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具有并联布置的压缩机叶轮的涡轮增压器布置和用于操作涡轮增压器布置的方法

具有并联布置的压缩机叶轮的涡轮增压器布置和用于操作涡轮增压器布置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具有并联布置的压缩机叶轮的涡轮增压器布置和用于操作涡轮增压器布置的方法。提供了用于发动机的涡轮增压器的方法和系统。在一个示例中,方法包括平衡涡轮增压器的压缩机叶轮之间的压差。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7-21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F02C 6/12 专利号:ZL2016105519729 申请日:20160713 授权公告日:20200414

    专利权的终止

  • 2020-04-14

    授权

    授权

  • 2018-07-3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F02C6/12 申请日:201607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7-01-2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5年7月13日提交的德国专利申请号102015213059.2的优先权,出于所有目的其全部内容以引用方式全文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用于双叶轮压缩机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涡轮增压器布置在许多不同的配置中是已知的,并且是许多驱动器的重要部分,尤其在机动车辆部分中。为了提高此类涡轮增压器布置的性能,涉及通过普通涡轮经由轴驱动的多个压缩机叶轮的概念是已知的。根据压力或质量流需要,包括此类压缩机级的串联或并联流电路是已知的。

具体地,根据流动动力学,包括将空气排入共用体积的压缩机级的并联电路趋于比仅具有一个压缩机叶轮的涡轮增压器更难于控制。这是由于以下事实:两个压缩机级通常具有不同的流动特性,并且具体地,接近或超过喘振极限,这导致在一个压缩机叶轮处流动条件首先变得不稳定,由于回流能够导致对在另一压缩机叶轮处的流动条件产生作用,其结果是此另一压缩机暂时在不同并且可能同样不稳定的操作点处操作。结果是难于预测振荡作用产生,这些被称为“压缩机振荡”,并且与涡轮增压器布置的正确操作不兼容。

即使存在使两个压缩机级尽可能相似并且对称的尝试,也出现此类压缩机振荡。本公开的发明人已经认识到,该现象的基本问题无可否认地是能够使压缩机叶轮的几何形状完全相同,并且根据气体动力学,对于两个压缩机叶轮,还能够将出口管道设计成对称并且基本上相似。然而,在两个压缩机叶轮之间的流入气体流的均匀分布在实践中基本是不可能的,因为几何约束和安装空间考虑导致不同的入口形状。

因此,在具有两级压缩机的涡轮增压器的一个可能设计中,可以设想,共用入口管路借助基本上圆形的横截面延伸进入第一入口管道,其在横截面的中心区域分支,并且通过相对直接的路径通向涡轮叶轮的入口,以及共用入口管道的横截面的圆周表面区域(以圆形环的形式)经由第二入口管道布线到第二涡轮叶轮,其位于第一涡轮叶轮的对面。第二入口管道较长,并且具有多个偏差,其结果是该入口管道具有较高的流动阻力。此外,具有入口管道的分叉的两级涡轮增压器配置是已知的。在这种情况下,考虑到安装空间的原因,供应通常发生在到一个压缩机叶轮的轴向方向上和到另一压缩机叶轮的径向方向上。即使在入口管道的分支点处能够借助分配比率做出尝试以引导等质量流进入两个入口管道,这最终也难以实现,因为实际分配比率取决于实际气体质量流并且取决于其它参数,并且因此在操作范围内变化。

由于这些不同的入口比率,在两个压缩机叶轮处获得不同的入口压力。然而,因为叶轮几何形状(即,压缩特性和出口压力——两个叶轮排入相同的出口管道)相同,获得在特征曲线中的不同操作点(压力比率P/P)并且因此还可能是单个压缩机叶轮的不同稳定性行为。

发明内容

然而,这里发明人已经认识到此类系统的潜在问题。作为一个示例,为了避免上述压缩机振荡,涡轮增压器在接近留有相对大安全裕度的喘振极限的操作范围内操作,并且这损害了整个涡轮增压器布置的效率。

在一个示例中,上述问题可通过用于具有至少两个压缩机叶轮的内燃发动机的涡轮增压器布置解决,所述两个压缩机叶轮在共用驱动轴上运行,并且将空气并行排放进入共用出口管道,其中在为每个压缩机叶轮提供涡轮增压器布置前,入口管道分别布线到至少一个部分,用于在入口管道之间的流动连接被提供接近压缩机叶轮。

