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图像形成装置、温度上升抑制方法

图像形成装置、温度上升抑制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即使没有对装置内的温度进行检测的传感器,也能更适当地判断是否执行对装置内的温度上升进行抑制的抑制处理。该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印刷部和控制部,控制部执行如下处理:使图像印刷到印刷部上的印刷处理;根据印刷处理的执行而将第1相加值相加到计数器的第1相加处理,并且在每单位时间的印刷张数为基准张数以上的情况下对第1相加值的相加进行抑制的第1相加处理;根据印刷处理的执行而将第2相加值相加到计数器的第2相加处理,并且即使每单位时间的印刷张数为基准张数以上也不对第2相加值的相加进行抑制的第2相加处理;以及以计数器的数值已达到阈值为条件而对装置内的温度上升进行抑制的抑制处理。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95062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1510140474.0

  • 发明设计人 佐伯正仁;

    申请日2015-03-27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梅高强

  • 地址 日本国爱知县名古屋市瑞穗区苗代町15番1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1:19:0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1-23

    授权

    授权

  • 2015-11-0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3G15/00 申请日:201503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9-3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抑制图像形成装置内的温度上升的技术。

背景技术

以往,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已知有这样一种技术:当每印刷一张而加上累积印刷张 数,且累积印刷张数超过允许张数时,就判断为装置内的温度变高,为了使温度下降 而进行间歇印刷(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31580号公报

然而,使装置内的温度上升的要因未必仅是累积印刷张数。但是,在上述的以往 技术中,由于未考虑累积印刷张数以外的要因而作为使装置内的温度上升的要因,因 此,有可能不能适当判断是否进行将间歇印刷等的装置内的温度上升予以抑制的抑制 处理。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本说明书中,公开了可更适当地判断是否执行对装置内的温度上升进行抑制的 抑制处理。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印刷部和控制部,所述控制部执行如下处 理:印刷处理,该印刷处理使图像印刷到所述印刷部上;第1相加处理,该第1相加 处理根据所述印刷处理的执行而将第1相加值相加到计数器,并且在每单位时间的印 刷张数为基准张数以上的情况下对所述第1相加值的相加进行抑制;第2相加处理, 该第2相加处理根据所述印刷处理的执行而将第2相加值相加到所述计数器,并且即 所述每单位时间的印刷张数为基准张数以上也不对所述第2相加值的相加进行抑制; 以及抑制处理,该抑制处理以所述计数器的数值已达到阈值为条件,对装置内的温度 上升进行抑制。

作为使装置内的温度上升的要因,有如下要因等:每执行印刷处理而使温度上升, 但在每单位时间的印刷张数为基准张数以上的情况下不使温度进一步上升的要因(为 方便起见而称为“第1种要因”);以及每执行印刷处理而使温度上升,且即使每单 位时间的印刷张数为基准张数以上也使温度上升的要因(为方便起见而称为“第2种 要因”)。

采用上述图像形成装置,可通过执行上述的第1相加处理而使第1种要因所产生 的温度上升反映到计数器,此外,可通过执行上述的第2相加处理而使第2种要因产 生的温度上升也反映到计数器。由此,与仅使印刷张数反映到计数器的情况相比,装 置内的温度与计数器的数值之间的相关性变高。于是,采用上述图像形成装置,可更 适当地判断是否执行对装置内的温度上升进行抑制的抑制处理。

另外,所述印刷部具有输送片材的电动机,在假定为在所述单位时间根据所述电 动机的旋转时间而将第3相加值相加到所述计数器的情况下所相加的所述第3相加值 的合计值,相比于假定为在所述单位时间将所述第1相加值相加到所述计数器的情况 下所相加的所述第1相加值的合计值为大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在所述第1相加处理 中,也可替代所述第1相加值而相加所述第3相加值。

不进行印刷的期间有时电动机也进行旋转。采用上述图像形成装置,在假定为在 单位时间根据电动机的旋转时间而将第3相加值相加到计数器的情况下所相加的第3 相加值的合计值,相比于假定为在单位时间将第1相加值相加到计数器的情况下所相 加的第1相加值的合计值为大的情况下,由于替代第1相加值而相加第3相加值,因 此,可更提高装置内的温度与计数器的数值之间的相关性。

另外,所述印刷部也可具有使着色剂加热定影到片材上的定影器,所述第2相加 值是与每单位时间的印刷张数成比例地减少的数值。

片材的输送间隔与每单位时间的印刷张数成比例地缩短。若片材的输送间隔短则 定影器干烧的时间缩短,因此,装置内的温度难以上升。相反,若片材的输送间隔长 则定影器干烧的时间变长,因此,装置内的温度容易上升。换言之,若每单位时间的 印刷张数多则装置内的温度难以上升,若每单位时间的印刷张数少则装置内的温度容 易上升。即,若将第2相加值作成与每单位时间的印刷张数成比例地减少的数值,则 可使与片材的输送间隔对应的温度上升反映到计数器。由此,可进一步提高装置内的 温度与计数器的数值之间的相关性。

另外,所述印刷部也可具有输送片材的电动机,在一张片材由所述电动机输送后 直至下一张片材被输送的期间所述电动机及所述定影器处于停止工作的情况下,所述 控制部在所述第2相加处理中,替代所述第2相加值而相加第4相加值,该第4相加 值与所述一张片材和所述下一张片材之间的输送间隔相对应。

采用上述图像形成装置,在片材之间电动机及定影器停止工作的情况下,替代第 2相加值而相加第4相加值,该第4相加值与电动机及定影器停止工作的情况下的片 材的输送间隔相对应,因此,对于片材之间电动机及定影器停止工作的情况下,也可 提高装置内的温度与计数器的数值之间的相关性。

另外,所述印刷部也可具有使着色剂加热定影到片材上的定影器,在片材的主扫 描方向的宽度比基准宽度窄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执行对于每片材将第5相加值相加 到所述计数器的第3相加处理。

