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用于对交流输电线路电磁环境进行观测的方法及系统

一种用于对交流输电线路电磁环境进行观测的方法及系统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对交流输电线路电磁环境进行观测的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分别在交流输电线路的待观测线路周边设置测量设备;通过工频场强仪的场强探头测量待观测线路下方的工频电场和磁场,获取工频电场和磁场数据;通过多通道噪声分析仪的多个噪声传声器测量距离线路不同距离的可听噪声,获取多个可听噪声数据;通过无线电干扰测量仪测量距离输电线路预设范围内的无线电干扰,获取无线电干扰数据;通过激光测距仪测量各相导线的对地高度和导线相间距离,获取线路布置数据;通过气象参数测量仪测量线路周围的气象参数,获取气象数据;将获取的测量数据发送至观测点的存储设备进行存储。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9-0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1D21/02 专利申请号:2021113633534 申请日:20211117

    实质审查的生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电磁环境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对交流输电线路电磁环境进行观测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电网快速发展,输电线路越来越多、越来越临近居民区,同时人们环保意识逐渐增强,对输变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关注越来越多。测量获取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实际水平,进而控制电磁环境影响已成为电网环保领域重要研究问题。输电线路目前环保通常对交流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测试一般只在无雨、无雪的好天气进行,而线路电晕在雨、雪、雾等坏天气较好天气更为明显,产生的可听噪声和无线电干扰等电磁环境影响更大,人们的投诉更多,获取各种气候条件下的电磁环境水平极其重要,而获取各种天气下的电磁环境水平主要依赖于长期观测,常规的测量方法和装置一般难以满足全天候长期观测的需要,长期观测通常时间持续一年甚至数年,而输电线路长期观测点一般位于雪域高原、深山老林、高寒极地等远离城市、条件艰苦的野外,不仅长期有人值守生活工作困难、费时费力,而且有些长期测点还因人迹罕至根本找不到合适的长期值守人员,迫切需要实现长期观测系统在无人值守下的自动化运行和测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用于对交流输电线路电磁环境进行观测的方法及系统,以解决如何在无人值守环境中,如观测站地处深山老林甚至高原雪山,对交流输电线路电磁环节环境进行自动化测试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对交流输电线路电磁环境进行观测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分别在交流输电线路的待观测线路周边设置测量设备,所述测量设备包括:工频场强仪、多通道噪声分析仪、无线电干扰测量仪、激光测距仪、气象参数测量仪和存储设备;所述测量设备进行测量工作无先后关系;

通过所述工频场强仪的场强探头测量所述待观测线路下方的工频电场和磁场,获取工频电场和磁场数据;

通过所述多通道噪声分析仪的多个噪声传声器测量距离所述线路导线不同距离的可听噪声,获取多个可听噪声数据;

通过所述无线电干扰测量仪测量所述线路外预设位置的无线电干扰,获取无线电干扰数据;

通过所述激光测距仪测量所述线路各相导线的对地高度和导线相间距离,获取线路布置数据;

用于通过所述气象参数测量仪测量所述待观测线路所在区域的气象参数,获取气象数据;

将所述工频电场和磁场数据、所述多个可听噪声数据、所述无线电干扰数据、所述位置数据以及所述气象数据发送至观测点的存储设备进行存储。

优选地,所述工频场强仪的场强探头设置于待观测线路下方的预设距离处;所述多通道噪声分析仪包括多个噪声传声器和多通道分析仪,所述多个噪声传声器分别按与所述待观测线路导线不同的预设距离设置,所述噪声传声器至少为3个;所述无线电干扰测量仪设置于待观测线路边相导线投影外的15-25米处;所述激光测距仪设置于所述待观测线路边相导线外预设距离处;所述气象参数测量仪设置于所述待观测线路边相导线外预设距离处。

优选地,在观测点内或外布置监控装置,所述监控装置用于监控所述测量设备以及所述存储设备的运行状况,获取运行状况图像数据。

优选地,基于所述运行状态图像数据判断所述测量设备以及所述存储设备的运行状况,当判断出测量设备异常运行时,发出报警信息;

