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利用马樱丹的叶或软枝黄蝉的叶或软枝黄蝉的花毒杀成年福寿螺的方法

一种利用马樱丹的叶或软枝黄蝉的叶或软枝黄蝉的花毒杀成年福寿螺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马樱丹的叶或软枝黄蝉的叶或软枝黄蝉的花毒杀成年福寿螺的方法,采用马樱丹的叶或软枝黄蝉的叶或软枝黄蝉的花三种植物器官作为材料,将其粉碎、过筛制成大小不同规格的粉剂,设置成清水对照、1g/L、3g/L、6g/L、9g/L、12g/L、15g/L、18g/L、21g/L浓度对福寿螺成螺进行室内毒杀;马樱丹和软枝黄婵都具有杀螺效果,马樱丹的叶杀螺效果比软枝黄蝉花、叶更好,在相同浓度下,毒杀的时间越长,效果越好,毒杀时,粉剂颗粒大小也有一定的影响,目数越大,毒杀效果越好。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7-15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01N65/08 专利号:ZL2015104223130 申请日:20150720 授权公告日:20190625

    专利权的终止

  • 2019-06-25

    授权

    授权

  • 2019-05-21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A01N65/08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50720

    著录事项变更

  • 2019-05-21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01N65/08 登记生效日:20190506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50720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6-10-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N65/08 申请日:201507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11-11

    公开

    公开

查看全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死成年福寿螺的方法,尤其是一种利用马樱丹的叶或软枝黄蝉的叶或 软枝黄蝉的花毒杀成年福寿螺的方法。

背景技术

福寿螺,又名大瓶螺、苹果螺,两栖淡水贝类软体生物,分类上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 中腹足目、瓶螺科、瓶螺属,属于热带和亚热带种;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在20世纪 80年代后福寿螺作为一种食物被逐渐引入到日本、菲律宾、越南、泰国等国家;1981年,福 寿螺也同样被作为一种食物首先引入我国广东,1984年后,在广东广为养殖,并迅速扩散到 广西、福建、海南、浙江、上海、江苏等地,后因福寿螺食味不佳,而被弃之于田野;由于 盲目引进和管理不善,目前福寿螺已在我国南方许多省份爆发成灾,并成为我国及其它亚洲 国家危害水稻以及其他水生植物的恶性水生动物,被誉为“水稻杀手”;福寿螺适生性强,喜 欢在水质清新,食料充足的淡水中生活,多群集栖息于浅水区,或吸附在水生植物茎叶上; 适宜在水温为25~32℃的条件下生长,水温超过35℃生长明显下降,生存最高临界水温为 45℃,最低临界水温为5℃;福寿螺是以植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螺类,食性广,主食水稻、 茭白、浮萍等水生作物,偏好带甜味的食物;虽然它是水生物种,但能短暂离开水体生活, 可以在湿润的泥土中存活6~8个月,一旦田间恢复水层,又能活动取食为害;福寿螺1年 繁殖2~3代,并有明显的世代重叠现象,以幼螺或成螺在水生作物基部或水田土表下2~ 3cm深处或在田边、沟边等处越冬;卵块常产在离水面10~15cm以上植条或干燥物体的表 面,如水稻、茭白、石砌沟壁、田埂、杂草等;1只雌螺1年共能生产孵化出幼螺32.5万余 只,繁殖力极强福寿螺的食性很杂,几乎取食环境中的任何生物,有时也攻击其它螺类与螺 卵,但其主要食物还是高等植物以及一些旱地蔬菜等。

随着福寿螺在我国入侵时间的增加,加上全球气候的变暖,福寿螺生态适应性的不断增 强以及人工的引入,其危害地区将会逐渐向我国北方地区迁移和扩展;福寿螺适宜在我国广 大地区生栖危害,危害区面积占60%左右,对我国的水稻生产和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同 时,近年来,由于农业种植结构的变化,福寿螺危害农作物的种类也在增加,除危害水稻外, 福寿螺也侵害处于阴湿生境的茨实、菱角、甘薯、慈姑、紫云英和水生蔬菜,近年来,福寿 螺更是普遍危害,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目前,福寿螺防治有多种方式,如:冬季稻田修整、科学管水、人工摘除卵块、放鸭食 螺等,但因受效果的稳定性、实施时机的选择和材料的获取以及成本等因素制约,大都不宜 大范围使用。药物防制是福寿螺防治的措施之一,所使用的药剂基本上是化学药剂,除了对 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外,还存在价格较高等问题;喷洒在蔬菜表面的化学药物会因影响 食用者的健康,其残留物容易危害生态环境,而且一些地区的福寿螺对化学农药产生了抗性, 使防治难度和成本加大。

