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中继设备、中继系统、中继方法、无线电通信系统以及程序

中继设备、中继系统、中继方法、无线电通信系统以及程序

摘要

根据本发明的中继设备包括:上行链路信号中继单元,其执行上行链路信号中继操作:将从移动站经过上行链路信道发送的上行链路信号放大,并将放大后的上行链路信号重新发送到基站;频率信息获取单元,其周期性或定时性地获取表示由移动站使用且用于上行链路信道的频带的频率信息;上行链路信号检测单元,其确定由频率信息获取单元获取的频率信息表示的频带内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平均接收功率是否超出预定阈值;以及控制单元,其基于上行链路信号检测单元的确定结果控制由上行链路信号中继单元执行的上行链路信号中继操作。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68755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1080059415.6

  • 发明设计人 中田卓;

    申请日2010-11-17

  • 分类号H04W16/26;H04B7/15;H04W48/08;

  • 代理机构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李晓冬

  • 地址 日本东京都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6:33:0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8-03

    授权

    授权

  • 2012-11-1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4W16/26 申请日:2010111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09-1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继设备、中继系统、中继方法、无线电通信系统以 及程序。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了提高用户的便利性和满意度,通信提供商已将减少盲区 作为优先考虑目标,比如减少市中心建筑物、饭店内部、小区边缘以及高 层建筑物(在这些地方诸如移动式电话之类的移动站的无线电波无法完全 到达)的电波盲区。

在没有足够的空间安装基站设备的区域内,或者在用户数量很少的山 区,通常会安装中继器(中继设备)来代替新的基站,中继器会执行中继 操作:将从基站和移动站发送的信号放大并将放大后的信号重新发送。

然而,因为中继设备不仅会放大从基站和移动站接收的信号,而且还 会放大与信号一起接收的干扰波和噪音并对总信号进行中继,所以中继设 备可能会对系统造成不利影响,从而降低了基站和相邻移动站接收到的信 号的质量。

这样,当与中继设备相邻的移动站未与基站通信时,在任何可能的情 况下,希望可以限制所述中继设备的中继操作。

为了实现这点,需要对目前使用的中继设备进行控制,以使其仅在所 有上行链路信号的总接收功率超出一预先设置的基准功率水平时才执行中 继操作。

已实现或已评估完成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在下文中,假定其包括移动 式电话系统等)采用了一种传输方案,其中需要确保一宽系统频带,并且 必要时需将系统频带进行分割用于各个移动站。

例如,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中的正在标准化的长期演进技 术(LTE)中,最大20MHz宽的频带被分割成100个资源块,还可以按时 间顺序被分割成多个较短的时段。所述资源块被分配到控制信道和数据信 道。

这样,在高业务量区域内,系统频带总是处于被完全使用的状态。相 反地,在低业务量区域内,系统频带处于短时段内被部分使用的状态。

因此,在LTE系统环境下,当中继设备基于所有上行链路信号的总接 收功率(即整个系统频带的总接收功率)控制中继操作时,如果与中继设 备相邻的移动站的数目很小,即使有一移动站发送上行链路信号,但因为 中继设备接收的上行链路信号的总接收功率未超出基准功率水平,所以中 继设备可能不会准确地执行中继操作。

为了解决此问题,预期使中继设备提取由移动站使用并用于上行链路 信道的频带内的上行链路信号,并仅基于根据专利文献1的窄带信号提取 技术提取的上行链路信号的接收功率执行中继操作。

相关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 2008-503907:公开说明书(译文版)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专利文献1并未公开任何用于提取窄带信号的具体方法。此 外,根据专利文献1所述的技术,假定将预定频带内的信号被提取作为窄 带信号。

然而,在操作期间,由移动站使用并用于上行链路信道的频带可以由 其通信提供商来改变。

在此情形下,即使中继设备使用专利文献1所述的对预定频带信号进 行提取的技术,因为中继设备不能沿用改变后的上行链路信道的频带,所 以其无法准确地对上行链路信号执行中继操作。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并提供一种中继设备、中继系 统、中继方法、无线电通信系统以及程序,其可执行与改变后的由移动站 使用并用于上行链路信道的频带相对应的上行链路信号中继操作。

