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试纸条淋样槽、淋样系统、干化分析仪及其淋样与清洗方法

试纸条淋样槽、淋样系统、干化分析仪及其淋样与清洗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试纸条淋样槽,包括淋样槽主体及试纸托台,淋样槽主体包括排液槽及与排液槽贯通的反应槽,排液槽底部还开设有与外部引流管路连通的引流孔;试纸托台置于反应槽,且与反应槽之间具有漏液通道,试纸托台远离排液槽的一侧具有倾斜的导向面,以将待排液体引流至漏液通道。上述试纸条淋样槽,样本沿导向面流入漏液通道,使样本沿一定的路径流动,保证了试纸条可充分吸收,试纸条表面不会残留样品,避免了后续传输过程中的污染,且试纸条表面不会产生水膜,从而提高了样本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还提供一种淋样系统、干化分析仪及其淋样与清洗方法。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09286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爱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510438762.4

  • 发明设计人 丁建文;李嵘;何志立;

    申请日2015-07-23

  • 分类号G01N35/00;

  • 代理机构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秦雪梅

  • 地址 410013 湖南省长沙市高新开发区文轩路27号麓谷钰园B6栋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2:16:2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7-18

    授权

    授权

  • 2015-12-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1N35/00 申请日:201507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11-2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体外诊断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试纸条淋样槽、 淋样系统、干化分析仪及其淋样与清洗方法。

背景技术

尿液检测是现代医学临床检验的三大常规项目之一,在疾病的诊断中起着 十分重要的作用,干化学尿液分析仪是与干化学试纸配套使用的临床尿检专用 仪器,利用反射光电比色法对浸过尿液的试纸药块进行测定,换算为相应项目 的半定量结果。

一般地,在临床测试中,将试纸条通过传送机构传送至淋样槽,并将样本 淋入淋样槽内,试纸条经过浸透后,然后将样本排出,如此,可避免因点样不 准、漏点、点样过多等引起的试纸条检测的错误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检测 的准确性。但是,现有的淋样槽加工较复杂,加工成本高,淋样后试纸表面的 样本吸不干净,容易在后续传输过程中造成污染,且吸不干净的样本会在试纸 表面产生水膜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偏差,影响检测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淋样槽结构复杂,加工成本高,试纸表面样本 吸不干净,易造成污染且影响检测准确性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试纸表 面的样本更容易被吸走的试纸条淋样槽、淋样系统、干化分析仪及其淋样与清 洗方法。

一种试纸条淋样槽,包括:

淋样槽主体,所述淋样槽主体包括排液槽及与所述排液槽贯通的反应槽, 所述排液槽底部还开设有与外部引流管路连通的引流孔;

试纸托台,用于置放试纸条,所述试纸托台置于所述反应槽内,且与所述反 应槽侧壁之间具有漏液通道,所述试纸托台承载所述试纸条的一面为倾斜面, 以将待排液体引流至所述漏液通道,所述漏液通道与所述排液槽连通形成一排 液路径。

上述试纸条淋样槽,样本沿倾斜面流入漏液通道,使样本沿一定的路径流动, 保证了试纸条可充分吸收,试纸条表面不会残留样品,避免了后续传输过程中 的污染,且试纸条表面不会产生水膜,从而提高了样本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此 外,该试纸条淋样槽相比现有的淋样槽,加工工艺简单,加工步骤少,提高了 加工速度,进而减小了加工成本。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试纸托台的宽度略小于所述反应槽的宽度,以使所 述试纸托台与所述反应槽侧壁之间具有漏液间隙,进而形成所述漏液通道。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试纸托台形成所述漏液间隙的侧壁的两端分别设有 抵靠部,所述抵靠部抵靠于所述反应槽的所述侧壁,以使所述试纸托台与所述 反应槽的所述侧壁之间形成所述漏液间隙。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试纸托台在其长度方向设有凹槽,所述凹槽连通所 述漏液通道。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凹槽为多个,且沿所述试纸托台长度方向间隔布 设。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试纸条淋样槽还包括抵靠部,所述抵靠部设于所 述试纸托台朝向所述反应槽的所述侧壁的一侧,所述抵靠部一端与所述试纸托 台底部平面平齐,另一端低于所述凹槽底面或与凹槽底面齐平;

