜡、有机树脂及蔗糖等尤其不适合在南 方地区潮湿木材上进行使用,否则表面会出现泛白、变粘等现象;聚乙二醇、甲 醛类树脂、酚醛树脂、尿醛树脂和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等对潮湿木材的加固采用整 体浸泡而对木结构进行填充。但是,为保证考古信息和墓室结构,墓室内木构件 不适宜整体取出进行传统木材加固材料的浸泡加固;墓室的岩壁为土石材质,表 面相对酥松,利用有机材料如氟碳漆、有机硅或者丙烯酸类树脂进行表面防风化 处理之后,岩壁表面光泽度较高,并且在处理过程及处理之后,具有很大的挥发 性,污染墓室环境;对木炭进行石蜡粘结后,木炭层强度仍较弱,并且大大增加 了木炭的重量,加大了对底部木构件的压力,有可能导致下部木构件断裂而坍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研制水性环氧树脂作为文物保护材料在古 墓葬保护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水性环氧树脂作为文物保护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主要技术步骤在于:

(1)取水性环氧树脂初乳液;

(2)取改性胺水性固化剂;

(3)将水性环氧树脂初乳液与改性胺水性固化剂以重量百分比3∶1混合, 搅拌均匀,作为原液;

(4)然后向原液中注入水,再次搅拌均匀,得水性环氧乳液。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是:

水性环氧树脂作为文物保护材料在古墓葬保护中的应用,其主要技术特征在 于将水性环氧乳液装入小型喷壶,以雾状喷洒于文物的腐朽木结构表面或岩壁表 面或树皮表面。

本发明的优点和效果在于以水作为分散介质,不含有机溶剂,或挥发性有机 化合物的含量较低,对墓葬环境不产生污染;对木构件、岩壁、树皮具有良好的 附着力,并可以与木炭进行搅拌而起到粘结作用,可在室温和潮湿的环境中固化, 有合理的固化时间,并保证有较高的交联密度,在墓葬环境中比较适合;不改变 文物外观;本发明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可靠性好、成本低、适用面光、效果较 佳。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应用于墓室内腐朽木构件加固的现场效果图。

图2——本发明应用于墓室岩壁加固的现场效果图。

图3——本发明应用于墓室内树皮加固的现场效果图。

图4——本发明用于树皮粘结加固的现场效果图。

图5——本发明用于木炭粘结加固现场效果图。

图6——本发明用于墓室加固后的整体图。

图7——本发明水性环氧性能测试值数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是为说明而非限制本 发明。

用料是水性环氧树脂AB-EP-10及改性胺水性固化剂。溶剂选用水。

实施例1:作加固剂。

取水性环氧树脂AB-EP-10乳液与(改性)胺水性固化剂以重量百分比3∶1 混合,搅拌均匀,作为原液;然后注入4倍于原液的水,再次搅拌均匀;将搅拌 后的乳液装入小型喷壶,以雾状喷洒于腐朽木结构表面或岩壁表面或树皮表面进 行加固。

实施例2:作加固剂

取水性环氧树脂AB-EP-10乳液与改性胺水性固化剂以重量百分比3∶1混合, 搅拌均匀,作为原液,然后注入2倍于原液的水,再次搅拌均匀;将搅拌后的乳 液利用针管汲取,然后注射于树皮的缝隙间,起到粘结作用。

实施例3:作加固剂

取水性环氧树脂AB-EP-10乳液与改性胺水性固化剂以重量百分比3∶1混合, 搅拌均匀,作为原液,然后注入3倍于原液的水,再次搅拌均匀。将配制好的乳 液与木炭进行搅拌,将搅拌后的木炭堆于树皮层上方,按照考古出土的图样进行 恢复,复原的木炭层厚度在1-1.5m。

进行上述实施例时,配制的水性环氧乳液在8小时内用完,否则对加固和粘 结作用会有影响。

本发明请求保护的范围并不仅仅局限于本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