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小型断路器动触头连接结构及小型断路器

一种小型断路器动触头连接结构及小型断路器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型断路器动触头连接结构及小型断路器。该动触头连接结构包括动触头和触头支持。其中,触头支持表面开设有腰形孔,腰形孔用于装设第一铰接轴以将触头支持铰接于断路器基座,且触头支持可在第一铰接轴的径向限位下沿腰形孔的长轴方向滑移;触头支持侧壁开设有供动触头局部插入的插入仓。在小型断路器合闸过程中,触头支持受力绕第一铰接轴旋转至预设角度后,动触头与静触头相互抵靠,触头支持继续受力以使触头支持相对基座发生平移,腰形孔内第一铰接轴由腰形孔的一侧沿长轴方向相对平移至另一侧。本发明摒弃传统断路器中固定动触头的方式,具有连接稳固、结构简单之优点。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491413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行驱电气(上海)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10530934.0

  • 发明设计人 张继龙;

    申请日2022-05-16

  • 分类号H01H73/04(2006.01);H01H71/02(2006.01);H01H71/08(2006.01);H01H71/10(2006.01);H01H73/12(2006.01);

  • 代理机构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1;

  • 代理人林晓青

  • 地址 201600 上海市松江区车墩镇车阳路239号2幢4层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6:23:5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9-0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1H73/04 专利申请号:2022105309340 申请日:202205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路控制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小型断路器动触头连接结构及小型断路器。

背景技术

断路器是一种重要的电路装置,是家用电路或工业电路中使用最广泛的安全机制之一。其作用是切断和接通负荷电路,以及切断故障电路,防止事故扩大,保证安全运行。断路器基本工作原理如下:当短路时,大电流产生的磁场克服反力弹簧,脱扣器拉动操作机构动作,断路器瞬时跳闸;当过载时,电流变大,发热量加剧,双金属片变形到一定程度推动机构动作,断路器跳闸。

本专利发明人作为断路器行业的设计人员,通过大量的产品研发、试验和经验积累,发现在现有技术中断路器仍存在着以下技术缺陷:1、断路器内部构件复杂,安装难度高,生产装配自动化程度低;2、由于金属材质的动触头易导热,而动触头和锁扣枢转安接于同一支轴,且支轴固定于断路器基座,导致动触头触碰静触头产生的热量易由动触头传导至支轴的固定端,加之支轴受力幅度较大,使支轴的固定不牢靠,降低断路器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例如在专利申请号为201920304893.7专利名称为一种断路器的触头支持的实用新型专利、专利申请号为201620033978.2专利名称为小型断路器的操作机构的实用新型专利、专利申请号为201410853315.0专利名称为小型断路器的动触头组件及其制造方法的发明专利,以及在专利申请号为201220467999.7专利名称为一种易于装配的小型断路器及其操作机构的实用新型专利中,采用固定轴与扭簧的固定方式固定动触头与触头支持,而该固定方式在实际使用中容易发热松动,且容易晃动、稳定性较差。另外,对于采用烫铆工艺的固定方式固定动触头与触头支持的方式,一方面,该固定方式存在虚铆隐患,在装配过程中温度控制要求高易出现烫穿风险,另一方面,采用该固定方式工艺复杂,还会出现溢出塑料毛刺,且人为因素大,次率较高。3、断路器产业趋于成熟,如何在维持或提升产品性能的基础上降低生产成本,是提升产品竞争力的有效方法之一;4、在断路器发生动作时,动触头会受到较大的撞击力,动触头的固定方式对其使用寿命有较大的影响,动触头不合理的固定方式会加速动触头松动和错位。