其中,所述抵靠部的厚度与所述漏液间隙相匹配。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试纸托台朝向所述排液槽的一侧边缘处具有若干 凹陷部,若干所述凹陷部与所述漏液通道连通,以使待排液体从所述漏液通道 流入所述排液槽。

一种淋样系统,包括上述的试纸条淋样槽及负压单元,所述负压单元包括 负压腔体及负压产生组件,所述负压腔体通过引流管路与所述引流孔连通,所 述引流管路上还设有控制其通断的控制阀,所述负压产生组件包括负压泵及单 向阀,所述负压泵通过所述单向阀与所述负压腔体连通,以为所述负压腔体提 供负压环境。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淋样系统还包括废液排放单元,所述废液排放单 元包括与所述负压腔体的输出口连通的废液泵及与所述废液泵连通的废液收集 装置,以将从所述负压腔体的输出口排出的废液排放至所述废液收集装置。

一种干化分析仪,包括采样针,所述干化分析仪还包括上述的淋样系统、 容置样本的试管、容置清洗液的清洗池及与所述采样针通过单向阀连接的清洗 液管路系统;

所述干化分析仪还包括带动所述试纸条至所述试纸托台与试纸条检测单元 的第一运动机构,及控制所述采样针沿所述试纸条方向水平和上下移动的第二 运动机构。

一种如上述的干化分析仪的淋样与清洗方法,包括步骤:

1)第一运动机构带动试纸条至反应槽上方,并使试纸条保持水平状态;

2)第二运动机构带动采样针至试管上方,定量吸入试管内样本后,带动采 样针至试纸条上方;

3)第二运动机构带动采样针沿试纸条长度方向移动,同时采样针以设定的 速度将样本均匀排出到试纸条上;

4)待试纸条充分吸收样本后,第一运动机构将试纸条置放于试纸托台用于 承载其的倾斜面上,并使试纸条保持倾斜状态;

5)先开启单向阀和负压泵,然后开启控制阀,抽出试纸条淋样槽内的剩余 样本,并同时开启废液泵,将负压腔体中的废液排出到废液收集装置中;

6)第一运动机构带动吸收样本后的试纸条至试纸条检测单元检测;

7)关闭控制阀、单向阀、负压泵及废液泵,并控制清洗液由采样针流入反 应槽,清洗预定时间后,开启单向阀、负压泵、控制阀及废液泵,抽走清洗液 完成试纸条淋样槽的清洗。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3)后还包括取样针清洗步骤,所述取样针清 洗步骤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第二运动机构带动采样针移至清洗池排空采样针中残留样本,并进行采样 针内外壁的清洗;

其中,所述清洗步骤与步骤4)至步骤6)同时进行,清洗完成后,第二运 动机构带动吸取清洗液的采样针至反应槽上方并转步骤7)。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的试纸条淋样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试纸条淋样槽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试纸淋样槽的截面图;

图4为图3所示的试纸淋样槽的截面图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1所示的试纸托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的试纸托台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的第一运动机构将试纸条置于试纸条淋样槽的 配合状态图;

图8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的淋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的干化分析仪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 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 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 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 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 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 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 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 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 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 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的试纸条淋样槽10包括淋 样槽主体12及试纸托台14。该淋样槽主体12包括一沿其长度方向开设的排液 槽122,及与该排液槽122贯通的反应槽124,该排液槽122底部还开设有与外 部引流管路连通的引流孔1222。该试纸托台14置于反应槽124内,且与该反应 槽124侧壁之间具有漏液通道,该试纸托台14用于承载所述试纸条的一面为倾 斜面142,以将待排液体引流至漏液通道,该漏液通道与排液槽122连通形成一 排液路径。

