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防治巷道底鼓的巷道布置方法

一种防治巷道底鼓的巷道布置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巷道底鼓的巷道布置方法,它是将巷道布置在煤层底板以上,以保证底板表面的完整性不受破坏。本发明防治巷道底鼓的巷道布置方法,共在1200米的巷道布置中进行应用,从未再发现底鼓现象,从根本上防治巷道的底鼓。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51844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山东盛泉矿业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110366022.6

  • 发明设计人 付振峰;

    申请日2011-11-17

  • 分类号E21D9/14;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271200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新汶新建二路新矿集团山东盛泉矿业有限公司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5:38:4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1-05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E21D9/14 授权公告日:20140730 终止日期:20161117 申请日:20111117

    专利权的终止

  • 2014-07-30

    授权

    授权

  • 2012-09-0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21D9/14 申请日:2011111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06-2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煤矿开采巷道的布置方法

背景技术

在煤矿开采中,经常发生巷道底板鼓出的现象,这种现象成为巷道底鼓。 目前,巷道底鼓的防治方法较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合理的巷道布置

在时间和空间上尽量避开采掘活动的影响,将巷道布置在煤层开采后所形 成的应力降低区域内。②应尽量避免支承压力叠加的强烈作用,或者尽量缩短 支承压力影响时间。③在采矿系统允许的距离范围内,选择稳定的岩层或煤层 布置巷道,尽量避免水与松软膨胀岩层直接接触。④巷道通过地质构造带时, 巷道轴向应尽量垂直断层构造带或向、背斜构造。⑤相邻巷道或硐室之间选择 合理的岩柱宽度。⑥巷道的轴线方向尽可能与构造应力方向平行,避免与构造 应力方向垂直。

2、在底板上打锚杆加固底板。

3、底板注浆,用于加固已破碎的岩石,提高岩层抗底鼓的能力。

4、药壶爆破,在炮眼底部先少量装药爆破成壶状,再将装药爆破,不破裂 岩体表面。这种方法的实质是用爆破法在靠近巷道周边的煤层底板中形成岩石 松动带,由于巷道石松动带,最大支承压力转移到岩体及煤柱深部。

5、采用全封闭式巷道支架,包括底板一块支护。

上述方法2-4虽然起到一定作用,但防治成本较高,方法1虽然起到一定 作用,但考虑因素复杂,巷道不容易布置。

经研究发现,造成巷道底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是:煤系地层 中除了可采煤层之外还有较多的不可采煤层,这些煤层属于较软的岩层,由于 它们在可采煤层的开采过程中,受矿山压力的影响,整体受到纵向压缩,在体 积无法变化的情况下集聚形变势能,对上下岩层产生常态应力,当周围岩体产 生裂隙、破断、构造等薄弱地带时,这种势能就使薄弱地带的巷道底板突起形 成底鼓。

另外,在巷道布置中,多采用沿煤层顶板布置准备巷道及回采巷道,当巷 道高度大于煤层高度时,且煤层都是倾斜状的,所以将煤层底板的一个角被去 掉,使底板得表面完整性被破坏,失去抗弯能力,巷道多出现严重底鼓。这种 现象可以这样解释,玉米秸不易折、竹竿不易弯是因为有表面完整性,高强度 的钢铁铸件可以因切削槽而破断是表面完整性被破坏。

发明内容

根据上述巷道底板发生底鼓的原理,本发明提出一种防治底板底鼓的巷道 设计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布置方法是:将巷道布置在煤层底板以上,以 保证底板表面的完整性不受破坏。

本发明的优点是:这种防治巷道底鼓的巷道布置方法,发明人共在1200米 的巷道布置中进行应用,从未再发现底鼓现象,虽然这种方法看似简单,但在 本发明之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没有认识到发生底板底鼓的真正原因,所以也根 本没有想到本发明的布置方法,所以说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进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巷道布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从图1可以看出,本发明是将巷道布置在煤层底板以上。

为了验证本发明的优点,将本发明巷道布置方法利用在盛泉矿业公司11煤 层和15煤层上。

盛泉矿业公司11煤层位于太原组中部,上距6煤层平均92.25m,下距13 煤层40.5m,煤厚在1.37~2.2m之间,平均厚为1.74m,11煤层顶底板:伪 顶为砂质页岩,厚0.07m,灰色,泥质胶结。直接顶板为灰色粉砂岩,厚1.43~ 7.56m,平均4.5m,钙泥质胶结,结构致密。老顶为灰白细砂岩与灰色粉砂岩 相间,厚5.05~24.61m,平均16.0m。直接底为粘土岩,厚0.03~0.10m,平 均0.08m,灰白色,遇水易膨胀,变软。老底为粉砂岩,厚0~3.55m,平均2.46m, 深灰色,性脆,节理发育,硬度中等。其下2.5m为厚0.10m的12煤层,煤质 较差。

15层煤位于太原组下部,上距13层煤平均13m,下距16层煤1.55m,煤 层厚度1.5~1.7m,平均1.65m,煤层结构复杂,中上部夹有一层较稳定的粉砂 岩夹矸,厚度0.20~0.3m之间,属较稳定的煤层,直接顶板为泥灰岩,厚0.26~ 0.54m,平均0.4m,其抗压强度为72.91~94.96MPa,平均83.99MPa,抗拉强度 4.17~4.70MPa,平均4.44MPa。直接底板为泥质岩,厚1.55m,深灰色,致密、 含炭质及黄铁矿,抗压强度为71MPa。

在11煤层的巷道布置中,原多采用沿煤层顶板布置准备及回采巷道,巷高 一般2.3米,煤层老底被去掉2.3-1.74-0.08=0.48米,老底“底板表面完整性” 被破坏,巷道多出现严重底鼓。底鼓量大且速度快,采取清理落底或打底板锚 杆等措施,进行处理。清理落底工作量大且影响使用时间,打地锚经常夹钎子 且操作困难。底鼓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治理。11层煤巷道底鼓作用主体是“其 下2.5m为厚0.10m的12煤层”,原因是老底粉砂岩被挖去和被挖去是产生的裂 隙,使底板完整性被破坏。自从2004年开始十一层煤巷道布置采用本发明方法, 保护了底板2.5米厚粉砂岩完整性不被破坏,提高了底板粉砂岩层得岩体强度, 防治了巷道出现的严重底鼓现象。

在十五煤层的巷道布置过程中,也采用了本发明巷道布置方式,保证了 1.55m厚的泥质岩的表面完整性,控制了其下16层煤的蠕变,避免了不断出现 的底鼓现象,确保了巷道的安全使用,巷道底鼓得到了有效控制。

在十五层煤的巷道布置过程中,采用了“保证底板完整性”的巷道布置 方式,保证了1.55m厚的泥质岩的表面完整性,提高了底板泥质岩的岩体强 度,控制了其下16层煤的蠕变,有效防治了巷道的底鼓。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