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三聚氰胺装饰板以及三聚氰胺装饰板的制造方法

三聚氰胺装饰板以及三聚氰胺装饰板的制造方法

摘要

一种三聚氰胺装饰板,其包含装饰层以及芯层,装饰层包含三聚氰胺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和装饰纸,装饰纸上形成有图案部,图案部包含相对于所述三聚氰胺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而具有非粘着性的物质。相对于三聚氰胺树脂的固体成分100重量份,三聚氰胺树脂组合物含有0.1~4.0重量份的硅烷偶联剂。此外,三聚氰胺装饰板包含使图案部的上方形成为凹部的表面。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494546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爱克工业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2080092804.2

  • 发明设计人 紫藤和哉;小西菜穗;平野英生;

    申请日2020-05-25

  • 分类号B32B27/00(2006.01);B32B27/18(2006.01);B32B27/42(2006.01);E04F13/08(2006.01);B32B3/30(2006.01);B32B33/00(2006.01);

  • 代理机构北京英赛嘉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04;北京英赛嘉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04;

  • 代理人王达佐;洪欣

  • 地址 日本爱知县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6:31:4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6-23

    授权

    发明专利权授予

  • 2022-12-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32B27/00 专利申请号:2020800928042 申请日:20200525

    实质审查的生效

说明书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国际申请要求2020年1月9日在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发明专利申请第2020-2083号、以及2020年3月10日在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发明专利申请第2020-40463号的优先权,所述日本发明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而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三聚氰胺装饰板以及三聚氰胺装饰板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三聚氰胺装饰板有加工为平坦表面的平板型和以改善外观设计为目的而赋予所要求的凹凸的压花型,无论哪一种都可以作为内饰材料或外饰材料而广泛使用于书桌、餐桌等的水平表面,墙面或门表面等垂直表面等的。

压花型的装饰板被称为压花装饰板,并使用赋形模具来制造,近年来,作为赋予凹凸的手段,已知有一种对树脂浸渍装饰纸与树脂浸渍芯纸进行层叠,再放置金属板后进行加热加压的技术,其中,树脂浸渍装饰纸是使热固性树脂浸渍于在原纸的表面上形成有拒液性图案的装饰纸,并进行干燥而形成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13844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166501号公报

公开内容

然而,以往的制造方法存在以下问题:形成有拒液性图案的部分的树脂会被转印并附着到成型时使用的金属板上,从而产生去除转印物的作业,导致生产率变差。

并且,还存在以下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即使在树脂浸渍装饰纸与金属板之间放入薄膜欲转印应形成拒液性图案的部分的树脂,树脂也未被转印到薄膜侧而作为杂质残留,从而无法获得协调感,另外,杂质会白化从而有损装饰板的外观。

本公开的一个方案涉及一种三聚氰胺装饰板,其包含装饰层以及芯层,装饰层包含三聚氰胺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和装饰纸,所述装饰纸上形成有图案部,所述图案部包含相对于所述三聚氰胺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而具有非粘着性的物质。相对于三聚氰胺树脂的固体成分100重量份,三聚氰胺树脂组合物含有0.1~4.0重量份的硅烷偶联剂。此外,三聚氰胺装饰板包含使图案部的上方为凹部的表面。

本公开的一个方案涉及一种三聚氰胺装饰板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基于下述(A)~(E)的步骤。(A)步骤:获得具有图案部的装饰纸,该图案部包含相对于三聚氰胺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而具有非粘着性的物质;(B)步骤:使树脂液浸渍于装饰纸并加以干燥从而获得三聚氰胺树脂浸渍装饰纸,其中,树脂液以下述三聚氰胺树脂组合物作为主要成分,即,该三聚氰胺树脂组合物中,相对于三聚氰胺树脂的固体成分100重量份,含有0.1~4.0重量份的硅烷偶联剂;(C)步骤:层叠三聚氰胺树脂浸渍装饰纸和芯层,并且在三聚氰胺树脂浸渍装饰纸上放置塑料膜和金属板从而获得层叠物;(D)步骤:将层叠物插入热压成型机的热板之间并进行热压成型;(E)步骤:热压成型后,取出层叠物,去除金属板并剥离塑料膜,将图案部上的三聚氰胺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转印到塑料膜侧从而使图案部的上方形成为凹部,并将塑料膜的表面特性转印到三聚氰胺树脂浸渍装饰纸侧。

在图案部上的包含硅烷偶联剂的三聚氰胺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被完整地转印到塑料膜侧,且图案部的上方形成为凹部,从而不易让外观白化。

此外,呈现出的外观具有与装饰纸的图样的图案部相匹配的凹部,而且,如果使用光泽与图案部的光泽不同的塑料膜,则协调感更加优异并且更富有真实感。

此外,由于将塑料膜放入到金属板与三聚氰胺树脂浸渍装饰纸之间而进行热压成型,因此金属板不易被转印物污染。

此外,例如,可以将以下组合物涂布到塑料膜上,其中,该组合物包含:(a)有机硅溶胶,(b)氟树脂与硅氧烷复合而成的硅氧烷接枝型聚合物、或丙烯酸树脂与硅氧烷复合而成的硅氧烷接枝型聚合物。在该情况下,三聚氰胺装饰板具有防指纹性,指纹的附着不明显。

