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妇产科产检支撑设备

一种妇产科产检支撑设备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妇产科产检支撑设备,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床板,床板的下方设置有联动组件,联动组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升降柱和转动板,升降柱的顶端设置有腿部支撑组件,转动板上设置有辅助组件。本发明通过联动组件中的移动板和U型架分别带动第四齿轮和第五齿轮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之间分离,通过腿部支撑组件中的U型框、转动块和支撑板带动患者的腿部进行多角度转动,并通过第一丝杆和第四螺纹杆带动支撑板进行水平运动,通过辅助组件中的第二丝杆带动海绵枕头进行移动,解决了现有的只能同时运动腿部支撑结构和腰部支撑结构、不便于对腿部支撑结构的位置和角度进行调节以及不便于对患者的头部或腰部进行支撑的问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732315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

    申请/专利号CN202311278755.3

  • 发明设计人

    申请日2023-10-07

  • 分类号A61G13/00;A61G13/10;A61G13/12;

  • 代理机构陕西中科创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曾淼

  • 地址 458030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朝歌路5号

  • 入库时间 2024-04-18 20:01:55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妇产科产检支撑设备。

背景技术

在妇产科的产检过程中,为了方便医护人员进行取样或检查,通常会使用到支撑设备,其支撑设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用于妇产科的医疗器械,通过其支撑设备来对患者进行支撑,并可以帮助患者进行坐起、张腿等等,大大方便了医护人员对患者的产检工作。

现有公开号为CN114392098A的文献中公开了一种妇产科产检支撑设备,包括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转动连接有转动装置;安装部上安装有升降支撑部;安装部底部安装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上滑动连接有取样装置;安装部上安装有定位支护装置;安装部上滑动连接有两个臀部限位部;安装部上滑动连接有两个联动提升装置。

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缺陷:

1、其通过联动提升装置来对转动支撑板和转动承托板进行升降,并通过转动支撑板和转动承托板来分别对患者的腰部和腿部进行支撑,但是其联动提升装置只能同时对转动支撑板和转动承托板进行升降,并不能对单一的转动支撑板或转动承托板进行升降;

2、其转动承托板通过转动安装轴活动安装在联动滑动杆上,其不便于对转动承托板的水平位置进行调节,也不便于对转动承托板进行多角度转动;

3、通过转动支撑板来对患者的腰部进行承托,但当转动支撑板与安装部之间呈倾斜设置时,不便于将枕头放置在转动支撑板,不便于对患者的头部或腰部进行支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妇产科产检支撑设备,通过联动组件中的移动板和U型架分别带动第四齿轮和第五齿轮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之间分离,通过腿部支撑组件中的U型框、转动块和支撑板带动患者的腿部进行多角度转动,并通过第一丝杆和第四螺纹杆带动支撑板进行水平运动,通过辅助组件中的第二丝杆带动海绵枕头进行移动,解决了现有的只能同时运动腿部支撑结构和腰部支撑结构、不便于对腿部支撑结构的位置和角度进行调节以及不便于对患者的头部或腰部进行支撑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妇产科产检支撑设备,包括床板,床板的下方设置有联动组件,联动组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升降柱和转动板,升降柱的顶端设置有腿部支撑组件,转动板上设置有辅助组件;

联动组件中的主动杆通过第一安装座转动连接在床板的下方中心位置上,主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手轮,主动杆的外壁上套设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的前后端均啮合连接有第三齿轮,床板的下方一侧的前后端均通过第二安装座转动连接有第一从动杆,第三齿轮固定连接在第一从动杆的一端,第一从动杆的另一端卡接有第四齿轮,第四齿轮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移动板,移动板通过第二螺纹杆分别活动连接在床板下方一侧的前后端,主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的另一端啮合连接有第五齿轮,床板的下方另一侧滑动连接有U型架,U型架的纵向支臂上转动贯穿有第二从动杆,第五齿轮套设在第二从动杆的外壁上,第二从动杆的内部螺纹套设有内杆,内杆的顶端活动连接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的顶部滑动套设在转动板下表面的第一滑槽内;

