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黑水虻复配虾蟹饲料及虾蟹生态养殖方法

一种黑水虻复配虾蟹饲料及虾蟹生态养殖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黑水虻复配的虾蟹饲料,包括黑水虻、食叶草和其他植物蛋白原料、能量原料、油类原料、钙类物质、添加剂等,该饲料用黑水虻复配虾蟹饲料,通过黑水虻替代传统鱼类作为动物蛋白,通过食叶草和其他常规植物蛋白原料一起作为植物蛋白,通过二次发酵制备工艺,得到一种营养价值高、利用率高的水产饲料。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虾蟹生态养殖方法,采取分区域和分时间段精细养殖的模式,可以在一个养殖塘内分段养殖出虾和蟹,提高产量,增加收益。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488605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湖南艾布鲁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10619181.0

  • 申请日2022-06-02

  • 分类号A23K50/80(2016.01);A23K10/12(2016.01);A23K10/20(2016.01);A23K10/30(2016.01);A23K10/37(2016.01);A23K20/147(2016.01);A23K20/158(2016.01);A23K20/24(2016.01);A23K20/174(2016.01);A23K40/10(2016.01);A01K61/59(2017.01);

  • 代理机构长沙优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43;

  • 代理人刘佳芳

  • 地址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劳动中路491号中邦国际10、11楼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6:22:1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8-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23K50/80 专利申请号:2022106191810 申请日:20220602

    实质审查的生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态环保养殖领域,进一步是指一种黑水虻复配河蟹饲料及虾蟹生态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河蟹养殖业经历多年的快速发展,成绩斐然,但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与问题也日益凸显。一方面,国家对水环境保护要求越来越严格,河蟹养殖采用人工配合饲料,代替冰鲜是必然的趋势。河蟹养殖过程中,饲料的使用量越来越大,但目前河蟹饲料存在品质良莠不齐、部分加工工艺落后、饲料利用率低、稳定性不好等问题。饲料开发还存在很多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在河蟹养殖过程中,整体养殖模式较为粗放。很多养殖户直接使用饲料原料或者大量施肥造成水体过肥,投喂过于粗放,不关注投喂量与水质变化,不注意水质调节与病害预防;河蟹发病后,大量盲目用药,造成药物残留、品质低劣。研究与实践都已证明,用小杂鱼或鱼糜投喂,其氮、磷排放量较配合饲料高出4~5倍。若投喂量掌握不好,河蟹摄食不及时,大量有机物便会溶散于水中,极容易坏水,造成局部水体恶臭,蚊虫病害滋生。况且,随着水产品深加工的兴起,小杂鱼已越来越难以获得,价格也越来越高,开发经济实用、营养配比合理的配合饲料是当务之急。

小龙虾也称克氏原螯虾、红螯虾和淡水小龙虾。形似虾而甲壳坚硬。成体长约5.6-11.9厘米,暗红色,甲壳部分近黑色,腹部背面有一楔形条纹。幼虾体为均匀的灰色,有时具黑色波纹,螯狭长,甲壳中部不被网眼状空隙分隔,甲壳上明显具颗粒。是淡水经济虾类,因肉味鲜美广受人们欢迎。

目前出现了许多虾蟹混合养殖方法,但大部分为同期混养,池塘里有几个月的养殖真空期,同时还存在着成活率和产量不高及管理不科学等问题,龙虾生长速度快,快速达到大中规格后会与大闸蟹争食、争氧、争空间,影响大闸的蟹规格和产量,影响养殖户效益的提高。

黑水虻(Hermitia illucens)是双翅目水虻科扁角水虻属的一种昆虫,又称光亮扁角水虻,在全球热带和亚热带的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由于黑水虻营养丰富,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黑水虻作为水产饲料。常规的方法为两种:1、直接投喂活体黑水虻幼虫,这种方式黑水虻幼虫不下沉,利用率很低;2、烘干后与其它饲料原料混合后粉碎使用,虽然可以下沉,但是营养价值利用率也低。