此外,塑料膜的表面特性被转印到三聚氰胺树脂浸渍装饰纸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公开的实施例1的三聚氰胺装饰板的构造剖视图。

图2是示出本公开的实施例1的三聚氰胺装饰板的制造方法的分解构造剖视图。

图3是通过本公开的实施例1的三聚氰胺装饰板的制造方法而形成凹凸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4是图3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5是本公开的实施例3的三聚氰胺装饰板的构造剖视图。

图6是本公开的实施例10的三聚氰胺装饰板的构造剖视图。

图7是本公开的实施例13的三聚氰胺装饰板的构造剖视图。

图8是示出本公开的实施例1的外观的图片。

图9是示出比较例1的外观的图片。

图10是示出比较例2的三聚氰胺装饰板与塑料膜的粘着程度的图片。

图11是示出比较例3的三聚氰胺装饰板与塑料膜的粘着程度的图片。

1…装饰层;2…苯酚树脂浸渍芯纸;3…预浸料;5…芯层;

6…图案部;7…塑料膜;8…背衬;9a…三聚氰胺装饰板;

9b…三聚氰胺装饰板;9c…三聚氰胺装饰板;9d…三聚氰胺装饰板;

10a…未固化(B阶段)的三聚氰胺树脂组合物;

10b…三聚氰胺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

20…凹部;30…凸部;32…凸部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公开的装饰纸上形成有由固化物构成的图案部,该固化物包含油墨,该油墨是相对于三聚氰胺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而具有非粘着性的物质。该图案部与三聚氰胺树脂组合物的表面能的差异较大,而且由于图案部的表面能小,因此三聚氰胺树脂组合物在图案部容易被排斥。作为发挥上述效果的物质可列举例如:硅系树脂、氟系树脂、丙烯酸系树脂、氨基甲酸酯系树脂等,优选诸如含硅的丙烯酸树脂等丙烯酸系树脂。

图案部被印刷成导管部、石纹图案部、锈蚀图案部、砂粒图案部、烤漆图案部、格子图案部、棋盘格图案部、条纹图案部、几何图案部等所要求的图案,且无任何限制。

装饰纸的基重优选在约80~140g/m

<公式1>

装饰纸经浸渍处理后被三聚氰胺树脂组合物包覆,而三聚氰胺树脂组合物若被热压成型则变为固化物。当在热压成型后将塑料膜剥离时,存在于非粘着性图案部上的固化物会被转印到塑料膜侧,并且在成型之后,如图3中的下方图所示,图案部的上方形成为凹部20,而图案部以外的三聚氰胺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形成为凸部30。

塑料膜的表面特性被转印到凸部的表面。另外,在本公开中,表面特性是指塑料膜本身的光泽,例如,消光、半光泽、光泽或包含在塑料膜上形成的如后述防指纹层这类功能性物质的层。

尤其是,若相对于三聚氰胺树脂的固体成分100重量份,将硅烷偶联剂以0.1~4.0重量份,优选以0.35~3.0重量份,更优选以0.1~3.0重量份配合到三聚氰胺树脂组合物中,则当热压成型后剥离塑料膜时,不会发生塑料膜粘连而无法剥离的情况,而且图案部上的三聚氰胺树脂被转印到塑料膜侧,从而能够获得具有良好协调感的三聚氰胺装饰板。

这被认为是因为含有硅烷偶联剂的三聚氰胺树脂组合物提高了与塑料膜的密合,及/或提高了与被涂布在塑料膜上的功能性物质之间的密合性,从而图案部上的固化物被完整地转印到塑料膜侧。其结果为,在制成的三聚氰胺装饰板的表面中的图案部上方产生空缺,除图案部以外的其他部分则成为从图案部突出的状态。也就是说,在三聚氰胺装饰板的表面上形成有源自图案部的凹部,而除图案部以外的部分成为凸部。

作为上述硅烷偶联剂可列举环氧系硅烷偶联剂、氨基系硅烷偶联剂、丙烯酸系硅烷偶联剂,不过,从塑料膜、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以及非粘着性物质之间的密合性的角度来看,尤其优选环氧系硅烷偶联剂。

其中优选为,若硅烷偶联剂是通过使作为键合基团的三个水解基团尤其是具有烷氧基的官能团、以及作为键合基团的一个有机官能团尤其是环氧基与一个硅原子键合而成的硅烷偶联剂,则作为键合基团的三个水解基团尤其是具有烷氧基的官能团可与塑料膜及/或涂布于塑料膜的树脂强劲地密合,而作为键合基团的一个有机官能团尤其是环氧基可与三聚氰胺树脂强劲地密合。因此,若使用具有上述键合基团的硅烷偶联剂,则在热压成型后剥离塑料膜时,非粘着性物质与三聚氰胺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的界面之间的密合较弱,非粘着性物质上的三聚氰胺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被完整地转印到塑料膜侧,从而形成凹部。因此,由于凹部中未残留三聚氰胺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因此不会观察到白化现象。

