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安全高效的调度指令发布方法

安全高效的调度指令发布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安全高效的调度指令发布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发布方在设有生物特征识别模块的发布方智能终端上登录系统,输入调度指令;发布方智能终端将调度指令等信息进行编码,生成二维码,并传送至接收方智能终端;接收方智能终端接收到二维码后,解码出调度指令等信息,并与接收方的信息进行核对;核对无误后,接收方进行确认;确认后,接收方智能终端生成一个包含调度指令等信息的二维码,并传送至发布方智能终端;发布方智能终端收到该二维码,进行识别解码后,即可确认接收方已经收到并确认调度指令内容。由于无需传统的人工手动记录,能够避免调度指令在传送过程中,因人为疏漏造成的错误;同时,也能够大幅提高调度指令的传送效率。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16281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李亮;

    申请/专利号CN201510707427.X

  • 发明设计人 李亮;丁明耀;

    申请日2015-10-27

  • 分类号H04L29/06;G06K7/14;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234000 安徽省宿州市汴河西路明丽家园11号楼303室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2:50:0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10-18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H04L29/06 授权公告日:20180601 终止日期:20181027 申请日:20151027

    专利权的终止

  • 2018-06-01

    授权

    授权

  • 2018-05-11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H04L29/06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51027

    著录事项变更

  • 2018-05-11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H04L29/06 登记生效日:20180420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51027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6-01-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4L29/06 申请日:201510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12-16

    公开

    公开

查看全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调度指令发布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进程不断推进,人们之间的交流越来越方便,这不仅仅体现在生活方面,在生产方面同样如此。例如,现代企业中,业务间的调度,完全可以远程、即时、高效率的完成。具体来说,是通过下述方式完成的:A和B之间进行相关调度业务联系,可以通过视频会议系统或视频调度电话进行,也就是A和B可以实现实时的视频和语音通话。以调度指令为例:A向B下达了调度指令,B在自己相关纸质或电子记录上手工填写、记录信息:“×年×月×日,用户A向我下达了调度指令,指令内容为××××××”。

但是,上述调度指令的发布方法,仍存在以下缺点:需要工作人员进行纸质记录,会降低工作效率;纸质记录容易因为用户的疏忽而产生错误,例例如记录错时间、人名或指令内容;更严重的是,该记录可以是补填甚至是伪造的,因此存在严重的安全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高效、便捷的安全高效的调度指令发布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安全高效的调度指令发布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发布方在设有生物特征识别模块的发布方智能终端上登录系统,将要下达的调度指令输入智能终端;

步骤二,发布方智能终端通过内置编码器将该调度指令、发布方的个人信息、接收方的个人信息以及时间进行转换、编码,生成二维码;并将该二维码无线传输传送至接收方智能终端;

步骤三,接收方智能终端接收到二维码后,通过内置译码器对二维码进行解码,生成调度指令、发布方的个人信息、接收方的个人信息以及时间信息;并将该信息与接收方的个人信息和时间信息进行核对;

步骤四,核对无误后,接收方进行确认;

步骤五,接收方确认后,接收方智能终端生成一个包含调度指令、接收方确认结果以及接收方个人信息的二维码,并将该二维码通过视频传输传送至发布方智能终端;

步骤六,发布方智能终端收到该二维码,进行识别解码后,即可确认接收方已经收到并确认调度指令内容。

其中,在所述步骤一之前,调度指令的发布方与调度指令的接收方通过视频调度电话系统进行视频通话。

其中,在步骤三中,如果核对出现问题,则接收方智能终端将持续扫描接收到的二维码,当持续设定时间仍然没有有效识别二维码后,则直接向发布方智能终端上发送调度指令接收失败的通知信息。

其中,所述发布方智能终端的生物特征识别模块为指纹识别模块或人脸识别模块。

其中,所述接收方智能终端上设有生物特征识别模块或者密码输入模块,所述生物特征识别模块为指纹识别模块或人脸识别模块;所述密码输入模块为键盘密码输入模块或者手势识别模块。

其中,所述发布方智能终端为安装有编码软件,并配有摄像头、话筒和耳麦的PC;所述接收方智能终端为安装有解码软件,并配有摄像头、话筒和耳麦的PC。

其中,在所述步骤二和步骤五中,二维码在发布方智能终端和接收方智能终端的传输以下述方式无线传输:视频、电子文档、互联网、传真或电子邮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安全高效的调度指令发布方法,发布方需要通过生物特征识别模块的验证,才可登录发布方智能终端上登录系统,才能够进行调度指令的发布,避无权限的人发布调度指令,从源头上确保调度指令的合法性、安全性;而且,发布方智能终端将包括调度指令和发布方个人信息等内容编码成二维码,再由接收方智能终端对二维码进行解压,只有解压出的信息与接收方的信息相吻合,接收方才能够正确接收,因此,避免了发布方将指令错发给其他接收方;此外,在接收方确认接收指令调度无误后,接收方智能终端会生成包含接收方确认结果的二维码,发送给发布方智能终端,发布方即可确认接收方已经收到调度指令内容。

