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适用于肥料生产的混合下料装置及其下料方法

一种适用于肥料生产的混合下料装置及其下料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肥料生产的混合下料装置及其下料方法,涉及肥料生产技术领域,包括集料管、若干个置料斗以及传动件,传动件包括安装座、L型传动杆以及传动块,安装座固定在两个支撑架之间,安装座的外壁延伸有若干根延伸杆且延伸杆的端部均设有倾斜分布的插接套筒,每个置料斗的底端开口均设有输送管,每根输送管与对应的插接套筒后延伸至集料管内,每根输送管内均转动设有螺杆,传动块固定在L型传动杆的端部,螺杆的另一端通过连杆连接有齿盘,传动块的底端面设有与齿盘啮合的齿块。本发明能够有序将原料导入到集料管内,能够避免原料因潮解而结块,导致原料堵塞在置料斗底端开口以及输送管内,下料结束便于清理输送管内壁残余原料。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661792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省支和肥业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11125346.5

  • 发明设计人 吉树建;

    申请日2022-09-13

  • 分类号B01F35/71(2022.01);B01F35/80(2022.01);B01F101/32(2022.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222300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白塔埠镇驻地南侧

  • 入库时间 2024-01-17 01:23:5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9-0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01F35/71 专利申请号:2022111253465 申请日:202209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23-08-22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肥料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适用于肥料生产的混合下料装置及其下料方法。

背景技术

肥料生产过程中,将不同原料混合在一起,组成配方肥料,配方肥料就需要严格遵循各原料的混合比重,肥料生产时,根据配比将不同的原料投送至混合筒内均匀搅拌,直至最终加工成成品肥料。

申请号为CN202121031988.X的一种新型掺混肥料下料装置,解决了如何控制下料速度的问题,但是肥料的各个原料下料时,原料会因潮解而结块,导致下料通道被堵塞,下料无法正常进行,导致配方肥料的配比失衡,成品肥料的肥效难以达到最佳,影响施肥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肥料生产的混合下料装置及其下料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如何防止原料随意下料来提高下料精确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肥料生产的混合下料装置,包括集料管、若干个置料斗以及传动件,所述传动件包括安装座、L型传动杆以及传动块,所述集料管的内部顶端对称设有两个支撑块,且两个支撑块的上端均设有支撑架,所述安装座固定在两个支撑架之间,所述安装座的外壁延伸有若干根延伸杆且延伸杆的端部均设有倾斜分布的插接套筒,每个置料斗的底端开口均设有输送管,每根输送管与对应的插接套筒后延伸至集料管内,输送管插入对应的插接套筒内部以后,能够将输送管的端部伸入集料管的内部,将配方肥料的原料按照生产配比分别置于每个独立分布的置料斗内,每个置料斗内部的原料通过带动开口导入输送管内,原料沿着输送管内部滑动,最终通过输送管端部导出进入到集料管内部。