作为具有上述功能的例子,可列举:β-(3,4-环氧环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缩水甘油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缩水甘油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3-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等。

除硅烷偶联剂以外,若另将环氧化合物配合到三聚氰胺树脂组合物中时,则会在图案部上方更完整地形成源自图案部的凹部,并且协调程度更加鲜明。

这被认为是环氧化合物的环氧基提高了硅烷偶联剂以及三聚氰胺树脂的密合力,因此在热压成型后剥离塑料膜时,非粘着性物质上的三聚氰胺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与塑料膜更加强劲地密合,从而三聚氰胺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被完整地转印到塑料膜侧并形成凹部。

若相对于三聚氰胺树脂的固体成分100重量份,配合0.1~10重量份的环氧化合物,则在热压成型后剥离塑料膜时,图案部上的三聚氰胺树脂更容易被转印到塑料膜侧,从而可以获得具有良好的协调感的三聚氰胺装饰板。

作为上述环氧化合物,其中的多官能型可列举:山梨糖醇聚缩水甘油醚、甘油聚缩水甘油醚、双甘油聚缩水甘油醚、聚甘油聚缩水甘油醚、三羟甲基丙烷聚缩水甘油醚、季戊四醇聚缩水甘油醚、甲酚酚醛清漆型环氧乳浊液;其中的双官能型可列举: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间苯二酚二缩水甘油醚、新戊二醇二缩水甘油醚、1,6-己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二溴新戊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对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邻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其中的单官能型可列举:2-乙基己基缩水甘油醚、苯基缩水甘油醚、对叔丁基苯基缩水甘油醚、二溴苯基缩水甘油醚、N-缩水甘油基邻苯二甲酰亚胺等,尤其优选多官能聚缩水甘油醚。

作为塑料膜可列举:聚酯膜、聚乙烯膜、聚丙烯膜、玻璃纸、二乙酰纤维素膜、三乙酰纤维素膜、乙酰纤维素丁酸酯膜、聚氯乙烯膜、聚偏二氯乙烯膜、聚乙烯醇膜、乙烯乙烯醇膜、聚苯乙烯膜、聚碳酸酯膜、聚甲基戊烯膜、聚砜膜、聚醚酮膜、聚醚砜膜、聚醚酰亚胺膜、聚酰亚胺膜、氟树脂膜、尼龙膜、丙烯酸膜等塑料膜。

膜的厚度优选为1~200μm,更优选为30~90μm。通过设定该厚度范围,当剥离时膜不易破裂从而实现良好的处理。尤其在选择塑料膜时,若使塑料膜的光泽与图案部的光泽不同,则形成凹部的图案部的光泽与形成表面凸部的三聚氰胺树脂层的光泽不同,从而使得凹部的图案进一步具有协调感,并且真实感得以提升。另外,在本公开中,协调感是指凹部与图案部的位置匹配。

另外,基于JIS Z 8741测量装饰板的光泽度,并且图案部与三聚氰胺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之间的光泽度的差异优选为0.1~30,更优选为0.7~16。在该情况下,使得凹部的图案由于光泽度的差异而更容易被识别,并且真实感得以提升。

此外,若使用已施加电晕处理的塑料膜,则在热压成型后剥离塑料膜时,图案部的树脂容易被完整地转印到塑料膜侧,从而可以获得具有更良好的协调感的三聚氰胺装饰板。

此外,若在已施加电晕处理过的表面上,涂布包含有(a)有机硅溶胶、以及(b)氟树脂与硅氧烷复合而成的硅氧烷接枝型聚合物、或丙烯酸树脂与硅氧烷复合而成的硅氧烷接枝型聚合物的组合物,则可以获得指纹附着不明显且具有协调感的三聚氰胺装饰板。由该组合物形成的层具有比三聚氰胺树脂低的折射率,从而会降低与指纹之间的折射率的差,因此使得附着的指纹不明显,并可改善光的反射和白色模糊,从而使得印刷纸的图样变得鲜明并且外观性得以提升。

有机硅溶胶是将粒径为1~40nm,优选粒径为7~30nm的胶态二氧化硅稳定地分散在有机溶剂中的胶体溶液,二氧化硅的浓度优选为1~50重量%,为了防止凝胶化更优选为40重量%以下。作为市售品可列举: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IPA-ST”、“IPA-ST-ZL”、“甲醇硅溶胶”、“NPC-ST-30”、“MIBK-ST”、“MEK-ST”、“PMA-ST”、“NBAC-ST”等,触媒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OSCAL”,扶桑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Quatron”(注册商标)、Clariant日本株式会社制造的“Highlink(注册商标)OG二氧化硅有机溶胶”等。不过,石蜡烃、氟利昂系溶剂、以及硅油等疏水性溶剂类的有机硅溶胶由于颗粒表面的羟基少,所以与三聚氰胺的密合性易劣化,从而导致表面耐久性不足。