因此,能否设计一种小型断路器,内部结构设计合理,便于自动化安装,可靠性高,是本专利想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缺陷之一,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小型断路器动触头连接结构及小型断路器,实现了该产品连接稳固、内部结构设计合理,便于自动化安装,可靠性高的目的。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小型断路器动触头连接结构,包括动触头和触头支持;其中,所述触头支持表面开设有腰形孔,所述腰形孔用于装设第一铰接轴以将所述触头支持铰接于断路器基座,且所述触头支持可在所述第一铰接轴的径向限位下沿所述腰形孔的长轴方向滑移;所述触头支持侧壁开设有供所述动触头局部插入的插入仓,所述插入仓的开口形状与所述动触头相适配;在小型断路器合闸过程中,所述触头支持受力绕所述第一铰接轴旋转至预设角度后,所述动触头与静触头相互抵靠,所述触头支持继续受力以使所述触头支持相对所述基座发生平移,所述腰形孔内所述第一铰接轴由所述腰形孔的一侧沿所述长轴方向相对平移至另一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触头支持沿其厚度方向开设有位于所述插入仓的第一通孔,所述动触头沿其厚度方向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动触头和所述触头支持可通过同时插入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的固定轴适配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动触头包括撞击部、固定部和止晃延伸部,其中,所述固定部用于装设于所述插入仓内部;所述撞击部与所述静触头相对应;所述止晃延伸部位于所述固定部远离所述撞击部的一侧,与所述插入仓沿所述固定轴的周向具有相互抵靠的加长限位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止晃延伸部由所述固定部朝向远离所述撞击部的一侧局部延伸,或由宽变窄延伸而成。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触头支持为塑料件,所述动触头为金属件。