若片材的主扫描方向的宽度比基准宽度窄,则装置内的温度因定影过程中从定影 器的主扫描方向的端部漏出的热量而上升。采用上述图像形成装置,在片材的主扫描 方向的宽度比基准宽度窄的情况下,由于对于每片材相加第5相加值,因此,可使这 种温度的上升反映到计数器。

另外,所述印刷部也可具有使着色剂加热定影到片材上的定影器,在片材的主扫 描方向的宽度比基准宽度窄的情况下,与片材的主扫描方向的宽度为所述基准宽度的 情况相比,所述控制部增大所述第1相加值。

若片材的主扫描方向的宽度比基准宽度窄,则装置内的温度因定影过程中从定影 器的主扫描方向的端部漏出的热量而上升。采用上述图像形成装置,由于在片材的主 扫描方向的宽度比基准宽度窄的情况下增大第1相加值,因此,可使这种温度的上升 反映到计数器。

另外,所述印刷部也可具有使着色剂加热定影到片材上的定影器,在片材的副扫 描方向的长度比基准长度短的情况下,与片材的副扫描方向的长度为所述基准长度的 情况相比,所述控制部减慢片材的输送速度,且降低所述定影器的温度。

由于在片材的副扫描方向的长度比基准长度短的情况下每单位时间的印刷张数 增加,因此,每单位时间的片材之间的数量也变多。若片材之间的数量多,则第2相 加值所相加的次数变多,故执行抑制处理的频度就变高。在该情况下,若减慢片材的 输送速度就可减少片材之间的数量,因此,可不使执行抑制处理的频度变高。但是, 若减慢片材的输送度,则片材就过分被加热,另外,每片材之间的干烧时间也变长, 装置内的温度就上升。若使定影器的温度下降,则即使减慢片材的输送速度,也可抑 制因片材过分被加热或每片材之间的干烧时间变长所产生的温度上升。

另外,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也可具有使着色剂加热定影到片材上的定影器,且所述 控制部在所述抑制处理中,与所述计数器的数值达到所述阈值之前相比而使所述定影 器的温度下降。

采用上述图像形成装置,在计数器的数值已达到阈值的情况下可抑制装置内的温 度的上升。

另外,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可用温度上升抑制方法等各种方式来实现。

发明的效果

采用上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可更适当地判断是否执行对装置内的温度上升进行抑 制的抑制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的多功能一体机的模式图。

图2是将多功能一体机的电气结构予以简化表示的方框图。

图3是用于说明相加值的示图。

图4是用于说明第1相加值的示图。

图5是用于说明第2相加值的示图。

图6是表示当使电动机及定影器停止工作时的装置内的温度的曲线图。

图7是用于说明第4相加值的示图。

图8是印刷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图9是印刷处理的流程图。

图10是通常印刷处理的流程图。

图11的电动机全速印刷处理的流程图。

图12是电动机半速印刷处理的流程图。

图13是抑制印刷的流程图。

图14是睡眠模式时的计数器相减处理的流程图。

符号说明

1…多功能一体机,10…框体,20…搬送部,40…图像形成部,41…定影器,50… 控制部,M…片材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现根据图1至图14来说明实施方式1。

(1)多功能一体机的结构

首先,参照图1,来说明实施方式1的图像形成装置1。图像形成装置1是所谓 的多功能一体机,具有利用电子照相方式将图像数据所表示的图像印刷到片材上的印 刷功能,以及读取原稿并生成图像数据的图像读取功能等的多个功能。在下面的说明 中,将图像形成装置1称为多功能一体机。另外,在下面的说明中,将垂直于图1纸 面的方向称为主扫描方向,将沿输送路径T输送片材M的方向称为副扫描方向。

多功能一体机1具有:框体10;可拉出地设于框体10的多个片材托盘11;输送 部20;图像读取部30;图像形成部40;定影器41;定影热敏电阻42;以及片材传感 器43等。输送部20、图像形成部40及定影器41是印刷部的一例子。

输送部20具有供纸辊21、输送辊22、排纸辊23等各种辊和对这些辊进行旋转 驱动的未图示的电动机等,输送部20将收容于片材托盘11内的片材M一张一张地 沿输送路径予以输送。

图像读取部30具有:未图示的玻璃压板;可转动成将玻璃压板予以覆盖的姿势 和予以开放的姿势而连接的原稿罩盖;读取设备;搭载读取设备的滑架;以及沿着与 玻璃压板的板面平行的方向(副扫描方向)而输送滑架的输送机构等。读取设备沿着副 扫描方向移动的同时一条线一条线地读取原稿并将图像数据输出到控制部50(参照图 2)。另外,图像读取部30也可具有将放置于原稿托盘的原稿一张一张地予以输送的 ADF(自动输稿器:Auto Document Feeder)。

图像形成部40具有:未图示的感光鼓;使感光鼓的外周面充电的充电器;将光 照射到由充电器充电的感光鼓的外周面上而形成静电潜像的曝光器;将调色剂供给于 由曝光器形成静电潜像后的感光鼓而显影静电潜像的调色剂盒;以及将承载于感光鼓 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片材M上的转印辊等。调色剂是着色剂的一例子。

定影器41具有:内部具有卤素灯等热源的加热辊41A;与加热辊41A压接并旋 转的从动辊41B等,利用图像形成部40而使转印到片材M上的调色剂图像加热定影 到片材M上。由定影器41加热定影有调色剂图像的片材M从排纸口12被排出到排 纸托盘13上。

定影热敏电阻42设在加热辊41A的附近,对加热辊41A附近的温度进行检测并 将其输出到控制部50(参照图2)。

片材传感器43对输送路径T上有无片材M进行检测,且将其检测结果输出到控 制部50(参照图2)。作为片材传感器43,可使用例如光电传感器,受片材M按压而 成为接通状态的机械开关等。

