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单轨客货运输轨道装置

单轨客货运输轨道装置

摘要

本发明给出了一种单轨客货运输轨道装置;包括若干轨道、若干基座和若干限位组件;轨道上部设有与轨道车凹轮接触的曲面,若干轨道依次首尾相连;基座设置在轨道下侧,轨道下部的下端面与基座的上端面接触;限位组件的两个限位座分别设置在轨道两侧,限位座的下端面与基座上端面接触且限位座与基座之间通过若干第一限位螺栓固定,限位座的侧壁与轨道侧壁接触,第二限位螺栓的螺杆贯穿两个限位座和轨道,第二限位螺栓的螺杆两端与螺母配合固定。本装置通过基座和限位组件完成架设轨道的目的,轨道形成运输轨道交通线路,本单轨客货运输轨道装置可以提高轨道车越障的性能,可广泛用于森林、山地、丘陵、沙漠、湿地、戈壁、沼泽等各种复杂地形。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675857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于光成;

    申请/专利号CN201710061533.4

  • 发明设计人 于林;于光成;

    申请日2017-01-26

  • 分类号E01B25/08;E01B25/10;

  • 代理机构蚌埠鼎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张建宏

  • 地址 233300 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大新镇张圩村于西队30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2:24:4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11-06

    授权

    授权

  • 2017-06-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01B25/08 申请日:201701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7-05-3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轨客货运输轨道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轨道交通通常采用双轨制结构,在轨道铺设时对地形及环境有着比较高的要求,施工难度较大、成本普遍较高;目前急需一种适应各种地貌环境、容易架设的客货运输轨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架设简单的单轨客货运输轨道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轨客货运输轨道装置;

至少包括若干轨道、若干基座和若干限位组件;

所述轨道包括上部、下部和连体部,连体部连接上部和下部,上部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与轨道车凹轮接触的曲面,所述的下部下端面为平面,若干轨道之间依次首尾相连;

所述基座设置在轨道下侧,轨道下部的下端面与基座的上端面接触;

轨道与基座之间通过若干限位组件固定,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两个限位座、若干第一限位螺栓和若干第二限位螺栓,两个限位座分别设置在轨道两侧,所述限位座的下端面与基座上端面接触且限位座与基座之间通过若干第一限位螺栓固定,所述限位座的侧壁与轨道侧壁接触,所述第二限位螺栓的螺杆分别贯穿两个限位座和轨道,第二限位螺栓的螺杆两端与螺母配合固定。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本单轨客货运输轨道装置通过基座和限位组件完成架设轨道的目的,轨道形成运输轨道交通线路,本单轨客货运输轨道装置可以提高轨道车越障的性能,并且与其他组件配合可广泛用于森林、山地、丘陵、沙漠、湿地、戈壁、沼泽等各种复杂地形,拓宽单轨客货运输交通的适用环境。

为了更清楚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以下将本单轨客货运输轨道装置简称为本轨道装置。

本轨道装置还包括多组农田固埂组件,农田固埂组件包括若干固定杆,固定杆固定连接在基座的下端面,固定杆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本轨道装置可用于山区、丘陵的农业服务;另外,本轨道装置在梯田中使用时,轨道连接部、下部、基座和农田固埂组件都预埋在阶梯状的梯田边缘,根据梯田的田埂高度,调整本装置伸出地面的高度,达到以轨固埂,对梯田的水土资源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本轨道装置还包括多组沼泽架设组件,沼泽架设组件包括下端开口的第一罩体,第一罩体内部有空腔,第一罩体固定连接在基座下侧;采用这样的结构后,利用第一罩体下部伸入沼泽地面中,由于第一罩体内的空腔封闭产生浮力,通行的单轨轨道车通过沼泽架设组件时,本轨道装置虽然会发生沉降,但当轨道车离开支架时,由于沼泽地面对第一罩体的浮力作用,整个轨道装置回复到初始状态,使本轨道装置方便在沼泽环境架设。

本轨道装置还包括多组河流架设组件,河流架设组件包括船形箱体,船形箱体内设有密封的空腔,船形箱体固定连接在基座下侧;采用这样的结构后,利用船形箱体设置在水上,船形箱体的浮力支撑整个本轨道装置的轨道、基座漏出水面,通行的单轨轨道车通过沼泽架设组件时,本轨道装置虽然会发生少许下降,但当单轨轨道车离开支架时,由于水面的浮力作用,整个轨道装置回复到初始状态,使本轨道装置方便在河流、湖泊等水上环境中架设。