基于所述报警信息,对异常运行的测量设备进行维护。

优选地,将UPS电源通过智能开关与所述工频场强仪、所述多通道噪声分析仪、所述无线电干扰测量仪、所述激光测距仪、所述气象参数测量仪以及所述存储设备相连接。

优选地,通过远程或现场控制所述智能开关的断开与闭合。

优选地,基于所述工频电场和磁场数据,以及所述各相导线的对地高度和导线相间距离,计算所述待观测线路的电压、电流。

优选地,通过所述存储设备将所述工频电场和磁场数据、所述多个可听噪声数据、所述无线电干扰数据、所述位置数据以及所述气象数据远程发送至数据分析端。

基于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对交流输电线路电磁环境进行观测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初始单元,用于分别在交流输电线路的待观测线路周边设置测量设备,所述测量设备包括:工频场强仪、多通道噪声分析仪、无线电干扰测量仪、激光测距仪、气象参数测量仪和存储设备;所述测量设备进行测量工作无先后关系;

第一测量单元,用于通过所述工频场强仪的场强探头测量所述待观测线路下方的工频电场和磁场,获取工频电场和磁场数据;

第二测量单元,用于通过所述多通道噪声分析仪的多个噪声传声器测量距离所述线路不同距离的可听噪声,获取多个可听噪声数据;

第三测量单元,用于通过所述无线电干扰测量仪测量所述线路边相导线外的预设位置的无线电干扰,获取无线电干扰数据;

第四测量单元,用于通过所述激光测距仪测量所述待观测各相导线的对地高度和导线相间距离,获取线路布置数据;

第五测量单元,用于通过所述气象参数测量仪测量所述待观测线路所在区域的气象参数,获取气象数据;

结果单元,用于将所述工频电场和磁场数据、所述多个可听噪声数据、所述无线电干扰数据、所述位置数据以及所述气象数据发送至观测点的存储设备进行存储。

优选地,所述初始单元用于,将所述工频场强仪的场强探头设置于待观测线路下方的预设距离处;所述多通道噪声分析仪包括多个噪声传声器和多通道分析仪,所述多个噪声传声器分别按与所述待观测线路导线不同的预设距离设置,所述噪声传声器至少为3个;所述无线电干扰测量仪的天线设置于待观测线路边相导线投影外15-25米处;所述激光测距仪设置于所述待观测线路边相导线外预设距离处;所述气象参数测量仪设置于所述待观测线路边相导线外预设距离处。

优选地,所述初始单元用于,在观测点内或外布置监控装置,所述监控装置用于监控所述测量设备以及所述存储设备的运行状况,获取运行状况图像数据。

优选地,所述结果单元还用于,基于所述运行状态图像数据判断所述测量设备以及所述存储设备的运行状况,当判断出测量设备异常运行时,发出报警信息;

基于所述报警信息,对异常运行的测量设备进行维护。

优选地,所述初始单元还用于,将UPS电源通过智能开关与所述工频场强仪、所述多通道噪声分析仪、所述无线电干扰测量仪、所述激光测距仪、所述气象参数测量仪以及所述存储设备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初始单元还用于,通过远程或现场控制所述智能开关的断开与闭合。

优选地,所述结果单元还用于,基于所述工频电场和磁场数据,以及所述各相导线的对地高度和导线相间距离,计算待观测线路的电压、电流。

优选地,所述结果单元还用于,通过所述存储设备将所述工频电场和磁场数据、所述多个可听噪声数据、所述无线电干扰数据、所述位置数据以及所述气象数据远程发送至数据分析端。

