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塑料梳子的加工设备

一种塑料梳子的加工设备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塑料梳子的加工设备,涉及塑料梳子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底板以及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料斗、熔融通道和注塑模具,所述料斗的内壁上安装有筛抖机构,所述筛抖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料斗内壁的安装台,所述安装台的一侧外壁上通过铰链连接有活动平台,所述活动平台的内部设有加热单元,所述活动平台的顶部外壁上设有聚料槽,所述聚料槽的内壁上设有等距离分布的分散口。本发明公开的塑料梳子的加工设备,在进料过程中配套设置干燥工序,同时利用筛抖的方式对干燥过程的塑料颗粒进行翻料,干燥更加充分,有效降低了塑料颗粒原料中的含水量。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560985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扬州市汇朗工贸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11632470.0

  • 发明设计人 曹文金;邓刚;冯成成;

    申请日2022-12-19

  • 分类号B29C45/18(2006.01);B29B13/06(2006.01);B29L21/00(2006.01);

  • 代理机构扬州市淼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610;

  • 代理人曾宪春

  • 地址 225000 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月塘镇捺山工业集中区68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8:22:3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3-10

    授权

    发明专利权授予

  • 2023-02-1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29C45/18 专利申请号:2022116324700 申请日:202212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23-01-17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梳子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塑料梳子的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塑料梳子的加工在严格意义上属于注塑工艺的一种,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各种不同类型的生活用品层出不穷,梳子在形状和功能上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同时,大批次的梳子加工还是得依靠注塑工艺来实现,它需要经过高温进行熔融,然后将熔融装填下塑料挤入到设计好的注塑模具中,实现注塑成型,再结合系统的流程规划,方能实现目前市场上大批量的梳子需求。

申请号为CN202210652184.4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塑料加工装置,包括支撑底板和加工箱,加工箱的上壁转动连接有转轴,加工箱的上端设有带动转轴转动的驱动机构,转轴位于加工箱内部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混合叶,加工箱的左右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循环箱。

但是传统的塑料梳子的加工设备在使用时,大多将注意力放在混料和注塑过程,对塑料梳子加工原料中的塑料颗粒缺少系统化处理,而经过切粒后的塑料颗粒为了保证质量,往往需要经过冷却和清洗两个接触水的流程工序,经过这两个工序后的塑料颗粒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干燥处理,而由于塑料颗粒体积小,堆积密集,传统的干燥过程无法对颗粒进行充分干燥,导致在后续使用时会对塑料制品的内在质量和外观均产生不利影响,虽然可以使用传统的烘干机对其进行烘干,但是却无法掌握火候,同时还无法对聚集在一起的塑料颗粒进行打散;例如:由水含量较多的塑料颗粒制成的塑料制品会出现泛黄、气孔、银纹、斑纹以及透明度下降的问题,此外,在挤出和注塑过程中,水分的存在会导致熔体粘度不均、部分熔体粘黏融道等影响注塑成型的问题,同时塑料颗粒还会因为有水的存在而聚集在一起,成坨的塑料颗粒即使被烘干之后由于塑性还是会挤压在一起从而可能会导致熔融不彻底内部有硬心等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一种塑料梳子的加工设备,旨在解决传统的塑料梳子的加工设备对加工原料中的塑料颗粒缺少系统化处理,经过冷却和清洗两个接触水的流程工序后,体积小、堆积密集的塑料颗粒难以充分干燥,导致在后续使用时会对塑料制品的内在质量和外观均产生不利影响,虽然可以使用传统的烘干机对其进行烘干,但是却无法掌握火候,同时还无法对聚集在一起的塑料颗粒进行打散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塑料梳子的加工设备,包括底板以及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料斗、熔融通道和注塑模具,所述料斗的内壁上安装有筛抖机构,所述筛抖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料斗内壁的安装台,所述安装台的一侧外壁上通过铰链连接有活动平台,所述活动平台的内部设有加热单元,所述活动平台的顶部外壁上设有聚料槽,所述聚料槽的内壁上设有等距离分布的分散口,所述活动平台的顶部外壁上还设有若干个等距离分布的分散料道,所述分散口与所述分散料道相通,所述分散料道的底部内壁上设有等距离分布的翻料凸起,两个相邻的所述分散料道之间设有若干个固定绳,所述固定绳的中央位置设有钢珠,所述活动平台的下方设有动力机构,所述活动平台的外壁还设置有打碎机构;

