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尺寸可调的碳汇林管理的林业调查工具及其方法

尺寸可调的碳汇林管理的林业调查工具及其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尺寸可调的碳汇林管理的林业调查工具及其方法,包括圆盘座,所述圆盘座的四周均设有围板,本发明通过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块和第一手摇轮之间的相互配合,当转动第一手摇轮带动第一螺纹块向下移动时,同时通过若干个第一连杆推动若干个围板相远离圆盘座的一侧移动,从而调节若干个围板围成的面积大小,提高装置的适用性,并通过若干个第二连杆推动若干个圆板向外侧同时移动,从而在第三螺纹杆、空心管、主动锥形齿轮、从动锥形齿轮、方杆、方孔圆管和第三L形杆的相互配合下只需转动两个方杆外侧的任意一端手摇轮即可带动四个支撑板向下移动,从而对工具进固定,提高工作效率。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485746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谢成娟;

    申请/专利号CN202210474280.4

  • 发明设计人 谢成娟;

    申请日2022-04-29

  • 分类号F16M11/24(2006.01);F16M11/04(2006.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211106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诚信大道259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6:20:4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9-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F16M11/24 专利申请号:2022104742804 申请日:202204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碳汇林管理技术领域,具体为尺寸可调的碳汇林管理的林业调查工具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碳汇林普通意义上来说就是碳汇林场。因为森林具有功能碳汇,而且通过植树造林和森林保护等措施吸收固定二氧化碳,其成本要远低于工业减排,总而言之,以充分发挥森林的碳汇功能,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减缓气候变暖为主要目的林业活动,就泛称为碳汇林业。

现有的碳汇林管理的林业调查工具,由于不便于对自身边框尺寸的大小调节,从而仅能对某一固定面积进行植物的放样标记,适用性较差,并且现有的检测仪通常裸露在外侧,容易受到外界撞击力造成损坏,如果将检测仪设置在保护壳内,每次使用前需要对检测仪进行拆卸取出,操作不便,且降低了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尺寸可调的碳汇林管理的林业调查工具及其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尺寸可调的碳汇林管理的林业调查工具及其方法,包括圆盘座,所述圆盘座的四周均设有围板,若干个所述围板上中间位置处均开设有第一穿孔,且所述第一穿孔内腔贯穿设有T形杆,若干个所述T形杆T形结构较长的一端均与圆盘座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圆盘座的四周均设有圆板,若干个所述圆板上均开设有第二穿孔,且所述第二穿孔内腔贯穿设有限位杆,若干个所述限位杆靠近圆盘座的一端与圆盘座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圆盘座的顶部设有调节机构,所述圆盘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筒,且所述安装筒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安装筒的内腔右侧靠近顶部处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且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检测仪,所述安装筒的底部右侧处开设有第二开口,且所述第二开口的底部贴合设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左侧设有牵引机构,若干个所述圆板的顶部远离圆盘座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板,若干个所述圆板的外侧共同设有固定机构。

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螺纹块,且所述第一螺纹块位于圆盘座的顶部,所述第一螺纹块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且所述第一螺纹孔内腔贯穿设有第一螺纹杆,所述圆盘座的顶部圆心处开设有通孔,且所述通孔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轴承,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底端贯穿第一密封轴承内腔,并延伸至安装筒的内腔,且所述第一螺纹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手摇轮,若干个所述围板的顶部中间位置处均铰接有第一连杆,且所述第一连杆远离围板的一端与第一螺纹块的外侧壁铰接,若干个所述圆板的顶部靠近圆盘座的一侧均铰接有第二连杆,且所述第二连杆远离圆板的一端与第一螺纹块的外侧壁铰接。

