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鼻炎治疗仪及鼻炎治疗装置

鼻炎治疗仪及鼻炎治疗装置

摘要

本申请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鼻炎治疗仪及鼻炎治疗装置,其中,鼻炎治疗仪包括支撑件和两个治疗头,支撑件包括鼻梁部和两个鼻翼部,鼻梁部用于架设于鼻梁上,并贴合于鼻梁设置,两个鼻翼部分别与鼻梁部的两端连接,并分别用于贴合于两侧的鼻翼;治疗头包括本体和发光件,两个本体分别与两个鼻翼部连接,并分别用于插入左右鼻腔内,发光件与本体连接,并用于朝鼻腔内发射治疗鼻炎的光线。在使用鼻炎治疗仪时,两个治疗头分别插入左右鼻腔内,鼻梁部架设并贴合于鼻梁上,同时,两个鼻翼部分别贴合在两个鼻翼处,这使得支撑件与鼻子形成了一个三点支撑结构,如此便使得治疗头的本体牢牢地固定于患者的鼻腔内而不易脱落出鼻腔外。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488722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乐卿医疗器械(深圳)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10461554.6

  • 发明设计人 任迎春;高祥安;王邵东;

    申请日2022-04-28

  • 分类号A61N5/06(2006.01);

  • 代理机构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许烁

  •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平湖街道平湖社区芳坑路31号优雅厂D栋301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6:22:1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8-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N 5/06 专利申请号:2022104615546 申请日:20220428

    实质审查的生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鼻炎治疗仪及鼻炎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鼻炎,是由病毒、细菌、变应原、各种理化因子或某些全身性疾病而引起的鼻腔黏膜的炎症。鼻炎的治疗通常会使用到鼻炎治疗仪,鼻炎治疗仪通过治疗光来修复受损的鼻黏膜组织,提高鼻组织排毒代谢和自然免疫的能力,改善鼻腔通气状态,缓解鼻过敏反应。

鼻炎治疗仪通常具有用于发射治疗光的治疗头,在使用时,直接将治疗头插入到患者的鼻腔中实现固定,然而,这种固定方式的固定可靠度差,治疗头容易脱出鼻腔外。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鼻炎治疗仪及鼻炎治疗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鼻炎治疗仪的治疗头容易脱落出鼻腔外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鼻炎治疗仪,包括支撑件和两个治疗头,支撑件包括鼻梁部和两个鼻翼部,鼻梁部用于架设于鼻梁上,并贴合于鼻梁设置,两个鼻翼部分别与鼻梁部的两端连接,并分别用于贴合于两侧的鼻翼设置;治疗头包括本体和发光件,两个本体分别与两个鼻翼部连接,并分别用于插入左右鼻腔内;发光件与本体连接,并用于朝鼻腔内发射治疗鼻炎的光线。

进一步地,鼻梁部的两端与对应的鼻翼部之间均连接有鼻侧壁部,两个鼻侧壁部沿鼻梁朝向对应的鼻翼的方向延伸,并分别用于贴合于对应的鼻侧壁设置。

进一步地,支撑件还包括两个连接部,两个连接部分别用于与左右鼻腔正对设置,两个连接部分别与两个鼻翼部连接,两个本体分别与两个连接部朝向对应鼻腔的表面连接。

进一步地,鼻梁部、鼻翼部、连接部、鼻侧壁部和本体一体注塑成型。

进一步地,支撑件为硅胶件,本体为硅胶体。

进一步地,支撑件内设置有控制器和电池,控制器和发光件均与电池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治疗头还包括透光件,本体开设有透光孔,透光件穿设于透光孔内并密封透光孔,以使得发光件发出的治疗光线经透光件射出。

进一步地,治疗头还包括导光件,导光件设置于本体内,并罩设于发光件外,并能够将发光件发出的光线引导至透光件。

本申请提供的鼻炎治疗仪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在使用鼻炎治疗仪时,支撑件固定于鼻子上,且两个治疗头分别插入左右鼻腔内,而由于鼻梁部架设于鼻梁上,且鼻梁部贴合在鼻梁上,同时,两个鼻翼部分别贴合在两个鼻翼处,从而使得支撑件与鼻子形成了一个三点支撑结构,如此便将支撑件稳定可靠地固定在鼻子上,进而使得治疗头的本体牢牢地固定于患者的鼻腔内而不易脱落出鼻腔外,同时,也使得发光件发射的治疗光能够稳定地作用于患者的鼻腔中,保证了鼻炎治疗效果。

本申请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鼻炎治疗装置,包括充电盒以及上述的鼻炎治疗仪,充电盒设置有用于收容鼻炎治疗仪的收容腔,并能够给鼻炎治疗仪充电。