所述打碎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活动平台外壁的扬起板,所述扬起板为波浪形结构,所述料斗靠近所述活动平台且在所述活动平台扇形辐射范围内的内壁设置有等距离分布的打散杆,所述打散杆远离所述料斗内壁的一端设置有同一个松紧箍,所述松紧箍的两端延伸至所述扬起板两端的下方,所述松紧箍的中间部位在竖直方向不与所述扬起板重叠。

本方案中,塑料颗粒原料导入后会从安装台向着活动平台转移,塑料颗粒进入到活动平台上后又会被分散导入到不同的分散料道中,位于活动平台中的加热单元会对塑料颗粒原料进行加热干燥,而利用动力机构的驱动可以带动活动平台在安装台一侧上下起伏,进而带动分散料道中的翻料凸起对塑料颗粒原料进行翻料,在筛抖过程中,固定绳上连接的钢珠可以不断敲击活动平台,辅助起到翻料作用,钢珠在敲击活动平台产生振动的同时可以将部分聚集在一起的塑料颗粒震碎开来,还可以保证塑料颗粒的翻料更加充分,有效降低导入使用的塑料颗粒原料中含水量,减小塑料颗粒原料含水对注塑成型梳子造成的质量影响,扬起板上下扇动的同时配合松紧箍对打散杆施加压力,形成反复开合之势,有效的防止塑料颗粒烘干后仍然聚集在一起,熔融后有硬心而降低产品质量。

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料斗靠近中央位置的一侧内壁上安装有第一中转挡板和第二中转挡板,所述第一中转挡板和所述第二中转挡板的一侧外壁上均设有漏料口,所述第二中转挡板的宽度是所述第一中转挡板宽度的两倍,且位于所述第一中转挡板上的漏料口与位于所述第二中转挡板上的漏料口交错分布。

设置的第一中转挡板和第二中转挡板均位于活动平台正对的一侧,经活动平台上筛抖机构筛抖的塑料颗粒,最终沿着呈辐射状分布的分散料道以抛物线运动轨迹落入到第一中转挡板或者第二中转挡板上,再经第一中转挡板和第二中转挡板上的漏料口进入到料斗底部,通过此方式来延长塑料颗粒下落时间,可以有效的对加热后的塑料颗粒原料进行补充风干。

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安装台底部外壁两侧的两个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的相对一侧外壁上通过轴承连接有同一个转杆,一个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外壁上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的一端与所述转杆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转杆的外壁上设有三角结构的旋转块,所述活动平台与所述安装台的底部外壁上分别通过铰链连接有第一活动杆和第二活动杆,所述第一活动杆与所述第二活动杆的相对一端通过铰链连接有同一个接触块,所述接触块与所述旋转块配合使用。

转杆外壁设置的旋转块凸起位置在初始状态下会与接触块形成挤压,随着转杆的转动,转杆外壁的旋转块会周期性撞击接触块,从而带动接触块一侧连接的第一活动杆下降,进而给活动平台一个下降的趋势,而活动平台整体又通过复位弹簧与料斗的上边缘连接,最终即形成了活动平台的筛抖状态,有效的对加热的塑料颗粒进行翻料筛抖。