根据专利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本公开涉及用于具有至少两个压缩机叶轮的内燃发动机的涡轮增压器布置,所述两个压缩机叶轮在共用驱动轴上运行,并且将空气并行排放进入共用出口管道,在为每个压缩机叶轮提供压缩机布置前,入口管道分别布线到至少一个部分。此外,根据本专利权利要求9的前序部分,本公开涉及用于操作该种类的涡轮增压器布置的方法。

应当理解,提供上面的发明内容以简化的形式介绍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被进一步描述的概念的选择。它不意指识别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关键或基本特征,其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唯一地限定。此外,要求保护的主题不限于解决上面或在本公开的任何部分中提及的任何缺点的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示出具有涡轮增压器的发动机的示意图,其中涡轮增压器包括双叶轮压缩机。

图2示出用于操作双叶轮压缩机的连接器管道的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涉及具有双叶轮压缩机的涡轮增压器。叶轮位于共用驱动轴上,并且将空气排入共享出口。叶轮背对背定位,其中叶轮中的每个包括入口流动管道。即,压缩机的第一叶轮包括第一入口管道,并且压缩机的第二叶轮包括第二入口管道。第一和第二入口管道由在压缩机上游的进气道的分叉形成。为了降低和/或防止上述压力振荡,连接器管道流体耦接第一和第二入口管道。压缩机连同叶轮和管道在图1中示出。用于响应于工况操作连接器管道的任选的阀的方法在图2中示出。

图1示出具有各种部件的相对定位的示例配置。如果示出直接相互接触或直接耦接,则此类元件可被称为是至少在一个示例中分别直接接触或直接耦接。类似地,示出彼此邻近或相邻的元件可至少在一个示例中分别彼此邻近或相邻。作为示例,以面共享彼此接触放置的部件可被称为是面共享接触。作为另一个示例,彼此分开定位的元件可在至少一个示例中被称为是如此,其中,元件之间仅有空间而无其它部件。作为又一个示例,示出彼此上/下、彼此在相对的侧或彼此在左/右的元件可被称为是相对于彼此如此。另外,如附图所示,在至少一个示例中,最顶端的元件或元件的点可被称为是部件的“顶部”,并且最底的元件或元件的点可被称为是部件的“底部”。如本文所用,顶部/底部、较高/较低、上/下可相对于附图的纵轴,并且用于描述附图的元件相对于彼此的定位。同样地,在一个示例中,示出在其它元件上方的元件是竖直地在其它元件上方定位。在又一示例中,在附图内描述的元件的形状可被称为是具有那些形状(如,例如,为圆形、直的、平面的、弯曲的、圆的、凹槽的、成角度的等)。另外,在至少一个示例中,示出彼此相交的元件可被称为是相交的元件或彼此相交。再者,在一个示例中,示出在另一个元件内或示出在另一个元件外的元件可被称为如此。

现在转到图1,它在示意图中示出涡轮增压器布置10,其能够在具有内燃发动机50的机动车辆中使用。发动机50可为火花点火发动机或柴油(压缩点火)发动机。

涡轮增压器布置10具有以背对背布置固定地连接到彼此的两个压缩机叶轮16a、16b(一般由16指示),其安置在通过涡轮(位于图的右边更远处并且未示出)以已知的方式旋转驱动的轴14上,排气流动通过该涡轮。

压缩机叶轮16a、16b(叶片未具体示出)将空气接合地并且径向地排入出口空间30,其围绕叶轮16a、16b环形布置,并且通向通到进气歧管42的出口管路33。也就是说,在一个示例中,在与出口管路33连接之前,出口空间30环形横越叶轮16a、16b的最大圆周。增压空气冷却器(CAC)34位于出口空间30和进气歧管42之间,其中增压空气可被冷却并且其密度增加。这样,CAC 34可允许更多的增压空气填充发动机50的燃烧室。在一些示例中,可省略CAC 34。因此,压缩机叶轮16根据流动并联连接。

压缩的燃烧气体通过两个分开的入口管道18和20进入。入口管道18供应在轴向方向的左手压缩机叶轮16a,同时右手压缩机叶轮16b借助适当的偏转和分配体积经由径向延伸的管道型进料20供应。入口管道18、20两者从进气道40分叉(对应的分叉在交叉点41处示出)。由于长度的不同和不同偏转(例如,几何形状),管道18、20可经历不同的流动条件,并且这些流动条件能够导致涡轮增压器10的不平衡。在一个示例中,在其中压缩机16接近喘振极限的发动机条件期间,这些不平衡可导致压缩机振荡。喘振极限被定义为由于向压缩机的流动中断导致的压缩损耗,这可出现在高负荷期间。用于减轻喘振的发动机调节可包括减少发动机的功率输出(如,减少发动机加燃料)。

