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家谱人物关联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家谱人物关联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家谱人物关联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家谱中的所有待考人物节点,其中,目标家谱对应构建有家谱树,待考人物节点是指缺失亲属关联边信息的节点,每个待考人物节点对应一个待考人物;根据每个待考人物的属性信息,对所有待考人物进行分类,得到分类结果;根据分类结果中的人物属性,创建与每个分类属性对应的桥节点;采用桥节点连接对应的待考人物节点,以将待考人物归纳至家谱树中。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无法将缺失亲属边信息的家谱人物关联至家谱树,造成家谱人物缺失的技术问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496938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合肥工业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2210700239.4

  • 申请日2022-06-20

  • 分类号G06F16/36(2019.01);G06F16/35(2019.01);G06F16/33(2019.01);G06F16/31(2019.01);

  • 代理机构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周春枚

  • 地址 230009 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193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6:33:2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9-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6F16/36 专利申请号:2022107002394 申请日:202206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家谱人物关联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家谱,是记录各姓氏、家族人员信息的承载体,当前为了便于家谱打印,一般会通过家谱系统来记录、调整、优化家谱信息。

相关技术中,在使用各种家谱系统进行修谱并构建家谱树的过程中,存在一种情况:一些家谱人物其个人属性信息存在,但其一些亲属边信息(即,当前人物与其父辈关联关系信息,在家谱树中显示为连接边)已无迹可寻,因而无法关联到主树,成为孤立节点(称作待考人物)。例如,“吴**”通过其属性信息可知是“马埠吴氏家谱”中第18代子孙,但其父辈关系是缺失的,无法得知应关联到家谱树中哪个分支。同时,此类待考人物或在家族中具有较高影响力或其后代子孙昌盛繁多,因此从主树舍弃的方法并不可行。

因此,相关技术中存在如何将缺失亲属边信息的家谱人物关联到家谱树的问题,该问题逐渐成为修谱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家谱人物关联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无法将缺失亲属边信息的家谱人物关联至家谱树,造成家谱人物缺失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家谱人物关联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家谱中的所有待考人物节点,其中,所述目标家谱对应构建有家谱树,所述待考人物节点是指缺失亲属关联边信息的节点,每个所述待考人物节点对应一个待考人物;根据每个所述待考人物的属性信息,对所有所述待考人物进行分类,得到分类结果;根据所述分类结果中的人物属性,创建与每个分类属性对应的桥节点;采用所述桥节点连接对应的所述待考人物节点,以将所述待考人物归纳至所述家谱树中。

可选地,获取目标家谱中的所有待考人物节点的步骤,包括:采用预设家谱系统分析所述家谱树中每个家谱人物与父辈人物之间是否存在关联边;在确认所述家谱人物与父辈人物之间缺失关联边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家谱人物为所述待考人物;提取所述待考人物对应的待考人物节点。

可选地,获取目标家谱中的所有待考人物节点的步骤,包括:采用预设查询语句对查询与所述目标家谱对应的家谱数据库中每个家谱人物与父辈人物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在确认所述家谱人物与父辈人物之间缺失关联关系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家谱人物为所述待考人物;提取所述待考人物对应的待考人物节点。

可选地,根据每个所述待考人物的属性信息,对所有所述待考人物进行分类,得到分类结果的步骤,包括:获取所述待考人物的世系或者所属辈分,确定每个所述待考人物的属性信息;按照所述待考人物的世系或者所属辈分,对所有的所述待考人物进行排序,得到辈分排序结果;按照所述辈分排序结果以及每个所述待考人物的所属辈分,按从长至幼分类规则,对所有所述待考人物进行分类,得到分类结果。

可选地,根据所述分类结果中的人物属性,创建与每个分类属性对应的桥节点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分类结果中的人物属性,确定所有所述待考人物的辈分总数;基于所述分类属性,创建与所述辈分总数具备相同数量的桥节点,其中,每个所述桥节点关联某一姓氏的单一辈分。