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安装台的顶部外壁上开有进料通道,所述进料通道设置为倾斜结构,所述进料通道的顶部内壁上通过轴承连接有引导扇板,所述引导扇板的底部外壁上安装有第一锥齿轮,所述转杆的外壁上设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和所述第二锥齿轮相啮合,所述料斗的一侧外壁上设有进料接口,所述进料接口与所述进料通道相通,所述进料接口与所述进料通道的连接处插接有封堵插板,所述料斗的一侧外壁上螺纹连接有限位栓,所述限位栓与所述封堵插板配合使用。

设置引导扇板在转动时的覆盖范围可以遮满聚料槽,通过转杆的转动,可以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而随着第二锥齿轮的转动可以啮合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和引导扇板一同转动,通过引导扇板的转动可以将进料通道中进入的塑料颗粒逐渐经分散口拨入到不同的分散料道中,避免塑料颗粒原料在进料通道内蓄积,而当塑料颗粒原料聚集过多时,可以手动调节封堵插板下压,使得进料接口与进料通道之间的通道截面变窄进行,调节完成后通过限位栓限位固定,调节过程稳定。

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底板顶部外壁的一侧设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固定套箍,所述料斗安装在所述固定套箍的内壁上,所述料斗的底部外壁上安装有导入管道,所述安装架的一侧外壁上设有第一电机,所述导入管道的内壁上通过轴承连接有螺旋输送杆,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的一端通过十字联轴器连接在所述螺旋输送杆的一端。

设置的螺旋输送杆在第一电机的驱动下可以在导入管道内部转动,而随着螺旋输送杆的转动可以将导入的塑料颗粒原料输送到熔融通道中,避免与熔融通道接近处的高温使导入管道中的部分塑料颗粒熔化,进而避免堵塞情况发生。

由上可知,一种塑料梳子的加工设备,包括底板以及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料斗、熔融通道和注塑模具,所述料斗的内壁上安装有筛抖机构,所述筛抖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料斗内壁的安装台,所述安装台的一侧外壁上通过铰链连接有活动平台,所述活动平台的内部设有加热单元,所述活动平台的顶部外壁上设有聚料槽,所述聚料槽的内壁上设有等距离分布的分散口,所述活动平台的顶部外壁上还设有若干个等距离分布的分散料道,所述分散口与所述分散料道相通,所述分散料道的底部内壁上设有等距离分布的翻料凸起,两个相邻的所述分散料道之间设有若干个固定绳,所述固定绳的中央位置设有钢珠,所述活动平台的下方设有动力机构。本发明提供的塑料梳子的加工设备,在进料过程中配套设置干燥工序,同时利用筛抖的方式对干燥过程的塑料颗粒进行翻料,干燥更加充分,有效降低了塑料颗粒原料中的含水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塑料梳子的加工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塑料梳子的加工设备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塑料梳子的加工设备的进料接口安装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塑料梳子的加工设备的安装台俯视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塑料梳子的加工设备的活动平台安装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塑料梳子的加工设备的活动平台侧视图。

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塑料梳子的加工设备的另外一个实施例立体结构图。

图8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塑料梳子的加工设备的另外一个实施例打散板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塑料梳子的加工设备的活动平台底部立体结构图。

