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便于过滤层内卷冲洗式离心机

一种便于过滤层内卷冲洗式离心机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过滤层内卷冲洗式离心机,属于离心机领域,通过在内滤筒内部增设多个环形设置的冲洗筒,用于过滤的多个过滤层分别限位于相邻设置的一对冲洗筒之间,相对比现有技术,在需要对多个过滤层进行清洁时,只需将过滤层一端从冲洗筒上取下,利用微型电机与收卷件的配合将多个过滤层一一收卷盘设于多个冲洗筒内部,再向冲洗筒内通入高压水,高压水对盘设于收卷件上的过滤层进行反复冲洗,冲洗后的废液由出液管、排液管导出,无需使用刮刀对过滤层端面上的废渣进行刮除,清洁操作简便,可对整个过滤层进行分片式集中清洗,清洁效率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488778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张川;

    申请/专利号CN202210499893.3

  • 发明设计人 张川;

    申请日2022-05-09

  • 分类号B04B15/06(2006.01);B04B1/00(2006.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154500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城西街委9组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6:22:1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3-10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撤回 IPC(主分类):B04B15/06 专利申请号:2022104998933 申请公布日:20220812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撤回

  • 2022-08-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04B15/06 专利申请号:2022104998933 申请日:20220509

    实质审查的生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离心机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便于过滤层内卷冲洗式离心机。

背景技术

离心机就是利用离心力使得需要分离的不同物料得到加速分离的机器。离心机主要用于将悬浮液中的固体颗粒与液体分开,或将乳浊液中两种密度不同,又互不相溶的液体分开。

现有技术中,离心机的清洗往往需要将离心机外壳拆卸后,通过刮刀等用具人工对内部滤层上的滤渣进行刮除,然而在刮除后,仍然有部分残渣附着在滤层上,导致清理不彻底会耗费大量的人工及时间。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便于过滤层内卷冲洗式离心机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过滤层内卷冲洗式离心机,通过在内滤筒内部增设多个环形设置的冲洗筒,用于过滤的多个过滤层分别限位于相邻设置的一对冲洗筒之间,相对比现有技术,在需要对多个过滤层进行清洁时,只需将过滤层一端从冲洗筒上取下,利用微型电机与收卷件的配合将多个过滤层一一收卷盘设于多个冲洗筒内部,再向冲洗筒内通入高压水,高压水对盘设于收卷件上的过滤层进行反复冲洗,冲洗后的废液由出液管、排液管导出,无需使用刮刀对过滤层端面上的废渣进行刮除,清洁操作简便,可对整个过滤层进行分片式集中清洗,清洁效率高。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过滤层内卷冲洗式离心机,包括固定于安装架上的外筒体,外筒体上转动安装有盖板,外筒体的底端设有连接于安装架上的导流储液座,导流储液座上端转动设有位于外筒体内部的内滤筒,内滤筒内底部设有旋转底座,安装架上还安装有对旋转底座进行驱动的转动电机,内滤筒与储液盘之间设有出液腔,内滤筒内部设有多个固定连接于旋转底座上的冲洗筒,相邻两个冲洗筒之间设有滑动贴合于内滤筒内端壁上的过滤层,内滤筒内端壁上开设有多个与过滤层位置对应的滤孔;

多个冲洗筒内部均设有收卷件,冲洗筒顶端部安装有对收卷件进行驱动的微型电机,冲洗筒的一端开设有与过滤层一端位置对应的活动腔,过滤层一端贯穿活动腔并连接于收卷件上,过滤层另一端设有磁性柱,磁性柱磁吸固定于相邻设置的冲洗筒外端壁上,多个冲洗筒顶端部均设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进水嘴,且冲洗筒底端部贯穿旋转底座并固定连接有出液管,冲洗筒底端部开设有与出液管相连通的出水口,多个出液管远离冲洗筒一端向上弯曲并贯穿旋转底座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处可拆卸连接有排液管,多个进水嘴上可拆卸连接有进液管。

进一步的,导流储液座包括连接于外筒体底端的导液椎体,导液椎体同样固定安装于内滤筒底端部,导液椎体外侧套设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储液盘。

进一步的,导液椎体上开设有与出液腔相连通的导液腔,储液盘内部开设有与导液腔相连通的储液腔,且储液盘外端壁上设有延伸至储液腔内部的导液管。

进一步的,收卷件包括固定连接于冲洗筒内底部上的螺旋筒架,螺旋筒架内侧中部处设有转动轴,转动轴底端转动连接于冲洗筒底端壁上,转动轴上连接有滑动绕卷于螺旋筒架上的收卷带。