就甲醇、乙醇、丙酮、异丙醇、乙二醇等醇系溶剂、甲基溶纤剂、乙基溶纤剂、丁基溶纤剂、正丙基溶纤剂等溶纤系溶剂、以及二甲基甲酰胺等亲水性溶剂类的有机硅溶胶而言,由于二氧化硅表面的羟基与三聚氰胺密接,因此可获得充分的密合性,并且表面耐久性优异。

硅氧烷接枝型聚合物是氟树脂与硅氧烷复合而成的复合物,或者是丙烯酸树脂与硅氧烷复合而成的复合物,作为市售品可列举:ZX-007C、ZX-001、ZX-022、ZX-022H、ZX-028R、ZX-036等(均由富士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造)。

由氟树脂与硅氧烷复合而成,或者由丙烯酸树脂与硅氧烷复合而成的硅氧烷接枝型聚合物与有机硅溶胶的配合比例优选为,相对于氟树脂与硅氧烷复合而成,或丙烯酸树脂与硅氧烷复合而成的硅氧烷接枝型聚合物的固体成分1重量份,有机硅溶胶的固体成分为4~18重量份。通过设定在上述下限值以上,则低折射率层与三聚氰胺树脂层之间的密合性充分,且表面耐久性优异。此外,通过设定在上述上限值以下,则防指纹性和图案清晰度优异。组合物干燥后的涂膜的厚度为0.1~100μm,优选为0.5~50μm,通过设定该涂膜的厚度范围,而使得外观良好。

芯层使用如下预浸料或树脂浸渍芯纸,即,使以热固性树脂及/或热塑性树脂作为粘合剂成分(有机粘合剂成分)并包含无机填充材料的浆料浸渍于无机纤维、有机纤维等纤维质基材并加以干燥而形成的预浸料;使以热固性树脂为主要成分的树脂液浸渍于漂白的牛皮纸、或未漂白的牛皮纸等有机质基材并加以干燥而形成的树脂浸渍芯纸。树脂浸渍芯纸的张数可根据需要来适当调整,本公开适用大约使用3~80张树脂浸渍芯纸,并且装饰板的厚度约为0.5~20mm。此外,为了抑制装饰板的翘曲,可以使用树脂浸渍的平衡层。根据公式1所示的计算方法,树脂液浸渍于有机质基材时的浸渍率优选为70~160%,更优选为40~120%。

<公式1>

在上述纤维基材中,当采用无机纤维基材时,装饰板的阻燃性提高,故而优选采用无机纤维基材,作为无机纤维基材可列举例如:由玻璃纤维、岩棉、碳纤维、陶瓷纤维等无机纤维构成的无纺布或织布等。无机纤维基材的基重优选在10~200g/m

当使用无机纤维基材作为芯层时,可以使用浸渍有浆料并使其干燥而获得的预浸料,该浆料包含有无机填充材料以及作为粘合剂成分的有机树脂成分,无机填充材料例如有:吸热性金属氢氧化物或除吸热性金属氢氧化物以外的无机物质;有机树脂成分例如有:苯酚-甲醛树脂、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等热固性树脂、丙烯酸树脂乳液、氯乙烯树脂等热塑性树脂乳液、或者上述树脂的混合树脂。

吸热性金属氢氧化物包含结晶水,在高温下分解,吸收热量,并释放结合水,因此提高了本公开的装饰板的不可燃性。作为吸热性金属氢氧化物,可列举例如:氢氧化铝、氢氧化镁、氢氧化钙等。吸热性金属氢氧化物的平均粒径可以在例如1~50μm的范围内。该平均粒径是根据通过激光衍射·散射法(Microtrac法)检测出的粒径分布(体积分布)算出的算术平均粒径。通过使吸热性金属氢氧化物的平均粒径处于上述范围内,而提高吸热性金属氢氧化物在浆料中的分散性,并提升浆料对纤维质基材的浸渍性。

作为除吸热性金属氢氧化物以外的无机物质可列举例如:碳酸钙、碳酸镁、碳酸锌等碳酸盐、二氧化硅、滑石、粉煤灰等。无机物质的平均粒径(由通过激光衍射·散射法(Microtrac法)检测出的粒径分布(体积分布)算出的算术平均粒径)例如可以在0.05~20μm的范围内。在该情况下,浆料浸渍对无机纤维质基材的浸渍适应性进一步提升。