食叶草(蛋白草)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主根粗壮,茎直立;叶簇生,光滑全缘、叶色青绿,生长期长,播种当月即能收割,一次播种可稳定高产25年,被称之"长寿草";再生能力特强,生长快,昼夜可达7~10厘米,随着单株分蘖成簇生长,逐年进入高产期。食叶草是一种高蛋白质、高营养、高产量、高效益的"营养体植物",具备营养性、食用性、应用性、适应性、产量能等特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用黑水虻复配虾蟹饲料,通过黑水虻替代传统鱼类作为动物蛋白,通过食叶草和其他常规植物蛋白原料一起作为植物蛋白,通过二次发酵制备工艺,得到一种营养价值高、利用率高的水产饲料。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虾蟹生态养殖方法,可以在一片水域内分段养殖出虾和蟹,提高产量,增加收益。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一:

一种黑水虻复配虾蟹饲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组分A:黑水虻 40份~50份;食叶草和其他植物蛋白原料共 20份~30份;第一添加剂1份-2份,所述第一添加剂为石榴叶、五倍子和黄芪中的一种或几种;

组分B:能量原料 20份~30份、油类原料 4份~6份、钙类物质4份~6份;

组分C:复合维生素 3份~5份、复合菌液3份~5份;所述复合菌液为枯草芽孢杆菌和丁酸菌复合菌液;

黑水虻复配虾蟹饲料的制备方法:

1)按原料比例,将组分A粉碎、加水混合,再加入第一次发酵菌搅拌均匀,20℃-50℃发酵12-48小时,得第一次发酵物;所述第一次发酵菌为枯草芽孢杆菌和米曲霉中的一种或几种,菌种添加量为组分A质量的0.5%-1%;

2)按原料比例在第一次发酵物中加入组分B混合、调质、烘干、制粒,调质和烘干温度控制在50-60℃,烘干水分控制为16%-20%,冷却,冷却至35-45℃时,喷洒组分C在30℃-35℃进行第二次发酵1天-3天,之后冷却到室温,得饲料成品。

优选的,其他植物蛋白原料选自豆粕、菜籽粕、玉米粉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能量原料选自麦麸、糠麸、次粉、谷朊粉等其中的任何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油类原料选自鱼油、豆油、营养油、菜籽油中的任何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钙类物质选自生物钙、碳酸钙等常规钙类物质。

优选的,复合维生素为维生素C和/或维生素D。

优选的,料液比为1:2-3

优选的,所述复合菌液为枯草芽孢杆菌和丁酸菌的复合菌液,其中枯草芽孢杆菌和丁酸菌的比例为1:2-3。

优选的,粉碎粒度为80-100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二:

一种虾蟹生态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构建虾蟹生态养殖塘,它包括设有多个养殖单元的养殖塘塘体,养殖塘塘体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养殖塘塘体的从底部向上依次设有塘底净化层、沉水植物层、增氧系统、水质净化装置和生态浮床;所述养殖塘塘体内设有隔网将养殖塘塘体分割成第一养殖区、第二养殖区和第三养殖区,养殖区底部种有水草;养殖塘水深1m-1.2 m;

第二步、1月-2月,在第一养殖区内放虾苗,3月初幼虾进入至第二养殖区养殖,5月初幼虾进入第三养殖区养殖,5月中旬-7月,捕捞上市;

第三步、在幼虾进入第三养殖区养殖的同时,在第一养殖区内养殖母蟹苗,在第二养殖区内养殖公蟹苗,待第三养殖区的虾成熟捕捞上市后,第二养殖区内的公蟹向右进入第三养殖区养殖,8月中旬先收货一批成熟的公蟹,捕捞上市;

第四步、第一批成熟的公蟹捕捞上市后,打开养殖母蟹的栅栏,母蟹右移进入第二养殖区和第三养殖区,剩余的公蟹和母蟹一起养殖至9月-11分批收公蟹和母蟹,捕捞上市;

第五步、12月-1月,清塘,消毒,种水草,为来年养殖做准备。

养虾时,饲料投喂的时间为早晚各一次;养蟹时,饲料投喂的时间为晚上;所述饲料为方案1所述的饲料。

优选的,养殖水质的pH控制在7.5-8之间,水温控制低于31摄氏度(一般为常温,弱夏季水温太高则要控制到低于31摄氏度),盐度控制在27-35ppt。

优选的,为了调控水质,在河蟹单元生态养殖塘2深水区设置的水质净化装置,水质净化装置可以更换,水质净化装置内填充填料,可以实现对水产养殖的水体平衡调节,防止养殖水体水质的老化。