植物来源的天然药物,特别是采用在当地具有丰富资源的植物或农产品加工废弃物作为 天然药物,具有化学药物无法比拟的优势:来源丰富、成本低廉、在自然环境中易降解、对 环境的污染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马樱丹的叶或软枝黄蝉的叶或软枝黄蝉的花毒杀成年福寿 螺的方法。

这种利用马樱丹的叶或软枝黄蝉的叶或软枝黄蝉的花毒杀成年福寿螺的方法:

采用马樱丹的叶或软枝黄蝉的叶或软枝黄蝉的花三种植物器官作为材料,将其粉碎、过 筛制成大小不同规格的粉剂,设置成清水对照、1g/L、3g/L、6g/L、9g/L、12g/L、15g/L、 18g/L、21g/L浓度对福寿螺成螺进行室内毒杀;马樱丹、软枝黄蝉均具有一定的杀螺效果; 各器官当中,马樱丹叶的杀螺效果最好,其次是软枝黄蝉的花,60目各粉剂毒杀72h后,马 樱丹叶的半致死浓度为6.532g/L,软枝黄蝉花的半致死浓度为11.853g/L,软枝黄蝉叶的半 致死浓度为12.805g/L;在相同浓度下,毒杀的时间越长,效果越好;毒杀时,各器官粉剂 颗粒大小也会影响杀螺活性,目数越大,毒杀效果越好。

这种利用马樱丹的叶或软枝黄蝉的叶或软枝黄蝉的花毒杀成年福寿螺的方法,具体由以 下步骤组成:

1.1材料:

1.1.1实验植物:马樱丹的叶、软枝黄蝉的花和软枝黄蝉的叶;

1.1.2福寿螺:成螺采自水稻田中,螺均为4月龄以上,质量20g~25g,个体大,螺壳 完整无损、健康的个体;采集后带回实验室饲养;

1.1.3仪器设备包括:

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高速万能粉碎机、20目过滤筛、30目过滤筛、40目过滤筛、50 目过滤筛、60目过滤筛、夹子、塑料盆、加盖圆桶、网布、玻璃棒、500mL烧杯、一次性塑 料杯、一次性手套、封口袋、电子分析天平、冰箱;

1.2实验方法:

1.2.1植物样品的制备:

采集马樱丹叶、软枝黄蝉花和软枝黄蝉叶三种植物器官样品,分别用清水将其洗净,沥干 后,使用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在60℃的恒温条件下烘干24h,然后,取出用高速万能粉碎 机粉碎,然后分别用20目、30目、40目、50目、60目的网筛过筛成不同目数的粉末,置于 封口袋备用;

1.2.2福寿螺驯养:

把将采集来的成螺置于5只圆桶中进行驯养,加入过滤水或自来水静置48h,水深20cm, 24小时加氧并加入适量的饲料,本实验所用的饲料为新鲜生菜;为保持水质清新,每天更换 一次水,每天早晚投喂足量的饲料;培育期间,确保水质清新和环境安静;

1.2.3植物粉剂的室内杀螺实验:

在电子分析天平上称取各种梯度浓度所需植物样本的量,然后用去氯水或自来水静置48h 配置成所需要的浓度;分别配置成清水对照、1g/L、3g/L、6g/L、9g/L、12g/L、15g/L、18g/L、 21g/L共9种梯度浓度的药液,各浓度设置4组重复,每组放置20只成螺,进行24h、48h、 72h、96h不同时段的死亡情况观察,在实验过程中,不再喂食饲料,及时把死亡的个体取出, 记录不同时段福寿螺死亡的个数,制成表格;

1.2.4福寿螺死活鉴定标准:

药后24h、48h、72h、96h取出各处理中的怀疑死螺,分别放养在去氯水中观察,24h内不 能开厣活动的为死亡;

2结果分析:

2.1马樱丹的叶粉末溶剂室内杀螺试验:

表1~5是用20目、30目、40目、50目、60目的网筛过筛的马樱丹叶粉末分别处理成 年福寿螺,设置了清水对照1g/L、3g/L、6g/L、9g/L、12g/L、15g/L、18g/L、21g/L浓度阶 梯;由表中分析可得,20目马樱丹在1g/L浓度下,24h、48h、72h的平均杀螺率分别为2.50%、 5.50%、6.25%;在18g/L浓度下,24h、48h、72h后,杀螺率为30%、78.75%、90%;得出马 樱丹在1g/L就具有杀螺活性,在18g/L浓度下96h后,毒杀效果达到100%;60目马樱丹在 18g/L浓度下,24h、48h、72h的平均杀螺率分别为36.25%、82.50%、93.75%;得出马樱丹 在1g/L具有杀螺活性,在18g/L浓度下72h达到79.5%,96h则达到100%;

2.2软枝黄蝉花的粉末溶剂室内杀螺试验:

表6~10是用20目、30目、40目、50目、60目的软枝黄蝉花粉末分别处理成年福寿螺,设 置了清水对照、1g/L、3g/L、6g/L、9g/L、12g/L、15g/L、18g/L、21g/L浓度阶梯;由 表中分析得到,20目软枝黄蝉花在1g/L浓度下,24h、48h、72h的平均杀螺率分别为1.25%、 1.25%、2.50%;在18g/L浓度下,24h、48h、72h后,杀螺率为29.50%,56.25%、72.50%; 60目1g/L软枝黄蝉花溶液,在毒杀24h、48h、72h后,杀螺率为0%、1.25%、1.25%; 得出软枝黄蝉花在1g/L不具有杀螺活性,而在21g/L浓度下72h杀螺率达到86.25%,96h 则也达到100%;

2.3软枝黄蝉叶的粉末溶剂室内杀螺试验:

表11~15是用20目、30目、40目、50目、60目的软枝黄蝉叶粉末分别处理成年福寿 螺,设置了清水对照、1g/L、3g/L、6g/L、9g/L、12g/L、15g/L、18g/L、21g/L等浓度阶梯; 由表中分析得,20目软枝黄蝉叶在1g/L浓度下,24h、48h、72h的平均杀螺率分别为1.25%、 2.50%、2.50%;在3g/L浓度下,24h、48h、72h后,杀螺率也不明显,分别为1.25%、2.50%、 3.75%;在60目21g/L浓度下,24h、48h、72h后,死亡率为32.50%、62.50%、83.75%,96h 后,杀螺率达100%;

2.4马樱丹和软枝黄蝉粉末溶剂毒杀福寿螺的半致死浓度:

表16分别是20目、30目、40目、50目、60目的马樱丹和软枝黄蝉叶粉末处理成年福 寿螺后得出的半致死浓度,在24h条件下,20目、30目、40目、50目、60目马樱丹叶的半 致死浓度为39.691g/L、35.284g/L、31.824g/L、28.321g/L、27.688g/L,依次减小,同理 48h、72h条件下,也有此规律;由此可得,目数对半致死浓度是有影响的,目数越大,半致 死浓度越小;在72h条件下,20目的马樱丹叶、软枝黄蝉花和叶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7.633g/L、 12.790g/L、15.308g/L,依次增大,同理在24h、48h和其它筛目下也符合此规律,由此可得, 三种植物器官的半致死浓度由大到小分别是软枝黄蝉叶、软枝黄蝉花,马缨丹叶;

3、总结:

清水对照组各时间后的螺的死亡率都很小,甚至常为零,可以看出:饥饿并不是导致成 螺死亡的主要因素;在本实验中,饥饿致死因素可以忽略;

本实验研究马樱丹和软枝黄蝉对成年福寿螺的毒杀作用;实验数据结果表明:马樱丹、 软枝黄蝉具有一定的杀螺效果;马樱丹叶的杀螺效果最好,其次是软枝黄蝉的花,如在72h 条件下,60目的马樱丹叶、软枝黄蝉花和叶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6.532g/L、11.853g/L、 12.805g/L,依次增加,在其它时间和筛目下三种器官有相同的规律;毒杀时,粉剂颗粒大小 也会影响杀螺活性,目数越大,颗粒越小,毒杀效果越好,如在24h条件下,20目、30目、 40目、50目、60目马樱丹叶的半致死浓度为39.691g/L、35.284g/L、31.824g/L、28.321g/L、 27.688g/L,依次降低,同时在其它时间,对于其它器官也有相同规律;不同器官随浓度的增 加,杀螺活性也增加;在相同浓度下,毒杀的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所述的表1~5:

表1过20目筛的马樱丹叶粉末对福寿螺的平均死亡率(%)

注:表中同列数据后标注的字母表示在p=0.05水平上的显著性差异,具有相同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以下 同

表2过30目筛的马樱丹叶粉末对福寿螺的平均死亡率(%)

表3过40目筛的马樱丹叶粉末对福寿螺的平均死亡率(%)

表4过50目筛的马樱丹叶粉末对福寿螺的平均死亡率(%)

表5过60目筛的马樱丹叶粉末对福寿螺的平均死亡率(%)

所述的表6~10:

表6过20目筛的软枝黄蝉花粉末对福寿螺的平均死亡率(%)

表7过30目筛的软枝黄蝉花粉末对福寿螺的平均死亡率(%)

表8过40目筛的软枝黄蝉花粉末对福寿螺的平均死亡率(%)

表9过50目筛的软枝黄蝉花粉末对福寿螺的平均死亡率(%)

表10过60目筛的软枝黄蝉花粉末对福寿螺的平均死亡率(%)

所述的表11~15:

表11过20目筛的软枝黄蝉叶粉末对福寿螺的平均死亡率(%)

表12过30目筛的软枝黄蝉叶粉末对福寿螺的平均死亡率(%)

表13过40目筛的软枝黄蝉叶粉末对福寿螺的平均死亡率(%)

表14过50目筛的软枝黄蝉叶粉末对福寿螺的平均死亡率(%)

表15过60目筛的软枝黄蝉叶粉末对福寿螺的平均死亡率(%)

所述的表16:

表16三种植物器官的粉末溶剂毒杀福寿螺的半致死浓度(g/L)

发明的有益效果:

采用材料为植物来源的天然药物,具有化学药物无法比拟的优势:来源丰富、成本低廉、 在自然环境中易降解、对环境的污染小。

本发明进行了植物源杀螺药物的筛选试验,马樱丹和软枝黄婵都具有杀螺效果,马樱丹 的叶杀螺效果比软枝黄蝉花、叶更好,在相同浓度下,毒杀的时间越长,效果越好,毒杀时, 粉剂颗粒大小也有一定的影响,目数越大,毒杀效果越好。为进一步利用丰富的植物资源用 于福寿螺防治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同时也为仿生药物合成提供材料。

(1)植物材料马樱丹、软枝黄蝉为华南地区的常见植物,获取容易。

(2)处理方法操作简便,无需复杂的程序,便于在田间操作,节约成本,降低污染。

(3)有利于控制入侵动物福寿螺,并且为植物的资源化利用开辟了新的途径,对于入侵生 态学及生物入侵控制技术的研究都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4)具有环境污染效应相对较小等特点;劳动强度低,应用范围广泛,工作效率高。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利用马樱丹的叶或软枝黄蝉的叶或软枝黄蝉的花毒杀成年福寿螺的方法:

采用马樱丹的叶或软枝黄蝉的叶或软枝黄蝉的花三种植物器官作为材料,将其粉碎、过 筛制成大小不同规格的粉剂,设置成清水对照、1g/L、3g/L、6g/L、9g/L、12g/L、15g/L、 18g/L、21g/L浓度对福寿螺成螺进行室内毒杀;马樱丹、软枝黄蝉均具有一定的杀螺效果; 各器官当中,马樱丹叶的杀螺效果最好,其次是软枝黄蝉的花,60目各粉剂毒杀72h后,马 樱丹叶的半致死浓度为6.532g/L,软枝黄蝉花的半致死浓度为11.853g/L,软枝黄蝉叶的半 致死浓度为12.805g/L;在相同浓度下,毒杀的时间越长,效果越好;毒杀时,各器官粉剂 颗粒大小也会影响杀螺活性,目数越大,毒杀效果越好。

利用马樱丹的叶或软枝黄蝉的叶或软枝黄蝉的花毒杀成年福寿螺的方法:具体由以下步 骤组成:

1.1材料:

1.1.1实验植物:马樱丹(Lantanacamara)、软枝黄蝉(Allamandacathartica);

1.1.2福寿螺:成螺采自水稻田中,螺均为4月龄以上,质量20g~25g,个体大,螺壳 完整无损、健康的个体;采集后带回实验室饲养;

1.1.3仪器设备包括:

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高速万能粉碎机、20目过滤筛、30目过滤筛、40目过滤筛、50 目过滤筛、60目过滤筛、夹子、塑料盆、加盖圆桶、网布、玻璃棒、500mL烧杯、一次性塑 料杯、一次性手套、封口袋、电子分析天平、冰箱;

1.2实验方法:

1.2.1植物样品的制备:

采集马樱丹叶、软枝黄蝉花和软枝黄蝉叶三种植物器官样品,分别用清水将其洗净,沥干 后,用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在60℃的恒温条件下烘干24h,然后取出用高速万能粉碎机粉碎, 然后分别用20目、30目、40目、50目、60目的网筛过筛成不同目数的粉末,置于封口袋备 用;

1.2.2福寿螺驯养

把将采集来的成螺置干5只圆桶中进行驯养,加入过滤水或自来水静置48h,水深20cm, 24小时加氧并加入适量的饲料,本实验所用的饲料为新鲜生菜;

为保持水质清新,应每天更换一次水,每天早晚投喂足量的饲料;培育期间确保水质清新和 环境安静;

1.2.3植物粉剂的室内杀螺实验:

在电子分析天平上称取各种梯度浓度所需植物样本的量,然后用去氯水或自来水静置48h 配置成所需要的浓度;分别配置成清水对照1g/L、3g/L、6g/L、9g/L、12g/L、15g/L、18g/L、 21g/L共9种梯度浓度的药液,各浓度设置4组重复,每组放置20只成螺,进行24h、48h、 72h、96h不同时段的死亡情况观察,实验过程中不再喂食饲料,及时把死亡的个体取出,及 时记录不同时段福寿螺死亡的个数,制成表格;

1.2.4福寿螺死活鉴定标准:

药后24h、48h、72h、96h取出各处理中的怀疑死螺,分别放养在去氯水中观察,24h内不 能开厣活动的为死亡;

2结果分析:

2.1马樱丹的叶粉末溶剂室内杀螺试验:

表1~5是用20目、30目、40目、50目、60目的网筛过筛的马樱丹叶粉末分别处理成 年福寿螺,设置了清水对照1g/L、3g/L、6g/L、9g/L、12g/L、15g/L、18g/L、21g/L浓度阶 梯;由表中分析可得,20目马樱丹在1g/L浓度下,24h、48h、72h的平均杀螺率分别为2.50%、 5.50%、6.25%;在18g/L浓度下,24h、48h、72h后,杀螺率为30%、78.75%、90%;得出马 樱丹在1g/L就具有杀螺活性,在18g/L浓度下96h后,毒杀效果达到100%;60目马樱丹在 18g/L浓度下,24h、48h、72h的平均杀螺率分别为36.25%、82.50%、93.75%;得出马樱丹 在1g/L具有杀螺活性,在18g/L浓度下72h达到79.5%,96h则达到100%;

2.2软枝黄蝉花的粉末溶剂室内杀螺试验:

表6~10是用20目、30目、40目、50目、60目的软枝黄蝉花粉末分别处理成年福寿螺, 设置了清水对照、1g/L、3g/L、6g/L、9g/L、12g/L、15g/L、18g/L、21g/L浓度阶梯;由表 中分析得到,20目软枝黄蝉花在1g/L浓度下,24h、48h、72h的平均杀螺率分别为1.25%、 1.25%、2.50%;在18g/L浓度下,24h、48h、72h后,杀螺率为29.50%,56.25%、72.50%; 60目1g/L软枝黄蝉花溶液,在毒杀24h、48h、72h后,杀螺率为0%、1.25%、1.25%;得出 软枝黄蝉花在1g/L不具有杀螺活性,而在21g/L浓度下72h杀螺率达到86.25%,96h则也达 到100%;

2.3软枝黄蝉叶的粉末溶剂室内杀螺试验:

表11~15是用20目、30目、40目、50目、60目的软枝黄蝉叶粉末分别处理成年福寿 螺,设置了清水对照、1g/L、3g/L、6g/L、9g/L、12g/L、15g/L、18g/L、21g/L等浓度阶梯; 由表中分析得,20目软枝黄蝉叶在1g/L浓度下,24h、48h、72h的平均杀螺率分别为1.25%、 2.50%、2.50%;在3g/L浓度下,24h、48h、72h后,杀螺率也不明显,分别为1.25%、2.50%、 3.75%;在60目21g/L浓度下,24h、48h、72h后,死亡率为32.50%、62.50%、83.75%,96h 后,杀螺率达100%;

2.4马樱丹和软枝黄蝉粉末溶剂毒杀福寿螺的半致死浓度:

表16分别是20目、30目、40目、50目、60目的马樱丹和软枝黄蝉叶粉末处理成年福 寿螺后得出的半致死浓度,在24h条件下,20目、30目、40目、50目、60目马樱丹叶的半 致死浓度为39.691g/L、35.284g/L、31.824g/L、28.321g/L、27.688g/L,依次减小,同理 48h、72h条件下,也有此规律;由此可得,目数对半致死浓度是有影响的,目数越大,半致 死浓度越小;在72h条件下,20目的马樱丹叶、软枝黄蝉花和叶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7.633g/L、 12.790g/L、15.308g/L,依次增大,同理在24h、48h和其它筛目下也符合此规律,由此可得, 三种植物器官的半致死浓度由大到小分别是软枝黄蝉叶、软枝黄蝉花,马缨丹叶;

3、总结:

清水对照组各时间后的螺的死亡率都很小,甚至常为零,可以看出:饥饿并不是导致成 螺死亡的主要因素;在本实验中,饥饿致死因素可以忽略;

本实验研究马樱丹和软枝黄蝉对成年福寿螺的毒杀作用;实验数据结果表明:马樱丹、 软枝黄蝉具有一定的杀螺效果;马樱丹叶的杀螺效果最好,其次是软枝黄蝉的花,如在72h 条件下,60目的马樱丹叶、软枝黄蝉花和叶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6.532g/L、11.853g/L、 12.805g/L,依次增加,在其它时间和筛目下三种器官有相同的规律;毒杀时,粉剂颗粒大小 也会影响杀螺活性,目数越大,颗粒越小,毒杀效果越好,如在24h条件下,20目、30目、 40目、50目、60目马樱丹叶的半致死浓度为39.691g/L、35.284g/L、31.824g/L、28.321g/L、 27.688g/L,依次降低,同时在其它时间,对于其它器官也有相同规律;不同器官随浓度的增 加,杀螺活性也增加;在相同浓度下,毒杀的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表1~5:

表1过20目筛的马樱丹叶粉末对福寿螺的平均死亡率(%)

注:表中同列数据后标注的字母表示在p=0.05水平上的显著性差异,具有相同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 以下同

表2过30目筛的马樱丹叶粉末对福寿螺的平均死亡率(%)

表3过40目筛的马樱丹叶粉末对福寿螺的平均死亡率(%)

表4过50目筛的马樱丹叶粉末对福寿螺的平均死亡率(%)

表5过60目筛的马樱丹叶粉末对福寿螺的平均死亡率(%)

表6~10:

表6过20目筛的软枝黄蝉花粉末对福寿螺的平均死亡率(%)

表7过30目筛的软枝黄蝉花粉末对福寿螺的平均死亡率(%)

表8过40目筛的软枝黄蝉花粉末对福寿螺的平均死亡率(%)

表9过50目筛的软枝黄蝉花粉末对福寿螺的平均死亡率(%)

表10过60目筛的软枝黄蝉花粉末对福寿螺的平均死亡率(%)

表11~15:

表11过20目筛的软枝黄蝉叶粉末对福寿螺的平均死亡率(%)

表12过30目筛的软枝黄蝉叶粉末对福寿嫘的平均死亡率(%)

表13过40目筛的软枝黄蝉叶粉末对福寿螺的平均死亡率(%)

表14过50目筛的软枝黄蝉叶粉末对福寿螺的平均死亡率(%)

表15过60目筛的软枝黄蝉叶粉末对福寿螺的平均死亡率(%)

表16:

表16三种植物器官的粉末溶剂毒杀福寿螺的半致死浓度(g/L)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