(2)多功能一体机的电气结构

下面,参照图2来说明多功能一体机1的电气结构。多功能一体机1具有控制部 50。控制部50除了电连接有上述的输送部20、图像读取部30、图像形成部40、定影 器41、定影热敏电阻42和片材传感器43外,还电连接有通信接口部51。

控制部50包括:CPU50A、EEPROM50B、RAM50C、ASIC50D等。CPU50A通 过执行存储于EEPROM50B的控制程序而控制多功能一体机1的各部分。在 EEPROM50B中存储有由CPU50A执行的控制程序和各种数据等。RAM50C用作为 执行各种处理用的主存储装置。控制程序是温度上升抑制程序的一例子。

通信接口部51,是通过USB(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LAN(局域网: Local Area Network)、互联网等通信线路而与外部装置通信用的硬件。通信接口部51 通过通信线路而从外部装置接受印刷工作。印刷工作是,存储表示印刷对象的页数、 片材尺寸的信息和表示送信时刻的信息等。

(3)装置内的温度控制

多功能一体机1的框体10内(装置内)的温度因各种要因而上升。例如,由于输送 片材M的电动机若旋转则发热,由此,装置内的温度上升。另外,使调色剂加热定 影到片材M上的定影器41在前一片材M的后端经过定影器41后,下一片材M的顶 端直至到达定影器41的期间(下面称为“片材之间”)有时也不停止工作。若片材之间 定影器41不停止工作,则定影器41成为所谓的干烧的状态,装置内的温度上升。

若装置内的温度上升,则感光鼓和调色剂等的温度上升,由此,印刷质量有可能 下降。因此,控制部50在每将图像印刷到一张片材M上时或对于每片材之间将相加 值相加到计数器。并且,当计数器的数值达到阈值时控制部50就判断为装置内的温 度变高,执行对进一步的温度上升进行抑制的抑制处理。下面,进行具体说明。

(3-1)相加值

首先,参照图3来说明相加到计数器的相加值。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相加到计 数器的相加值,以具有第1~第5相加值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第1相加值是每印刷一张片材M所相加的相加值。当将图像印刷到片材M上时 由于电动机旋转,因此,若印刷的张数增加,则电动机的旋转时间也变长。因此,若 印刷张数增加,则装置内的温度上升。因此,每印刷一张就将第1相加值相加到计数 器,从而可使与电动机的旋转时间对应的温度上升反映到计数器。详细结构如后述, 但第1相加值不是固定的数值,是根据片材尺寸而决定的数值。

此处,控制部50由上述的片材传感器43来检测输送路径T上有无片材M,在前 一片材M被排出的时刻,若下一片材M未被片材传感器43检测出,则停止电动机 工作。另外,在每单位时间的印刷张数较多的情况下,在前一片材M被排出之前, 控制部50开始输送下一片材M。在该情况下,若每单位时间的印刷张数较多,则在 前一片材M被排出的时刻,下一片材M就由片材传感器43检测,电动机始终持续 旋转。

即,若每单位时间的印刷张数相当多时,则每单位时间的电动机的旋转时间达到 极限,即使每单位时间的印刷张数进一步变多,每单位时间的电动机的旋转时间也不 会增加。

因此,控制部50以电动机始终持续旋转的每单位时间的印刷张数为基准张数, 而每当将图像印刷到一张片材M时以此时为起点来判断过去的每单位时间的印刷张 数是否达到基准张数。并且,在未达到基准张数的情况下,控制部50将第1相加值 相加到计数器,在达到基准张数的情况下,不将第1相加值相加到计数器。即,在每 单位时间的印刷张数为基准张数以上的情况下,控制部50抑制第1相加值的相加。

在以后的说明中,作为上述的单位时间以1分钟为例进行说明。并且,多功能一 体机1每1分钟可印刷的最大张数是20张,当每单位时间的印刷张数达到10张时, 电动机就始终旋转。10张相当于上述的基准张数。

第3相加值是电动机每旋转3秒所相加的相加值。若电动机的旋转时间变长,则 装置内的温度相应上升,因此,电动机每旋转3秒,将第3相加值相加到计数器,由 此,可使与电动机的旋转时间对应的温度上升反映到计数器。在本实施方式中,第3 相加值固定为0.5。

此处,所谓的上述第1相加值和第3相加值,由于都是使与电动机的旋转时间对 应的温度上升反映到计数器的数值,因此,也可仅相加任一方的相加值。因此,在假 定为每当将图像印刷到一张片材M上时以此时为起点在过去的单位时间根据电动机 的旋转时间而将第3相加值相加到计数器的情况下所相加的第3相加值的合计值,相 比于假定为在该过去的单位时间将第1相加值相加到计数器的情况下所相加的第1相 加值的合计值为小的情况下,控制部50相加第1相加值,在为大的情况下相加第3 相加值。

例如,每一张片材M的第1相加值假如为“1.0”。并且,每单位时间印刷的片材 M的张数就是6张。在该情况下,每单位时间相加到计数器的第1相加值的合计值是 6(=6×1.0)。

另一方面,当将图像印刷到一张片材M上时,电动机旋转的时间若是3秒,则 印刷到6张片材M上的期间,电动机旋转的旋转时间就是18秒(=3秒×6)。但是,由 于电动机在开始印刷前,以及印刷结束后也有旋转的时间,因此,当将前后的旋转时 间分别作成3秒时,印刷到6张片材M上用的电动机的旋转时间就是24秒。因此, 在该单位时间相加到计数器的第3相加值的合计值为4(=24/3×0.5)。

