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药食兼用掌叶大黄的栽培方法

一种药食兼用掌叶大黄的栽培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药食兼用掌叶大黄的栽培方法,属于中草药植物种植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子芽繁殖形式,以专用培养基和基质进行快速繁殖和壮苗,定植于遮阳棚中栽培,除了有利于得到高品质的可食用掌叶大黄叶柄,还能收获优质的中药材掌叶大黄干燥根茎,既促进了掌叶大黄产业的多样化发展,又提高了种植户的生产积极性和经济收入。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05252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贺逢宝;

    申请/专利号CN201510582418.2

  • 发明设计人 贺逢宝;史昀;

    申请日2015-09-15

  • 分类号A01G1/00;A01H4/00;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745600 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城华吴路166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1:52:2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8-26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01G 1/00 专利号:ZL2015105824182 申请日:20150915 授权公告日:20170606

    专利权的终止

  • 2017-06-06

    授权

    授权

  • 2015-12-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G1/00 申请日:2015091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11-1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草药植物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药食兼用掌叶大黄的栽 培方法。

背景技术

掌叶大黄(R.palmatum)为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葵叶大黄、北大 黄、天水大黄。味苦,性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具有攻积滞;清 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等功效。用于实热便秘;热结胸痞;湿热泻痢; 黄疸;淋病;水肿腹满;小便不利;目赤;咽喉肿痛;口舌生疮;胃热呕吐; 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尿血;蓄血;经闭;产后瘀滞腹痛;症瘕积聚;跌 打损伤;热毒痈疡;丹毒;烫伤等症。主要化学成分是几种葡萄糖苷和苷元, 主要药效成分苷元为蒽醌类衍生物,包括大黄素酸、大黄素、大黄酚、芦荟大 黄素、番泻苷、鞣质等。

长期以来,一直为一种野生植物,近些年来虽然有人大田种植,但存在产 量和品质差,效益低的问题,一般只将根经干燥、切制加工为成品中药材,而 叶茎部分直接丢弃,未加利用或利用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掌叶大黄的栽培方法,该方法 栽培的掌叶大黄根茎用于入药,叶柄用于食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药食兼用掌叶大黄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⑴育苗

选择2年生掌叶大黄植株上的带芽根茎,切成2~4cm的小段,每段留有1 个芽眼,清水洗净后,用0.2%的升汞溶液消毒5~10min,再用无菌水冲洗3~5 次,每次2~5min,然后接种于专用培养基上,在温度18~22℃、光照强度1000~ 2000lx、光暗比1:1的条件下,培养15~20天;所述的专用培养基为: 1/2MS+0.3~1mg/LZT+0.3~1.5mg/LNAA+0.2~1mg/LIAA+0.1~0.5mg/LGA3+2% 蔗糖+0.2%琼脂+0.2%活性炭,pH值为5.8;

⑵壮苗

将含水量60~70%的马铃薯渣、黑垆土和蛭石按1:3:6体积比混合均匀制成 基质,装入塑料袋,在120℃高压蒸汽灭菌15~20min,再将培育的掌叶大黄苗 栽入自然凉至常温的基质中,按温度18~22℃、光照强度1000~2000lx、光暗 比1:1的条件培养5~7天,然后以温度15~22℃、全暗条件培养5~7天,标 记健壮种苗待移栽;

⑶搭棚及移栽

在海拔2000~2400m的地区,选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 土壤,将腐熟的牛羊粪、大豆渣粉、油菜渣粉、小麦壳粉混匀后作为基肥施入 地里,深翻40~45cm,整平,作宽140cm、高15cm的畦,畦间距25cm,搭建遮 阳棚架,高1.5~2m,覆盖黑色遮阳网,3月下旬,按株行距50cm×55cm进行 移栽;所述的基肥用量:腐熟的牛羊粪1200~1500kg/亩、大豆渣粉50~80kg/ 亩、油菜渣粉30~100kg/亩、小麦壳粉20~70kg/亩;

⑷管理及采收

遮光培育期间保持土壤湿润,每隔2个月除草1次,每隔10~15天喷洒由 磷酸二氢钾200g/亩、沼液30kg/亩、清水40kg/亩制成的叶面肥,及时摘除花 梗,每年6~7月采收叶柄作为蔬菜食用,种植3~4年后,于深秋清理地上设 施及地上枯萎部分,挖出地下根茎,抖掉泥土,切下根茎部顶芽及芽穴作为种 芽可进行下轮栽培,剩余根茎经切片、干燥处理后作为中药材出售。