图10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塑料梳子的加工设备的料斗内部立体结构图。

图1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塑料梳子的加工设备的连接台结构图。

图中:1、底板;2、导入管道;3、支撑架;4、安装架;5、进料接口;6、料斗;7、熔融通道;8、连接台;9、注塑模具;11、螺旋输送杆;12、第一电机;13、活动平台;16、固定套箍;17、封堵插板;18、限位栓;19、安装板;20、分散料道;21、引导扇板;23、安装台;24、进料通道;25、翻料凸起;26、固定绳;27、钢珠;28、连接板;29、聚料槽;30、分散口;31、固定板;32、第二电机;33、转杆;34、旋转块;35、第一锥齿轮;36、第二锥齿轮;37、第一活动杆;38、第二活动杆;39、接触块;40、复位弹簧;41、第一中转挡板;42、第二中转挡板;43、漏料口;44、格栅孔;45、安装螺孔;46、打散杆;47、扬起板;48、松紧箍;49、打散板;50、挤压弧形板;51、牙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塑料梳子的加工设备主要应用于传统的塑料梳子的加工设备对加工原料中的塑料颗粒缺少系统化处理,经过冷却和清洗两个接触水的流程工序后,体积小、堆积密集的塑料颗粒难以充分干燥,导致在后续使用时会对塑料制品的内在质量和外观均产生不利影响,虽然可以使用传统的烘干机对其进行烘干,但是却无法掌握火候,同时还无法对聚集在一起的塑料颗粒进行打散的场景。

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一种塑料梳子的加工设备,包括底板1以及位于底板1上方的料斗6、熔融通道7和注塑模具9,料斗6的内壁上安装有筛抖机构,筛抖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料斗6内壁的安装台23,安装台23的一侧外壁上通过铰链连接有活动平台13,活动平台13的内部设有加热单元,活动平台13的顶部外壁上设有聚料槽29,聚料槽29的内壁上开有等距离分布的分散口30,活动平台13的顶部外壁上还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等距离分布的分散料道20,分散口30与分散料道20相通,分散料道20的底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翻料凸起25,两个相邻的分散料道20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固定绳26,固定绳26的中央位置固定连接有钢珠27,活动平台13的下方设有动力机构,活动平台13的外壁还设置有打碎机构;

打碎机构包括设置于活动平台13外壁的扬起板47,扬起板47为波浪形结构,料斗6靠近活动平台13且在活动平台13扇形辐射范围内的内壁设置有等距离分布的打散杆46,打散杆46远离料斗6内壁的一端设置有同一个松紧箍48,松紧箍48的两端延伸至扬起板47两端的下方,松紧箍48的中间部位在竖直方向不与扬起板47重叠。

需要说明的是,位于活动平台13内部的加热单元多采用加热阻丝,在具体使用过程中,设置加热阻丝的同时需要配套设置高温保护开关,当活动平台13上的温度达到一定阈值后,加热阻丝的开关会关闭,待到温度稳定后再次重新打开,有效避免加热干燥过程造成塑料颗粒在分散料道20中熔化。

其中,活动平台13设置为扇形结构,且位于活动平台13上方的若干个分散料道20呈辐射状分布,增加塑料颗粒的分散范围,避免塑料蓄积,使加热后的塑料可以再经过一定程度的风干。

其中,翻料凸起25的上表面设置为弧面结构,有效避免通过分散料道20的塑料颗粒发生堵塞。

具体地,塑料颗粒原料导入后会从安装台23向着活动平台13转移,塑料颗粒进入到活动平台13上后又会被分散导入到不同的分散料道20中,位于活动平台13中的加热单元会对塑料颗粒原料进行加热干燥,而利用动力机构的驱动可以带动活动平台13在安装台23一侧上下起伏,进而带动分散料道20中的翻料凸起25对塑料颗粒原料进行翻料,在筛抖过程中,固定绳26上连接的钢珠27可以不断敲击活动平台13,辅助起到翻料作用,钢珠在敲击活动平台13产生振动的同时可以将部分聚集在一起的塑料颗粒震碎开来,还可以保证塑料颗粒的翻料更加充分,有效降低塑料颗粒原料中含水量,当活动平台13扇动的同时,塑料颗粒随着扇动配合扬起板47向上抛起,高高抛起后摔落在打散杆46上面,从而可以对聚集在一起的塑料颗粒进行冲击打散,可能会有部分成坨的塑料颗粒撞击在打散杆46上面并没有被打散,此时随着扬起板47上下浮动可以对松紧箍48的两端施加压力,由于打散杆46是圆周分布的,因此越靠近中间的位置收拢弧度的越小,越远离圆心的位置弧度越大,因此在挤压松紧箍48的时候多个打散杆46受到压力向中间挤压,扬起板47上升后打散杆46又松开,从而可以对聚集在打散杆46上面的塑料颗粒进行挤压打散。