在本公开的范围内,在两个入口管道18、20之间的连接可通过连接管路或连接管道24提供,所述连接管路或连接管道24通向邻近的入口管道18、20,并且在进入点26、28处压缩机叶轮16a、16b的上游。在28处,在左手压缩机叶轮16a的附近,连接管路24横向地留下入口管道18的较低的壁,作为管路初始在涡轮增压器10的外壳的外面延伸,并且在过程中,围绕(例如,在其外部)环形出口管道30布线。连接管路24此外继续通过在涡轮增压器10的外壳中的孔,并且横向通向相关的入口管道20,同样在右手压缩机叶轮16b的上游并与其相邻。在一个示例中,进入点26和28为分别离开左手压缩机叶轮16a和右手压缩机叶轮16b的阈值距离。在每种情况下,流动连接管道24的进入点26和28在距各自的压缩机叶轮16a、16b不超过100mm的距离处通向各自的入口管道18、20。在一个示例中,阈值距离可小于或等于50mm。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阈值距离可为其它距离。

关于压缩机叶轮16的进入情况和进入间隔在两侧大约相等,以确保连接管路24的压力补偿效果最佳。如图所示,连接管路24具有比入口管道18、20小的横截面。连接管路24可具有小于或等于入口管道18或入口管道20的横截面的20%。在一个示例中,连接管路24的横截面恰好是入口管道的2%。

这种附加流动连接,也被称为短路或旁路,其具有补偿不可避免的入口压力差的效果,其结果是,压缩机叶轮两者在几乎相同的操作点起作用。在任何事件中,偏差显著小于没有附加流动连接的情况。

同时,应该强调的是,这通常是在入口管道之间的附加流动连接,因为所述管道根据在上游提供的分叉点处的流动在任何情况下已经连接到彼此。然而,根据用于确保在压缩机叶轮的区域中的类似压力条件的流动动力学,在相对远离压缩机叶轮的点处的连接可为不合适的。

根据涡轮增压器布置的几何形状,流动连接还能够由在毗连两个入口管道的外壳部分中的一个或多个开口提供,尽管在考虑中的例示性实施例中这很容易是不可能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另外或替代地,连接管道通道可位于压缩机叶轮16中,其中对应的开口被提供并且能够解释压缩机的旋转速度以及其它因素。因此,涡轮增压布置的包装限制可被降低。

如在32处所示,连接管路24能够另外用于将来自发动机50的曲轴箱31的空气排入涡轮增压器10的入口管道18、20。如图所示,排出通道32的出口对应于位于连接管路24中的阀60。这样,曲轴箱蒸气可在涡轮增压器10的上游排出。控制器12可电耦接到阀60,其中控制器12基于来自各种车辆传感器的反馈调节阀60的操作。在一个示例中,控制器12可基于来自位于入口管道18、20和排出通道32中的一个或多个的压力传感器的反馈调节阀60的位置。在一些示例中,可省略阀60,并且空气可在入口管道18、20和排出通道32之间自由流动。在另一个示例中,排出通道32可包括单向止回阀,其被构造成仅当曲轴箱31的压力超过阈值压力时打开,其中阈值压力基于第一流动入口管道18或第二流动入口管道20的压力(无论哪一个较高)。这样,当曲轴箱31的压力高于入口管道18、20中任一个的最大压力时,曲轴箱31可不接收进气并且可仅排出曲轴箱蒸气。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流动连接能够被设计为流动管道,其在压缩机叶轮的紧接附近通向各自的入口管道。这里,流动管道可以是短的以允许快速并且直接的压力补偿。

如果涡轮增压器布置的几何条件允许,则还可以使流动连接仅借助于被引入到将入口管道彼此分开的外壳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开口实现。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在涡轮增压器布置中实现流动连接,其中,提供两个压缩机叶轮,其背对背布置,其中两个压缩机叶轮具有基本上类似的递送特性。