解决问题的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中继设备包括:上行链路信号中继单元,其执行上行链 路信号中继操作:将从移动站经过上行链路信道发送的上行链路信号放 大,并将放大后的上行链路信号重新发送到基站;频率信息获取单元,其 周期性或定时性地获取表示由所述移动站使用且用于上行链路信道的频带 的频率信息;上行链路信号检测单元,其确定由所述频率信息获取单元获 取的频率信息表示的频带内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平均接收功率是否超出预定 阈值;以及控制单元,其基于所述上行链路信号检测单元的确定结果控制 由所述上行链路信号中继单元执行的上行链路信号中继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中继系统包括:上行链路信号中继单元,其执行上行链 路信号中继操作:将从移动站经过上行链路信道发送的上行链路信号放 大,并将放大后的上行链路信号重新发送到基站;频率信息获取单元,其 周期性或定时性地获取表示由所述移动站使用且用于上行链路信道的频带 的频率信息;上行链路信号检测单元,其确定由所述频率信息获取单元获 取的频率信息表示的频带内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平均接收功率是否超出预定 阈值;以及控制单元,其基于所述上行链路信号检测单元的确定结果控制 由所述上行链路信号中继单元执行的上行链路信号中继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中继方法包括:执行上行链路信号中继操作:将从移动 站经过上行链路信道发送的上行链路信号放大,并将放大后的上行链路信 号重新发送到基站;周期性或定时性地获取表示由所述移动站使用且用于 上行链路信道的频带的频率信息;确定由获取的频率信息表示的频带内的 上行链路信号的平均接收功率是否超出预定阈值;以及基于确定结果控制 所述上行链路信号中继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包括:移动站;基站;以及中继设备, 其中,所述中继设备包括:上行链路信号中继单元,其执行上行链路信号 中继操作:将从所述移动站经过上行链路信道发送的上行链路信号放大, 并将放大后的上行链路信号重新发送到所述基站;频率信息获取单元,其 周期性或定时性地获取表示由所述移动站使用且用于上行链路信道的频带 的频率信息;上行链路信号检测单元,其确定由所述频率信息获取单元获 取的频率信息表示的频带内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平均接收功率是否超出预定 阈值;以及控制单元,其基于所述上行链路信号检测单元的确定结果控制 由所述上行链路信号中继单元执行的上行链路信号中继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程序使中继设备执行以下过程:执行上行链路信号中继 操作:将从移动站经过上行链路信道发送的上行链路信号放大,并将放大 后的上行链路信号重新发送到基站;周期性或定时性地获取表示由所述移 动站使用且用于上行链路信道的频带的频率信息;确定由获取的频率信息 表示的频带内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平均接收功率是否超出预定阈值;以及基 于确定结果控制所述上行链路信号中继操作。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中继设备周期性或定时性地获取表示由移动站使用且用 于上行链路信道的频带的频率信息,并基于由获取的频率信息表示的频带 内的上行链路信号控制上行链路信号中继操作。

这样,即使用于上行链路信道的频带发生了改变,因为中继设备可以 将改变后的频带反映到其中继操作中,所以其可执行与改变后的频带相对 应的上行链路信号中继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大致结构的示 意图。

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中继设备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工作示例1和2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大致结构 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工作示例1和2的中继设备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工作示例1、2和3的置于中继设备中的上行链 路检测单元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6是描述了根据本发明工作示例1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操作的流程 图。

图7是描述了根据本发明工作示例1和2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操作的示 意图。

图8是描述了根据本发明工作示例1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操作的示意 图。

图9是描述了根据本发明工作示例2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操作的流程 图。

图10是描述了根据本发明工作示例2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操作的示意 图。

图1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工作示例3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大致结构的 示意图。

图12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工作示例3的中继设备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13是描述了根据本发明工作示例3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操作的流程 图。

图14是描述了根据本发明工作示例3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操作的示意 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一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大致结构。