优选的,所述牵引机构包括活动板,且所述活动板固定连接在挡板的左侧,所述活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安装筒的底部靠近左侧处开设有滑槽,且所述滑块活动连接在滑槽内腔靠近右侧处,所述活动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L形杆,且所述第一L形杆远离活动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块,所述第二螺纹块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且所述第二螺纹孔内腔贯穿设有第二螺纹杆,所述安装筒的左侧靠近底部处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轴承,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右端贯穿第二密封轴承,延伸至安装筒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从动锥形齿轮,所述从动锥形齿轮的顶部啮合有传动锥形齿轮,且所述传动锥形齿轮的顶部圆心处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圆盘座的底部靠近左侧处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且所述转杆的顶端插接在第一轴承内腔,所述转杆的外侧靠近顶端处套设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的右侧啮合有传动齿轮,且所述传动齿轮的顶部圆心处与第一螺纹杆的底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若干个第二轴承,且若干个所述第二轴承分别固定连接在若干个侧板上靠近顶部处,若干个所述第二轴承内腔均贯穿设有方孔圆管,若干个所述方孔圆管靠近圆盘座顶部中心的一端外侧均套设有主动锥形齿轮,且所述主动锥形齿轮的底部啮合有被动锥形齿轮,若干个所述被动锥形齿轮的底部圆心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三螺纹杆,若干个所述圆板的顶部圆心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三轴承,且若干个所述第三螺纹杆的底端分别插接在相邻的第三轴承内腔,所述圆盘座的顶部前后两侧处均设有方杆,两个所述方杆的左右两端分别贯穿相邻的方孔圆管内腔,若干个所述第三螺纹杆的外侧靠近顶端处均套设有空心管,且所述空心管的内腔开设有内螺纹,若干个所述空心管远离圆盘座顶部中心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L形杆,若干个所述侧板上靠近底部处均开设有与第二L形杆相互匹配的开槽,若干个所述第二L形杆远离相邻空心管的一端分别贯穿相邻开槽内腔,并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

优选的,若干个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锥形杆,且若干个所述锥形杆以支撑板的底部为圆心呈环形阵列状排列。

优选的,若干个所述方孔圆管上远离圆盘座的一端外侧均套设有被动齿轮,且所述被动齿轮的底部啮合有主动齿轮,若干个所述主动齿轮的圆心处均贯穿设有转轴,若干个所述转轴的一端与相邻的侧板活动连接,且若干个所述转轴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手摇轮。

优选的,两个所述方杆的外侧靠近左右两端处均套设有中空管,且所述中空管的左右两端均设有限位环,若干个所述限位环分别套设在相邻的方杆上,且若干个所述限位环分别与相邻的中空管固定连接,若干个所述中空管的外侧均套设有活动环,且所述活动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L形杆,若干个所述第三L形杆远离相邻活动环的一端分别与相邻的侧板固定连接。

尺寸可调的碳汇林管理的林业调查工具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转动第一手摇轮带动第一螺纹杆旋转,第一螺纹杆旋转带动第一螺纹块向下移动,并同时带动传动齿轮旋转;

S2:然后,传动齿轮旋转带动从动齿轮旋转,从动齿轮旋转带动转杆旋转,转杆旋转带动传动锥形齿轮旋转,传动锥形齿轮旋转带动从动锥形齿轮旋转,从动锥形齿轮旋转带动第二螺纹杆旋转,第二螺纹杆旋转带动第二螺纹块向左移动,并通过第一L形杆拉动活动板向左移动,活动板向左移动拉动挡板向左移动,并打开第二开口;

S3:随后,第一螺纹块向下移动通过若干个第一连杆推动相邻的围板在相邻的T形杆上相远离圆盘座的一侧滑动,调节若干个围板之间围成的面积;

S4:第一螺纹块向下移动的同时通过若干个第二连杆推动若干个圆板相远离圆盘座的一侧移动,并大小调节完成后,停止转动第一手摇轮;

S5:同时转动右侧或左侧两个第二手摇轮,并带动相邻的转轴旋转,转轴旋转带动相邻主动齿轮旋转,主动齿轮旋转带动相邻被动齿轮旋转,被动齿轮旋转带动相邻的方孔圆管旋转,并带动两个方杆旋转,两个方杆旋转带动另一侧的两个方孔圆管同时旋转,并通过主动锥形齿轮与被动锥形齿轮的啮合带动若干个第三螺纹杆同时旋转;

