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简易经皮肺穿刺及穿刺并发症处理工具

一种简易经皮肺穿刺及穿刺并发症处理工具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简易经皮肺穿刺及穿刺并发症处理工具,包括定位针和切换机构,定位针包括针头和软管,针头连接在软管一端,软管上套设有同轴穿刺针套管,切换机构上设有活检针插口、可与软管连通的药剂输入口及气体引流管。本发明在一个工具上整合了麻醉、穿刺取样、并发症处理等多种功能,并能根据需要灵活切换功能,便于及时应对穿刺后出现并发症的状况,使用本发明可提高经皮肺穿刺及并发症处理操作效率,在经皮肺穿刺及并发症处理操作中减轻减少对病患的附加伤害。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4-20

    授权

    授权

  • 2016-07-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B17/34 申请日:2016012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6-2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简易经皮肺穿刺及穿刺并发症处理工具。

背景技术

经皮肺穿刺是目前明确肺部疾病的常用诊断方法,目前我国临床上实施经皮肺穿刺常用的器械有注射麻药用的注射器,进行肺部活体组织取样的活检针,以及用于活检针定位的同轴穿刺针,采用上述器械进行穿刺操作的一般操作步骤是:1.先在CT或超声定位的辅助下确定拟穿刺部位;2.根据定位用注射器注射麻药,进行局部逐层浸润麻醉,麻醉后拔出注射器;3.以皮肤上的针眼确定麻醉部位,将同轴穿刺针穿刺入目标部位;4.拔出同轴穿刺针中的针芯,空出同轴穿刺针的腔体,将活检针穿刺入同轴穿刺针的腔体并沿同轴穿刺针插至目标部位进行活检取样。上述操作由于受呼吸活动的影响,同轴穿刺针并不能确保顺利地一次性准确穿刺到位,往往需借助CT或超声定位多次穿刺。受器械的限制,上述经皮肺穿刺方法存在如下缺点:在局部麻醉的过程中,同轴穿刺针穿刺过程中都需通过影像定位以确定同轴穿刺针能经局部麻醉部位到达目标部位,这样患者就有可能多次接受CT射线或超声波,造成身体损害;受呼吸运动影响,穿刺目标部位存在移动,同轴穿刺针穿刺难以一次成功,可能需要反复多次,增加患者痛苦;反复穿刺及多次影像定位会造成严重的时间浪费,令本已非常忙碌的医疗单位负荷进一步加重;穿刺操作易引起气胸或血气胸,而一旦发生又因受工具局限难以就地迅速处理,只能重新进行局部麻醉,借助影像定位另做穿刺进行胸穿排气,期间不仅耗用更多药品、器械,还会花费更多治疗处理时间,而且极有可能因处理不及时而导致严重后果。公开号为CN204446042U的发明于2015年7月8日公开了一种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定位针,包括针管、针芯和针座;所述针管的尾部固定设置在针座的前端;所述针芯通过针座伸入至所述针管内;所述针管的长度为12cm;在所述针管的外表面由针尖至针尾方向,间隔设有一排刻度,所述刻度以毫米为单位;围绕在所述针管的周向设有与其紧密配合的定位套,该定位套的长度为1-3mm,在该定位套上设有不透X线标记点。本发明增加了安全度,并且减少病人痛苦。在针管外表面有一小橡胶圈进行定标,可保证在抽吸过程中不会刺入过深,并达到较精确定位抽吸幅度作用,而且在该橡胶圈的外表面设有不透X线标记点,在做CT时能实时看到穿刺的深度以及定位针的位置,大大增加了穿刺的效果。但该发明使用时也是主要靠影像定位引导,由于受呼吸运动的影响,仍然难以迅速而准确的进行肺部目标部位的穿刺。

发明内容

现有的经皮肺穿刺所使用的器械难以进行准确的目标部位定位及穿刺,使用过程中较多依赖影像定位,不利于提高操作效率及减轻减少病患附加伤害,且不便快速处理穿刺并发症,为克服这些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减少对影像定位的依赖,能确保经皮肺穿刺操作及并发症处理中对目标部位准确定位及穿刺,从而提高操作效率、减轻减少病患附加伤害并及时控制并发症的简易经皮肺穿刺及穿刺并发症处理工具。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简易经皮肺穿刺及穿刺并发症处理工具,包括定位针和切换机构,定位针包括针头和软管,针头连接在软管一端,软管上套设有同轴穿刺针套管,切换机构上设有活检针插口、可与软管连通的药剂输入口及气体引流管。切取人体组织标本所用的活检针直径较粗,同轴穿刺针套管用来对活检针导向,直径更粗,如果直接穿刺入人体会给患者带来较大损害及痛苦,因此穿刺前需要使用普通或较细的针头注射麻药。使用本工具时,针头穿刺入目标部位,通过药剂输入口注射麻药,在注射麻药时,软管也同时指示了一条准确通向目标部位的路径,完成局部麻醉后,将同轴穿刺针套管沿着软管穿刺入人体直接到达针头所在的目标部位,从而迅速而准确地穿刺到肺部目标部位,为最后的活检针取样建立指向准确的通道,在执行后面的活检针取样步骤时,将针头退出人体,拉动软管退到同轴穿刺针套管内暂时让出通道,活检针沿同轴穿刺针套管的腔道穿刺入人体,切取人体患病部位组织样本。取样完成后,活检针退出,推送软管使针头沿同轴穿刺针套管返回人体内,一旦病人出现气胸或血气胸,可立即启用气体引流管,接通气体引流管和软管进行排气。本工具由于使用定位针、同轴穿刺针套管直接进入人体进行目标部位的定位,即使因为呼吸而导致肺部运动,留在人体内的部分都能指示出最终的目标部位,定位针、同轴穿刺针套管交替定位并互相引导,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对影像定位的依赖,避免患者多次接受CT射线或超声波,还可使得同轴穿刺针穿刺易于一步到位,避免反复修正位置和反复穿刺,从而提高经皮肺穿刺的操作效率,并减轻减少患者所受的附加伤害,此外,还能及时处理穿刺后的并发症。