可选地,在根据所述分类结果中的人物属性,创建与每个分类属性对应的桥节点之后,还包括:基于所述待考人物的所属辈分,确定每个所述桥节点的节点辈分排序结果;基于所述待考人物的姓氏、辈分和节点辈分排序结果,对所述桥节点进行标识。

可选地,采用所述桥节点连接对应的所述待考人物节点,以将所述待考人物归纳至所述家谱树中的步骤,包括:在预设家谱系统中关联所述桥节点与对应辈分的所有所述待考人物节点,以将所述待考人物归纳至所述家谱树中;或者,采用预设关联语句将所述桥节点与对应辈分的所有所述待考人物节点进行关联,以将所述待考人物归纳至所述家谱树中。

可选地,在采用所述桥节点连接对应的所述待考人物节点,以将所述待考人物归纳至所述家谱树中之后,还包括:将所述桥节点与先祖节点进行关联。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家谱人物关联装置,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家谱中的所有待考人物节点,其中,所述目标家谱对应构建有家谱树,所述待考人物节点是指缺失亲属关联边信息的节点,每个所述待考人物节点对应一个待考人物;分类单元,用于根据每个所述待考人物的属性信息,对所有所述待考人物进行分类,得到分类结果;创建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分类结果中的人物属性,创建与每个分类属性对应的桥节点;归纳单元,用于采用所述桥节点连接对应的所述待考人物节点,以将所述待考人物归纳至所述家谱树中。

可选地,获取单元包括:第一分析模块,用于采用预设家谱系统分析所述家谱树中每个家谱人物与父辈人物之间是否存在关联边;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确认所述家谱人物与父辈人物之间缺失关联边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家谱人物为所述待考人物;第一提取模块,用于提取所述待考人物对应的待考人物节点。

可选地,获取单元包括:第一查询模块,用于采用预设查询语句对查询与所述目标家谱对应的家谱数据库中每个家谱人物与父辈人物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在确认所述家谱人物与父辈人物之间缺失关联关系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家谱人物为所述待考人物;第二提取模块,用于提取所述待考人物对应的待考人物节点。

可选地,分类单元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待考人物的世系或者所属辈分,确定每个所述待考人物的属性信息;第一排序模块,用于按照所述待考人物的世系或者所属辈分,对所有的所述待考人物进行排序,得到辈分排序结果;第一分类模块,用于按照所述辈分排序结果以及每个所述待考人物的所属辈分,按从长至幼分类规则,对所有所述待考人物进行分类,得到分类结果。

可选地,所述创建单元包括: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分类结果中的人物属性,确定所有所述待考人物的辈分总数;第一创建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分类属性,创建与所述辈分总数具备相同数量的桥节点,其中,每个所述桥节点关联某一姓氏的单一辈分。

可选地,家谱人物关联装置还包括:第四确定模块,用于在根据所述分类结果中的人物属性,创建与每个分类属性对应的桥节点之后,基于所述待考人物的所属辈分,确定每个所述桥节点的节点辈分排序结果;第一标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待考人物的姓氏、辈分和节点辈分排序结果,对所述桥节点进行标识。

可选地,归纳单元包括:第一关联模块,用于在预设家谱系统中关联所述桥节点与对应辈分的所有所述待考人物节点,以将所述待考人物归纳至所述家谱树中;或者,采用预设关联语句将所述桥节点与对应辈分的所有所述待考人物节点进行关联,以将所述待考人物归纳至所述家谱树中。

可选地,家谱人物关联装置还包括:第二关联模块,用于在采用所述桥节点连接对应的所述待考人物节点,以将所述待考人物归纳至所述家谱树中之后,将所述桥节点与先祖节点进行关联。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家谱人物关联方法。

