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油松育苗容器袋及其育苗方法

一种油松育苗容器袋及其育苗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油松育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松育苗容器袋及其育苗方法,该育苗容器袋包括育苗袋,所述育苗袋的外壁上对称缝合有两组条形金属软管,且开口处缝合有一环形金属软管。所述育苗袋采用聚乙稀材质,呈圆柱形,所述条形金属软管和环形金属软管可拆卸循环利用。本发明的育苗容器袋通过金属软管的设计,可以很好的避免育苗袋在育苗过程中的坍塌;协同其提供的育苗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油松幼苗的成苗率,苗木无分叉,无病虫害,顶芽饱满,生长健壮。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31425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何志瑞;

    申请/专利号CN202011208397.5

  • 申请日2020-11-03

  • 分类号A01G9/029(20180101);A01G9/02(20180101);A01G9/28(20180101);A01G7/06(20060101);A01C1/08(20060101);A01C1/00(20060101);A01G13/00(20060101);A01G17/00(20060101);A01G24/10(20180101);A01G24/12(20180101);

  • 代理机构61244 西安汇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张燕

  • 地址 745406 甘肃省庆阳市合水县太白镇连家砭林场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9:49:27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松育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松育苗容器袋及其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油松是我国北方地区最主要的造林树种之一,分布广,适应性强,根系发达,枝叶繁茂,有良好的水土保持和保护环境的功效,是用材林、防护林和城乡绿化的重要树种,因此成为许多荒山造林、封山育林项目的首选树种。

目前现有的油松育苗方法普遍存在以下缺陷:

1)苗容器袋普遍采用单纯的聚乙稀袋,育苗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坍塌,从而影响后续的幼苗成活率。

2)油松幼苗的成苗率低。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松育苗容器袋及其育苗方法,大大提高了油松幼苗的成活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油松育苗容器袋,包括育苗袋,所述育苗袋的外壁上对称缝合有两组条形金属软管,且开口处缝合有一环形金属软管。

进一步地,所述育苗袋采用聚乙稀材质,呈圆柱形。

进一步地,所述条形金属软管和环形金属软管可拆卸循环利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油松容器的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采种:9月下旬采收,球果集中晾晒,脱粒去杂,及时晒干拌杀虫药剂后贮藏;

S2、整地作床:

育苗地选在已安装喷灌设施的连家砭林场塔儿湾苗圃地,整地前每亩撒施10Kg硫酸亚铁粉末,翻入土中进行杀菌消毒,并整平耙细;

整地后,按规格修筑苗床,床面低于步道15cm,床面宽100cm,长依地形而定,且每隔1.5m保留20cm的通风道,床与床之间留40cm的步道,步道需夯实,床面水平且夯实,同时修好排洪渠;

S3、配制营养土:取附近林下森林土,每立方米掺入硫酸亚铁6kg进行消毒、磷肥3kg增加肥力、15%毒死蜱0.5kg防治地下害虫,按黄土与森林土3:1的比例混合均匀后过筛备用,配好的营养土干湿要适中,以捏块指点散开为宜;

S4、处理种子:育苗前20天,用2‰的硫酸亚铁溶液浸种两小时,或用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半小时,对种子进行消毒,消毒后用清水漂洗干净,再在流水中浸泡2~3昼夜,然后将种子捞出堆积到向阳处用“生豆芽”法进行催芽,且每日翻动3~5次并适量撒水,确保种子温度、湿度一致,处理均匀,待种子有30%露白时即可播种,若距育苗时间近,可堆厚20~40cm,使催芽速度加快;若距育苗时间远,可摊薄至10~20cm,使催芽速度放慢;

S5、营养土装袋:

容器袋选择聚乙稀材质的圆柱形9x14cm的有底塑料袋,装袋时必须将容器装满,不要用力过猛,既要装实,又不能挤破容器袋,摆放时要求整齐、紧凑、不留空隙,且不要参差不齐,随摆放随用木板挤实,每四行挤一次,装好的容器袋以提袋不漏土,浇水后不塌陷为原则;

S6、点种:全光育苗,

子午岭林区以4月中下旬播种,在播种前1~2天灌足底水,结合灌水撒施菌虫全杀1kg/667m

S7、圃地管理:

点种后,将水选后的秕种或糜子拌磷化锌,撒于苗圃周围,以防鸟兽危害,待种子顶土时,需固定专人看管,直至种壳脱落;

需保持苗床湿润,如干旱缺墒时早晚利用喷灌对苗床进行补水;15天左右苗木就可以出齐,要及时松土、锄草,坚持“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以人工拔草为主,拔草时要细心,不要损伤幼苗,在雨后或灌溉后进行;

幼苗出齐后每7~10天,叶面喷洒一次杀菌药以预防苗木立枯病、茎叶腐烂病、幼苗猝倒病的发生,以后可逐渐减少喷药次数,至8月中旬;杀菌药采用硫酸亚铁1~3%溶液,敌可松、硫酸链霉素、1‰的高锰酸钾溶液、百菌清、甲基硫菌灵、退菌特、多菌灵、苗菌清。

幼苗出土20d左右,要及时进行间苗、补苗;间苗、补苗前需浇足水,以免伤根;补苗时采用以种子补苗和以苗补苗;每袋保留1~2株健壮苗,其余苗要拔除;间苗应把握“早间苗,晚定苗”的原则,对未出苗的空袋要补苗,补苗后需再浇一遍水,以使苗木根系与土壤紧密接触,促其成活;

