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提升病患信息管理的智能手环系统及信息管理方法

一种提升病患信息管理的智能手环系统及信息管理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病患信息管理的智能手环系统及信息管理方法,系统包括患者手环、分布在医院各个区域的阅读器、医院信息管理服务器、护士监控手环、医生诊疗终端,医院信息管理服务器与患者手环、分布在医院各个区域的阅读器、护士监控手环、医生诊疗终端网络连接,患者手环与分布在医院各个区域的阅读器通信。本发明的智能手环系统可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实时配合,实现患者、医生、护士和医院各个治疗场所信息的互联互通,患者各个阶段的检查、治疗信息均可通过手环和各个治疗场所的阅读器完成识别,并通过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匹配,实现患者、医生、护士更为实时快捷的信息对接,提升医护人员治疗效率,减轻医护人员负担。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489883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

    申请/专利号CN202210658817.2

  • 发明设计人 吴端春;蒙好好;江斓燕;薛韵;

    申请日2022-06-09

  • 分类号G16H10/60(2018.01);G16H40/20(2018.01);G16Y10/60(2020.01);G16Y20/40(2020.01);G16Y40/10(2020.01);G06K7/10(2006.01);A44C5/00(2006.01);

  • 代理机构合肥创智铭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31;

  • 代理人舒启超

  •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桃园路89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6:22:1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9-01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撤回 IPC(主分类):G16H10/60 专利申请号:2022106588172 申请公布日:20220812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撤回

  • 2022-10-2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16H10/60 专利申请号:2022106588172 申请日:20220609

    实质审查的生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手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升病患信息管理的智能手环系统及信息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医疗手环是患者在住院时,医院发给患者的携带有患者治疗信息的环状佩戴物,以便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治疗管理。但目前的医疗手环功能较为单一,仅仅是一个携带患者信息的标签,信息固化,不能实现信息互动式管理,不能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实时配合,以更全方位、快捷化实现患者的治疗信息管理,以提升医护人员治疗效率,减轻医护人员负担,从而提升病人治疗水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升病患信息管理的智能手环系统及信息管理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提升病患信息管理的智能手环系统,包括患者手环、分布在医院各个区域的阅读器、医院信息管理服务器、护士监控手环、医生诊疗终端,所述医院信息管理服务器与患者手环、分布在医院各个区域的阅读器、护士监控手环、医生诊疗终端网络连接,所述患者手环与分布在医院各个区域的阅读器通信;

所述患者手环包括第一单片机处理器和与第一单片机处理器电连接的RFID识别模块、第一声音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脉搏传感器、第一USB接口模块、第一电源模块、第一定位模块、第一无线通讯模块、第一触摸屏、第一声音播放器、第一振动模块、第一信息存储模块,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与蓝牙耳机、医院信息管理服务器网络通信,所述第一USB接口模块输出端连接第一电源模块;

所述护士监控手环包括第二单片机处理器和与第二单片机处理器电连接的指纹传感器、第二声音传感器、第二USB接口模块、第二电源模块、第二触摸屏、第二声音播放器、第二振动模块、第二信息存储模块、第二定位模块、第二无线通讯模块,所述第二无线通讯模块与医院信息管理服务器网络通信,所述第二USB接口模块输出端连接第二电源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分布在医院各个区域的阅读器包括但不限于床位识别阅读器、活动区域阅读器、门禁识别阅读器、科室阅读器。

进一步的,所述医生诊疗终端为个人计算机或者PDA。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提升病患信息管理的智能手环系统的信息管理方法,包括:

患者入院后在患者手环上创建个人身份信息,同时设置患者手环权限、活动区域信息;

医生治疗终端在患者治疗各个阶段通过医院信息管理服务器向患者相关的各个阅读器发送患者治疗信息;

手环上的RFID识别模块到所述患者相关的各个阅读器进行信息识别,并对发送到各个阅读器的治疗信息进行匹配;

所述治疗信息匹配时,完成对应的医疗服务;治疗信息不匹配,进行不匹配报警提示,同时发送报警信号到护士站监控手环。

进一步的,所述患者手环权限包括但不限于活动场所权限、医疗器械使用权限、医疗物品使用权限、医疗服务权限。

进一步的,所述治疗信息匹配时,完成对应的医疗服务,包括但不限于:到相应科室检查治疗时提醒本科室内的相关注意事项,在进行某项操作易发生意外的情况进行事先提醒,定时检查、治疗、吃药的提醒,体征参数异常时对应负责医生、护士的及时救治,相关应急需求时与护士及时语音沟通,治疗历史信息的查询、费用的查询和下阶段治疗进程的查询。

进一步的,所述护士站监控手环根据工作经验差别、工作业绩差别设定不同的权限和等级。

进一步的,所述治疗信息不匹配,进行不匹配报警提示,包括但不限于:

患者门禁不匹配,则向护士站监控手环和医院信息管理服务器报警提示进门错误;

患者床位不匹配,则向护士站监控手环和医院信息管理服务器报警提示床位弄错;

患者超出个人活动区域,则向护士站监控手环和医院信息管理服务器报警位置超限;

科室信息不匹配,则向护士站监控手环和医院信息管理服务器报警提示治疗科室弄错。

进一步的,所述个人身份信息至少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病情、病房号、床位号、负责科室、负责医生、负责护士;所述患者治疗信息至少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病情、病房号、床位号、负责科室、负责医生、负责护士、手环权限、活动区域、检测和治疗科室。

进一步的,所述对发送到各个阅读器的治疗信息进行匹配,具体为:当患者手环上至少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病情、病房号、床位号负责科室、负责医生、负责护士与阅读器上的患者治疗信息匹配时,匹配才成功。

本发明的优点:

本发明的智能手环系统可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实时配合,实现患者、医生、护士和医院各个治疗场所信息的互联互通,患者各个阶段的检查、治疗信息均可通过手环和各个治疗场所的阅读器完成识别,并通过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匹配,实现患者、医生、护士更为实时快捷的信息对接,更全方位、快捷化实现患者的治疗信息管理,提升医护人员治疗效率,减轻医护人员负担,从而提升病人治疗水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提升病患信息管理的智能手环系统整体原理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提升病患信息管理的智能手环系统的患者手环原理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提升病患信息管理的智能手环系统的护士监控手环原理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提升病患信息管理的智能手环系统信息管理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提升病患信息管理的智能手环系统信息管理方法场景一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2、3所示,一种提升病患信息管理的智能手环系统,包括患者手环1、分布在医院各个区域的阅读器2、医院信息管理服务器3、护士监控手环4、医生诊疗终端5,医院信息管理服务器3与患者手环1、分布在医院各个区域的阅读器2、护士监控手环4、医生诊疗终端5网络连接,患者手环1与分布在医院各个区域的阅读器2通信;

患者手环1包括第一单片机处理器11和与第一单片机处理器11电连接的RFID识别模块12、第一声音传感器13、加速度传感器14、温度传感器15、脉搏传感器16、第一USB接口模块17、第一电源模块18、第一定位模块19、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10、第一触摸屏111、第一声音播放器112、第一振动模块113、第一信息存储模块114,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10与蓝牙耳机115、医院信息管理服务器3网络通信,第一USB接口模块17输出端连接第一电源模块18;其中,第一声音传感器13为麦克风,用于在通过手环语音通话时采集患者声音;加速度传感器14用于监测患者是否跌倒、坠床;温度传感器15、脉搏传感器16分别检测患者温度、脉搏信息,这是反映患者体征参数的重要信号;第一USB接口模块17,用于充电和连接电脑进行信息下载,第一电源模块18为锂电池,为手环供电,可通过第一USB接口模块17进行充电;第一定位模块19为北斗定位模块,定位患者信息,避免其区域越限;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10为无线局域网模块和蓝牙模块,可以实现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无线连接,也可以连接蓝牙耳机115;第一声音播放器112为喇叭,用于通过手环语音通话时播放声音;第一振动模块113用于在患者手环识别异常时进行提醒患者;第一信息存储模块114用于存储手环软件程序和患者心理理疗音乐,患者可通过蓝牙耳机听理疗音乐。

护士监控手环4包括第二单片机处理器41和与第二单片机处理器41电连接的指纹传感器42、第二声音传感器43、第二USB接口模块44、第二电源模块45、第二触摸屏46、第二声音播放器47、第二振动模块48、第二信息存储模块49、第二定位模块410、第二无线通讯模块411,第二无线通讯模块411与医院信息管理服务器3网络通信,第二USB接口模块44输出端连接第二电源模块45。其中,指纹传感器42用于采集和验证护士的登录信息,第二声音传感器43、第二USB接口模块44、第二电源模块45、第二触摸屏46、第二声音播放器47、第二振动模块48、第二信息存储模块49、第二定位模块410、第二无线通讯模块411的类型和功能同上,布置赘述。

患者入院后在患者手环上创建个人身份信息,同时设置患者手环权限、活动区域信息。个人身份信息至少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病情、病房号、床位号、负责科室、负责医生、负责护士。

医生通过医生治疗终端在患者治疗各个阶段通过医院信息管理服务器向患者相关的各个阅读器发送患者治疗信息,医生诊疗终端为个人计算机或者PDA,患者治疗信息至少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病情、病房号、床位号、负责科室、负责医生、负责护士、手环权限、活动区域、检测和治疗科室。