尤其可以选择碳酸盐(例如碳酸钙)。在该情况下,装饰板的制造工序中的操作性、切削性进一步提升。作为碳酸钙,例如可以使用重质碳酸钙、轻质碳酸钙(沈淀性碳酸钙)等。碳酸钙的平均粒径例如可以为0.05~10μm,更优选为1~5μm。通过使粒径为0.05μm以上,在浆料中不易发生碳酸钙的凝聚,浆料对纤维质基材的浸渍性提升。此外,通过使粒径为10μm以下,装饰板的表面更平滑,外观性提高。

根据公式1所示的计算方法,浆料对无机纤维质基材的浸渍率(%)优选处在700~1200%的范围内。通过使该浸渍率为1200%以下,可抑制浆料固体成分从预浸料脱落,并易于处理预浸料。通过使浸渍率为700%以上,不易产生预浸料的层间剥离。

浆料中的有机树脂成分和无机填充材料的配合比例以固体成分重量比计为1:1~25,更优选为1:5~20,其中,无机填充材料为吸热性金属氢氧化物及/或除吸热性金属氢氧化物以外的无机物质,通过在该范围内,可以提高装饰层与预浸料的密合性、及/或预浸料彼此之间的密合性,并且可以提高装饰板的不燃性能。

一张预浸料中包含的有机树脂成分优选为30~100g/m

除吸热性金属氢氧化物以外的无机物质和吸热性金属氢氧化物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当组合使用时,相对于1重量份的除吸热性金属氢氧化物以外的无机物质,若吸热性金属氢氧化物的配合比为0.2~20重量份,更优选为0.5~15重量份,则可以获得光滑且良好的表面外观,因此优选。此外,通过使吸热性金属氢氧化物的配合量为0.2重量份以上,不燃性能优异。此外,通过使吸热性金属氢氧化物的配合量为20重量份以下,浆料中的吸热性金属氢氧化物不易沉淀,从而容易控制浆料的浸渍量。此外,通过使吸热性金属氢氧化物的配合量为20重量份以下,能够抑制用于切割装饰板的刀具的磨损。

关于上述无机填充材料,特别优选使用包含除吸热性金属氢氧化物以外的无机物质及/或吸热性金属氢氧化物且平均粒径不同的三种无机填充材料,当使形成芯层的每张预浸料中的无机填充材料的量为300~1200g/m

平均粒径不同的三种无机填充材料包括小粒径、中粒径、以及大粒径的无机填充材料,所述小粒径为0.04μm以上且小于4μm,所述中粒径为4μm以上且小于12μm,所述大粒径为12μm以上且小于50μm,并且三种类型可以为相同的物质,也可以为不同的物质。若配合比为1:0.1~20:0.1~20以下,更优选为1:0.1~10:0.1~10以下,则可以获得平滑性和不燃性均优异的装饰板。

该原因可认为是无机填充材料均匀分散在无纺布上或进入无纺布的纤维之间。具体而言,无纺布是短纤维被逐一地分散并借助粘合剂成分或加热亦或通过机械方式使其缠结在一起而形成的纤维的集合体,与通常用作装饰板芯纸的牛皮纸相比,无纺布呈多孔性,从而具有空疏部,即所谓的空隙。该空隙的大小不均,通过使用上述平均粒径不同的无机填充材料而能够填充该空隙。无纺布中所含的粘合剂成分、以及包含在浆料中的含热固性树脂的粘合剂成分在热压成型的过程中更多地流入低位的空隙。此外,特别当在无纺布的起绒成形工序中使用热塑性树脂乳液作为粘合剂成分时,由于与浆料中所含的热固性树脂相比更容易软化,因此可减弱缠结在一起的纤维成束。由此,通过热压成型等的压缩而使无机填充材料容易进入无纺布的空隙,并密集填充空隙,从而可提高加工完成的装饰板成品的平滑性。

当混合有三种无机填充材料时,通过激光衍射·散射法粒度分布测量方法测量到的体积累积粒径Dv(10)、Dv(50)、Dv(90)为0.5μm≤Dv(10)~Dv(90)≤40.0μm,更优选为0.78μm≤Dv(10)~Dv(90)≤36.9μm,若在该范围,则无机填充材料在浆料中的分散性良好且无纺布的空隙部分被密集地填充,从而可提高装饰板的平滑性。

此外,当混合有三种无机填充材料时通过激光衍射·散射法粒度分布测量方法测量到的比表面积为800-4000m

当使用三种无机填充材料时,尤其优选使用碳酸钙作为小粒径的无机填充材料,在该情况下,碳酸钙不易在浆料中凝聚,从而可提升浆料对纤维质基材的浸渍适应性,使得装饰板的表面更平滑,并提高装饰板的外观性。此外,碳酸钙价格低廉,故而优选。

当形成芯层的每张预浸料中的无机填充材料的量为300~1200g/m

此外,为了抑制三聚氰胺装饰板的翘曲,可以在装饰层的相反侧设置背衬。使以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苯酚-甲醛树脂或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和苯酚-甲醛树脂的混合物作为主要成分的树脂液浸渍于装饰板用装饰纸或芯纸等纤维质基材并加以干燥而获得的树脂浸渍背衬纸适合作为背衬。