S6:通过中空管、限位环、活动环和第三L形杆之间的相互配合对两个方杆进行限位,避免从装置时脱落;

S7:若干个第三螺纹杆同时旋转分别带动相邻的空心管向下移动,并通过若干个第二L形杆的设置带动若干个支撑板向下移动,从而将若干个支撑板底部的若干个锥形杆插入植物外围的土壤中;

S8:装置固定完成后,通过启动检测仪进行调查即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块和第一手摇轮之间的相互配合,当转动第一手摇轮带动第一螺纹块向下移动时,同时通过若干个第一连杆推动若干个围板相远离圆盘座的一侧移动,从而调节若干个围板围成的面积大小,提高装置的适用性,并通过若干个第二连杆推动若干个圆板向外侧同时移动,从而在第三螺纹杆、空心管、主动锥形齿轮、从动锥形齿轮、方杆、方孔圆管和第三L形杆的相互配合下只需转动两个方杆外侧的任意一端手摇轮即可带动四个支撑板向下移动,从而对工具进固定,提高工作效率;

2、本发明传动齿轮、从动齿轮、转杆、传动锥形齿轮、从动锥形齿轮、第二螺纹杆、第二螺纹块、第一L形杆和活动板之间的相互配合下在转动第一手摇轮的同时可带动挡板向左移动,从而打开第二开口,使得检测仪能进行正常的检测工作,不仅解决了检测仪裸露在空气中容易损坏,还解决了检测仪安装在保护壳内腔不便于正常工作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部件圆盘座正视图;

图2为本发明部件圆盘座与侧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仰视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部件支撑板后视图;

图5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图中标号:1、圆盘座;2、围板;3、T形杆;4、圆板;5、限位杆;6、第一螺纹杆;7、第一螺纹块;8、第一连杆;9、第二连杆;10、第一手摇轮;11、侧板;12、第三螺纹杆;13、空心管;14、被动锥形齿轮;15、方杆;16、第二L形杆;17、支撑板;18、锥形杆;19、方孔圆管;20、主动锥形齿轮;21、中空管;22、限位环;23、活动环;24、第三L形杆;25、被动齿轮;26、主动齿轮;27、转轴;28、第二手摇轮;29、安装筒;30、安装板;31、检测仪;32、传动齿轮;33、从动齿轮;34、转杆;35、传动锥形齿轮;36、从动锥形齿轮;37、第二螺纹块;38、第二螺纹杆;39、第一L形杆;40、活动板;41、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尺寸可调的碳汇林管理的林业调查工具及其方法,包括圆盘座1,圆盘座1的四周均设有围板2,若干个围板2上中间位置处均开设有第一穿孔,且第一穿孔内腔贯穿设有T形杆3,若干个T形杆3T形结构较长的一端均与圆盘座1的外侧壁固定连接,圆盘座1的四周均设有圆板4,若干个圆板4上均开设有第二穿孔,且第二穿孔内腔贯穿设有限位杆5,若干个限位杆5靠近圆盘座1的一端与圆盘座1的外侧壁固定连接,圆盘座1的顶部设有调节机构,圆盘座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筒29,且安装筒29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开口,安装筒29的内腔右侧靠近顶部处固定连接有安装板30,且安装板3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检测仪31,安装筒29的底部右侧处开设有第二开口,且第二开口的底部贴合设有挡板41,挡板41的左侧设有牵引机构,若干个圆板4的顶部远离圆盘座1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板11,若干个圆板4的外侧共同设有固定机构。