每根输送管内均转动设有螺杆,所述安装座内嵌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动力轴转动延伸至安装座下方后与L型传动杆连接,所述传动块固定在L型传动杆的端部,所述螺杆的一端延伸至置料斗的内部底端,所述螺杆的另一端通过连杆连接有齿盘,所述传动块的底端面设有与齿盘啮合的齿块,电机带动L型传动杆作圆周运动,传动块跟随L型传动杆同步运动,传动块转动经过每个螺杆的齿盘,能够利用齿块带动齿盘转动,齿盘通过连杆传动带动对应的螺杆同步转动,转动的螺杆能够将原料从置料斗内部的原料导入到输送管内部,直至完全导出输送管进入到集料管内。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输送管分设为两个半圆形板,且两个半圆形板的外壁均固定有半圆形限位块,其中一个半圆形板与置料斗的底端面固定连接,另一个半圆形板抵在与置料斗连接的半圆形板侧壁,且两个半圆形限位块贴合在一起位于插接套筒上端面,与置料斗分离的一个半圆形板端部内壁固定有导向座,且导向座上开设有与螺杆的连杆转动插接的转动导向孔,下料结束以后,将每根输送管从插接套筒内部拔出,然后将其中一个半圆形板与另一个半圆形板分离,即可将输送管一分为二,便于对两个半圆形板内壁以及螺杆外壁粘附的潮解结块的原料进行清理。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其中一个半圆形限位块侧壁开设有对接槽,另一个半圆形限位块侧壁固定有与对接槽插接的对接块,对接块与对应的对接槽内插接,这样避免两个半圆形板插入插接套筒内部以后出现相对滑动,导致原料下料过程中出现撒料的现象。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其中一个半圆形限位块侧壁固定设有第一安装板,所述插接套筒的侧壁固定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底端面固定有插接杆,所述第二安装板上开设有与插接杆插接的插接孔。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集料管内设有破碎结构,所述破碎结构包括两根T型杆、两个连接套管、十字横杆、若干个压块以及若干个接料框,两根T型杆分别铰接在两个支撑块的底端面,两个连接套管通过T型槽分别与两根T型杆滑动插接,且T型杆的外壁套接有弹簧,利用弹簧的弹力避免连接套管沿着T型杆外壁随意滑动,所述十字横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套管端部铰接,若干个压块上端面通过固定块固定在十字横杆的底端面,若干个接料框固定在集料管的内部侧壁,且相邻两个接料框上端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每个压块与每个接料框上下正对分布,压块上下往复滑动,能够对导入到接料框内的结块原料进行破碎操作,破碎后的原料最终通过接料框底端开口导出。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L型传动杆的底端垂直固定有拨杆,且拨杆的底端转动滚轮,所述十字横杆四个端部上端面固定设有匹配块,且匹配块侧壁设有斜面,L型传动杆转动能够带动拨杆同步转动,滚轮能够依次转动经过每个匹配块的斜面,这样能够将十字横杆向下压动,当滚轮越过匹配块以后,利用弹簧的弹力又能够将连接套管沿着T型杆外壁向上滑动,从而实现十字横杆上下往复调整位置。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压块为倒立圆台型结构,所述接料框为中空倒立圆台型结构。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压块的外壁固定设有若干个凸块,所述接料框的外壁底端开设有若干个缺口,所述凸块与缺口正对分布,压块上下调整位置的过程中,能够带动凸块嵌入缺口内,既能够对结块的原料进行破碎操作,同时,还能够加快原料导出接料框的速率。

优选的,基于上述的一种适用于肥料生产的混合下料装置的下料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利用传动件顺序传动每个螺杆,能够将每个置料斗内的原料途经输送管导入到集料管内混合在一起,肥料的各个原料能够顺序投放在一起进行;

第二、将组合在一起的两个半圆形板插在插接套筒内,同时两个半圆形限位块放置在插接套筒的上端面,作为导料使用;

第三、下料结束以后,将输送管一分为二,便于对两个半圆形板内壁以及螺杆外壁粘附的潮解结块的原料进行清理,避免长期使用输送管内积攒大量潮解结块的原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为一种适用于肥料生产的混合下料装置及其下料方法,能够将配方肥料的原料按比分别投放至独立分布的置料斗内,利用传动件顺序传动每个螺杆,能够将每个置料斗内的原料途经输送管导入到集料管内混合在一起,肥料的各个原料能够顺序投放在一起进行,避免原料因潮解而结块,导致原料堵塞在置料斗底端开口以及输送管内,导致下料无法正常进行,导致配方肥料的配比失衡,成品肥料的肥效难以达到最佳,影响施肥效果,另外,下料结束以后,每根输送管能够拆分,其中一个半圆形板能够与置料斗分离,便于清理输送管内壁粘附的残余原料,避免长期使用输送管内积攒大量潮解结块的原料,既影响原料下料,又导致原料堆积霉变,影响到成品肥料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传动块结构半剖图;

图3为本发明的L型传动杆、拨杆、滚轮以及传动块结构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的局部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压块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接料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局部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的输送管结构剖视图。