在该情况下,由于第1相加值的合计值(=6)相比于第3相加值的合计值(=4)为大, 因此,第1相加值即“1.0”被相加到计数器。

相反,在每单位时间印刷的张数仅为一张的情况下,相加到计数器的第1相加值 的合计值是1(=1×1.0)。另一方面,在印刷的张数仅为一张的情况下,由于也有前后 的旋转时间,因此,第3相加值的合计值是1.5(=9/3×0.5)。在该情况下,由于第3相 加值的合计值(=1.5)相比于第1相加值的合计值(=1)为大,因此,第3相加值被相加到 计数器。

但是,在该情况下所相加的第3相加值不一定是“1.5”。具体来说,当将图像印 刷到一张片材M上时,控制部50进行是否相加第1相加值或是否相加第3相加值的 判断。因此,在第1相加值的合计值为大的情况下,第1相加值即“1.0”被相加到计 数器,作为这次印刷的片材M的量。相反,在第3相加值的合计值为大的情况下, 计数器相加这样的数值:将“0.5”乘上自将图像印刷到前次片材M上之后至将图像 印刷到这次片材M上时的电动机的旋转时间除以“3秒”后的数值所得到的数值。即, 所相加的是前次印刷结束后直至这次印刷结束的期间电动机旋转的时间量。

第2相加值,是在片材之间不停止定影器41工作的情况下每片材之间所相加的 相加值。具体来说,在多个页数被存储于一个印刷工作的情况下,在使这些多个页数 印刷到片材M上的期间,控制部50不使定影器41工作。因此,在对被存储于印刷 工作的图像进行印刷的期间,在片材之间定影器41就不停止工作。

在片材之间定影器41不停止工作的情况下,通过对于每片材之间将第2相加值 相加到计数器,从而可使与定影器41的干烧对应的温度上升反映到计数器。详细结 构后述,但第2相加值不是固定的数值,而是根据片材M的输送间隔而决定的数值。 即使每单位时间的印刷张数是基准张数以上,第2相加值也被相加到计数器。即,即 使每单位时间的印刷张数是基准张数以上,控制部50也不抑制第2相加值的相加。

第4相加值是在片材之间电动机及定影器41停止工作的情况下,每片材之间所 相加的相加值。具体来说,当存储于一个印刷工作的所有页数的印刷结束时,控制部 50就使电动机及定影器41停止工作。因此,在已印刷了前一印刷工作的最后页数的 片材M与印刷下一印刷工作的最初页数的片材M之间,电动机及定影器41停止工 作。换言之,第4相加值是在印刷工作期间电动机及定影器41停止工作的情况下每 印刷工作所相加的相加值。

在片材之间电动机及定影器41停止工作的情况下,不产生基于电动机的旋转的 温度上升,也不产生基于定影器41的干烧的温度上升。但是,详细结构后述,在框 体10的上侧设有图像读取部30的结构的多功能一体机1中,当使电动机及定影器41 停止工作时,装置内的温度暂时上升后就下降。这是因为当框体10的上侧设有图像 读取部30时热量难以向上侧释放的缘故。

因此,在框体10的上侧设有图像读取部30的结构的多功能一体机1中,在片材 之间电动机及定影器41停止工作的情况下,通过对于每片材之间将第4相加值相加 到计数器,从而可使当使电动机及定影器41停止工作时的温度上升反映到计数器。 详细结构后述,但第4相加值也不是固定的数值,而是根据片材M的输送间隔而决 定的数值。

第5相加值是每印刷一张片材所相加的相加值,所述片材是指片材M的主扫描 方向的宽度小于基准宽度的片材。由于当片材M的主扫描方向的宽度为窄时定影器 41的主扫描方向的端部不与片材M接触,因此,装置内的温度因从定影器41的端部 漏出的热量而上升。因此,在片材M的主扫描方向的宽度小于基准宽度的片材M上 印刷有图像的情况下,通过将第5相加值相加到计数器,从而可使从定影器41的端 部漏出的热量所产生的温度上升反映到计数器。在本实施方式中,第5相加值被固定 为0.2。

(3-2)第1相加值

下面,参照图4来具体说明第1相加值。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在框体10 的上侧设有图像读取部30,但根据图像形成装置的不同也有在框体10的上侧未设有 图像读取部30的情况。在框体10的上侧设有图像读取部30的情况下和未设有图像 读取部30的情况下,由于装置的温度上升的方式在构造上有所不同,因此,图4中 也一并例示了未设有图像读取部30情况的例子。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计数器达到阈值前的印刷处理(通常是印刷处理), 以及达到阈值后的印刷处理(抑制处理)也因为片材尺寸而有所不同,因此,此处也一 并说明与片材尺寸对应的通常印刷处理及抑制处理。

图4表示作为片材尺寸而具有普通纸、宽度小尺寸及长度小尺寸的三种尺寸的情 况。宽度小尺寸是主扫描方向的宽度比普通纸窄的尺寸。长度小尺寸是副扫描方向的 长度比普通纸短,但主扫描方向的宽度与普通纸相同的尺寸。

在通常印刷处理中,在普通纸的情况下,电动机的速度设定为全速(通常的速度), 定影器41的温度设定为185℃,第1相加值设定为“1.0”。在宽度小尺寸的情况下, 电动机的速度设定为半速(全速的一半的速度),定影器41的温度设定为150℃,第1 相加值设定为“1.8”。在长度小尺寸的情况下,电动机的速度设定为半速,定影器41 的温度设定为150℃,第1相加值设定为“1.0”。

在宽度小尺寸的情况下,使定影器41的温度下降的理由是:如上所述,由于在 宽度小尺寸的情况下,因从定影器41的端部漏出的热量而使温度上升,因此,通过 使定影器41的温度下降而减少从端部漏出的热量。但是,当使定影器41的温度下降 时,则有可能无法充分对调色剂进行加热定影,故通过减慢电动机的速度,来延长片 材M与定影器41接触的时间。