具体地,参照图6可以看出扬起板47的截面形状为波浪形,波浪形的扬起板47在上下翻动时更容易带动塑料颗粒沿着扬起板47的弧度向上滚动,当扬起板47上升到最高后开始下降,而此时塑料颗粒由于惯性会继续上升,做初始方向斜向上的抛物线运动,因此下落到打散杆46表面时速度更快,受到的压力更大,打散效果更好。

在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参照图7和图8,料斗6靠近活动平台13且在活动平台13扇形辐射范围内的内壁设置有等距离分布的打散板49,松紧箍48设置于打散板49远离料斗6内壁的一端,扬起板47两端的底部外壁均设置有挤压弧形板50,挤压弧形板50的弧面与松紧箍48相接触,相邻两个打散板49之间设置有位置互相交错的牙齿51。

作为本方案的另外一种实施例,将打散杆46结构换为竖直方向具有一定延展度的打散板49,并且由于打散板49为圆周分布,所以相邻两个打散板49之间的距离从远离圆心到靠近圆心逐渐变小,还将若干对相邻的打散板49之间设置为互相倾斜,其倾斜情况为顶部开口大,底部开口小,如此以来更容易对聚集在一起的塑料颗粒进行收集,在扬起板47两端的底部添加挤压弧形板50,以此增大扬起板47上下扇动时对松紧箍48的挤压力度,当聚集在一起的塑料颗粒停滞在两个相邻的打散板49之间时,上下扇动的扬起板47配合挤压弧形板50对打散板49进行挤压,打散板49进行挤压的同时配合牙齿51可以对聚集在一起的塑料颗粒进行压散,打散效果更佳。

参照图4和图9,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活动平台13的两侧外壁上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8,两个连接板28的顶部外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40,料斗6顶部外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9,两个安装板19分别与两个连接板28相对应,且复位弹簧40的顶端连接在安装板19的底部外壁上。

其中,通过复位弹簧40的连接,在动力机构对活动平台13施加力时,活动平台13才能复位到初始位置,实现重复形式的起伏运动。

参照图10,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料斗6靠近中央位置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中转挡板41和第二中转挡板42,第一中转挡板41和第二中转挡板42的一侧外壁上均开有漏料口43。

其中,第二中转挡板42的宽度是第一中转挡板41宽度的两倍,且位于第一中转挡板41上的漏料口43与位于第二中转挡板42上的漏料口43交错分布。

具体地,设置的第一中转挡板41和第二中转挡板42均位于活动平台13正对的一侧,经活动平台13上筛抖机构筛抖的塑料颗粒,最终沿着呈辐射状分布的分散料道20以抛物线运动形式落入到第一中转挡板41或者第二中转挡板42上,再经第一中转挡板41和第二中转挡板42上的漏料口43进入到料斗6底部,通过此方式来延长塑料颗粒下落时间,增加塑料颗粒的风干时间。

参照图9,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动力机构包括:安装在安装台23底部外壁两侧的两个固定板31,两个固定板31的相对一侧外壁上通过轴承连接有同一个转杆33,一个固定板31的一侧外壁上设有第二电机32,第二电机32输出轴的一端与转杆33的一端相连接,转杆33的外壁上设有三角结构的旋转块34,活动平台13与安装台23的底部外壁上分别通过铰链连接有第一活动杆37和第二活动杆38,第一活动杆37与第二活动杆38的相对一端通过铰链连接有同一个接触块39,接触块39与旋转块34配合使用。

具体地,转杆33外壁设置的旋转块34凸起位置在初始状态下会与接触块39形成挤压,随着转杆33的转动,转杆33外壁的旋转块34会周期性撞击接触块39,从而带动接触块39一侧连接的第一活动杆37下降,进而给活动平台13一个下降的趋势,而活动平台13整体又通过复位弹簧40与料斗6的上边缘连接,最终即形成了活动平台13的筛抖状态。