苗木出土两个月后,利用降雨或浇水少量多次撒施尿素,每次不超过4Kg,15~30天施一次,共施2~3次,8月中旬后停止施肥;

S8、苗木出圃:1年生油松容器苗高8~10cm,2年生油松容器苗高15~25cm,3年生油松容器苗高25~40cm;起苗前2~3天要大水灌透,苗木不失水,无缓苗期,造林成活率高,起苗时要保全容器、根系完整,每个食品袋装苗25株,将袋口扎紧,摆放整齐、一致,不要倒放、乱放。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金属软管的设计,可以很好的避免育苗袋在育苗过程中的坍塌,协

2)可以大大提高油松幼苗的成苗率,苗木无分叉,无病虫害,顶芽饱满,生长健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油松育苗容器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油松育苗容器袋,包括育苗袋1,所述育苗袋1的外壁上对称缝合有两组条形金属软管2,且开口处缝合有一环形金属软管3。所述育苗袋1采用聚乙稀材质,呈圆柱形。所述条形金属软管2和环形金属软管3可拆卸循环利用。

本具体实施的金属软管一方面可以给育苗袋提供支撑,另一方面,可以实现育苗袋开口形状的调整,从而很好的避免育苗过程中育苗袋坍塌的情况。

实施例2

所述的油松容器的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采种:9月下旬采收,球果集中晾晒,脱粒去杂,及时晒干拌杀虫药剂后贮藏;

S2、整地作床:

育苗地选在已安装喷灌设施的连家砭林场塔儿湾苗圃地,整地前每亩撒施10Kg硫酸亚铁粉末,翻入土中进行杀菌消毒,并整平耙细;

整地后,按规格修筑苗床,床面低于步道15cm,床面宽100cm,长依地形而定,且每隔1.5m保留20cm的通风道,床与床之间留40cm的步道,步道需夯实,床面水平且夯实,同时修好排洪渠;

S3、配制营养土:取附近林下森林土,每立方米掺入硫酸亚铁6kg进行消毒、磷肥3kg增加肥力、15%毒死蜱0.5kg防治地下害虫,按黄土与森林土3:1的比例混合均匀后过筛备用。配好的营养土干湿要适中,以捏块指点散开为宜;

S4、处理种子:育苗前20天,用2‰的硫酸亚铁溶液浸种两小时,或用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半小时,对种子进行消毒,消毒后用清水漂洗干净,再在流水中浸泡2~3昼夜,然后将种子捞出堆积到向阳处用“生豆芽”法进行催芽,且每日翻动3~5次并适量撒水,确保种子温度、湿度一致,处理均匀,待种子有30%露白时即可播种,若距育苗时间近,可堆厚20~40cm,使催芽速度加快;若距育苗时间远,可摊薄至10~20cm,使催芽速度放慢;

S5、营养土装袋:

容器袋选择聚乙稀材质的圆柱形9x14cm的有底塑料袋,装袋时必须将容器装满,不要用力过猛,既要装实,又不能挤破容器袋,摆放时要求整齐、紧凑、不留空隙,且不要参差不齐,随摆放随用木板挤实,每四行挤一次,装好的容器袋以提袋不漏土,浇水后不塌陷为原则;

S6、点种:全光育苗,

子午岭林区以4月中下旬播种,在播种前1~2天灌足底水,结合灌水撒施菌虫全杀1kg/667m

S7、圃地管理:

点种后,将水选后的秕种或糜子拌磷化锌,撒于苗圃周围,以防鸟兽危害,待种子顶土时,需固定专人看管,直至种壳脱落;

需保持苗床湿润,如干旱缺墒时早晚利用喷灌对苗床进行补水;15天左右苗木就可以出齐,要及时松土、锄草,坚持“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以人工拔草为主,拔草时要细心,不要损伤幼苗,在雨后或灌溉后进行;

幼苗出齐后每7~10天,叶面喷洒一次杀菌药以预防苗木立枯病、茎叶腐烂病、幼苗猝倒病的发生,以后可逐渐减少喷药次数,至8月中旬;杀菌药采用硫酸亚铁1~3%溶液,敌可松、硫酸链霉素、1‰的高锰酸钾溶液、百菌清、甲基硫菌灵、退菌特、多菌灵、苗菌清。

幼苗出土20d左右,要及时进行间苗、补苗;间苗、补苗前需浇足水,以免伤根;补苗时采用以种子补苗和以苗补苗;每袋保留1~2株健壮苗,其余苗要拔除;间苗应把握“早间苗,晚定苗”的原则,对未出苗的空袋要补苗,补苗后需再浇一遍水,以使苗木根系与土壤紧密接触,促其成活;

苗木出土两个月后,利用降雨或浇水少量多次撒施尿素,每次不超过4Kg,15~30天施一次,共施2~3次,8月中旬后停止施肥;

S8、苗木出圃:1年生油松容器苗高8~10cm,2年生油松容器苗高15~25cm,3年生油松容器苗高25~40cm;起苗前2~3天要大水灌透,苗木不失水,无缓苗期,造林成活率高,起苗时要保全容器、根系完整,每个食品袋装苗25株,将袋口扎紧,摆放整齐、一致,不要倒放、乱放。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