所述填料的组成按重量份计为:硝化细菌2.5~5.5份、纳米黑晶10~20份、纳米陶土20~30份、活性炭颗粒20~30份。

下面对养殖方法做进一步解释和说明:

优选的,所述养殖塘塘体有效水深1.0~1.5m,塘四周为浅水区,面积占1/3;中间是深水区,面积占2/3,水深1.5m。堤梗顶宽2~2.5m。

优选的,塘底净化层材料为石英砂和泥土的混合层,石英砂粒径为0.95~1.35mm,厚度为200-300mm,塘底净化层内养殖有蚯蚓。

优选的,第一养殖区底部沉水植物种植的是伊乐藻、第二养殖区底部沉水植物种植的是苦草,第三养殖区底部沉水植物种植的是轮叶黑藻,总沉水植物种植面积为总池塘面积的40%~50%。

优选的,所述生态浮床上种植空心菜或水芹菜。

优选的,塘堤梗边种植绿篱带,绿篱带采用乔、灌、草间种,在塘梗边设置防逃设施,防逃设施为安插高80cm的硬质钙塑板作为防逃板,埋入泥土中20cm,每隔100cm处用固定桩固定。

优选的,养殖塘塘体岸边设有增氧风机,增氧风机出口管道和增氧系统连接。

枯草芽孢杆菌菌液和丁酸菌复合菌液为现有技术,可以直接购买也可以自己培养得到,例如将枯草芽孢杆菌或者丁酸菌复合菌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在pH值为5.3-5.8,30℃-36℃下培养28h-35h,得枯草芽孢杆菌液;液体培养基可以是现有技术任何产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势是:

1、一种黑水虻复配虾蟹饲料的优势:

1)水产动物的消化系统很简单,常规饲料中豆粕等植物蛋白、黑水虻整虫对虾蟹而言较难消化吸收,经过发酵处理,将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转化为好利用的小肽类物质;同时第二次发酵处理是在调质、烘干、制粒后进行,可以更好的保持发酵后饲料中营养物成分。黑水虻蛋白质含量高和含有大量的壳聚糖,且具有溶菌酶、抗菌肽、凝集素等多种免疫成分,和其他如植物蛋白、脂类、能量、添加剂等原料复配虾蟹饲料,提高了饲料的营养水平、加快了虾蟹蜕壳生长、增加了产量。由于食叶草为一种高蛋白的草本植物,具有高营养价值,用食叶草替代部分常规植物蛋白原料例如豆粕、菜籽粕和玉米粉等,不仅可以节约成本还可以增加饲料的营养价值。

2)饲料中的原料石榴叶、五倍子和黄芪,经过发酵提取后,石榴叶提取物有抗病毒作用、五倍子提取物有抗细菌作用、黄芪提取后多产生黄芪多糖能提高免疫力,以上添加剂经过发酵以后产生了对虾蟹有利的物质,产生协同作用,可以预防虾蟹疾病,提高虾蟹成活率。

3)另外饲料中的五倍子经提取后对虾蟹有诱食作用,可以诱导虾蟹找到饲料,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减少浪费。

4)第二次发酵添加的枯草芽孢杆菌和丁酸菌的活性被最大程度的保留,增加虾蟹的肠道活性,虾蟹对营养成分的促进消化吸收,丁酸菌还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2、一种虾蟹生态养殖方法的优势:可以在一片水域内先后养殖出虾和蟹,提高产量,增加收益。本发明利用这样套养的模式,一个养殖池一年可以分多个时间段产出多种水产产品,产出率高,时间利用合理,循环养殖,养殖产出率高,产品规格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定。

图1为本发明的黑水虻复配河蟹饲料的制备及生态养殖方法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养殖单元的平面示意图;

图3为养殖单元的断面图。

在图中:

1-养殖塘塘体;1-1-养殖塘塘体中间工作走道。2-养殖单元、2-1-进水口、2-2-出水口、2-3-塘底净化层、2-4-第一养殖区、2-41-隔网甲、2-42-第一养殖区底部沉水植物。2-5-第二养殖区、2-51隔网乙、2-52-第二养殖区底部沉水植物。2-6-第三养殖区、2-61-第三养殖区底部沉水植物。2-7-水质净化装置、2-8-增氧系统、2-9-生态浮床、2-12-绿篱带、2-13-防逃设施、2-14-固定桩。3-增氧风机、3-1-增氧风机出口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详细结构作进一步描述。

如本文所用,术语:

“质量份”指表示多个组分的质量比例关系的基本计量单位,1份可表示任意的单位质量,如可以表示为1g,1kg等。假如我们说A组分的质量份为a份,B组分的质量份为b份,则表示A组分的质量和B组分的质量之比a:b。或者地,表示A组分的质量为aK,B 组分的质量为bK(K为任意数,表示倍数因子)。不可误解的是,与质量分数不同的是,所有组分的质量份之和并不受限于100份之限制。

“和/或”用于表示所说明的情况的一者或两者均可能发生,例如,A和/或B包括(A和B)和(A或B);

实施例1

一种黑水虻复配虾蟹饲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组分A:黑水虻 40份;食叶草 10份,豆粕10份;第一添加剂2份,所述第一添加剂为石榴叶、五倍子和黄芪,按1:1:1的比例添加;

组分B:糠麸20份、鱼油 4份、生物钙4份;

组分C:复合维生素 3份、复合菌液3份;所述复合菌液为枯草芽孢杆菌和丁酸菌复合菌液,其中枯草芽孢杆菌和丁酸菌的比例为1:2;复合维生素为维生素C和维生素D。

制备方法:

1)按原料比例,将组分A粉碎,粉碎粒度为80,加水混合,料液比为1:2,再加入第一次发酵菌搅拌均匀,第一次发酵菌的菌种添加量为组分A质量的0.5%,35℃发酵24小时,得第一次发酵物;所述第一次发酵菌为枯草芽孢杆菌和米曲霉,按1:1的比例组成;

2)按原料比例在第一次发酵物中加入组分B混合、调质、烘干、制粒,调质和烘干温度控制在55℃,烘干水分控制为16%,冷却,冷却至35℃时,喷洒组分C在30℃-35℃进行第二次发酵1天-3天,之后冷却到室温,得饲料成品。

实施例2

一种黑水虻复配虾蟹饲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组分A:黑水虻 50份;食叶草 10份,玉米粉 20份;第一添加剂2份,所述第一添加剂为石榴叶、五倍子和黄芪,按1:2:1的比例添加;

组分B:谷朊粉30份、豆油6份、碳酸钙6份;

组分C:复合维生素 5份、复合菌液5份;所述复合菌液为枯草芽孢杆菌和丁酸菌的复合菌液,其中枯草芽孢杆菌和丁酸菌的比例为1:3;复合维生素为维生素C和维生素D。

黑水虻复配虾蟹饲料的制备方法:

1)按原料比例,将组分A粉碎,粉碎粒度为100目,加水混合,料液比为1:2,再加入第一次发酵菌搅拌均匀,第一次发酵菌的菌种添加量为组分A质量的1%,50℃发酵36小时,得第一次发酵物;所述第一次发酵菌为,枯草芽孢杆菌和米曲霉,按1:1的比例组成;

2)按原料比例在第一次发酵物中加入组分B混合、调质、烘干、制粒,调质和烘干温度控制在60℃,烘干水分控制为20%,冷却,冷却至45℃时,喷洒组分C在30℃-35℃进行第二次发酵1天-3天,之后冷却到室温,得饲料成品。

实施例3

所述养殖塘塘体1选择建在靠近水源,灌排水方便的地方,要求水质良好、符合养殖用水标准。堤梗坚固,无渗漏。坡比1:3,淤泥不超过25cm。根据需要,大水面的养殖塘塘体可以根据需要分成若干个养殖单元2,对称布置。养殖塘塘体1(总塘)中间设置养殖塘塘体中间工作走道1-2。

所述养殖单元2为长方形,长宽比为5:3,面积以5~10亩为宜,塘有效水深1.0~1.5m,塘四周为浅水区,面积占1/3;中间是深水区,面积占2/3。水深1.5m。堤梗顶宽2~2.5m。在养殖单元2进口端设置有进水口2-1,在出口端设置有出水口2-2。在塘底设置有塘底净化层2-3,塘底净化层2-3材料为石英砂和泥土的混合层,石英砂粒径为0.95~1.35mm,厚度为200-300mm,塘底净化层2-3内养殖有蚯蚓。