试纸条置可放于倾斜面142上,在淋样过程中,首先将试纸条置于反应槽 124上方,采样针210沿试纸条长度方向移动,均匀的将样本淋到试纸条上,待 试纸条充分吸收样本后,将试纸条置于倾斜面142上,待排液体通过倾斜面142 进入排液槽122并排出。由于试纸托台14与反应槽124侧壁具有漏液通道,且 其具有倾斜面142,样本沿倾斜面142流入漏液通道,如此,使样本沿一定的路 径流动,保证了试纸条可充分吸收,试纸条表面不会残留样品,避免了后续传 输过程中的污染,且试纸条表面不会产生水膜,从而提高了样本检测结果的准 确性。此外,该试纸条淋样槽10相比现有的淋样槽,加工工艺简单,加工步骤 少,提高了加工速度,进而降低了加工成本。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3所示,该淋样槽主体12呈长方体状, 采用车铣工艺或线切割工艺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排液槽122及与排液槽122贯通 的反应槽124,所述排液槽122的宽度小于所述反应槽124的宽度,从而形成两 间隔的支撑面1242a及支撑面1242b,最后在排液槽122底部开设引流孔1222, 再通过引流管路40与单独设置的负压腔体22连通。试纸托台14亦呈长方体状, 其与反应槽124的尺寸相配,并置放于支撑面1242a及支撑面1242b上,试纸 托台14的高度与反应槽124的深度相配,以避免样本或清洗液溢出。需要说明 的是,试纸托台14与反应槽124尺寸相配是指,试纸托台14与反应槽124之 间为间隙配合,可基本定位该试纸托台14,在施加一定大小的预设外力下,可 将试纸托台14从反应槽124中取出;试纸托台14的高度与反应槽124的深度 匹配是指,试纸托台14的高度基本与淋样槽主体12的顶部平齐,也就是说, 本实施例中,倾斜面142的位置较高的边缘与反应槽124的槽口边缘平齐。

可以理解,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排液槽122的宽度小于反应槽124的宽 度以形成两支撑面1242a及支撑面1242b,从而将试纸托台14置于反应槽124 内。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采取其他方式,在此不作限定,例如,在排 液槽122中设置支架,以支撑试纸托台14。

请一并参阅图4,本实施例中,该试纸托台14的宽度略小于反应槽124的 宽度,从而使试纸托台14与反应槽124的侧壁之间具有漏液间隙16,进而形成 前述漏液通道。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该试纸托台14的一侧壁抵靠于反应 槽124的侧壁126a,试纸托台14相对的另一侧壁两端分别形成抵靠部(图未标), 该抵靠部抵靠于反应槽124的侧壁126b,以使试纸托台14两抵靠部之间的部分 与反应槽的侧壁126b之间形成漏液间隙16。优选地,该抵靠部可为抵靠条或抵 靠面,具体到如图5及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该试纸托台14朝向反应槽侧壁126b 的一侧具有一低平面144及位于该低平面144两端的高平面146(抵靠面),该 高平面146抵靠于该反应槽124的侧壁126b,从而将试纸托台14基本定位于该 反应槽124内,该低平面144与所述侧壁126b之间形成所述漏液间隙16,样本 和清洗液可沿倾斜面142流至该漏液间隙16,从而流入排液槽122。

可以理解,漏液通道的形式可为其他形式,本实施例中,该漏液通道为试 纸托台14与反应槽侧壁126b之间形成的漏液间隙16,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 该漏液通道还可为在倾斜面142较低边缘处沿竖向开设漏液孔,或者在试纸托 台的侧壁上设置多个支撑柱,使待排液体从多个支撑柱之间漏入排液槽122。

请继续参阅图6,本实施例中,该试纸托台14朝向所述排液槽122的一侧 边缘处具有若干凹陷部148,该凹陷部148与漏液间隙16连通,以使待排液体 从该漏液间隙16流入排液槽122。具体地,该凹陷部148为铣刀沿试纸托台14 底部平面的边缘朝另一侧边缘移动加工形成的若干凹槽,该若干凹陷部148的 总长度小于试纸托台14的总长度,该凹陷部148的宽度大于试纸托台14置放 于反应槽124的支撑面1242b的宽度。更清楚地说,该若干凹陷部148的总长 度小于试纸托台14的长度,使试纸托台14底部平面靠近其两端部处可稳定抵 放于两支撑面1242a、1242b,使试纸托台14可水平置放于反应槽124内,该凹 陷部148的宽度大于支撑面1242b的宽度,使漏液间隙16与排液槽122连通, 从而在倾斜面142的作用下,可将样本或清洗液通过漏液间隙16快速引流至排 液槽122内。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为提高试纸托台14置放的稳定性,该凹陷部 148间隔设置,从而使试纸托台14底部平面靠近漏液间隙16的边缘具有多个与 支撑面1242b抵接的接触面,进而提高了试纸托台14置放的稳定性。当然,在 其他实施例中,该凹陷部148也可不间隔设置,在此不作限定。