一种小型断路器,包括:基座和盖体;手柄,所述手柄枢转地支撑于所述基座;联动机构,连接于所述手柄与动触头之间,并响应于所述手柄的枢转操作而使所述动触头与静触头连接和断开;跳闸机构,检测在所述动触头与所述静触头之间流动的过量电流,所述跳闸机构被构造成响应于所述过量电流来操作所述联动机构,以使所述动触头与所述静触头分离;所述联动机构包括触头支持和复位组件;所述触头支持通过第一铰接轴可回弹地装设于所述基座内侧,所述复位组件装设于所述触头支持靠近所述手柄的一端,用于传动连接所述手柄和所述触头支持;其中,所述触头支持靠近所述静触头的一端设置有供所述动触头部分插入的插入仓,所述插入仓的开口形状适配于所述动触头;所述触头支持表面开设有用于穿设所述第一铰接轴的腰形孔,且所述触头支持可在所述第一铰接轴的径向限位下沿所述腰形孔的长轴方向滑移;在合闸过程中,所述手柄通过所述复位组件带动所述触头支持绕所述第一铰接轴旋转至预设角度后,所述动触头与所述静触头相互抵靠,继续旋转所述手柄,所述触头支持相对所述基座发生平移,所述腰形孔内所述第一铰接轴由所述腰形孔的一侧沿所述长轴方向相对平移至另一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复位组件包括锁扣、跳扣和连杆;所述跳扣通过第二铰接轴枢转装设于所述触头支持远离所述基座的一侧;所述锁扣与所述跳扣相互配合,所述锁扣通过第三铰接轴枢转装设于所述触头支持,并通过所述连杆与所述手柄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触头支持远离所述基座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圆柱形凸台,所述第一圆柱形凸台与所述腰形孔位于同一中心线,且所述第一圆柱形凸台外周侧与所述跳扣相配合,以形成所述第二铰接轴;和/或,所述触头支持远离所述基座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圆柱形凸台,所述第二圆柱形凸台位于所述触头支持远离所述腰形孔远离所述动触头的一侧,且所述第二圆柱形凸台外周侧与所述锁扣相配合,以形成所述第三铰接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跳扣以自身的枢转轴为圆心并沿其直径方向向外延伸有延伸臂,所述延伸臂上设置有凸台,所述锁扣远离所述第三铰接轴的一端设置有勾扣,所述勾扣适配于所述凸台且在下落趋势作用下嵌入所述凸台以形成勾抵结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跳扣与所述触头支持之间设置有第一复位扭簧,所述勾扣边缘设置有弧角过渡并用于所述跳扣抵接,所述跳扣在所述第一复位扭簧作用下将脱离的所述勾扣重新抵接至所述凸台并形成所述勾抵结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动触头支持上设置有凸起部并作为所述锁扣的限位结构以限制所述锁扣的旋转行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储能指示件,铰接装设于所述基座内侧,包括铰接部以及与所述铰接部分别连接的连接部、储能部和指示部;所述连接部末端与所述手柄连接,用于带动所述铰接部配合所述手柄旋转;所述指示部沿其旋转方向具有分闸示意区和合闸示意区,所述分闸示意区和所述合闸示意区可择一与所述基座侧壁的显露窗相对应;所述储能部与所述铰接部柔性连接,所述储能部具有相切于铰接部旋转方向的行进方向,且所述行进方向与所述触头支持的旋转路径相干涉,用于使所述储能部在所述触头支持转动前后抽离或嵌入所述旋转路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座内侧沿所述行进方向设置有挡块,所述挡块与所述触头支持相对应;其中,当所述手柄顺时针转动,所述手柄驱动所述连接部运动,所述铰接部在所述连接部的带动下逆时针转动;所述指示部同步转动,所述显露窗处由所述分闸示意区向所述合闸示意区转换;所述储能部沿其行进方向从所述触头支持与所述挡块间抽离,所述触头支持在拉簧的拉力作用下,带动所述动触头迅速撞击所述静触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储能指示件通过第二复位扭簧装设于所述基座内侧,用于使所述铰接部具有顺时针旋转的趋势;当所述手柄逆时针转动,所述铰接部在所述第二复位扭簧的弹力作用下顺时针旋转;所述指示部同步转动,所述显露窗处由所述合闸示意区向所述分闸示意区转换;所述触头支持逆时针旋转,所述储能部沿其行进方向嵌入所述触头支持与所述挡块之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触头支持朝向所述静触头的一侧设置有受力凸台;在所述小型断路器断开状态下,所述储能部嵌入于所述触头支持与所述挡块之间,且所述触头支持通过所述受力凸台支撑于所述储能部表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铰接部与所述储能部之间通过柔性筋连接,所述储能指示件为一体式注塑成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一种或多种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公开的动触头连接结构包括触头支持与动触头,通过在触头支持侧壁开设插入仓的方式固定动触头,并通过在触头支持表面开设腰形孔的方式使小型断路器在合闸过程中,动触头与静触头相互抵靠后能够通过触头支持沿其腰形孔长轴方向的平移继续扳动手柄,使小型断路器保持在合闸状态并储能。而在现有技术中,人们通常使用扭簧将动触头固定在触头支持上表面或下表面,但由于动触头撞击或断开静触头时会产生较大震动,导致动触头与触头支持之间容易松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断路器的使用寿命。而本发明动触头与触头支持采用了插入式的固定方式,对动触头一端形成环绕式包裹,极大的增加了动触头与触头支持的连接强度。实现了该产品连接稳固、内部结构设计合理,便于自动化安装,可靠性高的目的。

2、本发明通过在触头支持及动触头表面开设相互导通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仅通过一根固定轴即可完成对触头支持和动触头的相对固定。在小型断路器的实际装配过程中,可提前对触头支持和动触头进行装配,再将已经固定好的触头支持和动触头装配到断路器内部,以降低装配难度,增加自动化装配能力。

3、本发明通过在动触头一端设置止晃延伸部,以及止晃延伸部特定的形状特点,增加了动触头与触头支持插入仓内部的受力面积,以实现动触头连接结构整体的抗撞击能力,进一步增加了其连接强度,增加使用寿命。

4、本发明公开了触头支持和动触头的具体材质,通过触头支持与动触头的分体式、不同材质设计,可合理利用不同材质的导电、导热特性,有效降低产品成本,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5、本发明所公开的小型断路器通过其触头支持与动触头间的连接结构,以及触头支持的腰形孔设计,使该小型断路器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并有效降低了内部部件的复杂程度。通过触头支持表面的腰形孔,既可以使断路器保持在合闸状态,也可以实现断路器储能,使断路器能够快速合闸。