养殖单元2分隔成三个区,即第一养殖区2-4,占面积的1/5;第二养殖区2-5,占面积的2/5;第三养殖区2-6,占面积的2/5。三个区分别用隔网甲2-41和隔网乙2-51分开。第一养殖区底部沉水植物2-42种植的是伊乐藻;第二养殖区底部沉水植物2-52种植的是苦草;第三养殖区底部沉水植物2-61种植的是轮叶黑藻。养殖单元水草种植面积为40%~50%。在养殖单元2深水区设置水质净化装置2-7,每亩设置二个。在养殖单元2中设置增氧系统2-8,增氧系统2-8含增氧主管和支管及增氧风机。在养殖单元水面布置10%面积的生态浮床2-9,生态浮床2-9上种植空心菜或水芹菜。在塘堤梗边种植绿篱带2-12,绿篱带2-12采用乔、灌、草间种。在塘梗边设置防逃设施2-13,防逃设施2-13为安插高80cm的硬质钙塑板作为防逃板,埋入泥土中20cm,每隔100cm处用固定桩2-14固定。

所述增氧风机3设置在养殖塘塘体1岸边,其增氧风机3出口管道和增氧系统2-8连接。

实施例4

一种虾蟹生态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构建虾蟹生态养殖塘,它包括设有多个养殖单元2的养殖塘塘体1,养殖塘塘体1设有进水口2-1和出水口2-2;所述养殖塘塘体1的从底部向上依次设有塘底净化层2-3、沉水植物层、增氧系统2-8、水质净化装置2-7和生态浮床2-9;所述养殖塘塘体1内设有隔网将养殖塘塘体2分割成第一养殖区2-4、第二养殖区2-5和第三养殖区2-6,养殖区底部种有水草;养殖塘水深1m-1.2 m;

第二步、1月-2月,在第一养殖区2-4内放虾苗,3月初幼虾进入至第二养殖区2-5养殖,5月初幼虾进入第三养殖区2-6养殖,5月中旬-7月,捕捞上市;

第三步、在幼虾进入第三养殖区2-6养殖的同时,在第一养殖区2-4内养殖母蟹苗,在第二养殖区2-5内养殖公蟹苗,待第三养殖区2-6的虾成熟捕捞上市后,第二养殖区2-5内的公蟹向右进入第三养殖区2-6养殖,8月中旬先收货一批成熟的公蟹,捕捞上市;

第四步、第一批成熟的公蟹捕捞上市后,打开养殖母蟹的栅栏,母蟹右移进入第二养殖区2-5和第三养殖区2-6,剩余的公蟹和母蟹一起养殖至9月-11分批收公蟹和母蟹,捕捞上市;

第五步、12月-1月,清塘,消毒,种水草,为来年养殖做准备。

青虾生长快,脱壳快,24小时都在运动,所以投喂时间设在早晚,一般是早上8点左右,晚上8点左右;

蟹一般是晚上出来活动,所以投喂时间设在晚上,晚上10点左右。

本发明在蟹还是幼蟹的时候公母分开养殖,可以避免机械性损伤,提高成活率。

由于养殖水质的pH控制在7.5-8之间,水温控制低于31摄氏度,盐度控制在27-35ppt。水质控制好,有利于虾蟹的生长,一般情况下,虾对水质的要求更高,所以水质控制偏向养虾需要控制的水质要求。

为了调控水质,在河蟹单元生态养殖塘2深水区设置的水质净化装置2-7,水质净化装置2-7可以更换,水质净化装置内填充填料,可以实现对水产养殖的水体平衡调节,防止养殖水体水质的老化。所述填料的组成按重量份计为:硝化细菌2.5份、纳米黑晶10份、纳米陶土30份、活性炭颗粒10份。

纳米黑晶可以防止产生绿苔,防止水质变差。纳米陶土和活性炭颗粒可以吸附水中产生的污染物,硝化细菌可以与污染物发生反应,净化水质。

以上所述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