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隔振器及采用所述隔振器的隔振装置

一种隔振器及采用所述隔振器的隔振装置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隔振器及采用所述隔振器的隔振装置。隔振器包括两个安装板、两个弹性柱一、一个十字连接柱、一个导引柱、四个侧板、四个弹性柱二。导引柱依次穿插于一个安装板、一个弹性柱一、十字连接柱的十字中间处、另一个弹性柱一、另一个安装板中。四个弹性柱二分别安装在四个侧板的外侧,与侧板紧贴,十字连接柱的四个端部分别穿过四个侧板后穿插在相应的弹性柱二中,每个安装板安装在四个侧板上,弹性柱一在导引柱方向上的长度不小于相应安装板与所述十字中间处之间距离。本发明可以有效地达到减振的效果,在扁平空间实现了小位移减震,又保证了隔振器在工作时能够适应各种恶劣条件。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821666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合肥工业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810021789.7

  • 申请日2018-01-10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合肥市泽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方荣肖

  • 地址 230009 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193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5:45:3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9-10

    授权

    授权

  • 2018-07-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64D47/00 申请日:2018011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8-06-2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振装置,尤其涉及在大温差环境下扁平空间内实现小位移减振的一种隔振器及采用所述隔振器的隔振装置。

背景技术

如某型机机载雷达支座主要包括支架、轴和箱体、阵面板三个部分。阵面板附着于箱体上,箱体两端的轴结构各连接有一组支架。

原有模型上支架与无人机腹部通过螺栓紧固贴合,减振器必须在扁平空间内安置。为保证雷达工作时阵面板的应变要求,减振器须满足小位移刚度要求。同时侦察机在高空工作,减振器须要适应高空环境的温度变化,一些普通的减振器无法同时满足这些要求,因此需要设计一款能够满足这些苛刻条件的减振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适用于大温差环境下,安装在扁平空间内实现小位移减振的减振装置,即隔振器及采用所述隔振器的隔振装置。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隔振器及采用所述隔振器的隔振装置:包括两个安装板、两个弹性柱一、一个十字连接柱、一个导引柱、具有形变恢复力的四个侧板、四个弹性柱二;导引柱依次穿插于一个安装板、一个弹性柱一、十字连接柱的十字中间处、另一个弹性柱一、另一个安装板中;四个弹性柱二分别安装在四个侧板上,与侧板紧贴,十字连接柱的四个端部分别穿过四个侧板后穿插在相应的弹性柱二中,每个安装板安装在四个侧板上,弹性柱一在导引柱方向上的高度不小于相应安装板与所述十字中间处之间距离。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四个侧板通过其同一端朝相应安装板汇拢而与相应安装板固定。

进一步地,四个侧板的同一端且面向相应安装板的一侧上设置有用于支撑相应安装板的支撑平台。

进一步地,四个侧板同一端上的四个端部和相应的四个支撑平台构成收容固定相应安装板的安装槽。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柱为弹簧或采用多个弹簧叠加组合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弹簧为碟型弹簧。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十字中间处为能供导引柱穿透的圆环,十字连接柱的四个柱体分别固定在圆环的外侧壁上。

进一步地,侧板为金属板。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多个隔振器阵列式分布,相邻的两个隔振器通过相应两个十字连接柱上的两个柱体对接固定。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十字连接柱的两个柱体对接固定,对接固定的两个柱体采用插接方式连接。

本发明的隔振器主要应用在机载雷达支架上,通过上述设计,能够很好利用空间,在不改变整体结构的情况下,实现了在扁平空间内小位移减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隔振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隔振器的主视图。

图3为图1中隔振器去除两个侧板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隔振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隔振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隔振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5的隔振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由于飞机雷达支架上有大量的孔洞用于安置其他部件,支架的形状尺寸均不可修改,而且支架周围的空间不能占用。因此减振器安装条件相对苛刻,对于一些普通的减振器往往无法满足这些条件,一些减振器满足安装条件,却又无法同时满足雷达高空工作时的要求。而本发明的机载雷达支架隔振器,在不改变支架整体结构的情况下,对隔振器进行设计改进,满足了安装的要求,同时也保证了雷达工作时的要求,能够很好的应用在空间狭小并结构复杂的安装环境内,实现了产品能够在扁平空间内小位移减振。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产品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隔振器。隔振器包括两个安装板5、两个弹性柱一11、一个十字连接柱3、一个导引柱4、四个侧板2、四个弹性柱二7。导引柱4依次穿插于其中一个安装板5、其中一个弹性柱一11、十字连接柱3的十字中间处、其中另一个弹性柱一11、其中另一个安装板5中。四个弹性柱二7分别固定在四个侧板2上,十字连接柱3的四个端部分别穿过四个侧板2后穿插在相应的弹性柱二7中。