本发明中,先获取目标家谱中的所有待考人物节点,其中,目标家谱对应构建有家谱树,待考人物节点是指缺失亲属关联边信息的节点,每个待考人物节点对应一个待考人物,根据每个待考人物的属性信息,对所有待考人物进行分类,得到分类结果,根据分类结果中的人物属性,创建与每个分类属性对应的桥节点,采用桥节点连接对应的待考人物节点,以将待考人物归纳至家谱树中。在本公开中,可以对家谱中待考人物通过创建实体桥节点进行缺失信息补偿,使得该类节点可以关联到主树根节点,避免了家谱人物缺失,提升了家谱修缮的完整度,从而解决相关技术中无法将缺失亲属边信息的家谱人物关联至家谱树,造成家谱人物缺失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家谱人物关联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待考人物的家谱树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家谱人物关联装置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家谱人物关联方法的电子设备(或移动设备)的硬件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下面对各个实施例中涉及的部分术语或者名词做出解释:

家谱:又称族谱、宗谱等,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书。

家谱系统,一种包含跨姓的姓氏家谱平台,提供修谱、家谱打印、社区分享、跨姓分析等服务,协助用户进行电子化修谱。用户在电子化修谱过程中,系统通常以树状形式(称为家谱树)展示谱中人物间关系。

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各种家谱系统\软件\平台中,能够实现修复家谱、家谱打印等功能,针对缺失亲属边信息家谱人物关系相连问题,提出了隔代相连的思想以及基于隔代相连的家谱人物关系相连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为将待考人物节点合理归位到家谱树中,在缺失亲属关联边信息的待考节点与祖先节点之间通过增加“桥节点”进行相连。根据待考人物的辈分信息,按辈分从长至幼在家谱中依次创建“桥节点”(实体节点,含唯一系统人物编码),最终实现从祖先节点到最幼待考子孙节点的树状连接。对于实体“桥节点”的命名,相应地,依据距离祖先节点的距离远近依次命名为“某氏(待..考n)”(某氏为家谱姓氏,n为1,2,3…),其中名字之间的符号(例如,顿号、小数点、句号等) 表示当前隔代相连对象与先祖节点之间可能存在多个中间节点。家谱树中,“桥节点”并非每一代都进行创建,为了显示有意义的“待…考”节点,仅在需要进行隔代相连的节点中创建。

通过本发明,可以将待考人物节点关联到家谱树的主树根节点,不仅避免了家谱人物缺失,提升了家谱修缮的完整度,而且使得节点关系简洁清晰,显示更加智能和人性化。

下面结合各个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一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家谱人物关联方法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家谱人物关联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2,获取目标家谱中的所有待考人物节点,其中,目标家谱对应构建有家谱树,待考人物节点是指缺失亲属关联边信息的节点,每个待考人物节点对应一个待考人物;

步骤S104,根据每个待考人物的属性信息,对所有待考人物进行分类,得到分类结果;

步骤S106,根据分类结果中的人物属性,创建与每个分类属性对应的桥节点;

步骤S108,采用桥节点连接对应的待考人物节点,以将待考人物归纳至家谱树中。

通过上述步骤,可以先获取目标家谱中的所有待考人物节点,其中,目标家谱对应构建有家谱树,待考人物节点是指缺失亲属关联边信息的节点,每个待考人物节点对应一个待考人物,根据每个待考人物的属性信息,对所有待考人物进行分类,得到分类结果,根据分类结果中的人物属性,创建与每个分类属性对应的桥节点,采用桥节点连接对应的待考人物节点,以将待考人物归纳至家谱树中。在该实施例中,可以对家谱中待考人物通过创建实体桥节点进行缺失信息补偿,使得该类节点可以关联到主树根节点,避免了家谱人物缺失,提升了家谱修缮的完整度,从而解决相关技术中无法将缺失亲属边信息的家谱人物关联至家谱树,造成家谱人物缺失的技术问题。

下面结合上述各实施步骤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隔代相连的策略,从而对家谱中待考人物通过创建实体桥节点进行缺失信息补偿。

步骤S102,获取目标家谱中的所有待考人物节点,其中,目标家谱对应构建有家谱树,待考人物节点是指缺失亲属关联边信息的节点,每个待考人物节点对应一个待考人物。

目标家谱可以是指在家谱系统中已经录入基本信息,且完成基本架构的家谱,该家谱可以针对某一姓氏构建,家谱中包含已知的关联该家族的各个人物信息(人物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姓名、世系、事迹、从事行业等)。