进一步地,收容腔内设置有用于给鼻炎治疗仪杀菌的杀菌灯。

本申请提供的鼻炎治疗装置,采用了上述的鼻炎治疗仪,在使用鼻炎治疗仪时,支撑件固定于鼻子上,且两个治疗头分别插入左右鼻腔内,而由于鼻梁部架设于鼻梁上,且鼻梁部贴合在鼻梁上,同时,两个鼻翼部分别贴合在两个鼻翼处,从而使得支撑件与鼻子形成了一个三点支撑结构,如此便将支撑件稳定可靠地固定在鼻子上,进而使得治疗头的本体牢牢地固定于患者的鼻腔内而不易脱落出鼻腔外,同时,也使得发光件发射的治疗光能够稳定地作用于患者的鼻腔中,保证了鼻炎治疗效果。另外,鼻炎治疗装置中的充电盒设置有用于收容鼻炎治疗仪的收容腔,当治疗结束后,可将鼻炎治疗仪收纳于收容腔中,一方面可对鼻炎治疗仪起到保护和防尘的作用,另一方面可对鼻炎治疗仪进行充电。收容腔内设置的杀菌灯可对鼻炎治疗仪起到杀菌的作用,保证鼻炎治疗仪的干净卫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鼻炎治疗仪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鼻炎治疗仪的爆炸图。

图3为图2中的本体、内壳、导光件及发光件的组装结构图。

图4为图2中的安装环的结构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支撑件;2、治疗头;3、控制器;4、电池;5、安装环;6、安装块;

11、鼻梁部;12、鼻侧壁部;13、鼻翼部;14、连接部;

141、第一卡槽;

21、透光件;22、本体;23、内壳;24、导光件;25、发光件;

221、透光孔;

231、通孔;232、第二卡接部;

241、安装孔;242、插接柱;

51、第一卡接部;52、第二卡槽;53、环形凸起;

531、第三卡槽;532、安装口;

61、插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鼻炎治疗仪,如图1和图2所示,鼻炎治疗仪包括支撑件1和两个治疗头2,支撑件1包括鼻梁部11和两个鼻翼部13,鼻梁部11用于架设于鼻梁上,并贴合鼻梁设置,两个鼻翼部13分别与鼻梁部11的两端连接,并分别用于贴合于两侧的鼻翼设置;治疗头2包括本体22和发光件25,两个本体22分别与两个鼻翼部13连接,并分别用于插入左右鼻腔内;发光件25与本体22连接,并用于朝鼻腔内发射治疗鼻炎的光线。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使用鼻炎治疗仪时,支撑件1固定于鼻子上,且两个治疗头2插入左右鼻腔内,而由于鼻梁部11架设于鼻梁上,且鼻梁部11贴合在鼻梁上,同时,两个鼻翼部13也分别贴合在两个鼻翼处,从而使得支撑件1与鼻子形成了一个三点支撑结构,如此便将支撑件1稳定可靠地固定在鼻子上,进而使得治疗头2的本体22牢牢地固定于患者的鼻腔内而不易脱落出鼻腔外,同时,也使得发光件25发射的治疗光能够稳定地作用于患者的鼻腔中,保证了鼻炎治疗效果。

在设计上,治疗头2的本体22的外径可略微大于鼻孔的孔径,这样,本体22插入到鼻腔内时就不会轻易脱落。进一步地,本体22的外径朝进入鼻腔的方向逐渐减小,这样便可适应不同大小的鼻孔的孔径,客户在使用鼻炎治疗仪时,可以稍微调节本体22进入到鼻腔内的深度来调整松紧度,以找到最舒适的状态。优选地,本体22呈圆台状,横截面为圆形,这样便能够与鼻孔的孔壁紧密接触,固定效果更佳。

为了进一步提高固定的可靠度,鼻炎治疗仪还可以设置有夹紧机构,夹紧机构可以使两个本体22相向靠近或远离,在具体使用时,先将两个本体22分别插入到左右鼻腔中,然后调节夹紧机构使两个本体22相向靠近并夹紧鼻孔中间的鼻小柱以实现固定,当治疗完成后,调节夹紧机构使两个本体22相互远离而松开鼻小柱,这时便可摘下本体22。更具体地,两个本体22的初始状态可为相向夹紧的状态,夹紧机构设置有开关和复位机构,当按下开关时,两个本体22相互远离,当松开开关时,两个本体22在复位机构的作用下相向靠近恢复为初始的状态,复位机构可为弹簧复位机构或磁吸复位机构。