参照图1,根据此实施例的无线电通信系统设有基站10、移动站20以 及中继设备30,其中,中继设备30将从基站10和移动站20发送的下行链路 信号和上行链路信号放大并将放大后的信号重新发送。

尽管图1示出了一个基站10、一个移动站20以及一个中继设备30,但 其数目并不仅限于一个,也可能是多个。

假定采用一上行链路传输方案(正交频分多址(OFDMA)、单载波 频分多址(SC-FDMA)等),其中,宽系统频带被分割并被分配到移动 站20。

图2示出了根据此实施例的中继设备30的结构。图2仅示出了作为本发 明特征部分的上行链路信号中继操作所相关的组成元素。

参照图2,根据此实施例的中继设备30设有基站天线31、移动站天线 32、上行链路信号中继单元33、频率信息获取单元34、上行链路信号检测 单元35以及控制单元36。

上行链路信号中继单元33执行上行链路信号中继操作:将从基站10发 送并由移动站天线32接收的上行链路信号放大,并将放大后的上行链路信 号通过基站天线31重新发送到移动站20。

频率信息获取单元34周期性或定时性地获取表示由基站10使用且用于 上行链路信道的频带的频率信息。

频率信息有可能按下列方法来获取,稍后会对此进行详细说明。

(1)从系统信息中周期性地获取频率信息,其中,所述系统信息是 从基站10发送的。

(2)从设置信息中周期性或定时性地获取频率信息,其中,监控设 备(未示出)将所述设置信息通知到中继设备30。

上行链路信号检测单元35确定由频率信息获取单元34获取的频率信息 表示的频带内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平均接收功率是否超出预定阈值。

控制单元36基于上行链路信号检测单元35的确定结果控制由上行链路 信号中继单元33执行的上行链路信号中继操作。作为上行链路信号中继操 作的控制方法,如果平均接收功率超出了预定阈值,可以开启上行链路信 号中继操作。

如上所述,根据此实施例,中继设备30周期性或定时性地获取表示由 移动站20使用且用于上行链路信道的频带的频率信息,并基于频带内的上 行链路信号控制上行链路信号中继操作。

这样,即使上行链路信道的频带发生了改变,因为中继设备30可以将 改变后的频带反映到上行链路信号中继操作中,所以中继设备30可执行与 改变后的上行链路信道的频带相对应的上行链路信号中继操作。

工作示例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工作示例进行说明。

(工作示例1)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工作示例1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大致结构。

参照图3,根据此工作示例的无线电通信系统设有演进型节点(eNB) 100、用户设备(UE)200以及中继设备300。

在图3中,eNB 100是图1所示基站10的示例;UE 200是图1所示移动站 20的工作示例;中继设备300是图1所示中继设备30的示例。

尽管图3示出了一个eNB 100、一个UE 200以及一个中继设备300,但 其数目并不仅限于一个,也可能是多个。

根据此工作示例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用于例如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 (3GPP,http://www.3gpp.org)中定义的基于频分双工-长期演进(FDD- LTE)方案的移动式电话系统。

这样,从eNB 100到UE 200的下行链路的传输方案是OFDMA,而从 UE 200到eNB 100的上行链路的传输方案是SC-FDMA。

假定中继设备300位于一位置,在所述位置处,中继设备300可接收具 有预定信号功率水平的物理下行链路信道信号以及物理下行链路信号,其 中物理下行链路信道信号例如为物理广播信道(PBCH)信号、物理下行 链路共享信道(PDSCH)信号以及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信 号,物理下行链路信号例如为主同步信号(P-SS)、辅助同步信号(S- SS)以及基准信号(RS)。

相反地,假定UE 200位于一位置,在所述位置处,UE 200不能直接接 收来自eNB 100的物理信号和此物理下行链路信道信号,所以UE 200接收 已经由中继设备300放大并重新发送的信号。

同样地,假定eNB 100接收放大后的作为物理上行链路信道信号以及 物理上行链路信号的重新发送的信号,其中物理上行链路信道信号例如为 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信号、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 信号以及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信号,物理上行链路信号例如 为基准信号(RS)。