可以理解,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凹陷部148连通排液槽122与漏液间隙 16,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还可采用其他方式,在此不作限定。例如,使两支 撑面1242a、1242b的高度相异,靠近漏液间隙16的支撑面1242b为较低的支 撑面,在该支撑面1242b上设置多个间隔设置的支撑柱,该支撑柱的高度与两 支撑面1242a、1242b的高度差相等,从而使样本或清洗液可从多个支撑柱之间 进入排液槽122。

请再次参阅图5,该试纸托台14在其长度方向还间隔布设有凹槽149,该 凹槽149连通该漏液间隙16。具体地,该试纸托台14具有倾斜面142,该凹槽 149开设于该倾斜面142,优选地,该凹槽149沿试纸托台14的宽度方向开设。 如此,便于快速将清洗液排空,使快速完成清洗工序,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 还便于第一运动机构250的卡持件252伸入该凹槽149,从而带动试纸条移动。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两卡持件252为两卡钩,凹槽149起到避位作用, 在操作过程中,两卡持件252的卡钩臂置于凹槽149内,试纸条置放于试纸托 台14的倾斜面142上,亦然,在需要将试纸条移出反应槽124时,两卡持件252 脱离凹槽,并支撑试纸条将试纸条移出。优选地,如图3所示,反应槽124的 侧壁126b还设有避位槽128,以进一步便于卡持件252的卡钩臂从凹槽149伸 入和移出。

可以理解,该凹槽149的数量及开设位置可根据具体情况设定,在此不作 限定。例如,该凹槽149可根据第一运动机构的的卡持件252的具体设置而定, 能实现便于第一运动机构将试纸条置放于试纸托台14的倾斜面142,并移出的 目的即可。

请再次参阅图5及图6,试纸托台14的侧壁具有一低平面144及位于该低 平面144两端的高平面146,该高平面146抵靠于该反应槽124的侧壁126b, 从而将试纸托台14基本定位于该反应槽124内。诚然,将试纸托台14基本定 位于该反应槽124内,该低平面144与所述侧壁126b之间形成所述漏液间隙16, 为进一步增加试纸托台14与反应槽124之间定位的稳定性,避免前述抵靠部(高 平面146)与试纸托台14侧壁在装配或使用过程中发生磨损,导致漏液间隙16 减小而影响漏液效果,该试纸条淋样槽10还包括抵靠部147,该抵靠部147固 接于试纸托台14朝向所述侧壁126b的一侧,其中,该抵靠部147的厚度与漏 液间隙16相配。更准确地说,该抵靠部147的厚度基本与漏液间隙16的尺寸 相等,使抵靠部147可抵靠于该反应槽124的侧壁,从而避免试纸托台14在反 应槽124宽度方向发生移动,进而保证漏液间隙16尺寸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该抵靠部147与试纸托台14一体成型,即通过一块整料通过 机械加工形成,且其位于凹槽149处,如此,该抵靠部147还可加强试纸托台 14开设有凹槽149处的强度,提高了试纸托台14的可靠性,延长了使用寿命。 需要指出,该抵靠部147一端与试纸托台14底部平面平齐,以使试纸托台14 可稳定置放于支撑面1242a、1242b,该抵靠部147另一端与凹槽149的底面平 齐或低于凹槽149的底面,从而保证样本或清洗液可从该凹槽149流动至漏液 间隙16。

应当理解的是,该凹槽149的底面与试纸托台14底部平面平行时,则该抵 靠部147靠近反应槽124开口的端部与该凹槽149的底面平齐或低于凹槽149 底面,当该凹槽149底面为一倾斜的平面时,例如与倾斜面142平行时,则该 抵靠部147应当与凹槽149底面较低的一端边缘平齐或低于其,从而保证样本 或清洗液可从该凹槽149流出。