6、本发明将腰形孔开设在第一圆柱形凸台内部,一方面,增加了腰形孔周围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将第一圆柱形凸台作为第二铰接轴以铰接跳扣,在合闸过程中跳扣会随触头支持一起沿腰形孔的长轴方向滑移,设计巧妙。

7、本发明通过触头支持与动触头的插入连接,并通过固定轴径向固定,相比于现有技术中触头支持和动触头一体式的结构设计,本发明既可以有效降低热量传导、提高产品安全可靠性,又有利于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8、本发明通过跳扣以自身的枢转轴为圆心并沿其直径方向向外延伸有延伸臂,延伸臂上设置有凸台,锁扣连接端设置有勾扣,所述勾扣适配于所述凸台且下落趋势作用下嵌入所述凸台以形成所述勾接结构,其具有连接稳定以及便于复位的特点。

9、本发明通过其动触头支持上设置有供其第一铰接轴安装的腰形孔以使动触头支持在旋转过程中通过腰形孔通孔调整旋转姿态,避免动触头支持在转动过程中受力过大而损坏,极大地提高了本发明的使用寿命。

10、本发明公开了储能指示件的具体结构,该储能指示件既可以通过其连接部与手柄联动,使铰接部随手柄转动而转动,实现指示部显示状态的切换;也可以通过储能部与铰接部之间的柔性连接,将铰接部的旋转状态巧妙的转换为储能部的线性运动状态,实现对联动机构的储能效果。

11、本发明公开了储能指示件的一种具体安装结构,通过在基座内侧设置挡块,既可以在开闸状态下,使触头支持与挡块之间形成储能部的滑移通道;也可以在合闸状态下,由挡块限制触头支持的最大摆动角度。

12、本发明公开了储能指示件的一种具体安装结构,通过在储能指示件上装设第二复位扭簧,可以使储能指示件脱离手柄的限位后,自行恢复为分闸状态下的形态,即通过第二复位扭簧的弹力自行使储能部嵌入到触头支持与所述挡块之间。既增加了储能指示件的响应速度,也可以不通过手柄作用直接恢复分闸状态,体现断路器的真实断合状态,避免联动机构故障导致储能指示件无法正常运行。

13、本发明公开了触头支持的具体结构,通过在触头支持朝向静触头的一侧设置有受力凸台,使小型断路器在合闸过程中,将手柄对触头支持的作用力通过受力凸台集中施加到储能指示件的储能部,减少了触头支持与储能部的受力面积,从而减少了合闸过程中触头支持对储能部的阻力。

14、本发明公开了储能指示件具体形式,通过一体式注塑成型既可以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也可以降低产品的装配难度,便于实现自动化装配。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基座内侧各构件在开闸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2是图1在合闸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3是图1拆除跳扣和脱扣杆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以另一视角观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在区域A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盖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联动机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以另一视角观察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触头支持、动触头、跳扣和锁扣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锁扣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跳扣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触头支持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触头支持与动触头连接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触头支持与动触头连接结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基座,110.显露窗,120.挡块;

200.盖体;

300.动触头,310.撞击部,320.固定部,321.第二通孔,330.止晃延伸部,331.加长限位面;

400.静触头;

500.联动机构,510.触头支持,511.腰形孔,512.第一铰接轴,513.插入仓,514.第一通孔,515.固定轴,516.第一圆柱形凸台,517.第二圆柱形凸台,518.凸起部,5181.第一凸起部,5182.第二凸起部,519.受力凸台;

520.锁扣,521.第三铰接轴,522.勾扣;

530.跳扣,531.第二铰接轴,532.延伸臂,533.凸台;

540.拉簧,550.第一复位扭簧,551.限位柱,560.第二复位扭簧,570.连杆;

600.跳闸机构,610.电磁跳闸装置,620.热跳闸装置,621.双金属片,622.脱扣杆,623.电刷线;

700.储能指示件,710.铰接部,720.连接部,730.储能部,740.指示部,741.分闸示意区,742.合闸示意区,750.柔性筋;

