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基于安全设计技术条件的自增强压力容器

一种基于安全设计技术条件的自增强压力容器

摘要

一种基于安全设计技术条件的自增强压力容器。用于提高容器的安全性与承载能力,解决现有技术计算烦琐、不精确或不够安全等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该种容器塑性区深度按计算,可使残余应力不超过σy并不产生反向屈服;承载能力按计算,可使|σej|≤σy和|σei|≤σy。其中k为径比,kj为弹-塑性界面半径与内半径之比,σy为屈服强度,p为容器承受的内压,pe为非自增强容器最大弹性承载能力,σej为弹-塑性界面处总应力的当量应力,σei为内壁面处总应力的当量应力;k小于由确定的值时,即k<2.024678965...时,不论kj多大,卸除自增强压力后,容器不产生反向屈服。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56306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湖南师范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110442394.2

  • 发明设计人 朱瑞林;朱国林;

    申请日2011-12-27

  • 分类号F16J12/00(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410081 湖南省长沙市麓山路36号湖南师范大学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6:00:0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2-22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F16J12/00 授权公告日:20141112 终止日期:20151227 申请日:20111227

    专利权的终止

  • 2014-11-12

    授权

    授权

  • 2012-09-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F16J12/00 申请日:201112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07-1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安全设计技术条件的自增强压力容器,属机械科学技 术、化学工程等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压力容器是广泛应用于许多工业部门的特种设备,如机械、化工、制药、 能源、材料、食品、冶金、石油、建筑、航空、航天、兵器等部门,压力容器 主题部分通常为圆筒形。自增强技术是提高压力容器承载能力及其安全性的重 要而有效的手段。压力容器的自增强技术是在操作使用前对其进行加压处理(所 加压力一般超过操作压力),使筒体内层屈服,产生塑性变形,形成塑性区,而 外层仍为弹性状态。保持该压力一段时间后卸压。卸压后筒体内层塑性部分因 有残余变形而不能恢复到原来状态,外层弹性区力图恢复到原来状态,却受到 内层塑性区残余变形的阻挡也不能恢复到原来状态,因此承受拉伸,形成拉应 力,而内层则因为受到外层力图复原的压缩作用而产生压应力。这样就形成了 一种内层受压外层受拉的预应力状态。容器投入使用承受内压后,预应力与操 作内压引起的应力相叠加,使应力较大的内壁应力降低,应力较小的外壁应力 有所增加,从而使容器壁中应力趋于均匀。由此可提高压力容器的承载能力。 这就是自增强。

自增强技术的关键因素是塑性区深度,即容器的弹性与塑性区交界面半径 的确定,或超应变度的确定,其中ε为超应变度,ri、rj、 ro分别为容器筒体的内半径、弹塑性界面半径与外半径;k为自增强压力容器外 半径与内半径之比,即k=ro/ri;kj为自增强压力容器弹性与塑性区交界面半径与 内半径之比,即kj=rj/ri(参阅图1)。超应变度不仅影响到自增强工艺的实施,并 且影响到自增强容器的卸除自增强压力后的残余应力、承载能力等等,超应变 度太大,即塑性区深度太大,卸除自增强压力后容器可能出现反向屈服,即残 余压缩应力(或其当量应力)(的绝对值)会超过容器材料的强度极限值;超应 变度太小,即塑性区深度太浅,承载能力则不高。对于kj或rj或ε的确定,现行技 术主要有1)图解法;2)按公式粗略估计;3)试凑法,即假设若干rj, 计算自增强处理后的预应力及操作内压下rj处的总应力(预应力与操作应力之 和)的当量应力σej,求取使σej最小的rj计算。这些方法或过于粗略(如图解法与 估计法),又不能反映问题实质;或过于烦琐(如试凑法),也不能反映问题实 质。并且不能克服一些弊病,如反向屈服问题,即卸除自增强处理时所施加的 压力后可能内层会因为受到过大的压缩而产生二次压缩屈服。这是非常不利的。 从安全、经济的观点出发,自增强压力容器既要保证不产生反向屈服,又要保 证rj处的总应力的当量应力σej小于屈服强度σy,还要使承载能力提高。