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螺纹块7,且第一螺纹块7位于圆盘座1的顶部,第一螺纹块7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且第一螺纹孔内腔贯穿设有第一螺纹杆6,圆盘座1的顶部圆心处开设有通孔,且通孔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轴承,第一螺纹杆6的底端贯穿第一密封轴承内腔,并延伸至安装筒29的内腔,且第一螺纹杆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手摇轮10,若干个围板2的顶部中间位置处均铰接有第一连杆8,且第一连杆8远离围板2的一端与第一螺纹块7的外侧壁铰接,若干个圆板4的顶部靠近圆盘座1的一侧均铰接有第二连杆9,且第二连杆9远离圆板4的一端与第一螺纹块7的外侧壁铰接,便于对工具的尺寸大小进行调节,提高其适用性。

牵引机构包括活动板40,且活动板40固定连接在挡板41的左侧,活动板4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块,安装筒29的底部靠近左侧处开设有滑槽,且滑块活动连接在滑槽内腔靠近右侧处,活动板40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L形杆39,且第一L形杆39远离活动板4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块37,第二螺纹块37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且第二螺纹孔内腔贯穿设有第二螺纹杆38,安装筒29的左侧靠近底部处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轴承,第二螺纹杆38的右端贯穿第二密封轴承,延伸至安装筒29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从动锥形齿轮36,从动锥形齿轮36的顶部啮合有传动锥形齿轮35,且传动锥形齿轮35的顶部圆心处固定连接有转杆34,圆盘座1的底部靠近左侧处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且转杆34的顶端插接在第一轴承内腔,转杆34的外侧靠近顶端处套设有从动齿轮33,从动齿轮33的右侧啮合有传动齿轮32,且传动齿轮32的顶部圆心处与第一螺纹杆6的底端固定连接,便于对检测仪31进行防护,且无需从装置中拆卸取出,即可配合工作,使用更加方便。

固定机构包括若干个第二轴承,且若干个第二轴承分别固定连接在若干个侧板11上靠近顶部处,若干个第二轴承内腔均贯穿设有方孔圆管19,若干个方孔圆管19靠近圆盘座1顶部中心的一端外侧均套设有主动锥形齿轮20,且主动锥形齿轮20的底部啮合有被动锥形齿轮14,若干个被动锥形齿轮14的底部圆心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三螺纹杆12,若干个圆板4的顶部圆心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三轴承,且若干个第三螺纹杆12的底端分别插接在相邻的第三轴承内腔,圆盘座1的顶部前后两侧处均设有方杆15,两个方杆15的左右两端分别贯穿相邻的方孔圆管19内腔,若干个第三螺纹杆12的外侧靠近顶端处均套设有空心管13,且空心管13的内腔开设有内螺纹,若干个空心管13远离圆盘座1顶部中心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L形杆16,若干个侧板11上靠近底部处均开设有与第二L形杆16相互匹配的开槽,若干个第二L形杆16远离相邻空心管13的一端分别贯穿相邻开槽内腔,并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7,若干个支撑板17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锥形杆18,且若干个锥形杆18以支撑板17的底部为圆心呈环形阵列状排列,若干个方孔圆管19上远离圆盘座1的一端外侧均套设有被动齿轮25,且被动齿轮25的底部啮合有主动齿轮26,若干个主动齿轮26的圆心处均贯穿设有转轴27,若干个转轴27的一端与相邻的侧板11活动连接,且若干个转轴27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手摇轮28,两个方杆15的外侧靠近左右两端处均套设有中空管21,且中空管21的左右两端均设有限位环22,若干个限位环22分别套设在相邻的方杆15上,且若干个限位环22分别与相邻的中空管21固定连接,若干个中空管21的外侧均套设有活动环23,且活动环2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L形杆24,若干个第三L形杆24远离相邻活动环23的一端分别与相邻的侧板11固定连接,通过转动两个第二手摇轮28可以对四个支撑板1进行升降,提高操作效率。

尺寸可调的碳汇林管理的林业调查工具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转动第一手摇轮10带动第一螺纹杆6旋转,第一螺纹杆6旋转带动第一螺纹块7向下移动,并同时带动传动齿轮32旋转;