升降柱分别贯穿床板表面一侧的前后端,升降柱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齿条,齿条与第四齿轮之间啮合连接;

腿部支撑组件中的安装框固定连接在升降柱的顶端,安装框的内部上方和下方均转动连接有第一丝杆,第一丝杆的外壁上螺纹套设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的端面一侧螺纹贯穿有第四螺纹杆,第四螺纹杆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有U型框和固定连接有第四旋钮,U型框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块,转动块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支撑板;

转动板转动连接在床板的表面另一侧;辅助组件中的第二丝杆转动连接在转动板表面的第二滑槽内部,第二丝杆的外壁上螺纹套设有第三滑块,第三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板,活动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魔术贴,第一魔术贴的顶部均粘接有第二魔术贴,第二魔术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海绵枕头。

进一步地,第一从动杆的另一端开设有定位槽,定位槽的内部间隙配合有定位块,定位块的一端贯穿定位槽并固定连接在第四齿轮上。

进一步地,床板下方一侧的前后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三安装座,第一螺纹杆螺纹贯穿在第三安装座的表面,第一螺纹杆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在移动板的背向面上,第一螺纹杆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手轮。

进一步地,U型架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侧板,侧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在床板下表面的另一侧,侧板的外壁上螺纹贯穿有第二螺纹杆,第二螺纹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连接板的一侧外壁上,第二螺纹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旋钮。

进一步地,床板下表面另一侧的前后端均通过第四安装座固定连接有滑杆,U型架的竖向支臂上端均滑动套设在滑杆的外壁上。

进一步地,床板前后端面的一侧均螺纹贯穿有第三螺纹杆,第三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旋钮,第三螺纹杆的另一端螺纹套设在升降柱上的定位孔内部。

进一步地,安装框的两侧外壁上均贯穿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位于安装框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的上方和下方均啮合连接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分别套设在第一丝杆的外壁两侧,第二转轴位于安装框外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旋钮。

进一步地,U型框的背向面另一侧均焊接有限位杆,限位杆的另一端贯穿第二滑块并螺纹套设有限位螺帽。

进一步地,转动块的顶部焊接有第三转轴,支撑板表面一侧的通槽内部固定连接有阻尼轴承,第三转轴的另一端转动套设在阻尼轴承的内部,支撑板的上表面粘接有橡胶垫,支撑板前后端面的另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弹性卡块。

进一步地,第二丝杆的一端贯穿第二滑槽并固定连接有单槽皮带轮,单槽皮带轮分别位于转动板一侧的前后端,转动板一侧的中心位置转动连接有第四转轴,第四转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手轮,第四转轴的外壁上套设有双槽皮带轮,单槽皮带轮和双槽皮带轮之间通过传动皮带进行传动连接。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设置联动组件,通过第一螺纹杆和第三安装座之间螺纹连接的作用,使得移动板带动第四齿轮与第一从动杆之间分离,并通过第二螺纹杆和侧板之间螺纹连接的作用,使得U型架带动第二从动杆上的第五齿轮与第二齿轮分离,进而实现了可以同时通过主动杆带动升降柱和转动板进行运动,也可以单独带动升降柱和转动板进行运动,便于医护人员根据实际需求来调整患者的坐姿或躺姿。

2、本发明通过设置腿部支撑组件,通过第一丝杆和第二滑块之间螺纹连接的作用,使得第二滑块带动支撑板进行横向上的滑动,并通过第四螺纹杆和第二滑块之间螺纹连接的作用,使得第四螺纹杆带动支撑板进行纵向上的滑动,进而实现了对支撑板的位置进行水平方向上的多方向调节,同时通过U型框与转动块之间的转动,以及转动块和支撑板之间的转动连接实现了对支撑板的角度进行多方向调节,便于不同的患者进行使用,以及方便患者对其腿部进行多角度调节。