作为优选,所述切换机构包括切换盘,切换盘包括固定盘和转动盘,固定盘与转动盘转动连接,软管与固定盘相连,药剂输入口、活检针插口和气体引流管均设于转动盘上。转动盘转到不同位置时,药剂输入口和气体引流管可分别与软管连通。此种结构的切换机构可根据经皮肺穿刺及后续操作的各步骤需要方便灵活地进行通道切换,完成麻药注射、组织取样及穿刺并发症处理等各项操作。

作为优选,转动盘为轴截面呈“凸”字形的旋转体且中心处轴向贯通,固定盘为旋转体且中心处轴向贯通,转动盘与固定盘中心重合并嵌插连接,转动盘与固定盘接合面上设有密封圈。通过这样的结构设置,可以方便地实现转动盘与固定盘的转动连接。

作为优选,活检针插口位于转动盘中心,药剂输入口和气体引流管偏置于转动盘顶部,软管偏置于固定盘底部,气体引流管与转动盘的连接点,以及药剂输入口到转动盘转动中心的距离相等,软管与固定盘的连接点到固定盘中心的距离与药剂输入口到转动盘转动中心的距离相等。药剂输入口和气体引流管位于转动盘的一同心圆上,该同心圆上任一点都能与软管正相对,因此,随着转动盘的转动,药剂输入口和气体引流管可以与软管连通,实现操作通道的切换,分别进行麻药注射和胸穿排气的操作。

作为优选,转动盘上设有两个转动极限止点,在两个转动极限止点处,药剂输入口和气体引流管分别与软管连通。设置转动极限止点可以方便地找准药剂输入口和气体引流管各自与软管的对接位置,转动盘只需转到转动极限止点处,药剂输入口或气体引流管即对准了软管,这样可避免花费过多时间用于找准对接位置,对于提高穿刺操作效率和及时处理穿刺后并发症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为另选,所述切换机构包括药剂输入支管和引流支管,药剂输入支管和引流支管均与软管连通,药剂输入口设于药剂输入支管上,气体引流管连接于引流支管上。此为另一形式的切换机构,此种切换机构结构更为简单,制作相对容易。

作为优选,同轴穿刺针套管侧面设有内径扩大部,内径扩大部上设有软管穿孔,软管经软管穿孔穿入同轴穿刺针套管中。同轴穿刺针套管插至目标部位后,进行经皮肺穿刺时,需要将软管拉出,为活检针让出通道,设置内径扩大部和软管穿孔,可以将针头和软管快拉出时移到内径扩大部中让出通道而不必全部拉出,既可以起到封闭软管穿孔的作用,又可以方便操作,避免软管在同轴穿刺针套管中反复抽出、穿入。

作为优选,同轴穿刺针套管外套设有留置软管,留置软管外设有弹力夹。活检针取样完成后,同轴穿刺针套管可抽出,而留置软管可以从同轴穿刺针套管外脱下,留在人体中,由于留置软管为软管,留在人体中不至于造成较大伤害。同轴穿刺针套管抽出后,弹力夹可自动夹紧留置软管,防止空气进入人体。

作为优选,气体引流管外设有气体稳流阀。设置气体稳流阀,可以在胸穿排气时以预期的速度排出气体,避免不匀速的引流造成患者不适应,以及引发肺水肿等并发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功能齐全。本发明在一个工具上整合了麻醉、穿刺取样、并发症处理等多种功能,并能根据需要灵活切换功能,便于及时应对穿刺后出现并发症的状况。

提高经皮肺穿刺及并发症处理操作效率。本发明使用定位针、同轴穿刺针套管直接进入人体进行目标部位的定位,不受呼吸运动的影响,定位针、同轴穿刺针套管交替定位并互相引导,为人体组织切取、穿刺并发症处理提供准确目标部位,使得同轴穿刺针穿刺易于一步到位,提高经皮肺穿刺及穿刺并发症处理操作效率。