借助此类涡轮增压器几何形状,在入口管道之间的流动管道可绕围绕压缩机叶轮环形延伸的出口管道布线,以便达到涡轮增压器的另一侧。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内燃发动机的曲轴箱通气管道能够另外通向连接入口管道的流动管道,其结果是在涡轮增压器前,空气从曲轴箱排出进入入口管道。当前排气排放标准规定,在内燃发动机的曲轴箱中累积的气体(其可含有油蒸气或油雾)可经历后燃烧以确保其不进入环境或损害其它排气后处理装置。在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情况下,曲轴箱蒸气的再循环发生在涡轮增压器入口之前。因此可能通过将根据本公开的流动连接和曲轴箱通气系统组合降低用于根据本公开的解决方案的结构花费。

在一个实施例中,此外可以提供连接入口管道的流动管道以具有不大于入口管道的平均横截面积的20%的横截面积,并且小于10%或5%的平均入口管道横截面积的横截面也仍可以是足够的。用于流动连接的相对小的横截面通常是足够的,因为待补偿的压力差小,并且流动连接的主要益处在任何情况下在涉及相对低质量流的操作范围内。因此,流动管道能够以节省空间的方式实现,例如,通过将其集成到涡轮增压器布置的外壳壁中。

在每种情况下,流动连接优选地在距各自的压缩机叶轮不超过100mm(优选不超过50mm)的距离处通向各自的入口管道。

在本公开的范围内,进一步提出用于操作用于具有至少两个压缩机叶轮的内燃发动机的涡轮增压器布置的方法,所述两个压缩机叶轮在共用驱动轴上运行,并且将空气并行排放进入共用出口管道,其中在为每个压缩机叶轮提供压缩机布置前,入口管道分别布线到至少一个部分;其中出现在压缩机叶轮的区域中的方法入口压力差至少部分地由流动连接补偿。

一种用于操作用于具有至少两个压缩机叶轮的内燃发动机的涡轮增压器布置的方法,所述两个压缩机叶轮在共用驱动轴上运行,并且将空气并行排放进入共用出口管道,其中在为每个压缩机叶轮提供压缩机布置前,入口管道分别布线到至少一个部分,

其中

在压缩机叶轮的区域中出现的入口压力差通过流动连接至少部分地补偿。

转向图2,它示出用于操作位于流动连接通道(例如,在图1的实施例中示出的流动连接通道)中的阀(例如,在图1的实施例中示出的阀60)的方法200。

用于执行方法200的指令可通过控制器基于存储在控制器的存储器上的指令并且结合从发动机系统接收的信号实行。根据下述方法,控制器可采用发动机系统的发动机致动器调节发动机操作。

方法200可以在202处开始,在202处方法200确定、估计和/或测量发动机操作参数。发动机操作参数可包括确定发动机负荷、发动机温度、排气质量流率、发动机转速、曲轴箱压力、冲压空气和/或空气/燃料比。

在204处,方法200包括确定、估计和/或测量第一入口流动管道压力。第一入口管道压力可通过位于第一叶轮和在第一入口流动管道和流动连接通道之间的交叉点之间的传感器测量。在一些实施例中,另外或替代地,第一入口流动管道压力可基于在查询表中的信息估计。同样地,第一入口流动管道压力可与发动机负荷、发动机温度等互相关联。因此,在一个示例中,方法200可基于当前发动机负荷确定第一入口流动管道压力。

在206处,方法200包括确定、估计和/或测量第二入口流动管道压力。第二入口管道压力可通过位于第二叶轮和在第二入口流动管道的壁和流动连接通道之间的交叉点之间的传感器测量。在一个示例中,用于测量第一入口流动管道压力的传感器还可用于测量第二入口流动管道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入口管道压力可基于上述发动机操作参数中的一个或多个估计。类似于第一入口流动管道压力,第二入口流动管道压力也可基于在查询表中存储的信息确定。

在208处,方法200确定第一和第二入口流动管道压力是否不相等。在一个示例中,如果质量空气流量在第一和第二入口流动管道中基本相等,则压力可相等。

如果第一和第二入口流动管道压力基本上相等,则方法200前进至210以维持当前发动机操作参数,并且不打开在流动连接通道中的阀。这样,第一入口流动管道保持从第二入口流动管道流体密封开。

如果第一和第二入口流动管道压力不相等,则方法200前进至212以通过将流动连接通道的阀驱动至打开位置来流体耦接第一和第二入口流动管道。通过这样做,空气可从较高的压力入口流动管道流入较低压力入口流动管道以使第一和第二入口流动管道压力平衡以降低和/或防止压力振荡。作为示例,如果第一入口流动管道压力高于第二入口流动管道压力,则未压缩的进气从第一入口流动管道流经具有在至少部分打开位置的阀的流动连接通道进入第二入口流动管道。在一个示例中,空气可流经流动连接通道,直到第一和第二入口流动管道压力基本上相等。在一个示例中,基本上相等可被定义为压力在彼此的5%内或更少。