图中:1、集料管;2、支撑块;3、支撑架;4、安装座;5、置料斗;6、插接套筒;7、输送管;8、传动块;9、L型传动杆;91、拨杆;92、滚轮;10、齿块;11、半圆形限位块;12、延伸杆;13、第二安装板;14、插接杆;15、第一安装板;16、匹配块;17、T型杆;18、连接套管;19、十字横杆;20、压块;21、凸块;22、接料框;23、螺杆;24、导向座;25、齿盘;26、对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图2、图4和图8,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肥料生产的混合下料装置及其下料方法,包括集料管1、若干个置料斗5以及传动件,传动件包括安装座4、L型传动杆9以及传动块8,集料管1的内部顶端对称设有两个支撑块2,且两个支撑块2的上端均设有支撑架3,安装座4固定在两个支撑架3之间,安装座4的外壁延伸有若干根延伸杆12且延伸杆12的端部均设有倾斜分布的插接套筒6,每个置料斗5的底端开口均设有输送管7,每根输送管7与对应的插接套筒6后延伸至集料管1内,输送管7插入对应的插接套筒6内部以后,能够将输送管7的端部伸入集料管1的内部,将配方肥料的原料按照生产配比分别置于每个独立分布的置料斗5内,每个置料斗5内部的原料通过带动开口导入输送管7内,原料沿着输送管7内部滑动,最终通过输送管7端部导出进入到集料管1内部。

插接套筒6通过延伸杆12倾斜分布,输送管7穿过插接套筒6内以后,也能够处于倾斜状态,原料受到自重能够沿着倾斜的输送管7内部输送,另外,输送结束以后,也能够减少原料潮解结块后粘附在输送管7内壁的残留量。

每根输送管7内均转动设有螺杆23,安装座4内嵌有电机,电机的动力轴转动延伸至安装座4下方后与L型传动杆9连接,传动块8固定在L型传动杆9的端部,螺杆23的一端延伸至置料斗5的内部底端,螺杆23的另一端通过连杆连接有齿盘25,传动块8的底端面设有与齿盘25啮合的齿块10,电机带动L型传动杆9作圆周运动,传动块8跟随L型传动杆9同步运动,传动块8转动经过每个螺杆23的齿盘25,能够利用齿块10带动齿盘25转动,齿盘25通过连杆传动带动对应的螺杆23同步转动,转动的螺杆23能够将原料从置料斗5内部的原料导入到输送管7内部,直至完全导出输送管7进入到集料管1内。

将配方肥料的原料按比分别投放至独立分布的置料斗5内,利用传动件顺序传动每个螺杆23,能够将每个置料斗5内的原料途经输送管7导入到集料管1内混合在一起,肥料的各个原料能够顺序投放在一起进行,避免配方肥料所需原料因潮解结块混杂在一起而无法充分混合,导致原料堵塞在置料斗5底端开口以及输送管7内,导致下料无法正常进行,导致配方肥料的配比失衡,成品肥料的肥效难以达到最佳,影响施肥效果。

输送管7分设为两个半圆形板,且两个半圆形板的外壁均固定有半圆形限位块11,其中一个半圆形板与置料斗5的底端面固定连接,另一个半圆形板抵在与置料斗5连接的半圆形板侧壁,且两个半圆形限位块11贴合在一起位于插接套筒6上端面,将两个半圆形板对贴在一起组成中空结构的输送管7,然后将组合在一起的两个半圆形板插在插接套筒6内,同时两个半圆形限位块11放置在插接套筒6的上端面,作为导料使用。

并且,与置料斗5分离的一个半圆形板端部内壁固定有导向座24,且导向座24上开设有与螺杆23的连杆转动插接的转动导向孔,螺杆23与导向座24转动插接,当两个半圆形板组成输送管7时,螺杆23能够转动位于输送管7内部,用于导料。

