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双磷酸盐物中双磷酸盐物含量的检测方法

一种双磷酸盐物中双磷酸盐物含量的检测方法

摘要

一种双磷酸盐物中双磷酸盐物含量的检测方法,涉及药物中含量分析检测技术领域,将双磷酸盐物标准品、改进定磷试剂和超纯水混合,分别制得至少三种不同浓度的双磷酸盐物标准品溶液,将各溶液分别置于恒温摇床震荡反应后,以紫外分光光度计试测各溶液于660nm波长处的紫外吸收值;取得双磷酸盐物标准品溶液的浓度和紫外吸收值的线性系数;再将待测双磷酸盐物的水溶液、改进定磷试剂和超纯水混合后置于恒温摇床震荡反应后,以紫外分光光度计试测待测双磷酸盐物混合溶液于660nm波长处的紫外吸收值;根据双磷酸盐物标准品溶液的浓度和紫外吸收值的线性系数,取得待测双磷酸盐物中实际双磷酸盐物含量,本发明简单且准确。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730053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7-10-2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扬州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710695062.2

  • 发明设计人 朱沛志;王进宇;

    申请日2017-08-15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江平

  • 地址 225009 江苏省扬州市大学南路88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3:38:3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9-03

    授权

    授权

  • 2017-11-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1N21/31 申请日:2017081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7-10-2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中含量分析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双磷酸盐类药物中所含有效含量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肿瘤性骨溶解引起的骨结构破坏,导致骨疼痛、病理性骨折、高钙血症等一系列临床症状,临床将双磷酸盐用于抗骨溶解治疗。双磷酸盐最初被用来治疗骨质疏松症。由于化学结构不断改进,在抗骨溶解治疗,特别是在抗肿瘤性骨溶解治疗中显示出较好的临床效果。

双磷酸盐类是人工合成的一类在自然界并不存在的焦磷酸类似物,与人体内的焦磷酸相比,双磷酸盐P-C-P是以一亚甲基取代了原来的二磷酸缩水氧桥键,并且在中间的碳原子上加以烷基、氯原子或氨基等基团。现在人工合成的双磷酸盐已有300余种。第一代药物羟乙双磷酸盐,用于治疗Paget 病已近20年。第二代药物氯甲双磷酸盐,在中国用于治疗肿瘤性骨溶解4年多,而同属第二代的氨羟丙双磷酸盐于1996年在中国上市。第三代药物,氨羟丁双磷酸盐,批准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双磷酸盐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有效药物,已经开发出十几种药物。

因为双磷酸盐类药物大部分无紫外吸收基团,因此无法使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来检测双磷酸盐的含量。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为离子交换色谱配以示差折光检测器或者质谱检测器,以及行业内常用的定磷法。离子交换色谱法操作复杂,所需设备昂贵。定磷法需要对双磷酸盐预先消解,消解产生有毒气体,并且容易消解不完全,影响最终结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操作简单方便、准确度好的用于测定双磷酸盐物中双磷酸盐物含量的检测方法。

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1)将钼酸铵、维生素C、硫酸和水混合,制得定磷试剂;

2)将定磷试剂和乙醇混合,得到改进定磷试剂;

3)将双磷酸盐物标准品、所述改进定磷试剂和超纯水混合,分别制得至少三种不同浓度的双磷酸盐物标准品溶液,将各溶液分别置于40℃恒温摇床震荡,反应2~4h后,以紫外分光光度计试测各溶液于660nm波长处的紫外吸收值;

4)取得双磷酸盐物标准品溶液的浓度和紫外吸收值的线性系数;

5)将待测双磷酸盐物的水溶液、所述改进定磷试剂和超纯水混合,制得待测双磷酸盐物混合溶液,将所述待测双磷酸盐物混合溶液置于40℃恒温摇床震荡,反应2~4h后,以紫外分光光度计试测待测双磷酸盐物混合溶液于660nm波长处的紫外吸收值;

5)根据公式:实验组药物实际含量=吸光度×溶解体积/线性系数

计算取得待测双磷酸盐物中实际双磷酸盐物含量。

本发明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双磷酸盐药物含量。原理为:阿仑膦酸钠和改良的定磷试剂反应生成的蓝色物质于660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阿仑膦酸钠与未改良的定磷试剂不反应,于660nm波长处无最大吸收。

本发明相比于定磷法可以直接测量阿仑膦酸钠的含量,操作简单方便,准确度好,易于实施。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将浓度为0.25g/ml的钼酸铵10ml、浓度为0.1g/ml的维生素C 10ml、浓度为6mol/L的硫酸10ml混合,得到定磷试剂。

所述步骤2)中,定磷试剂和乙醇的混合体积比为3∶8~10。

经试验研究证明,改进定磷试剂中随着乙醇含量的增加,反应显色速度加快,为了优化显色的时间,定磷试剂和乙醇的混合体积比为3∶8~10。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阿仑膦酸钠含量和光吸收值的标准关系图。