本轨道装置还包括多组峭壁架设组件,峭壁架设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板、若干固定销和支撑板,若干固定销贯穿第一固定板且固定在山体侧壁上,水平的基座固定在峭壁架设组件上,基座一侧与第一固定板固定,基座另一侧与支撑板上端固定,支撑板下端与第一固定板之间固定;采用这样的结构后,多根固定销贯穿第一固定板且固定在山体侧壁上,基座固定在峭壁架设组件上,通过支撑板保证基座上端面保持水平状态,使本轨道装置适合在山脉丘陵的陡坡上架设。

本轨道装置还包括多组简易架设组件,简易架设组件包括第二固定板和若干固定桩;若干固定桩伸入地下,第二固定板与若干固定桩上端固定连接,基座固定在第二固定板上侧;采用这样的结构后,使本轨道装置可以在不允许或不需要挖掘地基的平地上架设。

本轨道装置还包括多组沙漠架设组件,沙漠架设组件包括梯形台体状的第二罩体,所述第二罩体内部具有空腔且下端面开口,第二罩体下部预埋在沙地内,第二罩体内部充满砂砾,基座固定连接在第二罩体上侧;

任意相邻两组沙漠架设组件的第二罩体之间留有供风沙通过的间隔。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利用第二罩体下部预埋在沙地内,且第二罩体内部充满砂砾,达到支撑基座及轨道的目的,沙漠架设组件沿轨道延伸周向依次间隔分布,可以使任意相邻两组沙漠架设组件的第二罩体之间留有供风沙通过的间隔,而且二者伸出地面具有一定高度,避免沙粒堆积。

本轨道装置还包括多组砂石架设组件,砂石架设组件包括定位框架和若干定位钢桩,若干定位钢桩伸入砂石地下,定位框架包括若干钢筋,若干钢筋彼此通过螺栓固定,定位钢桩上端与定位框架通过螺栓固定,基座固定连接定位框架在上侧;采用这样的结构后,本轨道装置可以在砂石、戈壁环境中实现架设。

本轨道装置还包括多组立交钢梁组件,立交钢梁组件包括钢梁和两根立柱,两根立柱下端分别固定在地面上,钢梁两端分别与立柱固定连接,基座固定在钢梁的上侧;采用这样的结构后,实现在地面有附着物或建筑物的城市内架设本轨道装置。

本轨道装置还包括多组湿地架设组件,湿地架设组件包括若干纵梁、若干横向盖板、若干连接杆和多个排桩,所述横向盖板具有下端面开口的限位腔室,每个横向盖板下侧固定至少一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中心线与横向盖板的上端面平行,所述连接杆与横向盖板之间有间隔,每个排桩由多根支撑桩组成,多根支撑桩沿连接杆的长度方向依次等距分布,所述支撑桩铰接在连接杆侧壁上,每个排桩的支撑桩的中心线相互平行,每个支撑桩的中心线与竖直线之间具有夹角,任意相邻两个排桩所有支撑桩的中心线在二者之间的连接杆中心线所在竖直面的投影呈轴对称分布,所述排桩的支撑桩中下部预埋进湿地内,所述排桩的支撑桩上端处于对应横向盖板的限位腔室内,所述纵梁下端面依次与若干横向盖板固定连接,基座固定在若干纵梁上侧。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可以实现在湿地环境架设本轨道装置,利用支撑桩受力后,支撑桩上侧的压力转换成对湿地的扭力,并且经过连接杆的铰接点时变为向上的反弹力,与轨道车作用在本轨道装置压力相互抵消,此过程中利用支撑桩将压力传递并分散,使本轨道装置长期使用不发生沉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轨道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轨道装置实施例一的使用状态图。

图3是本轨道装置实施例二的使用状态图。

图4是本轨道装置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轨道装置实施例四的使用状态图。

图6是本轨道装置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轨道装置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轨道装置实施例七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轨道装置实施例七砂石架设组件的俯视图。

图10是本轨道装置实施例八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轨道装置实施例九的使用状态图。

图12是图1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至2所示

本轨道装置包括轨道1、多个基座2、多限组位组件和多组农田固埂组件;

轨道1包括上部11、下部13和连体部14,上部11截面形状大体为五边形,上部11沿其长度方向上设置有与凹轮接触的曲面12,曲面12中部有夹角为90°,上部11的内部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四根横向加强筋;下部13与上部11不同点在于:下部13的下端面为平面。连体部14处于上部11、下部13之间,且连体部14连接上部11、下部13,轨道1的上部11、下部13和连体部14采用一体浇筑而成。