而支撑件1的设置,使得鼻炎治疗仪在鼻子上的固定更加可靠。利用了鼻梁和位于鼻梁两侧的鼻翼所构成的三点支撑结构,支撑件1能够固定于鼻子上并处于平衡的状态,不容易左右晃动或向下脱落。在设计上,支撑件1的形状符合人体工学,鼻梁部11架设于鼻梁上并与鼻梁紧密贴合,使得鼻梁部11不容易左右晃动和向下滑落;而两个鼻翼部13分别贴合于两个鼻翼处,由于鼻翼的形状向外凸起,因此鼻翼可对鼻翼部13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与鼻梁部11连接的两个鼻翼部13便可从鼻梁部11的相对两侧共同对鼻梁部11起到支撑作用,这样便构成一个牢靠的三点支撑结构。结合两个本体22在鼻腔内的固定作用,便大大提高了鼻炎治疗仪在鼻子上的固定的可靠程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鼻炎治疗仪的治疗头2容易脱落出鼻腔外的技术问题。

可以理解的是,与眼睛的鼻托的固定方式不同,支撑件1与鼻子构成三点支撑结构,不仅固定更加可靠,而且支撑件1在鼻子上的压力得以有效分散,不会给鼻子造成过大的负担,提高佩戴的舒适度。在支撑件1材料的选择上,可选择重量较轻、质地较软的材料,以提高佩戴的舒适度。

另外,本申请提供的鼻炎治疗仪在佩戴上也十分方便,治疗头2插入到鼻腔中与支撑件1固定在鼻子上,这两个步骤可同时进行,用户能够十分快速地完成鼻炎治疗仪在鼻子上的固定及取下鼻炎治疗仪,操作简单快捷。

治疗头2的发光件25可设置在本体22内,也可以部分外露于本体22外,也可以连接于本体22的外部,具体可设置于本体22靠近鼻腔的端部。由于本体22能够稳定地固定于鼻腔内,因此,发光件25发出的治疗光线能够稳定地作用于鼻腔的内部,且能够集中于目标区域,大大增强了鼻炎治疗的效果。发光件25可为LED灯珠、LED灯板或者其他能够发射治疗光线的部件。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鼻梁部11的两端与对应的鼻翼部13之间均连接有鼻侧壁部12,两个鼻侧壁部12沿鼻梁朝向对应的鼻翼的方向延伸,并分别用于贴合于对应的鼻侧壁设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鼻侧壁是指鼻子的左右两侧的部位,可分为左鼻侧壁和右鼻侧壁,鼻梁部11位于鼻子左侧的一端与位于鼻子左侧的鼻侧壁部12和鼻翼部13依次连接,鼻梁部11位于鼻子右侧的一端与位于鼻子右侧的鼻侧壁部12和鼻翼部13依次连接,其中,位于鼻子左侧的鼻侧壁部12贴合于左鼻侧壁,位于鼻子右侧的鼻侧壁部12贴合于右鼻侧壁。