图2为实施例2中阿仑膦酸钠含量和光吸收值的标准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实施例1: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市售阿仑膦酸钠药物片剂中阿仑膦酸钠的含量:

仪器:紫外分光光度计。

试剂:1mg/ml阿仑膦酸钠标准品溶液,乙醇,市售阿仑膦酸钠药片。

将浓度为0.25g/ml的钼酸铵10ml、浓度为0.1g/ml的维生素C 10ml、浓度为6mol/L的硫酸10ml混合得到定磷试剂。即,每30ml定磷试剂里面含有2.5g钼酸铵、1g维生素C、0.06mol硫酸。

对照组:取6只试管,分别以0~5编号,按下表依次加入相应体积溶液,然后分别混匀。

管号012345阿仑膦酸钠标准品/ml00.40.81.21.62.0定磷试剂/ml333333超纯水/ml98.68.27.87.47乙醇/ml888888合计/ml252525252525

实验组:取市售阿仑膦酸钠药片70mg溶于水,过滤除去不溶物,定容至100mL。取2mL溶液加入3mL定磷试剂、7mL超纯水和8mL乙醇,混匀。

测定:将对照组和实验组试管分别置于40℃恒温摇床震荡,反应2h后,以紫外分光光度计试测其于660nm波长处各试管中药物的紫外吸收值(即吸光度)。

测得的编号为0~5的试管中药物的吸光度分别为0 、0.206、0.432、0.761、1.042和1.268。测得的实验组的吸光度为0.424。

以实验组阿仑膦酸钠含量为横坐标,光吸收值为纵坐标作图,即得如图1的阿仑膦酸钠含量和光吸收值的标准关系曲线图。

从图1可知:趋势线公式:y=0.63005x,R2=0.99878。

根据吸光度公式:A=abc,其中A为吸光度,a为吸光系数,单位L/(g·cm),b为光在样本中经过的距离(通常为比色皿的厚度),单位cm,c为溶液浓度,单位g/L。

实验组药物实际含量=吸光度×溶解体积/线性系数=0.424×100/0.63005=67.30mg。

由此可计算出:70mg市售阿仑膦酸钠药物中,阿仑膦酸钠实际含量为67.30mg。

经计算,药物实际含量为96.14%。

结论:本发明检测出的阿仑膦酸钠含量与药物实际含量接近,符合要求。

二、实施例2: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市售阿仑膦酸钠药物片剂中阿仑膦酸钠的含量:

仪器:紫外分光光度计。

试剂:1mg/ml阿仑膦酸钠标准品溶液,乙醇,市售阿仑膦酸钠药片。

将浓度为0.25g/ml的钼酸铵10ml、浓度为0.1g/ml的维生素C 10ml、浓度为6mol/L的硫酸10ml混合得到定磷试剂。即,每30ml定磷试剂里面含有2.5g钼酸铵、1g维生素C、0.06mol硫酸。

对照组:取6只试管,分别以0~5编号,按下表依次加入相应体积溶液,然后分别混匀。

管号012345阿仑膦酸钠标准品/ml00.40.81.21.62.0定磷试剂/ml333333超纯水/ml1211.611.210.810.410乙醇/ml101010101010合计/ml252525252525

实验组:取市售阿仑膦酸钠药片70mg溶于水,过滤除去不溶物,定容至100mL。取2mL溶液加入3mL定磷试剂,7mL超纯水,8mL乙醇,混匀。

测定:将对照组和实验组试管分别置于40℃恒温摇床震荡,反应4h后,以紫外分光光度计试测其于660nm波长处各试管中药物的紫外吸收值(即吸光度)。

测得的编号为0~5的试管中药物的吸光度分别为 0、0.123、0.254、0.457、0.594、0.726。测得的实验组的吸光度为0.268。

以实验组阿仑膦酸钠含量为横坐标,光吸收值为纵坐标作图,即得如图2的阿仑膦酸钠含量和光吸收值的标准关系曲线图。

由图1可见:趋势线公式:y=0.364x,R2=0.99895。

根据吸光度公式:A=abc,其中A为吸光度,a为吸光系数,单位L/(g·cm),b为光在样本中经过的距离(通常为比色皿的厚度),单位cm,c为溶液浓度,单位g/L。

实验组药物实际含量=吸光度×溶解体积/线性系数=0.268×100/0.364=73.626mg。

可见:70mg市售阿仑膦酸钠药物中,阿仑膦酸钠实际含量为73.626mg。

经计算,药物实际含量为105.18%。

结论:本发明检测出的阿仑膦酸钠含量与药物实际含量接近,符合要求。

本方法可以快速简便的测定阿仑膦酸钠药物中药物的有效含量,操作简单,对实验环境以及仪器要求低。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