在搜索待考人物节点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两种方案。

第一种搜索方案,家谱系统中的人物关联搜索。

可选的,获取目标家谱中的所有待考人物节点的步骤,包括:采用预设家谱系统分析家谱树中每个家谱人物与父辈人物之间是否存在关联边;在确认家谱人物与父辈人物之间缺失关联边的情况下,确定家谱人物为待考人物;提取待考人物对应的待考人物节点。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在家谱系统中查看人物与父辈之间是否存在关系,如果缺失关系边信息即为待考人物。

第二种搜索方案,家谱数据库中的人物关联搜索。

另一种可选的,获取目标家谱中的所有待考人物节点的步骤,包括:采用预设查询语句对查询与目标家谱对应的家谱数据库中每个家谱人物与父辈人物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在确认家谱人物与父辈人物之间缺失关联关系的情况下,确定家谱人物为待考人物;提取待考人物对应的待考人物节点。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数据库语句对进行关系筛选查询,来搜索待考人物节点。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待考人物的家谱树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示意说明了以吴氏某一家族的家谱树,图2中包括原谱人物和隔代相连人物,其中以白色未填充圆圈示意原谱人物,以黑色填充圆圈示意隔代相连人物,从1世、2世、3 世、4世、5世...21世、22世、23世。在第1世、第2世都是原谱人物,出现了待考人物后,会创建实体桥节点进行缺失信息补偿。

步骤S104,根据每个待考人物的属性信息,对所有待考人物进行分类,得到分类结果。

可选的,根据每个待考人物的属性信息,对所有待考人物进行分类,得到分类结果的步骤,包括:获取待考人物的世系或者所属辈分,确定每个待考人物的属性信息;按照待考人物的世系或者所属辈分,对所有的待考人物进行排序,得到辈分排序结果;按照辈分排序结果以及每个待考人物的所属辈分,按从长至幼分类规则,对所有待考人物进行分类,得到分类结果。

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世系或者所属辈分来整理待考人物。通过查看待考人物的“世”或者“辈分”属性,按照辈分从长至幼,对人物进行分类。下面结合表1来示意说明待考人物按辈分排序。

表1待考人物按辈分排序

通过上述表格1,来示意说明了通过世辈的先后顺序对各个家谱人物进行排序,按从长至幼分类规则,对所有待考人物进行分类,得到分类结果。

步骤S106,根据分类结果中的人物属性,创建与每个分类属性对应的桥节点。

可选的,根据分类结果中的人物属性,创建与每个分类属性对应的桥节点的步骤,包括:根据分类结果中的人物属性,确定所有待考人物的辈分总数;基于分类属性,创建与辈分总数具备相同数量的桥节点,其中,每个桥节点关联某一姓氏的单一辈分。

选择创建实体“桥节点”隔代地相连亲属边信息缺失的待考节点,为之后的信息补充提供了便利,修谱者若后续获得待考节点所缺失的关联信息,可对实体节点进行修改。

另一种可选的,在根据分类结果中的人物属性,创建与每个分类属性对应的桥节点之后,还包括:基于待考人物的所属辈分,确定每个桥节点的节点辈分排序结果;基于待考人物的姓氏、辈分和节点辈分排序结果,对桥节点进行标识。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根据世辈分类的待考人物每一类中,创建一个“桥节点”,并预设命名规则(例如,对桥节点按照“某氏(待..考n)”(某氏为家谱姓氏,n为1,2,3…)进行命名)进行命名。当然,本发明实施例对于命名规则并不限定,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例如,采用字符、或者字母、数字结合的方式,例如,写上“**氏(待考n)”、“W氏(待考...n)”等等。

如图2所示,在家谱树中包含第2世的待考人物(吴氏(待...考1))、在第3 世的待考人物(吴氏(待...考2))、第4世的待考人物(吴氏(待...考3))、第

可选的,对于桥节点进行命名后,可以补充该节点的属性信息,节点的属性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世系(例如,第1世、第18世)、辈分、家中排行等。节点的属性信 息为缺省值,允许并便于用户对节点属性信息进行修改完善。在家谱待考人物中创建 隔代相连“桥节点”结果如表2所示:

表2创建桥节点

通过辈分信息有序增添“桥节点”可以直观地为修谱者提供待考人物之间的辈分关系,避免了将所有与待考人物的连接都关联到某一个待考节点上。

步骤S108,采用桥节点连接对应的待考人物节点,以将待考人物归纳至家谱树中。

在创建完成桥节点后,可以将创建的各个“桥节点”与家谱中待考人物进行关系相连。

可选的,采用桥节点连接对应的待考人物节点,以将待考人物归纳至家谱树中的步骤,包括:在预设家谱系统中关联桥节点与对应辈分的所有待考人物节点,以将待考人物归纳至家谱树中;或者,采用预设关联语句将桥节点与对应辈分的所有待考人物节点进行关联,以将待考人物归纳至家谱树中。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关联桥节点与家谱人物时,也提供了两种方式,(1)通过在家谱系统关联桥节点与对应辈分的所有待考人物节点,例如,通过家谱系统中的“添加关系”功能进行关系选择,并添加人物之间关系;(2)关联语句将桥节点与对应辈分的所有待考人物节点进行关联,例如,通过数据库的关联语句进行待考人物节点与新创建节点的关系相连。

另一种可选的,在采用桥节点连接对应的待考人物节点,以将待考人物归纳至家谱树中之后,还包括:将桥节点与先祖节点进行关联。

关联后的家谱结果可以通过树状图进行展示,具体地如图2所示。当然本发明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展示待考人物关联至家谱中的结果,例如,通过示意图显 示,以“吴氏(待..考1)”为例,以该节点为中心的人物关系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父 母、配偶、子女、兄弟姐妹、其他推理关系,可以通过各种颜色或者符号标识这些人 物关系,通过对待考人物的显示并标注不同颜色,为用户之后的待考人物信息增添提 供了便捷。

本实施例中,待考人物之间、待考人物与其他家谱人物之间、待考人物与“桥节点”之间关系均可多样清晰展示。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可以通过隔代相连方法,将家谱中缺失亲属边信息的待考人物纳入家谱树中,以树状形式为修谱者展示了更为完整的家谱,并且通过增添桥节点可以直观地为修谱者提供待考人物之间的辈分关系,避免了将所有与待考人物的连接都关联到某一个待考节点上,同时使得该类待考人物节点可以关联到家谱树的主树根节点,避免了家谱人物缺失,提升了家谱修缮的完整度。

下面结合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家谱人物关联装置,该关联装置中包含有多个实施单元,每个实施单元对应上述实施例一中的各个实施步骤。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家谱人物关联装置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家谱人物关联装置包括:获取单元31、分类单元33、创建单元35、归纳单元37,其中,

获取单元31,用于获取目标家谱中的所有待考人物节点,其中,目标家谱对应构建有家谱树,待考人物节点是指缺失亲属关联边信息的节点,每个待考人物节点对应一个待考人物;

分类单元33,用于根据每个待考人物的属性信息,对所有待考人物进行分类,得到分类结果;

创建单元35,用于根据分类结果中的人物属性,创建与每个分类属性对应的桥节点;

归纳单元37,用于采用桥节点连接对应的待考人物节点,以将待考人物归纳至家谱树中。

上述家谱人物关联装置,可以通过获取单元31先获取目标家谱中的所有待考人物节点,其中,目标家谱对应构建有家谱树,待考人物节点是指缺失亲属关联边信息的节点,每个待考人物节点对应一个待考人物,通过分类单元33根据每个待考人物的属性信息,对所有待考人物进行分类,得到分类结果,通过创建单元35根据分类结果中的人物属性,创建与每个分类属性对应的桥节点,通过归纳单元37采用桥节点连接对应的待考人物节点,以将待考人物归纳至家谱树中。在该实施例中,可以对家谱中待考人物通过创建实体桥节点进行缺失信息补偿,使得该类节点可以关联到主树根节点,避免了家谱人物缺失,提升了家谱修缮的完整度,从而解决相关技术中无法将缺失亲属边信息的家谱人物关联至家谱树,造成家谱人物缺失的技术问题。