3、本发明通过设置辅助组件,当患者平躺时,可以通过第二丝杆带动活动板和海绵枕头运动到患者的头部位置,并通过海绵枕头来对患者的头部进行支撑,而当患者需要坐起时,通过第二丝杆带动活动板和海绵枕头运动到患者的腰部位置,并通过海绵枕头来对患者的腰部进行支撑,方便根据实际情况来对患者的头部或腰部进行支撑。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妇产科产检支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联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三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四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移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U型架的结构拆解图;

图7为第二从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腿部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第一丝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U型框、转动块和支撑板之间的安装示意图;

图11为转动板的下视图;

图12为辅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活动板和海绵枕头之间的安装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00、床板;200、联动组件;201、主动杆;201a、第一安装座;201b、第一手轮;201c、第一齿轮;201d、第二齿轮;202、第三齿轮;202a、第二安装座;202b、第一从动杆;202c、定位槽;203、第四齿轮;203a、定位块;203b、第一转轴;204、移动板;204a、第三安装座;204b、第一螺纹杆;204c、第二手轮;205、U型架;205a、连接板;205b、侧板;205c、第二螺纹杆;205d、第一旋钮;205e、第四安装座;205f、滑杆;206、第二从动杆;206a、第五齿轮;206b、内杆;206c、第一滑块;207、第三螺纹杆;207a、第二旋钮;300、升降柱;301、齿条;302、定位孔;400、腿部支撑组件;401、安装框;402、第一丝杆;402a、从动齿轮;402b、第二转轴;402c、主动齿轮;402d、第三旋钮;403、第二滑块;404、U型框;404a、第四螺纹杆;404b、第四旋钮;404c、限位杆;404d、限位螺帽;405、转动块;405a、第三转轴;406、支撑板;406a、通槽;406b、阻尼轴承;406c、橡胶垫;406d、弹性卡块;500、转动板;501、第一滑槽;502、第二滑槽;600、辅助组件;601、第二丝杆;601a、单槽皮带轮;601b、第四转轴;601c、第三手轮;601d、双槽皮带轮;601e、传动皮带;602、活动板;602a、第三滑块;602b、第一魔术贴;603、海绵枕头;603a、第二魔术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本发明为一种妇产科产检支撑设备,包括床板100,床板100的下方设置有联动组件200,联动组件20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升降柱300和转动板500;

联动组件200中的主动杆201通过第一安装座201a转动连接在床板100的下方中心位置上,主动杆2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手轮201b,主动杆201的外壁上套设有第一齿轮201c,第一齿轮201c的前后端均啮合连接有第三齿轮202;

床板100的下方一侧的前后端均通过第二安装座202a转动连接有第一从动杆202b,第三齿轮202固定连接在第一从动杆202b的一端,第一从动杆202b的另一端卡接有第四齿轮203,第一从动杆202b的另一端开设有定位槽202c,定位槽202c的内部间隙配合有定位块203a,定位块203a的一端贯穿定位槽202c并固定连接在第四齿轮203上,定位槽202c和定位块203a的设置实现了第一从动杆202b和第四齿轮203之间的卡接,第四齿轮20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203b,第一转轴203b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移动板204;

移动板204通过第二螺纹杆205c分别活动连接在床板100下方一侧的前后端,床板100下方一侧的前后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三安装座204a,第一螺纹杆204b螺纹贯穿在第三安装座204a的表面,第一螺纹杆204b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在移动板204的背向面上,第三安装座204a和第一螺纹杆204b之间的螺纹连接实现了带动移动板204进行运动,进而带动第四齿轮203相对第一从动杆202a进行运动,同时移动板204的上表面抵触连接在床板100的下表面上,第一螺纹杆204b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手轮204c,第二手轮204c的设置便于转动第一螺纹杆204b;

主动杆20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201d,第二齿轮201d的另一端啮合连接有第五齿轮206a,床板100的下方另一侧滑动连接有U型架205,U型架205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05a,连接板205a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侧板205b,侧板205b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在床板100下表面的另一侧,侧板205b的外壁上螺纹贯穿有第二螺纹杆205c,第二螺纹杆205c的一端转动连接在连接板205a的一侧外壁上,连接板205a的设置实现了第二螺纹杆205c与U型架205之间的连接,并通过侧板205b和第二螺纹杆205c之间的螺纹连接实现了带动U型架205进行滑动,第二螺纹杆205c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旋钮205d,第一旋钮205d的设置便于转动第二螺纹杆205c,床板100下表面另一侧的前后端均通过第四安装座205e固定连接有滑杆205f,U型架205的竖向支臂上端均滑动套设在滑杆205f的外壁上,第四安装座205e和滑杆205f的设置实现了将U型架205滑动安装在床板100上;