根据JIS B 0601:2013标准测量装饰板的表面粗糙度,优选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3.00μm以下,尤其优选为1.40μm以下,或者优选最大高度粗糙度Rz为15.00μm以下,尤其优选为7.22μm以下,或者优选十点平均粗糙度Rzjis为10.00μm以下,尤其优选为5.31μm以下。在该情况下,在装饰板成型后可以容易地剥离塑料膜,不会使装饰板白化,并且平滑度和外观良好。

关于装饰板的厚度,可以适用0.50mm~20.00m的从薄装饰板到厚装饰板的范围,优选为0.86mm~3.20mm。在该情况下,可抑制装饰板的翘曲且重量轻,易于处理,并且加工性优异。

以下列举实施例和比较例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装饰纸

准备基重为80g/m

制造三聚氰胺树脂浸渍装饰纸

以使得公式1所示的浸渍率达到130%的方式,使如下以三聚氰胺树脂组合物为主要成分的树脂液浸渍于装饰纸并加以干燥,从而获得三聚氰胺树脂浸渍装饰纸,其中,在该树脂液中,相对于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三聚氰胺树脂)的固体成分100重量份,配合了作为硅烷偶联剂的3-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Z-6040,由东丽道康宁株式会社制造)0.5重量份。

苯酚树脂浸渍芯纸

以使得公式1所示的浸渍率达到50%的方式,使以苯酚-甲醛树脂(酚醛树脂)为主要成分的树脂液浸渍于187g/m

制造三聚氰胺装饰板

从下至上依次层叠四张苯酚树脂浸渍芯纸、一张三聚氰胺树脂浸渍装饰纸、一张厚度为40μm的未处理的OPP(定向聚丙烯Oriented Polypropylene)膜(消光,光泽度为11.8)以及一张不锈钢板,以获得层叠物。接下来,将层叠物插入到热压成型机的热板之间,并且在温度为140℃,70kg/cm

[实施例2]

使用经电晕处理且厚度为40μm的OPP膜(消光,光泽度为11.8)代替实施例1中的未处理的OPP膜,并且以使经电晕处理的表面与三聚氰胺树脂浸渍装饰纸接触的方式进行层叠,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加以实施。

[实施例3]

1.制造组合物

混合1重量份(以固体成分换算)的硅氧烷接枝型聚合物和10重量份(以固体成分换算)的有机硅溶胶。作为硅氧烷接枝型聚合物,使用氟树脂和硅氧烷复合而成的ZX-022H(羟值为120,酸值为0,溶剂类型;二甲苯/乙酸丁酯/异丙醇,由富士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造)。此外,作为有机硅溶胶,使用IPA-ST(异丙醇分散硅溶胶,平均粒径10~20nm,SiO

将上述混合物用异丙醇稀释到使其总固体成分为20重量%,从而获得组合物。

2.制造转印片

以使得干燥膜厚度为3μm的方式,用棒涂法将上述组合物均匀地涂布在厚度为40μm且经电晕处理的OPP膜的电晕处理的表面上并进行干燥,从而获得在电晕处理的表面上形成有含上述组合物的干燥物的防指纹层的转印片。

3.制造三聚氰胺装饰板

除层叠上述转印片来代替经电晕处理的OPP膜以外,以与实施例2相同的方式加以实施。

在所获得的装饰板上,转印含有转印片的组合物的干燥物的层,将导管部的三聚氰胺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转印到OPP膜侧,从而导管部形成为凹部,除导管部以外的部分转印有OPP膜的光泽,并且形成为具有防指纹层的凸部。

[实施例4]

除硅烷偶联剂为1.0重量份的外,以与实施例3相同的方式加以实施。

[实施例5]

除硅烷偶联剂为1.5重量份的外,以与实施例3相同的方式加以实施。

[实施例6]

使用厚度为40μm的未处理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膜(半光泽,光泽度为20.2)代替实施例1中的未处理的OPP膜,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加以实施。

[实施例7]

使用厚度为40μm且经电晕处理的PET膜代替实施例6中的未处理的PET膜,以使得干燥膜厚度为3μm的方式,在经电晕处理的表面上用棒涂法均匀地涂布实施例3的组合物并进行干燥,从而获得转印片,再层叠该转印片,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6相同的方式加以实施。

[实施例8]

除硅烷偶联剂为3.0重量份的外,以与实施例3相同的方式加以实施。

[实施例9]

除使用厚度为80μm的OPP膜(消光,光泽度为12.0)代替实施例1中的厚度为40μm的OPP膜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加以实施。

[实施例10]