此处,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宽度小尺寸的情况下,作为考虑到印刷一张片材M 时的电动机的旋转所产生的温度上升和因从定影器41的端部漏出的热量所产生的温 度上升这两方而得到的数值,假想为“2.0”。但是,由于从定影器41的端部漏出的热 量,在每单位时间的印刷张数达到基准张数后也使装置内的温度继续上升,因此,当 将第1相加值假定作成“2.0”时,在每单位时间的印刷张数达到基准张数的情况下, 不相加第1相加值,由此,在每单位时间的印刷张数达到基准张数后,因从定影器41 的端部漏出的热量所产生的温度上升就不会被反映到计数器。

因此,在宽度小尺寸的情况下,假想为“2.0”的数值中将“1.8”设作为第1相 加值,将剩余的“0.2”设作为上述的第5相加值,由此,印刷张数达到基准张数后也 从定影器41的端部漏出的热量所产生的温度上升被反映到计数器。可适当决定如何 将“2.0”分配为第1相加值和第5相加值。

另外,也可在将电动机的速度和定影器41的温度作成与普通纸的情况相同的状 态下,将第1相加值和第5相加值作成更大的数值。但是,将这些相加值的合计值做 小,计数器就难以达到阈值,故可使执行抑制处理的频度下降。因此,在使执行抑制 处理的频度下降的情况下,最好减慢电动机的速度,且降低定影器41的温度。

在长度小尺寸的情况下,将电动机的速度作成半速的理由是:当按与印刷普通纸 的情况相同的输送间隔进行输送时,每单位时间的片材之间的数量就变多,第2相加 值相加到计数器的次数就变多。当相加第2相加值的次数变多时,执行抑制处理的频 度就变高。当减慢电动机的速度时,由于可减少每单位时间的片材之间的数量,因此, 可使执行抑制处理的频度不会变高。

但是,当将电动机的速度作成半速时,片材就被过分加热,另外,每片材之间的 干烧的时间变长,装置内的温度就容易上升。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定影器 41的温度下降,从而抑制片材被过分加热或干烧的时间变长所产生的温度上升。

另外,当将电动机的速度作成半速时,由于每单位时间可印刷的张数减少,因此, 在不想减少每单位时间可印刷的张数的情况下,也可将电动机的速度及定影器41的 温度作成与普通纸的情况相同。但是,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计数器容易达到阈值,因 此,执行抑制处理的频度就上升。

抑制处理的半速/间歇,表示进行半速印刷或进行间歇印刷来作为抑制处理。半 速印刷是,通过将电动机的旋转速度下降一半而在抑制电动机发热的同时进行印刷。 间歇印刷是,例如在每印刷3张而使电动机的旋转停止工作15秒钟这样地通过在途 中使电动机的旋转停止工作而在抑制温度上升的同时进行印刷。

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在普通纸的情况下,半速/间歇被设定为半速印刷,定影 器41的温度被设定为170℃,在宽度小尺寸及长度小尺寸的情况下,半速/间歇被设 定为半速印刷,定影器41的温度被设定为140℃。另外,进行半速印刷还是进行间 歇印刷,不限于图4所示的例子,而可适当决定。

如图4所示,在无图像读取部的情况下,在任一个片材尺寸的情况下半速/间歇 也被设定为间歇印刷。在该情况下,也可适当决定进行半速印刷还是进行间歇印刷。

(3-3)第2相加值

下面,参照图5来进一步具体说明第2相加值。另外,在图5中,也一并表示未 设有图像读取部30的情况。

如上所述,当片材之间定影器41不停止工作时,由于定影器41被干烧,因此, 装置内的温度上升。该温度上升随着片材M的输送间隔越长而越大。因此,如图5 所示,第2相加值被设定为与片材M的输送间隔成比例地增大的数值。

此处,当片材M的输送间隔变大时,每单位时间的印刷张数就变少,当片材M 的输送间隔变小时,每单位时间的印刷张数就变多。即,第2相加值是与每单位时间 的印刷张数成比例地减少的数值。

(3-4)第4相加值

下面,参照图6及图7来进一步具体说明第4相加值。在框体10的上侧设有图 像读取部30的多功能一体机1中,当使电动机及定影器41停止工作时,则如图6所 示,装置内的温度暂时上升后就下降。因此,如图7所示,第4相加值被设定为反映 该温度变化的数值。具体来说,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第4相加值被设定为片材M 的输送间隔在0秒~95秒逐渐变大,在96秒~240秒逐渐变小的数值。241秒以后, 第4相加值是0。

另外,由于第4相加值是在框体10的上侧设有图像读取部30的情况下所相加的, 因此,在未设有图像读取部的情况下,第4相加值与片材M的输送间隔无关而是“0”。

(4)印刷控制处理

下面,参照图8来说明由控制部50执行的印刷控制处理。在该印刷控制处理中 控制部50进行上述的装置内的温度控制。本处理是在多功能一体机1的电源接通后 才开始的。

此处,在以后的说明中,作为上述的计数器的阈值,以“150”为例进行说明。 另外,印刷工作是按执行中的任意时间来接受印刷控制处理的。

在S101中,CPU50A从EEPROM50B读出电源被断开时的计数器的数值。具体 来说,控制部50在电源被断开时使计数器的数值存储在EEPROM50B内。控制部50 在电源被接通时从EEPROM50B读出该数值。

在S102中,CPU50A从定影热敏电阻42获取当前的定影器41的温度。

在S103中,CPU50A根据电源被断开时的定影器41的温度与当前的定影器41 的温度的差值而从计数器减去数值。具体来说,控制部50在电源被断开时从定影热 敏电阻42获取定影器41的温度并存储到EEPROM50B内。另外,在EEPROM50B 内存储有温度差表格,该温度差表格是电源被断开时的定影器41的温度和电源被接 通时的定影器41的温度的差值,与从计数器减去的数值建立了对应的表格。CPU50A 从温度差表格读出与从EEPROM50B读出的温度和当前的定影器41的温度的差值对 应的数值,且从计数器减去所读出的数值。