另外,下料结束以后,将每根输送管7从插接套筒6内部拔出,然后将其中一个半圆形板与另一个半圆形板分离,即可将输送管7一分为二,便于对两个半圆形板内壁以及螺杆23外壁粘附的潮解结块的原料进行清理,避免长期使用输送管7内积攒大量潮解结块的原料,既影响原料下料,又导致原料堆积霉变,影响到成品肥料的质量。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1、图4和图9,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

其中一个半圆形限位块11侧壁开设有对接槽,另一个半圆形限位块11侧壁固定有与对接槽插接的对接块26,两个半圆形板贴合在一起组成输送管7以后,两个半圆形限位块11能够同时贴合在一起,与此同时,对接块26与对应的对接槽内插接,这样避免两个半圆形板插入插接套筒6内部以后出现相对滑动,导致原料下料过程中出现撒料的现象。

另外,由于螺杆23与其中一个半圆形板的导向座24的转动导向孔转动插接,因此,螺杆23转动送料的过程中,易出现输送管7跟随螺杆23同步转动的情况,那么原料则会出现无法正常导送的情况,通过在其中一个半圆形限位块11侧壁固定设有第一安装板15,插接套筒6的侧壁固定有第二安装板13,第一安装板15底端面固定有插接杆14,第二安装板13上开设有与插接杆14插接的插接孔,当半圆形限位块11跟随半圆形板插入插接套筒6内以后,半圆形限位块11落在插接套筒6的上端面,随后将第一安装板15的插接杆14与第二安装板13的插接孔内插接,这样即可避免输送管7在插接套筒6内部发生自转,这样确保原料在输送管7内部有效导送。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1、图3、图5、图6、图7和图8,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

集料管1内设有破碎结构,破碎结构包括两根T型杆17、两个连接套管18、十字横杆19、若干个压块20以及若干个接料框22,两根T型杆17分别铰接在两个支撑块2的底端面,两个连接套管18通过T型槽分别与两根T型杆17滑动插接,且T型杆17的外壁套接有弹簧,利用弹簧的弹力避免连接套管18沿着T型杆17外壁随意滑动,十字横杆19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套管18端部铰接,若干个压块20上端面通过固定块固定在十字横杆19的底端面,若干个接料框22固定在集料管1的内部侧壁,且相邻两个接料框22上端侧壁之间固定连接,若干个接料框22用于承接从每个输送管7端部导出的原料,并通过接料框22的底端开口导出。

L型传动杆9的底端垂直固定有拨杆91,且拨杆91的底端转动滚轮92,十字横杆19四个端部上端面固定设有匹配块16,且匹配块16侧壁设有斜面,L型传动杆9转动能够带动拨杆91同步转动,滚轮92能够依次转动经过每个匹配块16的斜面,这样能够将十字横杆19向下压动,当滚轮92越过匹配块16以后,利用弹簧的弹力又能够将连接套管18沿着T型杆17外壁向上滑动,从而实现十字横杆19上下往复调整位置。

将两个连接套管18分别沿着各自对应的T型杆17外壁往复滑动,即可带动十字横杆19上下往复拨动,随后若干个压块20能够跟随十字横杆19上下同步调整位置,由于每个压块20与每个接料框22上下正对分布,因此压块20上下往复滑动,能够对导入到接料框22内的结块原料进行破碎操作,破碎后的原料最终通过接料框22底端开口导出。

将压块20设置为倒立圆台型结构,同时接料框22设置为中空倒立圆台型结构,压块20在接料框22内上下往复运动过程中,利用倒立圆台型结构的侧壁能够对滞留在中空倒立圆台型结构的接料框22内部结块原料进行破碎操作,确保各个原料最终充分混合,提高成品肥料的质量。

同时,压块20的外壁固定设有若干个凸块21,接料框22的外壁底端开设有若干个缺口,凸块21与缺口正对分布,压块20上下调整位置的过程中,能够带动凸块21嵌入缺口内,既能够对结块的原料进行破碎操作,同时,还能够加快原料导出接料框22的速率。

需要注意的是,通过在接料框22上开设缺口,在压块20下压时,缺口位置能够被下压的压块20撑开,缓冲压块20的快速下压力。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