请结合图3,每个安装板5固定在四个侧板2上,四个侧板2的同一端面向相应安装板5的一侧上设置有用于支撑相应安装板5的支撑平台9,四个侧板2通过其同一端朝相应安装板5汇拢而与相应安装板5固定,由于设有支撑平台9,当四个侧板2固定好后,在中间会形成一个安装槽12,安装槽12用于刚好放置安装板5。

在弹性柱一11,弹性柱二7选择时,可用多个弹簧叠加组合而成,本发明中,弹簧优选为碟型弹簧,碟型弹簧通过叠加形成弹性柱一11,弹性柱二7,满足了隔振器在安装中的一些环境要求。弹性柱一11在导引柱4方向上的长度不小于相应安装板5与所述十字中间处之间距离。

十字连接柱3的十字中间处有一个能供导引柱4穿透的圆环6,十字连接柱3的四个柱体8分别固定在圆环6的外侧壁上,从而形成十字连接柱3。四个柱体8为十字连接柱3四端上的连杆。

侧板2具有形变恢复力,可为弓形结构,可采用金属制成。侧板2采用金属板时,侧板2厚度要保证侧板2具有一定的弹力。当有压力作用于金属板上时,侧板2发生形变,作用力消失时侧板2恢复原来的形状。

当两个设备之间或者两个器件之间需要进行隔振时,两个设备可分别与两个安装板5固定,可以采用直接固定的方式,也可以采用间接固定的方式(如设备采用连接件与相应安装板5固定)。当两个设备受力时,其力以及力带来的振动会加载在安装板5上,因为弹性柱一11在导引柱4方向上的高度不小于相应安装板5与所述十字中间处之间距离。因此,安装板5与弹性柱一11一直处于接触状态,从而弹性柱一11受到安装板5的挤压会产生形变。弹性柱一11具有弹性,因此会消耗掉一部分能量。因为安装板5也与四个侧板2相连接,能量也会因此从安装板5向四个侧板2传递,通过侧板2消耗能量。侧板2因受到挤压而向外扩展,使位于四个侧板2外部的四个弹性柱二7接受到能量的传递,四个弹性柱二7也会因此消耗一部分能量,一定程度上将能量与抖动减少到最小。当一个隔振器不能够满足需求时,可以组成隔振装置,隔振装置至少有两个隔振器,如以下实施例所述。

实施例2

请参阅图4,所示产品为本发明的隔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的隔振装置包括如实施例所述的多个隔振器。多个隔振器阵列式分布,相邻的两个隔振器通过相应两个十字连接柱3上的两个柱体8对接固定。

在传递能量时,同理,单个隔振器通过十字连接柱3向四周传递能量,带动整个阵列,直至能量消耗完毕。

在本实施例中,隔振器的数量以两个为例进行举例说明。对接固定的两个柱体8采用插接方式连接,在对接固定的两个柱体8中,其中一个柱体8可设置凸起,其中另一个柱体8可设置凹槽,通过凸起插接在凹槽内的插接方式固定这两个相应的柱体8,从而实现相应两个隔振器的连接。同样地,当力和振动会加载在安装板5上时,经过一系列传导,消耗一部分能量。同时,由于两个隔振器相连接,能量经过传导传往另一个隔振器,从而通过其他隔振器消耗一部分能量直到能量消耗完毕。

实施例3

请参阅图5,本实施例的隔振装置与实施例2的隔振装置的功能原理基本一致,其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隔振装置的隔振器的数量为四个,四个隔振器呈阵列式结构,因而能应用于更广阔的应用环境。

实施例4

请参阅图6,本实施例的隔振装置与实施例2的隔振装置的功能原理基本一致,其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隔振装置的隔振器的数量为六个,因而能应用于更广阔的应用环境。

实施例5

请参阅图7,本实施例的隔振装置与实施例2的隔振装置的功能原理基本一致,其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隔振装置的隔振器的数量为九个,因而能应用于更广阔的应用环境。

实施例6

本实施例的隔振装置与实施例2的隔振装置的功能原理基本一致,其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隔振装置可在各种领域应用,可安装于汽车上、火车上,但凡需要隔振的地方都可应用本发明的隔振装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