800.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在本文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至图14所示,为一种小型断路器动触头300连接结构。该结构包括动触头300和触头支持510。动触头300和触头支持510的具体结构以及连接关系如下:

如图12和图13所示,触头支持510表面开设有腰形孔511,腰形孔511用于装设第一铰接轴512以将触头支持510铰接于断路器基座100,且触头支持510可在第一铰接轴512的径向限位下沿腰形孔511的长轴方向滑移。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腰形孔511包括但不限于椭圆形孔,其长轴方向与腰形孔511两平行边线的方向一致,或与腰形孔511两端圆弧的圆心连线方向一致。

触头支持510侧壁开设有供动触头300局部插入的插入仓513,插入仓513的开口形状与动触头300相适配。需要说明的是,如图9和图14所示,插入仓513被设计为动触头300只能局部插入,即动触头300部分固定在插入仓513内部,部分位于插入仓513内部,而位于插入仓513内部的动触头300部分为固定部320,位于插入仓513外部的动触头300部分为与静触头400相对应的撞击部310。

现有技术中,动触头300的连接结构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将动触头300与触头支持510设计为一体式结构,但由于断路器合闸过程中动触头300与静触头400的撞击部310位产生热量,会导致该类产品的动触头300的枢转轴固定孔发生变形,且由于动触头300与静触头400频繁撞击,振动使动触头300容易松动,使用存在安全寿命隐患。另一类是将动触头300通过扭簧固定在触头支持510的上表面或下表面,这种固定方式会导致动触头300上下表面的支持力不均,固定不牢固,对产品寿命也有较大的影响,且产品结构复杂装配难度大。而本实施例通过动触头300与触头支持510的插入式连接方式,可使动触头300固定更加牢固,并且触头支持510的腰形孔511设计也可在合闸或跳闸过程中提供缓冲,有效增加产品使用寿命,产品结构简单装配方便。

在小型断路器合闸过程中,顺时针扳动手柄800,触头支持510受力绕第一铰接轴512旋转至预设角度后,动触头300与静触头400相互抵靠,此时手柄800处于临界角度,也就是说在此之前如果松开手柄800,手柄800会逆时针复位。继续顺时针扳动手柄800,触头支持510继续受力以使触头支持510相对基座100发生平移,腰形孔511内第一铰接轴512由腰形孔511的一侧沿长轴方向相对平移至另一侧,以使手柄800可以顺利通过临界角度,停靠在右侧极限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触头支持510沿其厚度方向开设有位于插入仓513的第一通孔514,动触头300沿其厚度方向开设有与第一通孔514相对应的第二通孔321。动触头300和触头支持510可通过同时插入第一通孔514与第二通孔321的固定轴515适配连接。在实际应用中,触头支持510为塑料件,动触头300为金属件。采用该结构连接的触头支持510与动触头300之间连接稳定且不易变形,不易损坏,具有长久的使用寿命。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其它实施例中,动触头300均为不规则片状结构,其厚度方向是指与片状结构最大所在面相垂直的方向,即上述动触头300的厚度方向是指与动触头300上下表面所在面相垂直的方向。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3和图14所示,动触头300包括撞击部310、固定部320和止晃延伸部330。

其中,固定部320用于装设于插入仓513内部;撞击部310与静触头400相对应;止晃延伸部330位于固定部320远离撞击部310的一侧,与插入仓513沿固定轴515的周向具有相互抵靠的加长限位面331。

在本实施例附图中,止晃延伸部330采用了由固定部320朝向远离撞击部310的一侧局部延伸,或由宽变窄延伸的技术方案。换言之,止晃延伸部330在固定部320延伸的基础上设置有缺口,以增加动触头300与触头支持510组件的受力面积,防止动触头300晃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14所示,为一种小型断路器。该断路器包括:可相互扣合安装的基座100和盖体200、置于基座100和盖体200间的手柄800、静触头400和动触头300,以及联动机构500和跳闸机构600。