图4示出了根据此工作示例的中继设备300的结构。

参照图4,根据此工作示例的中继设备300设有施主天线301、服务天 线302、下行链路信号中继单元303、上行链路信号中继单元304、双工器 305和306、系统信息获取单元307、上行链路信号检测单元308以及控制单 元309。

在图4中,施主天线301是图2所示基站天线31的示例;服务天线302是 图2所示移动站天线32的示例;上行链路信号中继单元304是图2所示上行 链路信号中继单元33的示例;系统信息获取单元307是图2所示频率信息获 取单元34的示例;上行链路信号检测单元308是图2所示上行链路信号检测 单元35的示例;控制单元309是图2所示控制单元36的示例。

从eNB 100发送的下行链路信号由施主天线301接收并通过双工器305 输出到下行链路信号中继单元303。

下行链路信号中继单元303执行下行链路信号中继操作:将由施主天 线301接收的下行链路信号放大,并将放大后的下行链路信号通过服务天 线302重新发送到UE 200。

具体地,下行链路信号中继单元303依据下行链路信号是否被包括在 需要执行中继操作的频带内对由施主天线301接收的下行链路信号进行滤 波,使放大器将滤波后的下行链路信号放大,然后将放大后的下行链路信 号输出。从下行链路信号中继单元303输出的下行链路信号通过双工器306 被输出到服务天线302,然后再通过服务天线302重新发送到与中继设备 300相邻的UE 200。这里,由下行链路信号中继单元303中继的下行链路信 号的频带、放大器的增益以及下行链路信号中继操作的开启/关闭操作由控 制单元309设置。

另一方面,从UE 200发送的上行链路信号由服务天线302接收,然后 通过双工器306输出到上行链路信号中继单元304。

上行链路信号中继单元304执行上行链路信号中继操作:将由服务天 线302接收的上行链路信号放大,并将放大后的上行链路信号通过施主天 线301重新发送到eNB100。

具体地,上行链路信号中继单元304依据上行链路信号是否被包括在 需要执行中继操作的频带内对由服务天线302接收的上行链路信号进行滤 波,使放大器将滤波后的上行链路信号放大,然后将放大后的上行链路信 号输出。从上行链路信号中继单元304输出的上行链路信号通过双工器305 被输出到施主天线301,然后再通过施主天线301重新发送到eNB 100。这 里,由上行链路信号中继单元304中继的上行链路信号的频带、放大器的 增益以及上行链路信号中继操作的开启/关闭操作由控制单元309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特征操作,下行链路信号中继单元303将下行链路信号 输入到系统信息获取单元307。

当从下行链路信号中继单元303输入的下行链路信号为射频(RF)信 号或中频(IF)信号时,系统信息获取单元307根据正交解调技术将下行链 路信号变换成具有I相和Q相的基带数字信号。其后,系统信息获取单元 307根据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或离散傅里叶逆变换(IDFT)技术对下 行链路基带信号进行处理(利用均衡器作为基于LTE的UE),从PBCH和 PDSCH获取系统信息,并将获取的系统信息通知到控制单元309。系统信 息包含PRACH信息,其中PRACH即为随机接入信道,UE 200在发起呼叫 时最初使用该随机接入信道。此信息还包含表示PRACH使用的频带的频率 信息(例如,PRACH-频率偏移)。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特征操作,上行链路信号中继单元304将上行链路 信号输入到上行链路信号检测单元308。

图5示出了上行链路信号检测单元308的结构。

参照图5,上行链路信号检测单元308设有正交解调单元308A、FFT单 元308B、接收功率测量单元308C以及水平确定单元308D。

当从上行链路信号中继单元304输入的上行链路信号为RF信号或IF信 号时,置于上行链路信号检测单元308中的正交解调单元308A根据正交解 调技术将上行链路信号变换成具有I相和Q相的基带数字信号。其后,FFT 单元308B对具有I相和Q相的基带数字信号进行FFT处理以将信号变换成对 应于各个子载波的基带数字信号。接收功率测量单元308C测量对应于各个 子载波的基带数字信号的平均接收功率。其后水平确定单元308D从控制单 元309获取系统信息中包含的PRACH频率信息。此外,水平确定单元308D 获取由控制单元309设置的预定阈值A,并确定对应于PRACH使用的频带 的子载波的平均接收功率是否超出阈值A(在下文中,此操作即为水平确 定操作)。如果PRACH的平均接收功率超出阈值A,水平确定单元308D将 此情况通知到控制单元309。