由于无需传统的人工手动记录,能够避免调度指令在传送过程中,因人为疏漏造成的错误;同时,也能够大幅提高调度指令的传送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安全高效的调度指令发布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描述。

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的安全高效的调度指令发布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发布方在设有生物特征识别模块的发布方智能终端上登录系统,将要下达的调度指令输入智能终端;

步骤二,发布方智能终端通过内置编码器将该调度指令、发布方的个人信息、接收方的个人信息以及时间进行转换、编码,生成二维码;并将该二维码无线传输传送至接收方智能终端;

步骤三,接收方智能终端接收到二维码后,通过内置译码器对二维码进行解码,生成调度指令、发布方的个人信息、接收方的个人信息以及时间信息;并将该信息与接收方的个人信息和时间信息进行核对;

步骤四,核对无误后,接收方进行确认;

步骤五,接收方确认后,接收方智能终端生成一个包含调度指令、接收方确认结果以及接收方个人信息的二维码,并将该二维码通过视频传输传送至发布方智能终端;

步骤六,发布方智能终端收到该二维码,进行识别解码后,即可确认接收方已经收到并确认调度指令内容。

具体来说,在步骤二和步骤五中,二维码在发布方智能终端和接收方智能终端的传输以下述方式无线传输:视频、电子文档、互联网、传真或电子邮件。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安全高效的调度指令发布方法,发布方需要通过生物特征识别模块的验证,才可登录发布方智能终端上登录系统,才能够进行调度指令的发布,避无权限的人发布调度指令,从源头上确保调度指令的合法性、安全性;而且,发布方智能终端将包括调度指令和发布方个人信息等内容编码成二维码,再由接收方智能终端对二维码进行解压,只有解压出的信息与接收方的信息相吻合,接收方才能够正确接收,因此,避免了发布方将指令错发给其他接收方;此外,在接收方确认接收指令调度无误后,接收方智能终端会生成包含接收方确认结果的二维码,发送给发布方智能终端,发布方即可确认接收方已经收到调度指令内容。

由于无需传统的人工手动记录,能够避免调度指令在传送过程中,因人为疏漏造成的错误;同时,也能够大幅提高调度指令的传送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一之前,调度指令的发布方与调度指令的接收方通过视频调度电话系统进行视频通话。发布方与接收方在视频通话的过程中,进行调度指令的发布与接收:对于重要信息,通过上述的调度指令的发布与接收方法进行交流,保证信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对于一般信息,可以视频通话的方式进行交流,实现发布方与接收方的实时互动,保证信息交流的便捷性。

当然,这仅是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本发明的调度指令的发布方与调度指令的接收方并不局限于视频通话,也可为其他传统调度联系手段,例如电话、即时通讯软件、联系函等。

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三中,如果核对出现问题,则接收方智能终端将持续扫描接收到的二维码,当持续设定时间仍然没有有效识别二维码后,则直接向发布方智能终端上发送调度指令接收失败的通知信息。

接收方智能终端在工作时,会实时的扫描二维码接收区,一旦接收到二维码,立即进行识别解码,如果从二维码解压出的信息与接收方不对应,则不会向接收方显示,而是继续扫描二维码接收区;并将调度指令接收失败的通知信息发送至接收方,使接收方能够及时得知发布错误,及时进行调整。

在本实施例中,发布方智能终端的生物特征识别模块为指纹识别模块或人脸识别模块。指纹识别模块或人脸识别模块,能够避免无权限的人,非法发布调度指令。

而且,接收方智能终端上设有生物特征识别模块或者密码输入模块,生物特征识别模块为指纹识别模块或人脸识别模块;密码输入模块为键盘密码输入模块或者手势识别模块。

在接收方智能终端上设有生物特征识别模块或者密码输入模块后,能够保证接收方的合法性,避免无权限的人冒充接收方接收重要的调度指令。

因此,能够从指令调度的发布源头及接收尾端,同时确保指令调度的安全性。

在本实施例中,发布方智能终端为安装有编码软件,并配有摄像头、话筒和耳麦的PC;接收方智能终端为安装有解码软件,并配有摄像头、话筒和耳麦的PC。

发布方智能终端和接收方智能终端均采用集合了视频通话、生物识别、编译码功能的PC,仅需对工作用PC稍加改进即可实现本发明的功能,因此具有成本低廉,资源利用率高的优点。当然,这仅是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本发明的发布方智能终端和接收方智能终端的具体结构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为其他手持或便携智能设备,例如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等。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