U型架205的纵向支臂上转动贯穿有第二从动杆206,第五齿轮206a套设在第二从动杆206的外壁上,第二从动杆206的内部螺纹套设有内杆206b,内杆206b的顶端活动连接有第一滑块206c,第一滑块206c的顶部滑动套设在转动板500下表面的第一滑槽501内;

床板100前后端面的一侧均螺纹贯穿有第三螺纹杆207,第三螺纹杆20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旋钮207a,第三螺纹杆207的另一端螺纹套设在升降柱300上的定位孔302内部,通过第三螺纹杆207和定位孔302的设置来对升降柱300的运动进行限位,同时通过第二旋钮207a的设置便于转动第三螺纹杆207;

升降柱300分别贯穿床板100表面一侧的前后端,升降柱300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齿条301,齿条301与第四齿轮203之间啮合连接;

基于上述设置,当需要对升降柱300和转动板500进行同步运动时,首先转动第二手轮204c,第二手轮204c带动第一螺纹杆204b相对第三安装座204a进行转动,并在第三安装座204a和第一螺纹杆204b之间螺纹连接的作用下,使得第一螺纹杆204b带动移动板204进行运动,并通过移动板204带动第四齿轮203向第一从动杆202b的方向进行运动,使得第四齿轮203通过定位块203a和定位槽202c之间的间隙配合卡接到第一从动杆202b上,此时第四齿轮203在第一齿轮201c与第三齿轮202之间啮合连接的作用下与主动杆201进行联动;

接着,转动第一旋钮205d,第一旋钮205d带动第二螺纹杆205c相对侧板205b进行转动,并在侧板205b和第二螺纹杆205c之间螺纹连接的作用下,使得第二螺纹杆205c通过连接板205a带动U型架205进行运动,并通过U型架205带动第二从动杆206向主动杆201的方向进行运动,进而使得第五齿轮206a与第二齿轮201之间啮合连接,使得第二从动杆206与主动杆201之间进行联动;

最后,只需通过第一手轮201b转动主动杆201,即可通过主动杆201同时带动第四齿轮203和第二从动杆206进行同时转动,并在第四齿轮203和齿条301之间啮合连接的作用下,使得升降柱300进行升降,同时在第二从动杆206和内杆206b之间螺纹连接的作用下,使得内杆206b对转动板500施加外力作用,使得转动板500进行转动;

同时,当不需要升降柱300和转动板500同时运动时,只需通过移动板204使得第三齿轮202和第四齿轮203之间分离或者通过U型架205使得第二齿轮201d与第五齿轮206a分离即可。

请参阅图1、图8、图9和图10所示,升降柱300的顶端设置有腿部支撑组件400,腿部支撑组件400中的安装框401固定连接在升降柱300的顶端,安装框401的内部上方和下方均转动连接有第一丝杆402,第一丝杆402的外壁上螺纹套设有第二滑块403,安装框401的两侧外壁上均贯穿有第二转轴402b,第二转轴402b位于安装框401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402c,主动齿轮402c的上方和下方均啮合连接有从动齿轮402a,从动齿轮402a分别套设在第一丝杆402的外壁两侧,第二转轴402b的设置实现了带动主动齿轮402c进行转动,并通过主动齿轮402c和从动齿轮402a之间啮合连接的作用带动第一丝杆402进行转动,第二转轴402b位于安装框401外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旋钮402d,第三旋钮402d的设置便于转动第二转轴402b;