所述的大豆渣粉为20~40目粉末;所述的油菜渣粉为20~40目粉末;所 述的小麦壳粉为20~40目粉末。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子芽繁殖形式,以专用培养基和基质进行快速 繁殖和壮苗,定植于遮阳棚中栽培,除了有利于得到高品质的可食用掌叶大黄 叶柄,还能收获优质的中药材掌叶大黄干燥根茎,既促进了掌叶大黄产业的多 样化发展,又提高了种植户的生产积极性和经济收入。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选择2年生掌叶大黄植株上的带芽根茎,切成2cm的小段,每段留有1个 芽眼,清水洗净后,用0.2%的升汞溶液消毒5min,再用无菌水冲洗3次,每次 5min,然后接种于专用培养基上,在温度18℃、光照强度1000lx、光暗比1:1 的条件下,培养15天;所述的专用培养基为:1/2MS+0.3mg/LZT+0.3mg/L NAA+0.2mg/LIAA+0.1mg/LGA3+2%蔗糖+0.2%琼脂+0.2%活性炭,pH值为5.8。

将含水量60%的马铃薯渣、黑垆土和蛭石按1:3:6体积比混合均匀制成基质, 装入塑料袋,在120℃高压蒸汽灭菌15min,再将培育的掌叶大黄苗栽入自然凉 至常温的基质中,按温度18℃、光照强度1000lx、光暗比1:1的条件培养5 天,然后以温度15℃、全暗条件培养5天,标记健壮种苗待移栽。

在海拔2000m的地区,选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 将腐熟的牛羊粪、大豆渣粉、油菜渣粉、小麦壳粉混匀后作为基肥施入地里, 深翻40cm,整平,作宽140cm、高15cm的畦,畦间距25cm,搭建遮阳棚架,高 1.5m,覆盖黑色遮阳网,3月下旬,按株行距50cm×55cm进行移栽;所述的基 肥用量:腐熟的牛羊粪1200kg/亩、大豆渣粉50kg/亩、油菜渣粉30kg/亩、小 麦壳粉20kg/亩。

遮光培育期间保持土壤湿润,每隔2个月除草1次,每隔10天喷洒由磷酸 二氢钾200g/亩、沼液30kg/亩、清水40kg/亩制成的叶面肥,及时摘除花梗, 每年6~7月采收叶柄作为蔬菜食用,种植3年后,于深秋清理地上设施及地上 枯萎部分,挖出地下根茎,抖掉泥土,切下根茎部顶芽及芽穴作为种芽可进行 下轮栽培,剩余根茎经切片、干燥处理后作为中药材出售。

实施例2

选择2年生掌叶大黄植株上的带芽根茎,切成4cm的小段,每段留有1个 芽眼,清水洗净后,用0.2%的升汞溶液消毒10min,再用无菌水冲洗5次,每次 2min,然后接种于专用培养基上,在温度22℃、光照强度2000lx、光暗比1:1 的条件下,培养20天;所述的专用培养基为:1/2MS+1mg/LZT+1.5mg/LNAA+1mg/L IAA+0.5mg/LGA3+2%蔗糖+0.2%琼脂+0.2%活性炭,pH值为5.8。

将含水量60~70%的马铃薯渣、黑垆土和蛭石按1:3:6体积比混合均匀制成 基质,装入塑料袋,在120℃高压蒸汽灭菌20min,再将培育的掌叶大黄苗栽入 自然凉至常温的基质中,按温度22℃、光照强度2000lx、光暗比1:1的条件 培养7天,然后以温度22℃、全暗条件培养7天,标记健壮种苗待移栽。

在海拔2400m的地区,选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 将腐熟的牛羊粪、大豆渣粉、油菜渣粉、小麦壳粉混匀后作为基肥施入地里, 深翻45cm,整平,作宽140cm、高15cm的畦,畦间距25cm,搭建遮阳棚架,高 2m,覆盖黑色遮阳网,3月下旬,按株行距50cm×55cm进行移栽;所述的基肥 用量:腐熟的牛羊粪1500kg/亩、大豆渣粉80kg/亩、油菜渣粉100kg/亩、小麦 壳粉70kg/亩。

遮光培育期间保持土壤湿润,每隔2个月除草1次,每隔15天喷洒由磷酸 二氢钾200g/亩、沼液30kg/亩、清水40kg/亩制成的叶面肥,及时摘除花梗, 每年6~7月采收叶柄作为蔬菜食用,种植4年后,于深秋清理地上设施及地上 枯萎部分,挖出地下根茎,抖掉泥土,切下根茎部顶芽及芽穴作为种芽可进行 下轮栽培,剩余根茎经切片、干燥处理后作为中药材出售。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