发明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用于对交流输电线路电磁环境进行观测的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分别在待观测线路周边设置测量设备,测量设备包括:工频场强仪、多通道噪声分析仪、无线电干扰测量仪、激光测距仪、气象参数测量仪;通过工频场强仪的场强探头测量待观测线路下方的工频电场和磁场,获取工频电场和磁场数据;通过多通道噪声分析仪的多个噪声传声器测量距离待观测线路导线不同距离的可听噪声,获取多个可听噪声数据;通过无线电干扰测量仪测量待观测线路边相导线外预设范围内的无线电干扰,获取无线电干扰数据;通过激光测距仪测量待观测各相导线的对地高度和导线相间距离,获取线路布置数据;用于通过气象参数测量仪测量待观测线路所在区域的气象参数,获取气象数据;将工频电场和磁场数据、多个可听噪声数据、无线电干扰数据、位置数据以及气象数据发送至观测点的存储设备进行存储。本发明可全面测试线路参数、气象参数和工频电场、磁场、可听噪声、无线电干扰水平,准确反映输电线路电磁环境随气候环境的变化特性,以及线路电压电流和导线高度变化对电磁环境的影响规律。本发明的成果可应用于交流输变电工程领域电磁环境的环保验收、长期观测和线路优化设计研究中,推广价值高,应用前景广。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下面的附图,可以更为完整地理解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图1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用于对交流输电线路电磁环境进行观测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长期观测装置现场布置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用于对交流输电线路电磁环境进行观测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用于对交流输电线路电磁环境进行观测的装置主要模块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用于对交流输电线路电磁环境进行观测的系统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6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特高压电磁环境长期观测店线路布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介绍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可以用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局限于此处描述的实施例,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详尽地且完全地公开本发明,并且向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充分传达本发明的范围。对于表示在附图中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术语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在附图中,相同的单元/元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

除非另有说明,此处使用的术语(包括科技术语)对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具有通常的理解含义。另外,可以理解的是,以通常使用的词典限定的术语,应当被理解为与其相关领域的语境具有一致的含义,而不应该被理解为理想化的或过于正式的意义。

图1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用于对交流输电线路电磁环境进行观测的方法流程图。本发明实施方式解决了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对输电线路电磁环境进行各种气候条件下输电线路电磁环境进行观测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无人值守的交流输电线路电磁环境长期观测方法,本发明不仅布置了高可靠性的电磁环境测试设备,而且通过联网的监控录像设备和智能开关配合,进行测量观测站测量设备的实时监控和远程断电重启,大大提高测量长时间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实现整个测量装置在现场无人值守情况下的自动化运行和数据存储。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对交流输电线路电磁环境进行观测的方法,方法包括:

步骤101:分别在交流输电线路的待观测线路周边设置测量设备,测量设备包括:工频场强仪、多通道噪声分析仪、无线电干扰测量仪、激光测距仪、气象参数测量仪。测量设备进行测量工作无先后关系;

本发明首先在待观测边相导线周边设置测量设备,测量设备包括:1台工频场强仪、1套多通道噪声分析仪、1台无线电干扰测量仪、1套气象参数测量仪、2台监控录像设备、1台激光测距仪;整套测量装置还包括:1台UPS电源、6个智能开关、1套网络设备、2台计算机作为存储设备。通过工频场强仪、多通道噪声分析仪、无线电干扰测量仪分别测量工频电场、磁场、可听噪声和无线电干扰,利用监控录像设备监测现场设备运行状况。通过与UPS电源相连的智能开关为各测量设备供电,必要时进行设备断电重启。远程计算机与现场计算机相连,对测量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和运行维护。整套测量装置,在观测站现场无人值守的情况进行电磁环境参数、气象参数、线路参数的长期测量和设备故障消除。本发明的工频场强仪、多通道噪声分析仪的探头和无线电干扰的天线应为全天候型,可以在雨、雪、雾等恶劣天气下正常工作。

步骤102:通过工频场强仪的场强探头测量待观测线路下方的工频电场和磁场,获取工频电场和磁场数据;

步骤103:通过多通道噪声分析仪的多个噪声传声器测量距离待观测线路导线不同距离的可听噪声,获取多个可听噪声数据;

步骤104:通过无线电干扰测量仪测量待观测线路边相导线外的预设范围内的无线电干扰,获取无线电干扰数据;

步骤105:通过激光测距仪测量待观测各相导线的对地高度和导线相间距离,获取线路布置数据;

步骤106:用于通过气象参数测量仪测量待观测线路所在区域的气象参数,获取气象数据;