S2:然后,传动齿轮32旋转带动从动齿轮33旋转,从动齿轮33旋转带动转杆34旋转,转杆34旋转带动传动锥形齿轮35旋转,传动锥形齿轮35旋转带动从动锥形齿轮36旋转,从动锥形齿轮36旋转带动第二螺纹杆38旋转,第二螺纹杆38旋转带动第二螺纹块37向左移动,并通过第一L形杆39拉动活动板40向左移动,活动板40向左移动拉动挡板41向左移动,并打开第二开口;

S3:随后,第一螺纹块7向下移动通过若干个第一连杆8推动相邻的围板2在相邻的T形杆3上相远离圆盘座1的一侧滑动,调节若干个围板2之间围成的面积;

S4:第一螺纹块7向下移动的同时通过若干个第二连杆9推动若干个圆板4相远离圆盘座1的一侧移动,并大小调节完成后,停止转动第一手摇轮10;

S5:同时转动右侧或左侧两个第二手摇轮28,并带动相邻的转轴27旋转,转轴27旋转带动相邻主动齿轮26旋转,主动齿轮26旋转带动相邻被动齿轮25旋转,被动齿轮25旋转带动相邻的方孔圆管19旋转,并带动两个方杆15旋转,两个方杆15旋转带动另一侧的两个方孔圆管19同时旋转,并通过主动锥形齿轮20与被动锥形齿轮14的啮合带动若干个第三螺纹杆12同时旋转;

S6:通过中空管21、限位环22、活动环23和第三L形杆24之间的相互配合对两个方杆15进行限位,避免从装置时脱落;

S7:若干个第三螺纹杆12同时旋转分别带动相邻的空心管13向下移动,并通过若干个第二L形杆16的设置带动若干个支撑板17向下移动,从而将若干个支撑板17底部的若干个锥形杆18插入植物外围的土壤中;

S8:装置固定完成后,通过启动检测仪31进行调查即可。

工作原理:本发明在使用时,首先,转动第一手摇轮10带动第一螺纹杆6旋转,第一螺纹杆6旋转带动第一螺纹块7向下移动,并同时带动传动齿轮32旋转,然后,传动齿轮32旋转带动从动齿轮33旋转,从动齿轮33旋转带动转杆34旋转,转杆34旋转带动传动锥形齿轮35旋转,传动锥形齿轮35旋转带动从动锥形齿轮36旋转,从动锥形齿轮36旋转带动第二螺纹杆38旋转,第二螺纹杆38旋转带动第二螺纹块37向左移动,并通过第一L形杆39拉动活动板40向左移动,活动板40向左移动拉动挡板41向左移动,并打开第二开口,即避免了检测仪31裸露在外侧容易受到损坏,又解决了检测仪31在使用时需要拆卸取出的问题,随后,第一螺纹块7向下移动通过若干个第一连杆8推动相邻的围板2在相邻的T形杆3上相远离圆盘座1的一侧滑动,调节若干个围板2之间围成的面积,提高装置的适用性,第一螺纹块7向下移动的同时通过若干个第二连杆9推动若干个圆板4相远离圆盘座1的一侧移动,并大小调节完成后,停止转动第一手摇轮10,同时转动右侧或左侧两个第二手摇轮28,并带动相邻的转轴27旋转,转轴27旋转带动相邻主动齿轮26旋转,主动齿轮26旋转带动相邻被动齿轮25旋转,被动齿轮25旋转带动相邻的方孔圆管19旋转,并带动两个方杆15旋转,两个方杆15旋转带动另一侧的两个方孔圆管19同时旋转,并通过主动锥形齿轮20与被动锥形齿轮14的啮合带动若干个第三螺纹杆12同时旋转,通过中空管21、限位环22、活动环23和第三L形杆24之间的相互配合对两个方杆15进行限位,避免从装置时脱落,若干个第三螺纹杆12同时旋转分别带动相邻的空心管13向下移动,并通过若干个第二L形杆16的设置带动若干个支撑板17向下移动,从而将若干个支撑板17底部的若干个锥形杆18插入植物外围的土壤中,提高装置的稳定性,装置固定完成后,通过启动检测仪31进行调查即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