从计数器减去与上述的差值对应的数值的理由是:由于在电源被断开的期间装置 内的温度下降,因此,使在电源被断开的期间下降的温度反映到计数器。

在S104中,CPU50A执行印刷准备。所谓印刷准备,是指将定影器41接通并使 电动机无载荷旋转。所谓无载荷旋转,是指不输送片材M地仅使电动机旋转。另外, 对于无载荷旋转,不相加上述的第3相加值。

在S105中,CPU50A判断过去的1分钟内是否接受到印刷工作。1分钟是多功能 一体机1直至进入睡眠模式的时间。具体来说,CPU50A在从电源接通时起1分钟内 未接受到印刷工作的情况,或在最后执行了印刷工作时起经过1分钟也未接受下一印 刷工作的情况,为了节电而使多功能一体机1进入睡眠模式。在睡眠模式中,停止向 控制部50及通信接口部51以外供给电力。

因此,CPU50A判断过去1分钟内是否接受到印刷工作,以判断是否进入睡眠模 式。CPU50A在1分钟内接受到印刷工作的情况下判断为未进入睡眠模式并进入S106, 在未接受到的情况下判断为进入睡眠模式并进入S107。

在S106中,CPU50A执行对已接受的印刷工作进行印刷的印刷处理。对于印刷 处理的说明如后述。在S107中,CPU50A执行睡眠模式时的计数器相减处理。睡眠 模式时的计数器相减处理的说明如后述。

(4-1)印刷处理

下面,参照图9来说明在上述的S106中执行的印刷处理。

在S201中,CPU50A获取存储于印刷工作的送信时刻,作为接受到印刷工作的 时刻。另外,在多功能一体机1具有时钟的情况下,实际上也可从外部装置获取接受 到印刷工作时的时刻。

在S202中,CPU50A判断接受到上次的印刷工作的时刻与接受到这次的印刷工 作的时刻的差值是否是3小时以上。进行这种判断的理由是,若经过3小时以上则装 置内的温度理应充分下降,故将计数器复原为0(零)。在是3小时以上的情况下, CPU50A进入S203,在是小于3小时的情况下进入S205。

在S203中,CPU50A从定影热敏电阻42获取定影器41的温度,且判断定影器 41的温度是否是50℃以下。进行这种判断的理由是,发送了印刷工作的外部装置的 时钟产生偏差而使得存储于印刷工作的送信时刻不准确,实际上也有可能还未经过3 小时以上。在未经过3小时以上的情况下,由于装置内的温度有可能未充分下降,因 此,最好不将计数器复原为0。因此,CPU50A通过判断定影器41的温度是否是50℃ 以下,从而间接判断装置内的温度是否充分下降。

CPU50A在定影器41的温度为50℃以下的情况下,进入S204,在大于50℃的 情况下,跳过S204而进入S205。

在S204中,CPU50A将计数器复原为0。

在S205中,CPU50A判断计数器的数值是否是小于150。即,CPU50A判断是执 行通常印刷处理还是执行抑制处理。CPU50A在计数器的数值是小于150的情况下, 判断为执行通常印刷处理并进入S206,在是150以上的情况下,判断为执行抑制处 理并进入S207。

在S206中,CPU50A执行通常印刷处理。通常印刷处理的说明如后述。

在S207中,CPU50A执行抑制处理。抑制处理的说明如后述。

(4-2)通常印刷处理

下面,参照图10来说明上述的S206中执行的通常印刷处理。

在S301中,CPU50A判断电动机停止时起是否是4分钟内。换言之,判断执行 了上次的印刷工作后是否是240秒内。进行这种判断的理由是:判断是否相加上述的 第4相加值。在是4分钟内的情况下,CPU50A相加第4相加值并进入S302,在超过 4分钟的情况下,不相加第4相加值并进入S303。

在S302中,CPU50A将如下的第4相加值相加到计数器,该第4相加值与印刷 了上次的印刷工作的最后页数的片材M和印刷这次的印刷工作的最初页数的片材M 之间的输送间隔(时间)相对应。

在S303中,CPU50A判断片材尺寸是否是普通纸。片材尺寸可根据表示存储于 印刷工作的片材尺寸的信息来判断。CPU50A在片材尺寸是普通纸的情况下,进入 S304,在不是普通纸的情况下即是宽度小尺寸或是长度小尺寸的情况下,进入S305。

在S304中,CPU50A执行电动机全速印刷处理。电动机全速印刷处理的说明如 后述。

在S305中,CPU50A执行电动机半速印刷处理。电动机半速印刷处理的说明如 后述。

(4-3)电动机全速印刷处理

下面,参照图11来说明上述的S304中执行的电动机全速印刷处理。

在S401中,CPU50A执行电动机全速印刷处理。具体来说,CPU50A使定影器 41的温度上升至185℃,并使电动机全速旋转。

在S402中,CPU50A将存储于印刷工作的页数中的第1页全速印刷到片材M上。

在S403中,在假定为在过去的单位时间根据电动机的旋转时间而将第3相加值 相加到计数器的情况下所相加的第3相加值的合计值,相比于假定为在该过去的单位 时间将第1相加值相加到计数器的情况下所相加的第1相加值的合计值为小的情况 下,CPU50A将第1相加值相加到计数器,在为大的情况下将第3相加值相加到计数 器。S403是第1相加处理的一例子。

在S404中,CPU50A判断是否印刷了存储于所接收到的印刷工作的所有页数, 在印刷了所有页数的情况下,结束本处理并返回通常印刷处理,在有还未印刷的页数 的情况下进入S405。

