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建筑大厦通风节能改造方法及检测装置

建筑大厦通风节能改造方法及检测装置

摘要

本发明涉及通风改造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建筑大厦通风节能改造方法,包括步骤一、拆除室外老旧的通风器和管道,并对建筑物墙体上的风管安装孔洞进行封堵;步骤二、在大厦对立面分别铺设进风总管和排风总管,并在墙体上对应位置重新开设风管安装孔洞;步骤三、在室内安装进风管网和排风管网,并使进风管网与进风总管相连,排风管网与排风总管相连,对管道接口处做防锈处理,步骤四、将进风总管和排风总管的上端均铺设至大厦顶部,在进风总管的管口处连接集风管。该建筑大厦通风节能改造方法,可以降低改造成本和改造后的运行成本,并且内外循环通风效果好速度快,而且运行过程中不产生噪音影响室内人员工作。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490975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合肥城市学院;

    申请/专利号CN202210498450.2

  • 发明设计人 徐俊;

    申请日2022-05-09

  • 分类号F24F7/06(2006.01);F24F11/89(2018.01);F24F13/02(2006.01);F24F13/24(2006.01);F24F11/74(2018.01);

  • 代理机构北京保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74;

  • 代理人陈晓清

  • 地址 238076 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黄麓镇书香路科教园区合肥城市学院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6:23:5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3-21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撤回 IPC(主分类):F24F 7/06 专利申请号:2022104984502 申请公布日:20220816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撤回

  • 2022-09-0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F24F 7/06 专利申请号:2022104984502 申请日:20220509

    实质审查的生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风改造技术领域,具体为建筑大厦通风节能改造方法及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办公场所“新风量”每人每小时须30立方米,但目前,很多城市的写字楼大厦都未能达到这一最低限量标准,因此,为了改善工作环境的空气质量,多开窗实现自然通风,是每天上班后的第一件事,在工作过程中最好隔一段时间到空气流通处或户外活动活动,此外在打扫时提倡湿式清扫,就是拖地,擦拭桌面、窗台时要用湿布清洁,对中央空调一定要按照国家规定进行暖气清洗和维护,适当在室内放些绿色植物;

随着建造技术的发展,建筑大厦不仅需要设计空调系统,还要设计预留通风管道位置,在装修时安装室内净化新风系统或者机械式通风系统,因此,在装修完成投入使用时,即可对单层或是单独的办公室区域进行强制通风,有效的解决了环境不通畅,空气浑浊污染等令上班族们担心身体健康受到影响的头等问题。

目前,在老旧建筑大厦进行通风节能改造时,需要对每层的办公区域铺设通风管网搭配机械式通风设备使用,但是该方式需要改造室内多处设施,且机械式通风设备距离办公区域较近,运行时产生的噪音也会影响室内人员工作,然而室内净化新风系统,不仅设备自身价格高,运行的成本也高,受限于其工作远离,该系统无法在大范围内实现空气循环流动以及室内外空气循环。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建筑大厦通风节能改造方法及检测装置,可以降低改造成本和改造后的运行成本,并且内外循环通风效果好速度快,而且运行过程中不产生噪音影响室内人员工作等优点,解决了改造建筑大厦通风系统时需要改造室内多处设施,运行时产生的噪音也会影响室内人员工作,以及室内净化新风系统无法在大范围内实现空气循环流动以及室内外空气循环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建筑大厦通风节能改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拆除室外老旧的通风器和管道,并对建筑物墙体上的风管安装孔洞进行封堵;

步骤二、在大厦对立面分别铺设进风总管和排风总管,并在墙体上对应位置重新开设风管安装孔洞;

步骤三、在室内安装进风管网和排风管网,并使进风管网与进风总管相连,排风管网与排风总管相连,对管道接口处做防锈处理;

步骤四、将进风总管和排风总管的上端均铺设至大厦顶部,在进风总管的管口处连接集风管,并在集风管上连接多个机械通风器,排风总管处连接检测装置;