可选的,获取单元包括:第一分析模块,用于采用预设家谱系统分析家谱树中每个家谱人物与父辈人物之间是否存在关联边;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确认家谱人物与父辈人物之间缺失关联边的情况下,确定家谱人物为待考人物;第一提取模块,用于提取待考人物对应的待考人物节点。

可选的,获取单元包括:第一查询模块,用于采用预设查询语句对查询与目标家谱对应的家谱数据库中每个家谱人物与父辈人物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在确认家谱人物与父辈人物之间缺失关联关系的情况下,确定家谱人物为待考人物;第二提取模块,用于提取待考人物对应的待考人物节点。

可选的,分类单元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考人物的世系或者所属辈分,确定每个待考人物的属性信息;第一排序模块,用于按照待考人物的世系或者所属辈分,对所有的待考人物进行排序,得到辈分排序结果;第一分类模块,用于按照辈分排序结果以及每个待考人物的所属辈分,按从长至幼分类规则,对所有待考人物进行分类,得到分类结果。

可选的,创建单元包括: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分类结果中的人物属性,确定所有待考人物的辈分总数;第一创建模块,用于基于分类属性,创建与辈分总数具备相同数量的桥节点,其中,每个桥节点关联某一姓氏的单一辈分。

可选的,家谱人物关联装置还包括:第四确定模块,用于在根据分类结果中的人物属性,创建与每个分类属性对应的桥节点之后,基于待考人物的所属辈分,确定每个桥节点的节点辈分排序结果;第一标识模块,用于基于待考人物的姓氏、辈分和节点辈分排序结果,对桥节点进行标识。

可选的,归纳单元包括:第一关联模块,用于在预设家谱系统中关联桥节点与对应辈分的所有待考人物节点,以将待考人物归纳至家谱树中;或者,采用预设关联语句将桥节点与对应辈分的所有待考人物节点进行关联,以将待考人物归纳至家谱树中。

可选的,家谱人物关联装置还包括:第二关联模块,用于在采用桥节点连接对应的待考人物节点,以将待考人物归纳至家谱树中之后,将桥节点与先祖节点进行关联。

上述的家谱人物关联装置还可以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上述获取单元31、分类单元33、创建单元35、归纳单元37等均作为程序单元存储在存储器中,由处理器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上述程序单元来实现相应的功能。

上述处理器中包含内核,由内核去存储器中调取相应的程序单元。内核可以设置一个或以上,通过调整内核参数来采用桥节点连接对应的待考人物节点,以将待考人物归纳至家谱树中。

上述存储器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存储器包括至少一个存储芯片。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用于存储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其中,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可执行指令来执行上述任意一项的家谱人物关联方法。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家谱人物关联方法的电子设备(或移动设备)的硬件结构框图。如图4所示,电子设备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图中采用402a、402b,……, 402n来示出)处理器402(处理器40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MCU或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等的处理装置)、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器404。除此以外,还可以包括:显示器、输入/输出接口(I/O接口)、通用串行总线(USB)端口(可以作为I/O接口的端口中的一个端口被包括)、网络接口、键盘、电源和/或相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4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其并不对上述电子装置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电子设备还可包括比图4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4所示不同的配置。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在数据处理设备上执行时,适于执行初始化有如下方法步骤的程序:获取目标家谱中的所有待考人物节点,其中,目标家谱对应构建有家谱树,待考人物节点是指缺失亲属关联边信息的节点,每个待考人物节点对应一个待考人物;根据每个待考人物的属性信息,对所有待考人物进行分类,得到分类结果;根据分类结果中的人物属性,创建与每个分类属性对应的桥节点;采用桥节点连接对应的待考人物节点,以将待考人物归纳至家谱树中。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技术内容,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可以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