装饰纸

准备基重为80g/m

制造三聚氰胺树脂浸渍装饰纸

以使得公式1所示的浸渍率达到130%的方式,使如下以三聚氰胺树脂组合物为主要成分的树脂液浸渍于木纹图案的装饰纸并加以干燥,从而获得三聚氰胺树脂浸渍装饰纸,其中,在该树脂液中,相对于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三聚氰胺树脂)的固体成分100重量份,配合了作为硅烷偶联剂的3-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Z-6040,由东丽道康宁株式会社制造)0.5重量份。

制造预浸料

以使得公式1所示的浸渍率达到1200%的方式,使如下浆料浸渍于75g/m

制造背衬

以使得公式1所示的浸渍率达到150%的方式,使以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组合物为主要成分的树脂液浸渍于80g/m

制造三聚氰胺装饰板

从下至上依次层叠一张木纹图案的三聚氰胺树脂浸渍背衬、五张预浸料、一张木纹图案的三聚氰胺树脂浸渍装饰纸、以及厚度为40μm的OPP膜(消光,光泽度为11.8),并且以使得OPP膜与三聚氰胺树脂浸渍装饰纸接触的方式进行层叠,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加以实施。

[实施例11]

使用图案部带有石纹图样且基重为80g/m

[实施例12]

使用图案部带有锈蚀图样且基重为80g/m

[实施例13]

使用五张实施例10的预浸料代替实施例3中的四张苯酚树脂浸渍芯纸,在背侧配置一张实施例10的三聚氰胺树脂浸渍背衬,且在表侧配置一张实施例1的木纹图案的三聚氰胺树脂浸渍装饰纸并进行层叠以及成型,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3相同的方式加以实施。

[实施例14]

使用图案部带有石纹图样且基重为80g/m

[实施例15]

使用图案部带有锈蚀图样且基重为80g/m

[实施例16]

在三聚氰胺树脂组合物中,相对于三聚氰胺树脂的固体成分100重量份,配合0.1重量份的山梨糖醇聚缩水甘油醚作为环氧化合物,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3相同的方式加以实施。

[实施例17]

在三聚氰胺树脂组合物中,相对于三聚氰胺树脂的固体成分100重量份,配合5重量份的山梨糖醇聚缩水甘油醚作为环氧化合物,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3相同的方式加以实施。

[实施例18]

在三聚氰胺树脂组合物中,相对于三聚氰胺树脂的固体成分100重量份,配合10重量份的山梨糖醇聚缩水甘油醚作为环氧化合物,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3相同的方式加以实施。

[实施例19]

使硅烷偶联剂为1.0重量份,将山梨糖醇聚缩水甘油醚替换为双官能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作为环氧化合物,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7相同的方式加以实施。

[实施例20]

使硅烷偶联剂为1.0重量份,作为预浸料,对53g/m

[实施例21]

作为预浸料的无机填充材料,使用配合有平均粒径为1.0μm的氢氧化铝16.5重量份、平均粒径为8μm的氢氧化铝37.5重量份、以及平均粒径为20μm的氢氧化铝37.5重量份的浆料,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20相同的方式加以实施。

[实施例22]

作为预浸料的粘合剂成分,配合0重量份的苯酚-甲醛树脂和8重量份的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20相同的方式加以实施。

[实施例23]

作为预浸料的粘合剂成分,配合8重量份的苯酚-甲醛树脂和0重量份的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20相同的方式加以实施。

[实施例24]

作为预浸料的粘合剂成分,配合0重量份的苯酚-甲醛树脂和8重量份的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21相同的方式加以实施。

[实施例25]

作为预浸料的粘合剂成分,配合8重量份的苯酚-甲醛树脂和0重量份的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21相同的方式加以实施。

[实施例26]

除不使用环氧化合物以外,以与实施例20相同的方式加以实施。

[实施例27]

除不使用环氧化合物以外,以与实施例21相同的方式加以实施。

[实施例28]

除不使用环氧化合物以外,以与实施例22相同的方式加以实施。

[实施例29]

除不使用环氧化合物以外,以与实施例23相同的方式加以实施。

[实施例30]

除不使用环氧化合物以外,以与实施例24相同的方式加以实施。

[实施例31]

除不使用环氧化合物以外,以与实施例25相同的方式加以实施。

[实施例32]

作为预浸料的无机填充材料,使用配合有6.5重量份的平均粒径为1.0μm的氢氧化铝、42.5重量份的平均粒径为8μm的氢氧化铝、以及42.5重量份的平均粒径为20μm的氢氧化铝的浆料,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26相同的方式加以实施。

[实施例33]

作为预浸料的无机填充材料,使用配合有51.5重量份的平均粒径为1.0μm的氢氧化铝、20重量份的平均粒径为8μm的氢氧化铝、以及20重量份的平均粒径为20μm的碳酸钙的浆料,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26相同的方式加以实施。

[实施例34]

作为预浸料的无机填充材料,使用配合有6.5重量份的平均粒径为1.4μm的碳酸钙、42.5重量份的平均粒径为8μm的碳酸钙、以及42.5重量份的平均粒径为17μm的碳酸钙的浆料,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26相同的方式加以实施。