步骤五、检修大厦各层的通风窗和安全通道防火门,使通风窗和安全通道防火门保持常闭。

优选的,所述进风管网由进风导管以及安装在进风导管上的多个进风分管组成,且进风分管上安装室内送风器,所述排风管网由排风导管以及安装在排风导管上的排风分管组成,且排风分管上间隔设有多个集风罩。

优选的,所述进风分管和排风分管均采用直径10cm的复合伸缩软管,根据室内布局现场铺设,进风分管和室内送风器安装在室内办公区域,排风分管和集风罩安装在卫生间和茶水间。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用于建筑大厦通风节能改造方法所使用的建筑大厦通风检测装置,包括横管、速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弯管,所述横管通过弯管与排风总管连接,所述横管的两端均设有弯折部,所述横管内竖直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之间设有横板,所述横板的杆壁上连接有传动机构,所述固定杆的杆壁上连接有风速测量机构,所述风速测量机构通过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与传动机构相连;

传动机构,用于驱动风速测量机构在横管中使排风总管内产生负压,增加排风总管内的排风速度;

风速测量机构,在与传动机构脱离时利用速度传感器测试排风总管的排风流速,与传动机构联动时实现辅助增加排风总管排风速度。

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两个花键规,两个所述花键规均通过滚珠轴承与横板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横管内设有两个传动轮,两个所述传动轮共同绕接有一个传动带,所述传动轮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上端通过滚动轴承与横管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花键轴,所述花键规与花键轴套接,所述横管的管壁上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贯穿横管的管壁并与横板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所述横管的管壁上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穿过滚动轴承与转轴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侧通过离合机构与第一锥齿轮的一侧连接。

优选的,所述离合机构包括圆环,所述圆环与花键规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圆环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卡块,所述固定块的一侧通密封轴承转动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圆板,所述圆板的上端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卡块,所述第一卡块与第二卡块相配合,所述传动轴的下端穿过密封轴承与第一锥齿轮的一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定向杆,所述横板的侧壁通过定向孔与定向杆的杆壁套接,所述横管的上端内壁通过连接轴转动连接有两个限位辊,两个所述限位辊均位于传动带内。

优选的,所述风速测量机构包括横轴,所述横轴的轴壁通过滚针轴承与固定杆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横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扇叶,所述横轴的另一端穿过滚针轴承并与第二锥齿轮的一侧同轴心固定连接,且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所述横轴的轴壁上固定连接有测速齿轮,所述速度传感器固定在固定杆的一侧并位于测速齿轮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横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挡风板,所述挡风板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矩形套管,所述矩形套管内套接有矩形杆,所述矩形杆的一端与横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固定在矩形杆的杆壁上,且压力传感器的测量头与矩形套管的管口处相接触。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建筑大厦通风节能改造方法及检测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改造方法在使用的时候,将进风总管与排风总管对称安装在大厦对立面,以进风导管和进风分管组成的进风管网将室外新风定向送至室内的办公区域,因此在机械通风器将室外新风经过进风总管和进风管网输送至室内时,室内气压相对高于室外气压,在将排风导管和排风分管组成的排风管网安装在卫生间和茶水间,进而可以提高新风进入室内的循环范围,且利用室内外气压差实现室内外循环,并且采用室外统一送风,有效的降低了通风噪音和改造成本。

2、本发明所提供的建筑大厦通风检测装置,通过检测排风总管处的排风量判断室内的新风需求,需求较大时利用传动机构驱动风速测量机构提高辅助增加通风量,需求较小时则改变机械通风器的功率,且同时断开传动机构与风速测量机构之间的联动。

