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克霉唑生产用混合装置

一种克霉唑生产用混合装置

摘要

本发明涉及克霉唑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克霉唑生产用混合装置,包括一混合反应筒,所述混合反应筒内设有转轴,且在顶部设有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转轴转动,所述转轴的长度方向设有两个支撑杆组,每个支撑杆组均包括若干支撑杆,每根支撑杆的一端固定在转轴上,另一端向靠近混合反应筒内壁所在侧延伸,且在两个支撑杆组位于上下方向的两个支撑杆之间设有立杆,立杆上设有若干刮板,所述刮板的悬侧边贴靠在混合反应筒的内壁上;本发明通过设置两个支撑杆组对反应原料进行充分搅拌,确保了合成反应的高效进行;利用刮板将粘附在混合反应筒的内侧筒壁上的粉状物料及时刮下来,避免了粉状物料的溢出粘附导致反应不及时的问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493938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池州中瑞化工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10630209.0

  • 发明设计人 朱新民;钱叶发;

    申请日2022-06-06

  • 分类号B01J19/18(2006.01);B08B9/087(2006.01);C07D233/62(2006.01);

  • 代理机构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李金标

  • 地址 247200 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经济开发区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6:31:4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9-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01J19/18 专利申请号:2022106302090 申请日:202206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克霉唑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克霉唑生产用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克霉唑是一种广谱抗真菌药,对多种真菌,尤其是白色念珠菌具有较好抗菌作用,其作用机制是抑制真菌细胞膜的合成以及影响其代谢过程。对浅表真菌及某些深部真菌均有抗菌作用。临床主要供外用,治疗皮肤霉菌病,如手足癣、体藓、耳道、阴道霉菌病等。

传统的克霉唑的合成工艺,例如一种以邻氯苯甲酸作为初始原料经酯化、加成、水解、氯化、缩合工艺制得克霉唑;又如一种以邻-氯甲苯为基本原料来合成克霉唑的路线:首先对邻氯甲苯进行氯化制得邻氯三氯甲苯,再在无水三氯化铝存在下与苯缩合生成双苯基-(2-氯苯基)-氯代甲烷,最后将双苯基-(2-氯苯基)-氯代甲烷与咪唑缩合得到克霉唑。

上述传统的工艺方法都存在较多的不安全因素,而且操作繁琐,成本高,收率低,需要经历多个步骤才能制得最终成品,生产周期较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克霉唑生产用混合装置,实现克霉唑的一步合成,克服现有技术中多步合成克霉唑的工艺所存在的操作繁琐的问题,同时本发明提供的混合装置具有提高克霉唑合成效率,以及生产过程简单方便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克霉唑生产用混合装置,包括一混合反应筒,所述混合反应筒内设有一竖向延伸布置的转轴,且在混合反应筒的顶部设有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转轴转动,

所述转轴的长度方向设有两个支撑杆组,每个支撑杆组均包括若干沿转轴周向间隔布置的支撑杆,每根支撑杆的一端固定在转轴上,另一端向靠近混合反应筒内壁所在侧延伸,且在两个支撑杆组位于上下方向的两个支撑杆靠近混合反应筒内壁的一端之间设有立杆,所述的立杆上设有若干刮板,所述刮板的悬侧边贴靠在所述混合反应筒的内壁上;

位于下方的支撑杆组上还设有疏料机构,所述疏料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撑杆上并向混合反应筒的筒底处延伸的方形疏料架,所述方形疏料架上设有若干间隔布置的疏料锥板,所述疏料锥板的尖角边朝向迎料侧。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方形疏料架临近混合反应筒筒底的一侧还设有刮料板,所述刮料板的底部贴靠在所述混合反应筒的筒底处。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立杆上设有向转轴一侧延伸的搅拌片,所述搅拌片的上侧和/或下侧设有凹缺部。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混合反应筒的顶端设有第一原料进口、第二原料进口、第三原料进口和第四原料进口;其中,第一原料进口、第二原料进口和第三原料进口分别通过进料管与储料仓相连接,所述进料管上设有进料阀用于控制进料;

所述第四原料进口位于混合反应筒内的一端连接有喷淋机构,所述喷淋机构包括一与所述转轴同轴芯布置的进料环管,所述进料环管的下端设有沿其周向间隔布置的多根输液管,所述输液管上设有多个沿其管长方向间隔布置的喷淋嘴。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进料环管的内侧与转轴之间设有轴承。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输液管的悬端经由布置在混合反应筒内壁上的支撑块支撑固定。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混合反应筒的筒底处设有转轴固定座,所述转轴经由轴承布置在所述转轴固定座上。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混合反应筒顶端的减速机和驱动电机,所述转轴与所述减速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克霉唑生产用混合装置,通过在混合反应筒内设置两个支撑杆组对反应原料进行充分搅拌,确保了合成反应的高效进行;同时,利用设置在两支撑杆组之间立杆上的刮板将粘附在混合反应筒的内侧筒壁上的粉状物料及时刮下来进入到反应原料混合物中进行反应,避免了粉状物料的溢出粘附导致反应不及时的问题。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为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克霉唑生产用混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为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喷淋机构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0、混合反应筒;101、支撑块;102、转轴固定座;11、转轴;12、第一原料进口;13、第二原料进口;14、第三原料进口;15、第四原料进口;16、进料管;17、储料仓;18、进料阀;19、进料环管;191、输液管;192、喷淋嘴;20、支撑杆组;21、支撑杆;22、立杆;23、刮板;24、搅拌片;241、凹缺部;30、方形疏料架;31、疏料锥板;32、刮料板;40、减速机;50、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附图,进一步阐明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发明提供的克霉唑生产用混合装置是基于一种一步合成克霉唑的方法,具体的,所述的方法是以2-氯三苯甲基氯、咪唑作为原料,以六氟异丙醇作为溶剂,在碱性环境下进行反应以制得所述克霉唑;该方法相较于传统多步反应合成克霉唑的方法,采用了原料易得的2-氯三苯甲基氯和咪唑,仅需一步即可合成得到克霉唑,简单方便。更进一步的,本申请的发明人在利用上述方法合成克霉唑的过程中发现,除2-氯三苯甲基氯为灰白色至黄色或棕色珠子外,咪唑和常用的碱性物料,例如碳酸钠均为粉状原料,将咪唑和碳酸钠加入到反应体系中搅拌混合时,常会产生粉料飘散,导致粉料挂壁的问题,进而导致反应原料混合不均,或原料配比无法在预定设置下完成反应,导致反应时间较长,合成效率较差的问题。