步骤107:将工频电场和磁场数据、多个可听噪声数据、无线电干扰数据、位置数据以及气象数据发送至观测点的存储设备进行存储。

优选地,工频场强仪的场强探头设置于待观测线路下方的预设距离处;多通道噪声分析仪包括多个噪声传声器和多通道分析仪,多个噪声传声器分别按与待观测线路导线不同的预设距离设置,噪声传声器至少为3个;无线电干扰测量仪设置于待观测线路边相导线投影外15-25米处;激光测距仪设置于待观测线路边相导线外预设距离处;气象参数测量仪设置于待观测线路边相导线外预设距离处。

本发明的工频场强仪由场强探头和主机构成,场强探头布置在输电线路下方。本发明的多通道噪声分析仪由传声器和多通道分析仪构成,传声器不少于3个,布置在输电线路边相外不同位置。本发明的无线电干扰测量装置采用天线和接收机构成,天线可布置在边相导线投影外20m处。本发明的气象参数测量仪由气象站和天气现象仪构成,气象站主要用于获取所在测点处的温度、湿度、风速风向、雨等气象参数,天气现象仪通过测试能见度,辨识晴天、雨、雪、雾等天气状况,获取瞬时降雨、降雪量。

优选的,2台计算机1台为测量现场的现场计算机,另1台为远程计算机,现场计算机通过程序控制,进行电磁环境各测量设备的启动和停止,确保各设备都进行同步测量,并对测量数据进行储存;现场计算机通过网络与远程计算机相连,远程计算机通过访问现场计算机和监控录像设备查看现场测试状况,进行必要的运行维护,现场计算机定时向远程计算机传输测试数据,远程计算机存储测量数据,并显示测量现场时间、天气状况与对应的线路电压、电流、线路高度、工频电场、磁场、可听噪声和无线电干扰等各参数。

优选地,在观测点内或外布置监控装置,监控装置用于监控测量设备以及存储设备的运行状况,获取运行状况图像数据。

优选地,基于运行状态图像数据判断测量设备以及存储设备的运行状况,当判断出测量设备异常运行时,发出报警信息;基于报警信息,对异常运行的测量设备进行维护。

本发明的监控录像设备摄像头分别布置在观测站房屋内外,布置在观测站房屋外的摄像头正对测试探头和气象参数测量设备,布置在观测站房屋内的设备通常正对现场计算机显示屏,摄像头具有360度旋转功能,以便能调整查看角度和观测设备;

优选的,监控录像设备应提供报警信息,不仅当有人靠近测试设备时会提供报警信息,而且正对现场计算机显示屏的摄像头也会在测试画面较长时间无变化时提供报警,报警信息不仅可以发送到计算机,也会发送到远程维护人员的手机以便更及时的响应与处理。

优选地,将UPS电源通过智能开关与工频场强仪、多通道噪声分析仪、无线电干扰测量仪、激光测距仪、气象参数测量仪以及存储设备相连接。

本发明现场的存储装置如计算机由智能开关连接至UPS电源进行供电,通过联网的开机棒和智能开关配合,利用智能开关给计算机断电和重新供电,开机棒通过远程控制进行计算机上电后的开机重启。

优选地,通过远程或现场控制智能开关的断开与闭合。

本发明的智能开关连接到Internet网络,可远程控制进行断开或闭合,从而实现测量设备的断电重启。

本发明的存储设备如现场计算机由智能开关连接至UPS电源进行供电,通过联网的开机棒和智能开关配合,利用智能开关给计算机断电和重新供电,开机棒通过远程控制进行计算机上电后的开机重启。

优选地,基于工频电场和磁场数据,以及各相导线的对地高度和导线相间距离,计算待观测线路的电压、电流。

优选的,工频场强仪通过测量线路下方电场、磁场强度,与激光测距仪测量的各相导线对地高度、距离参数一起,计算得到被观测处的线路电压和电流。

优选地,通过存储设备将工频电场和磁场数据、多个可听噪声数据、无线电干扰数据、位置数据以及气象数据远程发送至数据分析端。

本发明中,用于存储测量数据的存储设备如现场计算机、监控录像设备、智能开关、开机棒都连接到internet网络,不仅可以通过远程计算机进行控制,而且可以通过在远程维护人员的手机上安装相应的APP进行控制,以便及时接受异常报警信号并进行故障处理。