进一步的,微型电机的驱动端贯穿冲洗筒顶端部并与转动轴固定连接,收卷带远离转动轴一端与过滤层相连接。

进一步的,螺旋筒架为平坦螺旋筒状结构,螺旋筒架的端壁上开设有多个冲洗孔。

进一步的,冲洗筒与磁性柱位置对应的端壁上开设有嵌设槽,嵌设槽内贴覆有与磁性柱磁吸设置的柔性磁层。

进一步的,旋转底座内底部开设有用于过滤层滑动衔接的弧形滑动槽,过滤层底端部活动衔接于弧形滑动槽内。

进一步的,旋转底座底端连接有延伸至安装架底部的转动轴,转动电机通过传动链轮组与转动轴传动连接。

一种便于过滤层内卷冲洗式离心机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离心机工作时,启动转动电机,转动电机带动内滤筒高速转动,由内滤筒高速转动过滤出的滤液通过过滤层、内滤筒导入出液腔,并由出液腔向下导出的滤液由导流储液座进行收集;

S2、在需要对多片过滤层进行清洁时,打开盖板,人工手动将过滤层上的磁性柱从各个冲洗筒上取下,并启动微型电机,微型电机通过收卷件将过滤层收卷至冲洗筒内;

S3、将多个进水嘴外接进液管,多个出液管上所连接的连接管外接排液管,通过进液管向多个冲洗筒内通入高压水,高压水对盘设于收卷件上的过滤层进行高压冲洗,冲洗的废液由出液管、排液管导出,最后,向外拉出过滤层对其进行复位,实现对过滤层的高效清洁。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通过在内滤筒内部增设多个环形设置的冲洗筒,用于过滤的多个过滤层分别限位于相邻设置的一对冲洗筒之间,相对比现有技术,在需要对多个过滤层进行清洁时,只需将过滤层一端从冲洗筒上取下,利用微型电机与收卷件的配合将多个过滤层一一收卷盘设于多个冲洗筒内部,再向冲洗筒内通入高压水,高压水对盘设于收卷件上的过滤层进行反复冲洗,冲洗后的废液由出液管、排液管导出,无需使用刮刀对过滤层端面上的废渣进行刮除,清洁操作简便,可对整个过滤层进行分片式集中清洗,清洁效率高。

(2)收卷件包括固定连接于冲洗筒内底部上的螺旋筒架,螺旋筒架内侧中部处设有转动轴,转动轴底端转动连接于冲洗筒底端壁上,转动轴上连接有滑动绕卷于螺旋筒架上的收卷带,将过滤层从一个冲洗筒上取下,再利用微型电机对转动轴进行转动,转动轴通过收卷带对过滤层进行收卷,收卷带收卷于转动轴上,过滤层外端的磁性柱被限位于另一个冲洗筒外端壁上,过滤层被层层盘设于螺旋筒架上,再向冲洗筒内注入高压水进行集中冲洗。

(3)螺旋筒架为平坦螺旋筒状结构,螺旋筒架的端壁上开设有多个冲洗孔,在需要对过滤层进行冲洗清洁时,高压水会由冲洗孔喷出,有利于提高对过滤层的冲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在打开盖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在关闭盖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部分内部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多个冲洗筒与多个过滤层结合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内滤筒处的内部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内滤筒处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在对收卷后的过滤层进行冲洗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外筒体、2储液盘、3内滤筒、301旋转底座、302滤孔、4导液椎体、5冲洗筒、501进水嘴、6过滤层、601磁性柱、7螺旋筒架、8转动轴、9收卷带、10微型电机、11出液管、12排液管、13进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3,一种便于过滤层内卷冲洗式离心机,包括固定于安装架上的外筒体1,外筒体1上转动安装有盖板,外筒体1的底端设有连接于安装架上的导流储液座,导流储液座上端转动设有位于外筒体1内部的内滤筒3,内滤筒3内底部设有旋转底座301,安装架上还安装有对旋转底座301进行驱动的转动电机,旋转底座301底端连接有延伸至安装架底部的转动轴,转动电机通过传动链轮组与转动轴传动连接,此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内滤筒3与储液盘2之间设有出液腔,内滤筒3内部设有多个固定连接于旋转底座301上的冲洗筒5,相邻两个冲洗筒5之间设有滑动贴合于内滤筒3内端壁上的过滤层6,旋转底座301内底部开设有用于过滤层6滑动衔接的弧形滑动槽,过滤层6底端部活动衔接于弧形滑动槽内,内滤筒3内端壁上开设有多个与过滤层6位置对应的滤孔302。