患者在治疗期间佩戴手环,通过手环上的RFID识别模块到患者相关的各个阅读器进行信息识别,比如床位识别阅读器21、活动区域阅读器22、门禁识别阅读器23、科室阅读器24,患者手环对发送到各个阅读器的治疗信息进行匹配,当患者手环上至少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病情、病房号、床位号负责科室、负责医生、负责护士与阅读器上的患者治疗信息匹配时,匹配才成功。治疗信息不匹配,进行不匹配报警提示,同时发送报警信号到护士站监控手环。

关于RFID识别具体原理为:

RFID识别模块12相当于电子标签(即射频卡):电子标签里面存储着需要识别的信息,每一个电子标签都是与众不同的的,它们有着不同的ID号,安放在要识别的物体上,阅读器可以不接触电子标签就能读写到电子标签的信息。电子标签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包括内置天线,可以和射频天线之间进行通信。

阅读器:阅读器是射频识别模块当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阅读器的功用非常多,阅读器可以把需要识别的数据写入电子标签,也可以识别电子标签内已有的数据信息:它还可以和计算机网络互相传输信息等等。阅读器分为很多种不同的工作频率,根据工作频率的不同,识别电子标签的距离范围也是不同的。阅读器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RF模块、控制电路和外围电路。它们分别有自己不同的功用:RF模块可以通过天线来识别电子标签;控制电路负责各硬件功能的正常工作;外围电路则由多个电路组成:LCD显示、电源电路、RS232接口等等。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提升病患信息管理的智能手环系统的信息管理方法,包括:

步骤S101、患者入院后在患者手环上创建个人身份信息,个人身份信息至少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病情、病房号、床位号、负责科室、负责医生、负责护士;同时设置患者手环权限、活动区域信息,患者手环权限包括但不限于活动场所权限、医疗器械使用权限、医疗物品使用权限、医疗服务权限。

步骤S102、医生治疗终端在患者治疗各个阶段通过医院信息管理服务器向患者相关的各个阅读器发送患者治疗信息;患者治疗信息至少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病情、病房号、床位号、负责科室、负责医生、负责护士、手环权限、活动区域、检测和治疗科室。

步骤S103、手环上的RFID识别模块到患者相关的各个阅读器进行信息识别,并对发送到各个阅读器的治疗信息进行匹配,当患者手环上至少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病情、病房号、床位号负责科室、负责医生、负责护士与阅读器上的患者治疗信息匹配时,匹配才成功。

步骤S104、治疗信息匹配时,完成对应的医疗服务,包括但不限于:到相应科室检查治疗时提醒本科室内的相关注意事项,在进行某项操作易发生意外的情况进行事先提醒,定时检查、治疗、吃药的提醒,体征参数异常时对应负责医生、护士的及时救治,相关应急需求时与护士及时语音沟通,治疗历史信息的查询、费用的查询和下阶段治疗进程的查询;

治疗信息不匹配,进行不匹配报警提示,包括但不限于:患者门禁不匹配,则向护士站监控手环和医院信息管理服务器报警提示进门错误;患者床位不匹配,则向护士站监控手环和医院信息管理服务器报警提示床位弄错;患者超出个人活动区域,则向护士站监控手环和医院信息管理服务器报警位置超限;科室信息不匹配,则向护士站监控手环和医院信息管理服务器报警提示治疗科室弄错。同时发送报警信号到护士站监控手环,护士站监控手环根据工作经验差别、工作业绩差别设定不同的权限和等级。

以下结合具体使用场景说明本发明的使用过程和原理:

场景一,如图5所示:病患进出门都需将手环拿到感应器附近刷卡,这时感应器调用医院系统的记录进行权限验证,如不符时系统发送警报或提醒声音分别至病患手环、护士站监控手环,并且门打不开,如未刷手环得到认证,门也打不开;此场景适用于新生儿科室与重症监护室。

场景二:病患在刷卡出门时,感应到已超出预设定的活动区域(每个区域设置的阅读器信息不同,故而可以感应已超出预设定的活动区域),手环警报并推送信息致护士站监控手环;此场景适用于发热科室、传染病科室。

场景三:病患在做相关检查时或不同科室检查,刷手环认证时,提醒本科室内的相关注意事项,比如患者对某某药物过敏、患者前期发生过某某病例反应;此场景适用于CT检查以及传染病预防科室。

场景四:对于特定年龄的人群,在进行某项操作易发生意外的情况进行事先提醒,可通过语音播报;此场景适用于老人、儿童。

场景五:孩子抱离床位,电脑上的床位图上也能显示孩子是暂时离开床位的。比如做完检查回来后,手腕带和床号牌匹配成功后,电脑上的床位图也能实时显示孩子现在床位里了。床上有RFID阅读器,识别手环与床位是否匹配,再将信息反馈到系统,或是不符合时报警提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