压力容器大多用塑性良好的材料制成,第三、四强度理论比较适合于评判 塑性材料的失效。研究发现,按第四强度理论时,仅限定当量残余应力还不够, 在当量残余应力刚达到材料的屈服极限时,圆筒内壁面的环向残余应力已超过 材料的屈服极限。这对压力容器的安全不利,必要时,必须对圆筒内壁面的环 向残余应力加以限制,同时又要尽量地提高容器的承载能力。

本发明根据限制内壁面环向残余应力的目的,采取相应的技术方案以避免 容器内壁面环向残余应力过大同时极大地提高其承载能力,针对承受内压情况 下的自增强压力容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安全设计技术条件的自增强压力容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基于安全设计技术 条件的自增强压力容器,该种压力容器的结构尺寸及承载能力按特定的技术方 案确定,具体是:其整体壁厚为对于k大于由公式 确定的值的自增强压力容器,其塑性区深度按公式 2k2lnkj2-2kj2-3k2+(2+3)=0确定,其承载能力为pσy=23+36k2-1k2=(1+32)peσy;其中ri为自增强压力容器的内径,k为自增强压力容器外半径与内半径之比,塑 性区深度kj为自增强压力容器弹性与塑性区交界面半径rj对内半径之比,即 kj=rj/ri,σy为自增强压力容器材料的屈服强度,p为自增强压力容器所承受的内 压,pe为非自增强压力容器的最大弹性承载能力(初始屈服载荷)。对于k小于 由公式确定的值的自增强压力容器,其塑性区范围可为整个壁 厚,即kj=k。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和优点是:提供了自增强压力容器安全的塑性区深度计 算公式,即该公式确立了容器的厚度尺寸(以k 反映)与安全的塑性区深度(以kj反映)之间的函数关系,反映了问题的实质, 避免了现有技术计算上的粗略或烦琐;找到了无论塑性区深度多深都不会产生 反向屈服的最大k值,即k等于由公式确定的值,亦即 k≈2.024678965...(包括由2.024678965...按某规则得到约数);提供了自增强压 力容器承载能力的计算公式。以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构造的自增强压力容器的整 体壁厚可得以降低,同时,按关系确定的塑性区 深度kj比较小,而塑性区深度小,有利于节约进行自增强处理时的费用,而承 载能力为非自增强压力容器的最大弹性承载能力的倍。此外,按本发明的 技术方案,可达到保证容器经自增强处理后整个筒壁内各向残余应力及其当量 应力均不超过圆筒材料的屈服强度σy,即不发生反向屈服的技术效果。因此以本 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所构造的内压自增强压力容器是一种安全而经济的压力 容器。

附图说明

图1是受内压的自增强圆筒。

图2是k=3、kj=1.5时筒壁中三向相对残余应力(σ′/σy)沿筒壁中相对位置(r/ri) 的分布。

图3是k=3、kj=1.748442时筒壁中三向相对残余应力(σ′/σy)沿筒壁中相对位 置(r/ri)的分布。

图4是限制内壁面环向残余应力σti′时k与kj的关系。

图5是限制内壁面环向残余应力σti′时的承载能力图。

图6是k=3时改进后的残余应力及其当量应力与改进前的残余应力及其当 量应力的比较。

图7是k=4时改进后的残余应力及其当量应力与改进前的残余应力及其当 量应力的比较。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由工艺计算可确定压力容器的内径ri;容器材料决定后根据其将 承受的载荷(p/σy),按承载能力计算式可确定径比 k(由k=ro/ri可确定外径ro)。k确定后,按公式确定 弹-塑性区交界面半径与内半径之比,即塑性区深度kj,按kj=rj/ri计算出安全的 rj。关键因素rj确定后就可进行自增强处理了。方程的求解可1)按显式求解;或2)用Excel软件求解;或3)用图2 查取;或4)按表1提供的数据查取(遇中间值可用插值法)。