当上行链路信号检测单元308将PRACH的平均接收功率超出阈值A的 情况通知到控制单元309时,控制单元309使上行链路信号中继单元304开 启上行链路信号中继操作。

在上行链路信号中继操作被开启后,水平确定单元308D继续对 PRACH的平均接收功率执行水平确定操作。在此情况下,基于阈值B(B <A)执行水平确定操作。和阈值A一样,阈值B由控制单元309设置并因 此从该单元获取。

如果PRACH的平均接收功率小于或等于阈值B,或者如果PRACH的平 均接收功率其后又超出阈值B,则水平确定单元308D将此情况通知到控制 单元309。

当上行链路信号检测单元308将PRACH的平均接收功率小于或等于阈 值B的情况通知到控制单元309时,如果经过一预定时间段后,上行链路信 号检测单元308未将PRACH的平均接收功率再次超出阈值B的情况通知到 控制单元309,则控制单元309使上行链路信号中继单元304关闭上行链路 信号中继操作。

下面,将参照图6、图7和图8,对根据本工作示例的无线电通信系统 的操作进行说明。

参照图6,当中继设备300停止上行链路信号中继操作(步骤S1)时, 中继设备300从通过PBCH和PDSCH从eNB 100发送的下行链路信号中获取 服务信息(步骤S2和S3)。此外,中继设备300获取表示PRACH使用的频 带的频率信息(步骤S4)。

其后,中继设备300开始对PRACH使用的频带的平均接收功率执行水 平确定操作(步骤S5)。

首先,中继设备300确定在从UE 200接收的上行链路信号中的、 PRACH使用的频带内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平均接收功率是否超出阈值A(步 骤S6和S7)。平均接收功率是在一足够短的时间段内周期性测量出的。

如果平均接收功率超出阈值A(步骤S7;水平确定操作的结果为 “OK”(是);参照图7所示的下面的示意图),则中继设备300开始上 行链路信号中继操作(步骤S8;参照图7所示的下面的示意图),从而对 已接收的PRACH的信号以及其他上行链路信号进行中继(步骤S9、S10和 S11)。如果在中继设备300开始上行链路信号中继操作之前需要一些时 间,则刚由UE 200发送的PRACH的信号可能不会中继到eNB 100。然而, 在此情况下,因为UE 200再次发送了PRACH的信号,所以不会对系统造 成不利影响。

其后,中继设备300周期性地测量PRACH使用的频带的平均接收功 率,并基于阈值B(B<A=对其执行水平确定操作(步骤S12)。

即使平均接收功率小于或等于阈值B(步骤12;水平确定操作的结果 为“NG(否)”),如果在经过一预定时间段之前平均接收功率超出阈 值B(步骤S13和S14),则中继设备300继续执行上行链路信号中继操作 (步骤S15)。

在平均接收功率小于或等于阈值B(步骤S12水平确定操作的结果为 “NG”;参照图8所示的上面的示意图)并经过一预定时间段后,如果平 均接收功率未超出阈值B(步骤S13和S14),则中继设备300停止上行链路 信号中继操作(步骤S16;参照图8所示的下面的示意图)。在此情况下, 中继设备300回到步骤S7(未示出)的处理,并基于阈值A再次对平均接收 功率开始执行水平确定操作。