如图1和图2所示,手柄800作为小型断路器的主要操作部件,包括暴露在基座100和盖体200外部的推动部和隐藏在基座100和盖体200之间的圆盘部,且上述圆盘部枢转安装于基座100内侧。联动机构500连接于手柄800与动触头300之间,并响应于手柄800的枢转操作而使动触头300与静触头400连接和断开。跳闸机构600用于检测在动触头300与静触头400之间流动的过量电流,跳闸机构600被构造成响应于过量电流来操作联动机构500,以使动触头300与静触头400分离。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为增加动触头300固定的牢靠性、降低断路器的自动化装配难度,将动触头300和触头支持510设计为包括可插入式连接,并改进了触头支持510的具体结构。

在上述形式下,如图7和图8所示,联动机构500由触头支持510、锁扣520和跳扣530构成。触头支持510通过第一铰接轴512可回弹地装设于基座100内侧,复位组件装设于触头支持510靠近手柄800的一端,用于传动连接手柄800和触头支持510。

其中,如图12至14所示,触头支持510靠近静触头400的一端设置有供动触头300部分插入的插入仓513,插入仓513的开口形状适配于动触头300。触头支持510表面开设有用于穿设第一铰接轴512的腰形孔511,且触头支持510可在第一铰接轴512的径向限位下沿腰形孔511的长轴方向滑移。触头支持510和动触头300的具体结构适用于以上任一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在合闸过程中,手柄800通过复位组件带动触头支持510绕第一铰接轴512旋转至预设角度后,动触头300与静触头400相互抵靠,继续旋转手柄800,触头支持510相对基座100发生平移,腰形孔511内第一铰接轴512由腰形孔511的一侧沿长轴方向相对平移至另一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至图9所示,复位组件包括锁扣520、跳扣530和连杆570。跳扣530通过第二铰接轴531枢转装设于触头支持510远离基座100的一侧;锁扣520与跳扣530相互配合,锁扣520通过第三铰接轴521枢转装设于触头支持510,并通过连杆570与手柄800连接。在实际应用中,触头支持510上设置有凸起部518并作为锁扣520的限位结构以限制锁扣520的旋转行程。在本实施例附图中,凸起部518包括位于锁扣520靠近第一圆柱形凸台516的第一凸起部5181,和位于锁扣520远离第一圆柱形凸台516的第二凸起部5182。第一凸起部5181用于形成锁扣520的下端限位,第二凸起部5182用于形成锁扣520的上端限位且用于在脱扣过程中防止复位过度或防止锁扣顺时针旋转过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和图13所示,触头支持510远离基座10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圆柱形凸台516,第一圆柱形凸台516与腰形孔511位于同一中心线,且第一圆柱形凸台516外周侧与跳扣530相配合,以形成第二铰接轴531。类似的,触头支持510远离基座100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圆柱形凸台517,第二圆柱形凸台517位于触头支持510远离腰形孔511远离动触头300的一侧,且第二圆柱形凸台517外周侧与锁扣520相配合,以形成第三铰接轴521。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腰形孔511开设在第一圆柱形凸台516内部,一方面,增加了腰形孔511周围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将第一圆柱形凸台516作为第二铰接轴531以铰接跳扣530,在合闸过程中跳扣530会随触头支持510一起沿腰形孔511的长轴方向滑移,设计巧妙。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和图10所示,跳扣530以自身的枢转轴为圆心并沿其直径方向向外延伸有延伸臂532,延伸臂532上设置有凸台533,锁扣520远离第三铰接轴521的一端设置有勾扣522,勾扣522适配于凸台533且在下落趋势作用下嵌入凸台533以形成勾抵结构。在实际应用中,跳扣530与触头支持510之间设置有第一复位扭簧550,勾扣522边缘设置有弧角过渡并用于跳扣530抵接,跳扣530在第一复位扭簧550作用下将脱离的勾扣522重新抵接至凸台533并形成勾抵结构。