3、本发明所设置的传动机构,以电动推杆推动横板带动花键规下移,进而使第一卡块与第二卡块卡接,实现圆环与圆板之间的联动,再通过两个传动辊和传动带,实现电机驱动安装在两个固定杆上的风速测量机构同时工作,使风速测量机构工作起到辅助通风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建筑大厦通风节能改造方法中整体管道施工后的效果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建筑大厦通风检测装置中横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建筑大厦通风检测装置中传动机构和通风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建筑大厦通风检测装置图3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建筑大厦通风检测装置中圆环、花键规和花键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建筑大厦通风检测装置中挡风板、横管和弯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建筑大厦通风检测装置中挡风板、矩形杆和矩形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横管;2、机械通风器;3、集风管;4、室内送风器;5、进风总管;6、进风导管;7、进风分管;8、排风分管;9、排风总管;10、排风导管;11、弯折部;12、电动推杆;13、扇叶;14、挡风板;15、横板;16、传动带;17、电机;18、固定杆;19、矩形杆;20、矩形套管;21、固定块;22、定向杆;23、限位辊;24、传动轮;25、花键规;26、第一卡块;27、第二卡块;28、圆板;29、第一锥齿轮;30、第二锥齿轮;31、测速齿轮;32、横轴;33、速度传感器;34、圆环;35、花键轴;36、压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参照附图1,建筑大厦通风节能改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拆除室外老旧的通风器和管道,并对建筑物墙体上的风管安装孔洞进行封堵;

步骤二、在大厦对立面分别铺设进风总管5和排风总管9,并在墙体上对应位置重新开设风管安装孔洞;

步骤三、在室内安装进风管网和排风管网,并使进风管网与进风总管5相连,排风管网与排风总管9相连,对管道接口处做防锈处理;

步骤四、将进风总管5和排风总管9的上端均铺设至大厦顶部,在进风总管5的管口处连接集风管3,并在集风管3上连接多个机械通风器2,排风总管9处连接检测装置;

步骤五、检修大厦各层的通风窗和安全通道防火门,使通风窗和安全通道防火门保持常闭;

进风管网由进风导管6以及安装在进风导管6上的多个进风分管7组成,且进风分管7上安装室内送风器4,排风管网由排风导管10以及安装在排风导管10上的排风分管8组成,且排风分管8上间隔设有多个集风罩,进风分管7和排风分管8均采用直径10cm的复合伸缩软管,根据室内布局现场铺设,进风分管7和室内送风器4安装在室内办公区域,排风分管8和集风罩安装在卫生间和茶水间。

本发明在使用的时候,拆除原有的老旧通风器并封堵管道进口实现大厦室内的密封,将进风总管5与排风总管9对称安装在大厦对立面,以进风导管6和进风分管7组成的进风管网将室外新风定向送至室内的办公区域,因此在机械通风器2将室外新风经过进风总管5和进风管网输送至室内时,室内气压相对高于室外气压,在将排风导管10和排风分管8组成的排风管网安装在卫生间和茶水间,因此,利用室内外气压差可以将室内污浊的空气经过排风管网和排风总管9排出,各个办公区域单独配备多个室内送风器4,实现单独控制送分风量和送风方向,进而可以提高新风进入室内的循环范围,且利用室内外气压差实现室内外循环,并且采用室外同一送风,有效的降低了通风噪音和改造成本。

实施例2:基于实施例1,本发明还提供了建筑大厦通风检测装置用于建筑大厦通风节能改造方法;

参照附图2-7,建筑大厦通风检测装置,包括横管1、速度传感器33、压力传感器36和弯管,横管1通过弯管与排风总管9连接,横管1的两端均设有弯折部11,横管1内竖直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杆18,两个固定杆18之间设有横板15,横板15的杆壁上连接有传动机构,固定杆18的杆壁上连接有风速测量机构,风速测量机构通过第一锥齿轮29和第二锥齿轮30与传动机构相连,传动机构用于驱动风速测量机构在横管1中使排风总管9内产生负压,增加排风总管9内的排风速度;

参照图3可知,在本发明中,风速测量机构在与传动机构脱离时利用速度传感器33测试排风总管9的排风流速,与传动机构联动时实现辅助增加排风总管9排风速度;

风速测量机构包括横轴32,横轴32的轴壁通过滚针轴承与固定杆18的侧壁转动连接,横轴3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扇叶13,横轴32的另一端穿过滚针轴承并与第二锥齿轮30的一侧同轴心固定连接,且第一锥齿轮29与第二锥齿轮30啮合,横轴32的轴壁上固定连接有测速齿轮31,速度传感器33固定在固定杆18的一侧并位于测速齿轮31的上方,横管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挡风板14,挡风板14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矩形套管20,矩形套管20内套接有矩形杆19,矩形杆19的一端与横管1的内壁固定连接,压力传感器36固定在矩形杆19的杆壁上,且压力传感器36的测量头与矩形套管20的管口处相接触。