基于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试纸条淋样槽10,如图8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 种淋样系统100,其包括上述试纸条淋样槽10、负压单元20及废液排放单元30, 该负压单元20包括负压腔体22及与该负压腔体22连通的负压产生组件24。

具体地,该负压腔体22包括两输入口,其中一输入口通过引流管路40与 引流孔1222连通,该引流管路40上设有控制其通断的控制阀50,优选地,该 控制阀50为电磁阀,可在需要排空排液槽122中的样本和/或清洗液时打开。该 负压腔体22其中之另一输入口与负压产生组件24连通,以为该负压腔体22提 供负压环境,该废液排放单元30包括与负压腔体22的输出口连通的废液泵32 及与该废液泵32连通的废液收集装置34,以将从该负压腔体22的输出口排出 的废液排放至该废液收集装置34。

在需要将排液槽122内的样本和/或清洗液排出时,开启负压产生组件24, 使负压腔体22处于负压环境,与此同时,打开控制阀50,排液槽122的样本和 /或清洗液受到外部气压作用,从引流孔1222通过控制阀50流入到负压腔体22 内。负压腔体22的输出口与废液泵32连通,废液泵32提供排出样本和/或清洗 液的排液动力,则废液从负压腔体22的输出口流向废液泵32,并最终流入废液 收集装置34,具体到本实施例中,该废液收集装置34为废液瓶。如此,单独设 立负压腔体22,可在瞬间形成较大的真空,试纸条在淋样后,其表面的样本更 容易沿试纸倾斜托台流入排液槽122,并被瞬间吸走,进一步保证了试纸条表面 不会残留样品,避免了后续传输过程中的污染,且试纸条表面不会产生水膜, 从而提高了样本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优选地,如图8所示,该负压产生组件24包括负压泵242及单向阀244, 该负压泵242通过该单向阀244与该负压腔体22的另一输入口连通。单向阀244 的设置使负压腔体22中保持一定的负压,保证排液槽122内的样本和/或清洗液 有足够的引流动力从排液槽122排出,进而使试纸条表面不会残留样品,样本 和/或清洗液可从试纸条淋样槽10内抽出,避免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需要说明的是,单向阀244为机械领域的成熟技术,故不在此赘述其具体 结构及原理。

如图8和图9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干化分析仪200,该干化分析仪200 包括采样针210、上述淋样系统100、容置样本的试管220、容置清洗液的清洗 池230及与该采样针210通过单向阀连接的清洗液管路系统(图未示)。

试管220中装有样本,由采样针210将试管220内的样本进行采样,并添 加到试纸条淋样槽10中,加样完成后,采样针210放入清洗池230内完成外壁 清洗工作。试纸条淋样槽10在试验完成后需要进行清洗液清洗工作,防止残留 的样本对后续样本检测的污染,采样针210吸取清洗液后移动至试纸条淋样槽 10的上方,通过开启清洗液管路系统,打开单向阀,清洗液由采样针210吐入 到试纸条淋样槽10内,浸泡一段时间后,开启负压泵242、单向阀244、控制 阀50,并同时开启废液泵32,从而将废液排到废液收集装置34,完成清洗试纸 条淋样槽10的工作。

具体地,如图7所示,该干化分析仪200还包括带动该试纸条至该试纸托 台14与试纸条检测单元(图未示)的第一运动机构250,及控制采样针沿试纸 条方向水平和上下移动的第二运动机构(图未示)。该第一运动机构250将试纸 条移动到试纸条淋样槽10的反应槽124上方,淋样完成后,第一运动机构250 将试纸条置于试纸托台14的倾斜面上,然后,废液通过排液槽122排出,第一 运动机构250带动试纸条至试纸条检测单元检测,最终移动至废纸盒中。该第 二运动机构可带动采样针210在试管220和试纸条淋样槽10之间水平移动,且 上下移动可完成样本取样,或靠近试纸条完成淋样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重点不在于第一运动机构250及第二运动机构的 具体结构,因此,在此不再赘述其具体的结构及原理,能实现前述的功能即可, 图7所示的第一运动机构250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所示出的第一运动机构 250,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干化分析仪200淋样与清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第一运动机构250带动试纸条至反应槽124上方,并使试纸条保持水平 状态;