在214处,方法200包括确定曲轴箱蒸气压力是否小于阈值压力。在一个示例中,阈值压力可基于第一和第二入口管道压力(例如,入口管道18和20)中的一个或多个的压力。这样,当曲轴箱蒸气的蒸气压力高于两个入口管道的压力时,曲轴箱蒸气可流入连接管道。在一些示例中,阈值压力可基于位于曲轴箱通气管道中的单向止回阀的弹簧。

如果曲轴箱蒸气压力低于阈值压力,则方法200前进至216并且不使曲轴箱气体流动到连接管道。这样,在连接管道和通气管道之间的阀不打开,并且气体不从曲轴箱流动到连接管道。

如果曲轴箱蒸气压力高于阈值压力,则方法200前进至218并且确定EGR是否流动到发动机。如果EGR未流动到发动机,则方法200前进至220以使曲轴箱蒸气流动到连接管道。

如果EGR流动到发动机,则方法200前进至222以调节EGR流动并且使曲轴箱蒸气流动到连接管道。调节EGR流动可包括调节EGR流动以补偿从曲轴箱流动到发动机的添加的燃料蒸气。在一个示例中,EGR响应于流动到发动机的曲轴箱蒸气而降低。通过这样做,EGR和曲轴箱蒸气的组合可满足发动机EGR需要。这样,方法200可降低和/或防止由于过度稀释导致的爆震和/或燃烧不稳定的可能性。

方法200在220或222之后前进至224,以将在连接管道中的阀维持在打开位置直到第一和第二入口流动管道压力基本上相等。这降低了可在第一和第二压缩机两者的操作期间出现的压力振荡。

这样,包括并行操作的背对背压缩机叶轮的发动机的涡轮增压器可降低和/或防止压缩机叶轮经历的压力振荡。虽然入口管道的几何形状不同,但是由压缩机叶轮经历的压力振荡可通过经由连接管道流体耦接压缩机叶轮的入口管道降低。连接管道的出口靠近于压缩机叶轮定位。连接管道可响应于在入口管道之间的压差使空气从入口管道中的一个流动到入口管道中的第二个。响应于压差使进气空气在入口管道之间流动的技术效果为平衡入口管道压力并且降低压力振荡。

包括具有至少两个压缩机叶轮的内燃发动机的涡轮增压器布置,所述两个压缩机叶轮在共用驱动轴上运行,并且将空气并行排放进入共用出口管道,其中在为每个压缩机叶轮提供压缩机布置前,入口管道分别布线到至少一个部分,其中在入口管道之间的流动连接管道被提供接近压缩机叶轮。涡轮增压器布置的第一示例还包括其中所述流动连接管道通向相邻于压缩机叶轮的各自入口管道。涡轮增压器布置的第二示例,其任选地包括第一示例,其还包括其中所述流动连接管道借助于至少一个开口实现,所述至少一个开口被引入到将入口管道彼此分开的外壳部分中。涡轮增压器布置的第三示例,其任选地包括第一和/或第二示例,其还包括其中提供两个压缩机叶轮,其背对背布置,其中两个压缩机叶轮具有基本上类似的递送特性。涡轮增压器布置的第四示例,其任选地包括第一至第三示例中的一个或多个,其还包括其中在所述入口管道之间的所述流动管道绕围绕压缩机叶轮环形延伸的出口管道布线。涡轮增压器布置的第五示例,其任选地包括第一至第四示例中的一个或多个,其还包括其中所述内燃发动机的曲轴箱通气管道另外通向连接所述入口管道的流动管道,其结果是在所述涡轮增压器布置前,空气从曲轴箱排出进入所述入口管道。涡轮增压器布置的第六示例,其任选地包括第一至第五示例中的一个或多个,其还包括其中连接所述入口管道的所述流动管道具有不大于20%的所述入口管道的平均横截面积的横截面积。涡轮增压器布置的第七示例,其任选地包括第一至第六示例中的一个或多个,其还包括其中在每种情况下,所述流动连接在距各自的压缩机叶轮不超过100mm的距离处通向所述各自的入口管道。

