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墙背分层回填块石再灌浆的施工方法

一种墙背分层回填块石再灌浆的施工方法

摘要

本发明一种墙背分层回填块石再灌浆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开挖基槽坡面,在挖掘完成后清理基槽,并将纯净块石捡出单独堆放;S2:在基槽内铺设首层块石层,可以采用S1中单独堆放的纯净块石,摊铺平整;S3:首层块石层灌浆,并与块石胶结成一体;S4:在首层块石层上铺设上层块石层,采用S1中单独堆放的纯净块石,并摊铺平整;S5:上层块石层灌浆,并与上层块石层胶结成一体;S6:在上层块石层上铺设顶层块石层,按照设计要求填至距离地面30cm~50cm处,采用S1中单独堆放的纯净块石,并摊铺平整;S7:顶层块石层灌浆,按照设计要求灌至距离地面35cm~45cm处,并与顶层块石层胶结成一体;S8:最后在顶层块石层铺设路面即可。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8-30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基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墙背分层回填块石再灌浆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属多山国家,陡坡地形为山区最为普遍的地貌形式,在山区修建道路或者房屋工程十分困难或工程造价较高。山区建房及修路的基槽开挖产生了大量块石,一般墙背基槽狭窄、无法进大型设备碾压或者夯实,若填块石无法保证回填密实度,若采用级配碎石回填,一方面需要排放因开挖产生的块石,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外还需要购进级配碎石增加大量的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所提出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墙背分层回填块石再灌浆的施工方法。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墙背分层回填块石再灌浆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墙体与地面线之间开挖基槽坡面,在挖掘完成后清理基槽,并将纯净块石捡出单独堆放;

S2:在基槽内铺设首层块石层,可以采用S1中单独堆放的纯净块石,层厚小于1m,摊铺平整;

S3:首层块石层灌浆,并与块石胶结成一体;

S4:在首层块石层上铺设上层块石层,采用S1中单独堆放的纯净块石,层厚小于1~2m,并摊铺平整;

S5:上层块石层灌浆,并与上层块石层胶结成一体;

S6:在上层块石层上铺设顶层块石层,按照设计要求填至距离地面30cm~50cm处,采用S1中单独堆放的纯净块石,层厚小于1m,并摊铺平整;

S7:顶层块石层灌浆,按照设计要求灌至距离地面35cm~45cm处,并与顶层块石层胶结成一体;

S8:最后在顶层块石层铺设路面即可。

进一步限定,在所述S3、S5和S7中的灌浆的材料可采用纯水泥浆、水泥砂浆、水泥粘土浆、泡沫轻质土浆等,根据设计对强度、抗渗性、抗冻性、抗腐蚀性要求而定。

进一步限定,在所述S1中的基槽坡面可以开挖成台阶状或者弧形。

进一步限定,在所述S1中墙体可以是楼房的外墙或者公路的挡土墙。

进一步限定,在所述S2、S4和S6中的块石层的厚度小于1.0m。

进一步限定,在所述S2、S4和S6中铺设的纯净块石最大粒径控制在45~55cm。

进一步限定,在所述S2、S4和S6中还可以采用煤矸石等固体废弃物进行回填。

进一步限定,在所述S3、S5和S7中灌浆时,浆液可远距离泵送或者现场搅拌直接倾倒至基槽内的每层块石表面,依靠重力充填或者渗透至块石的缝隙中,与块石胶结成一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通过优化设计,利用现场开挖的块石或者煤矸石等固体废弃物进行回填,大大降低了填筑材料费用,并且保护了环境,而且通过直接的利用挖出的块石,缩短了购买回填碎石和运输的时间,缩短了施工工期,提高了加工速度。

附图说明

本发明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墙背分层回填块石再灌浆的施工方法实施例中进行施工时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墙体1、基槽坡面2、地面线3、分层线4、块石5、灌浆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墙背分层回填块石再灌浆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墙体与地面线之间开挖基槽坡面,在挖掘完成后清理基槽,并将纯净块石捡出单独堆放;

S2:在基槽内铺设首层块石层,可以采用S1中单独堆放的纯净块石,层厚小于1m,摊铺平整;

S3:首层块石层灌浆,并与块石胶结成一体;

S4:在首层块石层上铺设上层块石层,采用S1中单独堆放的纯净块石,层厚小于1~2m,并摊铺平整;

S5:上层块石层灌浆,并与上层块石层胶结成一体;

S6:在上层块石层上铺设顶层块石层,按照设计要求填至距离地面30cm~50cm处,采用S1中单独堆放的纯净块石,层厚小于1m,并摊铺平整;

S7:顶层块石层灌浆,按照设计要求灌至距离地面35cm~45cm处,并与顶层块石层胶结成一体;

S8:最后在顶层块石层铺设路面即可。

本实施例中,在进行施工时,通过S1,在墙体1与地面线3之间挖出基槽坡面2,并在基槽坡面2内按照设计要求设置分层线4,将基槽坡面2分为多层,然后通过S2~S7,在墙体1与基槽坡面2之间进行分层回填块石5,每层的块石5回填完成后再进行灌浆6操作,并按照分层线4逐层填筑至地面线3上,最后在地面线3上铺设路面即可完成施工。

优选在所述S3、S5和S7中的灌浆的材料可采用纯水泥浆、水泥砂浆、水泥粘土浆、泡沫轻质土浆等,根据设计对强度、抗渗性、抗冻性、抗腐蚀性要求而定。

优选在所述S1中的基槽坡面可以开挖成台阶状或者弧形。

优选在所述S1中墙体可以是楼房的外墙或者公路的挡土墙。

优选在所述S2、S4和S6中的块石层的厚度小于1.0m。

优选在所述S2、S4和S6中铺设的纯净块石最大粒径控制在45~55cm。

优选在所述S2、S4和S6中还可以采用煤矸石等固体废弃物进行回填。

优选在所述S3、S5和S7中灌浆时,浆液可远距离泵送或者现场搅拌直接倾倒至基槽内的每层块石表面,依靠重力充填或者渗透至块石的缝隙中,与块石胶结成一体。

上述实施例仅示例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