[实施例35]

作为预浸料的无机填充材料,使用配合有51.5重量份的平均粒径为1.4μm的碳酸钙、20重量份的平均粒径为8μm的碳酸钙、以及20重量份的平均粒径为17μm的碳酸钙的浆料,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26相同的方式加以实施。

[实施例36]

作为硅烷偶联剂,使用3-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BE-403,由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代替实施例26中的3-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26相同的方式加以实施。

[实施例37]

除使用3-缩水甘油醚氧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KBM-402,由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代替3-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作为硅烷偶联剂以外,其他步骤与实施例26相同。

[实施例38]

相对于三聚氰胺树脂组合物中的固体成分100重量份,配合有1重量份的硅烷偶联剂、以及作为环氧化合物的5.0重量份的山梨糖醇聚缩水甘油醚,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加以实施。

[实施例39]

相对于三聚氰胺树脂组合物中的固体成分100重量份,配合有1重量份的硅烷偶联剂、以及作为环氧化合物的5.0重量份的山梨糖醇聚缩水甘油醚,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3相同的方式加以实施。

[比较例1]

除不使用硅烷偶联剂以外,以与实施例3相同的方式加以实施,并获得装饰板。如图9所示,在比较例1的装饰板中,导管部白化。

[比较例2]

除使用4.5重量份的硅烷偶联剂以外,以与实施例6相同的方式加以实施。如图10所示,比较例2的装饰板粘连有塑料膜,并且薄膜发生破裂,无法剥离。

由于硅烷偶联剂的添加量较多,使得塑料膜与装饰纸的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之间的密合性过度提高,从而导致发生了塑料膜的粘连。

[比较例3]

1.制造组合物

混合有50重量份的KAYARAD PET-30(由日本化药株式会社制造)作为丙烯酸单体,5重量份的Nipsil E220A(由东曹硅化工株式会社制造)作为二氧化硅,45重量份的甲基乙基酮作为溶剂,以及5重量份的IRGACURE 184(由巴斯夫公司制造,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作为光聚合引发剂而获得组合物。

2.制造转印片

以使干燥膜厚达到5μm的方式,用棒涂法将上述组合物均匀地涂布到厚度为40μm的PET膜上,再用金属卤化物灯以照射强度为400mJ/cm

3.制造三聚氰胺装饰板

除层叠上述转印片以外,以与比较例1相同的方式加以实施。

如图11所示,与比较例2相同,在比较例3的装饰板上粘连有塑料膜,薄膜发生破裂,无法剥离。

装饰纸的非粘着性图案部和除此以外的部分均存在有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由于上述树脂与膜表面的含组合物的固化物的层之间的密合性过度提高,从而导致发生了塑料膜的粘连。源自组合物的丙烯酸单体的羟基进一步提高了与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密合性。

表1示出实施例、比较例的装饰纸和塑料膜的构成内容。

【表1】

表2示出实施例、比较例的装饰层的三聚氰胺树脂组合物中的添加物质以及芯层材料的内容。表2中的数值是固体成分的重量份。

【表2】

表3示出浆料的组分内容。表3中的数值是固体成分的重量份。

【表3】

表4和表5示出评价结果。

【表4】

【表5】

表6示出体积累积粒径。

【表6】

评价方法如下所述。

(1)外观:目视确认,无异常标记为○。

(2)装饰板的厚度:用千分尺测量。

(3)光泽度:光泽度基于JIS Z 8741且使用由株式会社村上色彩技术研究所制造的光泽仪GMX-102型号(PORTABLE GROSS METER)(使用涂黑BK玻璃作为校准标准板。入射角和受光角均为60°)进行测量。

(4)算术平均粗糙度Ra

沿着装饰板的纤维方向,基于JIS B 0601:2013“产品几何特性规格(GPS)-表面性状:轮廓曲线方法-用语、定义和表面性状参数”,用表面粗糙度形状测量仪(株式会社东京精密,型号为SURFCOM FLEX-50A)测量装饰板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评估长度为20mm,单位为μm。

(5)最大高度粗糙度Rz

以与(4)相同的方式沿着装饰板的纤维方向测量装饰板的最大高度粗糙度Rz。评估长度为20mm,单位为μm。

(6)十点平均粗糙度Rzjis

以与(1)相同的方式沿着装饰板的纤维方向测量装饰板的十点平均粗糙度Rzjis。评估长度为20mm,单位为μm。

(7)使用真实指纹评估防指纹性

将指纹实际附着在三聚氰胺装饰板的表面,并以目视的方式评估指纹的明显程度。评价标准如下。

○:指纹不明显。

×:指纹明显。

(8)不燃性

基于ISO5660且使用锥形量热计实施测试20分钟的发热性试验。在该评价方法中,总发热量为8MJ/m

(9)体积累积粒径

用激光衍射式粒度分布测量装置(由Malvern Instruments Ltd.制造,型号为Mastersizer3000)测量三种无机填充材料。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