在操作期间,PRACH使用的频带可以由通信提供商来改变。这样,中 继设备300周期性地获取系统信息,并基于获取的系统信息进行图6所示的 处理。因此,即使PRACH使用的频带发生了改变,中继设备300也会将改 变后的频带反映到上行链路信号中继操作中。因为考虑到本发明的中继设 备300沿用改变后的频带的目的,中继设备300获取系统信息的时间段需要 尽可能短,所以假定该时间段为1秒左右。然而,根据本发明,该时间段 并不仅限于1秒,也可能是1秒以内。

如上所述,根据此工作示例,中继设备300周期性地从发送自eNB 100 的系统信息获取表示PRACH的频带的频率信息,并基于频带内的上行链路 信号控制上行链路信号中继操作。

这样,即使PRACH的频带发生了改变,因为中继设备300可将改变后 的频带反映到上行链路信号中继操作中,所以中继设备300可执行与改变 后的频带相对应的上行链路信号中继操作。

此外,根据此工作示例,因为中继设备300根据FFT技术提取各个频带 的上行链路信号,所以即使PRACH的频带发生了改变,中继设备300也可 容易地沿用改变后的频带。而且,与使用数字滤波器执行提取过程的结构 相比,根据此工作示例可以减小中继设备300的电路规模。

(工作示例2)

尽管根据工作示例2的无线电通信系统与根据工作示例1的无线电通信 系统的结构相同,但是二者的操作是不同的。

根据工作示例1,在中继设备300开始上行链路信号中继操作后,中继 设备300对PRACH使用的频带内的平均接收功率执行水平确定操作。在经 过一预定时间段后,如果PRACH的水平确定操作的结果仍然是“NG”, 则中继设备300停止上行链路信号中继操作。

相反地,根据此工作示例,在中继设备300开始上行链路信号中继操 作后,其还对除PRACH之外的物理信道(例如,PUCCH)使用的频带的 平均接收功率执行水平确定操作。在经过一预定时间段后,如果PRACH的 水平确定的结果和除PRACH之外的物理上行链路信道的水平确定操作的结 果都是“NG”,则中继设备300停止上行链路信号中继操作。

然而,根据此工作示例,基于阈值C对除PRACH之外的物理上行链路 信道执行水平确定操作。根据此工作示例,阈值C可以与阈值A和阈值B相 同,也可以与阈值A和阈值B不同。

为了完成上述操作,置于上行链路信号检测单元308中的水平确定单 元308D和控制单元309执行下列操作。

水平确定单元308D不仅从水平确定单元308D获取PRACH的频率信 息、阈值A以及阈值B,而且还从控制单元309获取除PRACH之外的物理上 行链路信道的频率信息以及阈值C。除PRACH之外的物理上行链路信道的 频率信息包含于系统信息中,而阈值C由控制单元309设置。

在中继设备300开始上行链路信号中继操作后,如果PRACH的平均接 收功率小于或等于阈值B,或者如果PRACH的平均接收功率其后又超出阈 值B或除PRACH之外的物理上行链路信道的平均接收功率超出阈值C,则 水平确定单元308D将此情况通知到控制单元309。

在中继设备300开始上行链路信号中继操作后,如果上行链路信号检 测单元308将PRACH的平均接收功率小于或等于阈值B的情况通知到控制 单元309,在经过一预定时间段后,如果上行链路信号检测单元308未将 PRACH的平均接收功率超出阈值B和/或除PRACH之外的物理上行链路信 道的平均接收功率超出阈值C的情况通知到控制单元309,则控制单元309 通知并使上行链路信号中继单元304关闭上行链路信号中继操作。

下面,将参照图9和图10,对根据此工作示例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操 作进行描述。在下文中,假定除PRACH之外的物理上行链路信道是 PUCCH。在图9中,与图6所示类似的单元由类似的标号来表示。

参照图9,中继设备300执行步骤S1-S3的过程,以获取与图6所示过程 相似的系统信息。

其后,中继设备300从系统信息中获取PRACH和PUCCH的频率信息 (步骤S20)。

其后,中继设备300执行与图6所示过程相似的步骤S5-S12的过程。

即使PRACH的平均接收功率小于或等于阈值B(步骤12;水平确定操 作的结果为“NG”),如果在经过一预定时间段之前,PRACH的平均接 收功率超出阈值B或PUCCH的平均接收功率超出阈值C(步骤S13和 S21),则中继设备300继续执行上行链路信号中继操作(步骤S15)。