在实际应用中,第一复位扭簧550的一端抵接于跳扣530,另一端抵接于触头支持510表面的限位柱551,使跳扣530具有始终抵接于勾扣522的转动趋势,其连接端设置有弧角过渡并用于跳扣530抵接,跳闸瞬间,跳扣530受力与锁扣520分离,该连接端下落,随后在第一复位扭簧550的作用下,跳扣530又转动至与连接端抵接,连接端通过弧角过渡与延伸臂532持续抵接,并在第一复位扭簧550的作用下重新上升直到将脱离的勾扣522重新抵接至凸台533并再次形成勾抵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跳扣530以自身的枢转轴为圆心并沿其直径方向向外延伸有延伸臂532,延伸臂532上设置有凸台533,锁扣520连接端设置有勾扣522,勾扣522适配于凸台533且下落趋势作用下嵌入凸台533以形成勾接结构,其具有连接稳定以及便于复位的特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上述小型断路器还包括储能指示件700,该储能指示件700铰接装设于基座100内侧,包括铰接部710以及与铰接部710分别连接的连接部720、储能部730和指示部740。在实际应用中,铰接部710与储能部730之间通过柔性筋750连接,储能指示件700为一体式注塑成型。

其中,连接部720末端与手柄800连接,用于带动铰接部710配合手柄800旋转。指示部740沿其旋转方向具有分闸示意区741和合闸示意区742,分闸示意区741和合闸示意区742可择一与基座100侧壁的显露窗110相对应。储能部730与铰接部710柔性连接,储能部730具有相切于铰接部710旋转方向的行进方向,且行进方向与触头支持510的旋转路径相干涉,用于使储能部730在触头支持510转动前后抽离或嵌入旋转路径。

在此基础上,如图3所示,基座100内侧沿行进方向设置有挡块120,挡块120与触头支持510相对应。当手柄800顺时针转动,手柄800驱动连接部720运动,铰接部710在连接部720的带动下逆时针转动;指示部740同步转动,显露窗110处由分闸示意区741向合闸示意区742转换;储能部730沿其行进方向从触头支持510与挡块120间抽离,触头支持510在拉簧540的拉力作用下,带动动触头300迅速撞击静触头400。

在实际应用中,储能指示件700通过第二复位扭簧560装设于基座100内侧,用于使铰接部710具有顺时针旋转的趋势。当手柄800逆时针转动,铰接部710在第二复位扭簧560的弹力作用下顺时针旋转;指示部740同步转动,显露窗110处由合闸示意区742向分闸示意区741转换;触头支持510逆时针旋转,储能部730沿其行进方向嵌入触头支持510与挡块120之间。

此外,如图12和图13所示,触头支持510朝向静触头400的一侧设置有受力凸台519。在小型断路器断开状态下,储能部730嵌入于触头支持510与挡块120之间,且触头支持510通过受力凸台519支撑于储能部730表面。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触头支持510朝向静触头400的一侧设置有受力凸台519,使小型断路器在合闸过程中,旋转手柄800至一定角度后,手柄800对触头支持510的作用力通过受力凸台519集中施加到储能指示件700的储能部730,此时储能部730向受力凸台519施加反作用力,使触头支持510沿腰形孔511的长轴方向整体发生滑移至另一侧,直至手柄800旋转至极限位置。

作为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跳闸机构600包括电磁跳闸装置610和热跳闸装置620,热跳闸装置620包括:双金属片621,以及连接双金属片621及联动机构500的脱扣杆622。动触头300与双金属片621通过电刷线623连接,动触头300远离基座100的一侧与电刷线623的第一端焊接,电刷线623的第二端与双金属片621焊接连接。

在实际应用中,电磁跳闸装置610包括线圈、线圈骨架、静铁芯和顶杆,线圈绕设于线圈骨架表面,与静触头400连接。静铁心设置于线圈骨架内部,顶杆与静铁心位于同一轴线,用于推动跳扣530脱离锁扣520。其中,线圈骨架一端抵靠于基座100侧壁,线圈骨架另一端通过基座100内侧的挡块轴向固定,通过基座100和盖体200的相互扣合完成对线圈骨架的周侧固定。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