本发明中的2台计算机1台为测量现场的现场计算机作为存储设备,另1台为远程计算机作为数据分析端,现场计算机通过程序控制,进行电磁环境各测量设备的启动和停止,确保各设备都进行同步测量,并对测量数据进行储存。现场计算机通过网络与远程计算机相连,远程计算机通过访问现场计算机和监控录像设备查看现场测试状况,进行必要的运行维护,现场计算机定时向远程计算机传输测试数据,远程计算机存储测量数据,并显示测量现场时间、天气状况与对应的线路电压、电流、线路高度、工频电场、磁场、可听噪声和无线电干扰等各参数。

本发明实现了全面测试线路参数、气象参数和工频电场、磁场、可听噪声、无线电干扰水平,准确反映输电线路电磁环境随气候环境的变化特性,以及线路电压、电流和导线高度变化对电磁环境的影响规律。本发明的成果可应用于交流输变电工程领域电磁环境的环保验收、长期观测和线路优化设计研究中,推广价值高,应用前景广。

本发明提出一种无人值守的交流输电线路电磁环境长期观测装置至少包括1台工频场强仪、1套多通道噪声分析仪、1台无线电干扰测量仪、1套气象参数测量仪、2台监控录像设备、1台激光测距仪、1台UPS电源、6个智能开关、1套网络设备、2台计算机。通过工频场强仪、多通道噪声分析仪、无线电干扰测量仪分别测量工频电场、磁场、可听噪声和无线电干扰,通过气象站和天气现象仪获取温度、湿度、风速风向、雨等气象参数,利用布置在观测房屋外的监控录像设备监控观测站内外设备的运行状况,并提供报警信息。利用激光测距仪测量线路各相导线对地高度和距离,UPS电源给整个测量装置提供稳定可靠的电源,智能开关连接测量设备,通过连接网络进行远程控制必要时进行设备断电重启,网络设备为现场测量设备提供有线和无线的网络连接,2台计算机1台位于本地进行现场测量控制和数据存储,另1台远程计算机通过internet网络与现场计算机相连,随时查看现场状况和测量结果,并可对测量装置进行远程控制和运行维护。

图1为本发明的长期观测装置现场布置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测量装置构成图。图3为本发明的测量装置主要模块构成图。

图2描述了各测量装置的具体构成,其中工频场强仪由场强探头和主机构成,场强探头设置于线路下方,用于同时测量工频电场和磁场强度;多通道噪声分析仪由多个噪声传感器和多通道分析仪构成,传声器置于线路导线外不同位置,用于测试距离线路不同距离的可听噪声;无线电干扰测量装置由天线和接收机构成,用于测量线路边相导线投影外20m处0.5MHz的无线电干扰场强和0.15MHz-30MHz的频谱分布;激光测距仪置于输电线路边相导线外,用于测量导线对地高度和距离;气象参数测量设备由气象站和天气现象仪构成,其中气象站用于获取测点处的温度、湿度、风速、风向、降雨、气压等气象参数,天气现象仪用于测试能见度状况和区别晴天、雨、雪、雾等各种天气形态。监控录像设备用于对观测站内外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和存储,通过网络可远程控制进行观测目标的调整,同时提供人员靠近和测试装置异常的报警信息。UPS电源和智能开关为现场测量设备供电,通过网络控制智能开关的断开和闭合,在设备故障时进行断电重启。现场计算机置于观测站中,并与各测量设备通过数据线或者无线通讯方式相连,通过软件控制工频场强仪、多通道噪声分析仪、无线电干扰测量装置、激光测距仪、气象参数测量设备,实现对各测量设备的同步测量和采集数据显示、存储。同时现场计算机还通过网络设备与远程计算机相连,由远程计算机通过网络访问现场计算机对测量设备进行控制,远程计算机还对现场计算机发送的数据进行存储。