一种包括操作用于具有至少两个压缩机叶轮的内燃发动机的涡轮增压器布置的方法,所述两个压缩机叶轮在共用驱动轴上运行,并且将空气并行排放进入共用出口管道,其中在为每个压缩机叶轮提供压缩机布置前,入口管道分别布线到至少一个部分,并且出现在压缩机叶轮的区域中的入口压力差至少部分地由流动连接管道补偿。所述方法的第一示例,其还包括其中通过将位于所述流动连接管道的阀驱动至更打开的位置,所述流动连接管道至少部分地补偿所述入口压力差。所述方法的第二示例,其任选地包括第一示例,其还包括其中所述流动连接管道流体耦接所述入口管道的第一入口和第二入口,其中所述第一入口对应于所述压缩机叶轮的第一压缩机叶轮,并且所述第二入口对应于所述压缩机叶轮的第二压缩机叶轮。所述方法的第三示例,其任选地包括第一和/或第二示例,其还包括其中所述第一入口管道在轴向上延伸,并且所述第二入口管道在径向上延伸,并且其中所述流动连接管道包括对应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入口管道的出口,所述第一和第二入口管道分别位于距所述第一压缩机叶轮和所述第二压缩机叶轮100毫米内。所述方法的第四示例,其任选地包括第一至第三示例中的一个或多个,其进一步包括其中补偿所述入口压力差还包括经由所述流动连接管道使空气在所述入口管道之间流动。

一种系统,其包括具有沿共用轴背对背布置的两个压缩机叶轮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并且其中所述压缩机叶轮的入口管道包括不同的几何形状;以及在进气道的分叉的下游流体耦接所述压缩机叶轮的入口的流动连接管道;其中所述流动连接管道的横截面小于所述入口管道的横截面。所述系统的第一示例,其还包括其中所述流动连接管道的横截面为所述入口管道的横截面的10%。所述系统的第二示例,其任选地包括第一示例,其还包括其中所述压缩机叶轮包括共享出口,并且其中所述出口是环形的,并且围绕所述压缩机叶轮的最长圆周包绕。所述系统的第三示例,其任选地包括第一和/或第二示例,其还包括其中所述流动连接管道布线到所述出口的外部,其中,所述流动连接管道的各自端部物理耦接到所述入口管道中的每个。所述系统的第四示例,其任选地包括第一至第三示例中的一个或多个,其还包括其中所述流动连接管道是中空的,并且包括用于流体耦接所述入口管道的出口,并且其中所述流动连接管道的第一出口在第一叶轮的100毫米内,并且所述流动连接管道的第二出口在第二叶轮的100毫米内。

注意,在本文包括的示例控制和估计程序能够与各种发动机和/或车辆系统构造一起使用。本文公开的控制方法和程序可以被存储为在非暂态存储器中的可执行指令,并且可以由包括与各种传感器、致动器和其他发动机硬件组合的控制器的控制系统实施。本文描述的具体程序可以表示任何数目的处理策略,诸如事件驱动、中断驱动、多任务、多线程等中的一个或多个。同样地,各种动作、操作和/或功能可按例示的顺序执行、并行执行或在一些情况下省略。同样地,处理的顺序不一定要求实现本文描述的示例实施例的特征和优点,而是提供说明和描述的便利。可根据采取的具体策略,重复执行所述动作、操作和/或功能中的一个或多个。另外,所述的动作、操作和/或功能可以图形地表示待编程到在发动机控制系统内的计算机可读储存介质的非暂态存储器中的编码,其中所述的动作通过在包括与电子控制器组合的各种发动机硬件部件的系统内执行指令完成。

应当理解,本文公开的构造和程序在本质上是示例性的,并且这些具体实施例不被认为具有限制意义,因为多种变更是可能的。例如,上面的技术能够被应用到V-6、I-4、I-6、V-12、对置4缸,以及其他发动机类型。本公开的主题包括文中公开的各种系统和构造和其他特征、功能和/或属性的全部新颖的和不明显的组合以及子组合。

下列权利要求书具体地指出认为新颖的和非显而易见的某些组合及子组合。这些权利要求可能提到“一个”元素或“第一”元素或其等价物。应该将这些权利要求理解成包括一个或多个这种元素的组合,即不要求也不排除两个或两个以上这些元素。可以通过对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进行修改或通过提出对于本申请或相关申请而言新的权利要求而要求公开的特征、功能、元素、部件、操作和/或属性进行其他组合或者子组合。无论与原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不同、更宽、更窄还是相同,其都被认为包括在公开的主题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