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制造车辆外表面构件的方法及车辆外表面构件

用于制造车辆外表面构件的方法及车辆外表面构件

摘要

本发明涉及用于制造车辆外表面构件(1)的方法,具有以下步骤:通过将一种热塑性塑料注射到注塑成型模具内或通过置入一个由热塑性塑料预制成的载体构件在注塑成型模具中准备好由热塑性塑料作的载体构件(2),及向封闭的注塑成型模具内注射由一种在被刮划的情况下自修复的塑料材料作的覆盖层(4)以覆盖载体构件(2),本发明还涉及尤其按照该方法制造的车辆外表面构件。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61208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韦巴斯托股份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480054935.6

  • 发明设计人 J·沃考克;J·哈默;

    申请日2014-09-30

  • 分类号B60R13/04(20060101);B29C45/14(20060101);B29C45/16(20060101);B29K75/00(20060101);B29L31/30(20060101);B29C67/24(20060101);

  • 代理机构72002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曾立

  • 地址 德国施托克多夫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5:20:5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9-20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B60R13/04 专利号:ZL2014800549356 申请日:20140930 授权公告日:20180626

    专利权的终止

  • 2018-06-26

    授权

    授权

  • 2016-06-2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60R13/04 申请日:201409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5-2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车辆外表面构件的方法以及一种车辆外表面 构件。

背景技术

这种车辆外表面构件例如是车顶开启系统(如滑式车顶或者导流车顶) 的顶盖或者车辆的外壳构件。

DE102008064233A1描述了一种登车板条(Einstiegsleiste),该登车 板条具有模内成型膜(Inmoldfolie),该模内成型膜至少区段地构成登车板 条的表面并且由聚碳酸酯或者可类比的塑料材料制成。在模内成型膜的背 侧上,通过注塑方法成型有由透光的塑料材料制成的塑料材料部分,该塑 料材料部分可作为照明光源用的光导体使用。在由透光塑料材料制成的塑 料材料部分上,注塑有由非透光塑料材料制成的另一塑料材料部分。这种 由非透光塑料材料制成的另一塑料材料部分可构成登车板条的载体构件, 并且可确保针对该构件设定的机械要求所需的登车板条刚度。此外,模内 成型膜在构成其表面区段的前侧上设有由聚硅氧烷制成的硬覆盖层。然而, 这种由聚硅氧烷制成的硬覆盖层不足以耐刮划。塑料材料中的刮划不能直 接被去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出一种开头部分所述的用于制造车辆外表面构 件的方法,该方法提供了改进的车辆外表面构件;以及提出一种这样的车 辆外表面构件。

根据本发明,该任务通过一种用于制造车辆外表面构件的方法来解决, 该方法具有以下步骤:

-在注塑成型模具中提供由热塑性塑料制成的载体构件,其方式是, 将热塑性塑料注入到注塑成型模具中,或者,将由热塑性塑料预制成的载 体构件置入,并且

-将由一种在刮划情况下自修复的塑料材料制成的覆盖层注入到封闭 的注塑成型模具内,用于给载体构件涂层。

此外,该任务还通过一种车辆外表面构件来解决,该车辆外表面构件 具有层结构,该层结构设有至少一个载体层和覆盖层,其中,覆盖层由一 种在刮划情况下自修复的塑料材料制成。

在从属权利要求中分别给出本发明的有利构型。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特征在于:为了制造车辆外表面构件,作 为覆盖层使用并且注入一种由软塑料材料制成的涂层、尤其一种“清层 (clear-coat)”或者透明涂层,所述覆盖层在刮划情况下可自修复 (selbstheilend)。自修复意味着:如果在受损或者刮划的情况下,只要覆盖 层的塑料材料的分子结构或分子网未过度地受损或者毁坏,则覆盖层的塑 料材料在受损的情况下能够完全可逆地自行修复或者被修复。这种塑料材 料是“软”的,这在意义方面是:该塑料材料能够避免受损,而不是—— 如硬材料的情况——受伤或者刮划。恢复性能与材料的玻璃点(Glaspunkt) 相关。因此,可通过借助外部温度源进行热供给而使材料温度升高,从而 激励了材料的自修复。此外,该材料也可通过表面抛光来修复。

因此,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中,不是将已涂层的薄膜作为覆盖层置入 到模具中,而是使在注塑成型模具中已准备好的或者已制好的载体层在注 塑成型模具中借助注塑覆盖层来涂层。