图3中给出了本发明是由工频场强仪、多通道噪声分析仪、无线电干扰测量仪、气象参数测量仪、监控录像设备、激光测距仪、UPS电源、智能开关、网络设备、计算机构成的一套无人值守的交流输电线路电磁环境长期测量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人值守的交流输电线路电磁环境长期观测方法,结合图1的现场布置示意图,观测方法主要包括:

步骤1:预先选定好地势平坦开阔的输电线路档距中央,在输电线路不远处建设或已有房屋作为观测站设备用房。房屋距离输电线路边相导线距离应不超过60m,以免因测试线缆过长引起的信号衰减或者通讯可靠性降低;

步骤2:在距离输电线路边相外不同位置分别布置场强探头、噪声传感器、无线电天线,激光测距仪;并将信号线线和供电线引入观测站房屋并作好标记;

步骤3:在房屋外的适当位置布置气象站和天气现象仪,并将供电线和通讯线引入观测站房屋并作好标记;

步骤4:在观测站房屋内布置好计算机、网络设备、UPS电源、智能开关、场强仪主机、多通道分析仪、接收机;

步骤5:将场强仪探头、噪声传感器、无线电天线的信号线分别与对应的设备主机相连;将包括激光测距仪在内的各测量设备一一与计算机相连;

步骤6:在观测站内外适当位置布置好监控摄像头,并将摄像头与其存储主机相连;

步骤7:将UPS电源通过智能开关和现场计算机与各测量设备相连;

步骤8:将UPS电源上电,给网络设备供电,为现场测量设备和计算机提供有线或无线的网络连接;

步骤9:通过远程或者现场控制智能开关闭合,为各测量设备供电;

步骤10:各测量设备开机,并打开计算机上的测试软件进行软硬件调试。将摄像头都调整到合适的角度,使得室内摄像头正好对准现场计算机屏幕并清晰显示,室外摄像头正对室外测试设备;

步骤11:各设备软硬件调试正常后,同时开启测试设备的数据采集程序,并运行自动测量软件和远程控制软件,进行数据采集和存储;

步骤12:远程计算机通过远程控制软件访问现场计算机,进行现场测量状况的查看和必要的控制;

步骤13:开启报警功能,关闭测试现场的房屋,人员撤离,整个观测站测试现场进入无人值守状况;

步骤14:远程控制的人员只需每天定时通过远程计算机访问现场计算机和查看监控录像设备的画面,查看现场测试状况并将进行必要的维护。这里对必要的维护工作说明如下:当发现某个参量测试异常时,可先重启相关设备的软件,看看故障是否消除,如果重启软件故障未消除,则需要重启设备。重启设备的步骤为:先通过远程控制相应的智能开关断开该设备的电源,等待少许时间待该设备完全断电后,再控制智能开关闭合,是该设备上电重启,待设备重启运行后,再开启测试软件。实践证明,只要采用可靠性较高的测量设备,现场出现设备软硬件故障的几率并不高,通过智能开关断电重启可以消除因设备长时间连续运行导致冗机或者设备内部温度过高导致的故障,除了设备确实出现硬件损坏,此两种方法足以保障设备的连续稳定运行;

步骤15:当接收到报警提示或者发现现场计算机死机导致测试异常时,先断开计算机的智能开关,使计算机断电,随后远程闭合开关,待计算机上电后,通过联网的开机棒启动计算机。待现场计算机正常启动后,远程计算机通过网络访问现场计算机,开启测试软件进行现场测试;

步骤16:现场计算机根据工频场强仪测量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和激光测距仪测量的线路高度、距离以及设计院提供的线路导线型号、分裂方式,计算出测点处的电压、电流;

步骤17:现场计算机定时向远程计算机传输测试数据,远程计算机存储测量数据,并显示测量现场时间、天气状况与对应的线路电压、电流、线路高度、工频电场、磁场、可听噪声和无线电干扰等各参数。

本发明中现场计算机正常重启后,会直接启动远程控制软件,以备远程控制计算机能通过网络访问并控制现场计算机。观测站中采用大容量UPS提高供电可靠性,可以保障在短时停电各设备供电正常,当然,如果发生长达数天或者数周的市电停电,待市电正常后,UPS开始工作,各测试设备上电启动,通过远程控制开机启动现场计算机,然后远程计算机再访问现场计算机,启动测试软件进行各参数测量。