本发明所提供的建筑大厦通风检测装置,工作原理为,室内空气经过排风管网从排风总管9中排出时,排风总管9内的气体进入到横管1内,横管1内的气流吹动扇叶13带动横轴32旋转,横轴32旋转带动测速齿轮31旋转,进而可以利用速度传感器33测得测速齿轮31的转速计算排风总管9的排风速度,排风总管9内的排风量较小时,说明由于室内送风器4闭合数量较多,室内无需较多的新风送入,导致进风管网排出的空气量较小,此时,速度传感器33和压力传感器36检测的数据均传输至控制系统(图中未示出),系统根据预设程序控制降低机械通风器2的功率降低送风量,此技术在生活中已被广泛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经知晓,故不再做过多赘述,在速度传感器33检测的数值较大时,则说明室内送风器4的开启数量较多,室内需要较多的新风送入,此时系统控制传动系统工作,传动系统工作时,利用第一锥齿轮29和第二锥齿轮30驱动横轴32旋转,横轴32旋转带动扇叶13旋转,从而辅助增加横管1和排风总管9的排风速度,使新风能够在室内快速循环,此外,在室内送风器4的闭合数量逐渐增多时,排风总管9的排风量逐渐降低,此时经过弯管吹向挡风板14的力也随之降低,依据压力传感器36的测量数据,系统控制传动机构停止驱动风速测量机构,仅由机械通风器2继续工作对建筑大厦内进行送风,进而通过速度传感器33和压力传感器36配合检测风速,并以此数据使控制系统改变机械通风器2的功率以及控制传动机构与风速测量机构联动。

实施例3:基于实施例2有所不同的是;

参照附图3-5,传动机构包括两个花键规25,两个花键规25均通过滚珠轴承与横板15的侧壁转动连接,横管1内设有两个传动轮24,两个传动轮24共同绕接有一个传动带16,传动轮24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的上端通过滚动轴承与横管1的内壁转动连接,转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花键轴35,花键规25与花键轴35套接,横管1的管壁上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12,电动推杆12的输出端贯穿横管1的管壁并与横板15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横管1的管壁上固定连接有电机17,电机17的输出端穿过滚动轴承与转轴的上端固定连接,固定杆1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1,固定块21的一侧通过离合机构与第一锥齿轮29的一侧连接;

离合机构包括圆环34,圆环34与花键规25的下端固定连接,圆环3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卡块26,固定块21的一侧通密封轴承转动连接有传动轴,传动轴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圆板28,圆板28的上端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卡块27,第一卡块26与第二卡块27相配合,传动轴的下端穿过密封轴承与第一锥齿轮29的一侧固定连接,固定块2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定向杆22,横板15的侧壁通过定向孔与定向杆22的杆壁套接,横管1的上端内壁通过连接轴转动连接有两个限位辊23,两个限位辊23均位于传动带16内。

本发明所设置的传动机构,在使用时的工作原理为,电动推杆12推动横板15带动花键规25下移,花键规25下移时带动圆环34使第一卡块26下移,第一卡块26下移时与第二卡块27卡接,进而实现圆环34与圆板28之间的联动,因此,电机17旋转带动转轴、花键轴35、花键规25、圆环34、第一卡块26、第二卡块27、圆板28使传动轴旋转,传动轴旋转时带动第一锥齿轮29旋转,进而利用第一锥齿轮29和第二锥齿轮30驱动风速测量机构,且在电机17带动转轴旋转时,通过两个传动辊24和传动带16,实现驱动安装在两个固定杆18上的风速测量机构同时工作,因此,在第二锥齿轮30旋转带动横轴32使扇叶13旋转时,扇叶13可以辅助提高横管1内的排风速度。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