在S405中,CPU50A判断计数器的数值是否是小于150,在小于150的情况下进 入S406,在150以上的情况下进入后述的抑制处理的S601。

在S406中,CUP50A将下一页数全速印刷到片材M上。

在S407中,CPU50A将如下的第2相加值相加到计数器,该第2相加值与S402 中印刷了的片材M和S406中印刷了的片材M之间的输送间隔(距离)相对应。输送间 隔(距离)可通过对例如片材传感器43的检测结果从由有原稿变化到无原稿时至由无 原稿变化到有原稿的时间乘上电动机输送片材M的速度来判断。S407是第2相加处 理的一例子。

另外,在应放置普通纸的片材托盘11上,实际上不能说不可能放置普通纸以外 的尺寸(宽度小尺寸或长度小尺寸)的片材M。因此,也可在S402之后判断实际的片 材M的尺寸,在普通纸以外的尺寸的情况下,结束本处理并进入后述的电动机半速 印刷处理的S503。但是,在该情况下,在执行S503之前,执行电动机半速印刷的印 刷准备(相当于后述的S501的处理)。

此处,对于实际的片材M的尺寸,也可对于主扫描方向的宽度而沿主扫描方向 离开地设置两个传感器,且在由这两个传感器检测出片材M的情况下判断为普通纸, 在至少未由一个传感器检测出的情况下判断为不是普通纸。另一方面,对于副扫描方 向的长度,可利用由上述的片材传感器43检测出原稿的时间和片材M的输送速度的 乘积来求出。

(4-4)电动机半速印刷处理

下面,参照图12来说明上述的S305中执行的电动机半速印刷处理。

在S501中,CPU50A执行电动机半速印刷的准备。具体来说,CPU50A使定影 器41的温度上升至150℃,并使电动机半速旋转。

在S502中,CPU50A将第1页半速印刷到片材M上。

在S503中,CPU50A判断片材M的尺寸是否是宽度小尺寸,在是宽度小尺寸的 情况下进入S504,在不是宽度小尺寸的情况下即是长度小尺寸的情况下进入S505。

在S504中,CPU50A将第5相加值相加到计数器。S504是第3相加处理的一例 子。

在S505中,CPU50A与S403相同地将第1相加值或第3相加值相加到计数器。

在S506中,CPU50A判断是否印刷了所接受的存储于印刷工作的所有页数,在 印刷了所有页数的情况下,结束本处理并返回通常印刷处理,在有还未印刷的页数的 情况下进入S507。

在S507中,CPU50判断计数器的数值是否小于150,在小于150的情况下进入 S508,在150以上的情况下进入后述的抑制处理的S601。

在S508中,CPU50A半速印刷下一页。

在S509中,CPU50A将如下的第2相加值相加到计数器,该第2相加值与S502 中印刷了的片材M和S508中印刷了的片材M之间的输送间隔(距离)相对应。

另外,在应放置非普通纸的片材托盘11上,由于实际上不能说不可能放置普通 纸,因此,也可在S502之后判断实际的片材M的尺寸,在普通纸的情况下结束本处 理并进入上述的电动机全速印刷处理的S403。但是,在该情况下,在执行S403之前, 执行电动机全速印刷的印刷准备(相当于上述的S401的处理)。

(4-5)抑制处理

下面,说明上述的S207中执行的抑制处理。在抑制处理中,CPU50A以与图4 所示的片材尺寸对应的电动机的旋转速度及定影器41的温度进行印刷。

然而,本实施方式的多功能一体机1,由于在框体10的上侧设有图像读取部30, 因此不进行间歇印刷作为抑制处理,有时在框体10的上侧未设有图像读取部30,故 此处说明间歇印刷。

下面,参照图13来说明间歇印刷。此处,以每印刷3张时使电动机的旋转停止 15秒钟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但是,在宽度小尺寸的情况下,由于有从定影器41的 端部漏出的热量,因此,不是每3张而是每印刷1张时使电动机停止15秒钟旋转。

在S601中,CPU50A根据片材M的尺寸而执行电动机全速印刷或电动机半速印 刷的印刷准备。

在S602中,CPU50A将第1页印刷到片材M上。

在S603中,CPU50A判断是否印刷了所有页数,在有还未印刷的页数的情况下 进入S604,在印刷了所有页数的情况下结束本处理并返回到印刷处理。

在S604中,CPU50A判断S602中印刷了的片材M的尺寸是否是宽度小尺寸, 在不是宽度小尺寸的情况下,并且在普通纸或长度小尺寸的情况下进入S605,在宽 度小尺寸的情况下进入S606。

在S605中,CPU50A判断从停止上次电动机工作时起是否印刷了3张,在印刷 了3张的情况下进入S606,在还未印刷3张的情况下进入S607。

在S606中,CPU50A使电动机的旋转停止15秒钟。

在S607中,CPU50A印刷下一页。CPU50A在印刷了下一页后返回到S603并进 行重复处理。

(4-6)睡眠模式时的计数器相减处理

下面,参照图14来说明上述的S107中执行的睡眠模式时的计数器相减处理。在 睡眠模式中,由于电动机及定影器41停止工作,因此,装置内的温度下降。睡眠模 式时的计数器相减处理是使该温度下降反映到计数器用的处理。

此处,装置内的温度下降的方式,具有这样的倾向:当温度高时,每单位时间的 下降幅度就大,当温度一定程度地降低时每单位时间的下降幅度就小。因此,在本实 施方式中,为了反映这种倾向,将与成为边界的温度对应的计数器的数值设为78,在 计数器的数值为78以上的情况下,每5分钟从计数器减去大的数值“12.5”,在小于 78的情况下每5分钟从计数器减去小的数值“3”。

在S701中,CPU50A重复判断是否接受到印刷工作,在接受到印刷工作的情况 下,在该时刻进入图8的S106,在未接受到印刷工作而经过了5分钟的情况下进入 S702。

在S702中,CPU50A从计数器减去3。

在S703中,CPU50A判断计数器的数值是否为78以上,在78以上的情况下进 入S704,在小于78的情况下返回到S701。

在S704中,CPU50A重复判断是否接受到印刷工作,在接受到印刷工作的情况 下在该时刻进入图8的S106,在未接受到印刷工作而经过了5分钟的情况下进入 S705。