导流储液座包括连接于外筒体1底端的导液椎体4,导液椎体4同样固定安装于内滤筒3底端部,导液椎体4外侧套设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储液盘2,导液椎体4上开设有与出液腔相连通的导液腔,储液盘2内部开设有与导液腔相连通的储液腔,且储液盘2外端壁上设有延伸至储液腔内部的导液管,由内滤筒3高速转动过滤出的滤液通过过滤层6、内滤筒3导入出液腔,并由出液腔向下导入至储液盘2内的储液腔内,以实现对滤液进行收集,最后由导液管导出。

请参阅图3-6,多个冲洗筒5内部均设有收卷件,冲洗筒5顶端部安装有对收卷件进行驱动的微型电机10,冲洗筒5的一端开设有与过滤层6一端位置对应的活动腔,过滤层6一端贯穿活动腔并连接于收卷件上,过滤层6另一端设有磁性柱601,磁性柱601磁吸固定于相邻设置的冲洗筒5外端壁上,收卷件包括固定连接于冲洗筒5内底部上的螺旋筒架7,螺旋筒架7内侧中部处设有转动轴8,转动轴8底端转动连接于冲洗筒5底端壁上,转动轴8上连接有滑动绕卷于螺旋筒架7上的收卷带9,微型电机10的驱动端贯穿冲洗筒5顶端部并与转动轴8固定连接,收卷带9远离转动轴8一端与过滤层6相连接,冲洗筒5与磁性柱601位置对应的端壁上开设有嵌设槽,嵌设槽内贴覆有与磁性柱601磁吸设置的柔性磁层,采用磁吸设置,方便将过滤层6自由端限位于冲洗筒5外端壁上;

请参阅图5和图7-8,多个冲洗筒5顶端部均设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进水嘴501,且冲洗筒5底端部贯穿旋转底座301并固定连接有出液管11,冲洗筒5底端部开设有与出液管11相连通的出水口,多个出液管11远离冲洗筒5一端向上弯曲并贯穿旋转底座301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处可拆卸连接有排液管12,多个进水嘴501上可拆卸连接有进液管13,在该离心机工作时,排液管12以及进液管13未安装于内滤筒3内部,过滤层6被限位于相邻两个冲洗筒5之间并紧密贴合于内滤筒3内端壁上,盖上盖板,内滤筒3在高速转动时实现离心过滤,在需要对过滤层6进行清洁时,打开盖板,人工手动将过滤层6上的磁性柱601从一个冲洗筒5上取下,此时,再利用微型电机10对转动轴8进行转动,转动轴8通过收卷带9对过滤层6进行收卷,收卷带9收卷于转动轴上,过滤层6外端的磁性柱601被限位于另一个冲洗筒5外端壁上,对冲洗筒5端壁上的活动腔起到密封作用,过滤层6被层层盘设于螺旋筒架7上,外接进液管13以及排液管12,再向冲洗筒5内注入高压水进行集中冲洗,带有滤渣的废液通过排液管12排出。

螺旋筒架7为平坦螺旋筒状结构,螺旋筒架7的端壁上开设有多个冲洗孔,在需要对过滤层6进行冲洗清洁时,导入的高压水会由冲洗孔喷出,有利于提高对过滤层6的冲洗力度。

一种便于过滤层内卷冲洗式离心机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离心机工作时,启动转动电机,转动电机带动内滤筒3高速转动,由内滤筒3高速转动过滤出的滤液通过过滤层6、内滤筒3导入出液腔,并由出液腔向下导出的滤液由导流储液座进行收集;

S2、在需要对多片过滤层6进行清洁时,打开盖板,人工手动将过滤层6上的磁性柱601从各个冲洗筒5上取下,并启动微型电机10,微型电机10通过收卷件将过滤层6收卷至冲洗筒5内;

S3、将多个进水嘴501外接进液管13,多个出液管11上所连接的连接管外接排液管12,通过进液管13向多个冲洗筒5内通入高压水,高压水对盘设于收卷件上的过滤层6进行高压冲洗,冲洗的废液由出液管11、排液管12导出,最后,向外拉出过滤层6对其进行复位,实现对过滤层6的高效清洁。

本方案通过在内滤筒3内部增设多个环形设置的冲洗筒5,用于过滤的多个过滤层6分别限位于相邻设置的一对冲洗筒5之间,相对比现有技术,在需要对多个过滤层6进行清洁时,只需将过滤层6一端从冲洗筒5上取下,利用微型电机10与收卷件的配合将过滤层6收卷盘设于冲洗筒5内部,再向冲洗筒5内通入高压水,高压水对盘设于收卷件上的过滤层6进行反复冲洗,冲洗后的废液由出液管11、排液管12导出,无需使用刮刀对过滤层端面上的废渣进行刮除,清洁操作简便,可对整个过滤层进行分片集中清洗,清洁效率高。

本发明中的所采用的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