相反地,在PRACH的平均接收功率小于或等于阈值B(步骤S12水平 确定操作的结果为“NG”)并经过一预定时间段后,如果PRACH的平均 接收功率未超出阈值C(步骤S13和S21;参照图10所示的上面的示意 图),则中继设备300停止上行链路信号中继操作(步骤S16;参照图10所 示的下面的示意图)。

步骤S16之后的过程与图6所示过程相同。

根据此工作示例,除PRACH之外的物理上行链路信道并不仅限于上述 的PUCCH,但仅限于周期性地传输预定的上行链路信号的物理信道(例 如,PUSCH)。

如上所述,根据此工作示例的中继设备300与根据工作示例1的中继设 备300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前者不仅执行PRACH的水平确定操作,而且还 执行除PRACH之外的物理上行链路信道的水平确定操作并将结果反映到上 行链路信号中继操作中。这样,根据工作示例2的中继设备300与根据工作 示例1的中继设备300具有相同的效果。

(工作示例3)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工作示例3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大致结构。

参照图11,根据此工作示例的无线电通信系统与根据工作示例1和2的 中继设备300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前者还设有连接到中继设备300的监控单 元400。

监控单元400是将有关中继设备300的中继操作的设置信息通知到中继 设备300的计算机或服务器。设置信息包括表示由UE 200使用且用于上行 链路信道的频带的频率信息。这里,监控单元400可能将上述设置信息周 期性或定时性地(例如,每当频率信息进行更新时)通知到中继设备 300。监控单元400将设置信息周期性地通知到中继设备300的周期可以与 根据工作示例1的中继设备300获取系统信息的周期相同。

图12示出了根据此工作示例的中继设备300的结构。

参照图12,根据此工作示例的中继设备300与根据工作示例1和2的中 继设备300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前者设有连接到监控单元400、代替系统信 息获取单元307的外部接口310。

换句话说,根据此工作示例,外部接口310是图2所示频率信息获取单 元34的示例。外部接口310以如上所述的方式周期性或定时性地从监控单 元400获取包括上述频率信息的设置信息。

根据工作示例1和2,假定阈值A、阈值B以及阈值C都由控制单元309 设置。相反地,根据工作示例3,阈值A、阈值B以及阈值C可以都从监控 单元400获取。

下面,将参照图13和图14,对根据此工作示例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操 作进行描述。在下文中,假定在中继设备300开始上行链路信号中继操作 后,中继设备300仅执行PRACH的水平确定操作,像根据工作示例1的中继 设备300一样。在图13中,与图6所示类似的单元由类似的标号来表示。

参照图13,当中继设备300停止上行链路信号中继操作(步骤S1) 时,中继设备300从监控单元400获取设置信息(步骤S30和S31)并从设置 信息中获取表示PRACH使用的频带的频率信息(步骤S32)。

其后,中继设备300执行与图6所示过程相似的步骤S5-S12的过程。

即使PRACH的平均接收功率小于或等于阈值B(步骤S12的水平确定 操作的结果为“NG”),如果在经过一预定时间段之前,PRACH的平均 接收功率超出阈值B(步骤S13和S14),则中继设备300继续执行上行链路 信号中继操作(步骤S15)。

相反地,在PRACH的平均接收功率小于或等于阈值B(步骤S12的水 平确定操作的结果为“NG”)并经过一预定时间段后,如果PRACH的平 均接收功率未超出阈值B(步骤S13和S14;参照图14所示的上面的示意 图),则中继设备300停止上行链路信号中继操作(步骤S16;参照图14所 示的下面的示意图)。

步骤S16之后的过程与图6所示过程相同。

根据此工作示例,在中继设备300开始上行链路信号中继操作后,中 继设备300可执行PUCCH的水平确定操作,像根据工作示例2的中继设备 300(图9)一样。在此情况下,图9所示的步骤S2和S3被替换为图13所示 的步骤S30和S31,并且从设置信息中获取PRACH和PUCCH的频率信息。