鼻侧壁部12的设置增大了支撑件1在鼻子上的支撑面积,使得固定的可靠程度得以进一步的提高。由于鼻侧壁部12连接于鼻梁部11与对应的鼻翼部13之间,并沿鼻梁朝向对应的鼻翼的方向延伸,这样支撑件1便构成类似于“V”形的结构,而鼻子的形状类似于三棱锥,这样,支撑件1便能紧密地卡合于鼻子上,不容易左右晃动和向下脱落。为了进一步提高固定的可靠程度,在设计上,鼻梁部11可设置于对应鼻梁较上的地方,这样,便能增大鼻梁部11与鼻翼部13之间的距离,也就可以增大鼻侧壁部12的长度,从而增大鼻侧壁部12在鼻子上的支撑面积,从而提高固定的可靠程度。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支撑件1还包括两个连接部14,两个连接部14分别用于与左右鼻腔正对设置,两个连接部14分别与两个鼻翼部13连接,两个本体22分别与两个连接部14朝向对应鼻腔的表面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两个连接部14分别正对于左右鼻腔,且两个本体22分别与两个连接部14朝向对应鼻腔的表面连接,这样,便使得本体22插入到鼻腔内时更为方便。进一步地,在使用时,两个连接部14抵接于鼻子的下方并分别与两个鼻翼部13连接,这样,当用户向上跳动时,鼻子下方与连接部14之间存在的阻碍作用能够防止鼻炎治疗仪向上跳动。可以理解的是,鼻梁部11与鼻翼部13能够防止鼻炎治疗仪向下滑落,而连接部14能够防止鼻炎治疗仪向上跳动,三者相互配合便使得鼻炎治疗仪能够牢靠地固定在鼻子上,而不会受到用户正常行走和跳动的影响。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鼻梁部11、鼻翼部13、连接部14、鼻侧壁部12和本体22一体注塑成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鼻梁部11、鼻翼部13、连接部14、鼻侧壁部12和本体22一体注塑成型,能够避免鼻梁部11与鼻侧壁部12、鼻侧壁部12与鼻翼部13、鼻翼部13与连接部14、连接部14与本体22之间的接缝,一方面使得鼻炎治疗仪具有良好的密封防水的功能,另一方面赋予鼻炎治疗仪更好的物理性能,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牢固而不易变形,从而保证了固定效果。另外,鼻梁部11、鼻翼部13、连接部14、鼻侧壁部12和本体22一体注塑成型还具有易实现自动化、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支撑件1为硅胶件,本体22为硅胶体。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支撑件1与本体22均采用硅胶材料制得,具有易清洗、寿命长、环保无毒、电绝缘性好、耐高低温、触感柔软舒适、防震防摔等优点。进一步地,鼻梁部11、鼻翼部13、连接部14、鼻侧壁部12和本体22采用硅胶材料模内注塑而成,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易于成型,防水等级可达IPX7标准,能够防止外部液体进入到鼻炎治疗仪内,这样便能够在治疗完成后,对鼻炎治疗仪进行全身水洗,从而有效地清洗掉鼻炎治疗仪外携带的灰尘、鼻腔分泌物和病菌等物质,从而解决了鼻炎治疗仪的卫生问题。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支撑件1内设置有控制器3和电池4,控制器3和发光件25均与电池4电性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器3与发光件25电性连接并控制着发光件25的照明和熄灭。具体地,位于鼻子的左侧的鼻侧壁部12、鼻翼部13和连接部14内共同形成有左空腔,位于鼻子的右侧的鼻侧壁部12、鼻翼部13和连接部14内共同形成有右空腔,电池4和控制器3分别安装于左空腔和右空腔内,这样能够充分利用鼻侧壁部12、鼻翼部13和连接部14的内部空间,有利于实现鼻炎治疗仪的小型化。进一步地,鼻梁部11内可设置有连通左空腔和右空腔的连通通道,连接于电池4与控制器3之间电线便可从连通通道内穿过,这样,电线不会外露于支撑件1外,一方面提高了整体的美观程度,另一方面增强了防水效果。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治疗头2还包括透光件21,本体22开设有透光孔221,透光件21穿设于透光孔221内并密封透光孔221,以使得发光件25发出的治疗光线经透光件21射出。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透光件21的其中一个作用是密封透光孔221,此处的密封的作用是防止外部液体从透光孔221进入到治疗头2内,以此达到防水的效果。透光件21可盖设于透光孔221上,也可以填塞于透光孔221内,当然也可以既盖设于透光孔221上,也填塞于透光孔221内。透光件21的另一个作用是能够透光,这要求透光件21至少具有一个入光面和一个出光面,保证发光件25发出的治疗光线能经过入光面进入到透光件21内,再从出光面透出照射到鼻腔内。透光件21可具有多个入光面,同时,发光件25的数量也可以为多个,以增强治疗光线的强度。当然,透光件21也可以为全身透明或全身半透明,以使得发光件25发出的治疗光线能从任意角度射入到透光件21内。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透光件21的一端插设粘接于透光孔221内。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透光件21插设于透光孔221内,且透光件21的外壁与透光孔221的孔壁通过胶水等粘接剂粘接在一起,这样便可以密封透光孔221,从而达到防水的效果。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透光件21呈圆柱状,透光孔221对应为圆形孔,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加工的优点。透光件21为透明或半透明的塑料材质,采用点胶工艺粘接于透光孔221内,工作效率高、粘接效果好、密封性能好。透光件21设置在本体22内,其端部稍微外露出透光孔221外,一方面便于粘接操作,另一方面避免透光件21由于外露过多而容易戳到鼻腔。