具体地,第一运动机构250的两卡持件252带动试纸条至反应槽124的上 方,试纸条置于卡持件252水平的卡钩臂上,从而保持水平状态。

2)第二运动机构带动采样针210至试管220上方,定量吸入试管220内样 本后,带动采样针210至试纸条上方。

具体地,第二运动机构带动采样针210水平移动,移动至试管220位置, 定量吸入试管220内的样本,然后带动采样针210移回至试纸条上方,试纸条 置于卡持件252水平的卡钩臂上。

3)第二运动机构带动采样针210沿试纸条长度方向移动,同时采样针210 以设定的速度将样本均匀排出到试纸条上;

具体地,该第二运动机构带动采样针210沿试纸条的长度方向匀速移动, 同时采样针210以设定的频率将样本均匀排出到试纸条上。

4)待试纸条充分吸收样本后,第一运动机构250将试纸条置放于试纸托台 14用于承载其的倾斜面142上,并使试纸条保持倾斜状态;

具体地,第一运动机构250的两卡持件252伸入凹槽149中,试纸条则贴 附于试纸托台14的倾斜面142上,从而保持倾斜状态,使待排液体从漏液间隙 16流入排液槽122中。

5)先开启单向阀244和负压泵242,然后开启控制阀50,抽出试纸条淋样 槽10内的剩余样本,并同时开启废液泵32,将负压腔体22中的废液排出到废 液收集装置34中。

具体地,等试纸条多余的样本引流至排液槽122后,先开启单向阀244和 负压泵242,负压腔体22内产生较大的真空,然后开启控制阀50,则排液槽122 及反应槽124内的样本通过引流孔1222吸入负压腔体22内。同时开启废液泵 32,提供排液动力,将负压腔体22内的废液抽出至废液收集装置34中。

6)第一运动机构250带动吸收样本后的试纸条至试纸条检测单元检测;

具体地,样本排放完后,第一运动机构通过其卡持件252卡持住试纸条, 并带动试纸条移动至试纸条检测单元检测,并获得样本的检测结果。

7)关闭控制阀50、单向阀244、负压泵242及废液泵32,并控制清洗液由 采样针210流入反应槽124,清洗预定时间后,开启单向阀244、负压泵242、 控制阀50及废液泵32,抽走清洗液完成试纸条淋样槽10的清洗。

具体地,样本残液完全排出后,关闭控制阀50、单向阀244、负压泵242 及废液泵32,开启采样针210连通的清洗管路,通过采样针210将清洗液输送 至反应槽124,预定时间后,清洗液对试纸托台14、反应槽124及排液槽122 进行充分清洗,再开启单向阀244、负压泵242、控制阀50及废液泵32,从而 将清洗液通过引流孔1222抽送至废液收集装置34,完成试纸条淋样槽10的清 洗,避免试纸条淋样槽10内残留样本而造成样本之间的交叉污染,影响后续的 检测,从而提高了检测的精确性和可靠性。需要说明的是,清洗液由采样针210 先流入反应槽124,对依次对试纸托台14、反应槽124、排液槽122及引流孔 1222等进行清洗,从而完成试纸条淋样槽10的清洗。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该步骤3)后还包括取样针的清洗步骤,其具体包括以 下步骤:

第二运动机构带动采样针210移至清洗池230排空采样针210中残留样本, 并进行采样针内外壁的清洗;

具体地,第二运动机构带动采样针210移至清洗池230上方排空采样针中 残留的样本,然后由第二运动机构带动采样针210移动至清洗池230内,完成 采样针的内外壁的清洗。如此,通过对采样针210的全面清洗,避免在不同的 采样过程中,对样本造成交叉污染。

其中,该清洗步骤与步骤4)至步骤6)同时进行,清洗完成后,第二运动 机构带动吸取清洗液的采样针210至反应槽124上方并进入步骤7),从而使得 各个工作部分恢复至预定位置,便于后续试验的正常进行。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 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 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 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 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 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 利要求为准。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