参照图1、图3和图9,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安装台23的顶部外壁上开有进料通道24,进料通道24设置为倾斜结构,进料通道24的顶部内壁上通过轴承连接有引导扇板21,引导扇板21的底部外壁上安装有第一锥齿轮35,转杆33的外壁上设有第二锥齿轮36,第一锥齿轮35和第二锥齿轮36相啮合,料斗6的一侧外壁上设有进料接口5,进料接口5与进料通道24相通,进料接口5与进料通道24的连接处插接有封堵插板17,料斗6的一侧外壁上螺纹连接有限位栓18,限位栓18与封堵插板17配合使用。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设置引导扇板21在转动时的覆盖范围可以遮满聚料槽29,通过转杆33的转动,可以带动第二锥齿轮36转动,而随着第二锥齿轮36的转动可以啮合带动第一锥齿轮35转动和引导扇板21一同转动,通过引导扇板21的转动可以将进料通道24中进入的塑料颗粒逐渐经分散口30拨入到不同的分散料道20中,保持塑料颗粒可以更加均匀分布在分散料道中20。

由附图3中的放大结构部分所示,当塑料颗粒原料聚集过多时,可以手动调节封堵插板17下压,使得进料接口5与进料通道24之间的通道截面变窄进行,调节完成后通过限位栓18限位固定。

参照图1和图2,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底板1顶部外壁的一侧设有安装架4,安装架4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套箍16,料斗6安装在固定套箍16的内壁上,料斗6的底部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导入管道2,安装架4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2,导入管道2的内壁上通过轴承连接有螺旋输送杆11,第一电机12输出轴的一端通过十字联轴器连接在螺旋输送杆11的一端。

具体地,设置的螺旋输送杆11在第一电机12的驱动下可以在导入管道2内部转动,而随着螺旋输送杆11的转动可以将导入的塑料颗粒原料输送到熔融通道7中,避免与熔融通道7接近处的高温使导入管道2中的部分塑料颗粒熔化,进而避免堵塞情况发生。

参照图1和图11,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导入管道2远离料斗6的一端与熔融通道7的内部相通,熔融通道7与注塑模具9相连接,底板1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台8,连接台8上开有等距离分布的格栅孔44,注塑模具9设置在连接台8的顶部外壁上,底板1底部外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架3,两个支撑架3上均设有安装螺孔45。

其中,注塑模具9包括上模和下模,经过熔融后的熔体进入到上模和下模之间。

需要注意的是,底板1和连接台8均采用耐高温材料制成,同时设置在连接台8上的格栅孔44可以对注塑模具9的底部起到一定的散热效果。

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将塑料颗粒原料注入到进料接口5中,然后依次从进料通道24进入到活动平台13上的分散料道20中,位于活动平台13中的加热单元会对塑料颗粒原料进行加热干燥,而利用动力机构的驱动可以带动活动平台13在安装台23一侧上下起伏,进而带动分散料道20中的翻料凸起25对塑料颗粒原料进行翻料,在筛抖过程中,固定绳26上连接的钢珠27可以不断敲击活动平台13,辅助起到翻料作用,塑料颗粒原料最终沿着呈辐射状分布的分散料道20以抛物线运动轨迹形式落入到第一中转挡板41或者第二中转挡板42上,再经第一中转挡板41和第二中转挡板42上的漏料口43进入到料斗6底部,而经料斗6导入的塑料颗粒沿着导入管道2接着进入到熔融通道7中,经过熔融通道7内的高温熔融,塑料会逐渐呈熔体状态存在,最终通过挤出步骤挤到梳子的注塑模具9中,通过注塑模具9的上模和下模配合,得到注塑成型的梳子。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