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治疗头2还包括导光件24,导光件24设置于本体22内,并罩设于发光件25外,并能够将发光件25发出的光线引导至透光件21。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导光件24利用了光的折射和/或反射,使得发光件25发出的治疗光线均匀地导入到透光件21内,这样能够减小治疗光线的损耗,提高治疗光线的利用率,从而增强对鼻炎治疗的效果。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导光件24内设置有安装孔241,透光件21的另一端插设于安装孔241的一端内,发光件25位于安装孔241的另一端内。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透光件21的一端插设粘接于透光孔221内,透光件21的另一端插设于导光件24的安装孔241的一端内,这样便实现透光件21的安装固定,具有结构简单、易于组装等优点。发光件25安装于安装孔241的另一端内,发光件25沿着安装孔241的延伸方向射出的治疗光线,可直接射入透光件21内,而发光件25向四周发射的治疗光线,则可射入到导光件24内,并在导光件24的引导下射入透光件21内,如此便能够减小治疗光线的损耗,提高治疗光线的利用率,从而增强对鼻炎治疗的效果。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治疗头2还包括内壳23,本体22包覆于内壳23外,发光件25和导光件24均设置于内壳23内,内壳23对应透光孔221的位置开设有通孔231,透光件21贯穿于通孔231内。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内壳23一方面起到对发光件25及导光件24的保护作用,能够避免注塑压力直接作用于发光件25及导光件24,另一方面起到对发光件25及导光件24的密封作用,能够避免注塑材料覆盖于发光件25及导光件24而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内壳23对应透光孔221的位置开设有通孔231,这样,透光件21便能插设于透光孔221及通孔231内,使得发光件25发出的治疗光线能够依次穿过内壳23的通孔231和本体22的透光孔221而作用于鼻腔内。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4所示,连接部14内设置有安装环5,安装环5的外环侧设置有第一卡接部51,连接部14内设置有与第一卡接部51相配合的第一卡槽141;安装环5的内环侧设置有第二卡槽52,内壳23设置有与第二卡槽52相配合的第二卡接部232。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内壳23与安装环5通过第一卡接部51与第一卡槽141的卡接配合来进行固定连接,连接部14与安装环5通过第二卡接部232与第二卡槽52的卡接配合来进行固定连接,如此便实现内壳23与连接部14的固定连接,结构简单且固定牢靠。第一卡接部51及第一卡槽14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三个或三个以上,多个第一卡接部51可沿安装环5的外环侧均匀分布,多个第一卡槽141相应地沿连接部14的周向均匀分布,这样能够使得安装环5与连接部14的连接更加牢固。同理,第二卡接部232及第二卡槽52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三个或三个以上,多个第二卡接部232可沿内壳23的周向均匀分布,多个第二卡槽52可沿安装环5的内环侧均匀分布,这样能够使得内壳23与安装环5的连接更加牢固。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4所示,安装环5的内环侧设置有环形凸起53,环形凸起53背向安装环5的一侧开设有第三卡槽531,第三卡槽531沿靠近安装环5的外环侧的方向延伸,控制器3卡接于第三卡槽531内,这样便实现控制器3与安装环5的固定连接,结构简单且固定牢靠。进一步地,环形凸起53的中心开设有安装口532,安装环5靠近内壳23的开口处设置有安装块6,安装块6通过安装口532与控制器3连接。安装块6上设置有插接孔61,导光件24靠近连接部14的一端设置有插接柱242,导光件24与安装块6通过插接柱242与插接孔61的插接配合来进行固定连接,结构简单且固定牢靠。插接柱242及插接孔6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三个或三个以上,多个插接柱242可沿导光件24的周向均匀分布,多个插接孔61相应地沿安装块6的周向均匀分布,这样能够使得导光件24与安装块6的连接更加牢固。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鼻炎治疗装置,包括充电盒以及上述的鼻炎治疗仪,充电盒设置有用于收容鼻炎治疗仪的收容腔,并能够给鼻炎治疗仪充电。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鼻炎治疗装置由于采用了上述的鼻炎治疗仪,而上述的鼻炎治疗仪在使用时,支撑件1固定于鼻子上,且两个治疗头2插入左右鼻腔内,而由于鼻梁部11架设于鼻梁上,且鼻梁部11贴合在鼻梁上,同时,两个鼻翼部13也分别贴合在两个鼻翼处,从而使得支撑件1与鼻子形成了一个三点支撑结构,如此便将支撑件1稳定可靠地固定在鼻子上,进而使得治疗头2的本体22牢牢地固定于患者的鼻腔内而不易脱落出鼻腔外,同时,也使得发光件25发射的治疗光能够稳定地作用于患者的鼻腔中,保证了鼻炎治疗效果。另外,鼻炎治疗装置中的充电盒设置有用于收容鼻炎治疗仪的收容腔,当治疗结束后,可将鼻炎治疗仪收纳于收容腔中,一方面可对鼻炎治疗仪起到保护和防尘的作用,另一方面可对鼻炎治疗仪进行充电。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收容腔内设置有用于给鼻炎治疗仪杀菌的杀菌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治疗完成后,将鼻炎治疗仪放入收容腔中,收容腔内设置的杀菌灯能有效地清除鼻炎治疗仪上携带的病菌,解决鼻炎治疗仪的卫生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