基于上述现有问题,结合图1、2所示,本申请的发明人研发了一种克霉唑生产用混合装置,所述的混合装置包括一混合反应筒10,所述混合反应筒10内设有一竖向延伸布置的转轴11,且在混合反应筒10的顶部设有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转轴11转动;

所述转轴11的长度方向设有两个支撑杆组20,每个支撑杆组20均包括若干沿转轴11周向间隔布置的支撑杆21,每根支撑杆21的一端固定在转轴11上,另一端向靠近混合反应筒10内壁所在侧延伸,且在两个支撑杆组20位于上下方向的两个支撑杆21靠近混合反应筒10内壁的一端之间设有立杆22,所述的立杆22上设有若干刮板23,所述刮板23的悬侧边贴靠在所述混合反应筒10的内壁上;

位于下方的支撑杆组20上还设有疏料机构,所述疏料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撑杆21上并向混合反应筒10的筒底处延伸的方形疏料架30,所述方形疏料架30上设有若干间隔布置的疏料锥板31,所述疏料锥板31的尖角边朝向迎料侧。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迎料侧即转轴11带动疏料机构转动时,疏料机构面向反应原料混合物的一侧。通过将疏料锥板31的尖角边朝向迎料侧,能够很好对反应原料混合物进行推挤,使其导向至疏料锥板31的两侧,并在相邻疏料锥板31的背料侧实现反应原料混合物的对冲,以提高反应原料混合物的混合效果。

基于本发明提供的克霉唑生产用混合装置,通过在混合反应筒10内设置两个支撑杆组20对反应原料进行充分搅拌,确保了合成反应的高效进行;同时,利用设置在两支撑杆组20之间立杆22上的刮板23将粘附在混合反应筒10的内侧筒壁上的粉状物料及时刮下来进入到反应原料混合物中进行反应,避免了粉状物料的溢出粘附导致反应不及时的问题;此外,本发明中所用各原料:2-氯三苯甲基氯的密度一般为1.222±0.06g/cm

进一步的,本发明中,所述方形疏料架30临近混合反应筒10筒底的一侧还设有刮料板32,所述刮料板32的底部贴靠在所述混合反应筒10的筒底处。通过该刮料板32的设置,有效的搅动淤积在混合反应筒10底部的反应原料,防止反应原料堆积在底部导致反应不及时的问题。

本发明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对反应原料混合物的搅拌混合效率,所述立杆22上设有向转轴11一侧延伸的搅拌片24,所述搅拌片24的上侧和/或下侧设有凹缺部241。尤其是通过该凹缺部241的设计,更进一步的提高了对反应原料混合物的搅动效果。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混合装置,本发明中,所述混合反应筒10的顶端设有第一原料进口12、第二原料进口13、第三原料进口14和第四原料进口15;其中,第一原料进口12、第二原料进口13和第三原料进口14分别通过进料管16与储料仓17相连接,所述进料管16上设有进料阀18用于控制进料;

所述第四原料进口15位于混合反应筒10内的一端连接有喷淋机构,所述喷淋机构包括一与所述转轴11同轴芯布置的进料环管19,所述进料环管19的下端设有沿其周向间隔布置的多根输液管191,所述输液管191上设有多个沿其管长方向间隔布置的喷淋嘴192。

更为具体的,本发明中,所述第一原料进口12用于进料2-氯三苯甲基氯,所述第二原料进口13用于进料咪唑,所述第三原料进口14用于进料碳酸钠,所述第四原料进口15用于进料六氟异丙醇;通过设置特殊的喷淋机构将六氟异丙醇喷洒到混合反应筒10的筒腔内,有效的抑制咪唑和碳酸钠进料时产生的粉料飘散问题;并且,通过喷洒方式的进料,在进料时,各原料组分即可实现一次接触混合,提高了在混合反应筒10内的搅拌反应效率。

本发明中,为了不影响所述转轴11的转动并提高其转动时的稳定性,所述进料环管19的内侧与转轴11之间设有轴承。通过将进料环管19设置在中心位置,即与转轴11同轴芯布置,可确保输液管191向混合反应筒10的筒腔内实现均匀的喷洒六氟异丙醇。

本发明中,为了实现更好的支撑固定,所述输液管191的悬端经由布置在混合反应筒10内壁上的支撑块101支撑固定。

本发明中,为了进一步提高转轴11在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所述混合反应筒10的筒底处设有转轴固定座102,所述转轴11经由轴承布置在所述转轴固定座102上。更为具体的,结合图1所示,在所述转轴固定座102与混合反应筒10的筒底之间设有放料口用于放料,基于该转轴固定座102的设置,使得放料口与支撑杆组20、疏料机构均处于避让位置以实现不受干扰的放料操作。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混合装置,本发明中,所述驱动机构的作用在于提供转轴11转动的动力,作为该驱动机构的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混合反应筒10顶端的减速机40和驱动电机50,所述转轴11与所述减速机40的输出端传动连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特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