在经皮肺穿刺及并发症处理操作中减轻减少对病患的附加伤害。使用本发明可减少对影像定位的依赖,避免患者多次接受CT射线或超声波,避免反复修正位置和反复穿刺,从而减轻减少对病患的附加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切换盘的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切换盘的一种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针头,2-软管,3-同轴穿刺针套管,4-药剂输入口,5-活检针插口,6-气体引流管,7-切换盘,8-固定盘,9-转动盘,10-留置软管,11-弹力夹,12-连接轴,13-内径扩大部,14-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简易经皮肺穿刺及穿刺并发症处理工具,包括定位针和切换机构,定位针包括针头1和软管2,针头1连接在软管2一端,软管2上套设有同轴穿刺针套管3,软管2的弹性使软管2与同轴穿刺针套管3间略微过盈配合,但不影响同轴穿刺针套管3沿软管2滑动,针头1、软管2和同轴穿刺针套管3上均设有刻度。切换机构上设有活检针插口5、可与软管连通的药剂输入口4及气体引流管6。所述切换机构包括切换盘7,切换盘7包括固定盘8和转动盘9,固定盘8与转动盘9均为圆柱形且直径相等,固定盘8与转动盘9相互间转动连接,固定盘8上设有一轴向贯通的下腔道,软管2与该下腔道在固定盘8底面上的开口相连。药剂输入口4、活检针插口5和气体引流管6均设于转动盘9上,转动盘9上设有两条轴向贯通的上腔道,药剂输入口4、气体引流管6分别连接在两条上腔道在转动盘9顶面的开口上。转动盘9为轴截面呈“凸”字形且中心处轴向贯通,固定盘8的中心处轴向贯通,转动盘9与固定盘8中心重合并嵌插连接,转动盘9与固定盘8通过一空心的连接轴12穿连,连接轴12两端各卡接一卡簧,两卡簧分别抵住转动盘9顶面和固定盘8底面,连接轴12的轴孔即为活检针插口5。转动盘9与固定盘8接合面上设有密封圈14,固定盘8顶面近外缘处设有一环形槽,环形槽与固定盘8同轴,密封圈14适配嵌设于环形槽中。转动盘9底面设有一个半环形槽,该半环形槽与转动盘9同轴,半环形槽直径小于固定盘8上环形槽直径,固定盘8顶面还一体成型地设有一凸销,凸销嵌插在所述半环形槽中。活检针插口5位于转动盘9中心,药剂输入口4和气体引流管6偏置于转动盘9顶部,软管2偏置于固定盘8底部,气体引流管6与转动盘9的连接点,以及药剂输入口4到转动盘9转动中心的距离相等,软管2与固定盘8的连接点到固定盘8中心的距离与药剂输入口4到转动盘9转动中心的距离相等。气体引流管6与转动盘9的连接点,以及药剂输入口4到转动盘9转动中心的距离介于所述半环形槽半径和所述环形槽半径之间。所述半环形槽的两个端点构成了转动盘9上的两个转动极限止点,由于所述凸销受两个转动极限止点的限制,转动盘9只能转动半圈,在两个转动极限止点处,药剂输入口4和气体引流管6分别可与软管2连通。同轴穿刺针套管3侧面设有同轴穿刺针套管3侧面设有内径扩大部13,内径扩大部上设有软管穿孔,软管2经软管穿孔穿入同轴穿刺针套管3中。同轴穿刺针套管3外套设有留置软管10,留置软管10外设有弹力夹11。气体引流管6外设有气体稳流阀。切换盘7安装在一可调节支架上,可根据操作需要调整调节支架,使切换盘7处于适当位置,方便操作。

使用本工具时,先转动转动盘9至一个转动极限止点,使药剂输入口4对准软管2入口,将装有麻药的针筒插入药剂输入口4,借助影像定位,将针头1插入目标部位,通过药剂输入口4输入麻药,经软管2、针头1注入人体,完成局部麻醉后,将同轴穿刺针套管3沿着软管2穿入人体直接到达针头1所在的目标部位,从而迅速而准确的穿刺到目标部位,然后轻拉软管2,退出针头1,继续向外抽拉软管2,但不将针头1拉出同轴穿刺针套管3上的软管穿孔,通过软管上的刻度判断软管2即将拉到尽头时即停手,然后将活检针从同轴穿刺针套管3开口端插入,并顺着同轴穿刺针套管3内部通道进入人体,活检针在同轴穿刺针套管3内推入时,将软管2、针头1向旁边推斥,内径扩大部13可容软管2、针头1偏移同轴穿刺针套管3轴线,为活检针让出通道,活检针到达目标位置切取组织标本后,随即退出活检针。推送软管2使针头1重返人体内,接下来抽出同轴穿刺针套管3,只留下留置软管10插在人体,同轴穿刺针套管3与留置软管10脱离后,弹力夹11即刻在自身弹力作用下夹紧留置软管10,避免空气进入。此后暂停操作,严密观察患者穿刺部位情况发展,一旦发现气胸或血气胸,立即转动转动盘9至另一个转动极限止点,气体引流管6与软管2对接,取下弹力夹11,进行排气引流,引流完成再夹回弹力夹11。

实施例2:

所述切换机构包括药剂输入支管和引流支管,药剂输入支管和引流支管均与软管2连通,药剂输入口4设于药剂输入支管上,气体引流管6连接于引流支管上。其余同实施例1。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