轨道1可以是一体式的,也可以为分段式的,如分段式的轨道1可将轨道1之间首尾相接,相邻两个轨道1之间焊接固定,沿轨道1延伸方向依次间隔分布有多个基座2,基座2大体为长方形板体,基座2设置在轨道1下侧,轨道1下部13的下端面与基座2的上端面接触;

轨道1与基座2之间通过两组限位组件固定,每组限位组件包括两个限位座31、十个第一限位螺栓32和五个第二限位螺栓33,两个限位座31分别设置在轨道1两侧,限位座31的下端面与基座2上端面接触且每个限位座31与基座2之间通过五个第一限位螺栓32固定,两个限位座31的侧壁与轨道1连体部14及下部13的侧壁接触,五个第二限位螺栓33的螺杆分别贯穿两个限位座31和轨道1,第二限位螺栓33的螺杆两端与螺母配合固定。

每组农田固埂组件包括五根固定杆41a,固定杆41a通过螺栓安装在基座2的下端面,固定杆41a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

本实施例的单轨客货运输轨道装置可用于山区、丘陵的农业服务,本轨道装置的轨道1连接部、下部13、基座2和农田固埂组件都预埋在田地里,轨道1的上部11露出土地外;而且本轨道装置可以应用在梯田地貌,具体为:本轨道装置轨道1连接部、下部13、基座2和农田固埂组件都预埋在阶梯状的梯田边缘,根据梯田的田埂高度,调整本装置伸出地面的高度,达到以轨固埂,对梯田的水土资源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

本实施例的应用环境为沼泽地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中轨道、多个基座2b、多组限位组件的结构及使用方法都相同,在此不仅行赘述,本实施例的本轨道装置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区别仅在于:使用沼泽架设组件代替农田固埂组件,沼泽架设组件包括下端开口的第一罩体41b,第一罩体41b内部有空腔42b,第一罩体41b用螺栓连接在基座2b下侧。

使用时,第一罩体41b下部伸入沼泽地面中,由于第一罩体41b内的空腔42b封闭产生浮力,通行的单轨轨道车通过沼泽架设组件时,本轨道装置虽然会发生沉降,但当轨道车离开支架时,由于沼泽地面对第一罩体41b的浮力作用,使整个轨道装置回复到初始状态。

实施例三

如图4所示

本实施例的应用环境为河流、湖泊,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中轨道、多个基座、多组限位组件的结构及使用方法都相同,在此不仅行赘述,本实施例的本轨道装置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区别仅在于:使用河流架设组件代替农田固埂组件,在轨道架设过程中遇到河流、湖泊等地貌时使用河流架设组件,河流架设组件包括船形箱体41c,船形箱体41c内设有密封的空腔42c,船形箱体41c通过螺栓固定在基座2c下侧。

使用时,船形箱体41c设置在水上,船形箱体41c的浮力支撑整个本轨道装置的轨道、基座2c漏出水面,通行的单轨轨道车通过沼泽架设组件时,本轨道装置虽然会发生少许下降,但当单轨轨道车离开支架时,由于水面的浮力作用,使整个轨道装置回复到初始状态。

另外,船形箱体41c还可以通过钢索、锚桩定位。

实施例四

如图5所示

本实施例的应用环境在山脉丘陵的陡坡上,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中轨道、多个基座2d、多组限位组件的结构及使用方法都相同,在此不仅行赘述,本实施例的本轨道装置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区别仅在于:使用峭壁架设组件代替农田固埂组件;

峭壁架设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板41d、多根固定销42d和支撑板43d,多根固定销42d贯穿第一固定板41d且固定在山体侧壁上,基座2d固定在峭壁架设组件上,基座2d一侧与第一固定板41d以螺栓固定,基座2d另一侧与支撑板43d上端以螺栓固定,支撑板43d下端与第一固定板41d之间同样采用螺栓固定,通过支撑板43d保证基座2d上端面保持水平状态。

实施例五

如图6所示

本实施例所要实现的技术效果是在不允许或不需要挖掘地基的平地上架设本轨道装置,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中轨道、多个基座2e、多组限位组件的结构及使用方法都相同,在此不仅行赘述,本实施例的本轨道装置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区别仅在于:使用简易架设组件代替农田固埂组件;