在S705中,CPU50A判断计数器的数值是否为87.5以上,在87.5以上的情况下 进入S706,在小于87.5的情况下进入S707。

在S706中,CPU50A从计数器减去12.5。CPU50A然后返回S703并进行重复处 理。

在S707中,CPU50A将计数器的数值改写为75并返回S701。如此进行的理由 是,之所以执行S707,是因为计数器的数值是78以上、小于87.5时,因此,若减去 12.5,则在计数器的数值是77的情况下就比减去3后的数值即74小。为了避免这种 情况,计数器的数值在78以上、小于87.5的情况下,一律改写为75。

(5)实施方式的效果

作为使装置内的温度上升的要因,有如下的要因等:如印刷张数那样,而每执行 印刷就使温度上升,而在每单位时间的印刷张数为基准张数以上的情况下,不进一步 使温度上升的要因(为方便起见称为“第1种要因”);以及如片材M的输送间隔那样, 每执行印刷就使温度上升,且即使每单位时间的印刷张数为基准张数以上也使温度上 升的要因(为方便起见而称为“第2种要因”)。

采用多功能一体机1,可通过执行第1相加处理(S403、S505)而使由印刷张数所 产生的温度上升反映到计数器,此外,可通过执行第2相加处理(S407、S509)而使由 片材M的输送间隔所产生的温度上升也反映到计数器。由此,与仅使印刷张数反映 到计数器的情况相比,装置内的温度与计数器的数值之间的相关性变高。于是,采用 多功能一体机1,即使没有对装置内的温度进行检测的传感器,也可更适当地判断是 否执行对装置内的温度上升进行抑制的抑制处理。

此外,采用多功能一体机1,在假定为在过去的单位时间根据电动机的旋转时间 而将第3相加值相加到计数器的情况下相加到计数器的第3相加值的合计值,相比于 假定为在该过去的单位时间相加了第1相加值的情况下相加到计数器的第1相加值的 合计值为大的情况下,由于替代第1相加值而相加第3相加值,因此,可进一步提高 装置内的温度与计数器的数值之间的相关性。

而且,采用多功能一体机1,由于第2相加值是与每单位时间的印刷张数成比例 地减少的数值,因此,可使与片材M的输送间隔对应的温度上升反映到计数器。由 此,可进一步提高装置内的温度与计数器的数值之间的相关性。

而且,采用多功能一体机1,在片材之间电动机及定影器41停止工作的情况下, 替代第2相加值,而相加电动机及定影器41停止工作时的与片材M的输送间隔对应 的第4相加值,由此,即使对于片材之间电动机及定影器41停止工作的情况,也可 提高装置内的温度与计数器的数值之间的相关性。

此外,采用多功能一体机1,在片材M的主扫描方向的宽度比基准宽度窄的情况 下,由于每片材地相加第5相加值,因此,可使因从定影器41的主扫描方向的端部 漏出的热量所产生的温度上升反映到计数器。

此外,采用多功能一体机1,在片材M的主扫描方向的宽度比基准宽度窄的情况 下,与片材M的主扫描方向的宽度是基准宽度的情况相比,由于增大第1相加值, 因此,可使从定影器41的主扫描方向的端部漏出的热量所产生的温度上升反映到计 数器。

此外,采用多功能一体机1,在片材M的副扫描方向的长度比基准长度短的情况 下,与片材M的副扫描方向的长度是基准长度的情况相比,由于减慢片材M的输送 速度,且降低定影器41的温度,因此,可抑制片材过分被加热,因干烧的时间变长 而使装置内的温度上升的现象,且可使执行抑制处理的频度下降。

此外,采用多功能一体机1,当计数器的数值达到阈值时,由于定影器41的温度 下降,因此,可抑制装置内的温度上升。

<其它的实施方式>

不限于上述描述及根据附图说明的实施方式,例如下列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技术 范围内。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抑制处理,以“减慢电动机的速度,且降低定影器 41的温度”这样的情况,及以“执行间歇印刷,且降低定影器41的温度”这样的情 况为例而作了说明。但是,抑制处理只要是降低装置内的温度的处理,而并不限于这 些。例如,仅减慢电动机的速度即可,或者仅执行间歇印刷即可,或者仅降低定影器 41的温度即可。另外,在多功能一体机1具有降低装置内的温度用的风扇的情况下, 也可是使风扇旋转的处理。此外,也可是在规定的时间期间将印刷中断的处理。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将第1~第5相加值相加到计数器的情况为例而作了说 明。相反,例如也可将计数器设定为“150”,减去第1~第5相减值。并且,计数器 的数值达到0(零)后,也可执行抑制处理。第1~第5相减值分别作成与第1~第5相加 值相同的数值,或者,也可将计数器设定为“150”,且将第1~第5相加值设为负值。

(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多功能一体机1将相加值相加到计数器的情况为例而作 了说明。相反,也可由外部装置来进行计数器的相加。例如,多功能一体机1也可向 外部装置发送印刷张数、电动机的旋转时间和片材尺寸等信息,且外部装置基于这些 信息而将相加值相加到计数器。并且,多功能一体机1也可在由外部装置相加的计数 器的数值达到阈值时执行抑制处理。

(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多功能一体机1具有印刷功能和图像读取功能的情况为 例而作了说明。相反,多功能一体机1也可还具有传真(FAX)功能。在该情况下,对 FAX接受到的图像进行印刷的工作也是印刷工作。

(5)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由CPU50A执行各种处理的情况为例而作了说明。相 反,这些处理的一部分也可由ASIC50D来执行。另外,控制部50也可没有ASIC50D。 另外,控制部50也可具有多个CPU,由多个CPU来分担执行上述的处理。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