本发明在无人值守的长期观测站通过Internet网络进行现场测量控制,观测站需要选取在有线或无线网络覆盖的区域。现场的计算机、监控录像设备、智能开关、开机棒都连接到Internet网络,不仅可以通过远程计算机进行控制,而且可以通过在远程维护人员的手机上安装相应的APP进行控制,以便及时接受异常报警信号并进行故障处理,进一步提高长期观测装置测量的效率和质量。

图5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用于对交流输电线路电磁环境进行观测的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对交流输电线路电磁环境进行观测的系统,系统包括:

初始单元501,用于分别在交流输电线路的待观测线路周边设置测量设备,测量设备包括:工频场强仪、多通道噪声分析仪、无线电干扰测量仪、激光测距仪、气象参数测量仪和存储设备;测量设备进行测量工作无先后关系;

第一测量单元502,用于通过工频场强仪的场强探头测量待观测线路下方的工频电场和磁场,获取工频电场和磁场数据;

第二测量单元503,用于通过多通道噪声分析仪的多个噪声传声器测量距离线路导线不同距离的可听噪声,获取多个可听噪声数据;

第三测量单元504,用于通过无线电干扰测量仪测量线路边相导线外的预设范围内的无线电干扰,获取无线电干扰数据;

第四测量单元505,用于通过激光测距仪测量待观测各相导线的对地高度和导线相间距离,获取线路布置数据;

第五测量单元506,用于通过气象参数测量仪测量待观测线路所在的气象参数,获取气象数据;

结果单元507,用于将工频电场和磁场数据、多个可听噪声数据、无线电干扰数据、位置数据以及气象数据发送至观测点的存储设备进行存储。

优选地,初始单元501还用于:将工频场强仪的场强探头设置于待观测线路下方的预设距离处;多通道噪声分析仪包括多个噪声传声器和多通道分析仪,多个噪声传声器分别按与待观测线路导线不同的预设距离设置,噪声传声器至少为3个;无线电干扰测量的天线设置于待观测线路边相导线的预设距离15-25米处;激光测距仪设置于待观测线路边相导线外预设距离处;气象参数测量仪设置于待观测线路边相导线外预设距离处。

优选地,初始单元501还用于:在观测点内或外布置监控装置,监控装置用于监控测量设备以及存储设备的运行状况,获取运行状况图像数据。

优选地,结果单元507还用于:基于运行状态图像数据判断测量设备以及存储设备的运行状况,当判断出测量设备异常运行时,发出报警信息;基于报警信息,对异常运行的测量设备进行维护。

优选地,初始单元501还用于:将UPS电源通过智能开关与工频场强仪、多通道噪声分析仪、无线电干扰测量仪、激光测距仪、气象参数测量仪以及存储设备相连接。

优选地,初始单元501还用于:通过远程或现场控制智能开关的断开与闭合。

优选地,结果单元507还用于:基于工频电场和磁场数据,以及各相导线的对地高度和导线相间距离,计算待观测线路的电压、电流。

优选地,结果单元507还用于:通过存储设备将工频电场和磁场数据、多个可听噪声数据、无线电干扰数据、位置数据以及气象数据远程发送至数据分析端。

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用于对交流输电线路电磁环境进行观测的系统500与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用于对交流输电线路电磁环境进行观测的方法100相对应,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图6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特高压电磁环境长期观测店线路布置示意图。图6中,d为相间水平距离,h为下相导线对地高度。

已经通过参考少量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正如附带的专利权利要求所限定的,除了本发明以上公开的其他的实施例等同地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通常地,在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所有术语都根据他们在技术领域的通常含义被解释,除非在其中被另外明确地定义。所有的参考“一个//该[装置、组件等]”都被开放地解释为装置、组件等中的至少一个实例,除非另外明确地说明。这里公开的任何方法的步骤都没必要以公开的准确的顺序运行,除非明确地说明。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