注:本例着重于本发明的关键点,故对压力容器现有的设计步骤未有也不 必加以详细叙述。

下面结合附图进行分析,以证明本发明的依据。图1所示是一个受内压的压 力容器筒体,内层为塑性区,外层为弹性区,弹-塑性界面半径为rj

根据压力容器的现有理论,卸除自增强压力后,基于第四强度理论时,容 器壁中的残余应力为(以与屈服极限或称强度限σy的比值表示):

塑性区:

σzσy=13[kj2k2+ln(r/ri)2kj2-(1-kj2k2+lnkj2)1k2-1]---(1)

σrσy=13[kj2k2-1+ln(r/ri)2kj2-(1-kj2k2+lnkj2)1k2-1(1-k2(r/ri)2)]---(2)

σtσy=13[kj2k2+1+ln(r/ri)2kj2-(1-kj2k2+lnkj2)1k2-1(1+k2(r/ri)2)]---(3)

按第四强度理论,残余应力的当量应力为:

σe=12[(σz-σr)2+(σr-σt)2+(σt-σr)2]

将式(1)~(3)代入上式得塑性区残余应力的当量应力为:

σeσy=32(σtσy-σrσy)=1-k2-kj2+k2lnkj2(k2-1)(r/ri)2---(4)

弹性区:

σzσy=13[kj2k2-(1-kj2k2+lnkj2)1k2-1]---(5)

σrσy=13(1-k2(r/ri)2)[kj2k2-(1-kj2k2+lnkj2)1k2-1]=(1-k2(r/ri)2)σzσy---(6)

σtσy=13(1+k2(r/ri)2)[kj2k2-(1-kj2k2+lnkj2)1k2-1]=(1+k2(r/ri)2)σzσy---(7)

当量应力为:σeσy=32(σtσy-σrσy)=k2(kj2-1-lnkj2)(k2-1)(r/ri)2---(8)

其中σz′——轴向残余应力,单位MPa;σr′——径向残余应力,单位MPa; σt′——周向残余应力,单位MPa;r——圆筒壁中任意点处的半径,单位m; σe′——当量残余应力,单位MPa,加下标i表示内壁面处的当量残余应力,记 为σei′/σy,加下标j表示弹塑性交界面处的当量残余应力,记为σej′/σy

在整个弹性区,σei′/σy>0。在圆筒的内壁面处,r/ri=1,由式(4)得此处的当 量残余应力为:

σeiσy=kj2-1-k2lnkj2k2-1---(9)

在圆筒的内壁面处,σei′/σy总是负的。在圆筒的弹塑性交界面处,r/ri=kj, 因此式(4)和(8)均成为:

0<σeσy=σejσy=k2(kj2-1-lnkj2)(k2-1)kj2<1---(10)

在式(4)中令1-k2-kj2+k2lnkj2(k2-1)(r/ri)2=0

rri=k2-kj2+k2lnkj2k2-1=σeiσy+1<kj---(11)

另一方面,对式(1)~(3),令σz′=σr′、σr′=σt′和σt′=σz′也得式(11)。这就是说, 塑性区三向残余应力(σz′、σr′和σt′)曲线汇交于一点,该点的横坐标即是式(11)。

取k=3、kj分别为1.5和1.748442,圆筒壁内的相对残余应力(与屈服极限 σy的比值表示)沿筒壁中相对位置(r/ri)的分布如图2、3所示。由图3可知,按 四强度理论,k=3,kj=1.748442时,在圆筒内壁面处的相对当量残余应力的绝对 值|σei′/σy|刚达到1,但相对环向残余应力的绝对值|σti′/σy|超过了1,这是因为 而内壁面处的σri′/σy=0,所以当|σei′/σy|=1时,|σti′/σy|必然超 过1。