第二滑块403的端面一侧螺纹贯穿有第四螺纹杆404a,第四螺纹杆404a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有U型框404和固定连接有第四旋钮404b,U型框40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块405,U型框404的背向面另一侧均焊接有限位杆404c,限位杆404c的另一端贯穿第二滑块403并螺纹套设有限位螺帽404d,限位杆404c和限位螺帽404d的设置实现了对U型框404与第二滑块403之间的相对运动进行限位,并使得U型框404的运动更加稳定;

转动块405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支撑板406,转动块405的顶部焊接有第三转轴405a,支撑板406表面一侧的通槽406a内部固定连接有阻尼轴承406b,第三转轴405a的另一端转动套设在阻尼轴承406b的内部,第三转轴405a和阻尼轴承406b的设置实现了转动块405和支撑板406之间的转动安装,支撑板406的上表面粘接有橡胶垫406c,橡胶垫406c的设置增加患者的舒适感,支撑板406前后端面的另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弹性卡块406d,弹性卡块406d的设置实现了对患者的腿部进行固定;

基于上述设置,在使用时,首先对支撑板406的横向位置进行调节,转动第三旋钮402d,第三旋钮402d带动第二转轴402b进行同步转动,并通过第二转轴402b带动主动齿轮402c进行转动,进而在从动齿轮402a和主动齿轮402c之间啮合连接的作用下,使得从动齿轮402a带动第一丝杆402进行同步转动,并在第一丝杆402和第二滑块403之间螺纹连接的作用下,使得第二滑块403带动U型框404和支撑板406进行横向上的运动;

接着对支撑板406的纵向位置进行调节,转动第四旋钮404b,第四旋钮404b带动第四螺纹杆404a进行同步转动,并在第四螺纹杆404a和第二滑块403之间螺纹连接的作用下,使得第四螺纹杆404a带动U型框404和支撑板406进行纵向上的运动;

最后,将患者的腿部放置在支撑板406上,并通过弹性卡块406d来对患者的腿部进行支撑,同时通过U型框404和转动块405之间的转动安装可以方便患者的腿部进行X-Y轴上的转动,并通过转动块405和支撑板406之间的转动安装可以方便患者的腿部进行X-Z轴上的转动。

请参阅图1、图11、图12和图13所示,转动板500转动连接在床板100的表面另一侧,转动板500上设置有辅助组件600;

辅助组件600中的第二丝杆601转动连接在转动板500表面的第二滑槽502内部,第二丝杆601的一端贯穿第二滑槽502并固定连接有单槽皮带轮601a,单槽皮带轮601a分别位于转动板500一侧的前后端,单槽皮带轮601a的设置实现了带动第二丝杆601进行转动,转动板500一侧的中心位置转动连接有第四转轴601b,第四转轴601b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手轮601c,第四转轴601b的外壁上套设有双槽皮带轮601d,单槽皮带轮601a和双槽皮带轮601d之间通过传动皮带601e进行传动连接,第四转轴601b和双槽皮带轮601d的设置实现了带动传动皮带601e进行转动,第三手轮601c的设置便于转动第四转轴601b,传动皮带601e的设置实现了带动单槽皮带轮601a进行转动,进而带动第二丝杆601进行转动;

第二丝杆601的外壁上螺纹套设有第三滑块602a,第三滑块602a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板602,活动板60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魔术贴602b,第一魔术贴602b的顶部均粘接有第二魔术贴603a,第二魔术贴603a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海绵枕头603;

基于上述设置,当患者平躺时,转动第三手轮601c,第三手轮601c带动第四转轴601b进行同步转动,并通过第四转轴601b带动双槽皮带轮601d进行同步转动,进而在传动皮带601e的传动作用下,使得单槽皮带轮601a带动第二丝杆601进行同步转动,并在第二丝杆601和第三滑块602a之间螺纹连接的作用下,使得第三滑块602a带动活动板602和海绵枕头603向转动板500远离床板100的一侧进行运动,并通过海绵枕头603来对患者的头部进行支撑;

而当患者坐起时,只需通过活动板602带动海绵枕头603向转动板500靠近床板100的一侧进行运动,即可通过海绵枕头603来对患者的腰部进行支撑。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发明,任何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均属于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