简易架设组件包括第二固定板41e和多根固定桩42e;多根固定桩42e伸入地面,第二固定板41e与多根固定桩42e上端以螺栓固定,利用固定桩42e将第二固定板41e固定在地面上,通过基座2e与第二固定板41e之间通过螺栓固定,完成整个轨道装置的固定。

实施例六

如图7所示

本实施例所要实现在沙漠环境架设本轨道装置,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中轨道、多个基座2f、多组限位组件的结构及使用方法都相同,在此不仅行赘述,本实施例的本轨道装置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区别仅在于:使用沙漠架设组件代替农田固埂组件;

沙漠架设组件包括梯形台体状的第二罩体41f,所述第二罩体41f内部具有空腔且下端面开口,第二罩体41f下部预埋在沙地内,第二罩体41f上部裸露在沙地上侧,第二罩体41f内部充满砂砾,基座2f通过螺栓在第二罩体41f上侧;

沙漠架设组件沿轨道延伸周向依次间隔分布,任意相邻两组沙漠架设组件的第二罩体41f之间留有供风沙通过的间隔。

实施例七

如图8至9所示

本实施例所要实现在砂石、戈壁环境架设本轨道装置,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中轨道、多个基座2g、多组限位组件的结构及使用方法都相同,在此不仅行赘述,本实施例的本轨道装置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区别仅在于:使用砂石架设组件代替农田固埂组件;

砂石架设组件包括定位框架41g和多根定位钢桩42g,多根定位钢桩42g伸入砂石地下,定位框架41g包括多根钢筋,多根钢筋彼此通过螺栓固定构成定位框架41g,定位钢桩42g上端与定位框架41g螺栓固定,基座2g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定位框架41g在上侧。

实施例八

如图10所示

本实施例所要实现在地面有附着物或建筑物的城市内架设本轨道装置,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中轨道、多个基座2h、多组限位组件的结构及使用方法都相同,在此不仅行赘述,本实施例的本轨道装置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区别仅在于:使用立交钢梁组件代替农田固埂组件;

立交钢梁组件包括钢梁41h和两根立柱42h,两根立柱42h下端分别固定在地面上,钢梁41h两端分别与立柱42h固定连接,基座2h以螺栓连接在钢梁41h的上侧。

实施例九

如图11至12所示

本实施例所要实现在湿地环境架设本轨道装置,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中轨道、多个基座2j、多组限位组件的结构及使用方法都相同,在此不仅行赘述,本实施例的本轨道装置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区别仅在于:使用湿地架设组件代替农田固埂组件;

湿地架设组件包括三个纵梁41j、四个横向盖板42j、八根连接杆44j和十二个排桩45j,横向盖板42j具有下端面开口的限位腔室43j,每个横向盖板42j下侧通过螺栓固定两个连接杆44j,连接杆44j的中心线与横向盖板42j的上端面平行,每个连接杆44j与横向盖板42j之间有间隔,每个横向盖板42j下侧对应设置有三个排桩45j与两根连接杆44j,三个排桩45j和两根连接杆44j依次间隔排列,每个排桩45j由多根支撑桩组成,三个排桩45j处于中间位置的排桩45j支撑桩的宽度等另外两个排桩45j支撑桩的宽度之和(保证三者的受力平衡),多根支撑桩沿连接杆44j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支撑桩铰接在连接杆44j侧壁上,每个排桩45j的支撑桩的中心线相互平行,每个支撑桩的中心线与竖直线之间具有夹角,任意相邻两个排桩45j所有支撑桩的中心线在二者之间的连接杆44j中心线所在竖直面的投影呈轴对称分布,所述排桩45j的支撑桩中下部预埋进湿地内,支撑桩上部、纵梁41j、横向盖板42j、连接杆44j处于地平面上侧,所述排桩45j的支撑桩上端处于对应横向盖板42j的限位腔室43j内,所述纵梁41j下端面依次与若干横向盖板42j通过螺栓固定,用于连接四个横向盖板42j之间的相对位置,基座2j通过螺栓固定在三个纵梁41j上侧。

使用时,单轨轨道车经过本轨道装置时,轨道车的压力作用至排桩45j时,会变支撑桩对湿地的扭力,并且经过连接杆44j的铰接点时变为向上的反弹力,与轨道车作用在本轨道装置压力相互抵消,此过程中利用支撑桩将压力传递并分散,使本轨道装置长期使用不发生沉降。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九种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