所以,必要时应对σti′/σy加以限制。令得根 据限制σti′/σy的原则而决定的一定k下的最大塑性区深度kj

2k2lnkj2-2kj2-3k2+(2+3)=0k=2(kj2-1)-32lnkj2-3---(12)

由式(12)知,记由式(12)所确定的kj为kjt

在式(12)中令kj=k得:

k2lnk2k2-1=2+32---(13)

式(13)的解是k=2.024678965...=kct,kct称为临界径比,这意味着k≤kct时, 不论塑性区多深,即使全屈服,即kj=k,进行自增强处理时,卸除自增强压力 pa后圆筒不会发生反向屈服;k>kct时,若kj大于由式(12)所确定的值(kj>kjt),进 行自增强处理时,卸除自增强压力pa后圆筒会发生反向屈服。式(12)中的kj与k 的关系示于图4,k≤kct时,塑性区深度kj按直线od计算(查取),即kj=k;k≥kct时,塑性区深度kj按曲线da计算(查取),即按式(12)计算。为了方便实际应用, 将式(12)中kj与k的数值列于表1。

表12k2lnkj2-2kj2-3k2+(2+3)=0数值表

续表1

续表1

根据压力容器知识,塑性区深度为kj的圆筒所能承受的载荷(内压)为:

pσy=23lnkj+k2-kj23k2---(14)

其中p为圆筒所承受的载荷。结合式(14)和(12)得当kj=kjt时,即当塑性区深 度由式(12)确定时,在条件σti′/σy=-1(|σei′/σy|<1)下圆筒所承受的载荷:

pσy=3+223k2-1k2=(1+32)peσy---(15)

因此,在k>kct的情况下,若需满足|σti′/σy|≤1(|σei′/σy|<1),则自增强圆筒的 承载能力由式(15)确定。p/σy、pey示于图5,其中pe为非自增强圆筒的初始屈 服压力(载荷)。k≥kct时,承载能力按曲线fb计算(查取),即按式(15)计算。

当kj=kjt,即kj由式(12)确定时,利用式(12)可将式(1)~(8)进行整理而得到改 进后的残余应力及其当量应力:

σzσy=13ln(rri)2-12=13lnx2-12---(1a)

σrσy=13(lnx2+2+32x2-2+32)---(2a)

σtσy=13(lnx2-2+32x2+2-32)---(3a)

σeσy=1-3+22(r/ri)2=1-3+22x2---(4a)

σzσy=kj2-(3+2)/23k2---(5a)

σrσy=(1-k2(r/ri)2)σzσy=(1-k2x2)σzσy---(6a)

σtσy=(1+k2(r/ri)2)σzσy=(1+k2x2)σzσy---(7a)

σeσy=kj2-(3+2)/2x2---(8a)

其中x=r/ri

改进后的残余应力及其当量应力与改进前的残余应力及其当量应力的比较 见图6、7(均以各向残余应力与屈服强度之比的相对值表示)。显然,改进后的 残余应力及其当量应力降低了,并且均在安全范围内,即均未超过屈服强度。 图6、7中,实线表示改进后的残余应力及其当量应力沿筒壁相对位置x(即r/ri) 的分布,其中,a:σz′/σy、b:σr′/σy、c:σt′/σy、d:σe′/σy;虚线表示改进前的 残余应力及其当量应力沿筒壁相对位置x(即r/ri)的分布,其中,a′:σz′/σy、b′: σr′/σy、c′:σt′/σy、d′:σe′/σy

以上分析论证过程中得到的一些规律、关系式及数据、图表等可作为压力 容器工程设计时参考的理论基础和依据,也使自增强理论各参数间的关系和变 化规律更清晰、透彻和实用。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