如上所述,根据此工作示例的中继设备300与根据工作示例1和2的中 继设备300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前者从监控单元400获取频率信息。这样, 根据此工作示例的中继设备300与根据工作示例1和2的中继设备300具有相 同的效果。

上文已参照实施例和工作示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然而,本领域的 技术人员应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各种方式对本发明 的结构和细节作出改变。

例如,本发明可以用于下列情况和环境中。

(1)根据工作示例1-3,例示了基于FDD-LTE方案的移动式电话系统。 可替代地,本发明还可以应用于基于OFDMA或SC-FDMA方案的移动式电 话网络和无线电网络。

(2)根据实施例和工作示例1-3,中继设备和基站为无线电连接的。可 替代地,中继设备和基站还可通过线缆(同轴电缆、光缆、局域网 (LAN)线缆等)连接。然而,当中继设备和基站通过线缆连接时,本发 明的效果可以在满足下列条件时实现:当多个中继设备与基站连接,并且 基站将从该多个中继设备传输的上行链路信号进行组合时,当从中继设备 延伸出的电缆连接到用于连接基站和其天线的电缆时。

(3)根据实施例和工作示例1-3,中继设备设有一个用于发送下行链路 信号的天线和一个用于接收上行链路信号的天线。可替代地,中继设备还 可以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用于发送下行链路信号的天线和两个或两个以上 用于接收上行链路信号的天线。同样地,根据实施例和工作示例1-3,中继 设备设有一个用于发送上行链路信号的天线和一个用于接收下行链路信号 的天线。可替代地,中继设备还可以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用于发送上行链 路信号的天线和两个或两个以上用于接收下行链路信号的天线。

(4)根据实施例和工作示例1-3,提供了一个中继设备。可替代地,该 中继设备的功能可以分配到多个单元(硬件单元),这些功能可以配置为 对这些单元进行无线电连接或线缆连接的“中继系统”。

(5)根据工作示例1-3,由中继设备中继的下行线路信号和上行链路信 号都是数字信号。可替代地,该信号还可以是模拟信号,而不是数字信 号。

(6)根据实施例和工作示例1-3,中继设备根据本发明控制上行链路信 号中继操作,而与下行链路信号中继操作无关。可替代地,当中继设备执 行下行链路信号中继操作时,其也可以根据本发明控制上行链路信号中继 操作。例如,当中继设备未执行下行链路信号中继操作时,即使平均接收 功率超出预定阈值,该中继设备也可以不执行上行链路信号中继操作。尽 管并非对下行链路信号中继操作进行特别地控制,但只有当所有下行链路 信号的总接收功率超出基准功率水平时才可以执行下行链路信号中继操 作。根据工作示例1和2,可以添加一条件:只有当已准确地获取了系统信 息时才可执行下行链路信号中继操作。

(7)根据工作示例1-3,在中继设备开始上行链路信号中继操作后,如 果水平确定操作的结果表示平均接收功率未超出预定阈值一预定时间段, 则中继设备停止上行链路信号中继操作。可替代地,中继设备可以减少用 于放大上行链路信号的放大器的增益(低于中继设备开始上行链路信号中 继操作时获取的放大器增益),并以低功率继续执行上行链路信号操作而 不是停止下行链路信号中继操作。

(8)根据工作示例1-3,当接收功率测量单元308C测量对应于PRACH的 频带的子载波的基带数字信号的平均接收功率时,接收功率测量单元308C 可以计算基带数字信号和PRACH的已知代码序列的相关值,并将计算出的 相关值作为对应子载波的基带数字信号的平均接收功率。接收功率测量单 元308C还可以按相同的方式测量除PRACH之外的物理上行链路信道的平 均接收功率。

由根据本发明的中继设备执行的方法可以应用于一程序,该程序可以 使计算机执行该方法。该程序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并且还可以通过网 络提供到外部。

本申请要求2009年12月24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JP 2009-292521的优 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于此。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