在注塑成型模具中准备好由热塑性塑料制成的载体构件,这或是能够 通过将热塑性塑料注入到注塑成型模具内,或是能够通过置入由热塑性塑 料预制成的载体构件来实现。置入的载体构件可以在覆盖层被注上之前在 注塑成型模具中被附加地涂层。

载体构件尤其是层形式的,并且,如果该载体构件是置入式部件,则 该载体构件可以是薄膜,例如由塑料或者由合成材料或复合材料制成的薄 膜,这些合成或复合材料具有PU基质(PU-Matrix)或者树脂基质 (Harzmatrix)。

特别优选的是,覆盖层的塑料材料是PUR(聚氨酯)或者PUA(聚脲) 并且尤其制造成具有高光亮的表面。PUR与PUA都具有自修复特性,即使 在覆盖层制造成非常薄的情况下也是如此,例如层厚为0.1mm至2.0mm。

优选设定,PUR或者PUA是耐紫外线的塑料材料。因此,根据本发明 的车辆外表面构件可耐久地使用,而不会由于紫外线的照射而出现材料变 化。在车顶构件透明的情况下,可阻止紫外线照入到车辆内空间中。

根据适宜的方法构型,在覆盖层被注入之前,在注塑成型模具中,可 以将中间层或者功能层施加到载体构件上,从而然后在该中间层或功能层 上施加有覆盖层。因此,根据本发明的车辆外表面构件可具有其它的功能 和特性。

单独的和组合的适宜工艺流程用于制造车辆外表面构件都是优选的。 因此,载体构件和/或中间层或功能层可构造成透明的、半透明的或者染色 的和/或构造有光滑的、压有凸纹的或者结构化的表面和/或构造有文字或者 图案。因此,例如能够将制造商名称或者商标施加到透明的中间层或功能 层上并且耐刮划地覆盖有透明的覆盖层。

根据优选的方法变型,载体构件可以制造成具有结构化表面并且被透 明的覆盖层覆盖,从而表面结构虽被保护地且平滑地覆盖,但仍可被看到。 结构化的表面例如可通过注塑成型模具的模具半部或转台模具相应作为阴 模的成型表面来制造。结构化表面例如包含有:纹理、施加到载体构件上 的文字或图形的印样、或者成型的三维结构。

此外,中间层或功能层适宜地可以包含有至少一个光导体、或者可以 构成光导层、并且可以包含有设计层或用以产生信号的接触敏感层、或者 可以包括有天线装置或加热金属丝、或者可以至少在部分区域中构造成三 维结构。而且这种构型也可单独地或组合地实施。

最后,如果不需要透明而希望是彩色的构型,则覆盖层也可被上色。

根据本发明的车辆外表面构件尤其根据上述方法之一或根据权利要求 9至14中任一项来制造。因此,在该车辆外表面构件中,功能层可以是光 导层、或者可以包含有至少一个光导体、可以是设计层或是用以产生信号 的接触敏感层、或者可以包括有天线装置或加热金属丝。

该车辆外表面构件例如可以是柱外壳登车板条 或者车顶模块的固定式或可运动式(尤其是透明的)顶盖。

附图说明

以下将借助根据本发明的车辆外表面构件的实施例并参照附图来详细 解释本发明。附图为:

图1:以截面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车辆外表面构件;并且

图2:以截面图示出另一车辆外表面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以示意性截面图示出车辆外表面构件1(例如呈车顶模块的顶盖 的构型)。由热塑性塑料制成的载体层2构造成具有结构化的上侧3或者表 面。载体层2被涂层有覆盖层4,该覆盖层由一种自修复塑料(例如PUR 或PUA)制造并且尤其由透明的塑料组成,从而结构化的表面3是可见的。 覆盖层4的表面5可以是平滑的且光亮的或者也可以结构化地构成。

图2中所示的车辆外表面构件1在载体层2上包含有中间层或功能层 6,在该中间层或功能层6上施加有覆盖层4。中间层或功能层6例如包含 有加热装置的加热金属丝7。

在说明书中并且借助实施例以及在附图中所公开的本发明的各个特征 能以任何技术上适宜的要求和构型与本发明主题以普遍形式相组合。

附图标记列表

1车辆外表面构件

2载体层

3结构化表面

4覆盖层

5表面

6中间层或功能层

7加热金属丝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